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螞蟻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螞蟻教學反思1
《螞蟻的救助》講述了一個螞蟻在遇到危難的時候相互救助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從而也告訴了人們應該學會關愛動物,關愛生命。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使學生能夠感悟到課文的主題,認識到做人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為了突破這個難點,在這一課時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螞蟻是怎樣相互救助的? 以及作者是怎樣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讓學生通過理解重點句和詞語,引導學生知道螞蟻是怎樣奮不顧身地救助同伴的,再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感受,使學生明白:做人要做一個具有良好道德品德修養的人,要懂得尊重生命,關愛他人,在他人有難的時候能奮力相助。學習這篇課文既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也讓學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要學會關愛。
這一課時教學中,成功的地方有:
1.教學環節緊湊,時間利用率高。
2.教材中的知識點抓得比較實,注重細節,如對標點符號的處理,進行課堂小練筆等。
3.教師講得少,學生說得多,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4.能夠創造性的利用教材。在教學中打破教材的順序,通過提綱攜領式的問題直沖重點句段,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不足之處:
1.課件制作不夠精細,在出示學生找的句段時,一下全出來了。
2.在課堂中學生放生讀得比較少,對有感情朗讀訓練、指導的不到位。
3.教師的語言有待進一步提高準確性。
螞蟻教學反思2
在《螞蟻搬家》這一節課上,我先用錄像片將孩子們帶入螞蟻的世界,讓他們認識、觀察各種各樣生活中的螞蟻和動畫片中的螞蟻,再讓他們通過自編自演螞蟻的姿態,然后欣賞范圖,最后把自己的認識進行夸張想象之后畫下來。孩子們通過觀察、表演、欣賞,很快進入狀態,畫得很好。而且螞蟻的花紋和造型都有了一定的夸張。看到孩子們的想象力在作品中得到了發揮,我不禁沾沾自喜,同時也問自己:是否還能引導他們再發展?有一些孩子畫得很快,完成之后問我可不可以玩橡皮泥、可不可以去剪紙等等,我同意了,然后繼續指導還未完成作品的孩子。沒想到過了一會,一個孩子拿著一只用橡皮泥捏制的七星瓢蟲跑過來對我說:"老師,你看!我做了只七星瓢蟲!"看著這只用橡皮泥制作的藍底黃點的七星瓢蟲,我眼前一亮!呀,多么大膽的做法!我表揚了他。過了一會,又有孩子站起來說:"老師,你看!我也做了一只!"我一看,原來是用彩紙折成的一只蜻蜓!緊接著,又有好幾個孩子紛紛舉起自己用各種方法制作的螞蟻和其它的小昆蟲。
于是,我采用集體合作的表現方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身邊現有的材料進行大膽表現,進行課后延伸,在制作的過程中加一指導。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能力制作平面或立體的昆蟲。提高孩子的學習認識,內化情感。把制作好的小昆蟲來編故事、做游戲。這一過程符合學生好動、易興奮、好探索的心理特征。有利于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
我的心為之一怔!同樣是表現昆蟲,我們備課時想到的是按照教材的要求指導學生繪畫,而孩子卻能想到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而且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改變色彩、進行造型上的夸張!這不就是發展嗎!同一個題材,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通過觀察和想象,用平面和立體等不同手段來表現,不僅畫一畫,還可以做一做。在做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繪畫更多,孩子們可以自己動腦筋解決,也可以與小組里的伙伴一起討論、交流,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鍛煉了人際交往的能力。在玩中悟,在玩中學,自由表達,自由創造,能大大的挖掘大腦潛在的能量,使各種新方法、新點子蜂擁而上。這樣,同樣的一節課,孩子們不就能獲得更多方面的發展嗎?
