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通用18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怎樣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讓學生在簡單愉悅中透過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潛力?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做一做―――動手實驗解難釋疑
課文中青蛙說“天但是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青蛙為什么說天但是井口那么大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讓學生做了個實驗:拿出紙卷成圓筒狀。然后透過圓孔看天花板或者四周,說說與平日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學生動手實驗,為每個孩子創造了參與的空間,弄清為什么青蛙說“天但是井口那么大”這一疑難問題。學生在實驗中動手,動腦。既培養了實際的操作潛力,也培養了觀察和思維潛力。
二、看一看―――利用圖畫明白寓意
課文中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小鳥為什么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呢?我出示課件,讓學生看一組畫,自己根據畫面進行解說。這樣學生最后明白了:小鳥見識廣,青蛙所見有限,目光狹小。我們要做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不做井底之蛙。學生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在“潤物細無聲中”得到啟示受到教育。語文教學不僅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潛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熏陶過程。學習寓言故事,就是要學生透過一個簡短的故事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
三、說一說―――拓展延伸培養想象
課文中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自己不會弄錯。它錯了沒有,我們怎樣才能讓青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于是讓學生動腦想辦法,同時出示課件: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東瞧瞧,西望望。它會怎樣想,怎樣說呢?學生討論,各抒己見。既加深了對課文寓意的理解,領悟,又訓練了語言表達潛力,積累了語感。既豐富了課文資料,還培養了思維的廣闊性。
四、演一演―――扮演主角再現情景
課文結束后,讓學生把學過的故事進行表演,個性是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的表現演出來。學生透過表演把從課文語言文字中獲得建立的表象進行再現,學生入情入境。這樣,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構成逆向思維,不僅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同時鍛煉了語言表達潛力和創造潛力,培養了語文素養。
總之,在《坐井觀天》一文的教學中,我透過讓學生“做一做,看一看,說一說,演一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簡單愉悅中獲取了知識,培養了潛力,提高了素養。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2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告訴學生看問題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如何在一節課在執教本課,我是從三次對話入手,抓關鍵詞,理解文本,從而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在教學中,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引導學生了解課文。
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個詞語的理解,然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什么是無邊無際?學生說出(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其次,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把握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說大話是指:說夸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學生說大話就是撒謊的意思,為了與說謊話的區別。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惑著我。當時沒有說出一個所以然來。課后,我又給學生舉例子對大話和說謊進行了區別。
最后,通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為什么笑,小鳥為什么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為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在教學中,本人還有許多不足。如朗讀指導不夠,教師的評價語言匱乏,教學機智不夠等,以后我定會多多學習,把自己的教學水平再三提高。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3
