學生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音樂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音樂教案1
教學目的
一、聆聽《魔王》、《鱒魚》及《菩提樹》,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歌曲所表現的思想內容。
二、掌握有關“藝術歌曲”、“聲樂套曲”的基礎知識,初步認識、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藝術歌曲。
教學重點:
《魔王》的欣賞。包括其角色的劃分、人物的形象;音樂所表現出的氣氛與情感。
教學方法:
講解法,討論歸納法。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唱一首同學們熟悉的樂曲,《搖籃曲》引出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
二、舒伯特是歌曲之王
歌曲之王舒伯特是十八、九世紀以來第一個以優秀的歌曲創作聞名于世的音樂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創作了六百多首歌曲。作品大多側重個人感情的表現,被譽為“歌曲之王”。
我們今天就欣賞他的三首歌曲。首先欣賞《魔王》)
三、欣賞歌曲
欣賞1、《魔王》
(一)聽音樂并回答問題
1、伴奏樂器是什么?
2、怎樣的演唱形式?
3、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4、樂曲中有幾個角色?他們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二)、分角色朗讀詩詞。
(三)、講述歌德與舒伯特。
欣賞2、《鱒魚》
(一)聽音樂閱讀歌詞,并回答問題
1、伴奏樂器是什么?
2、樂曲什么什么演唱形式?
3、三段歌詞表達的情緒是否一致?
4、鱒魚在游玩是的河水是怎樣的.?
(二)、簡單介紹歌詞作者。
四、是藝術歌曲。
五、舒伯特的生平。
欣賞3、《菩提樹》(課件16)
(一)選自聲樂套曲《冬之旅》
(二)聲樂套曲相關知識
(三)、聽音樂,默讀歌詞,回答下列問題
1、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心情?
2、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五)、小結:
今天學習的這些歌曲,都側重個人感情的表現,這就是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希望同學課下多搜集這個時期的音樂作品。
學生音樂教案2
教學目的:
通過聽《雷鳴電閃波爾卡》,感受打擊樂器在塑造音樂形象、渲染音樂氣氛和情緒上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難點:打擊樂器在塑造音樂形象、渲染音樂氣氛和情緒上的作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若干、沙子、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這節音樂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寶貝(出示箱子)誰來猜猜,里面會裝些什么寶貝呢?(生猜3—4個)
(1)看來讓大家猜,是有些困難,還是讓老師取出來給大家看看吧!(出示玻璃瓶、報紙、裝有沙子、豆的杯子)現在大家知道老師箱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了吧!
(2)哇!你真厲害哦,真有件這樣的東西。他們能發出聲音嗎?(能)
在老師看來,能發出聲音的這些東西都是寶貝。不信,大家仔細聽:
(師吹出空玻璃瓶,發出呼呼的風聲)發揮你的想象力,說說,這聲音像什么?(生說)
你能像老師這樣,吹出呼呼的風聲嗎?好,你上來試一試(演奏)。風呼呼的吹著,不一會就下起了蒙蒙細雨,象沙沙的雨聲嗎?誰也來演奏一下這沙沙的雨聲?(生演奏)聽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請一位同學來演奏(生演奏)。雨落在樹葉上,發出了嘩啦啦的聲音,拿起你們手中的書,搖起來,聽聽象不象嘩啦啦的樹葉聲(生感受)。突然,一陣春——哦?該敲打什么來表現春雷呢?(生說,師評價)那我們就用這些聲音來表演一段“春雨雷電”的交響樂吧!(分角色演奏)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到出都是這樣的寶貝,用他們可以來表演很多聲音故事,怎樣,神奇吧!
二、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
1、整體感知
那現在我們來聆聽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雷鳴電閃波爾卡》管弦樂吧,聽一聽音樂大師是怎么來表現“雷鳴電閃”的?當你在樂曲中聽到“雷鳴電閃”時,趕快捂起你的耳朵!
這是一個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歡樂的人們正在慶祝豐收,載歌載舞。聽,天氣好象發生了變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們的興致卻是越來越高,他們仍然繼續歡歌,繼續舞蹈。
2、認識打擊樂器
樂曲中的“雷鳴電閃”的地方還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擊樂器來表現的呢?
介紹定音鼓和鈸
3、片段欣賞
那我們再來欣賞其中兩個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鈸在其中的作用。
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畫面?(生說)
(雷聲隆隆、傾盆大雨的景象)
片段二中,給你什么感受呢?
4、小結:樂曲逼真的表現了電光閃閃,雷聲隆隆的景象,但人們仍然興高采烈、縱情起舞。再來欣賞下,用語言來描述一下你的感受,當然可以隨著音樂通過動作來表現。
那我想,現在大家可以完成書上的表格了!
三、實踐創作
我們感受了大師所創作的`“雷鳴電閃”,現在我們也來創作,用這些寶貝來表現下面的四個主題。
請小組長將寶貝拿回去,要迅速的選擇一個主題,充分發揮這些寶貝的作用,來表現你所選題的聲音。想一想,這些聲音可以用哪些寶貝來表現。
評價:你知道他們表演的是什么嗎?
在這個主題中,這個聲音是通過……來表現的!真棒!觀察的真仔細!
這些寶貝在你的手里真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四、欣賞“第六(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這首樂曲又是什么器樂演奏的?
五、總結下課
大家欣賞、表演的都很好!通過自己平時對生活的仔細觀察,模仿出各種聲音,相信大家積極的觀察,尋找生活中的聲音,去創造,也能成為像“約翰施特勞斯”一樣的音樂大師。
學生音樂教案3
課型:唱歌課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歌曲的學唱,初步了解盧溝橋的歷史,品味它經歷的百年滄桑。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唱《盧溝謠》,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增加學生對音量的控制力,并進一步調整學生歌唱時的聲音狀態。
3、知識與技能目標
運用和諧均衡的聲音及力度、速度的變化表現歌曲豐富的內涵。
教學重點:
用充滿激情的聲音唱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準確表達“漸強,倚音”等音樂記號的演唱方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1、教師唱一個音符,學生找其上方三度音符,并體會和聲效果。
2、教師唱一個音符,學生找其下方三度音符,并體會和聲效果。
3、總結合唱技巧,介紹三度關系在合唱中的應用。
二、圖片導入
1、觀賞盧溝橋的'照片和千姿百態的獅子。
2、教師簡介盧溝橋的歷史。
3、學生讀P32拓展資料,了解“七七事變”。
三、學習《盧溝謠》
(一)初聽歌曲,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1、歌曲唱了什么內容?