螞蟻教學反思3
1. 創設情境,讓每個同學都能踴躍參與其中,并能在參與中表現自我,提高自己。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我將“趣”放在首位,以趣為導、以趣促動:看著噴火的大太陽,孩子們把那句“夏天真熱”讀得淋漓盡致;親身體驗一回小螞蟻搬糧食,他們終于知道了勞動的辛苦;分別走進螞蟻和蟈蟈的“家”,讓他們看一看、聽一聽,勞動與懶惰的差異已不言而喻。生動有趣的環境布置將孩子成功地引領到情境中去,同時也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說話的氛圍。
2.抓住課文中“有的——有的——有的———,個個——。”這個句式,先讓學生說說螞蟻是怎樣搬糧食的?再讓學生根據插圖想象:螞蟻勞動時還會有哪些動作?并表演這些動作。這樣學生既可以練習說話,又真切感受到螞蟻在夏天搬糧食是多么辛苦和艱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3.教學時對蟈蟈“笑螞蟻是傻瓜”只是一筆帶過,沒有具體描述。于是,我指導學生看圖上蟈蟈的神態和動作,想象蟈蟈可能會笑話螞蟻什么?想想它們會說些什么?這樣,教師啟發學生觀看插圖和想象,充實了蟈蟈的話語和行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4.教學時我還將課文進行拓展。在帶領學生理解課文含義后,我將書本歸還于學生,拋出一個問題:“第二年夏天到了,如果這幾只蟈蟈僥幸沒有餓死,它們會怎么樣做?”由于教學時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所以對于這個問題我只做了適當了點撥孩子們就表現得很出色。
遺憾之處:
(1)教學中,雖然我注重了朗讀地指導,留出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朗讀,但如何讓學生去觀察、體會,從而使學生能夠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朗讀,切實地把“要我讀”變為“我要讀”,這方面做得還不夠,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去探索的。
(2)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聯系得不夠緊密。生字的教學應隨課文進行,而不是學完課文后才來學習生字。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有遺憾才會不斷有新的起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不斷地吸取更多的經驗,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更進一步地提高。
螞蟻教學反思4
小班的足球活動開展首先應當讓幼兒投入到游戲中去,“螞蟻搬豆”對于幼兒并不陌生,使幼兒能夠深入到游戲中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這一節課有以下幾點思考。
1、讓幼兒重復練習還是接受挑戰。我們常常會被傳統的思維所限定,這要學會了這項技能一切就大功告成。我們往往沒有很好地思考:幼兒已經掌握踢球的基恩技能,是重復孩子已經擁有的能力展開學習,還是基于幼兒已有的能力,去設計和組織能夠促進幼兒更好發展的活動?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提供一定的材料和游戲情境,讓他們進行更多的嘗試與鍛煉,是更具有積極意義的學習。
2、關注幼兒的年齡與個體差異。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手段更多地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夠在原有水平上發展。本活動的設計,我們考慮到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角色的道具、游戲的道具和情境創設,都能吸引孩子愉悅地游戲而不是生硬地練習,注重游戲的趣味性,同時也考慮活動層次的逐漸推進和自然過渡。通過一些隱性手段的運用,盡量使每個幼兒的能力得到提高。
足球課程的開發還需要在今后的學習中通過更加創新的手段將其得到充分的改善,課程的多樣性也成為重要議題。
螞蟻教學反思5
《螞蟻》是科教版《科學》動物單元中的一個教學內容。喜受小動物之情可以說是小朋友們與生俱來的,當他們發現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往往會情不自禁地、興致勃勃地觀察起來。但對于習以為常的小螞蟻來說,同學也許觀察的興趣不濃;對三年級的同學來說,要清楚的觀察螞蟻的外表特征也有一定的難度。螞蟻的身體小,到處亂爬是同學難以觀察的主要原因。教學內容就是隨著同學觀察螞蟻需要解決的一個個問題的提出而展開,同學帶著“螞蟻的身體到底是怎樣的”這一觀察任務,在不改進觀察方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從而達到觀察的目的。
一、氛圍輕松,豐富資料——張揚同學個性。
在整個探究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基本的組織形式貫穿始終。同學的自主學習一直與合作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探究觀察小螞蟻的方法中,同學圍繞解決初次觀察中生成的問題,讓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充沛地、自主地展開討論和交流。從現場來看,同學在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在老師的激勵評價之中,討論非常熱烈,許多同學都自信地舉起了小手。從他們的匯報來看,他們的確設計出了許許多多觀察螞蟻的方法。據統計,最多的一個小組想出八種觀察方法,有的方法真有一定的發明性,這是我原先所沒有想到的。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只使同學經歷了科學探究的過程,而且也使同學得到了良好的情緒和情感體驗。在同學不時改進觀察方法的進程中,為同學提供開放的空間,自主的余地,個性化的選擇,實現了學習的多樣化。在觀察結果的表達上教師同樣鼓勵同學多樣化的表達自身的觀察結果。
二、問題激勵,教師指導——實現同學自主探究。
同學在畫螞蟻后,我提出:我們捕獲來的小螞蟻是不是與他們畫得小螞蟻一樣有那么多的節?那么多的腳?引起了同學的深入考慮:小螞蟻到底是怎樣的?這促使每個同學從內心動身迫不和待想去觀察小螞蟻,我布置了同學第一次對螞蟻的觀察。結果同學們不但沒能觀察清楚螞蟻,而且把螞蟻給放跑了。觀察中生成了新的問題,在任務的驅動下,促使同學找出問題的原因,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各組在教師提供自助餐式觀察資料中選擇器材,進行第二次觀察嘗試,同學在不時改進觀察方法中也完成了對小螞蟻身體特點的觀察。同學在問題的激勵下,發生強烈的探究欲,從而提高了學習效果。
學國畫對同學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國畫的性能特點較難掌握,所以我在課 安排作業讓同學自我體驗,課中講體驗的結果,使同學初步了解了國畫的基本性能,我再在課中采用邊提問、邊解答、邊示范的手段,讓同學找到疑惑的答案,由此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螞蟻教學反思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大拇指、中指、小指印出小螞蟻的外行特征,對手指印畫感興趣。
2、嘗試進行想象添畫,培養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等顏料。抹布每組2塊,背景圖每組一張。
2、螞蟻課件。
3、實物展示儀。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
師:小朋友好,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今天我們一起玩幾個手指游戲吧。
1、開門。 2、小鳥飛。3、我會變。
師:手指游戲真有趣,有一位客人也想過來玩玩呢!
