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1
在這節課中,我很好的利用了課堂隨時生成的資源,通過朗讀感悟,在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以后,我就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懂。“1、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2、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結合理解課文,指導朗讀,再用“因為……所以……”仿照前一課的方法進行了說話訓練。這時,有一個小朋友說:“啊,奶奶真幸福。”我馬上接過他的話,說:“是呀,小峰的奶奶真幸福,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大家一聽,紛紛舉起小手要求發言,有的說因為小峰和媽媽都那么關心奶奶,體貼奶奶;有的說小峰會幫奶奶曬棉鞋,他很愛奶奶;有的說我用小手給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有的說我幫奶奶倒洗腳水,奶奶挺高興……在說話訓練的同時,不知不覺滲透了體貼長輩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更深地懂得了如何尊敬長輩,發揚中國的傳統美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識字方面,學生先后用了“換一換”“加一加”“演一演”等識字方法,氣氛濃厚。有學生上臺演了:合、眼睛、擺、蓋、脫、躺等,識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2
《棉鞋里的陽光》是繼《胖乎乎的小手》之后的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奶奶老了,媽媽格外體貼,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他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也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他們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在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以后,我就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懂。
1、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
2、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
結合理解課文,指導朗讀,再用“因為……所以……”仿照前一課的方法進行了說話訓練。這時,有一個小朋友說:“啊,奶奶真幸福。”我馬上接過他的話,說:“是呀,小峰的奶奶真幸福,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大家一聽,紛紛舉起小手要求發言,有的說因為小峰和媽媽都那么關心奶奶,體貼奶奶;有的說小峰會幫奶奶曬棉鞋,他很愛奶奶;有的說我用小手給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有的說我幫奶奶倒洗腳水,奶奶挺高興……在說話訓練的同時,不只不覺滲透了體貼長輩的思想教育。我覺得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要讓學生充分讀,學生肯定會有自己的感受。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3
《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學習課文后,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為家里人做了什么事”?這個問題雖然簡單易答,也確有孩子能列舉出一兩件事出來,可他們感興趣的卻是老師在生活中的事。
新課改開始后,我努力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盡情地讀,盡情地說,大膽地問,可我卻很少把自己的情感、故事及生活結合教學適時地展示給學生,以至于面對學生的發問,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細細想來,這兩年,我結婚后就很少和父母住在一塊兒,平時生活成了兩點一線,學校里忙工作,回家還得做家務,哪里還有心想父母,照顧父母。我已想不出“為老人做了什么”?
啊!這難道就是一個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生活嗎?可怕啊!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老師為人師表,應率先垂范,不光是在課堂上用書本上的內容去熏陶教育學生,教孩子做人,更應該用生活中的言行去潛移默化,去感染學生。
想到這兒,我知道了下節課該怎么上,更明白了生活該怎么去做……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4
《棉鞋里的陽光》是繼《胖乎乎的小手》之后的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被子、曬棉鞋的過程、動作、對話以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贊揚了尊敬老人的好風尚,教育學生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
教學中,我抓住“媽媽為什么給奶奶曬棉被?”“小峰為什么給奶奶曬棉鞋?”兩個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再用“因為……所以……”仿照前一課的方法進行了說話訓練。這時,有一個小朋友說:“啊,奶奶真幸福。”我馬上接過他的話,說:“是呀,小峰的奶奶真幸福,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大家一聽,紛紛舉起小手要求發言,生1:因為小峰和媽媽都那么關心奶奶,體貼奶奶;
