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1
《好餓的小蛇》是一本適合小班年齡特征的繪本,內容簡單、畫面有趣。小蛇吃下去的東西會發出“啊嗚----咕嘟”的聲音,情景具有趣味性,幼兒也樂意模仿。繪本以幼兒想象、討論、講述為主,并創設輕松愉快的氛圍,制造具體形象的課件,利用有效的提問幫助幼兒對畫面內容進行大膽想象和講述。
亮點:
1、元素的巧妙構建:為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激發他們對故事的興趣,在故事講述中,我巧妙地參入了多種元素:如音樂元素(小律動),肢體語言元素(如扭來扭去在散步),情景元素(發散性想象游戲),這些元素將整個故事的學習理解過程進行了有效的串聯,充分挖掘出原著故事中詼諧、幽默的情感元素,讓幼兒在傾聽、欣賞和游戲的過程中自由想象、表達對故事的理解,使整體課程層層遞進,環環精彩。
2、課程整體環節設計上,我注重師幼情緒、情感的挑逗與融通。如:一開始我以小動物捉迷藏的游戲,請小朋友猜猜這是誰的尾巴?小朋友們很感興趣,當小朋友猜完后,看到是小蛇,引導孩子們很自然的跟小蛇打招呼,接著以小蛇來和我們一起玩的口吻,和孩子們聽著音樂一起模仿小蛇扭動的動作,讓孩子們不由自主的和小蛇成為親密的朋友;這種情緒與情感的挑逗與融通,充分滿足了幼兒心理發展的需要及語言表現的欲望。
3、活動細節的精巧設計:
活動的每個環節較清晰,層層遞進,指導語言簡練、以游戲口吻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為他們營造了一個想說、敢說、有機會說的積極應答的語言環境。孩子們在活動中非常開心、投入,在游戲情境中體驗了語言活動的有趣。在教學重點環節處,讓幼兒根據自己觀察到的內容,發散思維大膽想象,猜測小蛇吃了什么東西?像什么?這個環節也是調動孩子原有的生活經驗,在孩子認真觀察“身體變樣了的小蛇”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猜測,鼓勵每個孩子都能投入到猜測活動中,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發現小蛇肚子的變化。孩子們對于小蛇吞咽這樣一種大膽的行為,覺得特別有趣。孩子快樂地隨教師的語言引導與動作提示,積極參與活動,大膽想象和講述,層層推開幼兒思維創想的空間,為其更廣闊的后期創想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這節課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的學習是快樂,在孩子的快樂學習中,我也倍感快樂和幸福!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2
這個月我們幼兒園陸續開展了打擊樂的公開課活動。我設計并執教了小班的打擊樂活動《好餓的小蛇》。《好餓的小蛇》原本是一本繪本故事,它里面的內容簡單,畫面有趣,很適合小班幼兒閱讀。對于幼兒來說,喜歡聽故事是他們的天性。因此,我截選這本繪本中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蘋果、香蕉、葡萄、蘋果樹四種食物作為情節,通過小蛇吃這些食物所發出的“啊嗚”聲讓幼兒進行模仿,熟悉節奏。整個打擊樂活動以內容簡單的故事形式來貫穿,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這也符合了小班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使得這堂打擊樂活動變得更豐富、有趣。活動結束后,針對這堂活動我進行了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目標定位為兩點。1.喜歡參加活動,感受樂曲的優美,能在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2.初步認識圖譜,熟悉2/4節奏型,具有初步音樂節奏感。整堂活動結束孩子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在環節的設計上還不夠完善,整堂活動偏于從故事中讓孩子掌握節奏,讓孩子在音樂中用樂器敲打感受的較少。首先,我用播放肚子“咕嚕咕嚕”的叫聲來導入好餓小蛇這個故事,孩子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在簡單有趣的故事中,我通過小蛇吃東西“啊嗚啊嗚”的聲音來導出節奏。在吃第一種第二種食物的時候孩子們很難說出節奏,在吃第三鐘食物時通過讓孩子們模仿好餓的小蛇并且結合圖譜加以引導孩子們還是能夠大膽的說出節奏的。在這個環節中缺少了讓幼兒用手敲打節奏,如果讓幼兒用手敲打可以讓幼兒感知節奏,這樣會使幼兒更容易掌握。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先欣賞音樂,再用樂器敲打節奏。但是在這個環節上,我沒有讓幼兒欣賞音樂,而是出示樂器讓幼兒跟著我看圖譜先敲打節奏一遍,然后合著音樂直接敲打節奏。因為沒有欣賞音樂,所以幼兒缺少了對音樂的了解以及對節奏的把握。雖然幼兒節奏敲打的還是比較好的,但是都是在看我的手勢,而且我在合音樂給幼兒指揮圖譜的時候出現了錯誤。從這些上面可以看出我在活動前的準備上我還不夠充分。
以前我對上打擊樂活動很難把握,不知道該如何來開展好這樣的活動,而且活動的形式也比較單一,內容不夠豐富。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經過自己的反思以及觀摩其他教師所開展的活動,我不僅找出了自己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之處,而且在這些活動中我還收獲了很多教學方式和經驗。教學水平是在一次次的教學實踐中積累的,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改正這些方面的不足,取長補短,逐漸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3
