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定律》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運算定律》教學反思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1
計算能力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必須掌握的一項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學生后續學習的基礎。計算教學不僅要使小學生能夠正確的進行四則運算,還要求小學生能夠根據數據的特點,恰當地運用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選擇合理的靈活的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使計算簡便。
在這樣的計算過程中,既要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也要注意發展小學生思維的靈敏性和靈活性。同時計算也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學習專心,嚴格細致的學習態度,善于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計算仔細,書寫工整和自覺檢查的學習習慣。
計算教學直接關系著小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關系著小學生觀察,記憶,注意,思維等能力的發展,關系著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因此,小學階段的計算教學就顯得異常重要。然而,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們往往就感到很困惑,覺得非常簡單的知識小學生學起來卻感到很困難,總是沒能達到老師自己想要的效果。
出現這種原因我覺得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小學生對所學運算定律概念模糊不清
小學生的計算離不開數學概念,運算定律、運算性質、運算法則和計算公式等內容,而掌握概念是學好數學的基礎。
1、乘法分配律與結合律易混淆
為了計算簡便,解題中要訓練學生合理運用運算定律,靈活解題。而在運算定律中,乘法分配律與乘法結合律非常相似,所以導致學生很容易混淆。如:25×7×4時,小學生總是把它當成分配律來計算,變成25×7+25×4或者25×7×25×4,不能理解概念。結合律的概念是,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對概念理解不到位,導致在做題目時,老是出現錯誤。尤其乘法分配律是一個特別難理解的一個定律,比較抽象,而對于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一個過渡時期,因此他們對概念的理解有點困難,總是會忘了后一個數也要和那個數相乘。如:(125+8)×4,他們總是會變成125×4+8。并且特別容易把它與乘法結合律混淆,所以導致教學比較的難。
2、運算中添括號與去括號時,運算符號的改變與不改變分辨不清
如講括號的作用時,難點是添括號、去括號時括號里邊運算符號的變化規律。如:15—4—2=15—(4+2)與20÷4÷5=20÷(4+5),但是很多學生覺得因15+4+2=15+(4+2),所以應該15—4—2=15—(4+2),因為20×4×5=20×(4×5),所以應該20÷4÷5=20÷(4÷5)。這就需要讓小學生在充分的計算實踐的基礎上,自己歸納應該怎樣變化,并且知道為什么?因為定律是建立在法則的基礎上的。加不加括號,用不用運算定律,最后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這條原則是不變的。只有小學生在熟練應用運算定律、括號后,積累了大量計算經驗(如:4×25=100)的基礎上再教簡算才會顯的自然、簡單。簡算是有效利用運算定律,括號使計算變的簡單的一種計算技能,有時可直接口算,而不會改變計算結果,運用簡算可提高計算速度。簡算不單是在做簡算題時才用,是可以隨時使用的,這一點也應讓小學生清楚。
3、運用乘法分配律逆運算易出錯
為了計算簡便,要靈活運用定律,而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算卻是一個難點,小學生難以理解。如計算3.4×0.125+4×0.125,本來小學生一眼就能看出運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得出,可是小學生很容易出現錯誤,(3.4+4。6)×0.125×0。125或者是直接計算,不會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算。但是有些學生學得比較快,所以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出一些不同等級的題目,可進一步深化,挖掘學生的潛能,可以讓學得快的同學拓展思維依次出示:1.25×0.34+4。6+0.125和3。4÷8+4.6×0。125這樣,就不會讓學得快的學生覺得無聊。還有在教學中要盡量減少學生計算的錯誤,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相應的對策,才能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
(二)前后知識的相互干擾對小學生的影響
小學生都認為:我知道按順序做是比較方便的,但這樣就沒有運用運算定律,就不是簡便計算!也有的小學生:“我根本沒仔細看過題目,因為是簡便計算嘛,所以拿上來就運用運算定律。”這種錯誤是由于小學生不正確的簡便意識所造成的,他們認為:簡便計算一定要運用運算定律,否則就不是簡便計算!
