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精選9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1
《李時珍夜宿古寺》描寫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為修訂好《本草》,帶著弟子外出察訪藥材,深入山林錯過了客店,在古寺住宿的經歷,表現了李時珍為修好《本草》不怕吃苦、一心為民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為了引導學生更深入地體會文章的中心,我引導學生從第七自然段入手學習課文,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一、緊扣“苦”字,對課文進行有效地整合。
通讀課文,我們不難發現,文章寫李時珍夜宿古寺的原因——白天一直在察訪藥材,錯過了客店;寫古寺非常破敗;寫李時珍在古寺里吃得差;寫李時珍在月光下認真地記錄,親自嘗試藥性,都突出了一個“苦”,體現了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這個中心。這幾個部分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因此,我在教學時,首先出示了課文的第七節,讓學生朗讀體會李時珍所說的苦,再引導他們到課文中去找找描寫“苦”的段落或句子,反復朗讀感悟。最后,又回到第七節,使學生體會到李時珍吃這么多苦是為了萬民得福。這種教學,打亂了原來的課文順序,對課文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把重點的、有語文價值的歸納出來講,其余的不多講,有效地節省了時間,學生學起來主動性很高,實現了有效教學。
二、抓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感悟。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精讀課文中的四處內容:
1、師徒倆長年累月在外奔波;
2、古寺的破敗景象;
3、李時珍親自嘗草藥;
4、李時珍的話。
這些內容從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不怕危險、一心為民的精神境界。在學習這幾部分時,我讓學生自己讀,大膽地交流各自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關鍵詞句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加深感悟。例如:抓住“端詳、扯下、嚼嚼”讓學生先表演再朗讀,使感情與之產生共鳴,感悟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惜拿自己作試驗的獻身精神,以及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2
《李時珍夜宿古寺》記敘的是我國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綱目》,住破寺、啃干糧,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認真作風。
在教學時我分兩大塊進行:
學生們在初讀課文時一下就能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到古寺的破敗,從他人的朗讀中,感受古寺的陰暗、潮濕、危險和荒涼等破敗的場景。教學到這時,我感覺對于四年級這樣的課文深層的理解,孩子們已經開始慢慢走上了軌道。
處理第二段時,我提出一個問題:自學課文5—12自然段,去看看李時珍在古寺中做了什么,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感受。我在教學這一環節時,立足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引導學生體味條件的艱苦和李時珍師徒不怕吃苦,為民造福,以及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課文第7自然段中有兩個對比:住在破廟和住在家里,萬民得福和自己吃苦。強調出自己吃點苦也是值得的。對比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李時珍在寒冬和酷暑出外查訪藥材分別會遇到哪些危險。孩子們在短時間中想象說話,能把話說完整,言之有理,想象豐富合理。通過生活場景的再現加深對其理解,就避免了學生左猜右想,卻答不到要點的困難處境。課文12自然段應抓住“端詳”這一關鍵詞來體會李時珍工作的嚴謹和一絲不茍。而“端詳”體現在“扯一點嚼嚼”這是有著極大風險的,使學生加深對“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這一中心的理解。
