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化學教學反思 篇1
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氧化還原反應》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凡涉及元素價態變化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只有讓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們理解這些反應的實質。學生對本節教材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其以后對化學的學習。
本次課復習鞏固了初中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以及從得氧、失氧角度劃分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學會用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一步了解化學反應的多種分類方法,并由此得出劃分的依據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圍。使其初步掌握根據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就是發生了電子轉移。
從整個課堂氛圍來看,學生積極配合,能積極主動的思考配合老師的教學計劃;從整堂課效果來說,學生學會了如何去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達到了教學目的。但本次課還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第一,由于教學經驗的缺乏,以至于在教學的過程中部分重難點把握不是很好,導致整堂課的時間分布不是理想,有的地方講解不到位,有的地方又顯得很羅嗦;第二,講課的聲音很大,把很多學生的耳朵都震暈了,導致部分學生聽課效率不高、昏昏欲睡,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工作慢慢學習抑揚頓挫;第三、由于用了ppt教學,很多東西在黑板上板書不是很多,雖然有了新時代教學方式,但我們也不能忘了傳統的粉筆板書。
本次課,在本組老師及相關領導的指導下,自己收獲很大,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向那些有經驗的中老年教師學習,使自己的專業素養得到不斷的提高,使自己不斷進步。
化學教學反思 篇2
本節課我對元素的概念進行了重點講解,整堂課以元素與原子的關系為主線反復進行講解和訓練,并通過這條主線自然得把之前學過的分子、離子的概念聯系起來,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網絡。
本節課的優點有:
1、通過巧妙的習題設置幫助學生理解元素概念中“一類原子”的含義;結合離子的形成進行教學,讓學生明確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成是元素,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元素的概念,幫助學生克服本節課的難點。
2、在傳授新知識事注意與前面所學知識(原子)進行區別和對比,尤其重點強調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且應用于宏觀組成;而原子既講種類,又講個數,應用于微觀構成;再讓學生分別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描述常見物質,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的認識統一起來。
3、讓學生通過填寫關系圖的形式把本章遇到的名詞、術語、概念進行區分和歸類,加深對本節內容的理解,并建立起系統的知識網絡。
4、利用諧音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自然界元素含量的順序;用游戲的形式加深學生對化學變化實質的理解;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
本節課的.缺點:
1、在總結元素和原子的區別聯系時給學生留白太多致使學生無所適從。從學生課堂反應來看,應該給學生預留一些具有引導性的信息。
2、由于元素的概念比較抽象致使學生很難理解,所以應該加強課堂提問的引導性。今后的教學建議: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對本節課的處理應瞻前顧后,所謂瞻前是在之前的分子、原子教學中盡快幫助學生建立起微觀思維,以便于讓學生在學習本課內容時形成宏觀與微觀的對比。所謂顧后是在今后“水的組成”、“化學式和化合價”的教學中繼續滲透加強本節課的內容。
化學教學反思 篇3
課改的春風吹遍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教師改變了,孩子改變了,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改變了。作為課改中的一份子,在教學方法、教學方式、評價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感慨和收獲。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有一些困惑。下面我就談談我的一點不成熟的體會。
