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1
《陶罐和鐵罐》一課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七單元的一篇寓言,該科講述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持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了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章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學生自主閱讀,能讓學生理解課文說明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在閱讀中繼續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應放手讓學生自讀,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做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明白寓言中蘊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我在上這課時,借用了著名特級教師靳家彥老師上這課的教學流程——“一讀二演三改四編”,不過靳老師用的是兩節課完成,我用了一節課完成的,我將朗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放到了學習生字的第一節課處理,所以基本上處理完了教學任務。
“一讀”即上課伊始讓學生們齊讀生字和課文。設計這個環節是讓學生將詞語讀正確,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朗朗的讀書聲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雖然此時的感受是粗淺的,但是促進了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謙虛、善良和真誠。
“二演”即角色表演,在學生對文中的角色有一點的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表演,深入體會人物的情感,感悟寓言講述的道理。學生們表演積極,鐵罐和陶罐的特點被孩子們演繹出來了,來表演的第一組的同學表演出了陶罐鐵罐的語氣和神態,第二組的同學們還在第一組的基礎上加以動作,讓表演進入了一個高潮。孩子們意猶未盡呀,由于時間關系,我讓他們課后再表演。此環節如果讓學生脫離書本,將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話進行表演就更好了。
“三改”這環節我是讓孩子們領悟寓言的寓意后讓學生表演的。設計這環節的目的是:學生們在表演的基礎上讓他們說說悟出了什么道理(任何事物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學會全面看事物,不用自己的長處去和別人的短處相比),此時教學重點難點已經突破了,我引導學生弄清二者優缺點的過程中,使學生進行了理性的思考,自覺地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并集體改編故事來贊揚鐵罐批評陶罐,對課文的理解達到新的高度。此處有老師認為是敗筆,我認為就因為集體進行改編故事,才能克服學生寫寓言的畏難心理,有利于新寓言的創作。
“四編”這環節突出了讀寫結合,閱讀是讀懂文章,寫作是思想感情的表達。通過閱讀進行寫作,有利于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信息,適用已學知識的重新創作。此處時間充裕的話應讓學生慢慢寫,然后老師當堂指導評改學生的語言。可惜時間太少,只能讓學生進行口頭作文,也只有一個學生不流利地說,老師和同學加以補充才算說完整了。
學習名家上課只是鸚鵡學舌,模仿名家的框架固然可嘉,學習名家的語言思維教學也固然可嘉,要變成自我的教學風格我還需要好好加油。勉勵自己——“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采得百花成蜜后,為生辛苦為生甜”。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2
今天下午第一節課我上了一節公開課,教學內容是《陶罐和鐵罐》的第二課時。本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主要講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講許多年代過去后,人們發現了陶罐,鐵罐卻早已氧化。作者告訴人們“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已的短處,也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樣一個道理。教學時,引導學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抓住對話、注重朗讀,體會人物性格特點。課文內容簡單易懂,生動有趣,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讀,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作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抓住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以及表現陶罐和鐵罐說話時的不同神態、語氣,體會他們的不同內心活動。比如:通過“你敢碰我嗎?”“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可以看出鐵罐的自以為是,傲慢無理。通過“不敢,鐵罐兄弟。”“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謙讓寬容。
