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26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1
視導評估中,我們級部語文組很幸運地被抽中了講課。此前我們已經做了精心的準備,大家精心研究教材,選擇了第七課《小小的船》為本次授課內容。
《小小的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7課,是葉圣陶先生寫的一首充滿兒童情趣和幻想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通過詩歌的形式描繪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圖,展現了孩子想飛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詩韻律和諧,音樂性很強,語言通俗易懂,充滿了兒童情趣。作者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了色彩鮮明的自然景物,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美麗、靜謐的夜晚,也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溫柔。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的積累。
一、緊緊圍繞視導要求設計教學
本次教學設計中,我緊緊圍繞市教研室的視導要求,把母語教育六項工程中的演講、朗讀、積累、寫字,有效融入課堂,使課堂內涵更加厚實,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體驗母語的博大精深,感受母語的魅力。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課堂程式更簡約。細心關照學生的習性養成。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習性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因此課堂上我始終積極關注學生的習性培養,每一個要求都力爭讓全部學生明白清楚,并提前關照,如:在學生跟讀時,提醒學生用手指著。在學生自己朗讀時提醒他們把書端好。在同學回答問題時,提醒他們認真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寫字時,提醒他們端正姿勢。這一切都自然地融入課堂,借助課堂學習,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性。
二、借助插圖引導學生學習說話
本課課文插圖生動形象,能引起孩子對夜空無限的暇思,對美麗神奇夜空的深切感受,對大自然的由衷熱愛。因此在課堂伊始就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學習說話。這給了學生較大的想象、表達空間。雖然只經過了短短兩個多月的學習,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已有了飛躍,特別是謝震、蔣雨格、曲昶宇、苑雨桐、于欣等同學,常常會讓人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課標》中提出:小學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此為依據展開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對于剛進校門幾個月的學生來說,識字教學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結合我們剛剛進行的遠程研修的學習,我把本課的重點確定為識字、寫字、朗讀。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旨在培養與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識字教學中方法多樣,分散識字和集中識字相結合,重在激活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讓他們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減輕學生識字壓力。把識字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留有自由識字的空間。如引導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你還有更好的記憶方法嗎?”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揮潛在的創造能量。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會有許多識字方法,想出許多好的識字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猜一猜、組詞、找反義詞等方法。而在這個環節中,看得出平時識字較多的孩子反應快,發言積極。
四、朗讀積累相結合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最好還能讀出感情來,朗讀的形式要多樣,要能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因此,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如:跟讀、自由讀、小組合作讀、指名讀、配樂朗讀。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新課標提出的以“朗讀為主”,從讀正確,到讀通順,再到美讀,最后熟讀成誦,步步升入,升華情感,享受朗讀的快樂。
《小小的船》朗朗上口、短小生動,而且很多學生在幼兒園已接觸過歌曲《小小的船》,因此在朗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播放歌曲《小小的船》并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彎彎的月兒像——,藍藍的天空像——,閃閃的星星像——,以此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孩子們的`想象的確豐富,不僅想出了“彎彎的月兒像香蕉”,還想出了“彎彎的月兒像鐮刀”,不僅想出了“閃閃的星星像寶石”,還想出了“閃閃的星星像眼睛”。而“藍藍的天空像什么”孩子們更是異口同聲“藍藍的天空像大海”,看來還真是不能小看了這些拖著鼻涕,上課需要老師一直提醒,經常惹點小麻煩的小家伙。
在學生朗讀了課文、傾聽了歌曲后,已有很多學生能背誦課文了,因此我設計了背誦積累的環節,以此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
五、寫字指導扎扎實實
在本課的寫字教學中,我設計了“閃”的書寫。指導中,注重學生觀察能力和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主動觀察的習慣,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孩子自己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自主說明“閃”的占格位置,及重點筆畫的寫法,讓他們從小養成認真寫字,正確寫字的好習慣,這也是我們的課堂教學與“午寫”的有效結合,課堂教學見證了我們午寫的成果。課堂上,曲昶宇同學說得頭頭是道,得到了聽課老師的好評。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2
吹泡泡是孩子經常玩且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而《吹泡泡》這首歌曲的歌詞淺顯易懂、貼近幼兒生活,音樂旋律生動活潑,節奏、強弱變化明顯,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表現空間,是幼兒演唱和表演的好教材。所以,我及時抓住這一契機,為孩子創設一個音樂的環境,結合有趣的游戲,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動聽、旋律的優美,激發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音樂的性質、演唱的音準,對音樂的表現,沒有熟練地掌握,每個環節間的連接語,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等很多方面沒有細致深入地思考和引導,從而在課堂中問題多多。現將活動過程反思如下:
一、模仿泡泡飛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在"吹泡泡"的音樂聲中師幼輕松進入活動場地。
反思:第一環節雖然是活動的開頭孩子還沒有進入狀態,但是既然已經播放了音樂,那么教師也應提出適當的要求,讓孩子有意地去聽聽音樂,如:小朋友,讓我們變成泡泡,聽著美妙的音樂飄進教室吧!
二、結合游戲,初步感知歌曲內容。
1、師:小朋友們,你們都喜歡玩吹泡泡的游戲,和你們一樣,老師也很喜歡,我也要來吹幾個泡泡!