由于不看題,本來直接算括號時,算式會更加的簡便,但是有些小學生卻認為要用運算定律,式子才會簡便。因此利用乘法的分配率,雖然最終答案是正確的,但是導致算式多走了彎路,反而不簡便了。
(三)題目本身的數字特征對小學生的干擾
我們在學習簡便計算的一個很明顯的標志就是“湊整思想”。“湊整”就是利用運算定律湊成整十整百,從而達到使計算簡便的效果。但“湊整”必須建立在正確并熟練運用運算定律的基礎上,不能盲目地追求“湊整”,一看到可以合成起來湊成整十整百的,就不顧算式的特性,強制性的“湊整”,變成了為“湊整”而“湊整”,造成知識學習的機械性。有些題,由于受數字的干擾,小學生容易出現違背運算法則的'思想錯誤,盲目追求“湊整”。
(四)小學生靈活運用運算定律的能力欠缺
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算定律教學這一部分,教材在編排上安排的課時較短,內容既少又簡單,題也典型,教材只是告訴你教什么內容,并提供范例,發揮都在于教師,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一步一步的來,一條一條的說明。所以,在上課時,檢查教學效果發現小學生都掌握的不錯,都會運用,可是一到他們自己課外去做時,就不會運用了,因為在前面他們學習了四則運算,從而形成了思維定勢,一下子比較難改變過來,還停留在前面的學習當中,在上課時,由于老師一直在強調所以才會運用,而到了課后沒有人跟他們說,就不知道怎么使用了。如:56×37+56×63,他們只會按照以前所學的從左到右的計算順序去計算,不知道使用簡便計算,靈活的運用到課堂中來。小學生很難轉變所學的知識,所以導致在教學時比較困難。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2
本節課是新教材四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研討目的是12月份的“新基礎”現場活動的前期隨堂課的性質,雖說是隨堂課的性質,但是上課前的準備工作不亞與平時的研討課,因為本次聽課的對象是華師大的吳亞萍教授。之前我好幾次也洗耳恭聽過她的幾次評課,對我的啟發和幫助是非常大的,因此對“新基礎”有了個大概的了解。
這次她能聽我的隨堂課,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正如學校領導所說的那樣是對我的課堂教學的把脈與診斷。在《運算定律》這節課備課前拜讀了吳教授的《小學數學新視野》,也試圖想把新基礎的教育理念能體現在這節課中,但是從課堂執行情況看,教學理念的更新不是搬家這樣的概念,學習新基礎理論也不是一種即興狀態,要想把新基礎理念運用到實踐上還要平時的“練功”,那是一種主動的教學意識的轉變。就目前每個教師已經形成的課堂習慣而言,這樣的轉變在起始階段是艱難的。聽了吳教授的評課我也了了解自己的上課狀態。
一、對“從容”的重新認識
對“從容”一詞的理解無非停留與遇到緊急的事情冷靜、鎮定不慌不忙。如果用在教學上,最多是在上課時遇到緊急的情況下也能泰然處之的一種狀態。這樣的狀態要在剛踏上工作崗位時卻是需要這樣的“從容”,生怕慌亂情急之中亂了教學次序,然而已有近十年工作時間的我“從容”已不再是一向首要的教學指標了,把“拿什么來從容”應該是我的教學追求的目標。對這一詞的理解已經不能停留在教師身體的層面,更應拓展到師生身心合一后的一種從容,是教師能處理各種教學意外后的一種從容,從容的背后反映了教師的綜合素質的能力。
二、對“激情”的再次認可
“激情”原本在我眼里那應該是語文老師的上課狀態,因為那是課文的需要,情感培養的需要,而在數學課上如果把“激情”放在首位的話,有些喧賓奪主的味道,所以幾年來課堂教學中這樣的做作情緒本人一直處于不屑一顧的鄙視,長期下來在造成上課“平”的現象。在聽了吳教授的評點之后,我非常贊同她提出的關鍵時刻釋放“激情”,能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如這節課中,引導學生對規律的驗證時,應對突出一些重點的關鍵詞,能幫助學生對規律的驗證有一定的指向。只有教師本身積極的投入到教學中,那么學生才有可能對你有一個“熱情”的回應,這種回應主要體現的學生的思想意識上的回應。
三、對“數學素養內涵”的拓展認識
在《小學數學教師》第10期《教師應追回失落的數學素養》一文中談到了有關數學教師的素養問題,這次吳教授也在評點中談到了這個問題,看來面對當前的課程改革教師的數學素養是一個非常關注的問題。數學教師應當具有廣泛的知識背景,不僅要明了小學數學知識的背景、地位與作用,精通小學數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小學數學內部的系統結構。其中包含四個方面: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能力,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積極性。
2、抓住課堂上動態生成的資源,作為活的教育資源,引發進一步的思考,這些亮點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的頓悟、靈感的萌發、瞬間的創造,促進學生對新知理解和掌握。
3、合理運用數學知識遷移,利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水平,進行合理的數學知識遷移,從而為新知的形成成為可能,變繁瑣為簡單數學知識學習,變枯燥為有趣數學知識學習。
4、引導學生從數學角度去思考問題。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給學生帶的絕不僅僅是會解更多的數學題,而是非數學問題時,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能夠發現其中所存在的數學現象并運用數學的知識與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是目前作為教師的我只注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時缺少思考的方面,數學學科質量不能僅僅停留于學生“做”的過程,忽視了自身“思與行”的反思。
四、重新認識“數學學科育人價值”
數學學科的育人價值在我眼中無非是培養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就可以了。聽了吳教授對數學學科育人價值的闡述后,我覺得“人人都是教育者”這句話的真正理解。作為無論你是哪門學科的教師,都應該充分挖掘育人資源,因為這是每個教師共同的責任。
“新基礎教育”數學教學的改革,從原來關注數學知識的層面向更深的層次開發。數學學科對于學生的發展價值,除了數學知識本身以外,至少還可以提供學生特有的運算符號和邏輯系統,使學生具有數學的語言系統;可以提供學生認識事物數量、數形關系及轉換的不同路徑和獨特的視角,使學生具有數學的眼光;可以提供學生發現事物數量、數形關系及轉換的方法和思維的策略,使學生具有數學的頭腦;可以提供學生一種惟有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才有可能經歷和體驗并建立起來的獨特的思維方式。
“教書”是為了“育人”,“育人”就需要育人的資源,這樣的資源來自:
1、以數學知識的內在結構作為育人資源。
2、以數學知識創生和發展的過程作為育人資源。
3、以數學發明的人和歷史作為育人資源。
4、以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生活經驗作為育人資源。
5、以開放的問題設計提升數學教學的育人質量。
一堂短短的35分鐘的課,在專家眼里可以發現許多問題,看來作為教師不應該停下學習的腳步,時代的需求遠遠超過你想象的速度。學習的態度也不能忙于求成,只注重形式而忽視對內容的本質的理解。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03-03
《加法運算定律》運算定律課件05-14
《乘法運算定律》運算定律PPT課件05-12
乘法運算定律說課稿11-07
《數的運算》教學反思09-17
《混合運算解決問題》教學反思范文05-14
加法運算律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12-23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5篇12-26
《四則運算與運算定律》的數學課件05-02
數學運算定律的優秀PPT課件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