在學生自讀后,教師檢查學生自讀的情況。提出問題、組織討論的方式進行檢測:陶罐和鐵罐是怎樣對待對方的?讓學生找出對話部分,反復讀,根據課文對陶罐、鐵罐語言、神態的具體描寫,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鐵罐傲慢、蠻橫無禮;陶罐的謙虛、友善、寬容。
課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寫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為了讓學生熟讀精思,充分體現“以讀為本”的思想,確保讀書人人參與,在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時,首先采取男、女生分組朗讀競賽,再次是師生品評。在指導朗讀過程中,要求學生讀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讀鐵罐的話,語調溫和些,拖長一點,語氣生硬些,給人以傲慢、蠻橫之感;讀陶罐的話,語調平緩些,語氣溫和些,給人以謙虛樸實之感。通過品讀、比較、分析,讓學生感悟:鐵罐一次又一次傲慢無理,而陶罐雖然謙虛,但能據理力爭。這樣以讀帶悟,以悟促讀,在讀中體驗、揣摩角色的性格特點,提高思想認識,為理解寓意作鋪墊。為了指導學生讀好鐵罐的這些話,我再讓學生畫出描述鐵罐說話時神態的詞語,想象鐵罐說話的神情。學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輕蔑”、“惱怒”這些詞語。學生的表演繪聲繪色,博得了老師和同學們會心的笑,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同時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看者也都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這樣一來,課堂再不是我的獨角色,成了他們的舞臺。
在品析人物對話時,采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體會陶罐和鐵罐不同品格。教學第二部分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在比較中讓學生明白:在這里鐵罐的可悲下場和陶罐不朽的價值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進一步讓學生領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記著曾經對自己并不友好的鐵罐,從中感受陶罐的善良之美。
在教學《陶罐和鐵罐》一課的經歷中,我學習到,體驗到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陶罐和鐵罐的對話就是這樣一步步練成的,雖然還有許多不足與遺憾,但是我所學到的經驗都是我今后教學生涯寶貴的財富。作為新課程教師的我,還要不斷刻苦鉆研,看更多,聽更多,想更多,在永不停歇的學習中充實自己。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3
《陶罐和鐵罐》是一則很有啟發性的寓言,講述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持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教學重點為通過體會陶罐和鐵罐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描寫,讓學生理解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由于在第七單元中類似課文已經學習過,再加上本文語言生動,貼近兒童實際,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學生自主閱讀。因此,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決定放手讓學生自讀,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做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明白寓言中蘊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我在上這課時,我做了這樣的設計:在學習生字新詞的基礎上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在自由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朗讀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雖然此時的感受是粗淺的,但是促進了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謙虛、善良和真誠。
