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的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范文
播放《月滿西樓》
師:之前聽過這首曲子沒有?
生:沒有?
師:好,靜下心來聽一下,跟著哼哼看!
一、對聯導入。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很高興和咱們青田華僑的同學們一起來學語文,老師呢,給同學們帶來一份禮物,這份禮物事一份對聯,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好嗎?
生:好
師:大家一起來默看一下吧,我們一起來齊讀一遍吧!
生齊讀對聯:
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
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
師:我想聰明的同學們已經猜出這枝女兒花的芳名列吧,對,就是李清照。今天我們透過她精美絕倫的詩詞作品,一起走進一代婉約詞宗的內心世界,請同學們翻開書本208頁。
二、吞吐吟誦,感受詞的韻律。
請同學們先自由朗讀兩遍吧。朗讀要求:①讀準字音,②讀順詞意。
生自由讀《武陵春》
師:可以來嗎?
生:可以了
師:那咱們請一位同學來朗讀,好的,來,你來!謝謝!
生1:讀
師:鼓掌了,很好!其實呢,我們這首詞有很多地方式容易讀錯,看錯的,剛才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看錯了一個地方,還有一個地方是很容易讀錯的,舴艋舟,栽不動(糾音),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剛才她把不會讀的拼音都標在書本上,以后我們讀詩文的時候,也要把讀不準的拼音注上去,那我們說讀詞主要讀準字音就可以來嗎?
生:不可以。
師:為什么不可以?來,你來說!
生1:要讀出感情。
師:怎樣讀出感情?你覺得語氣上要讀得……
生1:沉重一點
師;語速上呢?
生1:要緩慢一點!
師:哪位同學來試一下,帶著你的初理解把這首詞朗讀一遍!
師:很有韻律感,我可以再追問你一下嗎?剛才在朗讀的過程中,你是用什么樣的情感來讀這首詞的?
女生2:有點悲傷,心里面有點不舒服,因為想到那些很難過的事情,還有不僅能夠感受到詞人心里的那個感受,還有自己心里面對詞的理解。
師:你的朗讀功底很不錯,那你覺得這首詞流淌著什么地情感?
女生2:悲傷
師:是的,很悲傷,那有沒有哪位同學要跟她比一比的?她朗讀出來悲傷,咱們班的播音員來試一試吧!
男生3讀
師:請坐,謝謝!聽別人朗讀總是有點不過癮吧,咱們一起來朗讀,好嗎?記住了,朗讀和讀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朗讀要讀出這首詞的語氣,語氣要悲傷,語速要緩慢,準備好了沒有,那老師就不客氣了,《武陵春》開始!
生齊讀
三、品味言語,揣摩詞人心理。
師:如此地悲愁,在同學們反復的誦讀中老師已經感受到了,那你們呢,感受到到了嗎?好的,我看到有同學在點頭了,你是從詞中哪個句子里感受到的?
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生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師:那你是怎么理解?為什么選這一句?
生4:讓人感覺很消極。
師:那具體哪個地方讓你感覺很消極呢?
生4:事事休,
師:還有嗎?
生4:欲語淚先流
師:欲語淚先流什么意思?
生:還沒有說話,眼淚就先流下來了。
師:她想說嗎?
生5:想
師:說得出來嗎?為什么說不出來?
生5:因為太悲傷
師:悲傷到什么程度,連話都說不出來?這眼淚控制的住嗎?
生5:控制不住
師:只要一張張嘴巴,眼淚就流下來了,這是如此地悲愁啊
是啊,蘇軾因夢見亡妻寫下了PPT5(鏈接)“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柳永因和愛人分別而“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李清照呢 ,到底是什么樣的痛苦讓她欲語淚先流呢?
生:丈夫去世了。
師:我們的同學已經感覺到了!從詞中哪里讀出來?
生:物是人非
師:你們知道他的丈夫是誰嗎?