第一段講了盧溝橋的地理位置和悠久歷史,第二段講了七七事變和中國人民奮勇抗日的故事。
2、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方式?
朗誦、齊唱、合唱。
(二)突破難點
1、找出出現合唱的樂句。
每段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結束句。
2、教師范唱,學生找出兩個聲部之間的關系。(三度關系)
3、高、低聲部分別學習。
4、兩個聲部配合演唱。
(三)復聽歌曲
1、一邊聽,一邊跟隨音樂默唱。
2、學生總結朗誦部分的節奏特點,自主學習朗誦部分。
3、問題:歌曲的兩段樂譜為什么不用反復記號,而是分開寫的呢?
學生比較兩段旋律的區別,并唱一唱。
4、小組討論:為什么使用了裝飾音(前倚音)?
模仿語言中的二聲,使語言與旋律相融合。
(四)完整演唱
1、教師鋼伴,學生演唱兩段旋律。
2、聽原唱,學生體會情緒如何變化,并分析原因。
3、跟伴奏完整演唱。
提醒高聲部同學在高音部分不要喊唱,把控高位置的聲音,通過腹部力量增強音量。
四、課堂小結
1、情感升華。
2、課后查閱相關背景資料。
學生音樂教案4
《小拜年》音樂教案
劉海衛教學內容:
小學音樂第三冊第十課歌曲《小拜年》。
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有彈性的聲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了解各地過年民俗,感受過年的熱鬧氣氛,初步學習傳統禮儀。
3、積極參與編創活動,用打擊樂表現過年的氣氛。
教學重點: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了解中國民俗。
教學難點:喜慶、熱鬧氣氛的表現。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扇子、民族打擊樂等。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二、律動、發聲練習。
三、欣賞《晚會》感受樂曲中的重拍子
四、樂理知識及技能訓練。
咚咚鏘咚咚鏘咚咚鏘鏘咚咚鏘
五、表演《小拜年》
1、導入:(1)、師:像我們這樣敲鑼打鼓熱鬧的場面什么時候能見到?
(過年過節、慶祝)。
出示“年”
(2)、師:同學們喜歡過年嗎?誰來說說你知道的過年的風俗?(貼春聯、吃餃子等)老師這還有一些全國各地的年俗,請大家看看。
播放各地年俗。
(3)、學習拜年傳統禮儀。
初一清早在家里給長輩拜年要跪下磕頭,出門見到熟人等要深作揖,作揖時左手在上表示尊敬。
(4)、師:過年的風俗真是豐富多彩,特別是過年很有意思,很熱鬧。聽,湖南的小朋友也來給大家拜年了,他們是怎么拜年的呢?大家仔細聽。
播放《小拜年》范唱初步感受,聽后回答: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氣氛?誰來說說他們是怎么拜年的?
生:歡快、熱烈、活潑的氣氛,他們拜年時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子。
2、簡介湖南的過年風俗。
湖南人拜年,除了舞龍燈、獅子,還看花燈、放鞭炮、唱花鼓戲等。大年三十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戶都紅燈籠高掛,晚上點亮燈籠,整宿不關燈,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3、再次聆聽歌曲《小拜年》來感受湖南人民過年時歡快熱烈的氣氛。
4、學習歌曲
(1)師范唱歌曲,學生輕輕隨著歌聲拍手,感受節拍。
(2)跟老師學唱歌譜。
(3)學生跟琴哼唱歌曲。
(4)聽琴填詞。
(5)老師糾正錯誤之處。
(6)跟琴完整的演唱,要表達自己對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
五、創編活動。
1、學生分組用歌唱、打擊樂器、扇子等表現過年的熱鬧氣氛。
2、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編創成果。
六、拓展。
聆聽有關過新年的歌曲:《龍咚鏘》、《春節序曲》等。
七、小結下課。
師:聽了這么多有關新年的歌曲,老師現在都想過年了,很高興和同學們度過了一堂快樂有趣的音樂課!最后請同學們用我們剛剛學到的禮儀預祝聽課的老師們新年快樂。
學生集體向后轉作揖,說:預祝老師新年好!再見下課。
《小拜年》音樂教學反思
音樂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這一課,采用了湖南花鼓戲的節奏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仿鑼鼓音響的襯詞“咚咚鏘”的反復出現,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過新年的歡樂情景。按正常的教學進度,教學本課時已是期末,孩子們已經能感受到新年的腳步,在孩子們都盼著過年的心情下教學本課,應該說教材的`安排是因時、因地、因事制宜的。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為主,把“情”貫穿始終。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與創造體驗,將現代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努力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這體現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教師的每一次評價、課件的每一頁界面、課堂的每一處聲響。教師致力于創設一種親、助、樂的人際情景,利用多媒體營造一種美、趣、智的學習情景,努力構建一個自主、民主、寬松、和諧、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間,同時把傳統禮儀教育貫穿于教學之中,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及各地年俗等,掌握禮儀的正確使用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總之,這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著眼于學生的主動發展,致力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研究,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依托音樂本身的魅力,影響學生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的形成。全面影響學生做人、做事的態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意識、探究精神。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當然,措施付諸實施,還需要老師的愛心和慧心,教學研究永無止境,我相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學生音樂教案5
教學內容:唱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2、簡單了解電影《劉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壯族的風俗歌會“歌圩”。
4、教育學生弘揚祖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用優美、委婉的歌聲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2、歌中一字多音唱詞的準確、優美、委婉。
教具準備:光盤、歌片、錄音機、卡片(節奏火車、歌圩)、視唱卡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教師放《小螺號》音樂,師生律動表演進教室,相互問好。
二、創設情境,了解故事,激發情趣
1、師: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廣西桂林是一個山清水秀,風景迷人的地方。對吧?