《坐井觀天》是一篇十分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透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搞笑的對話,寫了青蛙和小鳥為了天的大小而進行了幾次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我以識字寫字為重點,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為做到在短短的40分鐘內,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我在教學上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趣字當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我的教學分為四個步驟進行: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如何讓學生樂于識字寫字,進而簡單地走入文本呢因此我主抓“趣”字,全課以游戲貫穿,點燃孩子學習的火花。開課伊始,以生動搞笑的謎語引入,讓孩子一下子被故事中的人物吸引。在進行認識會認會讀的生字的過程中,我以主人公小青蛙為切入點,設計了闖關游戲。透過多種形式的識字方式:開火車順讀,小老師帶讀,男生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又關注了全體學生,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識字的快樂。
二、分層閱讀,進行有針對性指導
從第一關的生字關到第二關詞語關,學生們學習的興趣盎然。課文中的知識點不僅僅僅是讀一讀就能落實的,還需要方法的指導。因此,在透過自由讀、聽范讀以后,讓學生們思考:課文主要講了小鳥和小青蛙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為了降低難度,我設計了句式:課文主要講了青蛙和小鳥為(而爭論起來,青蛙認為天(,小鳥認為天(。讓孩子自由和同桌交流一下,進行思考后的再整理。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整體概括潛力,又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潛力。而在進行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我引導孩子們抓住兩個小動物在不同的位置,進而理解“井沿”一詞。同時,關注了兩個動詞“坐”和“落”,透過指名讀、評讀,指導讀出感情。而后面的對話透過分主角師生合作朗讀,讓孩子們弄明白什么是對話。
三、尊重個性理解,關注寫字教學
寫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除了之前對于音形的掌握以外,如何識記呢教學中主要教學四個生字“沿、信、抬、際”。在全班指導“沿”字以后,給予孩子自主識字的空間,讓孩子們自己選取自己想要教學是生字,當當小老師,說說你是怎樣記的怎樣寫的好看一則訓練了學生自主識字的潛力,另一方面是訓練了孩子的觀察和表達潛力。
雖然整堂課孩子們上的還是比較有興趣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但是還是有不少遺憾。例如課時資料能夠更豐富些,教學“井沿”時,就應進行更多的聯系實際,進行遷移練習,進一步理解“沿”的意思。還有在生字指導中,能夠加入展示環節,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書寫。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4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學習內容,本課內容不多,主要通過青蛙與小鳥的對話使學生明白: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目光短淺,眼光狹小。
為了上好這堂課,我還是花了些心思的。課后各位老師給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在此一并謝過。
下面,談談我課后結合老師們的建議所做出的反思:
一、將表揚貫徹具體
在學生熟讀課文之后,我安排了讓幾名學生帶上青蛙,小鳥的頭飾分角色表演的環節。也許是要面對全體同學和后面聽課的老師吧,學生的表現似乎有一點怯場,而同樣緊張的我,在學生讀完之后,忘記給他們更多的表揚及肯定。其實李新民在讀"天不過井口那么大"的時候,還是很有感情的。這點經過劉老師的指正,我在接下來的第二節課,特別對他提出了表揚。看來,表揚也是一門很有藝術的學問。
二、讓閃光點亮出來
文校長聽完課后對我說:"為什么你不把續編故事的環節提出來呢這應該是你整堂課的一個亮點呢!"其實,我本來設計了這個環節,但是因為在用"一……就……"造句環節耽誤了過多的時間,導致后面的教學時間變得比較緊張。經驗不足,再加上設計的問題,使我放棄了這個續編故事的閃光點改而寫字。也許心里還受了那句話的影響:"一堂完整的語文課,應該要包含寫字部分"。課后想來,放棄續編故事確實是我的一個重大失誤。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該更加重視教學設計的優化!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5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知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是片面的。下面我就《坐井觀天》一課的教學進行一些思考。
1.每一個學生都是富有創造性的個體,只要教師給以適當的引導,一定的啟發,學生的思維就會激發起來,綻放出創造性的火花,讓人驚喜!本課我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教學過程的,通過自主識字、自讀自悟、合作學習、展示交流等形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是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頓悟,在讀中培養語感。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漸學會獨立思考,學會了讀書。
2.預設和生成的有機統一。課堂必須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設,但上課又不能局限于預設的方案,不能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學的靈活性。如以上教學結束時教師問“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不懂就要問!”
