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數》教學反思(通用7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近似數》教學反思(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近似數》教學反思1
在學生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認識后,安排學習認識近似數,出現兩幅情境圖:
(1)育英小學有1506人,約是1500人。
(2)新長鎮有9992人,約是 10000人。
從而自然引出1500是1506的近似數,10000是9992的近似數。要求學生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如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我通過讓學生觀察兩組數的特點,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鼓勵他們自己去發現,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的方法,讓學生們把自己個性化的想法說出來,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并引導學生討論:準確數和近似數哪個更容易記住?你還能舉出近似數的例子嗎?從而明確近似數與準確數這兩類數的特點,加深對近似數意義的理解。結合生活實際,舉出生活中的近似數,讓學生體會到近似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課堂上,學生沒有知識積累,這以前他們沒接觸過數字估算,根本不會估算,當然也不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交流;當要求舉生活中的近似數的例子時,學生沒有生活積累,舉不出生活中估算的例子,我覺得一是學生沒有仔細觀察生活,另外也是學生的估算經歷少;在作業中,求近似數也是出現了不少問題,有的亂估,有的離準確數太遠,還有一些學生不會做題,我覺得他們是沒有找到做題的方法。
估算就是推算出某數的大概數,即準確數的近似數。教學時重點強調,估算是沒有唯一答案的,但在比較多個答案之后,讓學生明白估算出的數要最接近于準確數。實踐中我認為下列方法效果會好一些:
1、如果所要估算的數最高位是百位就看個位。
例如:506、217、428、734、962等就看個位,個位小于14的數就直接寫0,十位、百位的數不變。如 734≈730,962≈960,如果個位是59的數,就在十位上加1,個位變0。如,506≈510、217≈220、428≈430。
2、如果最高位是千位就看十位。
十位是14就把十位和個位都寫成0,百位、千位不變。例如:7046≈7000、 1837≈1800。如果十位是59就把十位、個位寫成0,在百位上加1,千位再隨百位變化而變化。例如:6080≈6100、9960≈10000。
總之,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長期的潛移默化地滲透,需要教師每堂課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當學生將估算內化成一種自覺意識,才會迸發出許多有價值的、創造性的估算方法,學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近似數》教學反思2
近似數在教學過程中包括兩個知識點,一是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二是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第一個知識點教學是首先引入生活中常見的一個大數比如我們學校有多少名學生,學生都說不出準確的數,借此來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用一個準確的數來表達出一個事物的多少,這樣就需要一個近似數來表示,引出近似數的概念、
第二個知識點,近似數的求法上是重點,這是學生以前所沒有接觸過的,所以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借用例題來讓學生重點體會到取近似值精確到哪一位上, 只要看它后一位數字,并且知道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數字小于5,保留部分就不變、如果被攝取部分的首位數大于5或等于5,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加上1、 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一個數的近似數是10萬,這個數最大是多少,學生會寫成99999,應該是1049999、這樣的題目學生掌握不好,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重點強調"四舍五入法、"
課后綜合我的教學設計有如下感受:
1、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并最終服務于生活。盡管如此,教材的編排由于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有些教學內容難以展現出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教師應想方設法為抽象的教材內容選擇、補充生活背景,使數學貼近學生生活,變得易于感受。通過提供富有生活氣息的南京市小學的數量統計,讓學生初步感受這些信息,引入準確數,接著出示南京市在校小學生人數,引入近似數,讓學生感知出大約的意義。讓學生不僅體驗到了這些數的近似數,而且明白了為什么。在此基礎上引入近似數和≈,順理成章,學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讓學生在比較中體驗。比較是常用的一種數學思考方法。通過比較事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規律、區分出個體獨有的特征。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使直觀感受到的經驗得以提升,進入學習數學化的過程。
3、尊重學生的不同體驗。四舍五入法只是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是采用的一個規則。當根據學生的體驗剛剛揭示這一規則后,一個學生大膽地提出了質疑我有不同意見!986可以近似于990也可以近似于1000或980。多好的體驗!多好的發現!多好的解釋!面對學生提出的這個問題,如果硬性地讓其五入,不僅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的確也不符合實際情況。于是我果斷地肯定了這個學生的真實而又正確的體驗,他的臉上也露出了微笑,顯然是受人尊重后的發自內心的喜悅。
《近似數》教學反思3
