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1
本節內容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混合實驗和加熱糖的實驗,觀察實驗中物質發生的變化,總結歸納物質變化的特點,建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
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建構科學概念是當前科學教育的核心任務,如果設計探究活動,如何引領學生建構科學概念?在教學前是我們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觀察黃豆和沙子的特點,引領學生從多角度去觀察事物的特征,混合事物過程中,指導學生學會留下樣本,通過比較分析變化,同時利用攪拌、分離物質,做更細一步的觀察比較,最后總結這個實驗中物質變化的特點。
在第二個實驗中,學生能夠輕易說出白糖加熱變化的特點,可以看到許多明顯的現象,老師在引導時要逐漸讓學生比較兩個實驗中物質變化的區別,同時對于最后的黑色物質和白糖進行比較,分析總結得出產生新的物質。從而在比較中掌握這種變化的特點,最后教師歸納形成科學概念。
科學概念初步形成后,還需要不斷地進行驗證和實踐,因此讓學生回顧實驗中還產生的現象,利用已經學習到的科學概念嘗試解釋實驗中的現象發生了哪些變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準確引導學生分析實驗中的現象,用概念來判斷和解釋,要抓住主要的變化特點進行鑒別。
更細一步的思考,教材中利用簡單的兩個實驗,是否就能讓學生牢牢建立物理和化學變化的概念。混合分離實驗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明顯的變化(包括物質顏色、透明度、光澤等變化),這種變化對于學生解釋后面白糖變化時會有所誤導,學生很容易認為顏色、形狀、有氣味產生就是化學變化。教學前,能否舉一些生活中的各種物質變化的現象,讓學生嘗試解釋這些現象,然后再來進入課堂學習。并且,由于白糖和蠟燭以及金屬勺都在同時發生化學變化,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難免會不全面,也影響它對于概念的理解。
最后,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本課內容在問題設置和探究方法的指導上應有所改變,尤其是對于沒有經歷過科學教育的學生,他們在科學觀察習慣、科學思維發展以及動手能力等方面都有著比較明顯地區別,教師在指導上應熟悉學生的這些習慣,同時課前應調查孩子們的前概念知識,為教學設計的修補提供更充分的依據,也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形成準確的科學概念。
疑問: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是在傳統教材中需要到初中學習,讓小學生學習這樣難度教材的內容是否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基礎?僅憑借教材中混合分離和加熱白糖、蠟燭燃燒的實驗,能否讓學生建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準確概念?還有哪些適合的實驗可以代替教材中的實驗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形成科學概念,畢竟加熱白糖的實驗涉及白糖的變化和蠟燭燃燒的變化,學生全面觀察的難度比較大,而讓學生馬上利用剛學的概念來解釋物質變化的現象有一定難度,效果也不一定會很好。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2
曾聽過人家描述如何上《抵抗彎曲》,說來也巧,今天輪到自已來上了。
按人家的描述,厚度增加后,紙抵抗彎曲的能力應明顯增加。為了上課時不出意外,上課前自己學著小學生做了起來。自已學著人家講的,用相同的紙裁了幾張長與寬都相同的紙條,沒有墊圈,就用回形針代替。一張紙的厚度時,紙能承受2個回形針的重量,兩張紙、三張紙,隨著紙的厚度的增加,紙能承受的回形針數幾乎是成倍的增加,沒有像人家所說的明顯的增加!那問題出在哪里,如果用這樣的材料讓學生做實驗,學生根本不能得出教材所期望得出的結論。難道是教材出了問題——有的材料厚度增加了,抗彎曲能力會明顯增加;而有的材料不是這樣的,甚至增加的量比成倍的數還要少。如果我們按實際操作來得出結論,那與生活中的現實又相背!