生2:小峰會幫奶奶曬棉鞋,他很愛奶奶;
生3:我用小手給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
生4:我幫奶奶倒洗腳水,奶奶挺高興……
在說話訓練的同時,不只不覺滲透了體貼長輩的思想教育。我覺得在閱讀課的教學中,千萬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要讓學生充分讀,學生肯定會有自己的感受。結果學生自讀自悟都解決了,老師只是引導,只是組織者而已。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5
《棉鞋里的陽光》一課主要寫了媽媽為奶奶曬棉被,“我”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媽媽為什么要曬棉被呢?在得知曬了棉被,奶奶蓋起棉被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時,也有年老之日。《棉鞋里的陽光》一課主要寫了媽媽為奶奶曬棉被,“我”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媽媽為什么要曬棉被呢?在得知曬了棉被,奶奶蓋起棉被來就覺得暖和。同樣道理,“我”為奶奶曬棉鞋,那奶奶穿起棉鞋來不是更暖了嗎?于是“我”也學者媽媽,為奶奶曬起棉鞋來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為了能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課上我安排了較多讀的時間。有學生自由讀,學生分小節讀,學生分主角朗讀,男女生讀等。在讀中,適時拋磚引玉,比如:“小峰看到媽媽給奶奶曬棉被,奶奶蓋著暖和的被子睡著了,他會怎樣想呢?”“小峰為什么(輕輕地)奶奶的棉鞋曬了呢?”等等。從文中的一些細節來體現小峰愛奶奶,孝敬奶奶的拳拳之心。
在這堂課上,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家里人是如何互相關心的。我們班同學的回答感動了我,也感動了其他同學。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6
(原創)《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的描寫,讓學生懂得應該懂得了要愛家里人,懂得了怎樣關心長輩,學會了體貼。學習課文后,我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為家里人做了什么事”?這個問題雖然簡單易答,也確有孩子能列舉出一兩件事出來,但也有一部分小朋友冥思苦想了半天,找不到一件事好說的,有的是想找件與眾不同的大事,可有的小朋友委屈的告訴我,平時自己想幫忙做事,可家長總是說你的任務是學習,做作業。家里的大小事家長全包了,也看的出平時家里勤快的,自己動手能力強,平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動手操作就比較慢,又不懂得愛護自己的學習用品。看來這單元的口語交際課我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操作。主體是我想幫大人做事,大人不允許,我們怎么辦?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7
新課改開始后,我努力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盡情地讀,盡情地說,大膽地問,可我卻很少把自己的情感、故事及生活結合教學適時地展示給學生,以至于面對學生的發問,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棉鞋里的陽光》是繼《胖乎乎的小手》之后的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學習課文后,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為家里人做了什么事”?這個問題雖然簡單易答,也確有孩子能列舉出一兩件事出來,可他們感興趣的卻是老師在生活中的事。在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以后,我就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懂。“1、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2、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結合理解課文,指導朗讀,再用“因為……所以……”仿照前一課的方法進行了說話訓練。這時,有一個小朋友說:“啊,奶奶真幸福。”我馬上接過他的話,說:“是呀,小峰的奶奶真幸福,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大家一聽,紛紛舉起小手要求發言,有的說因為小峰和媽媽都那么關心奶奶,體貼奶奶;有的說小峰會幫奶奶曬棉鞋,他很愛奶奶;有的說我用小手給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有的說我幫奶奶倒洗腳水,奶奶挺高興……在說話訓練的同時,不只不覺滲透了體貼長輩的思想教育。
細細想來,十幾年來我很少回老家和父母住在一塊兒,平時生活成了兩點一線,學校里忙工作,回家還得做家務,哪里還有心想父母,照顧父母。我已想不出“為老人做了什么”?想到這兒,我知道了下節課該怎么上,更明白了生活該怎么去做。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8
今天我講了《棉鞋里的陽光》,效果很不好。
首先,導入沒能和讀課文銜接上。板書題目后,我問學生:你想問什么?學生問:棉鞋里有棉花,怎么會有陽光呢?我接著就讓學生解答,有個孩子說出來了。這時我的過渡語沒跟上。現在想應該說:是不是這樣?讀讀課文就能找到答案。我覺得在此之前還應加上一點:復習識字2,明白作為孩子要孝敬長輩,引入這一課會認識一個孝敬長輩的孩子。然后板書課題。由于這環節沒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后的過程學生很悶,思考不積極。而我自己也受到了影響,熱情大打折扣。