⑴教師隨意吹泡泡,幼兒拍手、跺腳。
⑵提高要求:教師吹大泡泡,幼兒用響亮的掌聲模仿打泡泡并跺腳;教師吹小泡泡,幼兒用輕輕的掌聲模仿小泡泡并跺腳。
1、看,張老師吹了幾個泡泡?(出示彩色紙泡泡,請幼兒數一數。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念該樂句。)
反思:教師和孩子一起玩吹泡泡游戲時,孩子們興趣盎然,用掌聲表現出了響響的'大泡泡,輕輕的小泡泡,但是在引導幼兒數一數吹了幾個泡泡時,教師讓幼兒模仿唱著數,給孩子們的學習帶來了難度,導致此環節沒有達成預設目標,如果此時教師能用直接數的方法示范并以生動形象的語言:你們也來吹一吹,(出示已貼好的彩色泡泡)數一數一共吹了幾個泡泡呢?聽聽張老師是怎么數的?來跟著張老師這樣數一數?誰學會了來試試?我們再一起來數數。重點讓幼兒學習數泡泡時的附點,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正確的數法。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3
活動結束了,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讓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課件與幼兒互動能大大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在課件中我引入了幼兒十分喜歡的卡通形象一一天線寶寶拉拉,讓他代替教師向幼兒提問、對幼兒的回答進行評價、引出游戲環節等,很好地吸引了每個幼兒,讓他們始終保持聆聽、觀看和積極參與的熱情。
2幼兒對活動提供的各種通訊工具(為了達到讓幼兒感知不同類型的通訊設備及使用方法的隱性目標)似乎并不在意,所有模擬打電話的幼兒都選擇了同一款電話機,這意味著在本次活動中這一隱性目標是否必要得進一步考慮。
3本活動側重社會性教育與安全教育,還可以滲透一些在緊急情況下保持沉著、鎮靜的情感教育。
4緊急情況下的`自救或互救能力也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更好地提高幼兒這方面的能力,還可以嘗試協同家長一起開展此活動,如讓幼兒事先記住家庭地址、家庭電話等,讓幼兒進行更加真實的嘗試。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4
10月份是幼兒步入中班,建構結構游戲的第二個階段。本階段預設了大型建構——十字路口,本階段的游戲目的:
1、學習看平面圖進行建構活動,嘗試合理布局十字路口。
2、學會分工合作,懂得愛護建構材料和建構成果。
3、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感受建構的喜悅。上階段主要桌面建構了各種車輛、樓房、滑滑梯、蹺蹺板等立體物,有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技能,才開展大型的建構游戲。
第一次建構十字路口,提供的材料有平面圖、雪花插塑、花片,主要讓孩子學看十字路口的平面圖,啟發幼兒怎樣來分工合作。但老師參與的`部分較多,孩子們的合作意識較差,大多數都是自己拼自己的。
第二次建構十字路口,與幼兒協商分組后,我重點指導部分幼兒利用雪花插塑建構出地面的十字路口,小組合作有的搭建樓房、有的拼插游樂場、有的拼插車輛,再將作品擺放到相應的位置,組織幼兒進行評價欣賞。
第三次的建構活動,孩子們都較熟悉后,就提供了些輔助材料,讓孩子懂得正確地使用輔助材料進行合理的布局。
經過本階段的結構游戲,孩子們認識了平面圖的構造,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識,但在合作過程中爭吵的情況還是較多,分組拼插,幼兒能力參差不齊,有些作品較不牢固,在下階段將繼續提高幼兒拼插立體物的技能,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5
在活動的開始,我彈奏歌曲《拉個圈圈走走》分組讓8名幼兒上來表演,請幼兒聽我彈奏的速度來決定他們走圈的速度。剛開始的一組幼兒有點模糊,我于是也參與其中走了一邊,于是接下來的幾組相當成功。明顯幼兒的興趣已經引起了,而且效果是不錯的。
趁著幼兒的興趣正濃時,我提議讓幼兒從聽走的游戲變為聽說的游戲,當然,幼兒是相當的配合。“你們剛才聽到錄音機里唱了什么呀?”“咚鏘咚鏹的聲音”“那么誰會發出這樣的聲音呢?”在提問同時我出示了“鑼”和“鼓”兩種樂器,而小朋友之前已經認識過這兩種樂器的。然后,我進行敲鑼敲鼓。當時幼兒一看到鑼和鼓可來勁了,不約而同的拍起了手,積極性非常高。我就趁機讓幼兒認真聽講以至能把后面的節奏能準確的念出來。
“下面老師要來敲鑼和鼓,但老師也不會亂敲,我呀!會跟著剛才錄音機里面的`節奏來敲,就跟你們剛才走圈的時候一樣,請大家仔細聽哦!等下我還要請小朋友來敲呢”。敲出鑼和鼓的節奏讓幼兒來熟悉,之后再通過簡易的圖譜讓幼兒認識節奏并學會打擊,幼兒掌握節奏之后。我再教整首歌曲,在歌曲的節奏部分用鑼和鼓來表達。
活動下來,我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反思了幾點:剛開始學節奏的時候我可以讓幼兒用數字來數數或用拍手來代表,以至后面有幾位幼兒還是不清楚節奏。另外,在鑼和鼓單敲的時候,幼兒能夠很好的敲出來。但當鑼和鼓合奏的時候,幼兒之間的銜接并不是很好。之間的合作并不是很完美。但慶幸的是孩子還是比較清楚是否是自己敲的時候。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6
中班的孩子喜歡觀察,但沒有堅持性。因此,連續性觀察往往半途而廢,沒有結果。如何引導孩子們做連續性觀察并獲得成功呢?我想用和孩子們一起做觀察記錄的方法試一試,因為孩子們在和老師一起做事情的時候興趣是最高的。
我找來綠豆和蕓豆來做“比一比誰先發芽”的試驗。在把綠豆、蕓豆分別泡在小盤子里的同時,我和孩子們一起設計了一張記錄表:用小綠點表示綠豆,用棕色的橢圓形表示蕓豆,在綠豆和蕓豆的下邊分別畫出一周五天的記錄空格立在自然角中。我鼓勵孩子們看看它們有沒有變化,怎樣變化,誰先發現它們的變化,誰就來做觀察記錄。
第一天一早,松松來到幼兒園就直奔自然角,拉過泡豆豆的小盤子仔細地看起來。不一會兒,松松興奮地告訴我:“老師,小豆豆變了!快看小綠豆的'綠皮破了,上邊還有個小白點。”聽他這么一說,我和其他小朋友趕緊圍過來仔細地觀察,還真的有三四個小綠豆破了皮兒,上邊的小白點是綠豆發的芽兒。但是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而想聽一聽他們的說法,了解一下他們有沒有關于種子發芽的經驗。這時,樂樂問:“那個小白點是什么呀,是小芽芽嗎?”明明說:“不像,媽媽買來的綠豆芽可比它長。”“那是什么呀?”“我也不知道。哎,你看蕓豆怎么起了好多皺紋呀,真難看。”“是水泡的吧,像個老頭,嘻嘻……”孩子們捂著嘴笑了起來。為了鼓勵孩子們的發現,特別是第一位發現者——松松,我讓他把小綠豆的變化畫在記錄表中,讓明明把蕓豆的變化也記錄在表中,用他們明白的符號做記錄,然后,請他們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為了直接肯定他們的行為,鼓勵其堅持連續性觀察并激起大家的觀察興趣,我則把他們的話記錄在與之相對應的符號下面,幫助其表達得更清楚。從此,每天都會有四五位小朋友熱心地關注著綠豆、蕓豆的變化過程,爭著做記錄,結果原定五天的觀察記錄表格已遠遠不夠使用。干是,我們又增加了一張表格,讓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連續性觀察活動當中。
由此可以看出,要培養孩子某種興趣并能夠將這種興趣保持下去,老師的積極參與對孩子們來說是最佳的鼓勵方式;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表現與展示的機會,是孩子們擁有成功感受、增強自信的最佳途徑;同時成功與自信又會促進孩子自主發展并保持對某一事物的興趣性,使之不斷探索再獲成功,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7
