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通用6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后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每次讀到這個故事,我都會肅然起敬。向敬重戰斗英雄一樣敬重戰象嘎唆。11年,作家沈石溪曾到我校來,有幸與作家面對面,并聆聽他的演講。好多同學也買到了沈石溪簽名的書。這個插曲對學習這篇課文無疑有不小的幫助。
喜歡這篇課文,就想把它講好。課前重溫小說原作,仔細研讀教參,又看了名家教學視頻。反而感覺這個故事格外簡單了。是的,情節并不復雜,怎樣能把嘎唆那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感受到,把它那曾經英勇豪邁的氣概體會出?文本,還是文本!
激情導語,烘托氣氛。1943年,日寇侵占我國云南邊陲,抗日戰士奮起反擊。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們破城門、踏敵軍,勇猛無敵,它們就是“戰象”。戰斗結束后,我們的八十頭戰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們清理這些戰象尸體的時候,驚喜地發現一頭受了重傷的公象還活著,這就是“最后一頭戰象”。
聚焦語句,讀出感情。本文運用了大量神態、動作描寫來表現嘎唆的靈性與感情。我將這個故事按情節梳理成四個部分并引導學生歸納為:“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重點可以抓住以下幾處描寫:嘎羧再次見到象鞍時的舉動與神情;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為;嘎羧為自己挖掘墳墓的壯舉。通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想象,充分感受到嘎羧的英雄氣概。之后,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深化對嘎羧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2
《最后一頭戰象》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后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課文語言優美,描寫生動,以充滿深情的筆歌頌了戰象嘎羧的善良,忠誠的高尚的情懷。江老師的課總體而言是成功的,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學習。
一、教態自然,用語親切。
在聽課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老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從容和溫柔的語調,這讓人感到很親切。同時,也讓我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行為。在整節課中,我看到的好像是一位有一定經驗的教師,而不是初登講臺的支教生。
二、讀寫結合,體會情感。
在教學中重點抓住三個場面,即重披象鞍、憑吊戰場、莊嚴歸去來,重點研究嘎羧的內心世界,感受嘎羧的情感歷程。然后讓學生找感受最深的句子體悟嘎羧的內心世界并且寫上標注,思考這樣寫的方法和好處。這個環節的設計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把握主線從而深入研究和探討,體現了高年級教學的深度。
三、調節課堂,學生為主。
在課程設計上,分為解讀題目、作者簡介、初讀課文、會讀會寫、概括事件、自讀課文思考問題、具體分析語句等方面,對于一節40分鐘的課來說,內容還是很多的。到了最后的具體分析語句的環節,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也不能達到預期的課堂效果。就像是一出大戲沒了戲眼一樣,匆匆落幕。我覺得可以把具體分析語句這一環節放在下一節課再教學,在概括事件、思考問題這兩個環節里可以增設相應的練習、多提問學生。一節課的精彩之處不在于老師講得多好,而在于學生的表現。
《最后一頭戰象》這節課,讓我看到了同學的進步,也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在觀摩中學習,在學習中總結,在總結中進步。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3
這篇文字優美而又悲壯感人的動物小說——《最后一頭戰象》是著名的動物小說家沈石溪的力作,記敘了在抗日戰爭中幸存的最后一頭戰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后在埋葬著戰友的百象冢旁邊挖了一個坑,將自己莊嚴掩埋的故事。
文章語言優美,描寫生動,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戰象嘎羧善良、懷舊、英勇、忠誠的高尚情懷。文章感人至深,讓人久久難忘。20xx年,沈石溪曾來我校作報告,有幸與作家面對面交流。我把當時與沈石溪先生交流地情況講給學生聽,并展示了當時的照片。從學生驚訝、贊嘆和羨慕的表情中,我看出來他們對沈先生是多么崇敬。從這里也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本文共講了“英雄垂暮”、“披掛象鞍”、“重返戰場”、“莊嚴歸去”四個感人的片段。篇幅較長,所以采用半扶半放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閱讀。
以“披掛象鞍”為例,交給學生抓關鍵詞理解課文的方法。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久別重逢的老朋友”這些詞句,體會嘎羧內心對曾經輝煌地留戀和回憶。并及時總結學習方法,讓學生依托這種學習方法自學其他的內容。結合課后小練筆引導學生們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見了什么?在礁石上親了又親它仿佛在說什么?在震耳欲聾的呼喚里,它仿佛在呼喚什么。讓學生走進了嘎羧的內心,體會到他當時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4
《最后一頭戰象》是一篇情感深沉、內涵豐富、篇幅較長的動物小說,全文接近2000字。作者以時間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皮戰甲”、“重回戰場”、“自掘墳墓”四個感人的片段,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記述了嘎羧生命歷程中最后的輝煌和尊嚴。結合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實際,確立下了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有感情朗讀課文,會讀會寫本課的生字詞,理解個別詞語如“威風凜凜、炯炯有神、浴血拼搏、排山倒海、震耳欲聾”,學會快速瀏覽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學會復述故事。