二、看螞蟻課件,了解螞蟻的身體構造。
提問:看是誰呀?螞蟻的身體有幾部分組成?頭上有什么?身體下面有什么?幾條腿?
再仔細看看螞蟻身體各部分的大小一樣嗎?哪部分最大?哪部分最小?
三、欣賞螞蟻繪畫圖,找出繪畫方法。
師:看,一群小螞蟻走來了,它們要去干什么?(幼兒想象)
你們知道這幅螞蟻的圖畫是怎么畫成的嗎?對了,是用我們的手指印畫成的。
螞蟻的身體各部分大小不一樣,想一想,用哪幾個手指印小螞蟻比較合適。頭部用哪個手指、胸部用哪個手指、尾部用哪個手指呢?(根據孩子的回答確定三個手指)最后還要給小螞蟻添上什么?
四、幼兒示范畫。
師:來,誰來用你的小手試一試呢?(幼兒一邊印,教師一邊講解過程。)看這只小螞蟻怎么樣呀!
五、幼兒繪畫,教師提出注意事項,并進行個別指導。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印小螞蟻呢?等一會兒,我們就一起來印小螞蟻,想想在印畫時要注意什么?
1、印畫時顏料不要蘸太多,印完后要檫干凈。
2、想好用哪幾個手指印小螞蟻。
3、印好后手不能抹,大家一起商量你們印的小螞蟻在干什么?
六、評價作品,表揚鼓勵畫面布局合理,動態不一的作品。
活動延伸:
參觀其余組的作品,并把圖畫編成一個故事。
反思:
手指點畫是幼兒繪畫活動中常見的一種形式,小朋友對直接用手指作畫興趣濃厚。此活動選擇小螞蟻為作畫對象,因為手指與小螞蟻的形象結合巧妙,適合點畫這一繪畫形式。活動過程中,通過引導幼兒觀察電腦課件,幫助幼兒了解小螞蟻的身體結構,并在觀察比較身體結構大小的同時,幼兒自己探索出用大拇指、中指和小指來點畫的過程,感覺自然、生動。就是在幼兒合作作畫時,幼兒的合作性欠佳,有待于老師的積極引導。
螞蟻教學反思7
在教學活動中,我是由螞蟻搬豆的故事引出了這個音樂活動。通過故事引出歌曲內容,顯然孩子們對這個音樂活動更加的感興趣了,在教學活動中歌詞的理解也容易的多了。由于歌曲的教學簡單了許多,很多小朋友都非常想表演。
在教學活動中,你有什么好辦法幫螞蟻把豆子搬回洞中?對于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孩子們都討論的非常的積極。想出了許多的好辦法,蕾蕾說:“可以請螞蟻媽媽來幫忙。”能能說:“可以請多一點的螞蟻來幫忙。”喆涵說:“我會幫助螞蟻請一大群的動物來幫忙,這樣螞蟻就能把豆運回洞里了。”雄說:“我也可以去幫助小螞蟻一去搬豆,這樣他就不會滿頭大汗了。”通過這樣一個話題的探討活動,孩子們充分的展開了自己的想象,說出了自己想法。
然后,我們又通過了孩子們想的辦法進行表演。孩子們都非常的感興趣。但是在本次活動中,也有許多的不足,教具準備的不夠充分,很多孩子都想進行表演,螞蟻的頭像沒有,所以表演的時候下面看的小朋友不能很直觀的看出來。在我講故事的時候,我覺得也是可以借助圖譜來講這個故事,這樣在音樂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借助圖譜來幫助幼兒理解歌詞,能夠更加的方便。其實圖譜還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過螞蟻搬豆這個音樂活動的表演,孩子們知道了團結力量大,當你一個人無法完成的時候可以請小朋友來幫忙,在音樂活動結束后很明顯的有許多小朋友知道了這個道理。音樂活動之后,我讓孩子們進行了桌面游戲,在收拾雪花片的時候孩子們就會邀請好朋友來幫忙一起收拾,這樣雪花片也是收拾的非常的快,所以在這個音樂教學活動目標中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螞蟻教學反思8
課文淺顯易懂,蘊含的道理卻很深刻。教學時,我設計了幾處句式和說話訓練點。
一為:“螞蟻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看看圖,用“螞蟻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個個滿頭大汗。”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學生借助于課文中的圖片,仔細觀察和自己的想象后說出了:“螞蟻有的扛,有的拖,個個滿頭大汗。”“螞蟻有的推,有的拽,個個滿頭大汗。”從中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其二:“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展開你的想象,蟈蟈會怎么取笑螞蟻呢?答案很快就有了:有的說“哈哈!小螞蟻,你們真是傻,這么熱的天,還搬什么糧食呀?”有的說“螞蟻呀,看看我們多舒服呀!你們真是不會享受呀!”學生的答案可真有意思。
其三:學完課文第三自然段后,引導學生思考:此時此刻,你想對蟈蟈說些什么呢?學生說:“蟈蟈,誰讓你夏天時不搬糧食呢,現在神氣不起來了吧!”有的說:“蟈蟈呀,還記得夏天時你取笑螞蟻嗎?其實你才是傻瓜呢。”還有的說“蟈蟈,現在你后悔了吧,可已經晚了呀!”學生的回答正是指明了課文主題: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體。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讓學生會思考、討論、想象……借此來充實螞蟻和蟈蟈的語言和行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螞蟻教學反思9
《螞蟻和蟈蟈》是蘇教版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好處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比較,也有蟈蟈本身前后狀況的比較。寓褒貶于比較之中,含諷刺于描述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童話故事貼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能夠很自然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配合上直觀的圖片從而更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資料。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本課的開頭我設置了兩則謎語導入,謎底分別是:螞蟻和蟈蟈,揭示了本文的課題,并請他們發現這四個字有什么特點。學生首先對謎語很感興趣,猜完再觀察這幾個字都有蟲字旁,說明都是昆蟲,增加他們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課堂的開始就將學生的學習心理調到了最佳狀態,產生主動閱讀的要求。
