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1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外閱讀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
課外閱讀對學生拓寬視野,性情的培養,人生的成長等,具有深遠的意義。課外閱讀是課內學習的延伸與補充,教育家藩菽在《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據有關心理學的調查表明,學生課外閱讀的數量及內容與課內理解課文有密切的關系,前者對后者的影響不但直接而且明顯。”因此,輔導學生課外閱讀,首先要使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并經常強化這一思想,以激起學生閱讀學習的迫切要求,進而變為閱讀活動的內動力,以積極的態度對待閱讀,主動閱讀。
為構建高效課堂的需要,學校安排我上一節高年級課外閱讀指導課,斟酌再三,我決定指導學生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因為這是一本故事化的歷史讀物,閱讀這本書利于用故事建立起孩子的歷史知識系統,有助于今后進一步學習;增強運用語言文字獲取知識的能力;積累材料,有利于提高寫作水平。
課外閱讀指導的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讓學生學會閱讀,為此,本節課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環節。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二、初步了解書籍。
三、指導讀好書中的一個小故事。
四、拓展全書閱讀
五、小結延伸。
其中三、四環節為本節課的重點,教給學生方法后,讓學生交流,以便學生掌握這些方法,并把自己閱讀所得與他人分享。本節課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也掌握了讀書方法,但由于時間關系,這堂課有一個很大的'遺憾,那就是沒有設置一個環節,讓學生提問。我希望能夠再次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將在閱讀課上進行,讓學生把這一書讀得更加深入。
總之,在課本外的閱讀活動教學中,我認為,關鍵是落實一個“實”字,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真實地閱讀,并且常抓不懈,這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賞析能力、寫作水平,提高學生人文審美素養的最基礎的一環。如果說“語文學習”是一艘駛向勝利的船,那么,“課外閱讀”就是帆。讓我們一同“揚帆啟航”吧!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2
每準備一次優質課,每參加一次優質課評選之后,我都會對自己的課堂進行深刻的反思。
因為這次的優質課是關于課題研究的內容,所以我選擇的是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犟龜》,重點是教給學生閱讀整篇故事的方法。經過本次講課,我認識到了自己在授課中的優缺點,也更加明白了磨課的重要。
優點:
一、緊扣課題內容,設計教學環節
本次參加的優質課是展示課題研究成果的,而我研究的課題是《有效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研究》,課題主要從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入手,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因此,我確定的課題是《犟龜》,一篇非常有意義的故事。
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主要圍繞閱讀方法來分步進行:
1、直接揭題,理解題目;
2、帶著問題默讀,邊讀邊思邊劃;
3、精讀重點段落,體會犟龜的精神;
4、回顧故事,談談啟發;
5、總結閱讀方法,運用閱讀方法。每個環節都緊緊圍繞課題,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教會學生閱讀整篇故事的方法。
二、小組合作探究,體現自主合作
在第一次試課時,我讓學生圍繞題目提問,當一個學生提出問題:“這只烏龜為什么那么犟?”時,我就直接進入了下一個環節,意識到我沒有讓學生自由提問,于是在第二次授課時,我叫了不少學生來提問,就出現了“烏龜為什么犟?怎樣犟?犟的結果是什么?”這三個問題,但我卻把一、二個問題給歸納到了一起,經過李老師的點評后,我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仔細去考慮學生提出的問題就輕易地下結論。但是“烏龜為什么犟?”這個問題又是個難點,學生不容易解決,而且一節課解決這么多問題的話,是不是時間不充足呢?當提出這些問題的時候,李老師點撥到:“新課程標準不是提倡小組合作探究嗎?你干嗎不讓學生分組討論不同的問題呢?”