生:對。
師:廣西人杰地靈,那兒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許多人才,在廣西壯族有一位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歌手,你們知道她是誰嗎?
生:劉三姐。
2、師:很好,劉三姐被稱為廣西壯族傳說中的歌仙,美麗、聰明、活潑、可愛,她用歌聲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的心聲,所以人們十分喜愛她,也愛唱她的歌。那么她到底有多聰明,老師給你們放一段《劉三姐》的電影片斷你們就知道了。
3、(大屏幕)放劉三姐帶領姐妹與男青年對歌的場面。
師:請同學們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
什么水面翻筋斗?鴨子水面翻筋斗,
什么水面起高樓?大船水面起高樓,
什么水面撐陽傘?荷葉水面撐陽傘,
什么水面共白頭?鴛鴦水面共白頭。
什么結果抱娘頸?木瓜結果抱娘頸,
什么結果一條心?香蕉結果一條心,
什么結果包梳子?柚子結果包梳子,
什么結果披魚鱗?菠蘿結果披魚鱗。
什么有嘴不講話?菩薩有嘴不講話,
什么無嘴鬧喳喳?銅鑼無嘴鬧喳喳,
什么有腳不走路?財主有腳不走路,
什么無腳走天下?銅錢無腳走天下。
師: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劉三姐……。
生:聰明,有智慧。
師:是的,所有的問題劉三姐都是毫不猶豫、對答如流。那么,片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
生:對唱。
師:很好,什么是對唱?
生:對唱就是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師表揚)
4、師:廣西壯族被稱為歌海,他們不分男女老幼,隨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邊的事情,他們用山歌作為感情交流的工具,愛歌就象愛自己的生命一樣。
但是,當時有個惡霸地主不讓老百姓唱歌,劉三姐就提出了對歌比賽,帶領眾鄉親用歌聲同財主進行了斗爭。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一個片斷,大家一起觀賞。
5、(大屏幕)放劉三姐帶領眾鄉親用歌聲同財主進行斗爭的片斷。
什么生來頭戴冠?中了狀元頭戴冠,
大紅錦袍身上穿。大紅錦袍身上穿。
什么生來肚皮大?莫公享福肚皮大,
手腳不分背朝天。見了皇上背朝天。
丫鬟:老爺,頭戴冠是大公雞,肚皮大是老母豬呀!
6、師:同學們都笑了,這段對歌的情緒怎樣?
生:風趣、幽默的,機智地罵了財主。
生:滑稽的。
師:很好,這是財主花了重金請來三位秀才與三姐對歌的場面,他們是秀才嗎?
生:不是,是蠢才。
師:是的,是蠢才。知識來源于生活,他們死讀書本,沒有生活知識,結果丑態百出,劉三姐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帶領眾鄉親戰勝了老財主。生:財主為什么不讓老百姓唱歌?
師:這要從故事的開頭說起:
廣西壯族歌手劉三姐被惡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幸被一老漁夫救起收留。三姐的哥哥劉二沿江尋找,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于是劉二兄妹與老漁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獵為生。惡霸地主莫懷仁企圖霸占茶山,他禁止姑娘們上山采茶,還妄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懷仁對歌,如他能取勝,就可以禁歌。莫懷仁為贏得勝利,以重金請來三名秀才來對歌。結果大家也看到了,聰明的劉三姐憑自己的智慧把三名酸秀才斗得狼狽不堪。同學們,莫懷仁能善罷甘休嗎?
生:不能。
師:是的,莫懷仁不甘心失敗,又令爪牙把三姐搶到家里進行威逼利誘,三姐毫不屈服。老漁夫之子阿牛夜闖莫府,救出三姐。阿牛和三姐在生活中萌生了真摯的感情,他們用山歌表達了內心的情感,遷居到新的地方,開始了新的生活。
師:故事講完了,老師要問你們,劉三姐是哪個民族的?
生:廣西壯族的。
師:很好。
三、學唱歌曲:
1、導入:
師:在這部影片中,還有一首動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唱一唱?
生:想。
2、聽錄音范唱:(出示歌片,放錄音范唱)
師:我們一起聽錄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緒?
生:(聽錄音)。
師:誰來說說歌曲的速度和情緒?
生:中速、優美地、婉轉地。
生:委婉動聽地。
生:甜美柔和地。
師:你們說的都非常正確,這首歌曲由我國作曲家雷振邦,根據廣西壯族民間音樂素材創作的,《劉三姐》影片一上映,這首歌象插上了翅膀,立即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人們喜歡劉三姐,更喜歡她唱的這首歌。
3、再聽,輕聲隨唱: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歌曲,輕聲隨著唱一唱,注意觀察:與我們以往學的歌曲記譜有什么不同?感覺哪兒挺難唱的、非常有特點的?
生:(聽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個拍號,而這首歌中有兩種拍號。師:你觀察得非常仔細,(結合歌曲講解)在這首歌曲中,四二拍與四三拍交替出現,叫作“變換拍子” 。
生:(齊說)變換拍子。
師:感覺哪兒挺難唱的、非常有特點的?
生:老師,這首歌中的“哎”特別長。
師:很好,這首歌的特點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這也是難點之處。
4、難點解決:(1、2、3、4、依次出示)
師:下面老師帶領同學們乘上節奏火車進入“節奏城”,把這些難點一一解決了。
1)師:這首歌中只有一小節3/4拍,按2/4的劃拍方法,注意突出強拍。
生:(略)
師:唱時注意附點的韻味。
生:(視唱)
2)師:(出示卡片)歌中還有一處“哎”,老師也把它提出來,大家對照一下,有何不同?