在精構環節,圍繞陶罐和鐵罐的四次對話,我在教學中采用范學式,先指導學習第一次對話,然后總結學法,再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去學習其他的對話。在學習第一次對話時,我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關鍵詞,體會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表情,并通過指導朗讀,感悟人物性格特點,由此對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由小組長組織進行學習。在小組充分學習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讓我欣喜的是學生不僅能有感情地讀出人物的不同神態不同性格特點,有的小組甚至自告奮勇要為大家表演一番,可千萬別小瞧孩子們,鐵罐和陶罐的特點被孩子們演繹出來了。看著孩子們意猶未盡的神情,我想這樣自主主動的學習,帶給孩子們的是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吧。并請學生說說悟出了什么道理,這樣讀寫結合,激活了學生頭腦中儲存的信息,使學生有話可說,樂于寫作。
教學中存在不足之處如下:精講環節中,在總結學法的時候我沒有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對細節之處沒有講得更清楚,導至小組合討論走形式,不知從何入手進行學習。有些小組長在組織小組學習時,人員分配不夠合理,沒有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這些方面的訓練在平常還需加強。通過國培學習我能認識到自己不足。要及時轉變觀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4
這篇課文內容生動有趣,是篇童話故事。是小孩子最喜歡的話題,本文通過陶罐與鐵罐精彩的對話的生動神態,展開了故事情節,推動了故事的發展,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要正確看待人和事物。
針對我班學生的語文基礎,大部分學生能讀懂課文,都能用自己的話總結文章中心。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有好些孩子完全能用自己的觀點總結文章中心。作為老師我,根本就沒作多的準備,就是讓學生自愿組合角色讀,這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這種辦法比老師指定的角色配合,學生容易接受,有利于情感交流。不過我也沒閑著,巡視聽聽后指導學生讀出雙方角色的語氣。比如、鐵罐的語氣是:傲慢、輕蔑、惱怒、怒不可遏”的變化。語調上要以上揚為主,這里我配合學生角色演讀了,并反復領讀了,還有陶罐自始至終是謙和寬容,講道理,自然平穩的語氣,語氣要堅實有力,語調要不卑不亢。
接著我出示了一些詞語:驕傲、奚落、傲慢、謙虛、輕蔑、惱怒、興奮、懦弱。為了理解這些詞語,我將文中四個人物設計了出來,分別由學生扮演,甲:鐵罐。乙:陶罐。丙、丁:考古人員,具體操作程序(略)。通過這樣課本劇的表演,詞意自然會懂。這里我作了過高的點拔,因為語文就得靠積累感悟,即使學生暫時不明白,感覺一下也好。如:我適當點撥了背景知識。寓言,文學的一種體裁樣式,它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了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
這里我講了《焰火北斗》的故事。(具體故事略)。本單元的作文訓練也是讓學生利用動物與動物之間的特點自編童話。于是我將課前自己的下水習作“小狗減肥記”,因為是自己寫的,我就自編自演,學生可來勁兒了,還給我鼓掌,我又讓學生評價,我哪兒寫的好或者說的好?舉手的學生不少,有的說我抓住了“狗與貓”的對話,還有“狗與狗媽媽的對話”也有學生說我表情好……
我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也像我一樣,選自己的喜歡的動物編一個童話故事。我給了學生30分鐘,大多數學生寫好了。不過學生的與我的下水習作思維差不多,什么“小鴨減肥記”“小兔減肥記”雖然學生習作雷同現象較多,可我還是高興,因為作為三年級學生,我們不能只看到“雷同現象”因為“雷同現象”隱含著深層價值。學生這樣“由不會寫到會寫”這樣一個學習過程,如果沒我的范文引路,學生還真不一定寫的這么快。所以我把學生習作的雷同現象歸納為“完全正常,是必然的”。
接下來,我拓寬了本課的知識面。比如、我突然用手指“噓”學生看見我手勢,教室里安靜了,我神神秘秘地說:“聽,是誰在哭?好像是書包里發出來的……?”教室里活躍了,有個調皮的男孩說:“是我的鉛筆……”接下來說的可多了,題材也多了“教室里的哭聲”“書包里的哭聲”“廚房里的哭聲”“月亮和太陽想成家”“月亮和星星”……這下學生對童話故事真是略知一二了,我將自己的教學回峰一轉,又回到教材,去感悟文中的角色神態的描寫。
這也是我要在本文中所滲透的重要寫作知識點。“閱讀感悟寫法”怎樣運用神態描寫,這是我要教學生的寫作技巧。本文生動刻畫了陶罐和鐵罐的神態。讓學生去具體勾畫文中語句。比如、“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不敢,鐵罐兄弟。”陶罐謙虛地回答。’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住房嘴!”鐵罐惱怒了。這些生動神態描寫,生動地刻畫了鐵罐的傲慢,蠻橫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友善、克制。那么怎樣進行神態描寫呢?
