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聲》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聲》教學反思1
每個人活在人世,最渴望的便是得到別人的了解。如能得到一兩個人讀懂自己的心聲,那邊是高山流水般的難得,知己難求啊!
李京京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以前的他十分平凡,甚至是一粒塵埃,引不起任何人的關注。所以程老師對他是不喜歡的,是看不起的。然而,從萬卡進入他的世界,李京京就開始成長了,他因為萬卡和自己相似而成長,他因為要訴說自己的心聲而成長。當李京京執著地用生命在朗誦講義的時候,萬卡已經改變了這個平凡的不惹人注意的京京。當李京京在一次又一次的遭拒絕之后,他屹立不倒的那只手就是他想訴說的心聲。李京京堅持不懈地渴望朗讀,學生說他是打不死的小強。是的,小強最后取勝了。
孩子們對于這個同齡的京京是存在好感的。他們各抒己見,在李京京身上學到的可貴的品質。當孩子們舉起一雙手渴望被傾聽的手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十個二十個李京京。孩子們因為認識了京京也成長了。他們開始思考自己的學習,思考自己的做事了。
最后我想聽聽孩子們自己的心聲。我才發現,孩子們的要求真的不多,就是希望多點課外活動,少點應試壓力。他們只是孩子,他們應該享受自己的時光。
以后,我要做一個勇敢訴心聲的人,一個樂于聽心聲的人。
《心聲》教學反思2
“中央臺有個叫“面對面“的訪談類節目,很受歡迎。今天我們在這里也模擬一個權且叫做“師生面對面”的活動,請大家送給程老師一些真心話,表達一下你們的心聲,大家愿意嗎?先想一想,你最想對程老師說的一句話是什么?為什么”,引導學生辯證的看待人或事物,并客觀加以評價,在與學生的平等對話中,促進了健康師生關系的形成。
就這樣,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積極參與,有了收獲而且得到了不少人生啟迪。上了這樣一節課,本身對自己就是一次挑戰和考驗,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拿任課教師與“程老師”作比較。但當自己聆聽學生們對文中人物的進一步理解時,我深感學生的思維潛力是廣闊的,尚待我們作為教師的來開發;借助于學生對文中程老師的態度,我作為教育工作者,深受啟發,對照自身發現了很多不足,亦覺受益匪淺。
《心聲》教學反思3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教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將在學生的眼底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你給學生一個冷眼,收獲的將是無數個輕蔑;你給學生一張笑臉,收獲的將是無數個尊敬。
上這樣一節課的本身,對我們就是一次挑戰和考驗,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拿任課教師與“程老師”作比較。但當自己聆聽學生們對人物的理解時,我為自己的狹隘感到羞愧。無論是平日里怎樣淘氣、怎樣的不愿學習的學生,對他們心目中的老師都是寬容的,這種寬容不帶有任何的附加條件,使教育者本身也深受教育。但是,與此同時我清醒地感覺到:他們對教師的尊敬不再是永久的,他們已經有能力對教師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水平、職業道德作出較為公正的判斷,緊緊依靠威嚴是不能讓學生永遠臣服的。特別是在新課改形勢下,我們只有推倒心中那堵已并不牢實的“師道尊嚴”的籬笆,給每個學生以寬容和愛,才能真正讓師生成為一對相互尊敬、“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陶行知語)
我節選的這一教學環節是對人物性格的分析,教師對學生的意外之言、不期之語能靈活應變,從不同思路予以肯定和指正。在對“心聲”多重含義的挖掘中,教者循循善誘,適時點撥,使學生思維清晰化,大有撥云見日,水到渠成之感。教學中,注重學生分析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的雄辯恰恰說明平日功夫之深,可謂百花齊放。
可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成的環節,還要具備一定的教學機智,另外,對文本的解讀一定要深刻,才能應對千變萬化的課堂生成,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心聲》教學反思4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我深有體會:它不僅是一篇小說,更是一篇用文學的筆法寫成的教育論文,給我們教育工作者以啟示,給語文教學以啟示。