在初讀課文的環節,我主要是透過多種方式朗讀,讓學生熟知課文資料。首先我讓學生先看課文配套的光盤,既聽了一遍課文,又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低年級學生很容易被吸引,在他們被光盤上的動畫吸引了時,再去讀課文就會很主動的了,不會很被動的、機械的去讀。讀完課文,我首先采用的是指名分段朗讀,把課文先疏通一遍。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之后就是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段落再讀,并把它讀好,其他同學當小評委。這樣讀書就不會太單一,大家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取自己想讀的段落。而且在別人讀的時候,其他人也不會沒事做,想著怎樣評價,同時也是在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潛力。在這其中,我滲透著指導學生朗讀,幫忙學生讀好長句子、難讀的句子。把課文讀好了,才是學課文的前提條件。
精讀課文我主要是讓學生透過朗讀表演和充分想象來完成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的。比如第一段:我先是出示夏天火熱的驕陽,讓學生感受到熱,之后讀好“夏天真熱”。由“這么熱的天,一群螞蟻在干什么呢?”這個問題切入到第一段的教學中去。指導學生看圖,明白螞蟻在背糧食,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之后讓學生來做做勤勞的小螞蟻,也來背背糧食,也就是朗讀并表演。因為表演使情景更豐富而逼真,使第一感知獲得了鮮明的印象,把握住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有機突破教學重難點。學生透過自己主體體驗,感受到炎熱的夏天,螞蟻搬糧食的辛苦哭,加深讀作品語言的理解,深受感染,對勤勞的螞蟻發出由衷的贊揚,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而且表演能夠調節課堂氣氛,使課堂更加的活躍。在讀到“個個滿頭大汗”的時候,老師適時教學“滿頭大汗”這個詞。能夠問什么狀況下會滿頭大汗?透過學生自己舉例,既理解了這個詞,又做了說話練習。第二段我是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因為低年級的教學不適合用一個問題套著一個問題下來,那樣會太煩瑣,而且會減少學生讀的時間。所以,一年級的課文都十分的簡單,直接能夠從讀中去理解,去感悟。這一段我主要是讓學生讀和想象“蟈蟈可能會小螞蟻什么?”讓學生充分
發揮想象。因為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潛力。在發展語言潛力的同時發展思維潛力,激發想象和創造潛力。這個問題為學生帶給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能夠邊看圖邊做動作,配合著想象。學生說得很好,充分的發揮了想象。在讀到“自由自在”的時候,重點講一下這個詞。問學生是否明白“自由自在”的意思,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蟈蟈想乘涼就乘涼;想唱歌就唱歌;想睡覺就睡覺,真是“自由自在”。引導學生把這一段又記憶的一遍,加深印象,明白蟈蟈過得很舒服。這個故事的結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也出示了畫面,請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稍加提示:這時,蟈蟈又會做什么?說什么呢?學生便會對結局再創想象。學生的想象既有蟈蟈的直接感受,又有蟈蟈的內在心理。兩次想象比較,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學生明白只有辛勤勞動,才能創造幸福生活,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口頭表達潛力。
本課的教學中也有遺憾:
(1)、教學中,我雖然注重了朗讀的指導,留出了超多的時間讓學生朗讀,但如何讓他們去觀察、去體會,從而使學生能夠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朗讀,切實把“要我讀”變為“我要讀”,這方面做得還不夠,這也上我今后要努力去探索的。
(2)、寫字教學和閱讀教學聯系得不夠緊密。我教的是“糧”和“呼”兩個字,在閱讀到寫字的環節中沒有很好的過渡,感覺有點突兀。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有遺憾才會有不斷的進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必須要不斷地吸取更多的經驗,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更進一步地提高。
螞蟻教學反思10
指導第一自然段時,我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第一句話“夏天真熱”,我通過讓學生觀察插圖,并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夏天的炎熱。結合孩子們的描述,相機出示詞語:烈日炎炎、烈日當空、驕陽似火、火辣辣等詞語。在指導學生理解螞蟻是怎樣搬糧食時,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請學生觀察畫面上的,邊讀邊指出畫面上螞蟻的背、拉動作。再讓學生邊學學小螞蟻搬糧食的動作,邊讀讀句子。在學生反復練讀的基礎上,請學生演一演小螞蟻搬糧食的樣子。學生進行表演后,情境豐富而逼真,使第一感知獲得了鮮明的印象,把握住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有機突破了教學重點。通過自己的體驗,學生感受到在炎熱的夏天,螞蟻搬糧食的艱辛,加深了對作品語言的理解,心里油然而生對勤勞的螞蟻們的敬佩。