由于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在進行本課的學習時,我主要訓練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的能力。上課前,先讓學生課前做好預習,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象有一定了解。課堂上,通過理解什么叫戰象導入課題,引導讀題展開質疑,這一設計意圖是想摸索學生內心對課題的理解,對課文會產生怎樣的'懸念。我覺得這一環節的設計效果很好,讓學生學會質疑。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當學生興趣上來了,緊接著導出本課需要掌握的生詞,在生字詞教學這一環,是采取檢查方式進行。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一課時我安排的教學重點體現在,快速瀏覽課文,掌握主要內容,并學會復述故事。當我把閱讀要求“課文寫了關于戰象嘎羧的哪些事情?請分別用四字短語概括出來。”展示,并要求學生快速閱讀,在閱讀巡視中,發現學生面有難色,尋聊中,學生暗示用四字短語概括有點難。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想讓學生自己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自學這些部分,這樣既能夠檢查學生是否學到了這種讀書的方法,也能夠給于學生一個自我發揮和展示的空間。緊接著我請學生以學習小組自由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在討論過程中,每一個小組我都進行巡查,發現有困難的小組及時點撥,最后匯報交流歸納出“英雄垂暮”、“重皮戰甲”、“重回戰場”、“自掘墳墓”四個感人的片段。我順水推舟導出“講故事”的環節,目的是要求學生復述故事。學生興趣特濃,表現欲望很強,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訓練了。在交流讀書感悟完成練習:我心中的“戰象”,這是一頭()的戰象,因為它()。這一口語交際的練習,我感覺有點不到位。也許是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對于戰象的情感品讀不深,只能局限在老師的點撥感悟出品格。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學生的思維還沒有被老師積極、有效的調動起來。教師的語言還不夠凝練、準確。我想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5
11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城郊東風小學舉辦的廣州大學(從化片區)實習支教生小學語文、英語課例展示活動,教學展示的是六年級語文上冊23課《最后一頭戰象》,通過與老師們和其他實習支教生的交流討論,我總結出自己在教學中值得肯定的地方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下面是我個人對本次教學的總結與反思。
這次的教學,有幾個方面是值得肯定的。首先是教態方面,這次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我表現得自信從容,眼神、肢體語言等方面的運用都不錯,這也是一個教師應具備的素質之一,所以平時的常態課我自己也會注意教態這方面的鍛煉。而這次教學過程中不會出現慌亂的情況是因為和我的前期準備有關系,前期準備越充分在教學過程中就不會出現慌亂、緊張的情況,我在備課做課件的時候都是不斷檢查、修改,做好學生預設,并且重復練習操作整個教學流程,所以在這次的教學過程中我的整個教學流程是比較順暢的,能做到整體把握文本。另外,對學生的評價性語言比較豐富,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能和學生保持互動,小組合作討論的時候會巡視,并對學生提出意見。
第二個是在教學生字詞的時候能結合學生實情,也就是備課的時候能做到備學生。因為六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生字詞方面已經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教學生字詞的時候不用每一個字都強調解釋,只需要將生字詞去音節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開火車讀一遍,讀完后和全班的同學一起糾正有錯的讀音,正音后出示音節全班一起朗讀,并讓學生說出自己覺得難寫、易錯的字詞,比如劈和遭字,在指出強調后學生就會對生字有一個深刻的印象,知道了哪個生字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在這里,我發現了自己一個欠缺的地方,就是一些易錯難寫的字在講解后還可以讓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寫一寫,記一記,這樣鞏固效果會更加顯著。
最后就是教學設計有兩個亮點,分別是新舊知識的聯系以及注重對學生歸納方法、學習方法的滲透。在導入的時候我是通過聯系五年級學過的一篇文章《與象共舞》來激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學生就對大象有一個明確的印象,對后面教學的順利展開做了鋪墊;其次就是在研讀嘎羧“重披象鞍”這一片段時,明確作者運用了動作以及神態描寫來展現嘎羧內心豐富感情的之前我會先提問學生描寫方法包括哪些,這樣就會調動起學生的知識儲備,讓他們更準確地回答問題。另外一個是對學生歸納方法的訓練,因為《最后一頭戰象》這篇文章篇幅較長,大概2000字左右,所以長文短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是一個教學重點,在教學時我會引導學生用四字短語分別概括每個部分的內容,這樣就做到了通過抓事件來把握整體內容。
雖然這次教學有做得比較好的地方,但是同時也應該反思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和其他支教生的交流討論以及經驗豐富的老師點評后我總結出這節課在教學時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學生缺乏朗讀。語文教學本來就是要讓學生多讀多寫,無論是教哪個年級哪一篇課文,基本點都是要讓學生多朗讀,從朗讀中體悟感情。《最后一頭戰象》的教學雖然有讓學生朗讀,但是齊讀太多,缺乏個性化朗讀,這樣很難讀出情感,而且齊讀不能分辨出是否每個同學都能體會出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所以不僅要他們多讀而且還要多形式讀,讓朗讀滲透到他們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以讀代講,學生多讀多感悟就能自行體會出文章的情感。在研讀嘎羧“重披象鞍”的片段中,我可以指名學生讀,分角色朗讀或者小組競賽的形式看哪組更能讀出那種感情,通過這樣多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更深刻地感悟文章。
