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1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這個單元中的第一課時,是后面學習內容的基礎。 本節內容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點:
1、 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和常用的面積單位。
2、 使學生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空間概念。
3、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等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過往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對面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言,不知起所言的層次,不會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自己也感覺這節內容比較多而雜,不容易上活。這個學期再次實施此教材,我改變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方法、理順設計了以下幾個主要教學環節。
一、導入在比賽中引入。
這節課的導入,我設計了一個比賽比比誰喝得快。我和學生比賽用吸管喝水。
比賽時,為了營造氣氛,我故意擺出胸有成竹的樣子,讓學生先喝。參賽的學生無論怎樣用力,就是吸不了一滴水,比賽當然是我贏啦。學生心里感到納悶,都不服輸,都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此時我揭開取勝之謎,把吸管一頭用透明膠封起來,形成一個面,這個面起到阻隔作用,使水不能通過吸管。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調動起來,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此時我及時引導學生思考下面的問題:
(1)、 面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有哪些面?他們有大小之分嗎?
(2)、關于面積和面積單位你已經知道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結合學生回答,我在掌握學生的知識起點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揭示本課學習目標,共同投入到新課學習中。
二、探究在活動中理解
(一)面積的教學
物體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學生要理解,就必須明晰物體表面、大小、圍成等幾個詞的含意,再把它們綜合概括,得到面積的整體概念。其中圍成是理解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往往把它與組成混淆。怎樣避免概念不清?我設計了看看、摸摸、辨辨講講四個小環節,讓學生在豐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自己悟出面積的定義。
1.看看引導學生觀察黑板、桌子、課本等實物的表面,初步感知物體表面。
2.摸摸引導學生用手摸摸蘿卜的表面,用小刀剖開蘿卜觀察它的截面,通過多種感官的協同活動,使物體表面的具體形象在學生頭腦中得到全面清晰的反映。
3.辨辨設計系列活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圍成。
(1)、動態課件顯示,幫助學生理解。
利用電腦的畫圖軟件顯示兩個長方形,分別給它們涂色,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圍成的長方形的涂色范圍是固定,反之,顏色則擴散到整個版面。具體情況如下圖:
(2)、 用自己的語言說圍成。
生:圍成就是一個接一個、
生:圍成就是沒有缺口,
老師在尊重肯定學生回答的基礎指出圍成就是首尾相接。
(3)、 用自己的身體做圍成。學生思維非常活躍,有的用4根指頭緊緊相連,圍成一個◇形,有的4人小組合作,手拉著手圍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4.講講學生從前面三個環節中獲取經驗,結合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說說把自己對 面積的理解,師生在共同總結出面積的定義。
(二)面積單位的教學
本課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面積單位的教學,它也是本課的難點。教學的主要環節設計如下:
1. 自學提出疑問。
2. 在畫畫、剪剪、找找、估算中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 畫1平方厘米;找找身上的1平方厘米;估算郵票的面積約是多少平方厘米?
(2)、 剪1平方分米,找找身上的1平方分米;估算課桌桌面積約是多少平方分米?