生:旋律一樣,節奏變化。
師:很好,大家劃拍唱一唱。
生:(略,并把歌曲的第一樂句完整唱一遍)
師: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現,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題歌。
3)師:歌中還有一處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師也把它提煉出來了。生:(劃拍視唱)。
師:結束處的“彎又多”前面加上“羅”在歌曲中是弱起,我們來視唱一下。
生:(略)
5、隨錄音完整演唱歌曲:(放錄音)
師:現在我們隨錄音來演唱這首歌曲,注意氣息的控制。
生:隨錄音演唱歌曲。
6、視唱曲譜:
1)劃拍視唱。注意變換拍子略突出強拍。
2)隨教師的伴奏視唱。(一人指譜)
7、唱詞,歌曲處理:
1)教師彈琴,學生演唱。
2)歌詞分析:師:現在我們來看歌詞:前兩句可看出:老百姓愛唱山歌,隨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對的,“歌海”嘛。后兩句:山歌都是從老百姓心底流淌出來的,多得象春江水數不清。“灘險”實際是暗喻,比喻當時的惡霸勢力,江水遇到礁石總會流淌過去,在這里指劉三姐與眾鄉親一定能戰勝惡霸勢力,這兩句應自豪地演唱。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現在你們把自己當成民間傳說中的歌仙,再來演唱一遍歌曲。
生:(隨老師優美的鋼琴伴奏演唱歌曲)。
9、設計演唱形式:
師:唱得非常好,但老師聽了,感覺還不解渴,我們剛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齊唱。
師:我們能否變換一下演唱方法?小組討論一下,設計成什么形式。
生:討論并演唱: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個“羅灣又多”齊唱。
2)領唱與齊唱。
3)創設情境,領唱在江面,齊唱在岸邊。
師:(鼓掌)你們的演唱,仿佛把老師帶到了山清水秀的廣西桂林——劉三姐的故鄉。
四、知識拓展
壯族風俗歌會“歌圩”簡介:
師: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許多民族音樂活動,(出示卡片)最的是傳統的風俗歌會“歌圩”。大家齊讀……。
生:(齊讀)壯族風俗歌會“歌圩”。
師:“圩”是“集會”的意思;“歌圩”就是賽歌、唱歌的`集會。你們想不想了解有關方面的知識?
生:想。
師:下面老師請幾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家邊聽,邊觀看老師給大家搜集的圖片——壯鄉風情(大屏幕)。
生1: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云南文山壯族自治州等地。壯族地區有“歌海”之稱,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來表達情意。“歌圩”是壯族歷史悠久的風俗歌會。
生2:“歌圩”活動,有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選婿”的故事。傳說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生
3:歌圩,是壯族民間傳統文化活動,也是男女青年進行社交的場所。在壯語中被稱作“窩墩”“窩巖”,意為“出野外玩耍”。由于這種活動互相酬唱,彼此對歌,所以古代人稱之為“墩圩”。
生4:據古代文獻的記載,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經流行,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發展,并定期在固定地點舉行。壯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過,農歷三月三最為隆重。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擇佳偶,別有風情。生5: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愛慕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生6:歌圩上,除對歌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有精彩的拋繡球、有趣的碰紅蛋、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師: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就介紹到這里,同學們可回去搜集相關資料,下課再交流。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了解了電影《劉三姐》的故事梗概,學唱了優美的歌曲……
生:《唱山歌》。
師:還簡單了解了壯族風俗歌會……
生:“歌圩”。
師: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民歌很多。我們今天只是學習了壯族民歌海洋中的幾滴水,希望同學們今后更多地了解我們的民歌,學唱我們的民歌,讓它代代相傳下去!最后,我們以優美的歌聲演唱《唱山歌》結束本課。
生:隨教師鋼琴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領唱與齊唱)。五、板書設計:中速、優美地、婉轉地、委婉動聽地、甜美柔和地。
學生音樂教案6
教學目標:
1、鐘聲能喚起人們無限的遐想,本課圍繞這一主題選編了不同風格的歌曲,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激發對音樂的興趣。
2、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鐘》、《靈隱鐘聲》,感受音樂不同的風格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創編活動。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帶聲,做情景表演。
教學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鐘聲叮叮當》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
2、師生問好。
二、導入
1、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鐘》。
2、音樂鐘的.主題。
3、復聽歌曲并感受音樂的情緒,聆聽主題曲調出現了幾次?
三、學唱歌曲
1、體驗感知,聆聽歌曲《鐘聲叮叮當》范唱。大家在歌聲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發聲練習:1234│5—│5432│1—‖
lalalalalalalalalala
3、反復多次聽范唱,跟錄音哼唱曲調。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難點。
4、跟教師的伴奏學唱歌曲。
5、小聲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流暢而有起伏,在“V”處要換氣。
6、創新表現,處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現這種形象?(交流、處理、試唱)
四、跟著琴唱一唱:
dorimifasollasido
五、課堂小結,
下課。
第二課時:《美麗的黃昏》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1234│5—│5432│1—‖
小貓愛吃魚,魚。
3、復習歌曲《鐘聲叮叮當》。
二、聆聽《靈隱鐘聲》
1、這是一首電子琴獨奏曲,作者以電子琴的豐富音色和寬廣的表現力,描繪出杭州佛寺——靈隱寺的風采。
2、初聽,設問:聽了這曲調你想像這是哪的場景?
3、復聽,邊看譜例邊哼唱樂曲主題旋律,并用身體語言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三、學唱歌曲
1、導入:三拍子節奏練習。
2、聆聽《美麗的黃昏》,感受歌曲的情緒。
3、用哼鳴模唱歌曲。
4、學唱歌詞:要求用聽唱法來學唱歌曲。
5、重點:在熟練的基礎上,用二部輪唱來演唱歌曲。
四、創編活動
1、用“12356”六個音按指定節奏編自己的歌。
2、復習歌曲并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五、課堂小結
下課。
學生音樂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根據歌曲內容表演響應的動作。
2.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激發幼兒上小學的愿望。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學會演唱歌曲,根據歌曲內容表演響應的動作。
教學準備:
1.帶領幼兒到小學參觀。
2.音樂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談話。
--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你們認為當一名小學生應該怎樣?