其次是學生讀課文時,我的方法不恰當,是學生失去了讀的熱情。第二環節是學生開火車讀課文,這一聽,我更泄了氣:課前布置了學生讀課文,居然還是那么不流利,聲音還小。我就示范讀了一遍,然后讓學生自己讀。再叫學生讀,效果還不理想,就又讀。來回折騰,別的沒干,下課時間到了。現在想來,是我自己心態不平,方法欠妥,一年級孩子,自己課前讀了課文,能讀正確,就該表揚,在老師的激勵、鼓勵下,更有信心地繼續讀,即使還沒達到我的預期,也不能發火,而是再范讀,或領讀,讓讀的好的孩子接力讀,然后讓大家練習,點名讀時,可以說:“誰想讀?”不管讀的怎樣還是提出要求鼓勵學生,讓學生覺得可以通過反復練習把課文讀好。我想,我范讀時不應只讓學生聽,還要提出要求:劃出媽媽說的話、小峰說的話。學生讀時,在讓聽的學生劃出奶奶說的話。然后我和學生分角色朗讀,再讓全班練習分角色朗讀。學生都喜歡把自己當成文中的人,讀起來有興趣。
最后,在感悟課文時,沒能抓住具體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我把課文想的太簡單了,覺得學生讀熟后就能明白,其實不然。本來我想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整體感知內容,又一想,覺得沒必要,于是改為讓學生自己說,我給出提示,實踐證明學生可以自己完成。接下來我就媽媽是個怎樣的人、小峰是個怎樣的孩子向學生提問,學生的回答很表面化,而我此時卻沒有引導學生再去讀文思考,只是問:除了用好來說,還可以用什么?脫離了文本的閱讀,學生實際是在猜,沒有意義。我應該引導學生讀小峰問媽媽的話、小峰的想法,思考小峰是個怎樣的孩子。并把省略號的內容以填空的方式補充出來,再體會小峰的品質。抓住“輕輕”“擺”來深入地領會。我可以問小峰是怎么做的?學生讀第6段,劃出相關句子。指名讀,齊讀;我也讀,故意丟掉“輕輕”,引起學生注意,順勢讓學生比較不同。而“擺”則可以用換一換的辦法,讓學生體會其不同。最后再讀這一段。按照情節的發展我應該自然地過渡到第7、8段,點名讀,分角色讀,通過評價,引導學生體會小峰高興的心情,奶奶心里的溫暖。
創建高效課堂在我區已經提出好長時間了,可是我仍然不知怎么讓我的課堂高效。哎,我只有經常在人教論壇看同行們的好貼子,每天在家看書,希望能有所收獲。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時,也有年老之日。奶奶老了,媽媽格外特貼,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2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也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這堂課,我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現教學目標:
一﹑識字教學
1.讀中識字
在學生自由讀課文時,我要求學生先把生字在文章中圈出來,然后再把文章讀通順,這樣,生字在學生找的時候有了一遍印象,在每次讀的時候又可以有意識的注意生字。使生字能夠經常再讀中呈現,效果更好。
2.猜謎語識字
我先自己編了兩個謎語給孩子們猜,如“一口咬掉牛角”,“家中人一口”。學生馬上猜到是“午”和“合”。之后,我讓學生自己給生字編謎語給同學猜,評選出編謎語能手。同學們興趣一下子來了,有的編“棉:一條白毛巾,掛在木頭上”;有的編“照:一個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流下四滴血”;有的編“曬:太陽西邊照”等等。通過編謎語,學生不僅對字形加深了印象,而且也提高了識字興趣,從識字中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二﹑閱讀教學
1.從多種形式的讀中體會情感。
為了能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課上我安排了較多讀的時間。有學生自由讀,學生分小節讀,學生分角色朗讀,男女生讀等。在讀中,適時拋磚引玉,比如:“小峰看到媽媽給奶奶曬棉被,奶奶蓋著暖和的被子睡著了,他會怎么想呢?”“小峰為什么(輕輕地)奶奶的棉鞋曬了呢?”等等。從文中的一些細節來體現小峰愛奶奶,孝敬奶奶的拳拳之心。
2.聯系實際,從自己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中使情感升華。
都是孩子是最真實的讀者,也是最可愛的人。在今天這堂課上,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家里人是如何互相關心的。我們班同學的回答感動了我,也感動了其他同學。陳嘉輝說:“我天生有一半頭發白了,我的爸爸媽媽為了給我治病,跑了很多醫院,也借了很多錢,媽媽經常為了給我煎藥起早。我很感謝他們,也很愛他們。我要好好孝順他們。”說完時,已經哽咽了,眼眶里滿是淚水。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10
《棉鞋里的陽光》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本課比較淺顯易懂,所以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語言,體會小峰的心里活動,滲透尊長輩教育。
奶奶老了,媽媽格外體貼,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她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也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他們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在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以后,我就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懂。“1、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2、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結合理解課文,指導朗讀,再用“因為……所以……”仿照前一課的方法進行了說話訓練。學生說完后我說:“小峰的奶奶真幸福,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大家一聽,紛紛舉起小手要求發言,有的說因為小峰和媽媽都那么關心奶奶,體貼奶奶;有的說小峰會幫奶奶曬棉鞋,他很愛奶奶;有的說我用小手給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有的說我幫奶奶倒洗腳水,奶奶挺高興……在說話訓練的同時,不知不覺滲透了體貼長輩的思想教育。