另外,在對文章中多處景色描寫在教學中顯現的略輕些,如在處理時13節時,可引導學生對這處描寫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加以引導、探究。這樣教學過程不留遺憾,卻又理解了文本。
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3
《李時珍夜宿古寺》記敘的是我國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綱目》,住破寺、啃干糧,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認真作風。教學本課,我緊扣插圖,抓關鍵詞,引導學生逐步體會李時珍的不怕吃苦、工作嚴謹的精神。
根據課文內容,我們不難看出,寫寺廟破敗,目的是為了交代李時珍師徒住得苦,第二段寫師徒倆的生火、燒水、啃干糧,目的是為了交代李時珍師徒吃得苦。包括后面的李時珍在月光下認真地記錄,親自嘗試藥性,都突出了一個“苦”。從而引出他們的不怕吃苦精神。學習他的“苦”,我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從中找出描寫苦的詞句,借助插圖,集體交流。
交流的過程,不僅是幫助理解的過程,同時也是口語表達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引領學生想象他們在上山采藥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苦,學生們說得津津有味,有的說一不小心就會墜下懸崖,有的說可能會被毒蛇咬到,有的說可能會遇上大雨天,無處躲雨,有的說可能會被荊棘劃傷腿。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輔以多種形式的朗讀,再結合自身進行對比,加深對李時珍師徒“苦”的理解。了解了“苦”,再去了解為什么要吃苦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4
本課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綱目》住破寺、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塌實作風。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要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綱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塌實作風。
在對于本課的理解上,我們不能孤立在局部,而要注意從整體上把握,注意文中的前后聯系。對于第12段的理解,如果不聯系6、7段的師徒對話,不走進李時珍的內心世界,學生也許只能停留在對嚼草舉動危險性的認識,就不能挖掘到他此舉的思想根源是為了“萬民得福”,學生也就不能在心中樹立起李時珍的高大形象。在教學時,我讓學生根據課題展開學習,學著老師的方法,緊扣課題,理解文章主要寫了李時珍為什么要夜宿古寺和在古寺里干了什么的內容。通過教學,學生學會了根據課題學習,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重點。養成這樣的教學習慣,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周密性很有幫助。
但是老師在課堂上語言的引導不夠,對當時人民的生活情況沒有提前搜集更多的資料,使學生對當時人們生活的疾苦體會得不夠深刻,以至在走進李時珍的內心世界時,不那么水到渠成。以后再上此類課,老師應提前做好大量的資料搜集工作。
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5
《李時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表現了李時珍為修好《本草綱目》不怕吃苦、一心為民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針對今天上課情況,學校幾位有經驗的老師對我提了許多寶貴意見,現做如下反思:
一、板書時“苦”字的間架結構擺放不好,板書時速度過快、字跡不夠工整美觀。要想改變這一狀況,首先要苦練基本功,多練字、寫好字。在此基礎上,課堂教學要更加從容,課堂教學時板書要速度適中。
二、在上課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苦”展開討論,著力讓學生自讀自講,卻沒有讓學生結合相關語句中的重點字詞來理解,所以學生往往只是針對找的句子泛泛而談,缺乏針對性,給人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感覺。
三、在討論完李時珍和龐憲的“苦”之后,我三言兩語就將李時珍的精神品質給總結了,然后匆匆給學生拓展李時珍的其它故事,卻忽略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引領學生體會李時珍的精神品質。而分析李時珍的精神品質就要抓住關鍵段落第七小節來講,我在第七小節用時過少。