第二自然段中寫了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那么,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會說些什么?你能想象他們嘲笑時的樣子嗎?為學生提供了創造性想象的余地。并引導學生觀察蟈蟈的表情、動作來啟發想象。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有的說:蟈蟈邊指著太陽邊對螞蟻說:你們瞧,這么熱的天,還搬什么糧食,真是傻瓜。有的說:蟈蟈會指著螞蟻笑:哈哈,真是一群傻瓜,搬糧食多累呀!瞧,我們在大樹下乘涼、唱歌,多快樂啊!有的說:蟈蟈們笑得前俯后仰說:“真是一群不會享受的家伙!”……想象使孩子們神采飛揚,思維也變得更加的敏捷。
最后的結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請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想象此時的蟈蟈是怎樣的下場?他們會想什么?會做什么?會說什么呢?學生便會對結局進行更深入的創造想象。接下來,進行前后兩次想象的對比,孩子們懂得了:只有付出艱辛的勞動,才會換來好日子。突出了文章的主題,對學生也是一種思想上的精神洗禮。
螞蟻教學反思11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后情況的對比。寓褒貶于對比之中,含諷刺于描寫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童話故事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很自然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配合上直觀的圖片從而更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
課標強調,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本課通過創設情境、圖文結合,朗讀品悟,去理解人物的形象,去評價人物的優和劣。同時新標準強調低年級的閱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從這一點出發,我激發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望,悟讀、演讀文本。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而且讀出人物不同的表現,不同的結果
教學本課,我特別注重了以讀為本探究體驗式的朗讀教學策略的運用,以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朗讀,力求更好地實現童話教學的教學目標。
比如對關鍵字的朗讀,如“夏天真熱”的“熱”,“西北風呼呼地掛起來了”的“呼呼”,就采用看圖、聽錄音兩種不同的方法,讓學生有不同的感官體驗,讀出不同的感受。從課堂效果看達到了設計意圖。
還有對關鍵句的朗讀,如“一群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抓住課文中“有的——有的——,個個——。”這個句式,先讓學生說說螞蟻是怎樣搬糧食的?再讓學生根據插圖想象:螞蟻勞動時還會有哪些動作?這樣學生既可以練習說話,又真切感受到螞蟻在夏天搬糧食是多么辛苦和艱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針對蟈蟈的“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一句,采用了看圖和想像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表演中想象蟈蟈可能會笑話螞蟻什么?想想它們會說些什么?這樣,教師啟發學生觀看插圖和想象,充實了蟈蟈的話語和行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進而再反復讀這一句,感受蟈蟈的懶惰。對于段落、全文的朗讀,我更是采取了多種方法,特別談談全文的朗讀,()我設計了讓學生自主選擇的方式,分角色來讀全文,既完成了教學重點,又充分調動了學生朗讀的熱情,更激發了學生對勤勞品質的熱愛。課堂效果非常理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說一二年級要讓學生“喜歡閱讀”,童話這種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的載體。在童話教學中,我將時時刻刻努力營造著一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讓學生始終保持“讀”的熱情和渴望,通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本文要傳遞的價值觀,實現童話教學的目標。
螞蟻教學反思12
一、教材分析
《上天的螞蟻》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有一棵樹高得插入云霄,一位白胡子爺爺告訴一個巨人,這是一棵通天樹,巨人雖然很想去天上看看,可他看到樹太高了,沒有信心爬上去,白胡子爺爺一直鼓勵他,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而一只小小的螞蟻卻自信地認為自己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這個故事,通過巨人和小螞蟻對“上天”的不同的態度和做法,告訴孩子們只有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贊揚了螞蟻敢于立大志,為實現遠大志向而一往無前的精神。文章短小緊湊,情節通過對話展開,淺顯易懂,故事性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結合單元教學要點、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了解巨人與螞蟻的不同表現。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讀中了解故事。
