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級數學上冊《測量》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通用19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1
測量是三年級數學第五冊第一單元的內容,這是孩子很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因為大量知識來源于孩子們的親生體驗,來源于孩子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上完第一課我有如下感受。
這節課是測量單元的第一課時,在第三冊的時候學生已經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厘米和米,能體驗1米和1厘米的長度,理解1米=100厘米,這節課是第二階段的學習,再認識兩個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
課前復習讓學生回憶有關測量的知識,為學生根據1厘米的長度估計吸管的長度做一個鋪墊,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初步認識到10厘米的長度。從教學的實際來看學生的估計能力還是比較好的,估計的結果都比較接近。然后通過動手進行實際的測量和觸摸體驗1分米的長度,感受1分米,在這個環節由于有的學生急于測量,沒有注意到我的提醒導致有的學生測量出來的結果不一致,我想如果這個地方先讓同桌互相檢查后再匯報效果就會更好些。
接下來設計的物體的環節就是讓學生根據所體驗、感受到的1分米在生活中的運用,把課本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從生活中更直接的體驗1分米,做到知識來源于生活還要還原于生活。從學習中看,學生找到生活中是長度大約是1分米的東西比較多,有的學生說得都停不了,為了滿足學生的愿望我臨時想到讓學生把這個內容寫到數學日記里。學習1毫米的時候也采用了同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先測量學生鉛筆盒中較短的一支鉛筆的長度,從面引出對毫米這個單位的`需要,很順利地引出毫米,也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資源進行教學。
這節課我認為閃光點有兩個,這兩個閃光點都來自學生,一是當我讓學生在米尺上找1分米時,有的學生說出了一大籮后,有一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發現只要夠10厘米長都是1分米。”歸納得多好啊,把前面學生說的一大堆用一句話概括了;二是我讓學生討論米、分米、厘米三個長度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時,有一個小組的成員討論出當分米長到1歲時,厘米就要長到10歲,多好的比喻啊!這樣形象生動地記憶了米與分米之間的進率。從這兩個閃光點我無不佩服學生的思維,他們的腦里經常會出現許多很有創意的想法,我要小心翼翼地保護好。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2
教學內容: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測量第一課時
本節課的設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猜測、測量,使學生對毫米的認識逐步加深,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際生活又運用于實際生活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關于教材的處理:
在測量這一單元中,將要學習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在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中的米與厘米,已經了解了一些有關測量的知識與方法。通過學習,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本來我也試著想把毫米和分米這兩課時合并成一課時完成的,但考慮課堂上的時間問題,因為毫米的學習學生對于進率關系的遷移是比較有難度的,和米、厘米結合起來也要花許多時間,所以兩課時合并一課時可能完成不了教學任務。于是,我在修改了<毫米和分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后,重新設計<毫米的認識>這節課,并且在這節課的鞏固練習中設計了涉及到各長度單位混合的題型。
二、關于重難點的`突破: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
1、緊密聯系生活。
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和質量觀念是本單元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基礎,應該作為檢驗本單元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長度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在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觀念時,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外,同時還要多舉一些當地學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對比。如讓學生在1分硬幣上找1毫米、量電話卡銀行卡的厚度,教室內是否存在1毫米等等,通過用手比劃感知1毫米的實際大小。
2、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貫穿估測
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特點,“測量”這部分內容的實踐性比較強,需要學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并逐步達到完善。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應該建立在操作的基礎之上。如在引入毫米時,教材安排了學生用尺子測量課本厚度的活動,其目的是讓學生在測量中發現課本的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從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產生的意義,再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明白厘米與毫米的關系。緊接著,在下邊的動手操作小組內合作測量物品時,每一次準確測量之前都安排讓學生先估一估,再精確測量。這樣的編排設計給了學生嘗試、修正的機會,使學生的估測能力在這節課上有了一定的發展。
三、從課堂教學的反饋情況來看存在的一些問題
1、在教學的前端復習舊知時,時間過長,應該盡量縮短時間盡快進入主題。
2、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語言表達不完整,因為事先自己在教學時沒有強調也沒有示范。此外自身在授課時語言表達也不是很完善,需要改進。每個段落也沒有很好地進行小結,在問問題時也有點累贅。
3、本節課在估測方面比較薄弱,應該也要仔細分析一下,還有在測量時用到的測量方法也得幫助學生復習一遍。
4、練習中從學生測量的錯誤情況來看:由于我沒有強調5毫米這根刻度線的緣故,學生容易把這刻度線當成厘米刻度線,以至于把6、7、8、9毫米看成1、2、3、4毫米,試想如果我在介紹直尺,在直尺上認識毫米時就強調一下5毫米這根刻度線的作用和一些特殊長度的讀法(倒著讀,用幾厘米減去幾毫米),學生的掌握情況就不一樣了,這些都是我課前沒有預料到的。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所以,應該設想著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適時有效地給予引導和幫助,但本節課我忽視了這一點,沒有很好得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有時甚至搶了學生的話。作業的反饋情況使我明白要想提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得還課堂于學生。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3