生6:趙明誠
師:是的,她的丈夫趙明誠是北宋的四大學士之一,有名的金石專家,寫這首詞時,李清照53歲,她丈夫離她而去已經六年了。在這之前,他們在一起生活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李清照在《金石錄》后續當中描寫的一個生活片段。
PPT6:(幸福婚姻片段)
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金石錄>后序》
請同學們默看一下,當然也可以自由朗讀,大致看得懂嗎?
師:他們在干什么?
生7:他們在探討。
師:探討得快樂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生7:舉杯大笑
師:她喝到茶了嗎?
生7:沒有!
師:為什么沒有?
生7: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師:你能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他們此時的生活嗎?
生7:幸福快樂!
師:那如今呢?寫《武陵春》時的李清照呢?
生8:很,悲傷,
師:現在地她只能發出什么樣的感慨?
生8: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師:是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物是人非啊,景物尚如初,可人情不似初啊,斯人已去,能不叫李清照欲語淚先流呢?來,跟老師這樣讀一遍。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師:事事休呢,什么意思?休時休息嗎?
生:萬事都停止了
師:表明了她對生活的什么態度:
生9:消極,絕望!
⑵、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師:那她絕望的態度表現在行為舉止上呢?
生9:每天不梳頭。
師:詞中是怎么講的?
生9:日晚倦梳頭。
師:日晚解釋為每天嗎?
生:早上晚上
師:是的,有同學講了,日晚解釋為日上三竿,李清照那么懶啊,都日上三竿還不梳洗,不是懶是什么?
生:不懶,是倦,因為她沒有心情梳頭
師:她怎么沒有心情梳頭
生10:她沉淀在悲傷當中?
師:這里可以用沉淀嗎?
生齊:不可以
師:那應該用什么?
生齊;沉浸
師:是啊,她一直沉浸在悲傷當中,也許當年清照梳洗時,趙明誠就陪伴在她的身后,可是現在,熟悉的一桌一凳,一梳一鏡,都還是原來的樣子,斯人早已離去六年了,那觸動悲愁的僅僅是屋里的景物嗎?
生11:風住塵香花已盡,外面景物的悲涼還有花的凋謝。激起來她內心悲傷的心情。
師:講得很全面,同學們知道參考書是預習的幫手,不要把它們帶到課堂上來,可以嗎?來,咱們收起來!用自己的思維領悟情感。是的,風住塵香花已盡,
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接下來,請同學們在書本的空白處,用文字將這幅畫面描述出來,有點難,是嗎?那老師給大家提個小建議吧,其實你可以這樣去想象,在這個畫面里你仿佛能看到了什么?又仿佛能聽到了什么?好,開始寫吧,給大家3分鐘時間,寫好了就舉手示意一下。
師:請你把你寫的讀給大家聽一下。
生12:在一個幽靜地山谷里,這里是一片世外桃源,這里有花香,還有一間小茅草屋,屋里住著一對夫婦,相親相愛,屋外事一片花海,一片桃花林,不久,那間屋子的男主人病逝了,女主人非常的痛苦,終日以淚洗面,望著屋前的桃林,風起來花瓣也落了,在泥土中還可以聞到花的余香,似乎浮現出丈夫的身影。
師:你編故事的感覺很好,那我可以在問你一下,可以嗎?同樣的風景現在只有誰在看了?
生12:女主人
師:那她看到這樣的畫面又會想些什么呢?
生12:與丈夫一起的美好生活。
師:好的,來,下一位。
生13:風吹過,花紛紛落下,泥土中有落花的香氣,沁人心脾。
師:泥土中有落花的香氣,那枝頭上還有花嗎?從詞中哪個字可以看出來?
生13:盡
師:什么意思?
生13:枝頭上的花都沒有了
師:你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生13:很悲涼。
師:那李清照呢,她看到這樣的畫面又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生13:痛苦
師:是的,那咱們再一起來傾訴這份悲愁好嗎?