昆蟲的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無論是絢麗多彩的春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隨處可見昆蟲忙碌的身影。面對這一切,成人可能會不屑一顧,而孩子卻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用充滿靈性的耳朵去聆聽,大餡餅這個故事發生在有趣的螞蟻家族,借助這個故事可以讓幼兒對螞蟻的生活習性有更多的了解,活動設計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讓幼兒了解螞蟻家族團結合作的搬運過程和有趣的分工情況,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在活動過程中以游戲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帶領幼兒用報紙當作大餡餅,學習有力的吆喝聲,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
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容很獨特,里面的對話工整、有序,闡述的道理明顯、易懂,整個環節把握得比較合理,但同時也帶給我一些啟示。
1、第一環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我沒有引導好,當幼兒回答螞蟻在搬石頭時,我沒有很好引導,導致幼兒以為真的是大石頭。其實我可以引導他們,“這真的是大石頭嗎?”引出這是一片香腸,不是石頭。
2、在講述第三張圖片時,應該重點講述,上課時我有點急,“螞蟻為什么要吆喝著把大餡餅運回洞?”這個問題我沒有拋出去,導致這張圖片沒有講透,還可以讓孩子學習螞蟻們的吆喝聲“嘿喲,嘿喲”。
3、講述故事時,我一張張地出示,讓孩子一張張地看,一張張地講,讓他們猜測下一張圖片的事情,幼兒不太會猜對,有點難度,其實,可以把圖片一起出示,讓幼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概念。
4、最后環節游戲《運餡餅》,讓幼兒切身體驗小螞蟻搬運食物的過程,將分工與合作在游戲中體現出來。游戲,能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但是我在游戲前沒有講清楚游戲規則,導致孩子都拿著刀,不知怎么玩了,要是能講一下6人一組,二人當兵蟻,四人當工蟻,那么他們就清楚了。可能是用了玩具刀的緣故,導致孩子對刀非常感興趣,看起來也有點危險,刀可以不用。《運餡餅》的兒歌一時半會不大可能學會,我想:不要也可以,就讓他們一邊搬大餡餅,一邊吆喝:“嘿喲嘿喲嘿喲嘿喲……”就可以了。
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留給我的啟示會一直引領我今后的教學工作,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8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知道不同的手勢能表達不同的意思,感知人們的非語言交往方式。在組織活動時,我重點通過三個環節來引導幼兒感知手語的趣味性。第一環節通過觀看啞語表演,和老師學習幾個簡單的啞語動作,引導幼兒了解聾啞人是通過手語與他人交流想法,感知手語的趣味性。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特別是學習手語環節,我們選擇了簡單的日常用語如“你好、早上好、謝謝”,幼兒比較感興趣。第二環節,通過觀察圖片,了解生活中其他的手語形式,感知手語在不同環境中的`重要性。
圖片中提供了交通警察、啞語新聞播音員、潛水員、裁判員,引導幼兒猜測他們的職業,說說為什么要用手語。幼兒對這幾個職業都有所了解,所以大多數的幼兒都能說出他們的原因,在互相交流中幼兒知道生活中的手語。第三環節是游戲“我說你猜”。老師出示幾個簡單的手語,幼兒來猜測,這個環節重點引導幼兒了解手語在生活中的運用,如安靜、勝利、暫停等。幼兒在猜測的過程中還能自己創造手勢動作,如小鳥飛、小魚游等,活動還是比較有趣的。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9
本次活動《學習排序》中,我本來想達到這樣的目標,讓孩子主動發現ABAB和ABBABB的排序規律,于是我依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教學活動,以“小動物召開運動會”為線索,巧妙地滲透各種具有規律排序的事物,讓孩子在運動會布置的會場和動物排隊進場的規律,讓孩子去發現其中的規律,達到教學活動的目標。
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時,發現孩子們對今天的.教學內容非常感興趣,這可能利用課件與情境的設置和層層遞進的環節有關系,而且孩子們也發現了其中的規律,但在讓孩子操作這個環節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1、“孩子操作”的環節,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要求,要根據項鏈上的規律繼續往下穿。
2、老師提供的材料過于單一,都是穿的,可以是貼的等。
我想這節課的教案是比較完整的,在材料上在加以調整,活動效果一定會更好。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10
基于對我們班幼兒的現狀分析,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班級的老師也經過深思熟慮后把本學期班級特色定為了剪紙。還收集了資料了解了剪紙的好處,也感受到剪紙藝術有助于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如:
孩子的觀察力、手眼協調能力、想象力都能提高。我們班的孩子在動手能力方面的懸殊很大,能力強的孩子能很流暢的剪出各種圖案,能力弱的孩子連握剪刀的姿勢也不對,為了讓每位孩子在動手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
第一階段都是以對稱剪法為主。又加入一些線描畫的陪襯,可以使畫面變得更美觀。經過了三個活動下來,看到孩子們從剛開始的不知所措都現在的慢慢喜歡。而且在剪紙活動中能看到孩子們期待的眼神。經常會有孩子跑過來問我,“老師,今天我們剪什么啊?”還有是當我出示范畫——美麗的樹葉時,看到孩子們羨慕的表情和激動的歡呼,孩子們真是太可愛了。其實在散步時我也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各種各樣的樹葉,有的是圓的,有的是長的,還有的樹葉的邊緣有各種各樣的條紋。通過觀察和感知,孩子們在活動中就能大膽的想象。他們能根據自己的觀察把樹葉一種一種的畫下來,有的能結合實際并通過自己的想象畫出各種各樣的樹葉。
在活動中我也發現了孩子們在對稱剪法的掌握上有些幼兒掌握的`較好,有些幼兒在對折后不是畫到靠近中心線的地方,而是畫在中心線的外面。這樣為后面的剪紙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我有了前二個活動的經驗,從而考慮到孩子會出現這個情況。(完整的樹葉變成了兩片)在活動前我也進行了推敲琢磨,后來想到了利用兒歌的學習幫助幼兒掌握對稱剪法,這樣一來孩子們通過邊念邊剪的,可以幫助大部分幼兒可以更好的掌握,但在畫面的布局中也應該給孩子孩子更多的引導。不然會出現大樹畫得太小,葉子太大了沒有貼幾片就滿了。還引導幼兒添畫出樹葉的葉脈,還有些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剪畫出了各種各樣的小草,使作品的整體效果得到更高的提升。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11
本學期的第十三周,我們幼兒園進行了教研組長引領活動,我們七位老師都執教了各自擅長領域的活動。我執了一個中班美術活動《傘花朵朵開》,現在的教學理念提倡是:讓幼兒的學習內容來源于他們的生活,常常要以生活為基礎,同時又建立在生活之上的教學。我執教的活動取材就是來源于生活,每當雨天,我看到孩子們對雨傘很感興趣,有時會聚在一起討論雨傘的顏色、圖案,爭論自己有一把很好看的雨傘,我看到他們興致勃勃的樣子,不由得萌發了畫雨傘的想法。于是便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各式各樣不同的傘,了解傘的外觀、種類、花樣,探索傘的特性,感受傘的重要性,進而幫助他們形成由對傘的聯想,并嘗試運用藝術手段創造性地表現對傘的認識。本次活動的活動目標是:
1.初步感受傘的多樣性及不同圖案的美,協調地進行傘面的裝飾。
2.體驗裝飾傘的樂趣和同伴間合作展示作品的趣味。我執教完這個活動后,發現在難點部分目標達成不夠理想,也許活動前的設想還不夠周詳。