從二年級的測量—認識厘米和米的教學過程中,我就感覺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掌握并不是很好,因為這不同于簡單的加減計算,那時候我就深刻的反思過如何教好“測量”這個內容。也跟同組其他成員討論過,受益匪淺。明白這樣的課一定要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自己操作,自己探究,自己總結。特別是認識分米這個長度單位,學生平時接觸得本來就少。
于是,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創造性地安排了很多讓學生自己動手量一量。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開展推理和想象,使他們體會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引導學生總結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首先,我拿出準備好的數學書、粉筆、水性筆,讓學生先估計一下它們的長短,然后實際測量一下,看誰估計得準確。然后從教師直尺上讓學生觀察,以十厘米為一個單位觀察,然后拿出事先準備的十厘米的紙條,讓學生感受。從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認識了“1分米”之后,我讓學生小組內尋找或者回憶,看誰能說說你發現的東西有哪些。沒想到,孩子們的觀察力那么強,孩子們津津樂道,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了。并且在活動中學會了深入地思考問題。效果非常好!
通過這幾堂課,在教授“測量”知識方面,我又有更多的.反思,一定要建立起正確的認知概念,例如1毫米的認識,可以讓學生觀察5分硬幣的厚度,校園卡的厚度,爸爸媽媽身份證的厚度。充分感受1毫米的長度。還可以通過肢體語言記住這些長度,如張開手臂的長度大概是1米,手掌的寬度大概是1分米,手指甲的寬是1厘米,兩個手指微微張開一條縫是1毫米。這樣學生在沒有測量工具時,也能大概估計出身邊物體的長度,而且學生也會覺得這種方法非常新穎獨特。
沒有反思,就沒有成長。特別是對于我們這樣的年輕老師,更需要不斷學習,才能更好的把教學工作做好。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4
本節課的內容,是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在學生了解了長度單位和厘米的基礎上,學習毫米和分米。在教學中我安排了一些讓學生量一量的活動。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揮想象和邏輯推理,使他們體會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引導學生總結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首先,我拿出準備好的銀行卡,讓學生先估計一下它有多厚,然后實際測量一下,學生一下犯難了,因為銀行卡的厚度不足1厘米,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并讓學生感受到了1毫米大約是一張銀行卡的厚度。學生在直尺上認識了1毫米后,可以測量不是整厘米的較短的物體。接下來我拿出10厘米長的硬紙條,讓學生先估計,再測量,從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認識了“1分米”之后,我組織學生開展了“找一找”的活動,看誰能發現身邊“1毫米”、“1分米”長的物體。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我讓他們分小組討論,推選代表發言,答案多種多樣,有的說身份證的厚度,硬幣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大約是1毫米,還有個小朋友說出了10張紙的厚度大約也是1毫米,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深入地思考問題,在生活中學習了數學,這對于我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好的收獲。
人們經常說“備課不僅要備教材,而且要備學生”,備教材容易,備學生卻難,因為人是活的,他的思維一直是變化當中。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對學生采用填鴨式教學,而要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你對學生的情況只能是把握一條主線“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只有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間,敢于放手讓他們實踐,“培養創造性思維”才不會只是一句空話。
通過這節課,我還充分體驗到了“數學教學就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自始至終,學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學生的興致很濃。當我在課堂小結時,有個學生自主提出了一問題,“還有比毫米小的單位嗎”,他的話還沒落音,有個同學馬上回答說:“有,是微米。”還有一個學生竟然說:“還有比微米小的是納米”,他們的回答讓我感到很意外,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同學們的知識面還是很廣的。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5
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這部分知識的延伸與發展。主要的知識點是測量不規則形狀的物體的體積,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等量替換的數學方法和轉化的數學思想。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中獲取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時,我出示一塊不規則形狀石塊、一塊橡皮泥,讓學生說說怎么知道它們的體積。學生很快說出求橡皮泥的體積的方法(把橡皮泥捏成長方體和正方體)。至于石塊,它既不是長方體,也不是正方體,怎么知道它的體積呢?在學生對不規則的物體的體積測量束手無策時,我又創設了讓學生回顧“烏鴉喝水”這個情境,更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然后讓學生討論設計測量方案。在交流討論結果時,有的學生說出了教材呈現的兩種方案,并選擇教材上呈現的兩種方案,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明白這是把不規則石塊的體積轉化成了可測量的.水的體積。這樣既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體積的含義,又能幫助學生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設計練習時,我力求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既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又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6
《有趣的測量》是一個實踐活動,本活動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之后進行的一節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測量石塊體積的實驗過程,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在實踐和探究過程中,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心。在教學時,我通過引導,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識經驗發現,不規則的`石塊體積必須要轉化成規則物體的體積,水可以充當這一轉化過程中的中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怎樣在水中體現石塊的體積,學生思考后,結合生活的實際可知:將石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溢出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學生充分理解這一方法后,我又問:你還有其它測量石塊的體積的方法嗎?