一、首先應改變學生的地位。
無論教材怎么改,學生的地位不改,那只是空談課改。讓學生喜歡學,積極學,懂得學,力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我們教學中所追求的完美境界。大方向是明確的,但實踐中卻是困難重重。因為教學是雙向的,從表面上看,放手讓學生學,教師是輕松了,但實質不然。以往強調教師的教,現在卻是考驗教師的導。
二、教師一定要有吃透教材,在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細化教學環節,讓教學變活。
教材是死的,但教學應該是活的。現在經常談課改,似乎教材改得多,課改的步伐就是走得快,走得對。但我卻不這樣認為。教材是編者經過深思熟慮而編出來的,的確有它的價值所在。但如果教師不善于活用教材,那么教材的價值就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課改的根本在于改變教學理念。
思想是指導行動的,如果教學理念不變,即本質不變。換言之,這節課要有所突破,關鍵是環節上的突破,這就需要有嶄新的教學理念作基礎。在備這課的.時候,自己看了很多有關的教學設計,但都是大同小異,怎樣才能求突破呢?思想曾經一度徘徊不前,后來在其他教師的啟發下,終于有了一些突破。
課改是當今教學的熱門話題,但我認為教師不能一味地跟著潮流走,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風格、理念,我們的課堂要改,但是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為了教學,而不是純粹為了課堂。
化學教學反思 篇4
由于《化冰實驗》這節課中實驗需要比較多的實驗器材,而學生之前沒接觸過這些實驗器材,所以要花比較多的時間來讓學生認識如何使用酒精燈和溫度計。我在上這節課花了兩個連續的課時來進行實驗,一節課來總結。雖然用了不少的時間來上《化冰實驗》這節課,但是學生在做化冰實驗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并且能在實驗中自己發現很多問題,達到讓學生自主的學習的教學目標。
學生在實驗中進行實驗記錄了溫度的變化,學生會提出一些問題,如為什么隨著時間的變化,溫度會上升?為什么溫度計碰壁其溫度就會上升?為什么冰越碎,溫度會下降得更快?為什么冰熔后水溫度會上升?水沸騰時,會有水蒸氣,水泡,水為什么會減少?為什么水的溫度升高到一定溫度后,會有時上升,有時下降?這些問題都是學生自己在實驗后提出的,提出問題后,我就讓他們自己試著來找答案。
例如,對于為什么水的溫度升高到一定溫度后,會有時上升,有時下降?學生就提出了可能與有風,溫度計的準確度,火力的大小,燒杯的'振動,火的高低,燈芯的長短有關。從火的高低中,學生會提出酒精燈的火焰是內焰溫度高還是外焰?這時我就引導學生自己來設計對比實驗,啟發學生想辦法來證明,可以用什么材料合適?有的學生說用鐵,高溫溫度計,毛線和木棒,并讓他們說說自己的理由。從中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對比實驗的能力。我覺得學生在實驗中細心觀察和認真思考是這節實驗課的成功之處,不用老師自己來告訴學生科學的知識,而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從實驗中發現問題并試著來解決問題,這正是新課程改革所要達到的目標,既減輕了老師的擔子,又能讓學生樂于學習,樂于發現和自己解決問題。
化學教學反思 篇5
在本節課中有一個酚酞與濃氨水反應的實驗,我不是像以前先講“氨水有揮發性,酚酞有遇氨水能變紅的性質”,然后在做實驗,從而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而是以“小魔術”的形式進行導課:先展示兩瓶無色液體,然后各倒入兩個燒杯中,在用大燒杯把它們罩住,過一會其中一個燒杯內的無色液體變為紅色。這樣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鼓勵他們大膽猜想,并用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這樣學生通過實驗得出“氨水有揮發性,揮發出肉眼看不見的粒子”的結論,在進一步研究這種粒子的性質。
在驗證分子之間有間隔時,用等體積的酒精與水混合,學生做完演示實驗后,我沒有像以前上課時直接問“為什么混合后體積小于兩者體積之和?”,而是故意很嚴肅地說:“剛才做實驗時誰偷著喝酒了?”他們當然沒喝,也就不會承認了,這是我再說:“誰能做一回福爾摩斯,把這個案子給破了?”這樣就引起了全部學生的注意,教學效果明顯比以前好,而且對這個實驗印象深刻。另外,我并沒有做類似“小米和黃豆混合”的實驗來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因為根據以前的.教學效果來看,做完等體積的酒精與水混合的實驗后,學生雖然看不見分子,但也能夠理解分子之間有間隔這個性質,也會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分子的這條性質;反而是做了上述那樣的實驗后,給學生造成誤導。因為他們對親眼看見的事實印象深刻,在舉分子之間有間隔的例子時,一部分學生就把它當做正確答案。
在比較固態、液態和氣態三類物質的分子間間隔時,我又補充了“比一比誰的力氣大”(注射器實驗),學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但是從分子的角度去分析混合物和純凈物時,我只是讓學生口答,而沒有畫圖,如果用圖示或磁扣的方式表示,我想效果要比口答好多了。
化學教學反思 篇6
開學已經一個月下來了,我教初三化學,化學是初三學生剛接觸的一門課,我相信只要師生齊心協力,必須能夠將化學學好.在這一個月的教學過程中我有一些感觸.