是啊!小組討論學習,可以教給學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同時更是新課程標準對我們的要求。于是,在比賽那天,我就分解了學生提出的問題,讓每個小組只解決一個問題,然后再在全班一起交流,這樣一來,交流之后,所有的同學都解決了三個問題。
缺點:
一、評價語言貧乏,學生興趣不高
在比賽之前的磨課中,李老師就多次提到我的課堂語言太碎,評價語言太貧乏,我也意識到了自己在課堂上沒有及時、正確地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和肯定。于是,我還專門下載了關于語文課堂的優秀評價語言,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我沒有下功夫去學習,而是停留在原地沒動,所以當比賽的時候,學生中出現了不少失去興趣的現象,有的和同桌說話,有的自顧自地做著小動作。盡管我也提醒了不少次,也表揚了遵守紀律的學生,可是,因為沒有使用恰當的評價語言,激發學生表現的欲望、學習的興趣,導致了這一節課上只有部分學生在學習,而多數學生根本沒有學到任何東西。
再看看東園學校劉平老師的課堂評價語言,我不得不佩服。在劉老師的激勵下,每個孩子都是那么投入地進行著學習。相比來說,我的課堂就顯得亂糟糟毫無秩序了。可見,好的課堂評價語言,對學生的學習多么重要。再不能怪學生不聽講,只能怪自己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機智不夠,導致合作低效
一節課的`成敗與教師的教學機智是分不開的。當講完課后,我更清醒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小組合作環節中,我預先設計的是先讓自己完成前三項閱讀提示,然后再小組合作完成后兩項閱讀提示。可是在授課時,我因為一味追求小組合作,而把我預先設計的全給忘了,一開始就讓小組合作。結果,本來要求讓學生默讀故事,可學生倒過去之后,由于課桌有道棱,于是開始不斷問碰哪里讀,而我則不斷地幫學生找到合適的位置。此刻的我已經把重點放偏了,而學生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不是學習,他們已經完全忘了老師給出的閱讀提示。于是,我不得不不斷提醒學生轉入學習。
因為時間關系,我不得不倉促結束這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我只要聽到一個學生回答出來,就直接進入下一環節,根本沒有給更多的學生機會來交流。這都是因為前一環節中,我沒有及時調控課堂,教育機智運用不夠。
比賽結束了,但留給我的遺憾太多,盡管自己也下了很大工夫,但卻沒有把工夫下對。自身的素質還需要提高,評價語言還需要學習,授課時對文本的挖掘深度還需繼續努力等等。慶幸的是,雖然這次失敗了,但是我學到了很多,反思了很多,我相信,在以后的授課中我一定不斷進步。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3
今天上了一節“1751”學習匯報課,我把濟南市長清區實驗小學李心靈老師的繪本故事《犟龜》稍加改動講了一遍。我本著她的情感主線“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和音樂主線“烏龜進行曲”來設計教學,模仿她把音樂、美術、朗讀等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繪聲繪色的故事情節中引導學生來閱讀繪本,觀察繪本,大膽想象故事情節。總的來說,達到了引導孩子觀察繪本、閱讀繪本、愛上繪本的目的,但是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不論是繪本教學,還是平時的語文課本教學,目的都是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得到提高,而我在教學中只是形式地訓練讀、說,沒有深入地訓練下去,學生朗讀表達能力沒有明顯提高。
其次,語文教學就要上出語文味,繪本雖然只是簡短的繪畫加小故事,其中的語文元素卻非常豐富。繪本中豐富的畫面不僅要引導學生觀察,還要把觀察到的'用完整的話表達出來,觀察不到的要想象出來。這種表達不是一個字一個詞就能代表的,要有精練的語文“語言”,準確的語文詞匯,完整的語文文字來表達,而我只是為了“閱讀”而教學,并沒有樹立大語文觀來訓練孩子的表達。
還由于自己的語文素養不夠高,馭駕課堂的能力有限,因而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夠高,有些學生站起來嘴也不張,有些學生沒有按老師的要求思考、回答,這都值得我思考、反思,并在今后常規中要訓練的地方。
另外,語文教學要聯系學生的實際,使學生把學習運用到生活中,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問題該怎樣去做。而我在最后就沒有把孩子喜歡犟龜的這種“堅持”、“持之以恒”、“不怕困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等品質聯系到學生的生活中,使他們明確在平時遇到困難該這樣去做。
總之,學無止境,課無完美。今后我要不斷學習,使自己的素養慢慢提升;要不斷鍛煉,使自己的課堂變得精彩。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4
作為小學課外閱讀,本課在內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大膽的常識和有益的開拓,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1、選材大膽。本匯報課,最大膽的設計是將閱讀內容直接延伸到課外讀物。而非從課本出發,引申出課外閱讀內容。我充分地考慮到,教師死盯教材,死把教材的現象還是學的常態,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更加廣闊,更加豐富的閱讀世界,這才是我們課題的宗旨。況且,延伸教學并不是脫離文本,課本中本來就有許多優秀的童話故事,選取童話故事《龜兔賽跑》,以童話為主題,使學生熱愛童話,親切兒童文學,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突破和創新。事實證明,對于這種專題性閱讀,學生的興趣濃厚,印象深刻,其感悟、理解頗有見地。教材無非是例子,教師要做的是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門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