活動導入部分我是讓幼兒聽打雷下雨的聲音,再讓幼兒說一說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什么?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也是為了聯系到幼兒的生活經驗。活動的第二環節,引導幼兒觀察傘面,說說傘的形狀、顏色、圖案。這里我為了讓幼兒畫傘的側面形狀,引導幼兒感受傘的形狀像蘑菇,這樣的引導是不全面的,課后我反思到:傘的'俯視面應該是圓形的,我在引導傘的形狀時,該讓幼兒自己去各角度觀察,畫幼兒自己所感受到的形狀。接下來是引導幼兒欣賞各種類型傘的圖片,感知傘有規律裝飾、散點裝飾的排列、色彩搭配等方法。幼兒通過對傘的觀察對傘的裝飾有了初步的感受和理解,在我的提問下,他們自由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活動第三環節是老師的示范和比較兩把傘的異同圖案。通過兩把傘的比較,讓幼兒發現傘上相同的圖案,不同的排列、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構圖,會有不同的感覺。這個環節我用了太多的時間講解,傘上的異同點太瑣碎,幼兒沒能按照我的設想尋找到關鍵異同點,導致后來幼兒的作畫時間少了。課后其他老師建議這個比較環節可以省掉,這樣的話老師講解部分就少了,幼兒能有充分的作畫時間。
活動最后,幼兒作品展示的時候,我用六把素面傘做展臺,讓幼兒把作品展示到自己的喜歡的傘上。當時發現幼兒貼上去的作品容易掉下來,是涂固體膠時沒有強調涂在中間或者多涂一些固體膠。幼兒作畫的紙與傘格比較起來有點大了些,我事先沒有拿傘一一做比較的失誤。
活動后,我感觸很深,在教學過程中,我的語言還不是很精練,有點嗦,總是害怕幼兒不能很好的理解就嗦的多講幾句,反而造成了幼兒的聽覺疲勞,影響效果,這也是需要我不斷努力的去改善的。美術活動是幼兒很喜歡的一種活動,是需要老師的精心安排,活動中老師不僅要吸引幼兒對作畫對象的興趣,又要老師從選材、引導、講解環節等各方面的精心設計和組織把握。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12
上中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經常聽到家長來傾訴孩子在家什么事都不做,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自己的玩具不會整理等等。于是我們老師天天在學校鼓勵孩子,你們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似乎這些話說多了也不怎么見效。通過《別說我小》這節活動課,孩子們慢慢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在家里從來不做事的“小寶貝”,開始慢慢學會了自己疊衣服、自己吃飯等等。
在活動中我首先用了提問的方式導入,“你們的小手會干些什么”對幼兒進行提問,讓幼兒為活動中兒歌進行仿編做了很好的鋪墊,同時也讓幼兒切實感受到自己在身體方面的成長。
活動前教具的準備:我根據兒歌的內容用圖片的形式表現出來,很快地引導幼兒理解并掌握了兒歌的內容,輕松地解決了活動的重點。在教師的引導下,活動中幼兒能將自己的'照片、物品進行簡單的講述和比較,并讓幼兒說說“自己在家會做哪些事”讓幼兒自由說說,滿足了孩子們我要說,我想說的欲望。接著我就借助課前根據兒歌的內容制作了相關的圖片,在我朗讀兒歌時,按兒歌順序一一出示,這樣幼兒就能很容易的看著圖片把整首兒歌念出來。在活動中帶孩子們集體朗讀,還采用接力朗讀的方式,提高了幼兒朗讀的興趣,幫助幼兒記憶。
可我在活動只重視了幼兒的記憶詩歌內容,卻把仿編忽視了,只是我把孩子們會做的事,編入詩歌中。對于目標二沒有真正實施。應該讓幼兒用“我會xx”的句式進行大膽的表述,并根據孩子們說的內容及時的畫出圖標,使幼兒把兒歌中的內容自然的遷移到了自己的現實生活經驗中,也自然地進入了第三大環節中,創編兒歌。這樣孩子們能很快地創編出自己的兒歌,讓他們體會到了創編的快樂和獲得成功的喜悅。照片引起幼兒的回憶,幼兒知道小時與長大的不同,不同的衣物、玩具更使幼兒發現了自己的進步,教師在幼兒體驗了長大后的喜悅后,抓住時機引導幼兒說出了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父母、老師的幫助,知道了要尊敬老師和父母的道理,最后在延伸活動再讓幼兒學習兒歌《別說我小》,激發幼兒在家和幼兒園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欲望。
下次開展本次活動時,一定要切記目標,圍繞目標來實施活動過程,這樣才能取得活動的有然、大膽的口語表達能力。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13
幼兒建構游戲的主題,通常是以教師的語言啟發,故事講述,物體認識,情景渲染等形式烘托產生的。語言、數學教學所形成的知識
印象是結構游戲開展的基礎,而美術的構圖、布局,計算的空間圖形及數量認識又是結構游戲得以發展的條件。
各科教學活動為幼兒建筑游戲的順利開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反過來,建筑游戲的開展也同時鞏固深化了各科教學。幼兒在裝飾美化游戲環境和建筑物的活動中,必須充分運用美術教學中所學到的造型設計、布局變化、色彩搭配、整體與局部的正確處理等一系列知識技巧,來提高建筑水平,這樣,同時也促進了美術教學的`發展。因而,游戲的開展和教學是對立而又互為統一的。
總之,結合各科教學活動進行建筑構造,在利用建筑成果進行其它游戲,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建筑興趣,而且促進了孩子的思維和想象的發展,發展了游戲,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極大的滿足。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14
在語言《分房子》活動中,結尾部分我設計了語言游戲“接龍”,讓孩子在孩子的提問要求下嘗試接答結果,“因為天氣太熱”(所以我要洗澡,所以我出汗了,所以要開空調……)“因為我愛吃蔬菜”(所以我的身體好,所以我長得高,所以……)
結尾部分的設計,將故事教學與孩子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這樣有助于幼兒更好的掌握“因為……所以……”的句式。“因為……所以……”是一個因果關系的短語,將這個短語的學習運用在語言游戲中,比較貼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孩子們的情緒,為幼兒正確使用短語“因為……所以………”作了鋪墊。讓幼兒能主動學習,敢于嘗試思索,說出不一樣的答案,較好的體現了幼兒的嘗試精神,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幼兒園中班教育反思3
在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對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過多地組織團體活動有了一些思考,并嘗試著減少對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日,我沒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讓孩子們團體行動。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觀察,談論著什么;有的站在新貼出的活動區記錄表前,尋找著自我的名字,議論著誰的紅花最多;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閱起教師中午備課時留在那兒的書。我沒有打擾他們,因為孩子們都在做著有意義的事情,說著感興趣的話題。幼兒園生活要有紀律,同時要讓孩子生活得簡便,給他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自我決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這對他們今后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我的`行為,構成必須的時間觀念,有著更深遠的意義。我決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生活得更簡便些。
高爾基說過:“僅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師是愛的使者,因為“愛”,學生的成就和幸福成為了自我的收獲;因為“愛”,昔日的學生成為了今日的朋友。作為教師,應讓愛與微笑永遠充滿自我的心田,用愛與微笑教書育人,培養好祖國的下一代。