生:好
生齊讀
⑶、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師:是啊,這些美好的東西又何嘗不是枝頭上的花朵呢,而今卻零落沉泥碾作塵,所謂的香如故也只能在記憶里尋找。但她總不能一直活在悲愁中,整天以淚洗面吧,有一天聽朋友說
生14:雙溪風景好,
師:如果你就是她的這位朋友,你會怎么說?
生14:雙溪春光明媚,去游賞一下吧!
師:哦,你認為是去游賞嗎?是什么?
生:散心
師:是啊,美好的風景也許能帶來一點輕松吧!更何況我們的詞人是最喜游山玩水,泛舟溪上的。我們七年級時學過她的《如夢令》
PPT9:《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她此時泛舟溪上的心情如何?
生15:她應該很快樂!
師:你加了一個詞“ 應該” ,從哪里讀出來?
生15:沉醉不知歸路,還有興盡晚回舟。
師:是啊,那時的她是多么的活潑、快樂、充滿勃勃生機啊!那現在呢,她去泛舟了嗎?
生16:沒有,她打算去
師:從詞中哪里讀出來?
生16:也擬泛輕舟。
師:也擬什么意思啊?
生16:也打算
⑷、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師:是的,她也想啊,她心里也明白什么叫拿得起放得下啊,可此時此刻,她放得下這滿懷的悲愁嗎?
生:放不下。
師:你怎么知道她放不下?
生17: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師:是的,詞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竟然放不下,那語氣應該怎么讀呢?
生17:有感情的朗讀這一句。
師:是的,很好,詞中是有那么一句的,來我們一起來讀。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那“愁”是什么?它看不見,摸不著。然而古人卻用語言讓心中的“愁”字變得可感可知。來,咱們來齊讀一下關于寫愁的詩句吧!
PPT10: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相見歡》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生齊讀
師:愁可以使一江春水,也可以是一川煙草,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愁似乎是一個不可計量的東西,但李煜量出了愁的`長度,李白寫出了愁的韌度,李清照呢,別出心裁的稱出了愁得重量。所以我們要讀出詞的什么?
生:沉重感。
師:準備好了嗎?
師:詞的悲愁全出來了,合上書本,也能吟誦出這首詞的悲愁,那就更好了,來,試著背背看。看誰最懂李清照的心!能背下來了就舉手。
師:我們不僅要背出這首詞,還要背出這首詞的感情。
師:準備好了是嗎?那把書本合上,咱們有感情的齊背一遍吧!
生齊背
師:滿意了嗎?有同學搖頭了,那咱們再一起來試試看!
生齊背
四、知人論事,探究作品的深層意蘊
師:怎一個愁字了得!曾經如此活潑快樂的女子,如今為何愁腸百結?載不動的愁里究竟有什么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則背景資料,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吧。咱們班誰的聲音比較宏亮的!(看來大家都很謙虛,那我就不客氣了)來,你來展示一下你的聲音吧!
PPT8:北宋“靖康之變”后,高宗南逃。故鄉青州陷入金人之手,李清照夫婦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搜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第二年趙明誠病死于建康。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為避兵亂只身流亡,八年后她流落到金華,寫下了這首《武陵春》。這時她已經53歲了。
生18:讀
師:讀得很響亮,有一個詞呢能再跟老師讀一遍吧,江南
生18:江南
師:有進步了,課后再去練練好嗎?
生18:可以
師:你從這則背景資料里讀出哪些愁?來,咱們這位男生一直都沉默,是不是太愁了,你來說說?
生19:丈夫去世了
師:很好,你呢?
生19:國破家亡,還要流落異鄉
師:你從哪里讀出來?
生19:故鄉青州陷入金人之手,李清照夫婦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
師:你呢?
生20:只身流亡之苦
師:你為什么要加“只身”呢?
生20:這時候,她丈夫已經去世了
師:哪個更苦?