2、讓孩子去“展示自己。不少老師提出學習《龜兔賽跑》這個童話故事時,運用了新穎的讀書方法,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孩子能否順利接受,值得考慮。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課前,我設計了三個環節來考驗孩子們對童話的了解程度,如,歌曲猜童話;影片憶童話;關鍵詞聊童話,有趣的環節調動起學生原來的閱讀積累,拉近學生與童話的距離,又以一種新穎的讀書方法“通過你自己的閱讀,對你感興趣的地方,畫上表情符號,表達你閱讀的心情。”來展示學生的閱讀收獲,最后以“假如你就是這只烏龜,你會不會接受兔子的邀請參加比賽?”來引發學生的爭議,閱讀應是一種個性體驗,探究和感悟,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而學生的個性發言,深刻體會給我們以非常有益的啟發:語文教育要真正認識,激活兒童的巨大潛能,萬萬不可小視兒童,在欣賞,理解兒童文學時,孩子的審美眼光,感悟能力并不亞于成人。
3、方法的滲透“獨具匠心”。我們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可閱讀應該是個快樂輕松的學習過程,不可給學生過大的壓力,這可能會打出學生的閱讀興趣。“用表情符號代表我閱讀時的心情,”是我在教學設計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做的大膽創新,用這種有趣、簡便的方法留下學生思考的痕跡,受到學生歡迎。當然,在閱讀推廣初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是一種易于學生接受的學習方法,隨著閱讀活動的推進,方法上應該向實效性提升,向多樣性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些不足之處,如:
一、課前準備不夠充分,課件中的動畫不能播放,沒有檢查好。
二、想讓課堂比較飽滿,其中兩個環節,一是讓學生表情讀書的時間還不夠。二是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一本書這個環節也沒有充分地展開,只是簡單地叫兩個孩子介紹自己喜歡地故事。
三、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做為課堂的主導,我有必要總結提升出更深層次的情感。“被愛是一種幸福,施愛更是一種快樂”,這節課才會更立體,更豐滿。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5
小學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而課外閱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進行反思和改進。
首先,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在課外閱讀環節,很多學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讀書,缺乏主動性和樂趣性。這可能與學生所讀書籍的選擇有關。我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閱讀能力,選擇適合他們的書籍,讓他們更愿意去讀。
其次,缺乏有效的閱讀指導。很多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困難,但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我應該在課外閱讀中加強指導,教會學生如何選擇書籍、閱讀技巧、理解和分析文本等。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興趣。
另外,評價方式不夠科學和合理。在課外閱讀中,我通常會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或口頭報告,但這種方式并不能全面地評價學生的閱讀能力。我應該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如閱讀測試、閱讀理解題、閱讀感悟等,從多個方面評價學生的閱讀能力。
最后,缺乏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家長在孩子的閱讀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有些家長缺乏閱讀的意識,不愿意花時間陪孩子讀書。我應該與家長溝通,讓他們認識到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閱讀指導,幫助孩子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
總之,課外閱讀教學需要我們不斷反思和改進。只有在不斷完善的教學環節中,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6
一、課外閱讀現狀
與課內閱讀相比,課外閱讀具有更多的自由性,我對任教的初一兩個班的學生作了相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的學生基本沒有進行課外閱讀,少數能讀些課外讀物,但由于其閱讀的動機各異、水平不一、方法各式各樣,閱讀內容也良莠不齊,有超過80%的學生以流行讀物、娛樂快餐式讀物為主,涉及嚴肅讀物或經典著作的微乎其微,有的甚至將一些不健康的讀物也納入課外閱讀的“菜單”。當前學生的課外閱讀存在諸多問題。
1.學生“不愛讀”。學生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主要是沒有認識到閱讀的意義和作用,同時多數學生抱怨課業負擔重,考試壓力大,整日忙于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無心、無力、無暇顧及課外閱讀。認為與其花大量時間閱讀課外書,不如做些練習題、抓住眼前的考分劃算。在這種心態下的課外閱讀,帶有了相當濃厚的消閑成分,小品、幽默、卡通畫冊成了學生主要的課外閱讀讀物。或者閱讀資料僅限于中考試卷中考查的幾項內容,閱讀書目也在中考考查項目的范疇,只過分強調對指定信息的提取,而忽略了閱讀文本的人文精神,不關心了文本對心靈世界的影響和塑造。