后來想想,也許是我們操作上出的問題,可能是書上根本沒有明確告訴大家如何操作,結果,這么多的科學教師各自為戰,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可想而知的。那操作方面的問題到底在哪里呢?也許我們用厚一點的紙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為什么用薄的紙就不行呢?后來從后面的結構科學中得到了一些啟發:把兩張紙疊到一起架空與把兩張紙粘到一起再架空,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為這樣,紙的結構發生了完全的變化,與其說紙的厚度增加使紙的承重能力顯著增加,倒不如說結構的變化使承重能力增強得更加明顯。
科學教材中往往會有一些模棱兩可的東西,老師不容易搞懂,學生更不容易搞懂,這也無形中要求科學教師要多思考、多實踐。知道站在人家的肩膀上是好事,但你也要知道這樣摔下來會更疼!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3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同學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同學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本節課正是依照這樣的理念進行優秀教案的,讓同學充沛地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制訂計劃——分組實驗——得出結論——交流評價”這一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使同學在探究過程中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理解科學概念。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一、以同學為主體,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
在研究電磁鐵南北極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充沛放手讓同學依照自身的計劃、自身的想法自主探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同學,并且給同學們適當的引導。讓同學感受到老師也是他們中的一員與他們一起觀察。這樣同學就有濃厚的興趣想要勝利、想要發現他人沒有看到的現象的愿望,所以探究的熱情也就異常的高漲。同學在分組活動時,觀察、探究的很仔細,提出了很多我都沒有想到的問題。每發現一個問題他們都會很興奮的告訴我,讓我參與到他們當中,在他們發現的問題中有很多缺少研究價值的,這時我也沒有加以阻攔。而是引導他們發現其它有價值的問題,充沛維護了同學的學習興趣,讓同學體驗自身的經歷、自身的勝利。
二、提供有結構的資料,讓同學在活動中主動探究
在教學中,我盡量不過多地干擾同學,也不領著同學一問一答得齊步走,直奔結論,而是把有結構的資料交給同學,讓他們盡可能地發現各種現象和規律,經歷像科學家那樣去認識事物的探索過程。比方在教給同學鐵釘電磁鐵制作方法后,我就把準備好的導線、鐵釘、電池、大頭針發給同學,讓他們動手制作電磁鐵,制作好后玩一玩,同學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了“通電發生磁性,斷電磁性消失”、“電磁鐵兩端吸的大頭針多”等現象,從而引發新的問題:磁鐵兩端磁性最強,一端叫南極,一端叫北極。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呢?使他們發生自主活動的激動,激起了探究的欲望。接著,又發給同學指南針,進行電磁鐵南北極的研究,從而使研究引向更深一層。
三、相互合作,實現腦力資源共享
在本節教學中,我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法突破本節的難點。比方在設計電磁鐵南北極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時,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智力挑戰性的活動。讓同學把所有的不可變因素準確的講述出來是比較困難的,在實際教學中,同學通過小組內的交流與合作,班級內組與組之間的相互補充,竟然完整的探究出來,這不只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驚喜,更重要的是為下一節課“電磁鐵的磁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聽會忘記,看能記住,做才干會,在本節課教學中,我為同學發明了動手做的機會,給了同學盡量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科學探究。整堂課探究氛圍濃郁,較好地培養了同學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增強了同學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4
首先,科學課不能只就教材教教學。因為新教科版的小學科學教材多數只給我們提供幾幅畫、幾段文字,枯燥乏味,學生不愿意學,教師講起來也沒有激情。因此,給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大膽改革和嘗試,決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要以教材為依托,結合學校和當地的實際,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讓學生動起來、學起來,在玩中學、樂中學、學中玩。
其次,活潑好動、好奇、好勝是小學生的天性。對直觀印象興趣極高,然而,教材中的實驗單一又少,教師對此要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拓展,增加實驗又不能脫離教材,因此,教師要進行深思和考慮,增加了實驗。如教材中的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的實驗,我給學生增加了兩個實驗:一是用實驗的方法驗證二氧化碳;另一個是驗證二氧化碳比空氣重的實驗。通過這兩個實驗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興趣,增長了知識,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再次,科學課要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讓科學更貼近生活,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去,使學生更加喜歡科學、探索科學、研究科學。如何讓學生知道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呢?讓學生用吸管向石灰水吹氣,觀察石灰水發生的變化來檢驗人呼出的氣體;再讓學生搖晃啤酒和飲料觀察瓶內液體的變化。通過結合實際的教學,使學生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科學就在我們身上,這樣的教學何愁學生不愿意學科學呢?
