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與丑》的課后教學反思
因為時間特別倉促,因此僅僅有了一晚上的時間來構思、準備《有些人》這節課。這篇課文是一篇拓展閱讀的文章,放在了“美與丑”這一單元,著重贊美普通人身上的美好品質。說句實在話,上了這么多年的班了,自己對于講課有了免疫力,沒有那么緊張了,就是講到哪里就上那一節課。現在靜下來想想,這是不是也是激情消退的一種表現呢?
上課伊始,我講了一個關于美與丑的寓言,然后請大家談談自己眼中的美與丑。當然,孩子們的回答都是針對人性而言,什么善良、丑惡,什么勤勞、懶惰,什么誠實、欺騙,說得還不錯。這樣孩子心中明確了美與丑的表達,就為準確分析文中人物做好了鋪墊。
在第二個環節,就本篇文章中的生字詞進行了處理。我還是按照常規,先請大家自由上臺寫出自己的生字詞,然后集中來處理。這樣設計的設計是源于北師大版教材六年級就沒有生字,但是對于一部分同學來講,課文中仍然有自己不認識的,或是不會寫的。語文,首先就應該解決生字、生詞,因為這是運用的基礎。但是這一環節在這里,在一堂30分鐘的語文課中就顯得與閱讀不太合拍了,而且也耽誤了課堂時間。所以我在想,是不是應該在自習課上,讓課代表領著將要學習課文的生字詞進行解決,實在不理解的再放在課堂上進行。
接下來,為文章的小故事加小標題。我按照我的習慣,給出了學法指導,教給孩子怎么樣加,但是,課堂上孩子們遲遲不能解決。在課后的評課中,喬校長給我指出,這樣的有難度的,或是感覺不能準確判斷孩子接受能力的部分,應給分層要求,既可以將問題最優化的.解決,還可以避免課堂過于冷場的局面,這一點我一定要仔細琢磨一番。
當學習提綱涉及到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時,我感覺學生做得比較好。課后我思考的原因是,一對于人物評價的訓練做得比較多,孩子們懂得怎樣入手;另外文中的人物確實就是生活在我們周圍,離孩子很近,所以就有話可說。
課堂進行到后半部分的時候我設計讓孩子們再讀一篇文章,撇開生字詞,直接讓孩子就“美與丑”對人物進行評價。我選取的是《窗》,這篇文章故事情節非常生動,孩子們比較喜歡,因此評價比較到位,讓我感到了設計的成功。
最后,在輕快的音樂中我出示了結束語,可是完成之后并沒有到下課的時間,于是我直接宣布下課。喬校長在給我評課時,就這一點這樣說,不要提前下課,那么好的結束語,為什么不讓孩子們再讀一遍,或是積累記錄下來呢?這讓我感到了慚愧,說真的,經校長這樣一點,我覺得自己應該也能想到的,可是就那樣下課了,真是不應該呀。
總的來說,這堂課我覺得是不成功的。我覺得首先的原因就是沒有充分的準備,沒有深入地鉆研教材,沒有全面考慮學生的情況,就是那樣想當然的備課,于是便出現了由于難度的原因而造成的學生學習的不自信。說到這里,想想,有時候,坑也是要挖的,因為這樣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信,這是學習不可缺少的東西。另外我認為自己對公開課的定位不夠,沒有深入思考,自己這堂課究竟想解決什么問題,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只是一味的展示,因此課堂不能夠真正走進學生心中。
【《美與丑》的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丑石》的課后教學反思07-11
美與丑07-30
生活的美與丑|生活的美與丑作文01-26
丑石教學反思05-25
《丑菊》教學反思01-07
《丑菊》的教學反思10-29
美與丑的經典名言02-08
美與丑的名言02-21
課后的教學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