2.“不會讀”。由于缺乏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學生面對紛亂復雜、魚龍混雜的圖書,無從選擇。對于嚴肅讀物或經典書籍覺得疏遠、隔膜,讀起來費勁,沒興趣。于是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卡通畫冊、口袋書充斥了學生非常有限的閱讀空間。猶如嬰孩學語、文理不通、未經語法規范過濾的一些網絡語言讓學生爭相效仿,讓語文教師頭疼不已。
3.“少方法”。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造成閱讀上的高耗低效。
4.家長甚至部分老師的反對。家長老師最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閱讀課外書籍被視為不務正業,或受到嚴厲批評或書籍被沒收,情況嚴重的連閱讀報刊、雜志的權利也被剝奪。
農村初中學生量少、質低、效差的課外閱讀現狀極不利于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不當閱讀和閱讀不足的影響是巨大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學習的影響。不當閱讀和閱讀不足不僅影響語文課的學習,還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作文錯字、病句連篇,考試時審題不清、答非所問,以致總體成績難有突破。
2.對知識的影響。表現為知識儲存少,對知識的內在聯系認識不夠,沒有形成合理的知識體系,沒有語感,思路狹窄。
3.對能力的影響。缺乏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思想僵硬,不善變通,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足。
二、指導課外閱讀的策略
首先,語文教師需強化課外閱讀要求。教師的要求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至關重要,沒有教師的外部強化,許多學生就會放棄課外閱讀。根據學生的發展具有未定性的特點,教師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必須給予足夠的外部強化和指導,對他們的行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促使他們向好的方向發展。如明確閱讀要求,設計閱讀提綱,寫出閱讀心得,檢查閱讀筆記等。
第二,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還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權利。這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價值觀、質量觀,拼時間、拼體力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科學方法,以犧牲學生的課外閱讀換取高分的做法無異于殺雞取卵,有悖素質教育的原則,不是對學生、對社會負責的態度。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走出題海,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這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我們必須朝這個方向努力。
第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興趣是可以培養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國演義》電視劇播出后原著暢銷就是例子。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語文教師的影響感染,會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教師的責任絕不僅僅是教會課本,更應發揮課堂教學的輻射作用,激發學生興趣,把學生的視野由課堂引向課外。
第四,給學生正確的指導。要幫助學生解決讀什么、怎樣讀的問題。一方面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給學生列出課外必讀書目,或開列選讀書目,并采取具體的措施督促落實。作品應與當今的社會風尚有關,同時通俗易懂,而且比較貼近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情感,從而引起他們的共鳴。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7
《安徒生童話》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一本書,也是孩子們閱讀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根據課題組對學生閱讀現狀的了解情況,4月初,我在本校上了一節四年級的課外閱讀指導課《安徒生童話》。通過本書的閱讀,了解豐富的故事情節,從故事中感受美與丑,善與惡的區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學生對《拇指姑娘》的故事情節應該比較熟悉,因此,教學本節課時我以講故事的.方法進行導入,給孩子們認真地講了《拇指姑娘》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順勢引出這個故事的出處,告訴學生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如果大家感興趣,那么我們就一起去閱讀《安徒生童話》吧!這樣看似簡單卻非常有效的導入方法既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再一次回顧了《拇指姑娘》的故事,進一步體會出童話的深度含義。
學生閱讀的興致非常高,在閱讀之前我鼓勵學生先來交流一下有關安徒生的資料。學生的交流令我驚嘆不已,他們對安徒生的了解來自于方方面面,足以看出學生對安徒生的興趣,對《安徒生童話》的期待。為了使學生能夠做到更加有效地閱讀,我根據學生選取的不同版本,認真指導他們要學會閱讀目錄,首先對全書形成整體印象,然后再根據目錄自及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故事展開閱讀。閱讀時的方法非常重要,漫無目的地閱讀就等于浪費時間,因此我及時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初步掌握閱讀課外書的技巧。告訴他們,閱讀童話應逐步達到以下幾點要求:第一,讀通故事,了解內容;第二,深悟道理,品評人物。第三,讀悟結合,巧記故事。
