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一年級烏鴉喝水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烏鴉喝水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烏鴉喝水教學反思 篇1
《烏鴉喝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九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文是一篇經典有趣的童話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說明任何事情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課文語言簡潔,生動活潑,淺顯易懂,貼近兒童生活,學生不難理解。文中插圖形象鮮艷,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
本節課的優點有:
一、整體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本文賦予烏鴉人的思維,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理解課文,明白遇到問題要自己動腦筋辦法來解決。
根據《新課標》對這一學段學生的閱讀要求,要讓孩子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因此我設計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學會寫筆畫“斜鉤”;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借助標號認識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烏鴉善于觀察、勤于動腦、并利用現有條件解決困難的精神。
一年級的孩子剛進入小學,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將“識字、寫字、朗讀理解課文”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一、二自然段中,抓住“到處”一詞來理解烏鴉非常口渴,找到水不容易,卻喝不到水的焦急。三、四自然段抓住烏鴉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分組做實驗,把小石子一個一個放進裝有半瓶水的礦泉水瓶中,觀察瓶子里的水是怎樣慢慢升高的,從而體會烏鴉喝到水的喜悅心情。我覺得這一環節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也就成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
根據學齡初期,兒童感性認識較強,理性思維較弱,而且活潑,好動,富于想象,喜歡嘗試的心理特征,依據教材特點,我擬定以下教學方法:
(一)直觀教學法: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直觀的東西、表情、動作來記住字形,理解字義,讀懂課文。在本文中,讓學生看圖說話,仔細的觀察圖片上的內容,說出自己想到的話,并表達出來,有助于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體驗法:通過對烏鴉的動作、心情的體驗,使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在本文中,讓孩子們用手當烏鴉的嘴,伸進瓶口,體驗烏鴉沒有想出辦法時喝不著水的著急心情,再帶著這種感情朗讀課文。
(三)以讀代講法:在課堂中充分體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理念,以學生的朗讀,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在讀中感,在讀中悟。在學習完課文時,我讓學生回顧全文,齊讀全文并思考問題:“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烏鴉呢?請用一句話夸夸它!”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豐富了學生的好詞好句積累。
(四)探究法:引導學生去比較和發現,積極探討嘗試想出另外的解決辦法,讓學生懂得去觀察思考、學習。在課文的最后,進行拓展和探究,我提出“要是沒有小石子該怎么辦?還有其他的辦法嗎?為什么要放石子而不是其他東西呢?”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合理想象,發散思維。以這個問題為討論點,滲透教學目標。學生們的想象力幾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有用吸管的,有用棍子把瓶口打爛的,還有在瓶子上啄一小洞的?多棒的點子啊!不知不覺中,學生的思維在不斷發展。
本節課雖有亮點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一、多種形式的指導閱讀較少。
多種形式的讀可以激發學生喜歡讀課文的熱情。讀是學好語文的重要環節,是積累語言的基礎,是促進語感的形成。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有限,要讀好一篇課文實在不容易。應該采取師范讀、知名讀、分角色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閱讀。本節課上先是讓學生齊讀課文取代了老師的范讀課文,以致學生很難一下把情緒投入到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缺乏注重指導學生用多種的方式讀書。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在想象中讀。在讀書時引導學生想象作品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心理活動;想象事物的形狀、顏色、作用等。《烏鴉喝水》中,應指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烏鴉找不到水的時候是怎樣的著急,從而突出烏鴉急著喝到水的心情。學生通過想象很快地感知了語言文字,加快了語言的積累。
2.在思考中讀。就是讓學生讀完一部分,要停留下來想一想,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沒有讀懂,把不懂的地方做一個記號,再繼續往下讀,讀完了,原來不懂的地方可能會清楚明白了。如果還不懂,再反復讀或請教老師。學生把不懂的地方讀懂了,弄明白了,說明學生理解了語言,學習了語言。
二、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
根據一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在課的一開始就讓他們總結段意,有些超出其能力范圍,可以改成以填空的形式,略有提示的完成每個自然段的總結;或者在本節課的最后讓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復述課文,從而訓練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的完整性。
三、課堂表揚用語較少
表揚和激勵是一種智慧,是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過程,更是一種對學生的愛。而當教師真正走進學生心中,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有效教學也就會在由“表揚和激勵”搭建的橋梁上順利完成。因此,在課堂上我應多采用不同的表揚用語,如:“你的頭腦真靈活!”、“這位同學思維真敏捷,思路也很清晰!”、“觀察真仔細,同學們真能干,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你與眾不同的見解真是讓人耳目一新!”“這位同學真是勤奮好學,值得大家學習!”“哇!你們真是好樣的,對學習真有耐心,也很有毅力!老師佩服你,為你感到驕傲!”
