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教學反思14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蝸牛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蝸牛的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主要是寫“我”聽到一首歌謠回憶童年時觀察蝸牛的事。文章以情感變化為線索,寫“我”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后來又敬佩蝸牛。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弄清作者為什么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后來又敬佩它,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在講這一課時,根據小學生對動物有著天生的興趣這一點入手,課前,我首先布置學生觀察蝸牛,畫蝸牛,給蝸牛設計一個家等探究活動;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先介紹下自己觀察、動手后對蝸牛的感受、看法,學生通過觀察、動手實驗、交流等活動,獲得對小動物豐富的直接認識。在感悟課文時,讓學生充分、自由地讀,讀出對蝸牛的喜愛之情和贊美之情。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想想作者為什么開始嘲笑蝸牛是個膽小鬼,后來又敬佩它。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重點詞句仔細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接下來,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交流,理解“蝸牛是怎樣在垂直平面上爬行”這部分內容,有一個小組的同學在反饋時,通過回顧自己爬山時的體驗,從而體會出蝸牛爬行的艱難,同時也理解了“長途跋涉”這一詞的含義和蝸牛不懈努力的精神。課后,我布置學生觀察一種小動物,像課文的作者那樣,仔細觀察它的樣子、動作,看看有哪些新發現,并做好觀察日記,然后在班上進行交流。這樣,不僅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而且培養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蝸牛還是很感興趣的,課后,有一個同學對我說:“老師,以前,我總覺得蝸牛太笨了,爬得慢吞吞的;現在,我覺得蝸牛太偉大了,我要學習它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蝸牛的教學反思2
蝸牛搬家是中班《勇敢的我》主題活動中的一個語言活動,故事中小蝸牛因為怕這怕那猶豫不決最后搬家沒有成功。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我制定了這樣的目標: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知道小蝸牛因為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萌生克服困難的勇氣。
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了一只不開心的蝸牛進行導入,蝸牛開心嗎?引導幼兒關注蝸牛的表情,知道蝸牛很不開心,帶著蝸牛為什么會不開心這樣的問題進入故事傾聽。本節課我主要通過三個環節進行的。第一個環節是幼兒通過傾聽故事第一段,了解蝸牛為什么搬家。在這一環節中部分幼兒認為蝸牛住在石縫里是很舒服的。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幼兒沒有理解“日曬之苦”這個詞的意思。幼兒結合天氣情況、親身感受,能夠理解“風吹”,冷,不舒服。但他們認為“日曬”,暖和,是舒服的。針對這一問題我先讓幼兒想一想,我們觀察過蝸牛,它們喜歡在什么地方生活。然后再讓幼兒回憶,夏天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都喜歡涼快的地方玩,不愿在太陽底下游戲,知道太陽曬,熱,不舒服。第二個環節重點是讓幼兒學說蝸牛與蜜蜂、蝴蝶、青蛙之間的對話,感知三個小動物幫助蝸牛搬家,但蝸牛都找出種種原因(害怕困難)沒有搬。問題出在蝸牛與青蛙的對話上,“天潮地滑,小土崗的斜坡爬起來很吃力。”這句話幼兒說起來很繞口,我忽視了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為此我降低難度,把這句話改為“下雨了,小土崗的斜坡太滑,會摔著我。”幼兒結合親身經歷,知道路滑,容易栽跟頭,易理解,說起來也簡單多了。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蝸牛并結合生活實際,用拋出問題進行討論來學習,當我提問“你是小蝸牛你會因為天氣不好放棄搬家嗎”,發現幼兒一下沒反應過來,我立即意識到是我的問題幼兒不理解,“放棄”一詞對這些孩子來說很陌生,于是我立即調整為“如果你是小蝸牛,朋友們來幫你搬家,你搬不搬?”馬上就有幼兒說:我會搬!我一定搬!不管刮風下雨我一定搬!當我問及幼兒:你平時上幼兒園的時候有沒有碰到天氣不太好的時候,你有沒有因為天氣不好不上幼兒園呢?幼兒回答都說會上幼兒園,讓幼兒明白蝸牛沒搬成家是因為害怕困難,從而教育幼兒要做勇敢的、不怕困難的好孩子,并萌發戰勝困難的勇氣。
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容很獨特,里面的對話工整、有序,闡述的道理明顯、易懂,整個環節把握的較好。
蝸牛的教學反思3