3. 小組合作造1平方米。
以小組為單位,用彩帶、舊報紙、邊長是1分米的春聯、邊長是25厘米的春聯等材料拼出1平方米。其中一個小組沒有給任何工具,讓他們想法子圍出1平方米。
4. 估算在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內,能站多少人?再讓學生現場站一站,幫助他們在腦海中正確構建1平方米真正大小。
5. 估算教室地面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
三、應用在游戲中進行。
學習的關鍵是把靜態的書本知識轉到動態的生活實際中。這節課的鞏固應用部分,我參考了電視上智力競賽的形式,把練習題設計成競賽題,分成男女兩組進行比賽,哪一組回答正確,就可以揭起一幅畫,看哪組最快猜出畫的內容,得分最高。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完成了練習,效果比較理想。
這節課的成功,確實讓我高興了一陣子。高興之后,我靜下來反思課中的所得、所失、所悟。
一、我的成功
1.能較好把握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課的引入設計了一個師生比賽的環節,讓學生在緊張的比賽氣氛中收起沒進課室的心,也將面在生活中的應用有趣化,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課的引入是比較成功的。另外,在教學中我關注到學生的情緒狀態,想法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維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環節設計松緊有度。看來,要上好一節課,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是不可缺少的。
2.教學環節層次分明,條理性強。這節課的概念比較多,比較散,備課時,我基本能抓住教材的邏輯關系,理順了教學內容間的關系,從大處上做文章,在小處中潤色。
3.本課成功的關鍵是自己在教學理念上的轉變。以前自上課總不放心讓學生自主探索,總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多灌輸一點,提高課堂效率。課堂中,我成了職業灌輸器,學生充當了專業接收站,造成了老師累,學生煩的局面。這次我思想開放了,讓學生活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課堂上做到了三活學生活中的,在活動中學,靈活地學,總之活貫穿于整個課堂。整節課,學生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索、自主總結歸納。想不到教學效果那么理想,比以前的滿堂灌強多了。所以說,放心讓學生探索,精心引導學生是成功的關鍵。
二、我的失敗
1.新課程標準下的新課堂,釋放了學生,考驗著老師。這節課的小組活動,出現了一些混亂場面,有的學生不知所措,有的學生參與感不強,有的學生在交流時沒有認真聽別人發言,這方面的組織與調控我還要繼續努力。
2.課中某些環節的處理不夠細化。在估算桌面大約有幾平方分米這個環節中,學生基本上是瞎猜,我也只是在等待比較接近的答案出現,有一個學生報出了比較準確的答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匆匆把這個環節一帶而過。沒有充分發揮這個環節地作用,要改進。這個教學環節可以細化為如下幾點:
(1)、第一次估算,找出差距最遠的答案。
(2)、 根據這個學生的答案,每位同學拿著自己剪的1平方分米上臺在桌面上擺一擺。
(3)、 根據擺的情況進行第二次估算,力求一次估算正確。
(4)、 交流總結估算的方法。
三、我的感悟
結合新課標,如何上好數學課,當中還有許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問題。通過這個課例,感覺要上活概念課,就要適時給概念下定義。定義下得過早,等于是索然無味的簡單灌輸;下得太遲,則又怕學生的思維呈現零亂狀態,不能及時地整理和總結。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2
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數學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激情、智慧與個性的大舞臺,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發展。
新課標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造作的機會”。這節課是學生從線過渡到面,在教學中我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蓋面、課桌面、操場的面等出發,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體的表面,感知“物體的表面”隨處可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面積這一概念。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探究的過程。任務驅動的設置,可以使學生迅速的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作一種自我需要,引發學生內部認知矛盾的沖突,使學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斷激起學生的欲望。
但是學生在學習過面積單位后,在做填上合適的的單位時,孩子們會出現該填面積單位時,填成了長度單位,該填長度單位時,填成了面積單位。說明孩子們雖然在課堂上明白了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的不同,但在實際的做題中,往往忽略了題目所描述的是物體的長度還是面積,在選擇單位時出了錯。
我反思了整節課,其主要原因是這節課只顧關注學生認識面積單位,以及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的區別,而相對應的填上合適的單位題目練習較少,導致學生在選擇單位時出錯。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需講練結合。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從線過渡到面,從一維空間過渡到二維空間,是認識上的一個飛躍,因此“面積”含義的理解、“面積單位”的認識,都要通過學生觀察實物、操作測量,在具體感知的基礎上實現。
一、創設情境,聯系生活,感悟知識。
在教學中我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蓋面、課桌面、操場的面等出發,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體的表面,感知“物體的表面”,初步建立面的表象,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面積這一概念。在感知面積的內涵之后,讓學生通過“觀察、重疊、數格子”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擺學具說面積大小,體驗到沒有統一的面積單位不便于交流,從而自然地導出面積單位。學生始終在興奮中思考、探索,知識的學習成為了自我需要。在面積單位教學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讓學生找找自己身邊哪個物體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身體哪個部位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顯而易見,學生的反饋熱情空前高漲,答案層出不窮。通過這樣的比較、測量,使學生建立了各個面積單位的表象,形成正確的感性認識,而且再一次鞏固了面積的概念。
二、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強化感知。
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讓學生摸一摸,看一看,擺一擺,數一數,比一比,測一測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認識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概念,1平方分米有多大,先讓學生量一量,摸一摸有多大,讓學生初步感知1平方分米的大小,再讓學生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然后讓學生動手剪出一個1平方分米的紙片,把頭腦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實物聯系起來,再現面積單位,進而建構出面積單位的概念。把學生推到主體的位置,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突破和發展。在人人參與的操作活動中體會面積概念,體驗數學化的過程。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4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一節典型的概念型課題,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掌握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觀念。反思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有成功的喜悅,也有不足的遺憾。