3.小組合作,強化了主動參與、相互交流。教學中,我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旨在拓寬學生之間交流的信息空間,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化主動參與。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思考,在相互交流中啟發,情感和認識水乳交融,這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群體的主體性和合作意識。
4.拓展延伸,注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教師借助多媒體,出示青蛙跳出井口的畫面,圍繞“青蛙跳出井口會怎么樣呢”等問題,采用小組內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讓每組學生在一個共同認知的基礎上,創造出個性化的語言,促使學生的知、能、情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以此總結升華,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一次體現其個性魅力,將課堂上的知識內化,并通過自己的再創造加深對寓意的理解,完成了一個以知育情、以情促知的拓展過程。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6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對于這篇課文的就教學,我安排了以下的環節:
一、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了,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這個環節實際上就是在檢查預習,鞏固預習,也可以為接下來的教學鋪好路。我在檢查朗讀情況時運用了接力讀、小組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等方法,發現通過反復的檢查,即使是那些預習不是很認真的同學也能夠熟練的讀課文。“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三十個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鳥。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
二、畫出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讓學生生動有趣的分角色讀。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讓學生邊讀邊思:青蛙為什么會錯?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正確。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也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
為了讓學生能更深刻地了解青蛙產生錯誤觀點的原由,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通過把作業本卷成筒來看天花板,你能看見多大?這個實驗使學生很容易地明白了用作業本卷起來只看到一點點地方的原因,
三、在讀完課文之后,讓學生悟理,體驗角色感情,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訓練學生感情朗讀,以致達到表演讀的程度。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7
今天,我執教的是人教版第三冊第三單元13課《坐井觀天》,本課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課文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由謎語導入新課,引入課題,通過讓學生初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識生字,以及各種方式幫助識字,摘蘋果、開火車的游戲來鞏固識字,重點指導書寫容易寫錯筆順的“還”字,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再讓字詞進入文本,自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再讀課文,學生用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不同形式的讀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我抓住本課教學重點,讓學生從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中,實現寓意的理解。多種方式的朗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語感,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還自制了青蛙和小鳥的頭飾,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增加了形象性。
在拓展時,我特別注意發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由地發揮想象,很多孩子能暢所欲言,接著很自然地上升到道理的總結,感悟。
在本課教學中,學生能積極地配合和思考,教學目標得以實現,但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本來設計在理解“無邊無際”一詞后,進行一個拓展的說話練習,以“無邊無際的”練習擴展詞匯,再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但由于緊張給忘了,顯然效果沒有預設的好了。以后我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這些細小的環節。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8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經過簡單而傳神的對話,講述了一個趣味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寓言揭示了一個道理:認識事物,看待問題,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二年級的小朋友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所以不太容易把握這篇課文的情感。所以,本節課我將閱讀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和手段,在讀中識字,并鼓勵學生運用不一樣的方法識記生字,由字到詞,再由詞到句,帶領學生一步步從讀中體會情感,理解寓意。
能夠順利地上好本次的研討課,首先要感激林志芬教師、卜敏芳教師在磨課過程中給予我的指導。還要異常感激肖雅思教師,給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使我受益良多。正是因為有了她們的幫忙,才使我能夠基于學生學情,緊扣重點,完成教學。
