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1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這篇讀書筆記的文章內容也較淺顯,學生一讀就懂。但是我發現文章都用概括性的語言來描寫人物,很難把課文上得有聲有色。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為了使魯濱遜的形象在學生的腦中豐滿起來,我采用放飛學生的想象這一方法,抓住文章第九—十二節內容,讓學生讀讀這幾個情節,邊讀邊想象,在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把這個故事的情節變成一幅幅活的的畫面。
這樣學生隨著文字,腦海里閃現畫面,與同學一起交流你所看到的畫面。學生的語言鮮活起來,我再適時地補充一些資料,從而使學生體會魯濱遜確實是一個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人,也就領會了為什么這本書能三代相傳,而且吳緬對這本書愛不釋手,并決定好好珍藏的原因了。學習了課文,我還引導學生說說,這篇讀書筆記主要是圍繞哪些方面來展開的?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2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經典的小說,怎樣才能通過一篇讀書筆記打動孩子,走進孩子的心?教學時,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聯系課文,體味生存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上,他獨立生活28年,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議的事啊!同學們,你能想象嗎?請仔細閱讀課文8—12小節,聯系課文內容,想想魯濱遜在荒島上會遇到哪些困難?”
學習這一段,我沒有讓學生直接從文中找出他如何在孤島生存的語句,而是讓學生通過閱讀他的生存方式,來想象他曾經遇到過哪些困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馬上被調動起來,并且仔細研究內容,有根據地想象出他曾經沒有飯吃,沒有地方住,沒有衣服穿……再聯系課文得知他是如何解決了這些問題。這樣,進出課本變得自然、有效,好象反過來學習課文內容,其實三句不離本行。
二、積累名言,啟發回味
“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這是書中的一句名言,我先舉了個黑夜一人在家的例子,引起學生共鳴,再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最后理解害怕危險的心理實際上就是沒有戰勝苦難的勇氣與信心。接著我又給了另一句名言:“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這個絕對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來。”再讓學生猜測一下當時魯濱遜的處境,并聯系自己的生活談談理解。學生邊積累,邊回味,明白讀書還要有慧眼。
三、摘選段落,激發興趣
在教學緬兒想象魯濱遜這個人物前我補充了一段小說片段:“我現在既已登上了陸地,平安上岸,便仰臉向天,感謝上帝令我絕處逢生,因為幾分鐘之前,我還幾乎無一線生還的希望。現在我相信,當一個人像我這樣能死里逃生,他那種心蕩神怡,喜不自勝的心情,確實難以言表。我也完全能理解我們英國的一種風俗,即當惡人被套上絞索,收緊繩結,正要被吊起來的時刻,赦書適到。這種情況下,往往外科醫生隨赦書同時到達,以便給犯人放血,免得他喜極而血氣攻心,暈死過去:狂喜極悲,均令人靈魂出竅……”學生讀著讀著就笑起來了,忍不住交流起來。這時適當的引導,孩子對小說的興趣大增,課后就會主動去借閱,并對下文人物形象的教學起到了過渡作用。
當然,文章不僅僅是描寫《魯濱遜漂流記》。走出小說,我讓孩子們明白了家傳的期望,寫寫緬兒的贈言,討論女孩子要不要讀這本書,如何寫一篇讀書筆記。但是正因為小說已經深入人心,后面的教學才能順利地進行,才能讓文章學得有滋有味。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3
在“簡單”中挖掘內涵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
“簡單”,這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最后一篇課文《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初讀課文,覺得它的簡單在于:(1)與前兩篇課文《小草和大樹》、《輪椅上的霍金》不同,本文似乎沒有歌頌偉大的人物,也似乎沒有十分難懂的哲理。
(2)文章結構條理清晰,讓我一讀就一下子了解到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繼而就思考:這樣的文章該如何設計教學過程?似乎淺顯易懂,似乎沒也什么地方值得細細探究的!帶著疑惑,我再一次細細閱讀課文,隨著對作者楊紅櫻的進一步了解,對《魯濱迅漂流記》的閱讀,又翻閱了教學參考用書,又上網瀏覽了相關教學輔助資料,才逐漸改并了最初對它的認識。它很不“簡單”:
(1)它是一篇文中文,是楊紅櫻作品《男生日記》中主人公吳緬的一則日記。它除了是一則日記之外,還是一篇優秀的讀書筆記。
