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的教材分析案例及教學反思
一、教材簡說
這篇精讀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生著神奇的變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里跳出的七顆鉆石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寄寓著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能為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愛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課文首先寫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災,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當時的重要性;然后寫小姑娘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隨著一次次讓水,水罐也一次次地發生著神奇的變化,最后地球上終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課的重點,同時應引導學生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在于,讀關于愛心的神奇故事,體會愛心對別人乃至對社會的意義,懂得關心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
二、學習目標
1、本課要求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鉆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遞給、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鮮”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4?體會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可布置學生回顧自己讀過的'童話故事,并從中選取自己最喜歡的,作一下簡單的交流。引導學生想一想故事的內涵,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還可以布置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了解一些關于“愛心”的故事。
2?本課要求認識的字,有的容易讀錯,應加強指導:“竟”“匆”為后鼻音,“絆”“咽”為前鼻音,“匆”“湊”為平舌音,“瞬”為翹舌音;另外,“咽”是多音字,還可以讀“yān”,如“咽喉”;讀“yè”,如“哽咽”。
要求會寫的字較多,可分類指導,如,“渴”“沫”“涌”左邊均為“氵”;“渴”“哀”字可與前文剛學過的“竭”“享”聯系起來記憶;注意“累”字下部不是“系”字,“舔”字右下部不是“小”字;“舔”還可與“添”字比較記憶;同時注意“湊”的左邊不是“氵”,“沫”的右邊不是“未”;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生字。
3?課文情節比較簡單,但內涵比較深,應引導學生用心體會。
文中泡泡“我能體會到當時水是多么重要”,引導學生思考第一自然段表達的主要內容。可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相機進行指導。可抓住“所有的”“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關鍵詞語,引導學生體會當時水的重要:首先是“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說明地球上已經沒有了水源;其次是“草木叢林也都干枯了,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描繪出當時地球上的狀況:植物干枯了,人和動物也因缺水而面臨滅絕的危險。
對課文主體部分的教學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變化為線索來進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變化主要體現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滿的——銀水罐——金水罐——從中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
從“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為生病的母親找水,累得倒在地上睡著了,醒來后發現水罐里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小姑娘對母親的愛使水罐發生了神奇的變化。
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滿的:小姑娘發現水罐里裝滿了水,雖然又累又渴,但沒有舍得喝,急著趕回家去給媽媽喝,被腳底下的小狗絆倒,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滿的。這部分可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等詞句,體會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對母親的愛。正是小姑娘對母親的愛,使水罐再次顯示出它的神奇。
水罐變成銀的:小姑娘分了一點水給絆倒她的小狗,小狗變得歡喜起來。課文第一段寫到,“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小狗可能是因為渴極了走不動,小姑娘絆倒在它身上,它也只是哀哀地尖叫。小姑娘沒有怪小狗絆倒自己,還把自己舍不得喝的水分給它喝。體會小姑娘的愛心:小姑娘不但深愛著自己的母親,還用真摯的愛心對待動物,體現出她的愛心是廣博無私的。
水罐變成金的:小姑娘的母親認為自己就要死了,把水讓給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變化的原因是母親對小姑娘的愛,可見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愛心。只要有人獻出愛心,水罐就會發生神奇的變化。
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小姑娘強忍住焦渴,把水罐遞給了過路人。這部分應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關鍵詞句,引導學生了解小姑娘當時多么想喝水,從而體會她把水讓給過路人是多么動人的行為。給小狗水喝的時候,小姑娘還牽掛著母親,所以她分一點水給小狗;而現在從母親手里接過水罐后,她把水毫無保留地送給了過路人。這里再次體現了小姑娘的愛心是廣博而無私的。
為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愛心”這一主題,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幾個故事情節:小姑娘為母親找水,小姑娘分水給小狗喝,母親讓水給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讓給過路人,從而得出“愛心”主題。應引導學生重點理解水罐的最后一次變化。首先,最后一次變化應是在前幾次變化的基礎上的,如果前面任何一次選擇有違“愛心”,水罐里都不可能跳出七顆鉆石,涌出清澈又新鮮的水流。為幫助理解這次變化的重要性,可讓學生結合第一自然段來想象愛心帶來的神奇變化: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大地一片荒蕪的景象,而現在從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人、動物、植物乃至大地將會……可引導學生想象久旱逢甘露的美好景象,還可以讓學生想象,如果沒有“愛心”,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體會這篇童話的內涵。也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結合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愛心”的故事來談談愛心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七顆鉆石的教材分析案例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爭吵教材分析案例教學反思課文07-19
語文園地反思教學教材分析案例07-24
語文園地三的教材分析教學案例反思07-21
語文園地五之教材分析教學案例反思07-21
七顆鉆石案例教學反思課文07-17
幼兒教學反思案例分析06-04
24果園機器人的教材分析教學反思課文案例07-17
太陽教學設計及反思教材分析05-31
語文園地教材分析及教學反思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