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種果樹》教學反思范文
猴子一想:“對!我就是聽了它們的話,改了又改,最后一棵樹也沒有種成。” ……
課上到這兒,或許留下了太多值得思考的問題了。就這個續編故事來說,孩子們續編的情節之中折射出他們對文本不同的理解:做事要有耐心;聽取符合自己心愿的建議;采納別人正確的建議;把失敗歸于別人……猴子聽了別人的話,就改變了自己的主意,便一事無成。故事本身所要闡述的道理是: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或建議,要有自己的主見。而歸于“耐心”似乎就停留在已有的認識水平上了。因為誰都知道猴子沒有耐心,《猴子下山》里,猴子丟了玉米摘西瓜,丟了西瓜追兔子,最終一無所獲。但文中的猴子堅持種果樹,問題是沒堅持自己最初的主見“種梨樹”,一換再換,最終落得兩手空空。兩個故事情節相似,但蘊含的哲理是有差別的。
當然,任何故事的意義都有其規定性,但讀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觀念等,作出屬于自己的理解和判斷,所謂個性化解讀、多元解讀。孩子們的解讀正是多元的,上述列舉的是有自己見解的發言,還有一些孩子的'想法尚未說出來。由此,我在想,閱讀教學的意義和價值在哪里?一個文本,孩子自己閱讀和在教師指導下的閱讀有何區別?每篇課文都蘊含著思想,蘊含著價值觀念,語文教學在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發展的同時,也需要擦亮學生的精神世界,在他們的心里從小種下“價值”的種子。也許,一個故事中隱含的價值觀念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正在于此吧! 由此,我反觀自己的教學過程,學生能化用課文的段落結構,續編故事,這屬于語文能力的實踐活動;而所續編的故事內容,則屬于對事物的價值判斷,體現學生的認識水平。我們要重視能力的提升,也要重視認識水平的提高。認識提高了,其表達就會更入人心。如果學生套用語段結構,胡編亂造內容,那么無論其表達能力有多高、多強,我們總覺有很深的遺憾。
課雖然教完了,但留給我的思考卻遠沒有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