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毫升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識毫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毫升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重點是要讓學生感受1毫升有多少,還要建立升與毫升的關系,因此準備了教具:量杯、量筒、滴管和燒杯。
使用情境導入,讓學生切身思考,使課堂頓時活躍。以旅游為例,問學生在旅途中口渴的時候,一下子能喝多少杯水?這是一個與切身體會的問題,因此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大家都七嘴八舌討論。最后請了幾位學生回答,有些回答的很切實際,有些回答的很夸張,就當即讓學生評判一下:到底誰喝得多誰喝得少?自然而然讓學生感受到要比較誰喝得多誰喝得少,必須要有同樣的大小的杯子測量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這時候有些學生發現自己的水杯中,有刻度是500ml,有的是450ml。之后我就說以500ml為例,你能喝這樣的幾杯?我們就能得出某些同學很能喝水。隨機提出問題,到底他能喝多少量的水,你知道嗎?因此我們測量水等液體時要有一個表示容量的單位,引出毫升和升。
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加強學生們的量感。先讓學生們猜一下1ml到底有多少滴?帶著這個問題,觀察我的操作。對于教具的使用,更加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知。PPT呈現生活中用ml為單位的實物,培養學生估算能力,猜猜一盒牛奶大致有多少毫升?等等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隨后,說說生活中還看到哪些是用毫升做單位的物體,進一步豐富學生對毫升的感受。之后通過毫升引出升,并且引出毫升和升之間的換算,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通過將1000毫升的有色液體倒入1升的量杯,讓學生感受1000毫升和1升是相等的。進而用1000毫升=1升來表示。進而更現實化,用500ml的量杯表示1升的話,就是這樣子的兩杯水。然后展示教材中幾個容器的圖片,讓學生觀察猜測,下面的液體有多少?建立1升的量感中,更加的生活化。
最后,練習層層遞進,由簡單到難,逐漸升華。首先是模仿練習,根據所給容器,填入升或毫升。其次是判斷題,對于生活中常見的容器,故意把升和毫升顛倒,再次鞏固對于毫升和升兩者之間的量感。之后是對于難點的突破,對于毫升和升兩者之間的換算的練習。最后是提高題,探討與之相關的實際應用題——搞促銷的問題,讓學生們先討論再思考。
認識毫升教學反思2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毫升以及升與毫升的進率的`。事實上,在前兩節課的教學中,關于毫升也說了一些,學生對于毫升也有一定的認識了。所以這節課感覺一點也不像新課。只是在認識1毫升的水有多少時,稍稍化了一些時間。學生雖然也知道1毫升的水很少,但究竟有多少卻并不清楚。為了讓學生有個正確的認識,我用量筒做了實驗,但看得不太清楚,我就讓學生觀察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容器,再把容器里的水倒入量筒,使學生認識到小正方體的容量正好是1毫升,再用滴管滴出1毫升水,數數有幾滴,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毫升是一個很小的容量單位,對1毫升到底有多少形成進一步的表象。這對學生在后面的練習有很大的幫助,使學生的估計有了一定的依據。
本節課,我讓學生準備了許多生活中的實物,讓學生在實驗中積累更多的直觀經驗。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建立“毫升”的觀念,我抓住了學生好玩的天性,將1毫升的水滴在每一組一名學生的手中,看一看、記一記1毫升有多少,并說說感覺;然后讓每組學生在量筒中倒入10毫升水,觀察以后,說說給你的感覺;而讓學生感知100毫升時,我采用讓學生喝100毫升飲料的方式,說說可以用幾口喝完,算一算,每一口可以喝多少毫升等,學生逐步體驗,并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習難點的突破。
認識毫升教學反思3
今天教學了升和毫升,因為有了各位打的底,所以上起來還是蠻輕松的。
不過也碰到了一些問題,
一是書本想想做做第3題中的煤氣熱水器和電熱水器,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這是什么,告訴他們了也還是沒有什么生活體驗,所以只是籠統地讓他們說了大約的容量。
另外一個是想想做做的第1、2題,蠻有趣的實驗,結果卻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行也讓我大失所望,有些學生根本無法說清為什么這個杯子的容量大而那個杯子的容量小。
有趣的地方在于學生的語言。因為想想做做第1、2題涉及到三個不同的杯子,我讓他們給杯子編個號。結果大部分學生采用了形象化的語言,胖杯子,長杯子,矮杯子,這樣交流起來聽的學生也明白他們說的是哪一個,比給杯子編號要好許多。
還有一個地方,是給1升的水稱重量,連容器稱是1200克,一報出這個數字,我心中就想,不知道學生有沒有發覺這中間的問題。結果立即有4、5個學生舉手說:老師,應該要去掉這個容器的重量。嗯,總算還有一些學生懂得動腦。
認識毫升教學反思4
學生已經學習了容量和容量單位升,本節課認識容量單位毫升和升與毫升之間的進率。在課前老師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多收集一些有容量單位毫升的容器,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一些。教學時可以和前面一節課的1升水進行比較,讓學生發現這些容器的容量都比1升小,引出容量單位毫升,學生在感性上會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在認識升與毫升之間的進率時,要讓學生通過操作來發現,能使學生印象深刻。在練習中,有許多的容器都是生活中經常能看見的,教材的編排意圖很好,我們老師也應該盡可能多地去準備,收集這些容器,在課堂上用這些容器來裝上液體,讓學生觀察,以便學生有更深刻的感性認識。