四、在與學生討論李時珍的精神品質時,學生都談到李時珍是個甘于吃苦、樂于奉獻的人,我就只板書了這兩個詞。其實,在文章的第12小節,有描寫李時珍親自品嘗藥草的細節,這里可以體現出李時珍是個嚴謹認真的人,我沒有引導學生展開描述,因而沒能講出李時珍還是個嚴謹認真的人。
五、在課堂最后,我有意識的給學生拓展了李時珍開棺救人的故事,本意是想豐富學生知識、讓學生體會到李時珍的'醫術高明。但所選故事與文章內容聯系不大,因此給人較為突兀的感覺。其實選擇古今中外其他人物的故事也無妨,只要該人物也具有甘于吃苦、樂于奉獻的品質就行,這樣就能和文章內容緊緊聯系在一起。
六、在講讀文章的過程中,我只關注文章內容,卻忽略了語文的工具性:學語文是為了在生活中用語文。文章大范圍描寫人物的苦,其實最終目的就是襯托人物的精神品質。
“勵進杯”賽課已經結束,老師們的熱心指導讓我獲益良多,愿反思后再上此類課時能有所長進。
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6
《李時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記敘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綱目》住破廟、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課文描寫的只是他們察訪藥材的過程中最為普通的一夜。但從這普通的日子中卻能體會到李時珍為修好《本草綱目》不怕吃苦、一心為民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這節課的教學,我主要抓了兩部分來進行。一是古寺的破敗,體會李時珍師徒生活之苦。二是夜記尋訪所得,親嘗草藥,體會李時珍工作之嚴謹。在這兩部分的教學中以古寺和徒弟的談話中李時珍所說的一句話“我們編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為線索,貫穿文章始終,揭示文章的中心。
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7
《李時珍夜宿古寺》一文重難點是引領學生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文章分別從三部分入手來體會李時珍嚴謹認真,不怕吃苦,為民造福的高貴品質。由于課前讓學生查找了李時珍的資料。在課前做了充分的預習工作,孩子們對課文的理解很到位。
第一部分:因為一直忙于采集草藥、尋訪百姓,錯過了客店,只好住在破敗的古寺中,體現了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受累。學生們在初讀課文時一下就能抓住關鍵詞語“灰塵”、“青苔”、“蜘蛛網”體會到古寺的破敗,再次品讀課文時,學生就能再次的從文字中尋求到文字的魅力,還未等我的提醒,很多學生已經等不及的要發表自己的新發現的“老師,我覺得‘到處、長滿、厚厚’這些形容詞更能看得出古寺的破敗。”教學到這時,我就感覺到對于四年級這樣課文深層的理解,孩子們已經開始慢慢得走上了軌道,而且走的還是順利的。
古寺非常破敗、李時珍師徒倆不計較,啃干糧也不在乎,最重要的是修訂好《本草綱目》,體現了李時珍為民造福,學生抓住師徒倆的對話,分角色朗讀,一字一讀一品中告訴了我,他們已經走進了那個為民造福的李時珍。
深夜了,李時珍不顧勞累,借著月光在認真地記錄白天的尋訪收獲,為了記載準確,不怕風險,親自品嘗草藥。學習這一部分時,我拋出一個問題“你能告訴我什么?”我讓學生當一回小老師,讓他們充分的讀課文,自主學習,同時要抓住語言文字來感悟,把自己的閱讀感受來談談,充分給予時間來讓學生之間有一個更好的交流。學生各抒己見,踴躍發言,有的是告訴我了解到了有關中藥的作用,有的是說當醫生真不容易,而更多的孩子能夠抓住課文中心體會到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受累嚴謹認真,為民造福這一中心。
文章雖然是三部分,但是緊隨中心來刻畫人物,從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現李時珍的高貴品質。在教學時緊抓中心,細細品悟,和孩子們一起受了洗禮。
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8
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擾,學生舉手回答的人總是那么幾位,那些個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整節課沉默,即便是你叫他起來回答,他也說不出什么內容,再看他們的課堂表情,眼神無光,表情呆滯。也許他們是聽不懂,也許他們上課走神了。如何調動這部分學生也能來參與課堂呢,在《李時珍夜宿古寺》時,我做了一系列的嘗試。
第一布置課前預習,特別是課文朗讀,我總認為如果學生連課文都讀不通順,那上課效果是不可想象的,但以往也布置讀書任務,但檢查起來實在困難,于是讀不讀就完全憑學生的自覺了。這一次我要求學生回家讀熟,并明確告訴學生第二天課堂上,老師將進行檢查,檢查時是要求學生合起書來回答有關書中的內容的。當我第二天上課時,我就課文的內容進行提問(不增加任何難度),果然許多同學愿意起來回答了,連平時從不舉手的小云也舉起了手,這是多么可喜的事情呀。可見我們的孩子當他們認為自己能成功時,都會有伸手摘蘋果的欲望的。