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然后分小組進行閱讀,并及時交流閱讀結果,整節課內容充實,結構緊湊。
本節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學生的閱讀水平參差不齊,我的教學方法沒有顧及到班里閱讀能力較差的個別學生,也許會無意中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挫傷他們的閱讀積極性。
2.學生選擇的版本不夠統一,影響了整節課教學的節奏,課堂容量沒有達到我預先設計的目標。
對于正本課外書閱讀教學我只是初步嘗試,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一定會汲取經驗。努力改進,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8
大綱指出:“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閱讀程度適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的一些方法,注意積累語言材料。”“能根據需要收集有關材料。”
課外閱讀中的大多數文章,不但結構嚴謹、情節動人,而且里面有許多優美的語句,華麗的詞藻。因此本節課我選擇課外閱讀上的《夏夜》和《冬娃》兩篇文章,希望通過閱讀指導,讓學生在語言文字之中體會到晚霞的美麗和小河的迷人,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精彩。同時希望通過閱讀這樣的文章,讓學生學會作者的擬人、打比方等寫作手法,為下一次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中,我指導學生自己學會生字,學會詞語,積累優美的語句,并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從而聯系到自己的文字如何變得生動、優美起來,讓學生嘗試寫話,老師加以指導,從而達到閱讀的真正目的。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
大量的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以讀促思,以讀助寫。有些相關背景知識沒有引導學生去掌握。因此,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
教無定法,學無定法。課外閱讀的指導類型也應該是自由靈活,多種多樣的,我認為“學習知識的目的全在于運用”,“教是為了不教”,只有充分把握好課外閱讀的作用,搞好閱讀指導,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各種閱讀能力,為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9
1、更新閱讀理念
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外閱讀比課內聽講更重要。正如呂叔湘先生聽說:“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閱讀。”我個人常常發現,一些學生知識面廣,理解能力強,思維活躍,正是因為他們有了較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和閱讀條件充實了課余生活,使自己在同學中出類拔萃。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課外閱讀,更新閱讀理念,堅持課外閱讀。事實上,語文成績較好的學生都擁有一些屬于自己的課外讀物,對老師介紹的書籍更是如饑似渴,還喜歡刨根問底地探究文章主旨,并養成與同學交流閱讀心得、探討閱讀技巧、分享閱讀樂趣。因此,我個人認為:課內閱讀固然重要,課外閱讀同樣不容忽視。
2、傳授閱讀方法
大量的實踐證實:擁有良好的方法能更好的發揮運用天賦的潛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很有可能阻礙潛能的發揮。讀書若有成效,除刻苦努力外,方法正確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古人讀書不惜千里求名師指點,歷代科學家也很注意研究科學法,就是因為這個道理。可以說,沒有使學生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養成課外閱讀習慣的老師,是不善教學的老師。因此,我慢慢意識到:自己第一個任務,也是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千方百計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習慣,并讓學生養成天天閱讀的習慣,使之成為書迷。蘇霍姆林斯基也反復強調:必須教會人閱讀,誰不善于閱讀,他就不善于思考。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某些學生循規蹈矩、勤勤懇懇,對老師的要求總能井井有條,一絲不茍地完成,可謂品學兼優。但要他單獨面對一個簡單的實際問題時,卻呆若木雞,束手無策。他們只滿足于對知識的機械理解,從不想到用所學知識進行舉一反三的應用。所以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而好的閱讀能力又反過來促進智力才能發展。學生在學習感到困惑時,他就越需要多閱讀。閱讀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因此,授人以魚倒不如授之以漁。
3、培養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直接的動力和最好的老師。只要嘗到閱讀的甜頭,他們就會不約而同、意氣風發地主動閱讀。當然,學生閱讀興趣有顯著層次差異。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讀物性質有密切關系。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不同程度的求知欲,有針對性地因勢利導,盡可能把他們的閱讀興趣激發起來。因此,我要求學生實行課外閱讀周計劃,堅持每天都閱讀并記載自己的閱讀心得,字數、質量等不做具體的規定,只要有感而發均可。同時我每周舉辦讀書報告會、作品討論會等,讓學生分享閱讀樂趣,交流閱讀成果,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日益勃發。當然,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由于要求合情合理,學生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