不過,在一些問題上還是存在著分歧,例如想想做做的第5題“倒出100毫升飲料,數數你要幾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算喝一口大約有多少毫升?”這樣的的問題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只能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應該說在教學時是比較有難度的。
認識毫升教學反思5
在這節課中,我結合教材,準備了大量的生活中實物容器,學生也準備了好多諸如雪碧瓶之類的容器,用實驗來代替空洞的說教,積累更多的直觀經驗,意料之中,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的課堂反饋也不錯。判斷幾毫升——判斷幾十毫升——一百毫升——二百毫升——五百毫升——一千毫升,這樣可以有一個累積,單位有小到大的一個過程。學生這樣在理解上更直觀,認識肯定比較深刻點。并且在教學中一定要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比如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用毫升做單位的容器,出示生活中的容器讓學生來猜多少毫升等等。更重要的是要能學了知識運用于生活中。
在《升與毫升的認識》中,學生提出的1毫升等于多少克的問題具有相當的挑戰性。面對提問,教師可以先問問孩子提出這樣問題的原因,然后肯定學生注重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對于“毫升和克”有什么樣的關系可以現場處理。我們知道“1毫升水的質量就是1克”,雖然毫升與克是兩種不同的計量單位,但是它們之間是有聯系的。
正因為1毫升水的重量正好是1克,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兩個單位混用的情況,有的飲料包裝注明的是千克或克,有的飲料包裝寫的就是多少升或多少毫升。這是日常生活現象的反映。學生能提出這個問題,很可能說明他能聯系實際思考并提出問題,這正是我們所提倡和培養的。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
認識毫升教學反思6
今天上了認識毫升這一課,感覺上還是比較順利的。一開始我先出示一些容器,讓學生感覺到這些容器不到一升,從而產生認識毫升的愿望。然后出示量筒,指導學生認識筒身上的刻度。我們學校也是只有 25毫升的量筒,因為有了各位老師之前的經驗,我著重指導了一下,讓學生明白,這量筒上是2格一毫升。接下去先給學生5毫升水,再讓學生加一毫升水,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有些不太熟練,結果有幾個組的數據相差很大。有最多的一組是20滴,最少的一組是8滴,不過大多數學生還是測到10毫升左右。至于毫升與塔尖的關系,在前幾課中就已經做了潛藏。所以幾乎沒有花多少時間。 練習時,因為學生帶了許多生活中的實物,所以做起來學生興趣很濃,許多的數據也是由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得出。這種課上起來其實很舒服,只是準備工作要花很長時間。 在操作中,也有一些問題,那就是許多學生的操作并不規范,把興趣放在了操作上,反而忽略的數學的知識,這一點是值得以后注意的。
認識毫升教學反思7
早上走進教室,聽見孩子們正在說:“你是250。”“哦,你也是250。”還以為孩子們在罵人呢,原來他們都拿著凈含量是250毫升的牛奶在互相較量著。我笑著說了一句:“原來,我教的是一群250啊!”孩子們哈哈大笑。
昨天放學時布置孩子們從家里找一個容量用毫升作單位的物品帶過來,所以就出現了上面的一幕。
今天的課在三分鐘口算后,是這樣進行的:
我們已經認識了一個容量單位——升,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的容量單位——(毫升)。
1.滴一滴:出示1毫升水,用滴管來實驗1毫升水有多少滴?
在小組合作之后集體交流,孩子們對一毫升有了一定的認識:
佳:一毫升是15滴。
林:不是,我們組測的一毫升是18滴。
華:我們組測的一毫升是20滴。
師:咦?結果不太一樣,這是為什么呢?
帥:滴的水滴有大有小。
蘇:滴的速度有快有慢。
師:是啊,實驗中由于種種原因,數據會有一定的誤差,一毫升是18滴左右。
2.掂一掂:把一毫升的水滴在手心里,掂一掂,感受一毫升。
師:伸出你的手,給你1毫升。
帥:哦,就是這么一坨啊!(全班同學哈哈大笑,唉,怎么用這個字啊?)
平時很文靜的超也伸出了手,我趕忙給他1毫升。
超:好輕啊!
3.說一說:你帶的容量用毫升作單位的物品,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舉例最多的是日常飲用的盒裝牛奶,凈含量是250毫升。還有今天帶的針筒的容量是5毫升;一盒碳素墨水的容量是50毫升;一瓶修正液的容量是15毫升等。
4.估一估:想想做做第2題,把50毫升水分別倒入碗、杯子、保鮮盒,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量杯里裝了50毫升的水,讓孩子們估計倒在碗里,水面在哪里?孩子們先猜,再倒水驗證,基本猜得差不多。讓孩子們估計倒入杯子里的時候,很多孩子估計在一半的位置,結果相差很多。再讓孩子們估計倒入保鮮盒的水面高度時,很多孩子有了剛才的基礎,都說得差不多了。
5.喝一喝:100毫升的水,幾口就能喝完?
讓兩個帶了有刻度的杯子的孩子,拿杯子在飲水機里倒了100毫升的溫水,讓他們到講臺前喝下去,一個孩子喝了4口,另一個孩子喝了3口就喝光了,孩子們算出了一口大約多少毫升。
關于升與毫升的進率問題,孩子們都已經知道了,讓他們來驗證了一下,并進行了簡單的換算練習。
今天認識的是毫升,雖然體態輕盈,但是有了孩子們的親身體驗,相信他們都已經能建立一定的表象了,接近下課的時候拿了兩把大小不同的調羹,讓他們先估計再驗證,孩子們還都能估個八九不離十。這樣的操作性比較強的課,只要我們教師準備充分,讓孩子們多參與,多體驗,既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效果當然更不會差。今天我想對自己說:為了豐富孩子的表象,只要有可能就讓他們體驗一把,這比空洞的講多少遍都奏效。
【認識毫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毫升》教學設計04-03
升和毫升教學反思(10篇)04-22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4-08
認識日歷教學反思04-03
《認識時分》教學反思04-02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03-15
認識固體教學反思04-07
《認識時分》教學反思04-02
《認識鐘表》教學反思12-12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