(2)楊紅櫻創作本文,是借孩子的口向孩子們推薦好書,這樣更容易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孩子們樂于接受。想到這兒,我豁然開朗,除了把教學重點放在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之上,還應該滲透讀書方法的指導。所以,我的教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適當拓展故事內容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從課本涉及故事內容出發,引導學生質疑,如主人公魯濱遜如何種植大麥和水稻,如何救下星期五?他后來又是如何離開孤島的?請正在閱讀或已經閱讀本書的同學相機介紹。因為開學初就布置了對本書的閱讀。所以,很多學生都躍躍欲試,介紹得眉飛色舞,眉開眼笑。其他同學聽得也津津有味。從他們的表情我
可以看出他們對這些讀過書的同學無比羨慕。相信他們課后也一定會去主動閱讀這本書。
二、欣賞名言以指導讀書方法。
在師生共同品析本文的名言的基礎上,我又出示了我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發現的名言,讓學生品讀理解。相機啟發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要讀懂故事的內容,還要學會用慧眼發現佳句,并把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下來。當然,閱讀名著的方法還有:感受人物特點,發揮豐富的想象。總之,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不能只滿足于對故事的了解。
三、領悟送書目的以獲得人生啟示。提出探究性問題:為什么爺爺把書贈給爸爸,爸爸又把書贈給我呢?聯系課文第一部分爺爺和爸爸寫在扉頁上的文字,讓學生同桌討論。引導學生
了解其實一家三代之間并不只是在傳遞一本書,而且還在傳承一種精神:學會生存,學會堅強,學會面對困難不畏懼。這本書真的有么大的作用嗎,在本書中你還會有怎么樣的收獲,就請學生課后認真閱讀,還可以與讀過的同學互相交流讀書心得!
教學本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班學生都能津津有味地聽講,真正地跟著我走進了課文,走進了魯濱遜,使他們能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迸生了濃濃的閱讀興趣,也收獲了閱讀的方法。
不足之處是:1、開始的復習引入用時太多,課堂顯得前松后緊,后面的內容學得太倉促;2、由于對學生估計太高,第二課時的目標定得太多,反而讓學生有點無所適從。 這些說到底,還是對學生學情了解不夠充分,教者過于理想化了,以后一定要注意。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4
“簡單”,這是本冊第三單元最后一篇課文《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初讀課文,覺得它的簡單在于:
(1)與前兩篇課文《小草和大樹》、《輪椅上的霍金》不同,本文似乎沒有歌頌偉大的人物,也似乎沒有十分難懂的哲理。
(2)文章結構條理清晰,讓我一讀就一下子了解到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繼而就思考:這樣的文章該如何設計教學過程?似乎淺顯易懂,似乎沒也什么地方值得細細探究的!帶著疑惑,我再一次細細閱讀課文,隨著對作者楊紅櫻的進一步了解,對《魯濱迅漂流記》的閱讀,又翻閱了教學參考用書,又上網瀏覽了相關教學輔助資料,才逐漸改并了最初對它的認識。它很不“簡單”:
(1)它是一篇文中文,是楊紅櫻作品《男生日記》中主人公吳緬的一則日記。它除了是一則日記之外,還是一篇優秀的讀書筆記。
(2)楊紅櫻創作本文,是借孩子的口向孩子們推薦好書,這樣更容易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孩子們樂于接受。想到這兒,我豁然開朗,除了把教學重點放在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之上,還應該滲透讀書方法的指導。所以,我的教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適當拓展故事內容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課本涉及故事內容出發,引導學生質疑,如主人公魯濱遜如何種植大麥和水稻,如何救下星期五?他后來又是如何離開孤島的?請正在閱讀或已經閱讀本書的同學相機介紹。因為提前一星期就布置了對本書的閱讀。所以,很多學生都躍躍欲試,介紹得眉飛色舞,眉開眼笑。其他同學聽得也津津有味。從他們的表情我可以看出他們對這些讀過書的同學無比羨慕。相信他們課后也一定會去主動閱讀這本書。
二、欣賞名言以指導讀書方法。在師生共同品析本文的名言的基礎上,我又出示了我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發現的名言,讓學生品讀理解。相機啟發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要讀懂故事的內容,還要學會用慧眼發現佳句,并把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下來。要在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不能只滿足于對故事的了解。
三、領悟送書目的以獲得人生啟示。提出探究性問題:為什么爺爺把書贈給爸爸,爸爸又把書贈給我呢?聯系課文第一部分爺爺和爸爸寫在扉頁上的文字,讓學生同桌討論。引導學生了解其實一家三代之間并不只是在傳遞一
本書,而且還在傳承一種精神:學會生存,學會堅強,學會面對困難不畏懼。這本書真的有么大的作用嗎?在本書中你還會有怎么樣的收獲,就請學生課后認真閱讀,還可以與讀過的同學互相交流讀書心得!