第一:要以學生為主體。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關注每一位學生,不應有好壞之分。常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作為老師應該尊重、關心、相信每一位學生,在機會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教學中不宜弄虛作假,不管是給誰聽,都應是最真實的。常在各種公開課上看到,學生回答問題時,答案非常準確,簡直是標準答案,讓每個老師都驚嘆這學生素質真高;以及回答問題時就那么幾個人,在朗讀時,久經訓練的聲情并茂的齊讀,還有一堂課下來,看著學生仍是很干凈的書頁,讓我感到現在很多公開課都變味了,這都是為了出新片面追求課堂的表演性,忘了語文課為何物。用一些令人炫目的“花招”代替了腳踏實地的語文訓練。這樣的“表演”學生反感,對語文教學無益。教學是一門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只有真的,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只有真的,才能讓學生受益。作為公開課,應是一種教學思想的體現;應是一種課堂實踐的引領;應是一種教學藝術的創新;應該是高效優質的課堂。
第三:課堂上要民主。課程就是教師幫助學生經歷、體驗轉變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同事、伙伴、協作者的關系,學生敢想、敢說,愿意想、愿意說。只有這樣的狀態下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愿我們在教學中更多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更好地改進教學,使之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心聲》教學反思5
美點尋蹤環節,我引領學生發現語言美和人情美,語言美主要從修辭和精彩的用詞角度挖掘。如“瑯瑯的讀書聲從后面追了上來”中“追”字之妙,擬聲詞“叭嗒”的表達效果;人情美尋蹤重點研讀回憶爺爺給李京京講故事及和妮兒摘桑果吃的畫面,感受親情和質樸的友情。并且適時齊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共鳴。
評價人物時,采取多層次評析,指出人物的優缺點,并從文中找出有力的依據,讓學生回歸文本。一個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發現了李京京的膽小自卑,“咽了一口唾沫”的細節被他發現,我及時表揚,坐下后我發現他的眼神里寫滿了喜悅。
課接近尾聲時,一些學生意猶未盡,我的內心也滿是喜悅。一個有智慧的語文教師,就像是一個優秀的導演,總會給學生設計一些精彩,創設特別的情境,入境,入戲。成為有智慧的教師,是我努力的方向。
《心聲》教學反思6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我體會到學生的學習首先必須是在一種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寬松,樂意進取、樂意參與,情緒很高亢的狀態下進行。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就意味著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也就是說,學習方式轉變首先要考察的內容,就是課堂的教育氛圍、環境:學生是在什么樣的狀態下學習的?教師會設計什么樣的教學情景,設計什么樣的課堂氛圍?
進一步來說,新課程課堂該有什么樣的教育氛圍?學生要什么樣的學習狀態?我覺得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學生要自由。我們要求課堂要有規范,要有紀律,但是課堂規范和課堂紀律最核心的實質與理念就就是自由,所謂自由就是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心理,放飛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無拘無束,這是最基本的東西。
第二,要有寬松的氛圍。所謂寬松,我想就是允許學生說錯話,說真話,把它自己的經驗、最個性化的東西充分表達了出來。日本的一所小學流行一種這樣的理念,他們認為“教室就是讓孩子出差錯的地方”。在日本,離開了學校你就不能犯錯誤,但是學生在學校是允許犯錯誤的。我個人的理解,犯錯誤就是讓學生打開心窗,把他心里想到的、碰到的經驗和體會充分地表露出來,一時我們的教學真正進入孩子的心理。我們的課程,如果不能夠將孩子的經驗、孩子的認識真正整合起來,那么孩子的經驗就無法完成再構,形成新的體驗,更談不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轉變。
第三,就是民主。課程就是教師幫助學生經歷、體驗轉變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同事、伙伴、協作者的關系,像這節課上,我寫錯了一個字,學生立即給我主動的指了出來,這點小事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平時的課堂上學生和教師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那是一種感情非常融洽的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系,它已經成為習慣,再這樣既寬松、自由又很民主、感情很融洽的氛圍之下,學生才敢于指出老師的過錯,這也正說明了學生處于一種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狀態之中。我們的課堂就要達到這樣的狀態:學生敢想、敢說,愿意想、愿意說。只有這樣的狀態下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轉變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學習方法的轉變。
