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紅橘》教學反思
低段教學久了,長期教學中,我存在的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在課堂中對孩子們的包辦代辦做得過多。課文怕他們讀不熟,要自己親自一段一段來教;生字怕不認識,必要過“五關斬六將”才罷手——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強化生字記憶;詞語怕讀得不夠有“味兒”,總要一組一組跟著讀才放心。如此一來,雖然在教學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總覺得一堂課時間不夠用。有時,孩子也顯現出疲憊之態,其實自己也了解,但總是以不“放心”為由,放棄了改變。
于是,每天都是一塵不變地重復著第一課時的教學:1、讀通課文。2、認識生字。3、讀熟詞語。4、了解課文大意。5、書寫生字。進入三年級的教學后,我突然發現這一套慣例不管用了,這樣學習下來的后果差不多就等于不上課的效果。三年級的孩子了,識字量已經非常大了,很多課文中要求認識、書寫的生字早就會了,用再多的時間去識字等于浪費!而因為第一課時把過多的時間用在了字的學習上,反而,課沒有讀熟,有時連課文大意也沒有了解,常把第二課時的任務留得太多,加重了第二課時的學習負擔,嚴重的比例失調。因這,讓我嚴重郁悶了很長一段時間,感覺自己總找不到一個解決的好辦法,找不到一個好的出口。于是,我主動走進同年級組老師的課堂,去學習她們在課堂中的點點滴滴,并把她們好的方法或者說是自己沒有注意到的地方記錄下來,并根據自己班上的情況進行了整合。終于,在一堂語文課《家鄉的紅橘》上找到了出路,心情得以愉悅。
《家鄉的紅橘》是西師版語文第五冊教材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透過小小的紅橘,表達了作者濃濃的家鄉情、深深的自豪感,全文分為六段,第一段寫家鄉在長江邊,有成片的橘園。第二段寫春天時節,紅橘葉片在陽光下閃光。第三段寫四五月份,橘子樹上長出了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香醉人。第四段寫秋天,橘子樹上結出的青色果實惹人喜愛,但吃起來又酸又澀。第五段寫十一月左右,紅橘成熟了。第六段總結全文,指出家鄉的紅橘讓人喜愛。因在課后題里有背誦課文二、三、五段內容并仿照第五段的內容來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的小練筆,故我想:在課堂上如能好好地把握時間,在教學了第五段后馬上進行仿寫水果的小練筆肯定比課后再一次回到第五段來進行仿寫更有效,孩子們學習的興趣也肯定會更濃。所以,在第一課時讀通課文,了解第一段的大意并理解個別生字的意思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但如果按我以前的方法來學習,時間肯定是不足的。再三思量下,我進行了“放棄”教學,原來,一切都可以變得如此簡單。
一、放棄以生字教學為主線的教學思路,改以讀通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及了解每段大意為主線的.教學設計。
開課初始,我以預習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提問?孩子們很多說到了家鄉紅橘的葉、花、果……于是,我把握住此思路,請孩子們教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在請小老師教讀段落時選擇了優、中等生來教讀。雖有個別小錯誤,但在大家的幫助下已然能將課文讀通順了。這樣一來,其他的孩子也讀了一遍課文,我再根據孩子們錯誤的原因,標注了課文中出現的生僻字的讀音,教讀了最難的詞語,并對于文中出現的長句子進行了斷句的處
。這時,我相當于對孩子們的預習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總體來說還不錯。接著,再請孩子們自己讀一遍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其實就是理解課文大意。孩子們在第二次讀了課文后回答出了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對家鄉紅橘的的喜愛。第三次讀課文,我結合課后的一道填空題進行。這道題結合了課文的寫作思路及主要段落的大意總結出了家鄉的紅橘在不同時期長葉,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表達出作者對紅橘的喜愛。所填處都與時間有關系,向孩子們示意了本文寫作順序。在孩子們讀完課文做題的時候,我趁機巡視了一遍,發現錯誤的原因竟都在最后(十一月)那個空白處,原因是因為孩子沒有仔細讀課文相關段落,把填寫時間的詞語寫成了(紅橘樹上)。于是,在解題時,我并不著急,而是請孩子們第四次逐段讀課文,讀一段找一段,找這一段寫了什么?找這一段寫了什么時候的紅橘的什么?并在書上做好記號。當每段的大意都說完以后,請孩子們再一次去檢查自己剛才做的題,很多孩子都改正了過來,這時候,我再請幾個平時學習較困難的孩子來解題,發現他們也做對了。這樣,課文讀熟了,課文的大意和每段的段意也了解了,對孩子我也心中有數了。接下來,我先請孩子們將預習時勾出的詞語進行了讀,在讀的同時,我再次勾出了課文中一些兩字、三字甚至是四字的好詞語,也請孩子們一起讀。然后,我出示生字卡片背面上的詞語,用單龍火車,雙龍火車的方式隨機抽查了兩組學生,都會認了。接著,我再將生字與詞語混合著進行了接龍讀,拐彎讀(重點檢查班上幾個后進生,提醒全班孩子注意個別難讀生字)。最后,相機處理幾個難寫的字,提醒孩子們注意不要少掉考字的一橫……沒想到,這堂課還剩下了近十分鐘的時間,這對于我來說,太可貴了。
二、放棄生搬硬套的查詞典理解詞語的方法,結合三年級語文教學目標,授與學生理解生字詞的簡單方法。
第一課時剩下了近十分鐘的時間對我來說是可貴的,也是難得的。于是,在這十分鐘的時間里我提出了生字卡片后的兩個新詞請孩子們理解。在教學時,我教給孩子們理解這類詞語的方法——用我給他們解釋,為:“分開組詞法。”如:肥實:肥胖結實。鮮嫩:新鮮肥嫩。孩子們學起來很有興趣。沒想到的是,在第9課《西藏高原》的學習時,當我再次訓練孩子們用這種方法理解詞語時,有個孩子竟用此方法說出了哺育的意思為:哺乳養育。非常令我震驚,看來,孩子們也是很好教的,只要方法得當,他們會帶給你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放棄,原來如此簡單!以上這些就是我在初入三年級教學第一課時的一些心得。現在,對于第二課時的學習我還是有一些困擾:處處都想精講,于是,時間總也不夠了,總要拖堂才能完成課時任務,教學效率不明顯。我想:盡快解決這些問題,爭取在下一次進行反思的時候能總結一些在第二課學習時的心得來,幫助自己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從低段到中段的適應過程。
【《家鄉的紅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家鄉的紅橘作文05-08
家鄉紅橘作文05-13
家鄉的紅橘作文5篇11-19
家鄉的紅橘作文(5篇)03-04
家鄉的紅橘作文700字01-01
家鄉的紅橘400字作文09-26
關于課文家鄉的紅橘的練習題07-14
三年級語文《家鄉的紅橘》教學設計08-16
紅橘甜了閱讀答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