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將石塊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長方體容器里,上漲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把石塊放在一個長方體容器里,往里面倒水,沒過石塊后,再把石塊取出,下降的水的體積也可以是石塊的體積。在此,我就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沖突,又在觀察、討論、思考中相互接納,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要,盡顯了學生的潛在能力。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7
在這節課上,我力求做到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同時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充分參與數學活動與交流機會,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推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估測的能力。
一、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引發學生學習的需要。學生已經學過了長度單位米厘米,并且掌握了測量物體的方法,課上,我請學生猜一猜、量一量籃球場的長和寬,學生認識到物體長度較長時需要更大的長度單位:米,這樣便建立了已有知識與新知的聯系。
二、為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同桌討論、全班交流等學習方式,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掌握了測量的方法。
三、努力為學生創設寬松,自主的學習環境。練習部分通過制作表格的活動,幫助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恰當的'使用長度單位,運用合適的整理方法,同時更進一步體會長度單位在生活中的價值,這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又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獲得了愉悅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真正地感受數學,體驗數學。
四、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估測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策略,也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在本課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讓估測活動貫穿于整個測量過程之中,在測量每一個物體的長度時,要先估計,然后測量,學生在估測,實際測量的過程中強化表象,從而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8
《降水量的測量》這一課要讓學生制作一個雨量器,主要是讓學生制作一個刻度線,貼在直筒玻璃杯的外面。課前,我想到學生的制作速度可能不快,因此在材料的準備上,我用即時貼代替白紙,讓學生在即時貼上畫刻度,這樣就節省了粘透明膠帶這一環節。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覺得這個制作應該不成問題,也非常簡單。但沒想到,學生的畫線水平是非常差的,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畫,怎樣起筆,且速度超慢。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我在學生畫線之前已經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指導,而且是邊示范邊指導的,告訴學生先畫一條直線,底部標為0,再像直尺刻度一樣畫下來。在看到學生畫線能力如此差的情況下,我原來設計讓學生畫100MM的刻度,后來改為畫60MM,但大部分學生的制作時間花了近半節課。這樣一來,就導致了下面關于雨量的實驗和雨量大小的判斷非常匆促。
課后,我從數學老師口中得知,這屆四年級學生的`數學能力很差,特別是畫圖能力。如果不畫刻度線,學生更會將雨量的單位:毫米還是毫升搞混。那么如何從學生現有水平出發,加快畫刻度線和制作能力,提高教學效益呢?