最后,在打造高效課堂的今天,要把更多的學習時間還給學生,為學生提高充足的探索時間、探究空間、創設、條件和環境,讓學生在探究中感受科學的樂趣、體驗科學的味道。學生就會從自己的身邊發現問題,尋找探索科學的途徑,解決發生在身邊生活中的問題,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便會油然而生,打造高效課堂也會自然而然的形成。
總之,教學中我們及時總結和反思,養成善于總結和反思的習慣,總結教學中的成功之處,分析查找失敗的原因,積累經驗吸取教訓。與此同時,教學中要吃透教材,找準教材中重點、難點,選擇適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發揮學生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5
本課教學“輪軸”的秘密,對學生而言,輪軸雖是一個新的簡單機械知識,但生活中的應用卻相當廣泛。在教學中,要努力喚起學生的潛意識,當他學完這課后,他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個道理啊!”。并會去關注生活中更多蘊含著科學道理的事物和現象。
為了讓學生能有切身體會我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水龍頭和一把螺絲刀。水龍頭是去五金店里借的,學校可沒有,最好找那種“輪”可以卸下的水龍頭,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一下,在軸上用力扭水龍頭那費力的感覺,就對“輪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最后,讓學生例舉生活中應用了輪軸的現象,學生能說出很多很多,除了書中五種,還提到了,自行車的龍頭、鑰匙、電扇開關等等開紅酒的開瓶器等等。充分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機械應用無處不在Щ械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本課教學,也更使我感覺到科學課的材料準備很重要,課前教師自己的操作體會很重要。如果沒有這些準備,上課時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6
《電鈴響叮當》是冀教版六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的第五課,本課從電鈴這一能量轉化裝置入手,圍繞著制作電磁鐵,探究電磁鐵的磁力,運用電磁鐵設計了三個活動。在上節課制作、研究電磁鐵活動中,學生已對“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產生過研究興趣。從這節課開始,就將通過實驗,通過一系列數據來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這是一項很有意義又有一定挑戰性的活動,充分而深入地開展這項探究性活動,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數據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好處。
本課第一個活動,討論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此項活動前,應復習上節課電磁鐵的組成和工作前提等相關知識,為討論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作下鋪墊,引導學生從線圈、鐵芯、電池(電流)三個方面去考慮問題。在每一個方面又會有不同的細節問題,如線圈,學生提到了線圈的粗細、長短、纏繞圈數、纏繞的疏密度等因素,對于鐵芯,提到了鐵芯的長短、粗細等因素,這些想法都應予以肯定。在學生作出這些假設時,應重點引導學生說明“作出假設的理由”,避免無根據地說法。將自己作出的假設及理由填寫在表格中,這也是為下節課,研究其他的因素而作好準備。
作出了假設之后,討論確定本節課研究的重點——線圈的圈數與電磁鐵磁力大小的關系。作為一個對比實驗,學生在五年級時已接觸過不少,知道為了實驗的公平公正,數據的準確,應嚴格控制實驗條件,只能改變其中一個變量,也就是要進行實驗探究的變量。在活動前,讓學生分組討論制訂實驗方案是必要的,這樣能明確實驗中的要求,使各組在實驗條件一致的前提下開展實驗,所取得的數據才有可比性,才能從中尋找一些規律來說明一些問題。書中的研究計劃這張表格還是簡單的,學生能夠快速完成,在匯報交流時,應重點就“實驗要保持哪些條件不變”進行討論補充,越詳細越好,越詳細越有利于探究活動的開展。對于線圈的圈數,在學生討論的前提下,教師可以作個統一,20圈、50圈、80圈為宜,因為圈數太少,效果不明顯,圈數相差不多對比數據不明顯,圈數太多又太費時間。此外,還應強調時間中的注意事項,如多做幾次,取平均數以此來確保實驗數據的可靠性,接觸電池的時間不能太長且要一致等。在全班交流中完善實驗方案后,進行實驗探究。探究后,對全班12組的數據進行匯總,全了板書在黑板上,通過對比分析,發現線圈圈數越多,電磁鐵磁力越強這個規律。這個規律還是比較明顯的,全班能達成一致意見,這個規律也是這節課需要達成的科學概念,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自實踐得來的結論印象更深刻。再讓學生對比相同圈數時各組的數據的差異。
總體感言,這是一個學生極為感興趣的單元,因為有很多動手操作的環節,學生能充分參與到活動中,從中感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教師應提前準備好相應的活動器材,才能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學生快樂,我快樂!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7