總之,教師不只是課堂教學的實施者、組織者、主導者,更是語文學習的主要參與者之一。要想做一名孩子心目中好教師,我們就應該追求課堂教學的最理想境界。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探索。每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個學生都有綻放的機會。課堂是學生展現自我的大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孩子們扮演了各種角色,讓他們在這舞臺上盡情地創造表現自我。
一年級烏鴉喝水教學反思 篇2
《烏鴉喝水》是部編版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經典課文,小時候我上小學時就學過,今天再次讀這篇課文,感覺很親切,就這樣一篇經典文章,如何用新思維、新理念來備課?課前我靜靜地思考著……
因為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
1、【認、寫】復習本課生字,書寫“出、見”兩個字;
2、【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做】做實驗,邊做邊講述烏鴉喝水的過程,體會烏鴉的聰明,用心思考。
成功之處:
1、抓住學生識字認字的規律,及時鞏固復習,這一課中的烏~鳥、放~處、我~找、渴~喝,是形近字,不好區分,第一課只是簡單交流,認讀,再次復習,從字形、字理等方面加以區別,更好地區分這些字的不同之處。
2、朗讀感悟,理清課文的線索。“烏鴉口渴――到處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這一系列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抓住“到處”、“水不多”、“瓶口又小”、“一顆一顆”、“漸漸升高”等關鍵詞語,體會烏鴉找水的艱辛,找到水的欣喜,喝不著水的著急以及喝著水的滿足、快樂,在讀中體會烏鴉的心理變化過程,并結合孩子們的生活實際進行交流,同時思考:烏鴉還會用什么辦法喝水?孩子們想到用吸管吸,用翅膀抱著瓶子喝,向人類求助等方法,用有效的問題激發孩子積極動腦思考。
3、動手做實驗,感受烏鴉喝水的過程。我讓孩子們準備了石子、瓶子、水這些實驗材料,在課堂上演示,第三次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但是為了完整地呈現故事內容,孩子們從頭開始,邊講邊演,帶上表情與動作表演烏鴉口渴,到處找水,找到水一顆一顆地放石子,抓住“一顆一顆”這個詞語,體會烏鴉的耐心等待,也體會到“瓶口又小”這個困難,聯系前面的課文內容進行對比發現,在演示實驗中,孩子們理解了“漸漸”一詞的含義,并找出近義詞慢慢進行替換。
不足之處:
1、沒有完全抓住課文的留白,進行補充教學。第一自然段,“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抓住“渴”還可以引導:烏鴉很渴很渴,他會怎么說?(渴死我了!渴死我了!渴得要命!我想喝水,我想喝水……)課文結尾,還可以再引導學生與烏鴉進行對話,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間允許,還可以動筆寫一寫,作為一個小練筆。
2、朗讀形式有些單一,只是師范讀,指名讀,齊讀,學生的讀書興趣沒有調動起來,完全可以用小組展示讀,分段讀,接龍讀等方式,擴大讀書面,同時評價譚言要再豐富,多樣一些,這樣孩子朗讀的'興致才會提高。
3、可以找一篇或兩篇同類型的文章,進行對比閱讀,群文閱讀要落實在行動上,要有前曕意識,不能總局限于一篇文章的教學,要動起來。
改進措施:
1、精心備課,要在立足教參的基礎上,全面把握教材,尤其是課文的重點留白,一定要留處時間來,引導學生觀察、想象,不能緊抱課本,死盯文字,要把學生的思維的向外引,拓展延伸,并收放自如。
2、動手查找資料,補充課文教學。群文閱讀要落實在行動上,要舍得花時間去思考。
3、不能偏離教學的重點,與課堂無關的內容,一定要有所舍棄,不能熊掌魚翅兼得。
一年級烏鴉喝水教學反思 篇3
我在課堂中創設了學生主動參與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寫烏鴉想辦法喝著水,不使用傳統教學中教師演示,讓學生理解喝著水的過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我設計了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4人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著水的過程。學生實驗完成后,讓學生自主發現水位的變化,在變化中離家“漸漸”的意思。通過合作實驗,學生主動悟出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年級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說一說實驗過程中自主學習。在烏鴉喝水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揮想象力“怎樣才能喝著水”。讓學生講《第二次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導學生表述自己的想法。