我在后來材料準備上,利用即時貼的背面來畫刻度線,因為背面剛好有像尺子一樣一厘米一段的長度標記。如果用這個來畫圖,學生只要標上數字,畫出毫米刻度線就可以了,速度會大大提高。不過要準備一個透明膠帶進行粘貼。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9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孩子們知道小立方體可以組合成較長的工具,測量長的物體時便于測量和計數,也更準確。在上節課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和總結,感受十進制法給我們測量帶來的便捷。
首先為每組學生準備:邊長為2厘米小立方體50個、與課桌長度相當的紙帶,與講桌長度相當的紙帶。
課堂開始我讓孩子們回顧上一節的班級記錄表,引導感受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很難比較結果。于是我說哪一種物體測量的比較準確有又好用呢?這下孩子們爭先恐后的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的孩子說回形針比較好,因為它比較小測量的更準確,馬上有同學說我不同意,回形針太不好擺了,小立方塊又小又可以疊高高,最后我們共同比較了上節課用的四種物體的優缺點,發現小立方塊比較適合用來測量。
接下來我讓孩子們討論用小立方體測量,怎樣做才能又快又準確?孩子們很容易知道把小立方體疊起來,但是多少個疊一起,很難通過孩子們自己出來結果,需要老師引導數學課上多少個小棒可以作為一捆,然后孩子們這樣很容易說出可以將每10個小立方體粘連在一起進行測量。
然后孩子們4人一組開始測量了,不過在第一個班級時,孩子們花在把小立方塊10個粘在一起的時間太多了,不少組沒有完成兩種桌子長度的測量,于是在后面的班級,我直接讓上個班級用過的粘好的10個為一組的`小立方體給新的班級使用,這樣節省了不少時間,給后面的用相同的物體測量,物體之間能不能作比較的討論留出來充分的時間。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10
《有趣的測量》是一個實踐活動,本活動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之后進行的一節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測量石塊體積的實驗過程,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在實踐和探究過程中,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心。
在教學時,我通過引導,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識經驗發現,不規則的石塊體積必須要轉化成規則物體的體積,水可以充當這一轉化過程中的中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怎樣在水中體現石塊的體積,學生思考后,結合生活的實際可知:將石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溢出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
學生充分理解這一方法后,我又問:你還有其它測量石塊的體積的方法嗎?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將石塊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長方體容器里,上漲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把石塊放在一個長方體容器里,往里面倒水,沒過石塊后,再把石塊取出,下降的水的體積也可以是石塊的體積。
在此,我就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沖突,又在觀察、討論、思考中相互接納,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要,盡顯了學生的潛在能力。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11
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是電學中一種基本的測量電阻的方法。以前的教材在安排這一內容時,是對定值電阻進行測量,最后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本節安排了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要求學生“多測幾組數據”、“比較計算出的答案”,從而“能看出其中的規律”。這兩種安排都能使學生學會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量電阻的方法,加深學生對歐姆定律的理解,為學生提供了常用電學器材綜合使用的機會,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但不同的'是,所測量出來的數據,會引發學生不同的思考,從不同方面加深學生對電阻概念的理解,對于學生的方法學習和能力培養有著不同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只對操作感興趣,對于分析實驗數據得結論、對實驗過程的評估這兩個環節不感興趣。針對這一現象,結合這節課的問題,舉了一些科學家發現科學規律的例子,很多規律和發明并不是有意去研究得出的,而是科學家們在研究問題時分析數據的過程中無意得到的,正所謂“無意插柳柳成蔭”。生活中也是如此,不少的小分明都是在使用過程中感覺不好用,有心人發現了才發明出更好用的。同學們如果堅持去分析評估,養成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說不定你們也能發現新的科學規律,或者是有新的發明創造。這樣激勵學生去分析評估。
在今后的教學中,多設計這樣的問題,多引導學生去分析,我相信,學生的能力一定會提高,將來的發明家中就會有我們的學生。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12
這是一節讓學生進行探究的活動內容。目的是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知道小車的運動描述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學會用測量的方法,并記錄沿直線運動的小車到不同位置所需的時間,用簡單圖表示距離與時間的關系;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定量測量和數學運算的能力。
1.第一次涉及到要求比較高的計算公式,而速度公式的得出又是一個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由于有小學數學中行程問題的基礎作鋪墊,學生對速度公式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將兩種不同的比較速度快慢的方法(相同時間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時間)以一個合適的方法介紹給同學們,讓學生確實從方法上去理解這兩種比較速度方法的合理性,需要在引導技巧上有所突破