教學本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班學生都能津津有味地聽講,真正地跟著我走進了課文,走進了魯濱遜,使他們能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迸生了濃濃的閱讀興趣,也收獲了閱讀的方法。最大的遺憾是在學完本文之后的一個階段,沒有及時和學生開展《魯濱遜漂流記》的讀書交流會。反思寫到這里,突然又冒出一個不“簡單”:楊紅櫻真是個不簡單的作家,她總是以看似淺顯易懂的文字,講述的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故事,卻能給孩子們帶來不簡單的收獲,她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這難道不是我們課堂教學所要學習的嗎?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5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主要講述了《魯濱遜漂流記》是“我”家一本三代相傳的書。在閱讀中,“我”懂得了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會成為一個成功者,成為一個英雄。《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是本學期的共度數目之一,因為學生比較喜歡,再加上配合教學這篇課文,我把它作為第一本進行閱讀。不到一個月時間,學生們就已經讀完了,有些學生甚至讀了好幾遍,為教學這篇課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習課文比較輕松,因為課文中介紹的故事內容學生都比較熟悉,在荒島上會遇到哪些困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很輕松地就完成了。我引導學生進行了想象,想象魯濱遜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小組之間進行了合作交流,有的說他會遇到野獸,有的說他會遇到寒冷的襲擊等,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在學習完之后,我們還寫了隨筆,題目不限,有的寫了《魯濱遜,我想對您說》,有的寫了《如果我是魯濱遜》,還有的寫了《當我流落到荒島上》,等等。很有創意,很有想法。
我想,我們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書本中的知識,更多的應該是做人的道理。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6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經典的小說。運用這篇小說打動孩子,走進孩子的心,讓孩子們學會生存,是在教學中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上課伊始,首先讓學生了解: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因此讓學生去查資料,或看看這本書。為上好這一課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讀前六個自然段后,引導學生找出爺爺的題詞中的話:“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又找到了爸爸的題詞:“教我們學會生存的書””還從課文中找到了:“真是一本三代相傳的書””。找到這三句話,為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作好鋪墊。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上,魯濱遜獨立生活28年,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議的事啊!同學們,你能想象嗎?請仔細閱讀課文8—12自然段,聯系課文內容,想想魯濱遜在荒島上會遇到哪些困難?”注意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想象當時的情景,練習說一說。
在教學這一段時,我讓學生通過閱讀魯濱遜的生存方式,來想象他曾經遇到過哪些困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他們小組合作學習,仔細研究交流內容,有根據地想象出他曾經沒有飯吃,沒有地方住,沒有衣服穿……再聯系課文得知他是如何解決了這些問題。這樣,課堂教學變得自然、有效。
為了讓學生了解作者有什么樣的感受,再次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魯濱遜是一個探索者,一個發明家,一個善于創造性勞動的人。我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理解了笛福的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接著,我引導孩子們回歸前文,引讀道:難怪爺爺說——生讀: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難怪爸爸說——生讀:這是教我們學會生存的書;難怪我說——生讀:等我有了兒子,我就把這本書再傳給他。
孩子們,我們僅僅傳的是一本書嗎?
學生回答,我們傳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無畏、一種冒險、一種進取的精神。討論女孩子要不要讀這本書。正因為小說已經深入人心,后面的教學才能順利地進行,才能讓文章學得有滋有味。
最后引導學生:“那么,如果你要將書傳給你們的孩子時,你會在書上寫些什么呢?”學生寫完之后的交流讓我感動。
為了不斷的引導學生去發現書中的內容,我進行了課外的延伸,大家共讀一本書,然后交流讀書的收獲。學生對這本書的理解很深刻了。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12-16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含二課時)01-17
六年級語文《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同步練習02-16
祁黃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3-08
中班男孩子教師評語01-20
《aoouiu》教學反思12-25
《等分》教學反思12-25
自我教學反思12-26
經典教學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