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統計表》的教學反思
1、從單學科教學向綜合教學整合。
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教學不但因兩者有不可分割的淵源,互為依存;而且這種整合也是數學應用思想的延續和發展。借助于word這一辦公軟件載體,統計表的功能和制作,電腦技術的鏈接、轉換功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觀察、比較、思考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豐富了原有的知識結構,增加了對知識深層面聯系的感知。這種優化整合,使學科資源充分被調用,培養了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拓寬了看問題的角度。
數學學科與信息技術學科間整合,不僅是內容的整合,更多地體現在教學手段的整合。信息技術是大眾化的通用工具,我們應當把此作為支持學生終身學習和能力展示的手段。對學生來說,只停留在單一的信息技術學科中學習制作表,或許只是一個要掌握和測試的內容,只有與數學學習的內容相結合,其真正的功效才顯露出來。在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制作統計表的技能,確實是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它可使學生從一般繁瑣的制圖和計算中解放出來,使學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對統計思想和方法這些更實用更現實問題的學習和探索中去,使教學側重點更明確
2、從憑教材教學向生活數學靠近。
教材給我們提供的內容往往是經過加工處理,具有典型性和理想化的題目模式;而生活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卻是紛繁復雜的現象,兩者截然不同。現在進行的教學改革,正是要求我們從呆板的'教科書中走出來,投入到現實生活中去。讓學生在自己所熟悉的親切的生活氛圍中進行知識的獲取,才更真實,更能學以致用, 我需要我要學。而作為教學主要參與者的教師在理解教材、駕馭教材的同時也要創造性地利用教材,讓教材資源更貼近于學生的實際需要。建立生活化的資源平臺,使數學學習從課本知識拓展至課外,從單一走向多元,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增強社會活動能力。
3、從純課堂學習向課外探究延伸。
注重實踐活動是數學課程發展的一個趨勢。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數學教學,必然從課堂向課外延伸,校內校外有機結合。從課堂走向課外,學生將面臨更多的機會和挑戰,學習活動的時空也以開放的形式而存在。教學不單是用幾個40分鐘和一張試卷就可以結束的。在上述內容的教學中,學生要選擇合適的題材,合理的數據,極需要有捕捉生活現象中的潛在數學特征的能力,實踐活動賦予學生成長提高的機會。在此基礎上,學生面對這些統計結果,自然會得到一些值得反思的東西,由每月的平均零花錢想到珍惜家長的勞動成果,由學生的體育達標率想到女生應該加強體育鍛煉數學學習的價值隨處可見,而學生受到的啟示也將終身受用。
4、從重全面提高向自我實現發展。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提出人的五種需要,最高層的需要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雖然每個學生的學習背景和目標不同,但都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意識和自身價值實現的愿望。從搜集統計知識,到認識各種統計表的作用,再到解決問題,自由創作,評價優劣等等,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有學生參與,在相互學習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層面上得到了不同的收獲,在切磋中學會了用各種方法來學習,打開了學習的視野,既有全體學生的全面提高,又不乏個性智慧的閃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加上信息技術所創設的廣闊舞臺,使學生各施其能。比如,對于計算機,有的學生擅長上網搜集,有的學生善于制作,有的學生熱衷于分析統計表等等,其所表現程度有一定的開放性,很難有標準的答案,倒是隨處可見閃光點。各個學習環節上各有所長又得到相互彌補。
【北京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統計表》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北京版五年級上冊:《2008,北京》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01-30
北京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課程的教學反思01-23
北京版《北京的夜景》教學反思02-16
北京版《窮人》教學反思02-17
北京版《雨后》的教學反思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