學習方法轉變的關鍵是提升學生學習的本質,解決的是怎么學的問題。比如說朗讀,可以有學生自由讀,教師領讀,全班齊讀;還有對課文的分析,怎么理解等等。像教讀《心聲》這篇文章,主要通過“閱讀——解讀——拓展”幾個環節,第一是理解性的讀,把課文讀懂了;第二是探究,把課文中有可爭論的東西挖掘出來進行探究,因此需要設計有思考深度的問題,但又不能過多,防止出現“蜻蜓點水”,分析布頭,加講解不透的問題。因為此前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是理解性的,學生的整體感知大都一樣,現在學生就要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個性化的理解,這正好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與思考進行解讀。當然這節課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文章中李京京現象透視出來的有關教育的深層問題。但不管怎樣,新課堂教學一定要秉承新課程理念中一切以發展為本的精神,一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就是說教學的所有任務就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愿我們教師能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心聲》教學反思7
這是一篇兒童小說,通過李京京的故事,反映的就是如今的學校生活。更影射了當前社會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全文故事情節簡單,語言淺顯易懂;小說所敘述的“上公開課”和像李京京那樣的學生,學生或多或少都有所接觸。
教學本文,要注意引導學生聯系現實生活的有關現象,進行深入理性的思考,而不能就文論文。
本文是自讀篇目,采用洋思“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法。 教過此文獲得以下啟示:
1、課堂上學生還是不夠活躍,不能暢所欲言,總是有所顧忌。例如“你們對上公開課有怎樣的感受和認識呢?大膽的說出來”一環節,一部分學生有顧忌,不好意思說出真實的想法。像此類極富有時代氣息的文章應鼓勵學生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見解無論是正面的、負面的、贊揚的或者提意見的,都可以讓學生談。教師不必做結論,如果某些問題自己有比較成熟的看法,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要營造一種自由發表意見的寬松氣氛。
2、對于此類文章不必要面面俱到。在瀏覽課文的基礎上可以從幾方面把握即可,如:①快速瀏覽全文,勾畫標示主要角色、主要事件及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的語句。②自己概述故事。瀏覽時著重考慮以下幾點:a、這個故事主要寫哪個人?b、這個故事敘述了什么事?
重點應在感悟小說人物形象上,如:萬卡的故事為什么讓京京感動?你喜歡小說中李京京這個人物形象嗎?
3、要敢于大膽地拓展,適當地引導學生質疑。如:文中對程老師這一人物著墨不多,但性格鮮明,請你就她安排公開課的一系列表現談談你的看法;探究文題取名“心聲”的含義。
4、教學中要多聯系生活,敢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像通過李京京的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小說觸及了當前教育中的某種現象,你想說些什么?
這篇小說雖然只是寫了一堂公開課前后發生的事情,卻觸及教育不適應社會發展的某些方面。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正視這些問題,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也更應注意方式方法,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無論什么樣的學生都要同等對待,一視同仁,給他們同樣的愛。更應與社會一道,主動地投入改革的行列。他的成功留給我們很多思考,正如小說結尾那種淡淡的安慰和淡淡的牽掛。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首詩,值得我們品讀。
《心聲》教學反思8
我的這節公開課授課的內容為黃蓓佳的《心聲》,目的是讓學生把握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聲”的深刻意義。學習本文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質。我首先讓學生快速閱讀,然后按照我下發的學案,先自主學習,而后小組合作研學,交流討論,討論后由小組選代表展示他們的答案。對于閱讀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各小組自行解決,屬于共同的問題,由我來負責解決。課堂上,同學們你查我找,相互討論,即使學科底子薄弱的學生湊到一起說說。在理解“心聲”的深刻意義這一環節,部分學生完成起來稍有費勁,我就讓他們主動請教其他同學。最后,我進行總結并指導學生反饋。我的疑惑是如何能在合作探究中更好地照顧好學生的差異兼顧整體和部分,進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呢?