認真反思后覺得本堂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如下一些不足:
首先是字詞方面,字詞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除字音和字義外,還需要對字詞進行拓展延伸,應更注重實際運用。例如在講到“無邊無際”的時候,能夠拓展“無邊無際的什么”,使學生不僅僅會學,還要會說、會用。
其次是關于范讀,當發現孩子反復讀,仍讀得不好的時候,教師能夠進行范讀。適時地、有效地范讀在低年級語文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最終就是關于問題的設計方面,雖體現了必須的層次性,由易到難,但還需進行深入的挖掘,引導孩子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發現不足,才能不斷改善,獲得提高。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深地感到學習的重要性。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向書本學習,多看好書;向前輩學習,學習他們豐富的教學經驗。僅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探索、總結,才能有所提高。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9
本學期的研討課中,我們選了第四單元中的課文《坐井觀天》進行研討。本課是一篇寓言故事,經過生動趣味的'對話,給學生明白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所以我把教學目標定為“學習課文中的三次對話;理解課文資料,明白“坐井觀天”的比喻義,使學生懂得目光狹小、見識短小就會把事情弄錯的道理;會分主角朗讀課文。在上一節課的教師的教學中,我們成功地讓學生了解了故事的寓意,會讀出對話,但同時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及時題目歸納和小結比較深奧,對于二年級的學生的理解有必須難度。
在第二次上課中,我把教學中的小結改成讓學生易讀、易懂的句子,呈現出來讓他們更加了解這故事。并且還回歸課題,引用了日后形容一個人見識少的能夠說是坐井觀天或井底之蛙。為了適合二年級小朋友的愛好,我還制作了一些頭飾讓他們在練習對話時更加趣味,更加積極參加到課堂中去。
雖然我對教學中各方面都進行了必須的探索,但我在以下幾點還做得不夠:
第一、準備還不夠充分。雖然說,準備時間也有一星期,可是算起來,時間還是太緊了,白天上課沒時間的,晚上的時間也少之又少,而在準備教案時花了很長時間,在背的時間上就少了,所以在上課時,我對教案不是很熟,在講課是思維有點不清晰。
第二、我上課時語速還是太快。雖然比剛開學有所提高,但對于低年級的教學來說還是偏快一點,需有待改善。
第三、操練讀課文、句子、對話的方式單一,不夠多樣化。
第四、學生的課堂紀律不夠好,沒有及時糾正,能夠經過表揚其身旁的同學以到達提醒開小差的同學。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努力改正,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使自我提高得更快。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0
《坐井觀天》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過青蛙與小鳥的三組對話,揭示看問題要全面,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要善于聽取別人的勸告的道理。作為第一課時,我主要安排了兩個教學任務。一是識記本課生字,二是讀一讀青蛙與小鳥的三組對話,初步了解本課內容。
首先是生字環節,通過形近字“喝”和“渴”的區分,引導學生從偏旁入手來識記,再由生字到詞語“喝水”、“口渴”,進一步鞏固生字。同時采用換偏旁的形式,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學習其他生字。
第二環節就是學習青蛙與小鳥的對話了,我先讓學生自己選擇角色,是青蛙還是小鳥,牢記自己的角色,再引導學生逐次學習它們的對話。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
課堂最后設計了一個環節,用多媒體課件,小鳥抓著青蛙去看小鳥見過的繽紛世界:飛過廣闊的海洋,飛過無邊的沙漠,飛過茂密的森林,飛過燦爛的田野,飛過清澈的小溪,使學生通過直觀的影像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在教學中,我還有許多不足。比如導入不夠生動,出示任務不明顯,朗讀指導不夠,教師的評價語言匱乏,教學機智不夠等,特別是聽完專家對本課的講解后,更加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以后我定會多多學習,把自己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1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這節課的總的教學設想是:自讀、自悟,充分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從而促進學生深刻理解寓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實踐活動,使其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陶冶情感、形成能力。教師給足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了獨立思考,學會了讀書。
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多處有目的的讀。首先,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其次,再讀課文,讀通句子,找找小鳥和青蛙分別認為天有多大的句子;最后,細讀課文體會小鳥和青蛙的心理之后,要求有感情的朗讀。層層遞進的自讀自悟,培養了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也增強了學生的語感。
由于有了前面的參與,學生對“坐井觀天”有了個人的看法,再讓學生展開想象,教師做了一個假設:青蛙跳出井口后,他們會談些什么?從而給學生創造了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創造力。孩子們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實際,使“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2
學生閱讀的心理活動規律包括:復雜的思維活動,復雜的情感活動,復雜的語言實踐活動。一般來說,這三種活動總是有機結合、難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動的趨向性(如好奇、興趣、動機等)又往往對思維活動和語言實踐活動產生制約和影響,因而情感活動呈現不穩定性,具有調控作用。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才是真理。”低年級學生學習語言更是如此。學生僅有在具體的情境之中,豐富的情感被激發才會有表達的強烈欲望,進而在無拘無束的對話中生成新的語言。新教材更貼近兒童的生活,更體現兒童的情趣,更反映兒童的思想。教師要以文本為依托,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傾心營造與兒童心靈相通的情境,讓滋潤兒童語言、生命發展的陽光跳進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準確捕捉學生的閱讀情感活動并予以適時引導。