上完本課,我反思了,在我的語文教學中,必須以“閱讀與寫作”為教學中心和目的。這樣完全可以把教材的重點、難點始終貫穿在語文的實際意義中。比如、本課要突出的語文知識點。首先描寫人物神態要與動作,語言等描寫相結合。老師戴著一幅深度近視眼鏡,每當老師進教室,她總會用右手去推眼鏡,然后什么也不說,把教室從四角到每個同學都得掃視一遍,然后又推推眼鏡,上課……“這些神態動作描寫表現出老師既親切又嚴肅,突出了個人的特點。然后,要注意描寫人物神態的`細微變化,表現人物心理。如、”我感到身后有人,轉身嚇了我一跳,一位又高又瘦的老婦人坐在石頭上,平靜地望著我。我的臉頓時熱乎乎的……”這段描寫將我內心的細微變化生動地展現出來了。
總之,上完本課,我悟出了一點寫作技巧的指導,描寫人物神態要考慮文章的情節和人物的處境,不能生搬硬扯。將閱讀與寫作相柔和,相互穿插,要注意觀察人物在各種場合的神態點滴做到心中有數,展現人物個性,看來語文真的是浩蕩而又沉靜,廣博而又精髓。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5
我在教學《陶罐和鐵罐》一課時,圍繞“思考練習”中的問題,在教學中放手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演一演,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果頗佳。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聽一聽,畫一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我讓學生聽完課文后,讓學生添畫表情后問:“你為什么要這樣畫?”一個學生說:“鐵罐在說話時十分生氣,后來還惱怒成怒,大發雷霆,所以我要畫出它雙眉豎起,兩眼圓瞪的樣子。一位學生畫完陶罐的表情后說:“我想表現陶罐當時的謙虛,說話時心情的平靜。”所以它的表情應該是笑瞇瞇的。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又把握了“人物”的內心活動,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礎。
2、讓學生畫一畫,抓住“人物”的特點。閱讀課文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和陶罐說的話。為了指導學生讀好鐵罐的這些話,我再讓學生畫出描述鐵罐說話時神態的詞語,想象鐵罐說話的神情。學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輕蔑”的神氣、“惱怒”這些詞語;在理解這些詞語之后,學生再讀句子,將鐵罐的驕傲表現得淋漓盡致。
3、讓學生演一演,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在學生把握“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后,我便讓出講臺給學生表演。學生先選定自己樂于表演的角色,再戴好頭飾,按課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語言、表情進行表演。教師還鼓勵他們加上自己設計的動作。學生的表演可以是繪聲繪色,博得了老師和同學們會心的笑。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同時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看者也都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這樣一來,課堂再不是我的獨角色,成了他們的舞臺。
在上述畫、說、演的基礎上,我抓住時機出示“思考練習”的問題: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讀課文后,我先引導學生對比陶罐和鐵罐最終的結局,學生能很快找出,鐵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無影無蹤了,而陶罐卻依舊“光潔、樸素、美觀”。并說一說是不是喜歡陶罐,為什么喜歡或不喜歡。學生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外表光潔、樸素、美觀;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已是很有價值的古董;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謙虛,對人友好、善良。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情緒高漲。這個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也加深了對文章寓意的理解。
在設計教學中,我嘗試了放手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演一演,學生更主動參與課堂。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6
今天把《陶罐和鐵罐》這一課改成了第二課時,課堂氣氛出奇的好,在討論鐵罐說話神態時,我找學生到前面來表演,做動作、表情,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舉手。給了我很多驚喜,如“輕蔑”一詞,一個女生用一個“切”字,一歪頭、一扭臉。直接就把這個詞語完美呈現了。在一組同學分角色朗讀后,一個學生直接挑釁說:“沒有我們讀的好!”
把課堂也是推到了一個高潮!“你是這么覺得的?那你來試一試吧!”學生對分角色朗讀和表演產生了非常強烈的興趣!
當然,在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在第一課時中,我沒有把陶罐和鐵罐的特點講明白。如果在第一課時時可以出示這兩個事物,讓學生們來說一說、他們的特點。那故事最后的意義會更加明了的呈現出來。
最后,我還有一個感受。懂得了為什么講公開課基本都是第二課時了。這節課的完整性更好,從之前老師帶著學生們反復的度對話來體會人物性格,從而揭示了一個什么道理。就感覺講的很順。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相關文章: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09-27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15篇)01-02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15篇01-02
《陶罐和鐵罐》優質說課稿12-22
陶罐和鐵罐語文課件教學設計范文10-28
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12-21
《陶罐和鐵罐》優質課件05-02
關于陶罐和鐵罐教案(精選12篇)03-10
續寫《陶罐和鐵罐》(精選15篇)03-04
【熱門】陶罐和鐵罐教案四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