(2)對比中體會品質。
(3)議論中受到教育熏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充滿自信,充滿勇氣,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2)引導學生樹立目標,勇往直前。
三、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的基本內容,是通過人物對話——白胡子爺爺與巨人、白胡子爺爺與螞蟻的對話傳達出來的,所以,引導學生讀好對話是教學的重點。在閱讀中領悟課文所講述的道理,引導學生樹立奮斗目標,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困難、挫折、煩惱,自信的迎接生活的挑戰是教學的難點。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老師簡筆畫螞蟻,說說螞蟻給你留下的印象。(身子小小的,尖尖的觸角,很勤勞等)
2、老師把它的名字寫下來,睜大眼睛,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螞蟻”兩個字都是“蟲”字旁,昆蟲類的動物一般要用“蟲”字旁。)
3、(板書上天的)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課題開始,從“螞蟻”這個詞語入手,滲透形聲字的規律,引導學生關注漢字的構字規律,培養孩子對漢字的興趣,為孩子形成獨立的識字能力做有益的滲透。]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己讀讀課文吧,遇到不認識的字把它圈出來,自己讀拼音或問問老師同學, 把字音讀準。
2、指名讀。(師生共同評價、指導讀正確。)獎勵星星。
3、齊讀課文。
4、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跳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去拼音認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給字寶寶找朋友。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先讓學生自讀課文,隨文讀準生字,再多媒體出示重點詞語,結合每個詞語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識記理解,如身材魁偉,借助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如仰望、俯下請學生做動作等。讓學生從音、形、意幾方面學習漢字,較好地體現新課
標中關于識字的理念。]
(三)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重點詞語,指名認讀。小老師帶讀。
2、師:在昨天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文中的兩位主要人物,他們是?
生:巨人和螞蟻。(板書:巨人、螞蟻。)
師:我們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巨人的身材?
生:身材魁偉、身強力壯、膀大腰圓。(板書:身材魁偉)
師:那螞蟻的身體呢?
生:很小很小。(板書:很小很小。)
(二)研讀課文
1、學習1—3自然段,感受通天樹的高大。
師:文中還有一棵樹,是一棵怎樣的樹呢?我們來讀一讀。
1)“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借助簡筆畫,理解“高得插入了云霄”。
2)出示句子:“這是一棵通天樹。”白胡子爺爺告訴一個身材魁偉的巨人,“從樹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與原文對比讀,討論漏掉“一直”這個詞行不行?
師:是呀,一直往上爬,要爬很長很長的時間,要不間斷、不停地爬,才能爬到天上去,可見這棵樹的確很高很高。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中要注重體會重點語句的作用和表達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習語言,進行人文熏陶。]
3)他抬頭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樹尖!
2、學習4—7自然段,看看巨人的表現。
師:巨人抬頭仰望,脖子都仰酸了,可見他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敢去爬這棵樹嗎?他在樹下說了些什么呢?默讀課文4—7自然段。
1)先由學生自由讀文,再交流巨人的表現。
隨學生回答出示巨人說的話:巨人搖搖頭,說:“好高喲,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談一談從這句話中你聽出了什么?(體會巨人的膽小、沒有自信,沒有勇氣。板書:膽小)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巨人當時是怎樣的表情,怎樣的心情,能不能找到一個詞,補充到句子里再讀這句話?
出示:巨人搖搖頭,( 地)說:“好高喲,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指名填讀。
[設計意圖:此處抓住文章的點進行挖掘,激發學生進行聯想補白,理解課文。]
2)指導讀老爺爺對巨人的鼓勵。
完成“語文天地”里的說話練習:( )鼓勵( ):“試一試吧!( )。”
3)師:聽了別人的鼓勵,我們常常信心百倍,可巨人卻仍然說??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師:試一試吧,不試怎么知道呢?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師:面對通天樹,身材魁偉的巨人就這樣連連告退,連試都沒試就跑掉了。(板書:放棄。)
[設計意圖:在師生的多次反復問答中,體會巨人的膽小,領會“連連告退”的含義。]
3、學習8—13自然段,交流螞蟻的表現。
師:面對同樣的困難,很小很小的螞蟻又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呢?
