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游褒禪山記》的教學反思案例
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一)
此文的教學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疏通文意。
疏通此文的方法步驟。
一、個人獨自閱讀,劃出自己無法解決的字詞句。
二、小組討論,各組員劃出的字詞句,解決部分問題。
三、教師下到小組內部,收集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
四、教師收集完信息后,于課堂上一起解決各小組的翻譯問題。
以上四部共用時兩節課。
效果反饋較好。
第二階段,個性化閱讀。
我沒有給他們做文章內容的分析。要求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寫一篇個性化閱讀體驗。之后各小組挑選出最好的成果,輪出一個組員上臺宣講。
在學生宣講之前,我先朗讀自己的閱讀體驗。
我的閱讀體驗 -----
《成功需要什么》
王安石游褒禪山有兩得。
一得為“志”與“力”與“相助之物”三者結合才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王安石說的志,是指意志力;力,是指能力。為什么理想是“可能實現”而不是“一定實現”呢?因為文章有一句“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在意志力、能力、相助之物三者中。王安石認為意志力最重要,所以先說“志”,他說“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其次說“能力”,“ ……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最后說“相助之物”,“ ……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為什么王安石以認為意志是最重要的東西?我是這樣理解的:有意志的人會最大程度地發揮他的能力,會想方設法利用外物來幫助。用盡了意志,意味著用盡了能力,用盡了可幫助的外物。所以,王安石會說“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所做的事已經超越了自己的能力,這是沒有辦法的。但是“力足已至(而不能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因為,力足已至而不至,一定是個沒有意志力的人。沒有意志力的人是無論如何也做不成什么事的。
然而,我相,如果努力的方向錯了,再怎么有意志力、有能力、有相助之物,也是不會成功的。比如,你羨慕孫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也努力拜師學藝,希望學得孫悟空的本事。你再怎么有意志力,再怎么有能力,再怎么有相助之物,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選對方向。
怎樣才能選對方向呢?這就涉及王安石的第二得了,那就是“深思慎取”。
王安石對于撲碑得出的道理是“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為做學問不這樣,就會出現謬誤。但他沒有想到,選擇努力的方向也應該如此。
現在,我把王安石的兩個道理合為一個,即:目標的深思慎取,加意志力,加能力,加相助之物,一定等于成功。因為深思慎取的人會根據自身的能力以及各種情況制定合理的目標。
王安石得出了這兩個道理,可惜他沒有把它們合在一起。或許,這就是他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吧。
閱讀體驗的寫作到宣講結束用時四節課。但效果達到了我的預期。
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二)
這篇課文,作者借游山告誡后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深思慎取,嚴謹的'學風,古人為我們樹立榜樣。
作者更是借游山,向我們說出了他對待成功和失敗的態度,也就是“歸因”方法。王安石說,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 ,則游者眾;險以遠 ,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常在于險遠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 ,而又不隨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為可譏 ,而在已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這段議論,意義深刻,既說出了不怕艱難,勇往直前,領略險峰上的無限風光的人生態度。也說出了“盡吾志而無悔”改革決心。
王安石把游山(準確說是游洞)的成功歸為四個條件,一是有志;二是有力;三是有物;缺一不可,四,當然還有難度:“險以遠,則至者少”。但是他最強調的是志。在物和力允許的情況下,要“盡吾志而無悔”。
王安石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歸因方法,一個人做事的成功和失敗,怎樣的歸因才有意義?一般歸因可以是任務的難度,可以是客觀的條件,可以是個人的能力,可以是努力的情況(四歸因)。
歸因到任務的難度,往往產生畏難情緒。電影里“國軍”打了敗仗,將領對蔣說,“不是我們無能,是共軍太狡猾!”他們的錯誤是把失敗歸因于任務太難,失去自信。歸因到客觀條件,不是積極的態度,因為人改變客觀較難,產生“等靠要”的心理,而改變自己容易做到。歸因到個人能力,往往產生悲觀情緒,覺得自己不行,因為能力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提高的。只有歸因到自己的努力程度,才是積極的。因為努力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努力去做。
期中考試結束了,同學、老師都在分析半個學期教與學的得失,學習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樹立正確的歸因方法,很有必要。
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三)
這一課是一篇經典課文,是王安石散文的代表作。作為一篇文言文,它是淺顯易懂的,理解起來不會有太大難度。如何教才能有最佳效果呢?
我看了一下張正耀老師的《游褒禪山記》課堂教學實錄,受到了啟發。直接以研討“游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系為教學的切入點。這樣做,既體現了文章寫作的本意,又緊緊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內容,使得教學主干突出,重點明晰。文言并重,才能得到更大的收獲。
在第一個班上課時,我按照原來的教學設計方式進行的,先作者介紹,后介紹其散文熱點,然后播放顧威《游褒禪山記》的示范朗讀,讓學生找難讀的字音,談談自己的句讀的劃分朗讀。再一段一段的梳理文意,結果自己上的不太滿意,更不用說學生了。
在第二個班上課時,吸取了上一節課的教訓,在分析完字音節奏后,讓學生自己談了不懂得字詞句,然后再讓其他同學談談自己對這些疑難的理解,在交流合作中學習提高。在學習中,學生梳理“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這一節時,我順勢引導學生:“這里余于仆碑到底指什么碑啊,大家找一找前面什么地方照應?”學生很快找到“有碑仆道,其文漫滅”一段,()然后引導學生品味這段議論的意義,同學們對這段話是怎樣理解的?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再引用近代大學者梁啟超曾經評價王安石的這篇文章“荊公則學人之文也”,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王安石的這篇散文是一篇學者的隨筆,看似游記,其實論述了學者治學的道理。作者從個別到一般,由“華山”的“音謬”概括出社會上輾轉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提出“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又是從具體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須去偽存真的道理。從正面加以肯定,強調“深思而慎取”。這正是倡導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認真的求實精神。這樣一改,效果很好,自己從學生實際出發,然后由此自然生成的東西才是最好的資源,在此基礎上的教與學才是最有效的。
看來,人只有不斷挑戰自己,只有課下多付出,多備學生,才會有課堂的精彩;溫家寶總理在答中外記者問時,引用了王安石所說的三句話:“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只有不斷變革,才會有光明的前途。滿井游記教學反思登泰山記教學反思竊讀記教學反思
【課文《游褒禪山記》的教學反思案例】相關文章:
課文《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07-02
《游褒禪山記》教學設計案例12-13
《游褒禪山記》的教學反思09-13
《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08-21
游褒禪山記的教學反思10-30
課文《游褒禪山記》的教案06-29
《游褒禪山記》課文翻譯11-13
游褒禪山記課文翻譯11-14
《游褒禪山記》的教學反思范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