--教師總結幼兒的發言,引出歌曲內容。
二、學唱歌曲。
--教師范唱歌曲,并結合歌曲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幼兒跟唱并模仿。
--分句學唱第一段。
--整體學唱第二段,幼兒在教師帶領下,用跟唱形式整體學唱第二段,邊唱邊結合歌曲內容做相應動作。
三、演唱歌曲。
--播放歌曲錄音,幼兒跟音樂整體演唱這首歌。
學生音樂教案8
小班音樂活動
歌曲〈打電話〉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2.使幼兒喜歡音樂活動,能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
活動準備:玩具電話機一部,小娃娃手偶兩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手偶,提問:你們看,今天誰來拉(小娃娃),對!她叫豆豆。教師再從身后取出一個,這個呢,叫點點。今天,豆豆和點點來到了們小二班,看看他們今天發生了什么呢?
2.教師表演《打電話》情景,請幼兒欣賞。
一天,豆豆在家里,覺得很沒勁,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兒園的點點,然后她就給點點打了個電話。
豆豆:喂喂喂,你是點點嗎?
點點:哎哎哎,是點點啊。
豆豆:點點,點點,你在干什么呢?
點點:豆豆,豆豆,在幼兒園呢!
3.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有沒有看到豆豆和點點在干什么呢?(打電話),那豆豆在哪里呢?點點在哪里呢?
(二).教師教唱歌曲
1.教師有表情的范唱,請幼兒欣賞。
2.教師再唱一遍,請幼兒和著老師的節奏一起拍手。
3.[1][2]下一頁教師帶著小朋友一起有節奏的念歌詞(拍手,拍腳…)讓幼兒說說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唱,告訴他們應用輕快的聲音唱歌。
4.利用手偶,一邊唱歌,一邊表演。
5.教師彈琴,請幼兒跟著鋼琴唱歌。
6.請小朋友自愿上來唱歌給下面的小朋友聽。
(三)幼兒跟著音樂動一動。或者找一個好朋友,一起表演打電話的游戲。
(四)活動延伸:
將玩具放上活動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里玩打電話的角色游戲,也可將學會的歌曲唱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評析:在本次音樂活動中,采取了多種形式的教授方法,讓孩子在初步學會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對參與活動的興趣。所以課堂氣氛比較好,也基本上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是在有些方面還顯的不足,例如對于某些比較內向的孩子的積極性的提高方面還有待下次活動的注意。
學生音樂教案9
教案是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學生音課堂的音樂牧童謠教案,我們來看看。
《牧童謠》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的情緒,體驗歌曲如畫般的美好意境。
2、能用自然的聲音正確的演唱姿勢演唱歌曲《牧童謠》,并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3、感受音樂的速度,建立恒拍感。
教學重點:
唱好歌曲《牧童謠》,感受歌曲情緒,深刻理解速度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教學難點:唱準每一個音
教學準備:
串鈴、ppt、音樂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捷克民歌《牧童》
1、聆聽音樂《牧童》
師:聽聽這首歌曲,給你的感受是什么樣的?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談談感受。展開聯想,當你聽到這樣的歌曲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請學生們說一說。
3、出示PPT圖片,(教材用圖)引導學生繼續展開聯想。
4、復聽音樂,學生跟著老師在強拍拍手。
師:你能隨著音樂的節拍拍手嗎?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樣的?
5、再聽音樂,跟著音樂走步,帶領學生聽到第一三樂句時向前走,聽到二四樂句時退著向后走。感受樂句的不同。
6、再聽音樂,學生拉成圓圈,聽音樂邊拍手邊走步第一三樂句像圓心方向走。第二四樂句向后退著走。引導學生一定按照節拍來行走。
【設計意圖】
充分感受捷克民歌《牧童》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通過拍手、走步建立恒拍感。
二、聆聽《牧童謠》旋律。
1、過渡語:剛才我們欣賞了外國的`民歌《牧童》,那么我們中國的小牧童吹的曲子會是什么樣的呢?你們想不想聽一聽?
2、聆聽《牧童謠》竹笛版范奏
提問:這兩段音樂給你的感受一樣嗎?這首樂曲速度是怎樣的?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3、牧童悠悠的笛聲帶我們步入了青山綠水當中,仿佛我們也騎到了大水牛的背上吹起了笛子。出示圖片展開聯想。
4、復聽《牧童謠》旋律,邊聽邊看老師做手勢。教師分別在5632四個音處做手勢。
5、再次聆聽,跟隨老師一起做手勢。
6、老師結合手勢范唱樂譜,請學生記憶唱名。
師:老師剛才唱了歌譜?誰記得老師都唱了哪些音?