我經過引導,讓學生潛心會文,經過直覺思維,感性體驗,吸收精妙語言,逐步豐厚自身的文化底蘊。學生們再次分主角朗讀時,情緒高漲,氣氛熱烈,入情入境。練習5分鐘以后,當我讓小組上臺表演時,有幾個小組的學生斗爭著要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被調動了起來,他們不但能夠大膽地分主角朗讀,有的還邊讀邊做動作!真是有聲有色,情境再現課堂之上。
可是之后我想,雖然我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同時也注意到如何體現教師的“導”。分主角朗讀的訓練,我先完全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但從學習的效果看,優秀的學生,有較強自學本事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讀出不一樣主角的特點,可是對于一些后進的學生,效果就有待提高,他們讀得并非是聲請并貌,甚至有些疙疙瘩瘩。我們是否能夠在引導之后,孩子們自學練讀之前,我先和個別學生分主角朗讀,全班評價后再讓孩子深入研讀。是否可設計這樣的導語:你們能讀得比他們更好嗎?想想哪些地方怎樣讀才會讀得更好?這樣設計,既能夠不挫傷后進生自信心,又能夠這些孩子一個模范學習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激發全體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再一次跟文本深入對話,改善先前的不足,注意把握住重點詞句的朗讀。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3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內容淺顯易懂,用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這節課我分為兩課時完成,第一課主要是讀通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理解寓意,第二課是指導寫字,完成課后練習。
在上課之前,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文,我范讀完課文后,用開火車的形式檢查讀,沒想到孩子們讀得很通順,就連班上平時讀書磕磕絆絆的小孫也能讀流利,文中生字也被圈劃了,并且標注了拼音,于是,進入分角色讀文環節,這篇課文有七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小鳥和青蛙爭論的地點,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寫了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孩子們先在小組內分角色練習讀文,然后在班上讀,比比誰讀得有感情,比如第二次對話中,青蛙說:“朋友,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要讀出青蛙的自以為是,小鳥回答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朗讀時應讀出小鳥的見多識廣。第三次對話中,青蛙笑了,說:“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抓住“笑”字體會青蛙的自高自大,不聽小鳥的勸告,小鳥的回答應讀出耐心的語氣。這三次對話是課文的重點,讀好了對話,也就讀懂了課文的內容,理解了寓意。
在練習了分角色讀文后,我順勢把課文泡泡語中的問題拋給孩子們: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有的孩子說:青蛙會看到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對小鳥說:是我弄錯了,對不起。謝謝你,讓我跳出井口看到了真正的天空。孩子們理解了文本,讀熟了課文,于是,我就問:誰能課文背誦下來?沒想到,居然有好幾個已經會背了,而且滾瓜爛熟。
這節課我最大的感受是:孩子們愿意分角色讀課文,愿意讀寓言故事。還有一點是,課文預習充分了,課堂學習效果會倍增,超額完成學習目標。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4
《坐井觀天》是學生非常熟悉的故事,怎樣在他們已有的認知上燃氣他們學習的熱情,使得這節課最大限度發揮它的價值,我進行了深入思考。
首先,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引入課題,學生充滿好奇。在一步步闖關識字中,激發起了學生獨立識字的意愿。之后為了培養他們朗讀文章的語感,我在范讀中以配樂形式朗讀課文,賦予了文章一種美感,學生們聽著聽著對這個故事更加喜愛。為了使得朗讀訓練更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更制作了頭飾,讓學生來前面表演課本劇,課堂氣氛活躍了許多,學生們更喜歡朗讀了。而這一遍遍的朗讀正是為學生自主感悟,總結文章寓意做以鋪墊。在討論中學生自發總結出寓言故事的寓意,而后面的續編更富于一定挑戰,使學生切身感受到課堂小主人的角色定位。拓展選擇的幾則寓言是學生都十分熟悉的,在已有知識中學生嘗試感悟寓言的特點,非常貼切學生認知經驗與規律。
本課中,我無時無刻不再引導學生閱讀的重要性,常說閱讀是一項工程,只有行于當下,來日才能有所收獲。所以總結中我以“走入書海,揚帆起航”為總結,望以此小故事,引起學生對閱讀的重視,激發起他們讀書的愿望。當然,本節課中也有些許遺憾,我今后將繼續努力,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5
思考、準備了兩周的公開課,在孩子們的積極配合下,終于上完了,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比較積極,氣氛很活躍,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狀態。
課堂的成功原因我反思有這幾個方面:課堂準備較充分,思考內容較全面,孩子們也比較配合。相信他們通過這樣一節別開生面的課堂,也能學有所獲。當然,課堂中還有許多沒完成的任務,不足的地方也還有很多。
1、低年級的孩子有背天書的習慣,再記詞語時候有時候只是簡單的背誦下來了,并不是真的掌握住了,同樣的詞語,打亂一下順序很可能就不會讀了,所以再以后的教學中再詞語檢測的時候,可以嘗試點讀,挑詞語來讀,不能一味的按順序讀。
2、交流識字方法的時候可以在交流一個生字之后用設備上的白板筆圈住一個,避免丟字漏字。
3、導入基本順利,最后出示課題后,“井”“觀”字書寫后的展示環節,過程中鑒于對設備的不熟悉,展示不是很順利,浪費了幾分鐘時間。以后要對教學設備多熟悉,避免出現類似情況。
簡簡單單的課堂過去了,值得反思的地方卻有很多。希望通過反思、實踐,可以讓它更豐富。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6