生20:后面的
師:是的,孀居之悲,家國之痛,將詞人的愁凝成一個重字,別說是詞人自己,就是我們聚集的心靈之舟也難以承載吧!
師:咱們再一起去感受這許多愁!
生齊讀
師:今天我們拾起一朵《武陵春》,走進一代詞宗的內心世界,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春殘何事苦相思,病里梳頭恨發長”,“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一地落花,悲愁重重……去讀吧,希望你們能喜歡李清照的詞,還有一個作業,請同學們課后完成。(音樂)
PPT9:想象詞人寫完《武陵春》,放下筆內心又生一份感慨,試寫一段話,描述詞人當時的心理活動。
師: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師:耽誤大家幾秒鐘時間,也許出來這個門,就沒有機會講了,謝謝咱們九(四)班的同學給了老師一堂那么好地語文課,同學們都很棒!老師真的很榮興來上這一堂《武陵春》謝謝!
生齊鼓掌
教學反思:
1、在李清照的筆下,有很多不同的愁,少女的愁,閨怨之愁,相思之愁,以及中年的鄉愁、國愁,每一種愁跟她的生活經歷以及生活背景十分相關,所以在上課的時候,不時插入與作品有關的資料。特別是讀到“日晚倦梳頭”時,插入“翻書賭茶”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這是一對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并曾過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此時最愛自己最懂自己的一半離開了自己,再怎么梳妝打扮也已無人欣賞,自然是“倦梳頭”了。在讀到“只恐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時,插入作者的身世經歷;北宋敗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來到南方,故鄉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毀。建炎三年(1129)丈夫趙明誠病故,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為避兵亂而只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這首《武陵春》。這時她已經53歲了。試問,一個垂垂暮年的孤獨、柔弱靈魂如何能承受得起這許多愁。這些資料對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詞意主題起著很大的作用。
2、朗讀教學是詩詞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備課時在這個方面花了不少心思。怎樣把吞吐吟誦的停頓長短,快慢延長貫穿到這首詞中?同時考慮到朗讀又是學生的薄弱點,怎樣有新意又有效呢?朗讀形式上多樣性,齊讀,男女生分別朗讀,同時也讓學生更快地進入了朗讀的境界,體會到了朗讀的樂趣,朗讀的意境。事實上,這批學生朗讀的功底還是可以的,由于我個人的引導繁瑣,并沒有想象中的好,但如果想達到更盡如人意的效果,如果出示名家的朗讀音像資料,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再加以必要的揣摩,可能會更錦上添花。
3、課堂教學總體而言是表面熱熱鬧鬧的小討論和滿堂絮叨不清的碎問碎答。而比較滿意的地方就是描寫“風住塵香花已盡”的畫面,給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且采用感性思維簡單切入,讓同學們比較容易下筆。問題流于文本表面,激發不出思維沖突,連珠炮似的簡單追問充塞整個課堂。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自由的課堂空間,一節課下來,學生的思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4、①語文教學除了朗讀見功力之外就是板書,板書的藝術是對文字最好的闡釋,但整節課下來,卻只字未見,這是這節課最大的缺陷,也是我的一個遺憾。
②課堂用語在環節不能一矢中的,設問不準,學生回答就會脫離教學意圖,如果沒有很好的課堂機智,就很容易讓學生逃出課堂,走入無效教學的怪圈。都說“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確實,課后發覺自己的實時評價還不夠精確,豐富,全面引導學生的能力還欠缺,朗讀還有待于加強等等,要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琢磨加強。
【《武陵春》的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武陵春》教學反思01-25
《武陵春》教學反思推薦06-17
武陵春教學反思范文12-25
詩歌武陵春教學反思09-05
詞《武陵春》教學反思范文10-08
《武陵春》教學反思精選3篇11-23
《武陵春》教學設計(有教學反思)12-16
李清照《武陵春》反思11-30
《武陵春》教學設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