《人類祖先的足跡》單元是大象版《科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從教學內容的定位來看,它是本學期開展“專題研究”活動的起始單元;從教學內容的性質來看,它是以信息交流為主要教學形式的;從信息的流向來看,本單元主要以生生之間的溝通為主,通過分主題的研究及之后的信息交流,多角度地了解人類祖先的生活。本單元的教學與我們正在研究的課題《提高小學科學課程中信息交互有效性的研究》密切相關,現以此為例,簡單介紹我們課題研究的一些做法。
一、明確信息交流的目標,分解信息交流任務
“人類祖先的生活”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研究范圍,如果僅僅依靠一個人或一個小組,很難對這一主題進行全方位的信息掌控。如果完全由學生自行收集信息和交流,有可能在信息交流時出現重復和遺漏,這樣的交流必然是低效的。所以,在單元教學之初,我就著意引導學生分析交流目標,充分認識到目標任務的廣度,經過討論,同學們覺得分解任務、合作完成并交流是最有效的方式。于是,大家分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了選題,并在全班范圍內進行了微調,使得目標任務的主要方面被基本覆蓋。經過這一選題過程,學生們一方面宏觀了解了交流目標,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研究的這個部分關系到全局(信息的完整性),所以在后期的探究、交流中格外認真、細致,為交流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礎。
二、管理信息流,提高信息的質量
在以往的教學中,凡是遇到需要學生查詢資料進行交流的內容,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從山網絡上下載了大量的資料,但事前從未完整地瀏覽過,在交流時照本宣科,結結巴巴,有些字都不認識。這樣的交流對于信息的接收方無疑是低效的,且會使傾聽者很快失去興趣,放棄交流。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提醒學生交流前要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必要的處理,提高信息的質量;同時還要對信息進行必要的過濾,去掉無關緊要的、重復的信息。經過這樣一個收集——處理——篩選的過程,學生對信息的進行內化和重組,濃縮了精華,節約了時間,提高了交流的效率。
三、選擇恰當的渠道與方式方法,使信息交互效度最大化
在《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中,針對“表達與交流”提出了具體內容標準:“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這是因為提高信息交流的有效性需要根據交流目標、交流內容和交流對象等方面的需要,正確地選擇交流渠道、媒介及相應的交流方式與方法,從而保證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效率和質量。以《人類祖先的足跡》單元為例,學生關注了人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內容,其研究結果作為信息交流的主體各具特色,如果都以單一的口頭表述的形式進行交流,必然會讓人覺得單調乏味,同時也不利于傾聽者將信息內化。所以,在交流前我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相應的交流表達方式。我為學生演示了一個實驗:兩個人分別用不同的方式推銷水果,A用單純的語言描述一籃水果,B用圖片來表現,之后再讓學生進行選擇,結果大部分學生選擇了后者。其實,二者描述的是同一個對象,這就是不同的表達方式帶來的不同結果。通過分析,學生深刻認識到不同的表達方式對于信息傳遞效果的影響。所以,在后期的表達與交流環節,學生根據自己所要交流的內容分別選擇了手抄報、模型展示、幻燈片等多種形式進行展示,降低了交流中信息的衰減率,信息的交互效果良好。
四、及時運用反饋,提高信息交互有效性
在以往的課堂交流活動中,表達與交流環節的信息的傳遞往往是單向的,特別是在探究活動后,生生之間交流缺少有效的信息反饋和交互。即便有反饋,往往是由教師個人做出。這樣的交流效率較低,因為其中存在很多問題:信息是否被傾聽者接受?是否被傾聽者進行了思維加工?信息接收者能否提出質疑?信息的可信性如何?身處當今這個信息極為豐富的時代,教師個人的信息占有量是有限的,而學生們可能占有更多更新的信息、當學生由于反饋機會的缺乏而導致傾聽積極性下降時,交流也就錯失了大量的信息源,從而降低了信息交互的效度。
針對這種現象,在《人類祖先的足跡》單元的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教學中,我首先引導每組學生進行補步選題、研究,之后組織學生進行階段性匯報,重點放在對交流內容的評價上,特別是引導傾聽者從選題、信息的質量、表達的方式是否恰當等方面進行評價。通過這樣的評價,被評價者看到了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促進了研究的深入;而評價者本身通過信息反饋的過程促進了傾聽,準確定位了目標任務的評價標準,為自己的學習活動明確了方向。這樣信息交互可謂是雙贏,大幅度地增強了交流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信息交流時,明確目標、小組合作、掌控信息流、選擇信息交流的方式、交互雙方及時反饋等措施,均可有效地提高信息交互的有效性。當然,本案例中有教學是以資料交流課型為主的,對于科學教學中典型的探究型課型的信息交互,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8
學生通過電視等途徑對人造地球衛星已經有了很多了解,但《人造地球衛星》這一課內容較抽象,不好理解,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輕松獲得知識,理解知識,我在教學設計中準備了身邊常見的材料,操作簡單,讓學生體驗模擬實驗,層層遞進,得出結論。整體來說,還算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還存在很多不足:
1、 在提出研究問題環節,擔心學生提的問題不能緊扣這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導入課題后我直接提出本節研究的問題,這樣不但顯得很倉促,而且沒能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沒能給孩子思考的空間。致使整節課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課堂興趣不濃。
2、 我對學生的預計過高。這節課的內容涉及到在四年級學過的很多知識,沒有提前進行復習提示,很多同學對所學的知識已經忘記,所以在課上運用起來不能得心應手,影響對新知識的理解。
3、 學生在進行實驗方案匯報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的語言不夠準確,我沒能及時糾正指導,所以有些小組的報告單上的實驗過程填寫有問題。
4、 由于擔心時間不夠,在第二個實驗活動時,是我帶領大家設計的實驗方案,限制了孩子的思維。應該由學生自己設計對比實驗方案,這樣前后兩個實驗活動有個梯度,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自主能力等。
以上問題要在后面的教學中加以注意,進行調整修改,使課堂教學更完美。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9
本課教學的基礎,在于同學制作“學校生物分布圖”時對學校植物的了解,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要讓同學掌握運用“分類”的方法來研究植物。分類,首先要確定分類規范,而按不同的規范分類,又會有不同的結果。
進行分類研究的植物,教材中出示了11種,但有局部是學校中沒有的。在教學這一課時,我認為利用學校中同學觀察過了解過的植物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事先給學校的植物拍好照片,通過媒體展示給同學。因為同學對這些植物已有一定的觀察認知基礎,所以感觸更深,對分類活動的開展更有利。在分類時,先確定規范。分類的規范,同學除了依據書中介紹的草本和木本,水生和陸生之外,還能提出開花和不開花,有種子和沒種子等分類規范,有些可以教師補充,如按常綠和落葉分。確定規范后,依據不同的規范給植物分類這項活動,最好是提供各類植物的照片(名稱),然后依據同學的匯報,用磁鐵在黑板上排列分組,再換一個規范進行分類、排列,這樣,就能很直觀地發現:分類規范不同結果也不同,而且有利于交流討論。我沒有按設想的印出那么多植物照片,就改為發卡片讓同學寫出學校植物名稱進行排列,效果也差不多。依據學校植物,使同學了解了分類規范,了解了如何按植物的特征對植物進行分類之后,可以將范圍擴展到校外植物,讓同學說說所認識的學校外的植物中,哪些是草本、木本、水生、陸生、常綠、落葉……
按著分類活動的延續,將植物分為開花和不開花植物。對于開花植物,同學了解較多,可以結合四年級種植的鳳仙花對植物加以了解進行說明。而對不開花植物,同學了解認識不多,需要向同學介紹:苔蘚、蕨類、藻類。其實苔蘚和蕨類植物,一般學校中都能有所發現,藻類植物生活在水中,教師課前最好搞些實物來供同學觀察了解。對于蘑菇、木耳這種菌類植物,按新的植物學分類,是不屬于植物,因此教材中的文字和圖片是有錯誤的,需要向同學指出予以更正。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10
本課教學的基礎,也如同上一課一樣,在于學生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時對校園動物的了解,本課教學的重點還是要求學生掌握運用“分類”的方法來研究動物,能依據動物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研究。
本課教學的方法也基本類同于上一課。對于分類研究的動物,讓學生先說說校園中搜索到的部分動物,再說說自己了解的認識的動物。因為沒有太多相應的照片資料,就寫在了一張張卡片紙上貼在黑板上,貼的滿黑板是,充分感受到動物種類的多樣性。等交流了一定數量的動物名稱后,讓學生確定分類的標準,然后依據不同標準進行排列分組,能較為直觀地發現:分類標準不同結果也不同。對于動物的分類標準,學生的意見還是較為統一的。
在分類教學時,著重應讓學生掌握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區別,了解鳥類、魚類、昆蟲、哺乳動物的身體特征。借助實驗室里的部分動物骨骼標本、人體骨骼模型,結合平時生活中吃魚、吃雞時的感受,學生對脊椎動物的特征能有一個較清楚的認識。但在給昆蟲、鳥、魚、哺乳動物添加成員時,卻又出現了各種問題:雞、鴨、鵝不當鳥類;蜘蛛、蜈蚣當昆蟲等,真是難以理解六年級的學生怎么還會有這種低級錯誤。在出現這些問題時,我讓學生再次閱讀書本中關于四種動物的概念定義,再結合這些動物的身體特征進行區分刪選,及時把問題解決。學生在課堂上,還會提出:蜘蛛、蜈蚣還有校園中常見的蝸牛、潮蟲(西瓜蟲)不是昆蟲類動物那屬于哪類動物?可以找些資料讓學生了解一下。學生還會提到校園中看到的毛毛蟲,要向學生說明,毛毛蟲是蝶蛾動物的幼蟲,不是單獨的一種動物類別,而蝶蛾屬于昆蟲類動物。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11
開展本課的教學活動,關鍵是要有一定數量的昆蟲標本,而且種類要多,蜻蜓、蒼蠅、蜜蜂、螞蟻、蝴蝶、蝗蟲等,而我在教學中遇大的最大障礙就是這個標本材料的缺乏,只能通過ppt圖片和已有的知識展開。
介紹“蚜蟲和它的天敵――草蛉”的資料,目的是引導學生如何去觀察昆蟲的生活習性,希望學生能夠仿照這些觀察記錄,在課外對某一昆蟲的身體特征、生活習性進行一段時間的細致觀察,并完成一份觀察報告。
我除了介紹教材中的資料外,還可以結合多媒體資料,通過播放某些昆蟲的生活錄像片斷(這方面的資料還是蠻多,挺好搜集的),使學生對這個內容有更感性的認識。然后在此基礎上,布置學生在課外完成對一種昆蟲生活習性的觀察報告。這是一種開放性的活動,對觀察結果沒有的規定。我想只要學生積極參與了這個活動,經歷了這個活動的過程,活動中認真地觀察、記錄和總結,就達到了教學的要求。