本班幼兒對四季變化較有興趣,異常是今年冬天下了好多場雪,孩子們異常開心,也對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常會問教師一些雪的問題,試圖去理解雪與人們及其他動植物的關系,孩子們卻對自然物、人造物的探索也感興趣,但他們對自然角往往觀察到一半就再也不愿去看了,同時有的孩子也不太愿去記錄自我的發現,孩子們比較缺乏觀察察記錄,也不會將自我看到的聽到的說給大家聽。
幼兒園的孩子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歷來由教師安排,好像是天經地義。為了照顧好孩子,我們要求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很多活動都得團體進行。當然,班級里孩子多,排隊、等待就難免。孩子們消極、無奈地等待著,他們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他們的主動精神被逐漸磨蝕。為了不“亂”,教師必然要規定“排好隊’,“不要隨便講話”……一些控制本事差的孩子,活躍的孩子,主動性、自主性強的孩子耐不住這無聊的等待,會經常不斷地影響紀律。從而招致教師的批評。過多的批評,造成幼兒與教師的關系緊張;過多的指責,又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進心。可見,過多的團體約束會影響幼兒的主動發展,應當盡早改革。
經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貼合我班幼兒的學習水平的,所以,在以后的故事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并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善的。
教師率先行動,嘗試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給孩子們自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根據情景決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學習合理地使用時間,安排自我的活動,做一個有頭腦的、主動的人。這種鍛煉,能夠使孩子構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它不但為幼兒今日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趣味創造了條件,并且為他們今后從容地應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15
在這次活動中,我所設計是的中班語言活動"小土坑”,活動的目標為三點:
一、學習看書,能理解圖意,根據圖意進行簡單講述。
二、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水面會成像的有趣現象并嘗試進行故事表演。
三、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在設計方案的時候,我根據我班的學習特點提出了在活動中需要探究的問題,即:如何結合故事教學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在活動后,我根據活動中情況圍繞所提出的問題作以下反思。
1、幼兒閱讀時間的把握及形式的調整。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個環節中,我預設的內容是讓幼兒閱讀故事、講述故事。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講述的機會。分析情況可以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學習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到幼兒存在的差距,并進行相應策略的調整,即:可以通過形式上的調整來保證每位幼兒有講述的機會,讓先看懂圖意的幼兒自己講,后看懂圖意的幼兒在集體中講或者相同速度的幼兒互相講,有了這樣一種互相協調的過程,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2、目標設定與方案設計中的一致關系。
在活動中,我所提出的問題是"如何結合故事教學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并且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根據問題制定了目標,但是從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所設計的環節多數還是比較傳統的,所要體現的`"閱讀”要求并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閱讀”的分量與"表演”的分量沒有什么輕重,因此根據這類情況,我試想在設計環節中,需要與目標的制定達成一致,如可以嘗試這樣來調整環節:幼兒在初次閱讀后,就可以安排幼兒表演的內容,幼兒在通過表演后就能積累較多的語言經驗,然后教師在安排幼兒的閱讀活動,并重點放在指導幼兒的閱讀順序上,通過這樣的一種調整,就可能會更貼切于目標,更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我班幼兒的學習水平的,因此,在以后的故事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并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的。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16
孩子們升入中班后的第一次美術活動是“藕印添畫”,即用切好的藕段蘸上顏料在畫紙上拓印,再用棉簽蘸顏料想象添畫各種形象。設計方案時,我仔細分析了教材,也學習了曾經組織過該活動的教師撰寫的觀察反思,認為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孩子們由于生活經驗有限,想象添畫的內容比較單一。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將孩子們可能添畫的`種種形象一一加以示范,以豐富孩子們的繪畫語言及表現素材。但結果出人意料,孩子們的畫面普遍單調,所表現的也無外乎花朵、太陽等。我感受到了這次教學活動的失敗,但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
于是,我向組織過該活動的教師求教。經過比較,我發現那個教師班里的孩子所表現的畫面也非個個別出心裁,但整體來看十分豐富和豐滿。原來,那個教師在示范引導時要求孩子畫面要豐滿,形象要豐富,然后就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權,孩子們愿意畫什么就可以畫什么。而我則一再強調“要畫和別人不一樣的,不能和老師畫的一模一樣”。還因為擔心孩子們表現的畫面形象太單一,而著重要求每個人必須畫兩樣。我的初衷是希望每個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畫面來,結果由于要求太多,不少孩子無所適從,只能選擇最簡單的花朵、太陽來畫,有可能出現的精彩就這樣被我“周全”的指導扼殺了。
不論什么活動,教師的指導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的指導應該明確、到位,不能有太多的要求,否則孩子會無所適從,影響表達表現。特別是在藝術活動中,教師只有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權,放手讓他們去嘗試,孩子才能大膽地去想象,才能創作出精彩的真正屬于幼兒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17
中午進餐時,有一道菜是燒豆腐,我看到一些孩子皺著眉盯著碗里的豆腐,一些孩子則直接挑出豆腐放在桌子上,無論我怎么宣稱豆腐有營養,吃了長得白又漂亮,都收效甚微,孩子們依然對豆腐“敬而遠之”。忽然,我想起了一個游戲,便用充滿誘惑的口吻說:“豆腐是用黃豆做的,下午,我們就要玩黃豆寶寶的游戲,誰喜歡吃豆腐,黃豆寶寶就會邀請他參加游戲哦!”我的話音剛落,孩子們馬上喊著“我喜歡吃”,并且動作也絲毫不落后,一勺勺豆腐往嘴里猛塞,哎呀,現在豆腐的事解決了,我又開始擔心他們噎著了。