2。、不斷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在這次的教學中我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就是整節課幾乎都是用同一個語調教學,這樣會讓學生越聽越累,缺乏激情,所以我應該學習用抑揚頓挫的語調來教授,緊跟課文感情,嘎羧想得到象鞍時心情急切,我在講解這部分的時候就要用急切的語言要展示,這樣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而過渡語方面也需要提高,一個好的過渡語會讓教學更加出色,也會使教學流程銜接得更自然,更順暢,所以過渡語不宜太長而顯得累贅,但是也不能沒有,如果沒有的話教學會顯得很生硬。
3、多挖掘教材的語言訓練點。我們在解讀語文教材的時候要關注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所以在講授時要注意品讀句子的訓練,多形式多話力度下去,想象、朗讀、練筆等形式都可以,不能僅僅說只是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就足夠了,而是讓學生通過讀懂字詞句,聯系語境等方法理解文章內容,只有在充分感受的前提下才能進一步去感悟。所以《最后一頭戰象》在分析“重披象鞍”片段時只是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沒有真正地從文本自身的語言特點等去理解分析,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緊扣教學點讓學生去品讀文章的語言魅力。
4、注意課堂調控。這次的教學是講授《最后一頭戰象》第一課時,但是最后時間不夠,內容沒講完而導致拖堂,所以應該意識到自己的教學內容過多,缺乏一個臨時調整,教學設計過程中沒有整體把握好節奏,這篇課文在教學設計時內容跨度比較大,所以在課堂的最后部分已經拖不動節奏了,學生也只會上的越來越沒熱情,可能會產生怠倦感。所以在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間和內容的合理分配,要讓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呈現出一種銜接意識,不能太過松散或者過于緊迫。
5、練好基本功。普通話和板書都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普通話要發音標準,語音清晰,而板書要練好粉筆字,同時老師不能出現寫錯字的情況,因為小學生模仿能力很強,老師起著模范作用,所以老師寫錯字學生就可能自然而然地跟著寫錯,這樣的影響是很不好的。《最后一頭戰象》在板書小標題的時候我寫錯了“垂”字,最下面一橫應該是最短的,但是我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是在評課過程中其他老師指出來的,所以以后一定要練好基本功,做好模范作用。
通過這次的教研活動我全面認識到自己在教學各方面的優點和不足,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提高教學水平,越早發現問題越早改正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教學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6
這篇文字優美而又悲壯感人的動物小說——《最后一頭戰象》是著名的動物小說家沈石溪的力作,文章感人至深,讓人久久難忘。
由于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在進行本課的學習時,我主要訓練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的能力,學習通過對嘎羧行動、神態的描寫來突出它的高尚情懷的表達方法。在課堂中,我首先限定讀書時間,讓學生在十五分鐘內讀完一遍課文。通過檢查發現,學生的讀書能力參差不齊,讀得快的十一二分鐘就結束了,而讀得慢的在規定時間里才讀了一大半。
這一遍讀書并非單純為了讀而讀,讀完后,我們馬上進行交流:課文到底講了什么故事?通過這種快讀思考的方式來梳理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教給他們正確的讀書方法。為了實現長文短教,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從整體上理清文章的脈絡,概括出四個場景,并以此為線索,抓重點場景講析;其次,抓住文章表現的幾種情感,以朗讀為主,在讀中體會戰象的品質,從而感受語言文字的生動,優美。我想只有通過對文章中重點字詞的體會,作者的細節描寫等等,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才能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我先讓學生讀一讀,畫一畫,找出相關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和學生探討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引導學生走進嘎羧,了解嘎羧,體會一個英雄的高尚情懷。比如在教學“披掛象鞍”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們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久別重逢的老朋友”這些詞句,體會嘎羧內心對曾經輝煌的留戀和回憶。并及時總結學習方法,讓學生依托這種學習方法自學其他的內容。
在教學“憑吊戰場”中,我主要抓住嘎羧的神態、動作描寫,引導想象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重情重義、善良、忠誠的高尚品質。我主要抓住這段文字進行研讀。“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我先讓學生自由讀這些句子,然后小組交流,說說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時,嘎羧仿佛看到了什么?
學生通過交流,猜想嘎羧是在重溫二十六年前那場激烈的戰斗,懷念在這里犧牲的那些戰友們,回想自己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英勇豪邁。于是我馬上順勢引導:“嘎羧不僅僅是一頭大象,更是一位讓人敬仰的英雄。”然后再讓學生去讀,學生悟得深刻,讀得自然也就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