《蝸牛的獎杯》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課文可以分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寫從前的蝸牛飛行本領高強,獲得了冠軍獎杯。第三自然段寫蝸牛獲得冠軍獎杯后自滿自足守著獎杯,不思進取。第四自然段寫蝸牛因不再練飛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飛上天了。根據教材特點,以及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在教學設計時,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抓好朗讀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讀出感情。由于課文是寓言故事,教學中重在引導學生自悟寓意,不以繁瑣的分析或抽象地講道理,所以我反復創設情境,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自讀自悟。本教學設計注重了引導學生從詞語表達的準確去體會、感悟寓意。如:通過對“遙遙領先”、“得意洋洋”、 “唯恐”、“生怕”、“天長日久”等詞語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復品讀,學生在腦海里形成了蝸牛得獎后所作所為,讓學生感受、體味到語言文字中所蘊含著的道理。
二、抓好重點詞語
在本課中重點詞語有“遙遙領先”、“得意洋洋”、“天長日久”、“唯恐”、“生怕”等,課堂上我通過各種形式、方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意思,從而理解所在的句子及段落的意思。比如:在理解“遙遙領先”一詞時,通過讓學生上黑板貼蝴蝶、蜻蜓的圖,從而明白蝸牛是多么的厲害;在理解“唯恐”和“生怕”時,我通過找近義詞,比較意思,理解“唯恐”和“生怕”兩個詞的細微差別,老師最后進行總結,使學生體會蝸牛非常得意的心態。學生對詞語的積累,由得意洋洋,得出“洋洋得意”、“得意忘形”、“惟恐——生怕”這一對近義詞的理解,都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課文。
三、抓好語言文字
語文教學的核心就是語言文字訓練。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將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巧妙的結合進行了融合,我注重情境的創設,比如:“你現在就是小蝸牛,我來采訪一下你,你的心情怎樣?以后準備怎么做?”,“看著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蜻蜓,老蝸牛會對小蝸牛說什么呢?”等等,讓學生進入到角色,更好地體會蝸牛當時的心態,進而體會到課文的寓意,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高效的言語活動,高質量的提高學生的語言。
有的時候,想象中的課堂與現實中的課堂總是有著很大的差別,這課《蝸牛的獎杯》課文是那么生動有趣,我也準備得很充分,畫了小動物圖片,做了PPT,我認為還是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但是課堂的氣氛遠沒有想象中的活躍。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1、 讀得少。我覺得我的教學朗讀指導還是偏少,朗讀方式較單一,還是顯得比較枯燥,學生朗讀的形式可以更豐富一些,引導學生真正投入到故事的情節中去。在理解“唯恐”、“生怕”的時候,讓學生體會不能互換的原因是什么,應該將兩句話分開指導朗讀,在充分讀的基礎上,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2、問題難。
用“因為———所以————”來說句子,問題的設計缺乏坡度。如果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句子的意思,再用“因為———所以————”來說,就容易了,學生答題的信心將倍增。“老蝸牛會對小蝸牛說什么呢?”如果讓學生相互討論一下,也將會降低難度。
3.拓展要實。
最后拓展的格言,在設計時,覺得四條太多,可是并沒有刪去。如果刪去兩條,利用一點點的時間幫助學生理解一下,再讓學生自己去收集一兩條,或者剩下2條讓孩子自己利用課外去弄明白,不是真正由課內延續到課外了嗎。
蝸牛的教學反思4
上課伊始,我親切地與學生聊找蝸牛朋友的經驗,并把一個學生的蝸牛要來看,然后“不經意地”把他的蝸牛與我的一盒蝸牛混在一起,讓他說說自己蝸牛的特點,從而幫我找到他的蝸牛。學生說他的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個殼,是白色的,而我的蝸牛也有許多符合這些特征。學生感到無計可施了,我才告訴學生:“老師是跟你開玩笑呢!”通過創設這樣的情境,使學生發現自己對蝸牛朋友的了解確實非常有限,從而極大地調動起學生觀察蝸牛的積極性,在下面的觀察中發現了自己的蝸牛的許多細小的特征。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興趣。”小學生的好奇心較重,我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手段把這種好奇心發展為“科學的好奇心”,擴大學生的興趣范圍,激發研究的欲望。
在研究蝸牛的環節,學生提的關于蝸牛的問題有:蝸牛的壽命有多長?蝸牛最害怕什么?蝸牛能在水里生活嗎?蝸牛為什么會冬眠?蝸牛的粘液永遠也流不完嗎?蝸牛貪吃嗎?蝸牛有幾顆牙齒?蝸牛冬天上哪冬眠?蝸牛怎樣從殼里爬出來?看來,學生的小腦瓜里有無窮無盡的天地,就看我們會不會發掘。
研究時,學生選了幾個問題:蝸牛怕什么、研究蝸牛能在哪些物體上爬、蝸牛吃什么等。幸虧我課前準備了大量的材料,學生的研究才如魚得水。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有條不紊地提出猜想、設計方案、領取材料、分工合作、記錄、討論、總結匯報。看到他們真的“像科學家那樣真刀真槍地搞科學”,我感到由衷地喜悅。
聽課教師的課后反饋:
本節課的設計和實施,教師著眼于“課程目標”,置“學生的發展”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把學生的發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觀察、探究,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舍的花時間,讓學生去探究,給學生創造機會,營造平等、和諧、相互尊重的氛圍,教師充分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有主見的、有思維的個體,留給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究,教師注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相互交流,使他們的思維隨時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投入了“探索科學奧秘”的過程中,進行深入的研究,有的甚至達到興奮、忘形的境界,這就是本節課最大的成功。
蝸牛的教學反思5
在學習歌曲《蝸牛與黃鸝鳥》一課時,我根據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中以外部活動和游戲為興趣的特點,在上課前,我把學生分成蝸牛隊和黃鸝鳥隊來展開聽音視唱的音樂游戲競賽,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聽音排序
聽音游戲開始了,蝸牛隊和黃鸝鳥隊在隊長的帶領下各選派出兩名同學參加比賽。每人頭上戴一個音符頭飾,隨意站成一隊。教師先給一個標準音,然后按照樂句中音符出現的先后順序分別彈奏出來,戴頭飾的同學則按照師彈奏的順序從新排成一隊。教師分別彈奏出的音符是“5、3、1、6”,戴頭飾的同學們屏住呼吸、側耳傾聽,恐怕自己給隊里抹黑。很快根據自己的判斷從新站成一隊。教師再彈奏出第二組音符“5、3、2、1”,請另外一組的同學進行比賽。
二、評委評判
擔任本次比賽的評委是全班同學。教師只起一個輔助作用。當一個同學聽辨后,大多數同學都能夠準確的用手勢判斷對錯。遇到有爭議的時候,教師及時補充,給予標準答案。凡是判斷正確的隊能夠獲得一個小獎杯,于是歡呼聲一片。教室里立刻成了歡樂的海洋。看的出來,同學們對這種形式的學習非常感興趣。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因此“聽”應作為中小學生音樂教育的一條主線。如果說音樂欣賞課是培養學生聽的審美能力,那么聽唱培養的則是學生的記憶力與再現能力。
蝸牛的教學反思6
《蝸牛的獎杯》一課是一篇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蘊涵哲理。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讀,在讀中體味語言,懂得課文向我們揭示的道理,受到教育。
首先抓住重點詞句,朗讀感悟。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每個人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各不相同,對文本的理解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有力”、“自由”、“遙遙領先”、“得意洋洋”等詞語,重點朗讀感悟,并時常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以此誘導學生對文本內容有所感悟,在不斷的讀書積累中提高學生的能力。
接著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讀說結合。
情境的創設意在低年級兒童直觀形象的思維與心理狀態,旨在讓他們的積極情感貫穿課堂始終,只有調動起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興趣,才能達到學生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學好語文的目的。所以課堂上我讓學生在讀讀、說說中感悟課文內容,使學生以積極的狀態投入學習。
其次讓學生拓展說話,深化體驗。
本篇課文,給我們留下了充分的思維空間,如蝸牛得獎之后、其他動物看到蝸牛成天背著獎杯、老蝸牛和小蝸牛的插圖……都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因此,在學生接觸感悟了本文鮮活的語言后,我設計了相關的說話練習。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拓展讀說的訓練中真正學會表達,同時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獨特的體驗。可是這節課上下來好多地方與事先不相符,這都與自己的水平、心理素質有關,有待于好好的學習。
蝸牛的教學反思7
《蝸牛》是三年級第二單元“動物”的第三課。在前面一節課上,學生對蝸牛的身體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回家飼養過一段時間蝸牛,對于蝸牛已經獲得了許多信息。這一節課主要是學生結合課前的觀察,在課上以一定規范的方法繼續觀察探究蝸牛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生活習性。上課時我先請學生談談養蝸牛過程中的收獲、遇到的問題,再結合課本內容開展教學,和學生一起觀察蝸牛的休眠、吃食、呼吸、排泄等活動。可能是對教材把握不準確,準備也不充分,沒有發揮出學生的主動性。
師傅在聽了這節課之后給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把握教學目標,三年級學生的科學課堂,知識獲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識如何獲得的過程更為重要。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應該以學生自己動手觀察為主,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課堂常規,為高年級段科學課打好基礎。