午睡時,一個孩子總是不喜歡蓋被子,每次剛給他蓋好,轉過身,他馬上就掀開了,真害怕他感冒。鑒于上午的“豆腐事件”,我便又用游戲做誘餌,說到:“你如果不蓋被子,感冒了可不能和大家一起玩黃豆的.游戲了。”他聽了,馬上主動蓋上被子,再也沒有隨意掀開了。
我們都知道游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因此非常重視游戲的過程,但是一個好的游戲,并不是只有孩子們參與玩才能發揮其價值,善于利用游戲對孩子巨大的誘惑力,可以讓游戲的價值最大化,使我們的教育更得心應手。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18
——音樂活動《小白兔和大黑熊》
《小白兔和大黑熊》是一個很有趣的中班音樂游戲,ABA式的音樂分別表現出小白兔和大黑熊不同的出場時間和動作特征,如何讓孩子們在欣賞過程中,去感覺音樂所表達的內容?針對這個活動,我做了嘗試。
我們都知道中班孩子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特征的,需要直觀的教具和具體的方式來幫助他們理解音樂。所以在音樂欣賞之前,我先在網上搜索到了該活動的PPT。活動時,我邊出示PPT,邊講述故事。然后,播放音樂,請孩子們辨別音樂分幾段,分別是誰在走路?孩子們很快就辨別出開頭和最后是小兔子在走路,中間是大黑熊在走路,一共三段。
接下來我分別播放小兔子和大黑熊的音樂,讓他們用動作來表現出這兩種動物走路的明顯特點。在孩子們幼兒掌握好動作后,我引導他們再次完整地欣賞音樂,一起用動作來表現音樂的內容,孩子們做得可投入了。最后,我們分角色進行游戲。請個別幼兒扮演大黑熊,其他幼兒跟隨我一起扮演小兔子,我們一起盡情地游戲了好幾遍,孩子們還意猶未盡地說還要玩。
整個活動進行下來,我和孩子們都覺得非常酣暢淋漓。我的`感覺是:活動中,孩子們主動積極,游戲時角色意識強,非常投入。孩子們則是玩得很高興。
總結本次活動成功之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直觀的教具,結合語言引導,配上旁白式的音樂,引導幼兒充分感受了音樂的內容和兩種角色的不同特點。如此層層遞進的方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每個孩子都體驗到聆聽和表演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19
在幼兒的午餐時間中,每次都能看到孩子與孩子的個體差異很大。吃飯吃得快的孩子不到10分鐘已經吃完了,吃得慢的孩子等全部孩子已經吃完了,他們還在位子上慢慢的吃著。我們班的xx就是其中的一個。每次吃完飯,大家都要去飯后散步了,唯獨xx還坐在餐桌前不停的咀嚼著。
其實接手中三班都快三個月了,對于xx的吃飯問題我也一直很關注,每到吃飯時間,我總要提醒xx好幾次。該用的'方法都用了,(鼓勵、提醒、批評等等)可是這樣的狀況一直沒有多大的改變。我也試圖幫xx找過原因。每次去看她時,總是不停地咀嚼著飯,不像很多孩子要不聊天,要不把飯含在嘴里。隨著天氣的慢慢變冷,我真的很擔心xx的吃飯問題。決定找xx的媽媽深入的談一次。
在一次離園活動中,我把xx的媽媽叫到了旁邊。從媽媽的口中也可以感受到其實媽媽也很擔心xx的吃飯問題。平常在家中也花了很多的經歷。可后來還是放棄了。無論媽媽用什么方法,付出多少努力,后面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以失敗告終。
第二天吃飯我又一次走到xx的身邊,一邊引導孩子快點吃飯,一邊問xx:“你菜還要加嗎?”可xx總是使勁的搖頭說不要,我還接到,如果你菜菜實在是吃不下,可以倒掉。xx肯定的說,“老師,我可以把這些飯菜全部會吃完的。”一邊回答一邊還不停的咀嚼口中的飯。無意間我從電視上看到了一個關于牙齒的節目,在節目中也說到這樣一個案例,跟xx的事例很像。可能是因為牙齒咬合度不夠,導致吃飯很慢。我又一次找xx的媽媽,也把建議帶給了她媽媽,媽媽很感激,決定帶xx去牙科看看,看過以后,媽媽向我們表示了感謝,幸好發現了早,沒有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得知了xx的真實原因以后,我也有點難過,其實在幼兒園中每個都是獨立的個體,可是當個別孩子跟不上集體要求的同時,老師總是一味的提出要求,引導幼兒改正。其實我們更要做得是了解真正的原因,才能幫助幼兒解決實質的問題。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20
離園時,在門囗等待已久的家長,隨著保安人員把大門敞開,家長們一擁而進,孩子們安安全全的讓家長接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就是在這種情景下結束了自己緊張而忙碌的一天。
一天沒見到孩的家長,心里總覺得對孩子說些什么,總想把積攢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訴親愛的小寶貝,你看,一見面又是親又是抱的,寶貝們也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鳥盡情的.歡笑。有的孩子還跟父母撒嬌,要這要那,我發現有的孩子一見到父母便拽著買棒棒糖、果凍等之類的小食品,甚至讓爺爺奶奶買玩具,到淘氣堡玩等。每位家長也豪不吝嗇地滿足孩子這樣那樣的要求,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這種情形下慢慢的養成了。有的家長則不這么認為,面對孩子的種種要求,他們不是一味迎合和滿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動與孩子交流,以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為中心,邊走邊談并引導孩子回憶老師所教的新知識、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和寶貝分享著幼兒園中的一切。
其實,大家都應該做一位有心的家長,家長通過與孩子有效的談話,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夠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游戲情況,還能激發幼兒上幼兒園的興趣,對幼兒的動力系統、能力系統、知識系統都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就在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中,就讓大家共同珍惜每一個教育契機吧!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21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過去了兩年,蘋果班的寶貝也由原來的小弟弟小妹妹長大成了哥哥姐姐。還記得以前他們每個人吃飯都不愿意自己吃,都喜歡等著老師來喂他們吃,現在每當老師要喂飯的`時候就說,我才不要老師喂飯呢,我是哥哥,我是姐姐了,不是小BB,只有小BB才會要老師喂飯。特別是有幾個吃飯慢的小朋友,我一說我要來喂飯了,立馬大口大口地吃飯,每次看著小朋友們吃飯都覺得今天的飯菜真香。
‘讓我來做吧,我長大了。’越來越多的小朋友說這句話。現在小朋友可以幫忙做很多事情了,吃飯的時候,只要我說誰可以幫我抬一下桌子呢,所有小朋友都會大聲地說讓我來吧,然后就選擇幾個個頭大一點的小朋友去抬桌子,雖然對他們來說桌子還是有一點重,但是他們還是會很開心地一起抬桌子。還有很多沒有幫過老師抬桌子的小朋友總是會說,老師,我長大了,讓我也幫你抬一下桌子吧,想想這些場景都覺得這樣的孩子太可愛了。
馬上就要進入大班了,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蘋果班的寶貝們變得越來越棒。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22
說起那些淘氣的孩子,總是令老師頭疼,我們中一班的調皮大王吳幸運誰都認識也都領教了他的“瘋狂”,真的,他還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常常把你氣得哭笑不得,他還如無其事的樣子,不知多少回我批評了他,但還是無濟于事,他根本聽不下你說任何一句批評的話。