第二,在充分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如何保持學生這種積極性,讓其能以這樣的熱情投入到研讀課文中去呢?我覺得接下來應該做的事就是精心設計問題。學生不回答問題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問題太簡單不屑回答;問題太大不知所問;問題太難,思考后仍然不會。因此,我在設計問題時,應當以教學內容要求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儲備水平為前提,同樣的問題怎樣問更適合于自己的學生,只要設計的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經過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回答,學生的自我表現欲還是很強的,都是想被老師肯定,都想成功的。就以此課為例,重點是理解李時珍的為人,但如果我一開始就這樣提問:“讀了課文,你覺得李時珍是一位怎樣的人物?”我想能夠一針見血答出來的,不會太多,那么就要設計好坡度問題。在學習第4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回答:“李時珍投宿的是怎樣的一座古寺?你能用一些詞來形容嗎?書上用了哪個詞?同學你們能來說說自己的家嗎?”通過對比,學生感受到了李時珍住宿條件的艱苦。接著提問:“你愿意做這樣的破廟嗎?李時珍愿意嗎?為什么愿意呢?讀一讀課文第七自然段。)學生很快便明白了為了修訂好《本草綱目》。緊接著:“修訂好《本草綱目》,誰能得福?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一下就說出了不怕吃苦、為民造福、堅持不懈等許多詞語。這一過程中,我看到的是一只只高舉的小手,一雙雙閃爍著興奮目光的眼睛。
第三,正確及時評判學生的回答。對于學生的回答,要進行藝術性的評價,切忌簡單地肯定或否定。對于學生的正確回答,要實事求是地給予肯定,在肯定的同時,鼓勵其他學生要不甘落后,使他們相互競爭、相互比賽。如果學生回答錯了或者不會回答,老師切不可簡單否定,可以給他們一些引導,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回答,此時再給他一些鼓勵,肯定一下他的領悟力,他會非常激動的。再看一下他的小手,在下一次提問時,他往往會再次舉起來。因為他呀嘗到了成功的甜頭了……
實踐中我體會到,一是深入地解讀教材,對文本有獨到的理解就能設計好問題,引導學生找到最佳路徑直奔教學的目標;二是教師對課堂信息的巧妙處理,把握住對話方向,輕輕一點撥,就能撞擊出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吸引學生探究文本主旨。
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課堂中要扮演好這一角色:當學生精神萎靡時,努力使他們振作!當學生茫無頭緒時,給他們以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以教學的熱情喚起他的力量!從學生的眼睛里讀出愿望。從學生回答的問題中聽出創造。用不同的語言方式讓學生感受關注,使學生覺得我的精神脈搏與他們一起歡跳。讓學生的爭論擦出思維的火花,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學會探究,感受和諧的歡愉、發現的驚喜!
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9
為了迎接校內公開課,我今天借班試上了《李時珍夜宿古寺》。為了促進自己成長得更快,還興沖沖地去王寧主任那里借來了小攝像機和支架擺放在教室后面,劉蕓老師則又當聽課老師,又當攝影師。
課上完了,感覺不錯,挺順暢,但是一評課,我才發現自己問題太多,以至于不敢回頭看自己的上課視頻。不管怎樣,前進的道路之所以艱辛,是因為我們在努力走上坡,收拾心情,認真總結、不斷進步才是真正該做的。
聽完劉老師與余老師的評課,我得到了一些啟發。
一、對詞語教學的把握不準
(一)對詞語教學的度把握不準
我花費了過多的時間在詞語的讀音和意義上,而有些要求是不符合四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的。比如說在講解“曉行夜宿”時,很多孩子已經說出了“白天趕路晚上睡覺”的意思,也知道“曉”指白天,可是我偏要引導孩子通過與“春眠不覺曉”相聯系,理解“曉”是“天剛亮”的意思。實際上字典中也明確說明“曉”是“天剛亮的時候”。看著孩子們似懂非懂的樣子,我知道這個要求有點高了。四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到底在哪里?語文課程標準對三四年級的認知要求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思。”但實際教學中實施起來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因地制宜。生字生詞具體教到什么程度,還要靠老師的摸索與總結。我不斷對自己說:“在教學中,做個有心人。”