其次,在課堂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討論、發言。不能只要學生說出教師所希望聽到的內容之后就立刻打斷。有時課堂紀律差,學生會在座位上說話有兩種可能:一是,教師的課堂氣氛沒調動好,學生不感興趣,轉而討論課堂外的問題;二是,學生對教師所講的有思考,但是沒有機會發言,學生找不到抒發的機會只能和周圍的同學說話。
最后,要把課堂常規的培養融入每一堂課,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不能一味批評,要在班中樹立榜樣作用。使用一些積極的方法提醒表現不好的學生,而不是消極地批評。對于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學生,采用提問等方法,而不是直接點名批評。同時注意學生在其他人回答時是否認真傾聽。
蝸牛的教學反思8
前不久,聽一位音樂教師的公開課《蝸牛和黃鸝鳥》。其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小朋友談談:你喜歡蝸牛還是小黃鸝?為什么?小朋友的發言十分熱烈,其中不乏一些天真、充滿童趣的想法,如:我喜歡蝸牛,因為它會冬眠;我喜歡小黃鸝,因為春天來了,小黃鸝可以出來談戀愛了……他們稚嫩的童音,迎得聽課教師陣陣善意的笑聲。但一位小朋友的回答,我卻笑不起來。他說:“我喜歡小蝸牛,因為它背上有房子,永遠不用怕下雨……”話還沒說完,其他小朋友就哄笑起來,有的還大聲說:“真傻,背上有房子重死了,行動也不方便。”有人附和著:“就是,這房子討厭死了,壓得小蝸牛走不快……”那位小朋友的臉紅了,一副羞愧的樣子。教師也沒再說什么,讓他坐下去后,繼續請其他小朋友發言了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愿是當小丑。中國的教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但外國的教師則說:“愿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影響自然大相徑庭。那位小朋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教師可以引導他說一說,也許是每當下雨時,父母從不給他送傘,所以他很羨慕小蝸牛的殼,不用怕雨淋;也許是他家境貧寒,家里“墻不擋風,瓦不遮雨”,每當下雨天就要用盆接雨,這使他深切感受到雨淋不到的小蝸牛的殼有多么好呀!但小朋友的哄笑和教師的不置可否,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一個陰影,或許會影響他的一生。
新課程,教師應有新的視野。我們稍加思考并不難發現:小朋友的想法,其實是十分可貴的,甚至其他小朋友的哄笑都是一種教育資源。教師如能發現并加以利用,將有利于課堂新資源的即時生成。我想,當其他小朋友提出疑問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小蝸牛背上的房子確實限制了它爬行的速度,但也有很多優點,如不易受傷,夏天曬不到、冬天凍不著等。小朋友們都很聰明,現在努力學好科學知識,長大了可以設計一種適合人的新型的“輕巧房子”,使之不怕風、不怕雨、不怕曬、不怕凍,你們說好不好?這不但肯定了學生的思想,融洽了課堂,還給予了其希望。
新課程,教師應該有新的教育智慧。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做出相應的變動。雖然,教師在課前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是再有預見性的教師,也不可能防止課堂突發情況的出現,不可能預料到學生對問題的獨特見解;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完全為突發情況事先設計好具體的解決方法和步驟。
新課改強調教師要注意課堂中的“生成”。在教學過程中,情境瞬息萬變,情況錯綜復雜,隨時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種種突發事件。聽到令教師始料不及的獨特見解,需要教師正確而迅速地做出判斷并妥善處理。我想,面對諸如“蝸牛背房”的即時生成資源,教師要伺機而動,投情人境;要借機施教,化解尷尬;要隨機應變,擺脫窘境。我相信,只要教師努力擴大自己的新視野,時刻注意學習和積累自己的教育智慧,別樣的風景會隨時來到我們的課堂。
蝸牛的教學反思9
《蝸牛的獎杯》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通過奇特的想象,寫出了蝸牛由在空中自由地飛翔,遙遙領先,捧走了冠軍獎杯,退化成如今只能勉強地從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爬行的動物,表現了一個凝重的主題——人不能把成績和榮譽當成包袱,如果自滿自足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而不思進取,就會落后、倒退。執教的這節課我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看圖激趣,質疑導入(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
本文的插圖很巧妙。“天頭”畫著蝸牛高飛藍天,遙遙領先,把蜜蜂、蝴蝶、蜻蜓都甩在了后面,顯然,蝸牛是勝利者。如果是比賽,冠軍應當屬于蝸牛,蝸牛捧走金色的大獎杯當之無愧。然而,蝸牛奪取獎杯后怎樣呢?蝸牛的翅膀又哪去了呢?在讀題質疑后,導入新課,引導讀書,順勢合理,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2、以讀代講,以讀領悟。