《坐井觀天》是一篇成語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的一場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目光短淺,眼光狹小。文章語言優美,對話部分生動有趣,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低年級的教學要求,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位于以下幾點:一是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二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三是理解課文,明白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目光短淺,眼光狹。
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寓意。教學難點是:感悟課文揭示的寓意。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為了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我采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
(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
(3)借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游,體會小鳥見多識廣;
(4)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充分地進行語言實踐,學生在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
(1)充分朗讀,讀中質疑,
學生對自己提出的疑問,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師可以充分把握這一契機,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有重點、有難點、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釋疑,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苦思”。根據學生的質疑,教師再及時地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為閱讀課文穿針引線。聯系句子和上下文,通過讀,找出青蛙和小鳥的觀點。并理解它們說的話。學生通過質疑引讀,在思考后自己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煉基礎。
(2)體驗情境,感悟朗讀。設計多種形式的讀如: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并通過讀對話,做實驗,看動畫,述情景,說感悟,并且創造性表演了《坐井觀天》,充分地進行語言實踐,學生在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讀出感受。
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要抓住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訓練,通過適當的練習,鞏固并綜合運用已學過的語言文字。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有條理的說話能力。在朗讀和說話的訓練中,通過充分討論,落實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說話訓練不僅鞏固課文中所學的知識,而且通過語言文字的運用,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創造想象的空間,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如在理解課文內容后,我讓學生利用網絡提供的閱讀知識,勸導青蛙;還做了一個假設:青蛙跳出井口后,他們會談些什么?從而給學生創造了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創造力。孩子們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實際,使“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7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關于本文解析,我主要從重點詞語入手。
我提出疑問引起興趣,導入新課,學生馬上有序的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并畫出生字,然后小組合作進行拼讀;然后由我檢查學生對生字讀音的掌握情況,這期間,我參與到具體的小組學習中,重點對個別后進生進行指導。
二年級的孩子能從個體自學預習課文,讀準字音,到小組合作認讀生字,寫3個生字,在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低年級學生是有能力自動化地自學課文,掃除閱讀的障礙的。讓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認讀課文,并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去讀準課文,而不是按傳統的教學“一步步領著學生向前走,能讓孩子在主觀意志上建立“我能學的自信,并通過主體的實踐努力達到掌握一定學習策略的“我會學。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好的教給孩子,讓孩子掌握學習的策略,更利于孩子明天自己去學習。針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加強朗讀訓練,注重發展學生思維。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思考什么問題,要解決什么問題,都向學生交代清楚,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復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去感悟。營造了書聲瑯瑯的教學氛圍,教給了學生讀書方法。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么是無邊無際?(無邊無際)的天空,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說大話是指:說夸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我又在思考:怎樣讓學生了解說大話的具體含義,以及它與說謊話的區別。我發現學生在學的時候,興趣很濃,并且能夠很好的理解這個詞以及青蛙當時的心情了。