《近似數》一課是教學的難點,原因是教材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脫離,學生不熟悉。我在導入時就抓住生活:從我班的人數這個準確數引入新課。我認為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就要努力從學生身邊挖掘素材,讓數學走近學生的生活。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意識到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這堂課通過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數據,例如:班級人數、學校人數、我們身邊的一些數據,讓學生初步感受這些信息,判斷哪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來判斷近似數的。在此基礎上引入近似數和≈,順理成章,學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讓學生在比較中體驗。本課一開始在講解準確數和近似數時,通過讓學生比較一些數據,從而讓學生明白這些數據意義的不同,加深認識 準確數與近似數。
3、近似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本課的學習是讓學生理解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意義,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發展學生的數感。
4、教學如何求近似數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我通過獨立的看一看,自己試一試,小組討論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給他們提供一個廣闊思維的空間,鼓勵他們自己去發現數學中的一些規律和方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從中體會探究與發現帶來的樂趣。雖然在課堂上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了,但是在作業中,求近似數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如何讓學生能比較熟練的求近似數,有何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我還在思考的問題。
《近似數》教學反思4
近似數是初中數學的一個微乎其微的知識點,但也是一個重要內容,學生對他們是否掌握至關重要,學沒學好對學生以后的知識鏈接有著很重要的影響,現根據我對這一節的教學做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處
本節課,我抓住了教材的關鍵因素,全面理解教材,對于每一個知識點都給學生對應的設計一些題型,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自學和小組的討論,對本節課進行全面的把握。另外,就是結合學生小學的基礎,讓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最近新課,在認真的自學中了解新課,在系統的聯系中,掌握新知,在激烈的討論中 ,提高應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有利因素,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得到知識,提高了能力,教學效果比較明顯。
(二)不足之處
本節課雖然取得了成功,但是也暴漏了一些問題:
一,教學細節突出不夠,因為把大部分時間放給了學生,對于學習主動自覺的學生來說,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對學習不太自覺的學生,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卻沒學到什么東西,他們再跟著其他學生走。學生沒有完全參與進去,對他們來說沒有啥效果。
二、過高的估計了學生的能力,因為近似數是小學學習過的內容,我認為學生應該有比較深的認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四舍五入法保留沒有過多的要求,但是在后來的展示過程中出現來很多的小問題,影響了學生的知識的掌握。
(三)改進之處
對于以上問題,顯示出的不只是這一節的問題,而是平時的教學問題,我一定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學生,即面向全體,又要結合每一個學生的自身特點和知識基礎,讓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參與課堂,都參與到學習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要注意學生的舊知識的掌握程度,適當的進行復習,讓學生不至于脫離軌道,越來越差,對于基礎差的學生適當的加強輔導,讓他們穩步提高。
《近似數》教學反思5
《近似數》教學反思,今天區進修到我校進行調研聽課,我上了一節數學課《近似數》。本節課要求學生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教材對此知識內容的呈現形式分2部分出現,第一部分內容讓學生體會到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數,以“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數,你注意過嗎”的提問形式呈現了學生例舉自己所接觸過的近似數。第二部分內容是讓學生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體會到取近似值精確到某一位時,只要看他后一位數字用“四舍五入”即可。教材以“填一填、說一說”的形式出示了例題——某市在校學生今年共植樹148264棵,根據 “四舍五入”到不同的數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要求求出148264的近似數。
數學教研員李老師聽了這節課。課后李老師對這節課進行了點評: 這節課上得非常成功,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非常好,每一個教學活動的安排都帶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性,體現了在老師的引導下完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理念,層次清晰、環環相扣、重點突出。一番中肯之后,李老師提出了幾點很有價值的建議。
①在課堂上老師要多提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要結合孩子們已有的生活、學習經驗設計問題,學生只有對問題感興趣了才會樂于思考、才會主動參與學習。將直接課堂導入環節:“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黑板上的這2組數據,想一想這2 組數據有什么不同呢?”改為激趣式導入讓學生自己說出所了解的近似數數據“誰知道全國人口大約有多少?南京長江大橋大約有多長?……”