通過學習,大部分學生懂得了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課后,我想如果我們每位教師都能挖掘課本中內容,把“育人”放到首位,那么我們的課堂就不僅僅只是知識的講授,更是人類優秀品質的傳播,當然,作為老師也應該把知識和情感教育真情流露出來,讓學生們自然而然地接受,并把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悟到的感情運用到生活中去,那么我們的社會將變得多么和諧,生活將變得更加美好!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11
初讀《棉鞋里的陽光》,首先會被課題所吸引,帶著疑問讀下去,你會覺得文章不像涌動著骨肉親情的抒情散文那樣感人肺腑,不過就是一種生活中極普通的小事:一位母親給婆婆曬棉被,這舉動濡染了小峰幼小的心靈。文章卻也含而不露地給人以啟示,親情的溫馨撲面而來。
課文淺顯,更應放手讓學生自學,旨在培養他們自能讀書的好習慣;學會在讀中思考、圈、點、批、畫;學會質疑,并能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學會合作學習,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與師生共同探究,以促進學生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我要求學生不齊讀,學生自選適合自己閱讀的讀書方法,或快或慢,再讀課文,提出一兩個認為重要的問題。如,“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為什么說棉鞋里有好多陽光呢?”然后利用討論的方式,由學生自己思考、學生之間討論、交流,再向全班進行匯報,由其他人進行補充。用這種方式旨在圍繞課文重點,人人都參與交流和討論,人人都有發表個人想法的機會;可以充分發揮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用不著過多的講解和提問,只對學生的匯報給予點撥和鼓勵,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對“媽媽”的敬仰和對“小峰”贊賞之情得到升華。事實上,學生別看年紀小,大部分是能夠找到課文主要問題的,也能對問題做出思考和回答。特別是抓住媽媽給奶奶曬棉被、小峰給奶奶曬棉鞋這兩件事,孩子們讀、思、論之后都能夠體會到媽媽的孝,小峰的懂事,進而從小峰身上學習到尊敬老人,關心老人的品質。
因此,學習完課文后,我提議,讓學生留心體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是怎樣關心、照顧自己的,并試著去為自己的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目的是讓學生由理解進而真正的行動起來。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12
一年級的孩子的直觀思維、感性思維占極大的比重,因為課文的主要事情是寫媽媽和小峰為奶奶曬棉被、曬棉鞋,因此,“送親情陽光”活動很容易被孩子們狹隘的詮釋為一系列跟“陽光”有關的行動:給長輩曬被子、曬棉衣、曬鞋子……我們老師應關注這一點,引導孩子們從思想上、行動上尋找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體貼長輩、關心長輩,比如給生病的爺爺唱首歌、削個蘋果,給疲倦的爸爸捶捶背、倒杯開水等等。當然,如果有能夠感悟到“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關心,關心能夠溫暖人們的心靈”,那是更到位的理解,但不宜拔高要求,應生生的灌輸孩子此種認識。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13
在自己班上完《棉鞋里的陽光》第二課時后,我的心情是很沮喪的。在排除了各種客觀因素外,我從自己身上、教學設計上進行了一下的反思:
首先是學生預設、準備上。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全的人。”“人在游戲時,充分調動聽覺、視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大腦又處于興奮狀態,這種狀態下的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才還了學習以廬山真面目,這樣的教育才更富有人性,才意味著人的解放。”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連續上了兩節主課,身心都已經出現疲乏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辦法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那課堂效果可想而知。而我最大的問題是在沒有預想到學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在上課前進行課堂組織時,并沒有給學生一種正面的肯定,在引入時采取了用字卡開火車復習詞語的方式,但沒有用上多媒體中復習生字的游戲,所以學生的興趣并沒有被激發出來。而學生只有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才能讓身心放松,才會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主動地進行思考。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也跟我自己的準備不足、思考不周有關。總覺得在長湴上過一次后,又花了很多心機修改教案,學生方面自己也非常熟悉,不會有問題,所以忽略了對學生的預設,也沒有重視換課室后多媒體的使用等方面的細節問題。