總結:歌曲中只有5632四個音,用手勢表示出來并跟著琴唱一唱。
師:這就是最具有我們中國音樂特點的音樂。全曲只出現了四個音,卻是那樣的動聽。5學習新的音2的手勢并唱準。
【設計意圖】
1、親切而賦予感染力的笛子聲把孩子們帶入那淡淡的水墨畫中,給予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同時清晰的音樂有利于學生辨別音高。
2、識別音高,通過手勢圖以及反復聆聽,唱準歌曲中的每一個音。
3、學習2的音高及手勢。
三、發聲練習及音準訓練,解決歌曲中的難點。
1、過渡語:剛才同學們一共唱了幾個音?(四個,5632)那讓我們用這個四個音來做個音樂游戲好不好?老師來唱:
牧笛聲聲吹
你們就唱:
LU
2、老師變
牧笛聲聲吹學生變成:
lu
3師:請大家聽好,現在我反過來唱了。師:
牧笛聲聲吹生:
lu
4、師:我又變了。師:
牧笛聲聲吹生:
lu
5、加上手勢演唱。提出要求:嘴張圓,身體自然坐直。小聲演唱,唱準音高。出示圖:的音6、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指著圖上的小羊,按照其高低位置反復練習高。
師:小牧笛吹得是什么音呢?請你跟著老師唱一唱吧。
先把樂句拆分練習,跟老師模唱短句:
最后看著圖把第二樂句完整第演唱下來。
【設計意圖】
1、通過發聲練習的演唱,使學生對歌曲中的四個音反復進行模唱和構唱。在頭腦中建立相對音高的概念。熟悉各個音的手勢幫助學生唱準應高。
2、學習正確的演唱姿勢。為唱好歌曲做好準備。
3、通過小綿羊位置的圖片,直觀地感受音的高低,旋律的起伏。把握音準。
四、學唱歌詞
1、過渡語:聽到你們這么美的歌聲,小牧童也唱起了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唱的是什么?
2、聆聽范唱。(中速版)。提問:你都聽到了什么?學生復述歌詞。
3、出示歌片:介紹歌曲中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在我國的民歌中廣為流傳,這首歌曲是流傳在湖北的一首童謠,也采用了有問有答的形式。)
4、出示樂譜:
師:歌曲非常短小,一共就四個小節。請問哪幾個小節的節奏是完全相同的。
5、你能試著把所有的二分音符唱滿嗎?跟老師接唱。同樣的歌詞,不同的旋律,要求學根據老師的手勢和樂譜的提示來完成后面的接唱。并且要求學生唱滿時值。
師唱:那斯那斯生唱:嗨
【設計意圖】結合歌詞的演唱在運用中進一步學習樂譜。強調二分音符的時值。了解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記憶歌曲的結構。
五、感受與表現
1、完整演唱歌曲。
2、聆聽范唱(稍快版本)
師提問:跟剛才咱們演唱的有沒有什么不同?讓我們也用這個快一些的速度來演唱一下,請你感受哪個速度更加能夠表現小牧童快樂的心情?
3、師:從你們的歌聲中我已經能夠感受到小牧童快樂的心情了,你們也和小牧童一樣很快樂嗎?我們怎么樣能把歌曲唱的更快樂呢?誰有好的辦法?
4、加入串鈴為歌曲伴奏。老師打出兩種伴奏音型供學生選擇。不出示伴奏譜。
5、拓展提問:請問天上除了太陽還有什么可以放光明?你們能試著唱一唱嗎?(月亮和星星)結合幻燈片,創設安靜祥和的情境。改寫歌詞進行演唱。
6、引導學生用不同的速度來表現不同的意境。師提問:我們怎么樣才能表現出月亮的情境來呢?誰有好的辦法?月亮的光柔柔的,我們應該怎樣唱?引導學生用慢速度來演唱歌曲。
7、師:誰來說說星星在天空中閃爍的樣子?(一閃一閃的)我們怎么表現這一閃一閃的感覺呢?引導學生為歌曲加上跳音來演唱。
8、總結:教師用鋼琴伴奏來帶動學生進行演唱。引導學生用柔美的情緒慢速來演唱月亮,第二段速度不變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星星放光明,第三段提速。用快速度來表現太陽放光明,牧童喜歡青草地的熱烈情緒,并加上打擊樂的伴奏。將歌曲推向高潮。
【設計意圖】
通過歌詞的改寫,引導學生體驗與感受速度力度在音樂表現上的重要作用,豐富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學生音樂教案10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來自音樂素養較高的部分四年級學生和音樂素養很高的部分三年級學生,因此,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較高的音樂學習目標,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
教學內容:
歌曲《送別》
教學目標:
1、了解學堂樂歌的相關知識,知道詞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簡歷與曲調的由來。
2、深刻體會歌曲內涵,并能悠長的氣息、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
3、通過知識的延伸及拓展,激發學生的表現力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2、對本課知識延伸和技能拓展的準確把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安定情緒,師生問好。
二、導入
1、欣賞歌曲《童年》,它演唱了什么內容?像這類歌曲叫什么?
像這種廣受學生喜愛,流行于校園,體現校園生活和學子心境或感受的歌曲,我們稱它為“校園歌曲”。
2、那你知道100多年前,我們的前輩在學校唱什么歌嗎?
三、介紹“學堂樂歌”
1901年(清朝末年,民國初期)起,中國開始開辦學校,那時稱做“學堂”,學校開設的音樂課叫做“樂歌”課,音樂課上唱的歌稱為“學堂樂歌”,也就是類似當今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的曲調大都是來自日本以及歐洲、美國,由中國人以中文重新填詞。簡單來說,就是運用外國的曲子,填上中國的詞(選曲填詞)
學堂樂歌充滿著對傳統勢力的反抗精神和飽含的.愛國主義激情,是學校音樂教育的啟蒙,開創了中國近代音樂創作的先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堂樂歌的代表作《送別》。
四、歌曲教學
1、初聽錄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緒,內容。
2、出示歌詞,介紹詞作者李叔同。
這首優美、動聽的歌曲是由學堂樂歌的先驅者李叔同填詞創作的。李叔同又名弘一法師,中國音樂家、戲劇活動家,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除音樂戲劇外,繪畫、書法、詩詞均所擅長,是個名副其的音樂天才。
3、填詞演唱,注意氣息連貫,聲音優美,位置統一。
4、分析處理歌曲,加上力度記號演唱。1.聽音范唱播放《送別》
師:我們在聽到時候看看這首歌曲是幾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調號?
生:回答
師: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D大調、再次聽《送別》
師:一起來聽聽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點和情緒
師:誰來說說歌曲的特點和情緒?
