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紙品樂陶陶》教學反思范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么什么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紙品樂陶陶》教學反思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紙品樂陶陶》教學反思 1
本課是利用各種材質進行藝術造型的有趣活動,首先學生很喜歡,主要制作材料是皺紋紙,本課要求學生把紙張進行搓、捏成紙團和紙條的方法,進行拼貼成完成的美術作品。本課制作沒有什么難處,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是不夠精致。需要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意引導。紙團粘貼法應讓學生掌握紙團的`巧妙組合,注意粘貼的緊湊。紙繩粘貼應讓學生掌握紙繩的搓捏方法,注意按照一個方向才不會搓開,另外紙條的色彩和粗細也是組合畫面的重要因素。還有聯眾方法相結合的方法,根據畫面的需要,采用點線面的方法完成作品。
學生作業出現的問題有:構圖不夠飽滿,色彩搭配變化少,個別同學選擇的底色卡紙與作品顏色太相近,以至于作品不夠鮮明。
這些問題的避免,應該注意在教學中多給學生示范和欣賞分析作品。讓學生了解一幅美的作品有哪些部分構成的?無論是構圖還是色彩都應該注意。還有最大的問題是紙團或者紙繩的粘貼不夠牢固。總是毛毛躁躁,所以作品看起來不夠精致。
《紙品樂陶陶》教學反思 2
本課是湘美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第3課第一課時,是利用各種紙材進行藝術造型的有趣活動。采用的材料是皺紋紙搓、捏成的紙團、紙繩,并根據材料性能運用合適的工藝手段進行構思、設計和制作。所表現的形象裝飾性較強,能夠產生淺浮雕的效果。
本課設置了兩個學習活動,材料及其相關制作技術雖不同,看似有差異,實質上卻包含著相似畫面構成的一般規律。如將多個點靠近作線狀排列會形成線的感覺,點的間距、大小及色彩可產生各種變化;如將點聚集又會形成面的感覺,點的大小與疏密配置可產生多種變化;線如果大量密集地使用,可形成面的感覺,線還有曲直、長短、粗細、閉合變化。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在教學中可將以上基本原理、知識淺顯地滲透到學生的游戲制作中,但更強調手工制作的'可操作性和創意設計。
活動一:學習內容是用紙團、紙繩粘貼出一幅裝飾畫。類似這樣的裝飾藝術很多,教材左下角之圖例是一種立體裝飾藝術品,這是法國第六十七屆檸檬節最引人注目和極具創意的展品。本課作業可單獨用紙繩或紙團表現或同時使用,參見教材圖例。不同的作業方式其要求也就不同:
1、采用紙團粘貼,應讓學生掌握紙團的制作方法和巧妙組拼成形的方法步驟。紙團貯存達到一定的數量,要把握好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設計制作裝飾畫時,注意利用“小紙團一點點排成線,一點點連成片”的方法,使畫面形式美感增強。
2、采用紙繩粘貼,應讓學生掌握紙繩的搓捏制作方法和粘貼設計成裝飾畫的步驟、方法。注意在造型設計時巧妙利用紙繩的松緊使畫面的線條出現粗細變化。
3、綜合采用紙團、紙繩粘貼成畫,應同時掌握紙團、紙繩的制作方法,并根據畫面中點、線、面的呈現方式,巧妙利用材料進行設計。
教學設想:
本課學習空間相容性很強,拼貼的主題可以是人物、動物、風景等。教學設計中先讓學生了解材料屬性和創作方法,再考慮在粘貼過程中學生的即時獲得。教學過程的安排:引導——探究——欣賞——表現——遷移。備好材料上課,先拿出范圖引導學生欣賞,感受材質美感,接著師生共同討論制作方法、步驟,穿插小組的合作互動,節省制作紙團、紙繩的時間,再排除制作障礙。學生作業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業評價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學習遷移提供一部分裝飾藝術品的圖片與實物,將美術與生活聯系起來,感受相似的美學原理,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過程:
1、欣賞運用紙團、紙繩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課題:紙品樂陶陶
3、學生嘗試將皺紋紙制作成紙繩或紙團。(師生共同探究)
4、師生交流解決制作問題:
(1)怎樣使紙團的大小基本一致?
(2)怎樣搓紙繩不易松敢?