這節課注重了品詞、品句、品讀,以讀代講、以評促讀,以讀悟情。例: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提出問題從哪兒可以看出蝸牛飛行能力強,可以得冠軍?學生自讀后很快找出了“遙遙領先”、“甩”、“所有”等詞。我又讓學生讀詞,再讀句子。讀后讓學生評價,做到生生互評、師生互評,評后再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樣的以讀代講,以評促讀,鍛煉了學生的評價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自主識字,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識字方面以自主識字,自讀自悟的方式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生字卡片,出示詞語等檢測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給學生多一些自我表現的機會。
蝸牛的教學反思10
班里的寶寶喜歡聽故事,每當聽故事時孩子們都是聚精會神的。今天給寶寶講了一個《小蝸牛》的故事。講的是小蝸牛因爬得很慢很慢,在來來去去小樹林和家中的途中,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故事。從小蝸牛告訴媽媽的短短幾句話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春夏秋冬時刻變化著的小樹林。講完故事后,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去提一些情節性的問題,沒有局限于故事本來的幾個簡短語句,而是注意引導孩子們展開聯想。
小蝸牛說:“媽媽,小樹林里的小樹長滿了葉子,碧綠碧綠的,地上還長著許多草莓呢。”我就用啟發性的語言給孩子展現一個美麗的意境:“夏天,小樹林里的樹木長滿了綠葉,地上是碧綠碧綠的草地,在碧綠的草從中,滿是鮮紅鮮紅的草莓,一個多么美的世界,你好像還看到了什么呀?”
小蝸牛說:“媽媽,草莓沒有了,地上長著蘑菇,樹葉全變黃了。”我就引導孩子想象“秋天,小樹林變成了金黃色,滿樹的葉兒隨風飄舞,輕輕落到地上,讓大地也變成了一片金黃,你覺得小樹林怎么樣?你好像還看到了什么昵?”
通過孩子的聯想,那隨四季轉換不斷變化著色彩的美麗的小樹林,如同真的呈現在眼前一般,孩子們都為這隱含于故事中的色彩美而陶醉了。
教學反思:幼兒故事題材眾多、內容廣泛。優秀的幼兒故事,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并以其獨具的藝術魅力給孩子們以享受。但孩子在聽故事時,往往只注意到故事中顯著的特點,易被一些表面的東西所吸引,而其中隱含著的美是不易被孩子注意,甚至易被老師所忽略的,而這些東西有的是相當有益于孩子的。在故事中,試著和孩子們一起去挖掘隱含于故事中的美,感覺是有益有趣又可行的。
蝸牛的教學反思11
科學課的宗旨是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質,我就“蝸牛”這一課的教學說說是怎樣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的。農村學校要利用獨特的地理和環境資源,因為蝸牛在農村的環境里比較容易捉到,因此我起先安排了課前準備和學生一起捉蝸牛,在捉蝸牛的過程中使學生對蝸牛的生活環境有深刻的感受,因為學生在捉蝸牛的過程中了解到它的生活環境后就容易找到蝸牛。然后在教學時學生已有親身的體驗,這樣使學生能夠親近于課堂、親近于蝸牛、親近于老師和同學,為學生學習好蝸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充分調動了學生熱愛科學,勇于研究的積極性。在教學時我也充分利用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及智力結構,使學生們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操作、實踐和一系列思維過程去認識事物,從而去主動地探究事物,這樣獲得的知識必然是生動、具體、深刻、牢固的,可以說有的是終生難忘的。
這一節課的課堂設計中,我安排了三個活動環節:第一步:讓學生一進課堂,馬上投入到了自由的觀察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步:觀察蝸牛的外形和活動方式等。在觀察和交流中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蝸牛的認識,同時也體會到觀察動物的一些方法。
第三步:對蝸牛食物的探究和飼養,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蝸牛。獲得新的知識和新的發現
成功之處:
1、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營造既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創設直觀生動的學習情景,同時利用農村小學的地理環境優勢讓學生課前感受親自捉蝸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2、把經歷活動的過程充分地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個體和集體的研究、交流等過程中,體驗一系列的直接經驗,體驗觀察過程的基本方法,使學生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3、教師真正成為學生活動的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
在本課教學活動中,沒有大量的提問和敘述,沒有精彩的講解,但為學生的探究活動創設了一定的情景,引導學生制訂研究目標,在活動中利用小組合作,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和共享。促進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和方法的體驗。并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的新問題。
蝸牛的教學反思12
蝸牛身體的觀察內容相當豐富,教材涉及到蝸牛身體的顏色,重點展開的是蝸牛頭部、腹部、尾部和頭部的眼睛、觸角、嘴的觀察。重點展開的是烏龜吃食物的觀察
