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
《燕子媽媽笑了》是我精心準備的一節公開課。從選材、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制作課件、做頭飾、買實物教具,到三番五次的試講,我都認為自己的課萬無一失,一定會按預定的教學環節進行。但在正式講課時,這些“計劃”卻被一系列的“意外”攪亂了。不過也正是這些“意外”,使我抓住了教育契機,對學生進行了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下面,就是令我難忘的經歷。
課堂上,學生在讀完幾遍課文之后,經過充分討論,交流了他們學到的知識。我暗自驚喜:“開門紅,這節課沒問題了。”再看看教師后面坐著的評課老師個個喜笑顏開,我更加高興。正在得意之際,我班的“智多星”王浩良舉手了。我想:他的發言肯定精彩,說不定會畫龍點睛。誰知他卻說道:“老師,我可以問個問題嗎?”可這不是我預設的教學環節呀,怎么辦?讓不讓他問?不讓他問,會挫傷他的積極性。況且,針對課文提問題又是一種提高閱讀效果的最佳方法,我們在教學中不正是要鼓勵學生質疑、解疑嗎?我猶豫一下后,笑著說:“當然可以!”他問道:“燕子媽媽為什么讓小燕子往返三次才高興地笑了?”他的問題猶如平靜的湖面扔進的一塊巨石,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經過一番爭論,解決了王浩良的問題。于是,學生們提問題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他們爭先恐后地提問:“燕子媽媽為什么高興地笑了?”“燕子媽媽為什么還讓它連續觀察三次,它不怕小燕子累嗎?”“冬瓜為什么是青的?”……要解決這些問題,這節語文課就要成為自然課、思想品德課等綜合課了,從傳統語文教學方法看,這節課無疑是失敗的。
面對學生因自己會提問而欣喜的笑臉和期待答案的眼光,我心亂如麻。從內心講,我希望按預定的環節進行教學,因為后面的一些環節才是這節課的精彩所在。但眼前的情景又使我捕捉到了新的教學信息。
既然這節課在師生互動中產生了問題,我就要想方設法去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給學生一個權利,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發揮,以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求知欲。于是,我毅然放棄了預定的教學環節,順著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淋漓盡致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我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權利,很快就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他們顯得異常興奮,思路也特別開闊,創造性火花不斷閃現。
由于得到老師的鼓勵、支持和寬容,學生在發言時,能針對課文發表自己的見解,講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能從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解決問題。
杜森就“燕子的媽媽愛不愛小燕子”這一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我認為燕子媽媽不愛小燕子。”他的答案引起了同學們的爭論。有的同學甚至嘲笑杜森無知。看著同學們各種各樣的表情,我想,學生由于年齡和閱歷的局限,他們的見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和荒唐的。如果我也因此而斥責、諷刺學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在聲聲斥責、句句諷刺中消失。我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到老師是相信、尊重他們的,讓他們都有成功的體驗,感受學習的樂趣。我微笑地告訴學生:“我認為杜森的見解很獨特,請他談談原因好嗎?”學生因我的寬容也同聲說:“行!”杜森說:“我媽媽很愛我,可她不像燕子媽媽那樣,讓我干這干那,所以我認為燕子媽媽不愛小燕子。”我頓時明白了,六七歲的孩子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家里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呵護著一個孩子,難怪孩子會這樣講。如何教育孩子,是值得每個教育者深入研究的問題。于是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因勢利導:“同學們,你們都得到過父母的種種關愛,什么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談了父母對自己的種種關愛,體會到父母很辛苦,認為父母讓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對自己真正的愛。
第二天,杜森的媽媽告訴我:“劉老師,杜森回家要求倒垃圾,我不讓他倒,他說這不是真正的愛,還講了一大堆道理呢。我兒子長大了,謝謝你!”聽了杜森媽媽的話,我想這節課我對他的見解持理解、寬容的態度,保護了他的自尊,也對全班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他們仿佛一下子長大了。教師應該從兒童的視角去探索他們的思維方式,真正理解學生,為學生構建無過錯的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理解、信任,讓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張揚。
這節課上完了,但它引發出來的思考遠不止這些。老師應該充分理解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使語文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緊密銜接。老師不單是完成指定的教學任務,而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鼓勵學生的求知欲,教給學生如何找路走,更應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使語文教學早日找到最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08-01
燕子媽媽笑了的教學反思02-16
《燕子媽媽笑了》的教學反思07-06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07-04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05-24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01-30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01-30
《燕子媽媽笑了》優秀教學反思07-14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及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