師:說的很正確,這首歌曲特點,旋律平緩悠長,凄美柔婉,節奏也比較簡單,表達李叔同對“金蘭之”交友人分別時的離愁別緒,對友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情緒:憂傷惆悵深情
師:好,那么下面把旋律帶上跟著老師一起學唱這首歌曲
1、先來朗誦一遍歌詞
2、學生一起朗誦
3、老師領唱一邊簡譜
4、學生聆聽一遍歌曲
5、學生跟著音樂輕聲哼唱
6、教師領唱
7、學生一起唱,學生跟著老師來唱譜子,然后老師唱普學生填詞,老師糾正學生唱的錯誤的部分。
五、做游戲。
蘿卜蹲游戲,找六個學生,誰輸了誰來給大家唱我們今天學習的這一首新歌。
六、小結下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歌曲《送別》,感受到親友間離別時憂傷與凄涼的不舍之情,我們可以回家唱給爸爸媽媽聽,也可以給弟弟妹妹們教,如果以后有送別的場景,我們就仔細體會一下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吧。
學生音樂教案11
一、前面跟著音樂一起擊掌。
二、蹲、起(2x8)8次
三、側點。
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四、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
五、側點。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六、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
七、側點。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掌掌掌
兔子舞教學口令
一、前面跟著音樂一起擊掌。
二、蹲、起(2x8)8次
三、側點。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四、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
五、側點。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六、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轉(右90°)
七、側點。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掌掌掌
學生音樂教案12
教學內容: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內蒙古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的兒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動的節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動感,表現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時的喜悅心情。歌曲為2/4拍,五聲羽調式,為擴充了的一段體結構。四個樂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進,表現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樂歡唱的形象。第三樂句在節奏上作了變化,八分休止符的運用,盡情地抒發了對美麗的家鄉的贊美之情。歌曲的襯腔“啊哈嗬”是該曲的擴充部分。舒展的節奏、富有動力感的旋律,表現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時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復了第四樂句的曲調,天真活潑、自豪的情感表達了草原兒童對自己家鄉和甜美生活的贊美。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蒙古族的音樂和舞蹈,并對其產生興趣。
知識目標:
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
能力目標:
通過聽、唱、舞、創等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蒙古族的音樂和舞蹈。
2.在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快樂的體驗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學難點:
唱準并掌握帶附點和空拍的節奏:
①。 ×○ ×○ ∣××× ××∣
②。 ×。× ×× ∣ ×× × ∣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道具筷子、音樂盒、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師生問好
2.師:請聽一段音樂(放錄音《我從草原來》)師配樂朗誦:藍天高,太陽照,草原好熱鬧,馬兒壯,羊兒肥,這里風光好。聽著美妙的音樂我們的思緒一下子就飛到了美麗而遼闊的大草原上,這里有成群的牛羊,這里有美麗的草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感受草原的魅力吧。
二。走進草原
1.聽音樂《草原上》欣賞草原風光,并介紹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師:你能看圖說一說圖中有哪些美麗的風景嗎?(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原、潔白的氈房、成群的牛羊)
2.你們能看出是哪個少數民族了嗎?(生:蒙古族)
師:你們真聰明!
蒙古族的意思就是永恒之火,也有一個別稱:就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都生活在美麗富饒的蒙古大草原上,那里的牧民還會騎馬、摔跤、射箭、擠牛奶呢,而且他們還非常的能歌善舞。
三。學跳筷子舞
1.師:(出示筷子)咦?這是什么?(筷子)你可別小瞧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眼中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我看到有些同學似乎有些懷疑,那就讓老師當一回小牧民給你們跳一段《筷子舞》吧。
2.師:剛才我跳的筷子舞你們喜歡嗎?(生:喜歡)筷子舞是蒙古族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筷子舞。
3.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舞蹈。
四。學唱歌曲
師:歡快的筷子舞給我帶來了美的享受,那我們說草原的歌曲是不是也很好聽?想不想把這首歌曲也學會呢?(生:想)
1.播放歌曲,生聆聽后師板書課題。
2.帶著問題復聽范唱。
①是誰在唱歌?(小牧民或草原小牧民)
②歌曲的延長情緒是怎樣的?(高興、自豪、開心、驕傲……)
③歌曲的節奏是怎樣的?師可從旁提示:聽了歌曲讓你有什么感覺?想不想跳舞?有沒有力量?(稍快的或歡快活潑的)
3.跟節奏說唱歌詞。
板書節奏難點
①。 ×○ ×○ ∣××× ××∣
②。 ×。× ×× ∣ ×× × ∣
4.跟音樂范唱學唱歌曲。
5.全體帶著感情齊唱歌曲。
6.表演歌曲
師:同學們誰想當神氣的小牧民?現在我們就唱起歌跳起舞當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嗎?挑選演唱組、舞蹈組、演奏組和說唱組的成員。
師:其實音樂可以用許多不同的形式來表現,只要你熱愛音樂,能發現其中的奧秘,你就會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五。拓展延伸
蒙古族還有一種最具代表性的樂器,它的演奏姿勢和二胡很相似——馬頭琴。(出示圖片)(播放音樂)就是我們剛開始聽過的那段音樂,它就是用馬頭琴演奏的,它的音樂深沉、渾厚、蒼勁、遼闊,富于表達勤勞、強悍的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和感情。(音樂聲減弱)
六。小結
今天我們一同欣賞和演唱了蒙古族歌曲,理解了小牧民驕傲自豪,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也初步了解了蒙古族的筷子舞和馬頭琴,豐富了蒙古族音樂帶給我們美好的感受,最后,讓我們再次唱起《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走出教室,結束這次草原之旅吧。
學生音樂教案13
小班音樂活動:打電話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唱準附點。
2、使幼兒喜歡音樂活動,能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
3、培養幼兒感受歌唱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玩具電話機一部,小娃娃手偶兩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手偶,提問:你們看,今天誰來啦(小娃娃),對!她叫豆豆。教師再從身后取出一個,這個呢,叫點點。今天,豆豆和點點來到了我們班,看看他們今天發生了什么呢?