4、養成閱讀習慣
閱讀方法的掌握,閱讀興趣的培養,這些固然重要,但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堅持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要求學生每天閱讀時均寫好閱讀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有意識培養學生的習慣和定力。我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閱讀效果。平時有意識無意識引導他們意識到閱讀是個人的事,而且是個人的終生大事。當然,每周的閱讀探討、交流、對話豐盈了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充實了單調的學習生活。學生由于感到閱讀有樂趣,漸漸意識到課外閱讀在他們的學習中的能動作用,是他們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師的強求責難。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積極主動去擴大閱讀面,拓寬知識視野,增長了見識,豐富了心智,從而自身的語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
5、指導學會交流
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慢慢讓學生意識到:課外閱讀要取得一定的成果,還須良師的啟蒙和與益友的探討。并且告訴學生在閱讀中倘若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疑惑,我都鼓勵學生虛心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因此,我每周都花一節課組織學生舉行作品討論及閱讀經驗交流會,指導他們與別人交流閱讀的心得和感受,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這樣,學生便更積極主動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交流和思考。
6、合理利用資源
除了傳統的書本閱讀外,我盡量利用學校的現有資源,例如多媒體放映、報刊剪裁等。目前,不少中外名著都已成功地搬上銀屏,像老舍的《茶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我指導學生將文本閱讀與觀看影視結合起來。觀看影視可采取集中觀看與自由觀看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電影、電視和網絡等現代傳媒工具。事后組織影評征文、座談等活動,以鞏固其效果。通過觀看影視,學生便能更快地掌握原著的基本內容,吸收原著的精華,從而更好地理解原著。
閱讀能增長見識、拓展心智、豐富心靈,為此,教師在學識淵博的基礎上,必須是個情感豐富和生活體驗豐富的人。課堂之小,教師沒有良好的統籌能力,學生在其中只能學到關于文字的基礎性的帶著技術性的知識。沒有體味到文字所攜帶的美妙,不會產生對閱讀的興趣、對知識的渴望。所以在閱讀這個人生大要之路上,教師必須打開學生們心靈的天窗,閃亮他們的眼睛,讓他們手中小小的船在學海中揚起生動的風帆。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0
提倡學生課外閱讀,也不是放任學生天馬行空,在紛紜復雜良莠雜存的閱讀文本中盲目涉獵。應該加強指導,幫助學生保證閱讀的質量和效益。人人認為,以下的指導工作應該力求到位:
1.課內課外結合,優勢互補
課外閱讀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應該提醒學生,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時要適當結合課程內容,這樣課堂教學就自然起到了指導課外閱讀的功能。反過來,課外閱讀又加深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促進了課內知識的學習。這種良性循環使課內課外產生了強烈的互補效應。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可進一步理解課內所學的知識,拓展閱讀的廣度和深度,進而促進知識的融會貫通。例如,在教學七年級“珍愛生命”時,鼓勵學生閱讀較為淺顯的《科普知識百科全書-生命知識篇》、閱讀知識與感情交融的冰心的《談生命》、閱讀豐富誘人的法布爾的《昆蟲記》等等,都有助于擴展和加深關于生命的認識和感受。因此,課堂教學是“必須”的,而課外閱讀則是“必要”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做好課堂內外的有機結合,發揮課堂教學的指導作用,利用課外閱讀的補充優勢,才能進一步增強思品課的思想教育功能。
2.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積極撰寫思品小論文,培養思想品德意識
課外閱讀中讀寫結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第一,要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要求學生注意圈、點、勾、畫以加深印象,必要時應做好摘錄,并組織交流,以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第二,指導寫讀書心得。學生通過課外閱讀,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但這還僅僅是閱讀的初級階段,教師應重視對學生撰寫閱讀心得的指導,要求學生定期寫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感慨與獨到見解,發表自己觀點。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鼓勵和要求學生把所讀材料中的正確觀點、典型事例、焦點現象以及熱點問題進行相應的記錄,積累屬于自己的思想素材。