記得有一次,他把小朋友的筆搶走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批評了他,,“幸運,這樣做是不對的,如果小朋友搶走了你的筆你會怎么樣呢?快把筆還給李健明!”話還沒說完,他就把臉轉到另一邊,雙手把耳朵給捂了起來。還有一次,上課時他在下面和章金寶玩奧特曼卡片。我看到了,就直接下去把他們的卡片收了批評了他們,只見他又哭又鬧,吵要拿回自己的'卡。我并沒有答應。因為游戲卡的問題已經在班里下過禁令,只要誰拿來玩全部沒收。這次也不另外!看到我并沒有還他卡片的意思,他耍起了脾氣,活動課也不上了,還一個勁的吵鬧。
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一兩回了,對于我的批評,他就會當作耳旁風,所謂物極必反吧,說多了,他也麻木了。我經過仔細觀察,發現他的逆反心理特別強,當他做錯事時,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訓斥和責罵,效果只能是適得其反。我還發現他有較強的表現欲,可是由于不善于控制自己,常違反課堂紀律,有時候上課,他一開始還很認真,可沒一會就開小差了。
有一次活動課中,他開小差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并不象以往那樣批評他,而是換了另一種說法:“黃希真不錯,上課認真,還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我相信吳幸運也能和黃希一樣。”吳幸運聽到這些話后,感到老師還是信任自己的,他就自覺地克制自己,那節課他很認真還積極舉手回答了問題,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整節課都那么認真。
通過那件事我明白盡管孩子年齡小,但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尤其是調皮兒童,教師更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他,盡量找出其閃光點以鼓勵他們進步,調皮孩子渴望得到人們的愛,不希望常常受到父母或教師的責罵。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對于調皮兒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采用責罵,憑借自己的威嚴管理孩子。其實,調皮的孩子也有他本身的優點,如聰明、精力充沛、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等等,換一種眼光看待調皮的孩子,適時地給調皮的孩子一些鼓勵,很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23
在本次半日開放活動中,我班各位家長能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幼兒園觀看孩子們的學習及生活情況,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我們表示深深的感謝。
為了這次的活動開展,我們班的三位老師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從課堂活動的選材上,設計上,各個環節的要點上,我們都做了整理,每一個細小環節上我們都做了梳理,為了確保活動順利進行,我們班三位老師在一起開班務會,討論研究活動中的每一個細節,想辦法出點子,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為每一位幼兒制作教具,從思想上認真對待這次活動的進行。我也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抓住孩子對游戲的熱忱,將每個環節都穿插在游戲里面進行。
在活動一開始的時候就由于個別孩子的哭鬧情緒影響,以至于一開始比較亂,還好后來,大部分孩子們能夠跟隨我的教學活動一步一步的進行。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積極性、參與性很高,能夠大膽回答問題,有想要表現自己的欲望。整個課程設計我也是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而創設由許多的游戲環節穿插起來的。所以孩子在活動中表現的興趣點很高。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在延伸活動親子游戲時,孩子們的情緒大都穩定了,能夠積極參與,跟隨家長一起游戲,遵守游戲規則。從而鞏固了幼兒對各種形狀的認識。并發展幼兒鉆、跳、爬等動作。還以此增進了親子間的感情。
課間操活動中幼兒跟著音樂主動的做操,幼兒網并節奏地做好韻律操。
對幼兒發展的反思
1、在半日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觀察、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在活動中能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敢于發言,并充分肯定,贊揚幼兒的發言。
2、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視覺、聽覺、啟動幼兒想象的翅膀,大膽培養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
3、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學習方式。在游戲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充分讓幼兒參與,不但激發了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也培養了幼兒協商、合作、跳的能力。
當然活動中也存在著些許不足
1、因孩子、家長加起來人數較多,場地小了,限制了些許活動的'開展,(如:本打算由老師組織幼兒喝水入廁的)下次因選擇大一點的場地進行。(也辛苦好多家長一直沒有板凳坐著了,抱歉!)
2、一開始個別孩子的。哭鬧情緒影響了其他孩子,以至于一開始有點亂。(有些許孩子是第一次參加此類活動,不太適應,看到家長就哭起來了,相信下次他們一定會進步!)
3、游戲環節沒有很好的組織起來,到后來比較散。氣氛沒有調動起來。(下次應配好游戲音樂,老師應積極調動氣氛)
說道這里我也想對自己的行為做一下反思,尋找出不足,因為一開始上課人一多,感覺的就一直難以安靜下來,所以我一直是提高嗓子來上課,到了后來感覺有些力不從心了,所以后來自己的狀態不很好,本身自己沒有將情緒調動起來,所以也沒有在游戲的環節中過多的調動氣氛了,希望大家諒解!后來做操是安排張老師在帶領,張老師雖到我們班不久,但是卻非常用心,帶領孩子英語律動也非常的生動。彭老師也積極做好準備教具、撤離教具、收放桌椅等環節,效率很高也很做的很細致!可以說沒有兩位老師的積極協助及配合,我們的活動也不會開展的如此順利。在這里,感謝兩位老師,于此同時,我也慶幸我們有這么一個團結,積極的教師隊伍!
家長半日活動是我園每學期都要舉行的活動,通過將家長請進園,讓家長直觀地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對幼兒園的活動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從而使家園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這次的家長活動,大家都能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積極參加。同時也說明了家長對孩子的重視、對我們工作的配合。
我們將豐富生動的活動內容,合理的安排,全面的向家長展示了幼兒在園生活的各項主要內容。活動中,我們把家長從一個旁觀者拉入到幼兒的活動中,讓他們成為參與者,家長和孩子都全身心投入、參與到了活動中。
家長半日活動也是一個教師展示自己,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與家長走得更近的一個平臺。只要我們合理把握,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取得家長的認可,使活動得到更好的效果,充分發揮半日活動的作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關注每個孩子,無論從行為還是情緒上,都得照顧到。當然,我們也還有需要改善的方面。
盡管活動中有些不足,但我會力爭在今后的活動做到更好!