一、創設情境,以情激趣。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創造的機會。”由于面積的概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所以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為了使學生較好的理解和掌握面積這一概念,課一開始,我就創設了一個互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為模擬的兩塊大小差異較大的校園草坪涂色,巧妙地創設了矛盾沖突,這樣就自然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很順利地引入“面積”的教學。在進行面積單位的教學時,我創設了一個“猜一猜”游戲,把兩張畫有不同數目不同大小的長方形格紙藏起來,告訴他們一張有4個格,一張有8個格,讓他們猜哪個面積大?學生的回答不一:有的說4個格的大,有的說8個格的大,還有的孩子認為格子一樣大的,有8個格的面積就大。如果格子不一樣的話,哪一張大就不一定了。這樣,引發學生內部認知矛盾的沖突,使學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斷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生會主動分析矛盾,主動探索解決矛盾,從而認識到學習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二、動手操作,強化感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應采用實踐活動、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面積”的感知比較弱,不像對時間、長度等有很多的感性認識。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為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創造條件。在教學中,我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數學書的封面,黑板的表面、桌子的表面等出發,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體的表面,感知“物體的表面”隨處可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
通過讓學生動手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將感性知識逐步化為理性知識,即在具體的活動中感悟面積的第一層含義: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又通過比較平面圖形的大小,畫一畫、涂一涂、說一說等活動引導學生感悟平面圖形也是有大小的。還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兩個物體的面和兩個圖形的面的大小,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面積”這個概念的認識。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5
《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節課是典型的概念課,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面積概念,我非常重視展現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及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進而形成表象。反思這節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是比較滿意的。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上課伊始我創設了教師和一位同學進行涂色比賽的情境,開始學生以為老師會贏,但最終我輸了,我順勢讓學生幫我分析原因,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涂色圖形的面的大小上來。這樣設計,不僅營造了一個和諧、愉悅、寬松的開課氛圍,而且能從學生的課堂實際出發,意境合情合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過程。
在教學面積定義時,我讓學生通過用手摸一摸面,找一找面,感受到面是有大小之分的。面積定義的引出,自然到位,尤其是對封閉圖形這一抽象的概念,我利用課件展示,使學生通過封閉圖形與不封閉圖形的對比,強烈感知,封閉圖形是有大小的,而不封閉圖形無法確定其大小。
再如:在教學1平方厘米里,我請同學們取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紙片,在自己的周圍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表面差不多是1平方厘米?接著我有意識地讓學生閉上眼想象1平方厘米的大小,再開眼看一看,反復幾次之后,讓學生在紙上畫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以此驗證學生對于1平方厘米的空間觀念建立得是否正確。
三、注重學生參與到“做”數學的過程中。
數學學習是“知”和“做”的統一。學生學習數學,只有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主體參與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面積單位”的知識不僅抽象,而且容易混淆,教學時,我注重讓學生人人動手,先讓學生課前制成“1平方分米”的紙片,并讓學生手拿1平方分米的紙片說一說: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使學生形成“1平方分米”的表象。再通過全員參與測量數學封面的面積,讓學生自主探索,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讓學生深刻領會“面積單位”的含義,使“做”數學真正成為了師生互動的紐帶。
四、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做到了及時檢測。
緊密聯系生活這一點也做得不錯,還有板書,對本節課的知識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不足之處:課堂時間調配得不太好,有前松后緊的傾向。因為時間緊,所以后面的面積單位的體驗不到位,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只是走了過場。需要提升的空間還有很多。歡迎大家幫我指出來。謝謝!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稿04-14
面積與面積單位說課設計11-12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4-18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03-30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4-16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4-14
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4-09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5篇04-13
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4-09
土地面積單位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