5、教師規定時間,學生合作準備材科。
6、學生為幾幅作品提出評價。
(1)紙團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紙團、紙繩與底紙的色彩搭配。
7、教師講解制作方法步驟
(1)構思畫草圖:內容可以是簡單的動物、物、人物等,形象簡潔鮮明。
(2)涂膠(貼雙面膠):注意點線面的不同運用。
(3)粘貼:將紙繩或紙團牯貼在所涂膠的部位,并將其輕壓粘牢,示范時結合采用單線貼和團線貼法。
8、學生根據出示的草圖討論,什么地方可用紙團,什么地方可用紙繩。
9、教師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創作的設想。
10、小組合用材科,用紙繩、紙團制作一幅粘貼畫。
11、學生自評、互評作業。
12、拓展延伸:藝術作品欣賞,可選用不同的材料為背景媒介做裝飾。
教學反思:
本課從課題到內容趣味性教強,富有新意,符合新課標的理念。它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的內容:將皺紋紙制成紙繩、紙團,利用點、線進行簡單的造型。本課重要的是將生活中觀察到的美,經過自己的再創造運用到生活中去。用美裝點生活,在生活中創造美。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在美術課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知識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沒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作品創作過程中有瓶頸現象,有了想法不敢實踐。但這不要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當教師在課堂中不斷訓練學生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后,相信學生會用自己更獨特的方式表現出更美妙的五彩世界。在今后的美術教學中,我會更注重美術的表達,無論是口頭的評述還是,還是外化的美術創作表現,都多鼓勵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同時還要講求時效性。
《紙品樂陶陶》教學反思 3
本課為湘美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課《紙品樂陶陶》。是利用各種紙材料進行藝術造型的有趣活動,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我選擇的活動二,學習內容是用等寬的紙條拼擺制作工藝品。紙條選擇為100-150克左右的紙,其寬度約為2-3厘米左右,紙條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彈性、張力。本課學習應讓學生掌握卷、折、壓、扭等基本制作方法,而教材中的紙條小零件的制作可以讓學生了解基本方法。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組合零件的形態變化,可先構思再將小零件進行拼擺組合,也可隨意創作出更多的樣式。零件之間間距不要太大,形態結構不要過于松散。本活動計劃一課時完成,學生的作業只需將紙條工藝品拼擺組合在桌子上由教師用相機拍攝成最后作品。
在設計的'過程中我還是想抓住"樂"字。怎樣讓學生很快掌握制作拼擺方法,又樂學是我探索的主要方向。在本課的設計中,我創設"紙條達人秀"這個情境,將這堂課的三個大步驟設計成三個錦囊。分別為:制作方法、同一形象不同的拼擺組合方法、單個紙條紙品拼擺組合成不同的美麗形象(此環節采取小組合作小訓練,節省拼擺制作時間)。經過自己不斷的動手嘗試,我發現:作品最后的粘貼部分是相當耗時間的,所以我選擇了讓孩子們拼擺組合在桌子上就行了。作品的呈現由教師用相機拍攝,然后通過電腦展示。學習遷移提供一部分出色的立體紙條藝編作品,將美術與生活聯系起來,感受相似的美學原理,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以前在上《紙品樂陶陶》這一課時,總會把重點放在活動一。這次通過深入研究活動二,運用卡紙裁成的等寬紙條進行各種形象的拼擺組合,我發現孩子們對這一課時相當感興趣,學生作品也十分驚奇。在研究這堂課的過程中,我始終相信一點,要讓學生學會制作,教師就要不斷嘗試,所以我花了幾天時間來制作各種零件并制作出了精美的范作"蝴蝶"。的確,"蝴蝶"不僅為本課添了彩,而且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
在教學設計中我以"紙條達人秀"比賽貫穿始終,并以比賽指導的身份將錦囊一個一個打開從而讓學生更巧妙的學到制作方法。課堂上學生積極性極高,甚至很多學生都不愿意下課,總是不斷地要我拍下他們的新作品。通過這一課的教學,在合作學習、獨立完成拼擺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只是從旁協助、引導的角色。學生之間積極地討論、交流、創作,起到了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作用。事實證明了學生在這種歡快的環境中被激發了潛能,張揚了個性,發揮了無窮的想象力。
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
《紙品樂陶陶》教學反思 4
一、利用有聲有色、生動活潑的電腦動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動、形象、充滿童趣的動畫情景能令學生有強烈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在課的一開始就利用課件來引入,通過多媒體手段,用聲音和畫面的同步作用,增加學生對這堂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想象和音樂完美的結合,猶如身臨其境,使學生情不自禁的萌生喜歡這堂課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放開手腳,把自己想象的動物,根據音樂的節奏、旋律,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把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和儲存的信息調動起來,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音樂,在感受音樂過程中表現音樂。