(二)對詞語教學的方式不夠熟練
這堂課,我采用的是集中展示與講解的方式。剛剛過去的兩個月,我聽了很多優秀教師的課,發現很多老師采用的都是這樣的方法,所以也照搬照抄。可是這樣的方法不僅耽誤了我很多的課堂時間,而且收效甚微。課后余美麗老師對我的課堂進行點評時說到,如果要穩扎穩打透徹講解生詞,最好的方式是隨文講解,因為課標對四年級孩子的要求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而“集中字詞深入講解”是不可取的。如果采用集中講解的方式,那么課前一定要有“預習導航”來引導孩子自己掌握字詞讀音與意思,老師在上課伊始快速檢查孩子的預習情況,三言兩語點撥重要字詞即可。由于一些實際情況,我一直沒有將“預習導航”提上日程,這樣耽誤了些許寶貴的課堂時間。
二、教學順序把握不到位
我在備課時思考的順序是以“苦”為核心,引領孩子分別找出“行”“住”“食”“記”之“苦”,而“記”的部分因為比較多、比較雜,所以我把“苦記”部分割裂開來,明確指出“自由朗讀1~7自然段,思考李時珍苦在哪里。”孩子們很快就找到了相應的內容,在此同時由于孩子找的比較亂,我并沒有用ppt展示相關文字內容,也是考慮到作為新老師,課堂上可能稍顯慌亂,ppt展示的經驗不足,怕出問題,所以在備課時就沒有準備有關ppt文字。事后我考慮了一下,ppt出示孩子們找到的文字,并把重點字詞用紅色標記出來,也許能夠增加孩子們的印象,引起他們的共鳴,對反復品賞朗讀也更有益。
那孩子們找到的關鍵內容比較亂怎么辦呢?聽課老師提出的意見是使用超鏈接,實際上我也經常在ppt中使用超鏈接,但是超鏈接很容易出錯,所以我選擇了避而不用。事后想想,我在遇到問題時沒有選擇迎難而上,而是逃避、退縮,也許這樣的態度是個嚴重的錯誤。而且,孩子們找得亂,并不能影響到整體的教學過程,老師應該能夠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孩子化解混亂。比如說,有個孩子找到了“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他認為這是“苦行”的表現,這時,我引導同學思考: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是“苦行”的體現呢?這樣,將“苦”總結為三類,有條不紊。
而在第二課時教學中,我將課文上得尤其的亂,后來總結原因,也許是因為課前準備不足,并沒有預設好學生的回答,沒有做好適當的引導。所以課前準備很重要,課堂經驗和必要的反思與記錄也很重要。勉勵自己:腳踏實地,勤能補拙。
三、課堂廢話太多
從小就討厭啰嗦的老師,沒想到自己就是個啰嗦的老師。我是怎么成長為“啰嗦的老師”的呢?
這要追溯到一年前,我第一次站在小學的課堂上,講臺地下坐著的是剛從幼兒園畢業的調皮鬼們,哈著大大的嘴巴,天真無邪而又不明所以的一群孩子。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懂什么不懂什么,只得不厭其煩地解釋解釋再解釋,重復重復再重復,所以就成了一個總也說不完,總也不放心的老師,也就是“啰嗦”的老師。
即使是四年級,課堂上老師的很多語言孩子們并不能理解,課本里的很多情境他們并不能理解,詞語用在哪里他們也不能完全搞懂,怎么辦?怎么辦?我不停地企圖去解釋。所以,我成了最“啰嗦”的老師。
沒有這節公開課,也許我會在“啰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還好,余老師告訴我,認清事實多么重要,四年級的孩子只能理解這么多,不理解的講多少遍也不能理解,理解的無需贅述。回到語文課程標準,三四年級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沒有提出過多過深的要求。感謝這節課,感謝兩位聽課老師!
【教學反思《李時珍夜宿古寺》】相關文章: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12-13
李時珍夜宿古寺的教學反思12-04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01-09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01-19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范文12-14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范文01-24
課文《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01-28
《李時珍夜宿古寺》的教學反思范文02-09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1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