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滬教版三年級下冊《他從火里跑出來》的教學反思
《他從火里走出來》是三年級新教材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記敘了瑞典科學家諾貝爾不顧生命危險,研制成功烈性炸藥的事,贊揚了他為了科學的進步,不惜獻出自己一切的獻身精神。課文按照“研制烈性炸藥的原因——研制烈性炸藥的經過——諾貝爾獎金的來歷”的順序記敘,脈絡清晰。
反思本課教學,我認為以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一、培養學生大膽質疑,自主閱讀。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指導學生大膽質疑。由于這是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大部分學生還不知道質疑該從何入手,于是我在課堂教學設計時,為學生設立了一個坡度,讓他們先學會在自己感興趣的句子上提出問題,知道質疑可以從不理解得詞語、標點、以及句子矛盾的地方提問。仔細研讀這篇文章后,我發現本課結構較為清楚,課文重點是本課的二到五小節,因此在教學時把本課的閱讀重點放在第2—5節,讓學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文章中描寫諾貝爾進行烈性炸藥實驗的句子,落實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學習邊讀邊思,對自己感興趣的詞語或句子提出問題,從而使學生懂得學習一篇課文可從哪幾方面提出問題。當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時,我及時梳理出“諾貝爾為什么要親自點燃導火線?他為什么雙眼緊緊地盯著火星,凝神注視著,難道他不害怕嗎?諾貝爾已經受傷了,可為什么他不是呼救而是狂呼成功呢?”這幾個主要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文的語言環境展開討論,解決疑問。這樣一來,成功地教會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疑是為了不疑,我在教學時不斷鼓勵學生的質疑把學生零散的思緒擰成一條線,讓學生樹立“小疑小進,大疑大進”的意識。在注重學生主體感受的同時,讓學生真正深入文本,體會文本的精髓。
二、注重說話訓練
語文課中,讀、想、說并不是人為割裂的,讀為想打下了基礎,而說又能促進更好地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人文內涵的理解一步一步加深。在充分朗讀、思考的基礎上,學生都對課文有了自己的感悟。據教材特點和三年級學生的具體學情,我發現課文中有幾處留白是這一課語言訓練的`著眼點,就巧妙設計了三處說話練習。如,在教學時,學生提出了諾貝爾遇到這么多次的失敗,為什么還要繼續試驗呢?于是我就順勢出示了這樣的一處說話練習:人們紛紛勸他,有的說:“xx。”有的說:“xx。”還有的說:“xx。”諾貝爾卻說:“xx。學生們紛紛據課文意思想象了當時的場景,特別是想象諾貝爾當時說的話,有的甚至結合了名言說:“千萬人的失敗,都是失敗在做事不徹底,往往做到離成功尚差一點就終止不做了,所以我一定要試驗下去。”等等,真是精彩紛呈。我認為這樣的設計不僅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為寫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而且也能幫助學生體會諾貝爾當時那種百感交集的情感狀態,使文本內涵得以深刻體現。
三、注重朗讀訓練
在課堂教學中,我以朗讀貫穿始終,讓學生們在朗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梳理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理解感悟課文內容。揭示課題后,我在介紹諾貝爾時,采用引讀法帶領學生學習最后一節,使學生明白“諾貝爾獎金的來歷”和“獎勵給哪些人”,自然地達成了教學目標。其次是指導讀:為了看清試驗過程,他雙眼緊緊盯住火星,凝神注視著……讓學生一遍一遍的朗讀中,我不斷點撥指導,學生在讀中一遍有一遍地提高。讀這句話時,學生的語氣是復雜的讀出了緊張的氣氛,危險的情景、工作時的全神貫注。而不是單一的,是厚重的,而不是單薄的,讀出了多種情感。
教學時,由于在第六小節所耗時間超出了預設,以至于課后的拓展沒有能在三十五分鐘內完成,我想這是由于學生沒有在課前進行充分預習,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