自我評價:
合作的價值應該是要建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平等互助、教學相長”的師生合作關系,尋求更好地學生與學生的影響方式,在學習內容不拘泥于課本的情況下,促進學生在智力、道德、心理上的發展。在課堂上,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使得學生取他人之長來補己之短。在“案例”中,我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到了“績效考核”影響,總覺得通過教學直接看到學生知識方面的提升,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片面的理解課堂合作學習態度。
首先,尊重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方能贏得學生參與合作的主動意識。事實上,我通過“快速閱讀”及“提示性的問題”為學生的
有效合作進行了導引。我還依據學生情況,將合作梯度展開,允許他們相互請教,讓學生在他們自己的高度上都能摘到想要的桃子。“小組選出代表展示成果”激發了小組成員的探究問題的積極性,進而帶動和感染學生。
其次,不要使得合作的形式化。約翰遜兄弟認為,教師“不能只是把學生放在一起,然后告訴他們要合作”,這樣的話,學生可能會盲目地、無序地“參與”,甚至會由于害怕出錯而出現尷尬的“獨角戲”。我在案例中“屬于共同的問題,由我來負責解決”及“進行總結并指導學生反饋”就是恰當地介入。所以,教師要更好地當好咨詢師,要放下教師的架子來積極地參與并針對性地告知并和學生一起享受其過程,讓學生知道老師是和學生一伙的。
再則,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合作學習。不要眼睛就盯在學科的知識層面,更不要專門盯著幾個所謂的好學生,那樣就窄化了合作學習的概念。我在“案例中的疑惑”只是實施過程中的一位傳統教學中走出的心聲。拿破侖。希爾曾說過“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協助與合作,任何人都無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
《心聲》教學反思9
這是一堂暑期調動時所上的課,抽簽后備課1個小時,馬上上課。抽到《心聲》,我很高興,是我喜歡的類型。上過課后,當時感覺還是可以的,覺得能把學生從懶洋洋狀態調到積極學習狀態,自己比較滿意。后來知道評委老師也是贊同的,給的是最高分,說明評委也是認同的,那么,我這堂課的成功點應該在哪兒呢?不禁引起我的深思。
《心聲》是現行人教版初三教材選用的一篇新課文,它是一篇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文章,作者黃蓓佳以其審視人生的獨特的視角,透過一節常見卻不該常見的公開課向我們發出了沉重的質疑:“公開教學課難道是上臺表演嗎?噪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樹林子里讀他喜歡的課文嗎?”“朗讀課文難道一定要唱歌嗓子嗎?”她一次又一次借助細致的心理描寫表達著李京京的心聲,表達著她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和思考。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而這一觀點正是作者力圖通過她的作品告訴我們的。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們首先要關注作品的主人公李京京的形象,力求通過對李京京心理的分析挖掘出作品深刻的主題含義,進而結合實際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師生觀。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教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將在學生的眼底下留下深刻的印象。你給學生一個冷眼,收獲的將是無數個輕蔑;你給學生一張笑臉,收獲的將是無數個尊敬。特別是在新課改形式下,老師更須推倒心中那堵已并不牢實的“師道尊嚴”的籬笆,給每個學生以寬容和愛,讓師生成為一對相互尊敬、“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陶行知語)吧!我想這堂課的成功應該包含以下的因素吧。
一、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
盧梭在《愛彌爾》一書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我不失時機地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改變學生被動、消極的“要我學”為熱情主動的“我要學”,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是暑期,學生都是放假了被老師叫回來特地上這樣的課的,所以學生積極性本不是很高,再加上天氣的熱,學生累是肯定的,于是我就以這個為話題,充分理解他們,尊重他們。但對我而言,這堂課是我的唯一,也許一輩子就這么一次給大家上課,所以我是很重視的,我相信這就是我們的緣分。說的學生心里暖呼呼的,勁頭一下子好起來,于是進入課堂教學。