蝸牛吃食物的觀察
蝸牛吃什么?蝸牛有牙齒嗎?蝸牛怎樣吃食物?蝸牛喜歡吃什么?在周圍有好幾種食物的時候,蝸牛會選擇什么食物?蝸牛是怎樣發現和找到食物的?等等,帶著這些問題讓學生去觀察蝸牛
蝸牛吃食物的觀察則進展到蝸牛與環境的聯系,蝸牛與食物的相互作用層面,在新的層面提出更多的問題,發現更多的問題。在這個層面上,還有著諸如蝸牛與溫度、蝸牛與水(濕度)、蝸牛與光等許多觀察研究的內容。
蝸牛怎樣吃食物?這個問題指向蝸牛的嘴和齒舌、蝸牛吃食物動作的觀察和描述。齒舌的觀察需用放大鏡。
蝸牛選擇什么樣的食物?插圖表示的是其中的一種觀察設計:在一只蝸牛的周圍,放著菜葉、蘋果、梨、橘子、面包等食物,觀察蝸牛會朝哪個方向爬行。請注意,對小小的蝸牛來說,實際觀察活動中只需要一小片菜葉,一小塊蘋果和梨,其他食物也是如此。插圖中畫成整株的菜,大塊的'水果只是為了表現放的是什么食物而已。實際上,用黃瓜、餅干屑、西瓜皮等其他物品的效果也是一樣的。
蝸牛選擇什么樣的食物的問題中,除了包含著學生習慣使用的“蝸牛喜歡什么食物”這樣的問題外,還包含著“蝸牛怎樣發現食物”“蝸牛靠什么發現食物”“蝸牛能從多遠的地方發現食物”等問題。有的問題的提出也許能直接導致新的觀察研究和新的觀察研究設計。
進行蝸牛吃食物的觀察,學生發現蝸牛在課堂上與家里的進食現象一同,蝸牛在課堂上不吃東西,而把蝸牛帶回家后要吃東西了。這是什么原因呢?讓生思考。
教學反思:作為科學科學教師,要想進行好教學活動,必須要親身經歷學生將要參與的每一個學習環節,去發現探究中將要遇到的問題,去體驗探究中的樂趣。科學課的教學過程對于對于教師自身來說也是一個體驗探險究的過程。只有對教學有了充分的認識和充足的準備,我們的教學才能有效地進行。
在教學中,教師要放開自己的思路,給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并注重教學過程中“生成地區性”的價值,既要引領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科學學習活動,又要使不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是參與者、引導者,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如果教師直接把蝸牛不食的原因講授給學生,恐怕學生學習科學探究方法,培養科學興趣就無從談起,科學教學目標也就難以實現。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難免有教學環節的失敗,難免有做不成功的實驗,貴在不斷的探索,并作為教學資源利用。作為科學教師應培養自己的“科學興趣”,用我們自身親近科學、體驗科學、熱愛科學的情感和行為來影響和感染我們身邊的學生,同時讓學生體驗形成科學實驗不論成功和失敗都要進行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
蝸牛的教學反思13
一、教材:小學科學三年級上第2單元----動物之二《蝸牛》
二、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觀察小動物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小動物的親近感。
2、組織和指導學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經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
3、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蝸牛的身體結構、外形特征,食物等方面的直接認識。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聯系來自其他渠道的信息,發展自己的認識。
4、學會表達交流自己觀察的情況,學習如何整理事實。
三、成功之處:
1、注意學生年齡特點,營造既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又直觀、簡潔的探究學習的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課堂一開始,在每組學生小組桌上,放一只活的蝸牛,使學生一進教室,馬上被這活生生的蝸牛吸引了,馬上投入到觀察探究中去了。教師只是在小組間巡回指導,鼓勵肯定。
2、把經歷活動的過程充分地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個體和集體的觀察、探究、交流等過程中,體驗一系列的直接經驗,體驗觀察過程的基本方法。使學生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在一節課的課堂中,如何使學生得到完整的觀察和體驗過程呢?在本堂課的活動設計中,我設計了三個活動環節。
第一步:讓學生一進課堂,馬上投入到自由的觀察活動中,這一步,主要是激發興趣,使學生得到一些零碎的直觀認識,觀察還處于自由,零碎和沒有目的、沒有條理狀態下。為下一步的活動作鋪墊和準備。
第二步:觀察蝸牛的外形。在學生對探究目標的自由提出和合理選擇后,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蝸牛的餓外形。活動的形式是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觀察,在觀察現象的交流中,整理信息,體驗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得到相互補充和提高。
第三步:對蝸牛食物的探究。先由學生學習小組討論制定研究方案。后用小組的方案進行觀察和探究,在交流中,比較方法的優劣,使學生產生更深的體驗。
3、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