最后,再次感謝各位家長對老師工作及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活動后,家長都會對自己的孩子的表現進行評價,那么無論您的孩子今天表現如何,請都不要去否定他,我說了,不要因孩子的一次表現而否定孩子,孩子有時候很容易受些外界因素影響而表現不那么理想。我們要相信孩子并鼓勵孩子下次,你一定會表現的更好!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24
教師專業素養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徑。教師的成長等于經驗加反思。對于什么是反思,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西方哲學通常把反思看作精神的自我活動與內省的方法。洛克認為經驗按其來源可分為感覺與反思(又譯反省),前者即外部經驗,后者即內部經驗;反思是心靈以自己的活動作為對象而反觀自照,是人們的思維活動和心理活動。也有人把反思定義為行為主體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和情境的能力。筆者認為反思是個體在分析自我經驗、監控和評價自我行為的基礎上,依據某種標準對自己的經驗和行為所進行的批判性的思考。
為激發教師的研究意識,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在教研活動中,我們倡導幼兒教師寫教學反思,要求課后小反思——一每周大反思——一主題總反思。針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有效組織形成一條反思鏈,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在實踐中,有的教師得益非淺,而有的教師無所適從。翻開教師的反思筆記,存在著空、涪雜等現象,有些教師把教學反思看成是任務型、應付性的工作,如上了科學活動《沉阜,教師反思記錄:幼兒對探究活動有興趣,能大膽嘗試,觀察物體的沉浮現象,就是時間拖長了點;上了語言《桃樹下的小白兔》,教師反思:小朋友對故事感興趣,想象豐富,就是沒有注意面向全體……諸如此類,反思浮于表面,也有點八股味道。教師的教學反思需要適當的引導。
教學反思說到底是教師的一種自我意識、思維習慣、批評精神。有時,經驗反思是教師個人的一種緘默知識,慣于理性思考的人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內省和剖析,從而進行自我調控。那幼兒教師應該從哪些角度去反思,如何引導教師寫教學反思呢本人就此談幾點不成熟的想法,僅供參考。
通過孩子們的.介紹、設計,一幅“美麗的家鄉”的圖紙呈現出來了。在建構時孩子們都非常認真,各自都在忙著完成自己的任務,只見邵懷玉小朋友拿著雪花片積木在搭花和亭子,她先用紅色的雪花片做花蕊,并且嘴巴里孩子數“一、二、三、四、五、六,一共用了六片,接著她再用黃色的雪花片來搭花瓣,并且也數好了數。我走過去問:“你為什么要數個數呢”她說:“這樣,我再搭的時候就可以搭一樣大的花了。”我聽完夸她真會動腦筋。經過這么一來。邵懷玉小朋友到游戲結束,一工搭了八朵花,每朵花都進行了合理地顏色搭配,并每朵花都一樣大,放在馬路旁邊看上去很勻稱,非常美麗,所以在點評時,我重點掌握了合理的運用數學知識,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25
對于梯形,大多數孩子都對它有著感性的認識。這節課我結合幼兒的這種感性認識,設計了找圖形、剪圖形和畫圖形等環節。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強化這種感性認識,同時,透過比較,透過老師的點撥,把這種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整節課由“找圖形”導入,學生在找的過程中,能體驗到一種親身參與,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找圖形的過程中,讓幼兒把梯形和其他圖形分開來,這樣很大程度上結合了幼兒對梯形的感性認識。在找圖形之后,我沒有讓幼兒直接拿材料出來剪,而是讓他們把梯形和長方形重疊起來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認識梯形的一些特征,這樣更強化了幼兒的感性認識。
在剪梯形環節中,讓幼兒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剪,讓它變成梯形。這個過程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動手潛力和對梯形基本特征的認識潛力。幼兒剪梯形雖然有的剪的不是很到位,浪費了些時間,但我認為這很真實,這是他們很寶貴的一個自主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我就獲得了對梯形特征的直接經驗。
在畫圖形的環節中,讓幼兒在很多圖形中選出是梯形的給予涂色,進一步加深對梯形的決定和認識。
當然,在設計問題這塊上,我做的還很不夠,很多問題問的比較隨意,并且沒有什么明確的目的性與引導性,這點還需在今后的教學中,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在這個活動中我可能太吝嗇對幼兒的評價了。幼兒有些地方做得很好,我只是“恩”或者“好”簡單帶過,這樣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一些很有創造性的想法,也降低了孩子們思考的積極性。我注意到了這點,但是自我也感覺到自我的評價缺乏感染力,這點是需要在以后教學中多注意的,需要向有經驗的老師多請教。
傳統游戲,“搭山洞”、“過山洞”活動能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和合作精神,深受幼兒喜歡。為了能滿足幼兒興趣和鍛煉的需要,在安全衛生的環境和教師的合理指導下,用心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創造力和合作潛力,我精心設計組織了《搞笑的山洞》體育活動。
《搞笑的山洞》這節課,能滿足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需要,也是幼兒十分喜歡的體育活動。本活動首先讓幼兒以人體動作“搭山洞”進行游戲,之后探索紙棒山洞和鐵圈山洞的玩法,和嘗試多種過山洞的方法,鉆山洞游戲簡單易行,隨時可做,搞笑又實用,避免了活動中單調的動作練習帶來的枯燥乏味,讓幼兒學得快樂,練得簡單。整個活動動靜交替,張弛有度,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不足之處是:活動中幼兒鉆鐵圈山洞時有的幼兒沒掌握好技巧,經常把圈碰倒,另外,在今后的活動中要調整好幼兒的活動量、活動密度、難度,又要注意個體差異,使不一樣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透過自我適度的努力,實現各自的目標。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篇26
同班王老師家的孩子今年才上幼兒小班,但今天晚上她和媽媽來到班級后自己坐在那拿著筆有模有樣的開始寫字,這讓我很驚呀,一個小班的孩子竟然能像大孩子一樣坐下來而且自己要求寫字。王老師告訴我她也沒特意教過孩子寫字,她自己就想寫了,這更讓我喜歡這個小寶貝了。也讓我想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多讓寶寶接觸與學習有關的工具對于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有著很大的幫助,比如筆、紙和幾何圖形,并告訴他們這些東西的作用可以讓孩子從小就形成學習的觀念,從而激發孩子對上學的一些向往。記得小時候媽媽給我買的一些像七巧板一樣的拼圖。其實他們就是一些幾何的'圖形,這不僅幫助了我早起認識圖形,同時也讓我利用這些拼圖創造出了更多有創意的圖形,對我以后認識幾何圖形也成了一個潛移默化的教育。另外書籍也是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玩具和學習工具。它不僅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還可以給他們帶來各種知識,一開始對于小點的孩子來說各種畫報,畫冊,哪怕是舊的雜志和宣傳冊都能夠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如果大人在他們接觸書籍的同時還能進行適當的講解就更能激發幼兒想學會更多字的向往。他們也會想要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親自去閱讀這些東西的。雖然起初的時候他們只是簡單的看圖翻閱但這也是最初的看書活動,它已經在培養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了。就像王老師家的寶貝一樣也許她沒有特意的去教孩子如何用筆,但是在日常中孩子看到家長的用筆姿勢也就開始自己學習了。就像我們小的時候還不會握筆就喜歡拿筆開始涂鴉一樣。其實這個時候我們的控制力還不是很好,但這也是在培養我們的模仿能力和用手的能力了,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所以對于孩子來說多讓他們接觸與學習有關的工具對于他們將來的學習都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08-29
幼兒園的中班教學反思11-18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12-21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02-02
中班幼兒園教學反思02-02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03-07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12-26
中班幼兒園教學反思11-08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05-18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