第二是由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夠積極,我的心情也被感染了,變得焦急。雖然自己也盡力的調整,而且花了非常大的力氣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只在課堂的下半段,學生才進入狀態,可謂為時已晚。
教案的設計雖然已經修改過好幾次,但在細節上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在修改過程中,自己預設到的學生會分不清媽媽和小鋒說的話是因為文章第一次出現了說話人在后這樣的方式,但認為用不同線段明示給學生后就能解決。但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明確指示學生用什么樣的線段畫出誰的話,只是說不同線段,比如波浪線和直線等。所以學生也是不統一,導致分角色朗讀過程中還有不少學生分不清那句是媽媽說的,那句是小鋒說的。一年級的小朋友一定要指令明確、統一。再就是自己的板書,很隨意。自己在設計教案時,也設計過板書,只要求自己寫字規范,內容簡潔、突出,并沒有考慮過美觀性。但在看了梁老師幫我設計的板書后,才知道低年級的板書除了要規范外,還要注重協調性與美觀性。
最后,關于一年級的閱讀教學,也就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模式,自己感覺是要按照感情讀文、語言表達和知識點的訓練、寫字這三個方面去設計,但總覺得很難把握。要體現學生為主,要體現以知識點為中心,自己在一年級第二課時怎么設計方面還是比較模糊的,希望能得到老師們的指點。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14
在上課之前,我先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全家福”,讓他們互相說一說家里的趣事,學生就顯得相當感興趣,這種方式比較貼近生活的實際,所以學生說起來也相當熱烈,爭先恐后地向全班學生講述,內容自然而然地也圍繞著家里面誰最疼愛自己,怎樣疼愛的。之后出示課文中的插圖,讓他們來說一說在文中看到的人物,想一想他們之間又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學生因為說過了自己的照片,所以說起課文的插圖也就事半功倍了。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所不足的便是在問:讀了他們的話后,你想說些什么的時候,我沒有去引導學生,以致于學生的回答與我設計此環節所想象的有些出入。
第二課時在課文開始之前,先復習上節課所學的生字詞,但是在這個環節中,我稍稍做了些改動,就是女生讀字,男生組詞,這種形式在以前沒有出現過,所以學生特別的感興趣,這使我意識到在將來的教學中應該多去探索些新鮮的方式,讓我們的學生不要一味的只在一種方式上運行,這樣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大大削弱,反之,則能達到一個熱烈的情緒。在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先揣摩在家中爸爸、媽媽和奶奶說話時的語氣,再引導他們讀一讀文中的話,學生在聯系生活的同時對于課文中的話語也就更能理解了。在教學生字的階段,我讓學生先觀察,講一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開始書寫。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15
《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透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的描述,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就應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學習課文后,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為家里人做了什么事”?這個問題雖然簡單易答,也確有孩子能列舉出一兩件事出來,可他們感興趣的卻是老師在生活中的事。
新課改開始后,我努力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盡情地讀,盡情地說,大膽地問,可我卻很少把自己的情感、故事及生活結合教學適時地展示給學生,以至于應對學生的發問,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細細想來,這兩年,我結婚后就很少和父母住在一塊兒,平時生活成了兩點一線,學校里忙工作,回家還得做家務,哪里還有心想父母,照顧父母。我已想不出“為老人做了什么”?
啊!這難道就是一個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生活嗎?可怕啊!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老師為人師表,應率先垂范,不光是在課堂上用書本上的資料去熏陶教育學生,教孩子做人,更就應用生活中的言行去潛移默化,去感染學生。
想到這兒,我明白了下節課該怎樣上,更明白了生活該怎樣去做……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12-25
棉鞋里的陽光課文教學片斷賞析12-29
《棉鞋里的陽光》課文片斷賞析12-29
鞋里的細沙哲理故事10-23
哲理故事:皮鞋里的靈魂04-25
一年級《陽光》教學反思12-22
一年級《陽光》教學反思9篇12-22
一年級語文上《陽光》教學反思12-16
一年級上冊語文《陽光》教學反思12-16
神奇的彩色棉閱讀題答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