②一個新的知識點從學習到掌握孩子們需要一個過程,在學生學習了“四舍五入到十位約等于148260”的方法之后,應該出2、3道這樣的題讓孩子們練一練,內化學習方法,舉一反三掌握知識。
③ 課堂上老師的評價很重要,尤其是對學生出現的錯誤答案老師要委婉的點評,讓孩子感到雖然自己的想法錯了,但自己積極動腦思考的行為卻得到了老師的認同,同樣值得高興,會繼續積極主動參加后面的學習。課堂上對于學生出現回答錯誤時我評價的語氣較直白生硬:“你說錯了。”這樣的評價很容易傷到孩子的自尊心,打擊學習自信心,不愿思考了。
很高興李老師能給予這樣的點評,在今后的教學中再接再厲,讓我的課堂無懈可擊。
《近似數》教學反思6
“近似”的概念在小學數學知識里,有一個孕伏與發展的過程,在本課,第一次出現了近似數的概念,這個概念是在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是相對于她們學過的準確數而言的。教材沒有給出四舍五入的方法和約等號的使用,只要與準確數比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數都可以。在實際教學中,我特別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加強德育滲透和人文素養培養,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加強近似數與準確數的對比,從而加深學生對近似數的感知和理解,并能加以運用。現將本節課比較成功的做法和不足之處總結如下:
成功之處:
1、注重聯系生活實際
例如通過第xx屆全運會的這個時事背景引出例10,讓學生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在之后的大量練習中,也十分注重取材于實際生活。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相關的數學知識,還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人文素養方面有所滲透,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2、教學環節設計充分考慮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在玩中學是二年級學生比較樂于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在本課的教學環節設計方面,我采取了動靜結合的方式,不僅有獨立思考,還有小組交流;不僅有靜態的紙張作業,還有活躍氣氛的多種游戲;不僅有自己讀題審題,快速回答問題,還有聽題回答問題……整個環節安排緊湊有序,科學合理,再加上瑯瑯上口的順口溜,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被很好的調動起來。
3、充分發揮課堂評價的功能
本節課的課堂評價主要采取小組積分制,通過師生共評和生生互評,對各小組進行計分(100分,50分和2分),充分調動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在課堂結束時,每組學生算出本組得分的準確數和近似數(近似成整十數),緊扣教學主題。
不足之處:
由于近似數的概念是二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認知的,而且只是感知、比較和理解,部分學生在使用數學語言判斷一個數是否是近似數方面并不是特別熟練,個別同學的估數能力有待加強練習。
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繼續加強學生估數能力的培養,相信到三年級通過進一步學習估數的方法后,這一問題會得到更好的解決。
《近似數》教學反思7
在教學第七冊數學課本“近似數”一課中,有一道帶星號的題是這樣的“9□8765000≈10億,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數時,這個數的近似數于10億?”教學這一練習題時,我先讓學生獨立練習,要求學生也可以進行進行合作討論,然后交流。結果,學生經過交流后,展示了兩種結果:一種是方框里可以填大于或等于5的數;另一種是方框里可以填5、6、7、8、9。我立即追問學生:“這兩種填法一樣嗎?”話音剛落,學生頓時激烈爭論起來。有的學生說一樣,而有的學生堅決認為不一樣,并且列舉出比5大的數還有10、11、12……,我順著學生的思路不斷地往下板書,一直寫到二十幾,然后甩甩手臂,裝出手很酸的樣子,問:“寫完了沒有,我的手都寫酸了。”學生馬上說“寫不完,寫不完,比5大的數有許多個。”我馬上接著說:“寫也寫不完的數在數學上有無數個”。這時我又問學生:“這兩種填法一樣嗎?”學生堅決而果斷地說:“不一樣,填5、6、7、8、9是正確的”。
在完成第二道星號題9□8765000≈9億時,就更有趣了。當我提出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數時,有的學生說:“填比5小的數,只能填4、3、2、1、0”。這時有位學生神氣活現地說:“還有—1、—2、—3、2、1、3、7等比5小的數,所以方框里填比5小的數是不正確的”。這位同學的回答超過了當前我們所學的整數范圍內的數。看著這些聰明而又可愛的學生,我不由自主地贊嘆:“你們太棒了,真了不起,能找到哪么多比5小的數”。這時我問學生比5小的數究竟有多少個時,同學們頓時異口同聲地說:“比5小的數也有無數個”。“方框里應該填哪些數,同學們現在知道嗎?。學生自信地回答:”方框里應填比5小的自然數都是正確的“。
通過這堂練習課,使我深深地反思到:學生的思維不再是一張白紙,新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愿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活動,在主動積極的心境下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對學生思維方法的教學法,不能僅靠簡單的告知。數學教學最本質也是最顯著的特點在于,它所傳輸的信息不僅僅是數學活動忍氣吞聲結果————數學知識,還應包括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經歷一次次數學思維的活動過程。對學生來說,無論是構建一種新的數學知識,還是掌握新的數學思維方法,必須讓學生經歷數學思維的活動過程,才能讓學生的思維有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近似數》教學反思(通用7篇)】相關文章:
積的近似數教學反思01-12
近似數評課稿01-21
近似數評課稿2篇02-06
近似數評課稿4篇01-22
《數的運算》教學反思09-17
《相反數》數學教學反思12-25
《數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09-29
求近似數四舍五入法說課稿11-04
《100以內數的讀寫》教學反思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