二、創設情境,渲染氛圍,培養學生情感。
情境,是音樂教學“情感化”的基礎和前提。讓通過歡快的音樂,產生一種對音樂學習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緒。再利用課件使學生聆聽著優美的音樂,看著栩栩如生的畫面,感受著教師美好生動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語言,使他們沉浸在審美的情境之中。從各種渠道綜合的作用于學生的情感,達到了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極佳審美境地。
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創造離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為基礎。“想象是創造的先導,是從模仿到創造的階梯。”只有豐富學生的想象,學生的創造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在課中我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海闊天空地翱翔,讓他們創編故事的結局,創編情景小短劇,然后我再加以引發、激勵,使之升華成為一種帶有創造性的想象,為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基礎。在本節課中還讓學生自己進行故事的創編,并加以鼓勵、表揚,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編興趣,發展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合作關系,用音樂傳遞愛的教育。
我認為教師就是導演,是傳達“愛的教育”的使者,在“霍懋征老師”的課題組里,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師愛無限”,使我更愛我的學生,更加我的工作,因為是我有序地領著孩子走進音樂的殿堂,不斷給孩子音樂美的享受和快樂,讓他們對音樂有新的體驗。《音樂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在教學過程中,我和學生一起分角色演唱了歌曲,使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知心朋友,讓每一位學生都體驗到了與教師一起學習的樂趣,滿足了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與學生形成交流式教育,不僅是學生從老師那里得到音樂的知識,老師也從學生那里得到音樂教育的啟示,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都獲得一些在他們身上都不曾擁有的東西,當老師和學生離開教室時,他們都得到了一些從未有過的體驗和收獲。
五、值得思考的問題。
當然,本節課中還有不足之處。這節課我認為安排的內容有些過多,各個環節之間在緊湊些,如果能把學生自主表演的時間延長些就更好了。這節課的教學讓我感受到在低年級音樂教學中,將故事、游戲、表演諸多形式引進課堂,融音樂基本技能訓練于唱、玩、演、動之中,讓他們真正參與到音樂課堂中來,一起體驗音樂課的樂趣。
自我評析:
這是一節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音樂課堂。音樂能夠調動人的情緒,是說音樂對人的'情趣的影響。教師努力地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努力營造一個自主、民主、寬松、和諧、快樂的真情空間。
(1)以審美核心。注重了意境創造。從一開始將故事的引入,給學生一個音畫結合整體視聽體驗。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以自身的情緒帶動了全體學生,消除了學生心中的顧慮和緊張。讓學生和老師走得更近,使學生以愉悅的心情面對這節音樂課。
(2)以音樂為本。讓音樂的聲響縈繞在學生的耳邊。感受、鑒賞音樂是以“聽”為主。從“聽”的過程中自然地學會了歌曲的演唱。讓學生覺得學習很輕松。
(3)以展現自我為舞臺。音樂課標中強調:“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激發學生表現欲望和創造沖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創造才能。”這節課通過創編故事、創編情景短劇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為學生個性的張揚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教師在其中,注重了對教學的創新,讓學生充分自主參與音樂活動中,加深了對音樂的理解,同時強化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這堂課時通過變化多樣的形式引導學生參與感受、鑒賞創造音樂,讓學生與音樂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以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為目的的一節生動的音樂課。
【《紙品樂陶陶》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紙品樂陶陶》教學設計07-19
紙品樂陶陶說課稿11-11
《神奇的紙》教學反思04-09
《紙》科學教學反思03-08
《紙的發明》教學反思03-14
《紙發明》教學反思02-28
《紙的發明》教學反思04-02
《神奇的紙》教學反思04-09
《紙藝》的教學反思05-20
紙的觀察的教學反思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