二、營造民主寬松的氛圍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作為讀者的學生,同樣擁有對文本進行闡釋的權利。而教師的責任,就是鼓勵學生從自身的視角出發,通過學生自己的知識構成、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自己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對文本進行閱讀和理解,使學生成為具有獨立學習、思考和表達能力的閱讀者。所以當學生在對文本進行一定的閱讀、思考和討論之后,有看法需要表述之時,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意愿,讓他們暢所欲言,說出了自己想說的心里話,讓心與心的交流在對話中得以展現。
三、有效指導個別朗讀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語文課的第一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因而教學必須重視朗讀的訓練,加強對朗讀的指導與訓練。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體驗品味。可見在新課標下,朗讀已成閱讀教學的“熱點”。但是朗讀教學指導方法單調、機械、生硬,常見教師在分析、理解之余來一句“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讀這部分”,或“把xxx語氣讀出來”,諸如此類隔靴搔癢的引導,導致朗讀不能熔“導”、“練”于一爐,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體。有的教師即使有指導卻不得要領,只重聲音形式,不重內心體驗;只重表層的技巧,不重語言環境中的內蘊。常聽教師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把某一個字(詞)讀得重(或輕)些,把某幾個句子讀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讀表情達意的要義。本課教學主要抓住朗讀技巧訓練,培養學生朗讀能力,通過朗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審美能力。我把朗讀定位在隨心上,朗讀不做作,心里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讀;把朗讀定位在結合語言環境進行“說”上,學生讀后,獲得了同學們陣陣地掌聲,讀書的積極性空前地高漲。
四、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第五條中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感情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學生站起來回答之前,我先在下面聽學生的理解,并指導她,然后問他等會叫你起來說是否可以,得到學生的同意后,我才叫他起來回答。充分地尊重學生,所以后來,我在下面指導過的學生站起來的越來越多,學的積極主動又投入。
五、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本堂課能做到預設僅為預設,隨課堂變化而拋開。我教案中設計的第四個環節,學生找出句子與預設不同,我就撇開教案,思路跟著學生轉,讓學生領著課堂走向結束。效果挺好。
《心聲》教學反思10
在把握小說情節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關鍵性語句把握文章結構,關鍵性語句一般表現為首尾句、中心句以及表示時間、地點轉換的句子等,這篇小說其實就是四個情節、四個場景,按時間順序聯系在一起,逐層推進,波瀾紛呈。
教學目標是明確的,教學思路也是清晰的。但是預設和實踐有時相疏,甚至相詭。這節課暴露出一些不足。
最大的問題是課堂氛圍較沉悶,舉手回答問題的只有那么兩三位同學,我覺得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又有意點了沒有舉手的一位同學,那位同學沒進入狀態,卻“鬼機靈”的說“我的答案和前面的那位同學一樣的”,我也不便點破。自由發言時,大部分學生也不是那么積極參與。有老師說“虧得你心態自然,有條不紊,不斷地啟發誘導”我對他說“你可知道我當時心里磨得多苦,差點求他們了!”。評課的時候,有老師安慰我“到了九年級,學生都那樣,比不得小學和七年級學生”。其實,我知道這個因素微不足道,也不是這節課上我不會激發學生。而是在前面的教學中,認為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習慣,索性以灌輸為主,在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方面做得不夠。越是學生欠缺的好習慣、好方法,我們越應該有針對性的培養。缺乏長遠的培養目標及培養計劃,最終是苦了教師自己,阻滯了學生發展。當全體學生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學習活動,進行深度思考,才會達到“教得輕松,學的輕松”的效果,客觀的說,現在一部分學校、一部分教師無法擯棄“時間加汗水”以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加重學生負擔為代價的這種模式。在這方面,我是一個徘徊者。
其次,還未能將多媒體完全有效的使用。這主要表現在自己制作的課件達不到既定的效果。很多時候,都是下載別人的,或者下載后略作改動。但是,別人的不一定就適合自己的教學。有時候為了用上多媒體,讓別人的課件“牽著鼻子走”,受到了局限和約束,反而削弱了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