1) 分角色朗讀這部分對話。
2) 出示螞蟻說的話:
“我能爬上去!”一個充滿自信的聲音傳來。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a. 仔細讀一讀這三句話,你們看到了一只怎樣的螞蟻?(板書:
充滿自信)誰來當
一只自信的小螞蟻?指名讀第一句。
b. 師:你能行嗎?
生:我能行!
師不斷地問,讓學生大聲自信地說出“我能行!”
c. 師:你為什么這樣有信心呢?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師:小螞蟻想爬到天上去,它已經樹立了目標,并且立刻開始爬樹,用行動去實現目標。(板書:努力實踐)
師:一步一步,小螞蟻向上爬去,它又累又渴,多么想停下來休息,但是它告訴自己??
生齊讀: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師:一步一步,小螞蟻向上爬去,它的力量那么弱小,它甚至聽到了巨人對它的嘲笑,但是它告訴??
生齊讀: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設計意圖:抓住最能體現螞蟻個小志氣大的三句話,細細品味,融入情境,反復朗讀,一次比一次讀得響亮,一次比一次讀得自信,一次比一次讀得入情。在讀中領悟文中所講述的道理。]
4、出示巨人和螞蟻在樹下說的話,對比讀、師生合作讀。
師:是呀,沒有比人更高的天,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小小的螞蟻要向世界證明:
出示:只有不斷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齊讀)
多媒體播放航天員訓練中遇到的困難及航天員如何克服困難的相關視頻。
觀看后談感受。
師:生活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你是像巨人那樣退縮、放棄,還是像螞蟻那樣自信地迎接困難,戰勝困難?
螞蟻教學反思1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習性。
2、通過觀察、交流、討論等,發現螞蟻的基本特征。
活動準備:
1、小螞蟻若干,小昆蟲盒16個。
2、PPT:螞蟻的外形特征、螞蟻的家、各種樣的螞蟻。
3、錄像:小螞蟻大家庭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觀察小螞蟻的大家庭,引起幼兒的討論興趣: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它長得很小很小,會是誰呢?各,仔細看一看,小螞蟻們在干什么?
二、引導幼兒有序地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觀察,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征:
1、提出觀察重點和要求,幼兒自由觀察。
指導語:剛剛我們看了小螞蟻的大家庭,下面我們就要來和小螞蟻做朋友嘍。請你仔細看看你的螞蟻朋友,它在干什么?它長得什么樣子?
2、幼兒在集體中進行交流。
①頭上有什么呀?觸角是直直的嗎?(觸角、眼睛、嘴巴)
②螞蟻的觸角有什么用呢?
③螞蟻的身體分成幾個部分啊?(頭、胸、腹)
④螞蟻有幾條腿?長在哪里?
3、出示螞蟻圖片,引導幼兒有序觀察。
4、教師小結螞蟻的外形特征。
指導語: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著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上長著六條腿。
三、觀看圖片,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1、討論:小螞蟻的家在哪兒?
2、出示螞蟻家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螞蟻的主要生活習性。
四、拓展經驗:觀察各種各樣的螞蟻圖片,比較不同。(大小、顏色、花紋)
指導語:螞蟻的種類可多啦,我們中國就有600多種。
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所提出的問題,老師都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通過啟發、引導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討論,通過自己探究的過程尋求出正確的答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幼兒看、說、想,培養了幼兒的動眼、動口、動手的能力。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課件的演示直觀、形象,幫助幼兒很好的了解了螞蟻的習性及螞蟻的種類。讓幼兒很感興趣,他們就會很認真的去觀察、去學習。
在觀察螞蟻時,讓幼兒用語言描述螞蟻的特征,有的幼兒不會用連貫的語句說下來,或者說不清楚,所以老師要多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螞蟻教學反思14
四月十六日,聽了倪老師的一課《螞蟻和蟈蟈》,倪老師教學思路清晰,環節之間銜接巧妙自然,也給了學生充分的說話訓練的機會。從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出老師的精心設計,細心準備,對于課文的解讀很細致,但是,因為對每個細節都很關注,面面俱到,所以感覺有些瑣碎。張校長對此提出了“大開大合”的教學理念,從整體入手進行教與學。在同組老師的共同幫助下,我對《螞蟻和蟈蟈》這篇課文的教學重新進行了設計,把目標精簡為兩個:一個朗讀,一個表演,舍棄了零散的枝節。