2.在學生活動中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要求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加,增加實驗的可視程度,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能夠較方便地測出速度的同學給予贊同。在做“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的實驗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自主設計表格的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實驗中的缺點并迅速地想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本節課對公式、復合單位、單位換算以及規范計算的格式也作出了嚴格的要求,對于培養學生嚴謹的求學作風起了很大的作用。
3.對教學中的每個環節都做了精細的布置,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教學效果較好。在課堂中,學生學習氣氛濃,學習積極性高,探究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13
在學校的支持和協助下,在我們課題小組集體努力下,我較成功的完成了EEPo有效教育展示課,下面我將本節課簡要做以總結反思。
一、優點
1、本節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技能、科學研究方法、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2、本節課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內容安排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邏輯性強。
3、本節課在EEPo學習方式訓練指導下,學生已適應EEPo學習方式,約定用了語言約定及手勢約定,均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并及時的鼓勵了學生,在表達呈現方面用了語言表達及板卡呈現方式,學生的創新思維令人感嘆,團隊的配合也較好,每個團隊成員相處和諧,并關注其他人,能夠做到專心傾聽,無論大動還是小動,學生占位合理,能夠顧及到別人,課堂用時恰當合理,我認為我們的學習方式的訓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不足
1、在教學設計上應更嚴密、更科學,尤其是要給學生預留充分的活動時間。
2、教學語言不夠精煉,要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和教學語言表達能力。
3、不能非常熟練地應用EEPo這種教學模式,有待繼續學習和實踐。
4、針對于學習方式的訓練還應再從不同課型,不同學生,從每個元素再繼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14
本節課是一個純粹而完整的實驗探究,強調在過程中體驗,學習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從教學過程中極大體現了開放性的理念,在制定計劃時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設計畫出實驗電路圖;在收集證據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步驟并正確執行,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并記錄;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撰寫實驗報告,然后我再通過課件把實驗電路圖、實驗步驟、記錄表格等展示出來,讓學生對照有什么區別,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這樣的設置,給學生極大的自主性,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挖掘了學生的能動性。
從科學內容的角度來看,本實驗是電功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學生實驗,綜合性強,它是在學習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等器材的使用、學習了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學習了電功率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學生的體驗,知道測量電功率的原理是P=UI,會畫實驗電路圖,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學習電路故障分析。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燈泡發光和實際功率的對應關系;進一步理解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的區別與聯系,認識到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學習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等器材的使用。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15
“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是電學部分的一個重要的學生實驗,它是在“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的。
本課成功之處:
1、在探究前理順了實驗原理、計算電功率的公式、實驗器材、電路圖、滑動變阻器的作用、連接電路圖時應注意的事項、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量程的選擇、表格的`設計后,為學生探究實驗清理了障礙。
2、實驗結束后對三次測量結果通過計算得到的三個小燈泡的實際功率值,能否將這三次的實際功率值計算出平均數,得到小燈泡的平均電功率?學生回答是不能的,因為燈泡的發光不同。
3、通過對比實際電壓和額定電壓、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的關系,能更好的使學生區分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本課不足之處:
有的小組在做實驗時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去做;個別小組的燈泡損壞嚴重,浪費較多時間,以至沒有得出實驗數據和實驗沒有完成;還少小組電路連接有問題也誤了較多的時間,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管理。
八年的學生群體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也有較多的逆反心理,如果實驗教學手段和方法組織不好學生的破壞力也是較大的,教學也要因人而異,以后在教學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我將不斷摸索更為合理的教學方法,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更大的進步,令自己的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大的收獲。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16