活動選取的材料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好餓的小蛇,故事中所出現的水果都是平常生活中孩子能夠接觸到的。在活動中孩子能大致說出水果的名稱或者是顏色,于是教孩子們一些新的詞,如:紅紅的,黃黃的,彎彎的等,提升幼兒已有的經驗。在整個活動中,除了語言領域的表達講述,還滲透了其他領域的元素。如:科學,一共出現了多少水果,以數序的形式讓幼兒理解。藝術:讓小朋友學著小蛇張大嘴巴,“啊嗚”吃東西的樣子,把孩子的興趣帶到了極高點。社會、健康:“你覺得小蛇這樣吃東西,好嗎?你會怎么吃東西?”幼兒回答“應該洗干凈,剝皮,一口一口吃!”在故事中教育了幼兒如何正確的飲食方法。
《好餓的小蛇》活動一改我往日對于閱讀活動形式單一、呆板的閱讀方法,以幻燈的形式和幼兒共同閱讀,整個活動在一種輕松、有趣、和諧的環境下有序、有效的進行。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猜測和想象。由此產生了能使幼兒參與互動的話題內容,在理解幼兒的基礎上,進行適宜的回應,如重復、解釋、追問等,將語言領域的指導要點發揮到了極致,使師幼之間始終保持著積極而有效的互動,既引導幼兒感受到夸張、有趣的故事情節,又提升了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較深刻地理解故事內容,提高了幼兒的主動性。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4
在百花藝術幼兒園看到一位老師上了這節課,感覺幼兒的興趣都很高,課堂氛圍很活躍,而且這個教案本身的故事內容很簡單,里面的句子大致是相同的,形聲字“啊嗚——咕嘟”給人一種幽默的感覺,非常有趣,并且結合觀看小電影形式,又加深了幼兒的記憶。因此,我選擇了這節課作為我的匯報課教學,希望幼兒在觀看畫面時,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察、猜測和想象,體驗圖畫和語言的趣味,對閱讀感興趣。與此同時,希望給幼兒開來更多的新鮮感。
在準備這節課時,出現了一些問題:首先是沒有教本,其次是課件中的小電影放不出,最后是時間緊張,未能試教。考慮到種種原因,包括自己對這節課的喜歡,最終還是選擇了這個教案,只有通過其他方式讓幼兒喜愛并接受。
結束這堂課后,發現自己的教學存在一些優勢和不足,下面就讓我細細地說說吧。
一、自我認可,發現亮點
每堂課結束總會有一些優勢與不足,就放任下,先說說自己認為的優勢吧。首先,我認為這堂課一開始自己心里很放松,一點都不緊張,不起以前好了很多,心理素質方面在不斷進步;其次在回應幼兒方面顯得更自然些。在幼兒多次舉手時,可以讓她把機會留給其他小朋友,在沒有舉手就搶答時,告訴他老師喜歡請坐著舉手的小朋友等;再次是教學中的靈活應變,原本在“發現香蕉”時的這個環節要與幼兒有一個互動,但因為圖片點擊太快了,把這一環節遺漏了,于是在上到“發現葡萄”這一環節時,我再次放入了師幼互動;最后是堅定的判斷力,原本設計的結尾在教學中被我否定了,直接在完整閱讀后以簡單的想象畫上句號,眼看時間超出了范圍,只能換種方式結束,但我不敢肯定這是好還是不好。
二、自我剖析,找出缺點
首先是我的聲音還是太輕。平時佩戴了耳麥,這次忘記了是一個疏忽,以至于有的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
然后是圖片過度太快。在理解第一張幻燈片后,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幼兒緩過神來,直接開始進入第二張幻燈片的理解中,幼兒的思緒一下子拉到了另一種狀態,導致幼兒“左顧右盼”,反應不過來。 其次是對詞句的強調不夠。在形聲字“啊嗚——咕嘟”中,應該強調幼兒學會這四個字,但我卻只是做了兩遍,讓幼兒學了一下,并沒有特別說明,沒有任何要求,只有個別認真聽的幼兒記住了。
再次是語音組織能力欠缺。在教學時,某些時候想講一句話,卻把這句話倒過來講了,在重新組織時一緊張,不僅自己覺得拗口,孩子也不是很理解。
最后是有幼兒的紀律未能完全掌握。幼兒在學習中對股市產生很大的興趣,都爭著回答問題,“我來、我來……”把手舉得高高地,這自然是一個好事,但由于搶答的幼兒較多,都紛紛跑出了座位,一下子紀律方面產生了問題,給人一種“亂”的感覺,不是很有序,再加上聲音很雜,顯得教師六神無主了。
結合以上幾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考慮得更全面。自身條件(聲線)雖然不能改變,但我會利用其他器具,盡量做得更好;課件方面,我會通過動畫、聲音等制作更新穎的畫面,可以利用或制作的教具劑量利用起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對幼兒的表現可適當給予鼓勵和表揚,維持幼兒的課堂紀律。
一次教學既是給自己展示的機會,又是給自己鍛煉的機會,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會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自己學會如何應變,并且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完善自己,向更完美的課堂邁出自己輕盈地步伐。
我相信在下次的繼續教學中,我會表現地更加出色!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5
《好餓的小蛇》內容雖然有趣但是故事情節的發展都是平行的,那么如何處理好平行的故事情節,讓幼兒從始至終興趣黯然?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單頁閱讀和跳頁閱讀相結合的方式,如在觀察理解蘋果的時候是按順序單頁閱讀,說到葡萄和果樹時就采用了看圖猜讀、到揭示結果再翻回前一頁繼續觀察的形式,緊緊調住幼兒的胃口,使得活動進行更加富有情趣和生命力。
不足之處:
1、在活動中過多的引導幼兒觀察小蛇肚子的形狀,而忽略了細節的東西。如:欣賞小蛇的不同表情。圖畫書中的讀圖更加重要,應該引導幼兒更加細致的觀察圖畫,欣賞小蛇的不同表情,感知小蛇吞下不同東西的不同感受,增加故事的意外性,更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2、活動中故事閱讀遍數,應側重點有所不同,提高活動的豐富性。第一遍,應注重讓幼兒理解圖書內容,學習完整的句式;第二遍應注重發展幼兒語言的完整性。我在活動中過多的注重了幼兒語言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圖書中隱藏的其他有意義的教育點。