在字詞學習環節,讓學生自主結合拼音認讀生字。通過小老師認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讀等活動鞏固字詞的認讀。將字詞放入課文段落中再次認讀。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語,糾正字音。
一年級烏鴉喝水教學反思 篇4
這節課,我的思路是學生首先從整體入手,然后到部分,最后再回到整體這樣來學習。由篇到字詞句,再到篇的順序。借用特級教師曾麗君老師的話來說,就是“遵循兒童認識的規律,把認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整體把握。教給認讀方法,讓學生自主經歷讀書過程。小組合作,保證學生在閱讀中識字的質量。
1、識字教學
識字對于一年級來說是最重要的教學,識字數量多,難度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在教學《烏鴉喝水》這一課的識字過程中,通過識記偏旁,對比學習喝和渴字,加深學生對字形和字義的理解運用;利用組詞實驗等方法幫助孩子們理解識記瓶、辦法、石、漸,賦予生字以“生命”的意義,讓學生充分掌握字的音、形、義。在孩子們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運用就不在困難了。所以孩子們說出了許多精彩的句子。在識字教學要特別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隨段閱讀。
本課所進行的隨段閱讀,目的是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間接鞏固生字詞的識記與理解,從而保證他們閱讀的質量。這也是低年級隨文識字的重要環節,在閱讀中鞏固字意,進而就可以在第二課時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的質量。通過識字、寫字,讓學生再回到課文,看烏鴉是怎樣想辦法喝著水的,我利用工具讓學生進行演示,他們觀察石子投入瓶子后水的變化,使得學生對“一個一個”理解更加形象化,進而感受“漸漸”一詞的意思,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便于學生對這些抽象詞的理解,并讓學生學著用“漸漸”說一句話,積累了語言,提高學知識、用知識的能力。新課程強調:“學生是探究性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關注學生不同的探究需求,愛護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探究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最后,我讓學生思考:“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然而在這時戛然而止,激發學生想要發表獨立見解的欲望又剛好停止,促進學生對第二課時仔細品讀的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門藝術,而在這節課里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對于課堂一些細節問題從語言上處理的不到位,對前半部分學生在生字詞回答上的評價語言有一些單一,希望自己能夠在以后的課堂中不斷積累經驗,多多與經驗豐富的老師多交流、多溝通,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有關一年級烏鴉喝水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15篇)12-23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15篇12-20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3篇12-15
人教版一年級《烏鴉喝水》教學反思12-20
烏鴉喝水的教學課件09-26
一年級人教版《烏鴉喝水》教學反思一年級12-09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5篇12-09
課文《烏鴉喝水》教學片斷賞析08-21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2-16
《烏鴉喝水》課文教學片斷賞析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