3.開展綜合閱讀實踐活動,提升思想品位
通過一個階段的課外閱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成果,心得體會;也可以組織辯論會、新聞會、時政講座;辦手抄報、黑板報、墻報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提高學生認識、判斷、分析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看到社會生活中的正與反、美與丑、是與非,并能自覺地與自身的發展結合起來,自覺樹立良好的是非觀、價值觀,進一步發揚優點和長處, 較正缺點、彌補不足。
4.實施有效評價,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學生的課外閱讀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反饋,可以促使學生不斷調控自己的課外閱讀行為,改進課外閱讀策略,激發出學生更強大的課外閱讀動機。
進行模糊評價,立足學習進步。課外閱讀是一個開放式的,不受時間、地點、形式約束的思想進步方式。對它的評價不能按照課堂學習的評價方法那樣運用聽講效果、感知程度,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發揮程度等要素進行評價,而要采用模糊評價的方式,從總體上對課外閱讀開展情況進行評價。如對課外閱讀量、閱讀面進行評價等,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只要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消除學生的自卑感,增強自信心,評價的目的就達到了。
大量的課外閱讀常常促使學生開始獨立地提出質疑,發表不同的看法。教師應鼓勵學生善于思考,敢于質疑,用審視的眼光、批判的態度從書中汲取養料,并以主人的態度運用和創新,達到“書為我用”的境界。
注重過程評價,著眼素質提高。課外閱讀是一個“外引素材,內化感知,提高素質”的過程,很難在短時間得到成效。《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評價建議”指出“對學生思品課程的學習評價不僅要重視結果,更要注重發展、變化和過程,要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據此,應堅持漸進性的評價原則,在追求課外閱讀評價的結果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對課外閱讀過程的評價。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11
未來的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善于閱讀、不懂得如何學習的人。教學中我發現,最令學生頭疼的就是課外閱讀。《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
因此,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與文本的深入對話,應緊緊依靠語言文字的土壤,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精妙。學生在品讀文章時,要對文章的語言反復理解、體味、推敲,對語言意蘊進行深人的探究,透過語言文字窺見其思想,領悟其精髓。
新課標把重視學生質疑放在了改進閱讀教學的首位,正確反映了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也是對前人經驗的科學運用,為我們指出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可行之路。明代學者陳獻章說過“學貴有疑”。“疑”之所以可貴,就是因為它是大腦思考、分析的產物。學生如果能在閱讀課文時不斷提出疑問,說明他一直在積極思維,對課文的理解在不斷加深。“讀是用眼睛來聽”。
葉圣陶老人早告訴我們聽過之后就該思考。我們也應該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對此,古人有許多精辟的論述,如“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古人也有自己在這方面的`實踐,宋濂就強調自己除了“遍觀群書”,還向名師“援疑質量”。古人的這些理論和實踐都給我們以這樣的啟示: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善于質疑,進而釋疑,達到領悟問題的目的。
為了促進學生認真讀書,提高閱讀質量,我們語文組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如“古詩朗誦會”、“講故事比賽”、“童話化裝表演會”、“文藝節目會演”、“小小讀書討論會”及出墻報、展覽讀書筆記、征文比賽等形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給閱讀方法,總結讀書成果,交流讀書心得和經驗。通過大量閱讀,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同時知識增多了,眼界開闊了,詞匯豐富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
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自能讀書,不待師講”。葉老的主張是語文教學不僅要教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會學知識”。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03-03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匯編)02-27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精選12篇)10-13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范文通用03-03
犟龜課外閱讀教學反思(通用10篇)04-09
課外閱讀教學計劃03-28
閱讀教學反思04-14
閱讀教學反思04-14
課外閱讀教學實施方案12-01
課外閱讀教學實施方案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