一、體會
(一)學生探究的資料要視教學資料的價值性。哪些教學資料讓學生自我探究,哪些資料要教師給出相關信息或啟發講授,我的體會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識的價值,選取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礎地位的、規律性的資料讓學生探究。因為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真正理解了這樣的知識,就等于掌握了知識的主干,構成了擴充和擴展自我知識結構的潛力。
(二)幫忙學生建立進行探究的條件。在學生剛開始學習時,盡量利用傳統的講授、提問、討論、實驗等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并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探究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具備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思維潛力,幫忙指導學生用家里的廢棄物、兒時玩的玩具和少量藥品建立小實驗室,以便為開展完全的科學探究學習做好準備。
(三)教師應當做探究“向導”。在學生探究階段,教師要融入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巡視各小組的'表現狀況,及時給予必要的幫忙和輔導,如有的小組只是在盲目地做實驗,沒有必須的目的性,融入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更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學安排帶給具體的學生狀況。
二、有待反思的問題
“初中化學探究學習”在現行初中化學教材這棵“老樹”中“開出了新花”,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實施過程中,同時發現了一些其它問題有待解決:①如何讓學生在開始學習化學時,盡快具備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思維潛力。②學生學習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實驗越來越多,非課堂內做探究實驗,在沒有教師在場的狀況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③學生對探究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由于時光概念淡,易影響其它學科學習。引起家長的反對這一矛盾如何解決。相信,經過更全面系統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初中化學探究學習”會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化學教學反思 篇7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以第一單元中關于“物質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來引入。這就是說,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會分裂,而原子不會破裂,但可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這些觀點是認識和分析化學現象及其本質的基礎。利用化學方法分析眾多的物質,發現組成它們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實只有100多種。
在我的整體設計中,以通電分解水的微觀過程為載體,滲透各個知識點:水的組成、水資源狀況,分子、原子的知識,物質的簡單分類。其中,水的組成、水資源狀況內容較少也較簡單,可交由學生獨立完成復習工作。本節課的重點在于加強學生對物質微觀世界的認識,并能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學生對“純凈物與單質”和“混合物與化合物”這兩對概念容易混淆,也希望能通過這節課,使學生有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同時,通過讓學生總結歸納本單元的知識脈絡,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
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確:元素的實體是原子,因此元素在化學變化前后,也是不改變的.。這樣,關于水的組成的推論才成立。揭示化學研究物質組成的方法之一:根據生成物對反應物組成的分析、推斷。通過水電解后實驗證明其產物是氫氣和氧氣,由此可以推論: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這里必須通過必要的教學手段進行強調,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這是一種化學研究物質組成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化學研究的一種思維方式。
在課堂上,也要適時地關注學生、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這方面做得不夠,語言應更加具有人情味和鼓勵性質,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注。
在最后的環節,學生展示自己歸納的知識脈絡。可以適當引導學生的發言,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并讓學生談談這個單元學生自己的感受,還有那些疑問,有什么收獲……在今后的教學過程,我將不斷的改進,在使學生獲得最大收獲的同時,自己也不斷成長、提高。通過這次的課堂教學活動,我也有不少的體會和認識。
化學教學反思 篇8
化學是初三學生剛接觸的一門課,只要師生齊心協力,一定可以將化學學好.在這一個月的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
一、體會
(一)學生探究的內容要視教學內容的價值性。
哪些教學內容讓學生自己探究,哪些內容要教師給出相關信息或啟發講授,我的體會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識的價值,選擇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礎地位的、規律性的內容讓 學生探究。因為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真正理解了這樣的知識,就等于掌握了知識的主干,形成了擴充和擴展自己知識結構的能力。