在教學過程一開始,我就從一個大問題入手,讓學生聽示范錄音,思考“螞蟻在干什么,蟈蟈在干什么?”學生在聽的時候也受到了任務的捆綁,讓他們有事可做。這個大問題正好引出課文中的兩個重點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必要的講解還是需要的,所以我對這兩個重點句子進行了講解,讓學生對這兩個句子的留白處進行補足,訓練他們的說話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也為接下來的表演環節做鋪墊。在讓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圖片,讓他們的想象有一個方向。他們能看著圖片說出“推、扛”等動作,能想象出螞蟻會搬米粒、搬蟲子等。經過提醒,注意到是夏天搬糧食,食物很重,學生能說出螞蟻可能會說“天氣真熱呀”,“好累啊”,一邊說,一邊還加上了擦汗的動作。在討論蟈蟈會怎么嘲笑螞蟻的時候,學生也很起勁,說出了會嘲笑螞蟻“你們真傻啊”,“真是一群傻瓜”等句子,邊說還邊加上了動作。我又及時讓學生邊讀句子邊表演,學生基本上把講到的動作都表演出來了,看來,學生真的是理解了這兩個句子。蟈蟈的結局讓蟈蟈很后悔,學生也能說出他們后悔當初沒有和螞蟻一起搬糧食等。
接下來,我讓學生做一回小演員,表演故事。學生愛表演,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我先讓學生討論怎樣演好螞蟻和蟈蟈這兩個角色。在小組討論的時候,也提前給每一組設了一名組長,負責分配角色,指導表演的任務,避免出現分組表演時候因為角色不清,或者幾個學生爭演某個角色而出現的混亂。通過討論,我們得出了表演的幾條評價標準,給學生表演和評價提供了依據。第一組表演完,我讓觀看的學生做評委,提出改進意見,我給學生及時總結這些不足:比如,第一自然段雖然只講到螞蟻,但是螞蟻在搬糧食的時候蟈蟈已經到大樹下乘涼了,他們是同時的;蟈蟈在嘲笑螞蟻的時候,螞蟻應該繼續背著糧食往前走,不應該停下來;做旁白的學生也應在適當的地方停一下,給小演員自己發揮的空間,把螞蟻和蟈蟈的對話加進去。接著,又針對這些意見進行小組練習。每一個學生都進入到表演中,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了。在此基礎上,我又請一組學生上來表演,這一次比第一組有了進步。螞蟻和蟈蟈的表演同時進行,表演中也能加上一些自己的語言。說明剛剛的學習是有效的。在表演過程中,我也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音樂,學生伴著音樂進行表演,興致頗高。在表演中體會到夏天,螞蟻和蟈蟈對待勞動的不同態度以及冬天他們不同的結局。
這篇課文中蘊含著一個道理:勞動創造幸福。但是直接把道理灌輸給學生的方式并不理想,課文內容淺顯,我覺得學生通過上面的學習和表演,能夠自己把這個道理領悟到了。于是,我讓學生續編故事,找螞蟻代表和蟈蟈代表各一名上來續演故事:第二年夏天,螞蟻和蟈蟈遇到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學生的表現比較理想。螞蟻說:“我們一起去搬糧食吧。”蟈蟈說:“謝謝你提醒我,小螞蟻,我們一起去搬糧食吧。”最后,我讓螞蟻代表和蟈蟈代表分別對小朋友們說一句話。蟈蟈代表說得比較深刻:“小朋友,我們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后就要像蟈蟈一樣挨餓。如果你現在改過來還是來得及的。”她已經把課本中的道理遷移到了學習中來。那我們老師什么都不用多說了,學生自己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
螞蟻教學反思15
《 螞蟻》這一課主要是培養學生接近小動物螞蟻的情感。充分發揮自己的感官來觀察、研究記錄、描述有關螞蟻的內容。觀察的方法、可以研究的內容以及注意事項在出去探究之前已經讓學生明確了。可是,在外出探究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部分學生覺得螞蟻很臟,不愿意用手去摸;有部分學生觀察力不強,在觀察的過程中很容易忽視細節。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因此要想學生在觀看圖片的情況下要想學生說出怎樣的想法來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就設想這節課的任務就是激發學生觀察螞蟻的興趣,讓學生課后去觀察,然后再去找螞蟻,把交流的環節放到下一節課上來。于是我組織學生觀看了《螞蟻》的教學錄像,學生對錄象中的螞蟻活動很感興趣,紛紛提出一些問題:螞蟻為什么要群居?螞蟻怎么會有那么大力氣?……有些問題我組織學生回答了,而有些我故意沒有回答,而是想讓學生課后通過自己的觀察去找出答案來。我想這就是我要的效果。趁熱打鐵,我就要求學生課后去觀察螞蟻,并參照書本寫成實驗報告。這樣的活動是很難組織的,因為學生的自覺性并不高,興趣歸興趣,可讓他動手去做(課上的實驗也只是留于形式更何況課后的自主性探究活動了)就很難了。科學課中有些活動在課上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培養學生課后或課前同樣自主的進行探究活動也是科學課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一點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螞蟻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螞蟻》教學反思06-17
螞蟻教學反思12-16
《螞蟻》教學反思01-07
《上天的螞蟻》教學反思 07-30
《螞蟻做操》的教學反思07-01
聰明的螞蟻教學與反思05-20
《螞蟻搬家》教學反思01-08
上天的螞蟻教學反思06-03
螞蟻做操教學反思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