在本課活動中,教師沒有大量的提問和敘述,沒有“精彩”的表演和講解。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的探究活動創設一定的情景,引導學生提出研究的目標,和學生一起根據課堂的實際條件選擇合理的餓研究目標,和學生一起進行探究活動,在活動中個別指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促進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和方法的體驗,并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更多的新的問題。
四、值得商榷的地方。
1、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學生原有的接受習慣、思維方式、合作形式之間的有效磨合。
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前所未有,教師的課堂中的行為,必須從學生學習活動的目標出發,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設計的活動與學生原來長期接受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出入,學生一下子很難接受,或者活動不能到位,探究活動的有效性、深入性、廣泛性不夠,直接制約著學生學習活動的效果和長期發展目標的實現。
2、教師在學生活動過程中的指導如何高效、合理、有節又生動活潑地開展。
我們長期以來養成了一種思維定勢,認為教師的指導,一定是手把手的指點,既要指點活動的目標,又要指點活動的具體方法;既要指點活動的環節要求,又要指點材料的處理方法,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如何處理教師的指導和學生自我探究過程中生成的對活動的過程、方法的體驗之間的關系,還值得我們深入事件和研究。
3、教學目標的認識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知識目標和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在活動中如何落實,落實的途徑和達成度如何把握,還有待于探索。
蝸牛的教學反思14
設計意圖
1、“創設情景,誘生想動”教學模式是:帶入情境,激趣動情――豐富情境,析難解情――深化情境,品美治情――渲染情境,即興抒情。
2、“指導學法,導生會動”。想通過以上教學模式來讓學生在提高審美的同時產生快樂。
3、通過這堂課來給學生一個機會、一種表現的欲望、一種創新
的動機和一種發散思維的環境。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由發展、自由表演、自由創作、自由評價。
教學目標
一、 認知目標:學習帶休止符的節奏,并為歌曲伴奏。
二、情感目標:通過學唱歌曲使同學們懂得不能象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和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著追求的頑強精神。
三、能力目標:通過創編、表演,培養學生創新性、發散性思維和探究團結的精神。初步學會評價。
重點難點:
1、感受音樂情緒表現音樂內涵。
2、掌握ⅩⅩⅩ節奏型。
3、用明亮、輕巧的聲音,用不同的音色和語氣演唱敘事性民歌。
教具準備:
鋼琴、節奏卡片、電腦課件、錄音機、頭飾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禮儀。
學生隨音樂唱:我們來唱歌,姿勢很重要,坐立要端正,眼睛向前瞧,感情表達好,唱歌不喊叫,音準字清,歌聲多美妙。
【教學設想:簡單的對唱問好,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歌唱一開始就讓學生投入到音樂課堂中來。】
二、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講故事導入
a 、師:提問:同學們見過蝸牛嗎?
生:見過 。那同學們愿意把你印象中的蝸牛表現出來嗎?如通過畫畫,或描述蝸牛外貌特征和模仿蝸牛爬行動作等等。如果你覺得同學之間需要討論一下也行。想畫畫的同學到老師這里來拿紙,(發紙并組織畫畫)其他同學哪位來描述蝸牛的外貌特征,(同學回答,注意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性。)哪位同學來表演蝸牛爬行動作,(讓學生充分發揮表演才能,有特色的給予獎勵)。
b 、等畫畫的同學差不多畫好了就結束表演,老師選一些畫貼在黑板上,老師對表現較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c、 師:同學們不但模仿得象,而且畫得也好。老師這里有一個蝸牛的圖片(出示圖片課件),同學們見過黃鸝鳥嗎?老師這里也有一個黃鸝鳥的圖片(出示圖片課件),下面老師要給同學們講一個發生在蝸牛和黃鸝鳥之間的故事:冬冬家門前有一棵葡萄樹,春天葡萄樹剛長出嫩綠的葉芽,一只蝸牛背著它那重重的殼就開始從樹低下慢慢的往上爬,這時正好被站在樹枝上的兩只黃鸝鳥看見了,它們倆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蝸牛,“蝸牛兄弟,葡萄成熟還早著呢,你這么急著就想吃葡萄了!哈哈……”蝸牛抬頭看了看黃鸝鳥說:“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萄架上的時候,葡萄不就成熟羅!”黃鸝鳥聽了搖搖頭飛走了。
【教學設想: 通過畫蝸牛、說蝸牛、演蝸牛從而鍛煉形象記憶、口述能力、模仿能力。關注學生的表現過程及時鼓勵和表揚學生,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能給其他同學帶來美和快樂】
2、直觀感受,突破難點。
師:“同學們,你們知不知道蝸牛為什么爬行得那么慢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倒底是怎樣爬行的?”(課件演示,有意識地配上切分節奏音律)
學生爭先恐后地暢所欲言。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老師用一條簡單的節奏型來模仿它。
(出示節奏卡片ⅩⅩⅩ)大家一起來拍一拍,看看像不像?”