(二)幫助學生建立進行探究的條件。
在學生剛開始學習時,盡量利用傳統的講授、提問、討論、實驗等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并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探究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具備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思維能力,幫助指導學生用家里的廢棄物、兒時玩的玩具和少量藥品建立小實驗室,以便為開展完全的科學探究學習做好準備。
(三)教師應當做探究“向導”。
在學生探究階段,教師要融入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巡視各小組的表現情況,及時給予必要的幫助和輔導,如有的小組只是在盲目地做實驗,沒有一定的目的性,融入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更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學安排提供具體的學生情況。
二、有待反思的.問題
“初中化學探究學習”在現行初中化學教材這棵“老樹”中“開出了新花”,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實施過程中,同時發現了一些其它問題有待解決:
①如何讓學生在開始學習化學時,盡快具備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思維能力。
②學生學習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實驗越來越多,非課堂內做探究實驗,在沒有教師在場的情況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
③學生對探究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由于時間概念淡,易影響其它學科學習。引起家長的反對這一矛盾如何解決。相信,經過更全面系統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初中化學探究學習”會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化學教學反思 篇9
創新精神是指在問題解決與學習過程中,推動主體經過變化、組合、探索,得出新成果,獲取新知識與新能力的,受主體個性特征制約的一種特定心理狀態。
化學教學中,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思維能力,造就具有創新精神的人,這是當前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1、通過介紹科學家的生平和科學發展史讓學生明白:只有勤奮的人,頑強的人,不怕失敗的人,敢于獻身的.人才可能有所創新。讓學生知道創新并不神秘,從而樹立創新的自信心。
2、加強課堂教學,特別是實驗教學中的規范化管理,如: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實驗室制取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的實驗操作順序,必須嚴格按操作順序進行。從而培養學生自覺、勤奮、實事求是的精神。
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許多偉大的發明,驚世的創造常常都是從那些平常的、一閃念的好奇心開始的,沒有好奇心,通向真理的跋涉就無法啟步。
自信心是質疑精神的心理依據,只有有了自信心,學生才敢于獨立思考,把思維的觸角伸向未知,才敢于捕捉疑問并確定為進攻的目標,并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實現。學生有了自信后就鼓勵學生要勇于做要求高、難度大、易燃、易爆的、有毒的實驗,如:氫氣的爆炸性實驗;硫化氫氣體的制取及收集等,并鼓勵失敗者繼續努力,培養學生頑強的、百折不撓的勇敢精神。
4、克服思維定勢,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精神。
如:做磷的燃燒實驗時,水下的白磷和銅片上的紅磷如何才能燃燒?對銅片上的紅磷,學生很快就會回答,而對于水中的白磷,學生因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只會回答將其拿出水面。老師在加以肯定后再問:“如果說不拿出水面能否燃燒?”讓學生積極思考,踴躍討論后,教師再用實驗加以驗證。
化學教學反思 篇10
在這個月里,我們初三年級主要進行的是有關實驗探究題的練習,由于實驗題比較難理解,學生沒有解題思路,所以起初學生答題效果不好,隨著練習的深入,學生逐漸掌握了一些解題思路。同時,我也做了一番總結,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實驗題不要選得太多太雜,只要精選3個實驗就可以了。提過多學生不容易理清思路,當學生處理不好是會出現急躁心理,產生厭學心理。
第二,趣味性強,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我在課程設置時選了三個實驗:
(1)趣味性強,有鮮明的顏色變化的實驗:NaOH溶液、酚酞溶液、鹽酸溶液的反應。
(2)貼近生活的實驗:貝殼與鹽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告訴學生生活中補鈣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3)注重觀察的實驗:鎂帶在空氣中燃燒,能產生強光,絕對吸引學生的眼球,引導學生觀察和對實驗現象的描述。
第三,實驗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實驗的危險性和副面影響。給我觸動很大的`一個案例:在學生的第一節化學課上,做鎂條燃燒的演示實驗時,我特別強調使用酒精燈時該注意安全,其中又特別強調了使用過程中“三個絕對禁止”。容易讓學生對化學的一種片面的認識:一提到化學,就想到濃硫酸、想到爆炸,從而在處理實驗題的時候會讓學生的思想禁錮起來。
第四,種下“質疑而求索”的嫩苗,化學課上我們老師要向學生傳達信息有很多,但要一切要做到恰到好處,做到教學目標主要不是要解決所用的化學問題,而是要讓學生對化學科學產生更多的好奇、疑問與期待,讓學生對化學科學產生更強烈的探索欲望和對化學知識及規律的擁有欲以及將所知化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類的動機。
總之,要實現的是給予學生們一份信心和希望,點燃他們心中學習化學的星星之火,我們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相信他們將給我們更多驚奇!打開一扇窗,為生命開一扇窗,打開一扇科學的殿堂之窗,讓孩子放飛夢想和希望!這是我們初三化學教師應盡的職責。
