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采蓮曲》的教學反思
葉圣陶先生曾在《小學生詩選》的一篇序中對小學詩歌的教學,作了言簡意賅的闡述:“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點,指點一兩句話也許就夠了,……其余的最好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通過字句體會情趣,滋味才雋永。”因此,教學中,我注重“情為上,情愈濃,感悟愈深;讀為主,情在讀中悟出,在讀中體現”,帶領學生入情入境地反復誦讀,在讀中進入詩人所描寫的意境,發現語言文字的美,品味詩中所蘊含的情感,讓學生在反復地低吟淺唱中不禁心馳神往,從而體會古詩之美妙。課堂上,設計了多種讀書方式,如自由讀、指名讀、伙伴之間互讀、賽讀、齊讀、范讀等,并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1.根據“古詩誦讀”這一課型的要求和本首詩淺顯易懂的特點,打破古詩按照第一、二、三、四行的順序進行教學的常規方法,從詩人當時“只聞其聲,未見其人,浮想聯翩”的.感受出發,以“聞歌始覺有人來”為切入點,倒推詩句,再梳理順序朗讀整首詩,引導學生游歷于古詩的意境中,使學生和詩人的感受產生共鳴,從而感悟古詩意境。教學中,只是相機解釋兩個難懂的詞語“羅裙”“芙蓉“,而對“一色裁”“兩邊開”等詞句則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去品味。
2.創設情境,縮小學生與古詩情境的時空距離,激發興趣,受到熏陶。
①用“貼荷葉、荷花來裝扮池塘”這一形式激勵學生讀準詞語,讀通詩句,讓學生始終能興趣盎然地反復朗讀古詩,直至成誦。
②運用多媒體,化詩為畫,畫中領悟,突破難點。如開課時顯示荷塘風光,讓學生感受美,有身臨其境之感;品讀詩句時,播放一段由遠及近的歌聲,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質疑;學習完第一、二詩句后播放姑娘采蓮情景,加深學生對“一色裁”“兩邊開”的理解,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恬靜。
③精心設計教師評價語,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指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句。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詩意,啟發學生想象畫面,吟誦詩句,激發學生心馳神往,升華美感。
3.滲透學法,培養能力。《采蓮曲》是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古詩誦讀,學生即將進入三年級,掌握一定的學習古詩的方法是必要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將學習方法與古詩誦讀融合在一起。通過抓住關鍵詞讀懂詩句,想象畫面感悟意境,加動作表演理解、背誦古詩。
【鄂教版《采蓮曲》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鄂教版《梅花》教學反思01-15
鄂教版風箏的教學反思05-29
鄂教版《梅花》教學反思02-17
鄂教版《梅花》教學反思05-21
鄂教版《熟能生巧》優秀教學反思07-16
鄂教版小作家教學反思05-23
鄂教版《紀曉嵐吟詩》優秀教學反思01-16
鄂教版《小孩與大海》教師教學反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