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的來回說教學反思
閱讀教學要帶領學生在課文里走一個來回。“來”指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回”是指從思想內容又回到語言文字。——張志公
以往的閱讀教學,常常是重“來”輕“回”,甚至是有“來”無“回”,學生淺嘗輒止只停留在了解一篇課文的思想內容上,而不能從中掌握語言運用的規律和技巧。當前的問題在于:怎樣遵循語文自身的學科規律、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規律組織閱讀教學,充實和深化閱讀教學過程,既要重視“來”的過程,以文明道,又要加強“回”的過程,因道悟文。若能打通這樣一條教學之路,也許能對糾正目前的流弊起到積極作用。例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在“語言─思想”這第一階段,只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知道文章主要通過首都百萬群眾自發云集十里長安大街哭別總理靈車的動人場景的描述,抒發了億萬人民沉痛哀悼、深切懷念周總理的強烈感情,走到這一步就基本達到了目的.。這一階段主要是指導學生自讀,教師幫助學生解決生字新詞難句。
而“思想─語言”這第二階段應當是閱讀教學過程實質性的階段,是關鍵,需要投入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師生雙向交流,精細地研究作者是如何從文章體裁、材料選擇、整體結構、詳略安排、人物描寫和煉字煉句等方面,以凝煉的詩一般的語言表達一般人經常能體驗到的、卻又苦于難以表達的內心情感;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沒有任何色彩渲染的描述中自然流瀉真摯之情,在簡煉、莊重、含蓄的文字之中蘊含濃郁之情。僅以“十里長街送總理”這一課題為例,用一位老師的話說,作者用字十分傳神,而且深刻。課題既揭示了文章內容,又奏出了文章悲壯、沉痛、無限哀思的抒情基調,尤其是一個“送”字,更貯滿了作者的深情。一般情況“送”字的對象多為生者,可謂“生離”,而這里分明是“死別”,細細品味,觸目傷懷。而“十里長街”一語,以街代人,更渲染出送靈的壯觀場面和宏大氣勢。學生從作者上述寫文思路中得到啟發,不僅能理解課文中語言所表達的意義,而且能學到運用語言文字和表情達意的方法,真正實現閱讀的目標。這不僅符合作者的思路,也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規律,符合“語言—思想—語言”的閱讀教學規律。
【閱讀教學的來回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閱讀教學反思05-16
閱讀教學反思11-14
閱讀教學的教學反思01-06
“閱讀教學”教學反思01-07
閱讀教學教學反思01-18
英語閱讀教學反思05-10
小學閱讀教學反思03-04
語文閱讀教學反思07-20
幼兒閱讀教學反思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