①復習節奏:教師用雙響筒敲擊切分節奏ⅩⅩⅩ,學生拍、讀節奏。
②請學生對比切分節奏ⅩⅩⅩ和ⅩⅩⅩ。
③請個別學生試拍ⅩⅩⅩ節奏,教師糾正。
④分小組拍擊。
⑤集體拍擊。
⑥拍讀由ⅩⅩⅩ 組成的節奏組合: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⑦按ⅩⅩⅩ看老師打手勢唱音高:
5 5 5 5 3 5 ∣1 6 5∣……
【教學設想:通過電腦課件圖象、音律演示切分音節奏,使學生直觀感受ⅩⅩⅩ節奏,同時抽出歌曲中的某一樂句(教學中的難點)作為視唱曲,有利于整首歌曲的學習,為學習新歌作了鋪墊。】
三、新歌教學
引入:蝸牛一聽連它的走步聲都讓我們學會了,高興地又向葡萄樹爬去了。(課件演示:蝸牛向葡萄樹繼續爬行)
1、有位叔叔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曲,歌名叫《蝸牛與黃鸝鳥》讓我們來聽聽。(放課件VCD)(邊聽邊帶著學生搖搖身體,擺擺頭,感受音樂的美感。)同學們一定覺得這首歌曲很好聽吧!(生:是)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吧。
2、再聽一遍,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旋律。
3、分析歌曲結構:全曲共分兩個大樂句加一個尾聲,采用重復的節奏和重復的旋律,易記易學。
4、按節奏朗讀歌詞,小組討論“(啊)門(啊)前一棵葡萄樹”這一句如何按節奏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朗讀
5、多種形式練唱:
師:“一切準備就緒了,讓我們一起快快來演唱吧!”
a、隨旋律填唱歌詞
b、師生接口唱
c、分小組練唱(準備推選代表扮演角色演唱。)
【教學設想:學習歌曲時,從視唱歌譜、按節奏朗讀歌詞到隨旋律填唱全曲,讓學生在聽唱和自學實踐中感受情緒,通過反復聽唱練習,鍛煉了學生的敏銳反應,提高了節奏感,加深了音符時值的感受能力。】
四、 創編活動
1、插放VCD再次感受歌曲情緒,啟發學生的想象和即興創作。
2、師: 這是一首寓言式的敘述歌曲,旋律輕快、活潑,如果我們能用不同角色表演出來,那將更棒,我們實行自愿結合的原則,扮演葡萄樹、黃鸝鳥、還是蝸牛,進行情景表演,需要頭飾的同學到我這邊來拿,給予討論的時間。(師巡視,鼓勵大家都參與活動,同時播放歌曲)情景表演的同學誰先上來表演給大家欣賞一下,同學看完后說說他們的表演怎么樣,有哪些精采的地方,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發表一下你的寶貴意見,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表演,輪流進行。
【教學設想:通過歌曲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即興創作靈感,啟發引導學生感受和理解歌曲的音樂形象和音樂內涵。】
五、滲透拓展
師: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這首歌曲,你能從蝸牛和黃鸝鳥身上分別學
到一些什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注意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性。)
讓學生分析和辨別黃鸝鳥身上存在的缺點我們不應該學習,我們要學習蝸牛身上那種對奮斗目標執著追求的頑強精神。
六、小結下課
今天我們一起聽了蝸牛與黃鸝鳥的故事,使我們知道了蝸牛是怎樣爬行的?(生:“ⅩⅩⅩ”,師:“好”),我們也從故事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呀?(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師:“很好,我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一定都能做到的,是不是?”生:“是”)
【蝸牛的教學反思14篇】相關文章:
小蝸牛教學反思03-08
《小蝸牛》教學反思05-30
《蝸牛與黃鸝鳥》教學反思范文12-23
音樂《蝸牛與黃鸝鳥》教學反思04-01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蝸牛》09-22
語文小蝸牛教學設計02-15
小蝸牛教學設計范文01-04
《小蝸牛》優秀教學設計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