總體感覺,因為標本材料因素,在教學時有些束手束腳。作為科學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提前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慮各種教學因素,努力排除各種不利因素的干擾,從而實現有效的教學效果。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篇12
這個學期我第一次教六年級科學,對知識點了解不夠深刻,上課時出現過自己都講解不清楚。面對這種情況,必須要上網查資料,認真備課,經過一個階段的科學課的教學活動,對六年級科學課的教學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認為教師首先應該更新教育觀念,采取更適合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雖然《科學》這門課對于學生來說有的內容學生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松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從而使學生建立科學的概念。愛科學,學科學。以下我就課堂教學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在科學課中則表現為學生先提出問題與猜想,然后通過親自觀察,實驗、討論得出結論,學得知識,并在此過程中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實驗方法、領略科學的人文精神。所以,科學的課堂是學生的。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并對學生的研究結果給與尊重和肯定。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二、在課堂上以學生的活動為主,但教師卻不是個旁觀者。教師對整個活動應予以指導,給與適當調控。在活動前,教師應講解活動注意事項,提出研究問題;活動中,教師應作為一名參與者進入學生的活動里,并要了解各組學生的活動進程;活動后,教師應組織學生有秩序的討論總結。總之,教師既不能占據課堂,又不能成為課堂上的擺設。做學生的引路人。
三、要鼓勵學生敢問,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贊揚他敢于提問的勇氣,而后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著成就感體面地坐下。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題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質疑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對于學生的每一個回答,教師都要給與適當評價。這個評價其實是多元化的,可以是一句鼓勵的話語,可以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還可以是一下輕撫。切忌語言單調,一味的“你真棒”學生就會聽之無味了。除此以外,評價的語言還要簡單得體,不可啰嗦。像我總是怕學生聽不清楚其他同學的發言,總喜歡把學生的發言再重復一遍,再給與評價,這樣就十分啰嗦。不但其他學生的聽課效率降低,還浪費了課堂時間,而有效的評價卻沒有做到位。注意到這一點,就使我整個課堂的評價體系完善了很多。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了。
四、要注意引導學生會問,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范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范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由易到難,逐步上升。有進步時,及時表揚,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要培養學生在活動中探究,以及活動后的討論、匯報、總結,這些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紀律為課堂保障。要做到,自主探究有秩序,自由發言卻不亂。尤其是學生在匯報研究結果的時候,一定要讓所有學生都能認真聽,認真想。這就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對學生進行適時的課堂紀律調控,保障學生有一個良好的交流氛圍。氣氛活躍而不亂。
我覺得作為一名科學課的教師,應該時刻把自己放在學生的角度,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每一節課,認認真真備好每一節課,弄清每一個知識點,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體驗、探究的過程,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做為一個剛教科學的我,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應該多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不斷的完善自己。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科學教學反思05-06
科學教學反思12-19
科學教學反思05-10
科學教學反思01-03
科學教學反思07-30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05-09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09-26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05-09
《科學》教學的反思02-22
科學入門教學反思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