2、教師表演《打電話》情景,請幼兒欣賞。
一天,豆豆在家里,覺得很沒勁,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兒園的點點,然后她就給點點打了個電話。
豆豆:喂喂喂,你是點點嗎?
點點:哎哎哎,我是點點啊。
豆豆:點點,點點,你在干什么呢?
點點:豆豆,豆豆,我在幼兒園呢!
3、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有沒有看到豆豆和點點在干什么呢?(打電話),那豆豆在哪里呢?點點在哪里呢?
(二)教師教唱歌曲
1、教師有表情的范唱,請幼兒欣賞。
2、教師再唱一遍,請幼兒和著老師的節奏一起拍手。
3、教師帶著小朋友一起有節奏的念歌詞(拍手,拍腳…)讓幼兒說說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唱,告訴他們應用輕快的'聲音唱歌。
4、利用手偶,一邊唱歌,一邊表演。
5、教師彈琴,請幼兒跟著鋼琴唱歌。
6、請小朋友自愿上來唱歌給下面的小朋友聽。
(三)幼兒跟著音樂動一動,或者找一個好朋友,一起表演打電話的游戲。
活動延伸
1、安排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里玩打電話的角色游戲。
2、將學會的歌曲唱給爸爸媽媽聽。
附:《打電話》歌詞
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
喂喂喂,你在哪里呀?
哎哎哎,我在幼兒園。
兩個小娃娃啊,正在打電話。
喂喂喂,你在哪里呀?
哎哎哎,我在學唱歌。
學生音樂教案14
教學內容:
1、豐富多彩的影視音樂。
2、學唱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影視音樂。
2、初步學唱《讓我們蕩起雙槳》。
3、分聲部練習二部合唱部分。
教學過程:
1、豐富多彩的影視音樂欣賞
(1)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先來聽幾段音樂,聽后請大家說說這些音樂曾經在哪里聽過。
(2)播放錄音影視音樂《英雄兒女》《阿詩瑪》《冰山上的來客》《閃閃的紅星》等選段,聽后請同學回答問題。
(3)師:同學們,影視音樂可以分成歌曲和器樂曲。其中歌曲又可以分成主題曲、插曲、片頭片尾曲;器樂曲可以分為情節音樂、情景音樂、配樂等。我們剛才聽到的這些電影音樂與電影所描繪的劇情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4)再次播放有關音樂,請同學們復聽。并請同學說說有關電影的劇情,教師補充。適當介紹一下這些電影音樂的詞曲作者。(見后面的.參考資料)
(5)鞏固練習
教師再次播放錄音,請同學把聽到的音響與歌曲、詞曲作者一一對應起來。教師在黑板上或通過投影列出文字讓學生連線。
(6)拓展練習
師:同學們,你們還了解哪些影視音樂?可以唱給我們聽聽嗎?
2、學唱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
(1)師:今天我們學唱的歌曲是《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也是一首電影插曲。因為電影拍攝的年代比較久遠,我們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下面老師先給同學們介紹一下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
(2)教師簡要介紹。
(3)師:下面請同學們對照樂譜,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歌曲的錄音。
(4)播放錄音(或電影畫面)。
(5)教師范唱一遍。
(6)跟著錄音或教師的琴聲學唱樂譜,先不教第二聲部。注意弱起節奏的準確性,強調進入時的整齊。
(7)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
(8)唱熟歌曲第一段。
(9)學習合唱部分中第二聲部的樂譜。然后分聲部合唱,注意讓同學體會二部合唱的效果。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會兩個不同的聲部,要注意要求學生在演唱時要同時傾聽另一聲部的聲音。
(10)帶詞練習合唱部分。
(11)完整學唱歌曲的第一段。
(12)布置課后練習:學唱其余兩段歌詞。
3、作業:初步學會演唱本歌曲,分聲部練習。
學生音樂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在會唱歌曲《像個小學生》的基礎上,初步嘗試用輪唱的形式來演唱歌曲,表現出想當個小學生的愉快情緒,體驗集體合作的成功。
二、活動準備
1.會唱歌曲《像個小學生》
2.有節奏卡農游戲的經驗。
三、活動流程
(一)復習歌曲
T:我們馬上要畢業了,看看誰最像個小學生。
T:把歌里的話唱清楚,讓大家都知道你是個神氣的小學生。
(引導幼兒注意每句話的第一個字的發音。)
(二)節奏卡農念歌詞
(1)前后相差一句的卡農節奏
T:你們看校車來接我們了,這一半朋友坐的.車先開,這一半朋友坐的車后開。看著信號準備出發。
T:交換開車的順序;聽好信號別掉隊!
(2)前后相差半句的卡農節奏
T:這次兩輛車間隔距離近了,看好指揮分別是什么時候出發。
T:交換順序再來一次。
(三)輪唱歌曲《像個小學生》
(1)老師指揮,幼兒嘗試前后相差一句的輪唱。
T:小學到了,個個都像小學生,你也像我也像,有的先唱有的后唱,越唱越高興越唱越熱鬧,也來唱一唱。(引導幼兒看老師的指揮,分兩組輪唱。)
T:兩組交換,注意看指揮。
(2)幼兒指揮,再次嘗試相差一句的輪唱
T:現在我請兩個小指揮來幫忙。(鼓勵幼兒做分組指揮)
(3)老師指揮,前后相差半句的輪唱
T:現在我們要有變化了,聽后一組在前一組唱到哪句的時候開始唱? (老師示范,幼兒探索。)
T:請小指揮幫忙。(特別引導做后一組指揮的幼兒明確哪句開始指揮輪唱。)
T:兩組交換,看著小指揮,跟著音樂試試看。
【學生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的教案03-27
音樂教案11-28
音樂教案11-28
音樂的教案01-19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大全05-31
《網絡和音樂》音樂教案08-25
大班音樂音樂教案10-11
中班音樂教案教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