本堂課通過創設矛盾的情境,讓同學們用直尺測量實物具體有多長、多厚,從解決身邊的問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探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的強烈愿望。
教學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數、畫, 學生對1毫米的實際長度有一個初步的直觀印象,并且通過手勢幫助學生形成1毫米的表象,接著通過看一看、數一數,使學生的直觀的認識到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1厘米=10毫米,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體驗學習的輕松和快樂。分米的認識也是通過先估計,再讓學生在實際測量動手操作中得出10厘米就是1分米。再讓學生用手勢表示1分米的長度,然后在生活中找長度是1分米的物體。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通過練習培養和發展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實際測量能力。在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后,進行小組分工,學生興趣盎然,他們用不同的形式測量自己喜歡的物品,或者是身體的某一部分,精心地做記錄,在測量中體會了不同的長度。對知識有了深入的了解,從模糊到清晰。但是在后面做相關換算方面的習題時,發現很多學生這一塊轉不過彎來,接受并會運用需要一個過程。反復去強調,倒不如慢慢在練習中實踐中領悟。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17
在教學《測量》時,我是這樣講的:
首先我先讓學生分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測量出十米的距離(在教室外),然后讓學生匯報測量方法;接著把學生按高矮分兩組手拉手看十米需要幾個學生,再讓學生走一走,看自己走十米需要幾步,最后讓學生說一說大約十米的物品。
在進行操場測量時,由于學校沒有操場,我讓學生先測量了一下學校院子的東西長度,然后讓學生試一試在一分鐘內走多少米,再讓學生分組走四百米(學生不知道),告訴學生走四百米用的.時間,然后讓學生估算一下標準操場的長度。
最后的作業讓學生完成在“做一做”中的3。
整堂課上的很累,一是學生有點亂,而是感覺教的有點死板,很機械,課堂氣氛不活躍。
這堂課的優點:
教材與實地結合,學校沒有操場,怎么辦,這一部分占課堂近二分之一的時間。我將學校院子的長度作為操場,然后讓學生走一走,估計一下。這基本上能讓學生在印象中有一個標準操場的樣子。
自主學習。在本課中,因為需要學生動手的多,也因為老師的經驗不能代替學生的實踐,我讓學生分組來進行測量,親自動手做,教師只起指導作用,這樣,學生無拘無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不足:
測量操場沒有讓學生自己測,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感到教材例題與習題矛盾,你都量了,還讓學生走什么,估算什么,所以就省略了這一環節。
事后,我感覺講這一課經驗太少,不知道到底怎樣才能輕松而又有效的上好這一課,因此,懇請同仁多加指導。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18
《有趣的測量》是北師大版數學第十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這一部分知識的延伸與發展。不規則的物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所以學習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研究價值。在本節課中,我有以下兩點不足之處:
一、沒有創新
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書本上提供了兩個方案,我覺得這兩個實驗學生在科學課中都有做過,所以上課時省略了實驗過程,而是直接讓學生闡述過程,最后總結出求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過于形式化。
二、沒有深入研究
在教學本節課時,沒有明確不規則的'石塊體積必須要轉化成規則物體的體積,水可以充當這一轉化過程中的中介。從而得出“石塊的體積=水槽底面積×水面上升的高度”。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篇19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實際測量”這節課就是讓學生學會使用標桿、卷尺、測繩等測量工具測量較近或較遠兩點間距離,對測量結果要求不十分準確時也可以步測或目測。為了上好這節課,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分好小組并確定小組長;安排預習內容;準備好測量工具;安排好測量場地并事先計劃實際活動的步驟。
從這節課中,我深刻體會到擁有快樂、寬松的積極情緒和良好的師生關系,對認知創造具有的激勵作用,在這種情緒狀態下,學生的`思維能量最大限度的活躍起來,容易誘發創新思維,產生獨到見解,真正體現了學生才是知識活動的主體。在教學中,確定較近兩點后,我讓學生自己選擇測量工具,整個過程中學生清楚的明白只要選擇合適的工具才能更好得進行測量。在實際測量時,他們自己說出應注意的地方,如卷尺要拉直,刻度要對準等,得出結果后,我選擇了一種小刻度的卷尺,尺不夠長怎么辦?預習過的學生迅速提議使用標桿并講出了注意事項:要定一條直線。那么插在哪合適?測量前應該根據測量工具估測。接下來的分組實際測量迅速展開,在距離較遠的兩點間測量時選擇了合適測量工具的小組在規定時間圓滿地完成了測量任務。
步測是一大難點。我選擇了一段30米距離,他們按要求用均勻的步子沿直線走了三、四次并記好每次的步數后,都能算出平均每次走了多少步,但在求一步的平均長度是多少時出現困難,特別是出現30(米)47(步)這類不會往下算的情況,怎么辦?讓學生動口自己說,動腦想。在我提示長度單位可以換算后,大部分同學算出了自己一步的平均長度開始去驗證第一次用工具測量的結果了。只剩下幾個了,我直接告訴他們求法30米=3000厘米,用3000以平均步數,求出自己一步的平均步長。目測部分教授的較倉促,讓學生練習的也較簡單,應該讓學生根據預習自己講出如何測量,再用工具或步測的方法驗證一下結果會更好一點。
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方法實際測量,在創新的課堂上我愿走下講臺,走近我的學生,跟他們成為朋友,一起討論,一起實際操作測量,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民主、輕松的學習氛圍。
【三年級數學《測量》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圖形與測量》數學的教學反思圖形認識與測量教學反思03-31
《有趣的測量》數學教學反思09-25
《測量》教學反思10-12
測量教學反思04-07
測量教學反思07-05
大班數學活動教學反思自然測量10-05
小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測量》10-24
測量電阻教學反思05-13
《電流的測量》教學反思03-05
《實際測量》教學反思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