化學教學反思 篇11
教后記在本節課中,首先提出問題“實驗室中如何獲取氧氣”來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然后和學生一起探究實驗室中制取氧氣的原理、方法、儀器和藥品,并通過一些列問題的提出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實驗中獲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從而上升到獲取物質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課上學生能夠主動的思考問題參與到學習中、小組合作充分,學習的積極性高。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對于教學目標和重點的把握需要進一步提升。
本節的重點氧氣的獲取,也就是物質獲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催化劑”只是一個基本概念,并不是本節課的重點,學生只需要了解什么是催化劑即可。把握教學目標和重點是化學教學的關鍵,只有準確的把握目標和重點才能教給學生想學的知識。
二、如何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效率包括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學到多少。新的化學課程理念倡導學生學習化學科學思想。例如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中就要求學生獲得獲取物質的.一般思路的方法,而不是過多的糾結于小問題和細枝末節。在這一方面如果能夠引導學生從制取氧氣中提取獲取物質的思路,則可以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獲取物質的思路”的一個相關圖式,從而形成較強的知識網絡。
另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是學生“怎么學”的關鍵。新的課程理念要求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感興趣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要廣泛的采取“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相結合,使學生更好的體驗感悟化學的神秘和魅力。
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需進一步提高。
思維的發展是中學生智力發展的關鍵,如何加深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對于學生的發展就尤為重要。因此,在設置問題時要避免無意義問題的提出,問題設置要具有梯度性,要能夠層層遞進的引導學生思維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同時,問題的提出也要面對全體學生,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程度的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進步,從而體驗成就感。
教學是師與生互利互惠,共同成長的過程。我相信只有不斷的鉆研和琢磨教學方法和學生心理,才能取得進步。
化學教學反思 篇12
一、這節課的亮點:
1、注重雙基知識,能引領學生構建知識網絡體系。首先讓學生歸納知識點,教師再進行總結,然后進行相應的練習,通過邊講邊練達到講練結合的目的。
2、推敲精選習題,我所選的試題都是近兩年的中考試題,使學生能過早的接觸中考題,學生在做中考題的過程中既擴大了知識面,又能增強學生的信心。
3、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讀題、自己審題、注重培養學生獨立答題的習慣,每道題的答案都有學生說出答案,并且要學生說出這樣做的理由。
4、運用多媒體課件增大課堂容量,設計的練習比較多,本節課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既增大課堂容量,又充分調動絕大部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5、注重多種教學方法,本節課通過講授式、小組合作探究式、講練結合式的教學方法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效果。
6、課前準備充分,課前學生充分預習了這節課并掌握本單元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致使這樣一節大容量的復習課也能順利的'進行完。
二、這節課的不足:
1、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顯得過于正規,調動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的效果欠佳,教師走下講臺參與學生互動太少,具體給學生發現細節問題的時間太少。
2、回答問題時,給學生留得時間太少,探究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開始讓學生解決。這樣只照顧中上等的學生,而對學困生關注的不夠。
3、課件制作的水平不夠高,對比度不夠鮮明,而且字跡太小,使得后排的學生看的不夠清楚。
4、教師的語調貧乏,沒有感染力,沒有幽默感,而且語速過快。
5、備課時在備學生這一環節上做的不夠好,致使叫學生回答問題時,心中沒底,耽誤時間。
6、給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太少。
總之,一年一度的中考對學生提出了高的要求,對教師更提出了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要有創新的精神,教師不僅要研讀《課標》,更應該研究好的教學方法。使教者輕松教,學者容易學。今后,我要不斷地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法,和兄弟學校的化學教師多切磋,使我們復習工作能再上一個臺階,努力使中考成績再上一個臺階!
【化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化學教學反思12-28
化學教學反思12-22
化學的教學反思02-07
化學教學的反思02-19
化學的教學反思06-12
化學教學反思12-19
化學教學反思11-01
化學教學反思08-25
化學教學反思01-19
化學教學的反思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