通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為什么笑,小鳥為什么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為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學生自讀自悟,由學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教學,改變了以往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學習過程的環節,通過學生的質疑、解疑,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二)關于寓意達成的反思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關鍵在于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語文教學的作用不僅僅在于簡單的知識傳授,還在于他的教學育人作用。所以在課文教學的最后環節,需要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意識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可以這樣說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重點詞匯,而最終目的是理解寓意。我從無邊無際,大話,笑,著手進入對文本的分析。進入文本后,我的教學重點是從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中,分析二者的特點,實現本文寓意的理解。在課文中我著重讓小鳥和青蛙,從語言,生活習性等各方面進行了對比。主要抓以下幾個方面。
1、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
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讓學生理解青蛙的自負,和小鳥的謙虛。得出結論: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他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
2、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
文中兩個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分析青蛙的表情讓學生自己明辨是非。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后的學習生活。
4、角色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教學中我還體會到要有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我組織孩子們分組進行練習,但我發現孩子們練習時,往往就練習喜歡的角色,所接受的訓練是單一的;還有的孩子,因為不喜歡青蛙的角色,就單挑旁白來讀。
寓言故事的教學,到最后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我在教學寓意這一部分時,是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切合學生生活實際來引入的,而不是純粹的說教。“如果有人說你是坐井觀天,你明白他在說你什么嗎?你想對坐井觀天的人說些什么?或者讓學生出點子幫助小青蛙:“你們愿意像小青蛙一樣什么都不知道嗎?你們能出出點子讓小青蛙也能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嗎?這樣就更能從學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并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8
《坐井觀天》是一篇短小且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一個簡短的故事表達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告訴我們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本堂課我以板畫“井和天”導入,為了吸引孩子的興趣,從而引出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效果較好,在板書中體現本課要求認識的字,如“井沿”無邊無際等等,在講解三次對話時,先幫助學生找到第一次對話,讓學生明白“對話”的含義,再提示學生第二次對話,最后讓學生自己找到第三次對話,從而體現幫扶放的理念,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讀來感悟人物的特點,從語氣方面加以指導,從而來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在最后的拓展部分我設計了讓學生想象當青蛙跳出井后會看到些什么,學生非常的感興趣,積極的發言,這個環節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是通過這一環節,寓意漸漸清晰,學生也就更容易地說出了本節課的寓意了。
作為剛入職一年的年輕教師,在教學經驗上有許多的不足,在聽了各位老師的評課之后,我受益匪淺,反思自己的這堂課,總結出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加以改善的幾個方面:
一、語文教學中,朗讀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朗讀教學時,應先創設出情境,盡量讓學生自己多讀,在讀中去感悟角色的性格和語氣,盡量少加生硬的指導,可以多范讀,體現出輕重緩急,讓學生去揣摩去模仿,如果再讓學生加上手勢、動作等朗讀的效果會更好。如青蛙問小鳥:“你從哪來啊?”就可以從青蛙所處的情境出發,青蛙在井底從來沒有出去過,也不經常見到外面的事物,創設這樣的情情境之后,學生就會知道要用用好奇的語氣來問了。而小鳥因為飛得很高很遠就應該有一種神氣的語氣。這樣,學生的朗讀興趣也能因此而更濃厚。
二、識字環節要作為重點,運用實物來認識“井沿”效果很好,要把這些運用到以后的識字教學中,另外識字之后如果擴展一下會更好。如“無邊無際”就可以展示廣闊的圖片讓學生體會,然后再造句。這樣字詞的意思學生就都能掌握了。
三、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評價要以正面為主,評價要及時,而且不能只用同樣一種詞匯,要換不同的評價語多評價學生、鼓勵學生。這樣才能激發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要抓住一條主線:整體把握——三次對話——寓意——擴展,以朗讀和識字為重點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識字教學要扎實,課堂中的提題要準確細致,朗讀指導要到位,這些都是我的平時的語文教學中需要注意的。通過本次的聽課、評課,我感覺自己對怎樣突破語文教學重點了解的更多了,我會把他們運用到以后的教學中,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部編版二年級坐井觀天教學反思03-08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反思06-23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10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1-25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12
部編版二年級《坐井觀天》優秀教學反思05-26
部編版二年級《坐井觀天》教師教學反思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