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法律》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材分析】
本框內容主要講了我們身邊種種規則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顯法律在生活中的規范、保護作用。本單元為起始課是后面所學法律知識的基礎。
【 學情分析】
正處在青春期的學生,自我意識增強,開始有主見,但往往過激、偏面,缺乏對“規矩”、“法律”準確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其約束自己的一面,而較少認識“規矩”、“法律”對社會生活秩序正常運行的必要性,從而對其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觸心態,不能自覺遵規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
【設計理念】
以宏揚學生的主體性為宗旨,以激發學生法制觀念為目的,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主動式地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生自身感悟,內化學生心理品質,強化學生法制觀念,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
2、能力目標: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 : 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體驗、思考并內化為個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
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
【教學難點】
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對法律規范、保護作用的理解。
活動內容設計意圖
活動一:小故事:撐桿、《十字路口》漫畫的啟示
板書:社會需要社會規則用故事和漫畫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走入課題。
活動二:集思廣益:道德、紀律、法律規則大比拼
板書:法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
法律的三個顯著特征。老師帶著學生共同完成任務,讓學生初步了解知識。
活動三:案例分析
分析:法律的作用學以致用,鞏固知識
活動四:知識總結總結歸納,知識升華
【教學反思】
本節課所授內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七課《感受法律尊嚴》的第一框《走近法律》,我主要從身邊的規則入手,讓學生能正確區分道德、規章、紀律和法律的區別,體會法律的特征及法律的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教育學生明確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更離不開法律,從而使學生從小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意識,積極的學法、愛法。整節課結構清楚,精心設計過渡語言和設問,環環相扣,教學設計完整;注重對學生讀寫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設問,體現了學習生活化,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結合案例和學案資料思考討論,有利增強學生體驗感,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同時講練結合,升華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思想價值觀。
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 表現在三方面。在教學時間把握上,對于法律的三大特點,用時過多,刪除其中重復的環節,比如看教材插圖的環節就可省略。相對,教學重點:法律的作用,這一環節用時少了些,應該讓學生多交流發表他們的見解看法,或讓他們再舉其他案例來說明他們自己的觀點。在教師的語態方面,我對學生的鼓勵語言過多,在學生思考閱讀時,啟發語言也過多。這些失誤啟示我在教學中要把握教學“快﹑慢﹑動﹑靜”的節奏,辨證處理好教學中“動”與“靜”的關系
【《走近法律》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走近法律》教學反思03-29
《走近法律》教學設計03-30
《走近法律》說課稿11-25
走近法律說課稿11-02
《走近父母》教學設計03-26
走近經典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走近滿族》教學設計07-04
《走近礦產》教學設計11-29
走近李清照教學設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