通過今天的繪本閱讀的集體教學活動,我對繪本閱讀教學又有了一層新的理解和感受,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會有所提高。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6
《好餓的小蛇》是小班幼兒百讀不厭的一本經典繪本,雖然不具備太強的文學藝術性,但卻擁有吸引幼兒的趣味性、以及引發幼兒思考的邏輯性。《好餓的小蛇》題材就來源于我們的生活。里面有圓圓的蘋果,三角形的飯團等,繪本中通過讓小蛇的身體一次次的變形,讓幼兒感知物體的形狀,通過這些形象的動物讓孩子能夠了解并認識,并聯系生活中,認識形狀,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在與實物進行匹配更鞏固了幼兒對形狀的認識,幫助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感知并認識。
《指南》中提出,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幼兒在科學領域中的數學活動讓他們通過直接感知與參與獲得直接經驗。
一、激發幼兒的興趣,提高對數學活動喜愛
小班孩子年齡小,對數學概念陌生,如何激發他們的興趣?通過小班幼兒年齡的特征,在設計活動課程時應從年齡特點出發,本節課以繪本故事導入,帶領孩子通過直觀的觀看,讓孩子在故事中感受,激發了幼兒的興趣。通過小蛇吃不同形狀的食物讓幼兒感受不同的樂趣。數學興趣的培養與孩子的主動性是分不開的,要從中獲取經驗,幫助自身得到發展。
二、鼓勵幼兒大膽參與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想象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不但豐富了幼兒語言、還提高了幼兒表達能力,發現孩子很喜歡聽故事,幼兒會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展開聯想,理解實物與圖形之間的對應關系,對圖形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進一步感知圖形同時能按照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通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幼兒大膽參與,讓他能夠真正的投入到活動當中。大膽參與,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數學活動以動手操作為主,在活動中利用一些可操作性教具,將生活中的實物真正融入到課堂中,鼓勵幼兒進行大膽的嘗試。環節中的操作可以鞏固幼兒的認知,能更好的發展。
三、調動幼兒積極性,學會與同伴合作
小班年齡段幼兒,對于合作概念并不明確,需要老師通過在合作中的引導來幫助他們更好的參與其中。每位幼兒能夠真正的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能夠真正的進入到當中。在評價的過程中要讓還更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每一句鼓勵都能成為孩子們前進的動力。在與同伴分享時要讓每位幼兒說出自己心中所想,能與同伴交流和探討,激發幼兒的參與性,幫助能夠獲得提升。
本次活動讓教師通過實踐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活動中能夠進行反思,在設計課中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與發現。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7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喜歡閱讀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大膽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好餓的小蛇》繪本書、故事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示繪本《好餓的小蛇》引導幼兒觀察圖書封面
提問:封面上有什么?小蛇餓了,它會找什么吃呢?會發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1、出示小蛇吃東西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猜測。
提問:請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大膽猜測)
2、教師根據課件生動的講述故事
指導語:讓我們一起完整的聽一聽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么好東西。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蛇都找到了些什么好吃的東西?
總結:蘋果是圓圓的、紅色的;香蕉是長長的、黃色的;飯團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蘿是帶刺的。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小蛇吃東西的樣子。
雙手分開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動的表情表現“啊嗚”和“咕嘟”這兩個擬聲詞。
4、教師第二遍完整的講述故事
(1)教師和幼兒共同分享圖畫書《好餓的小蛇》
(2)教師講故事,幼兒進行大膽表演。
二、結束
討論:最后小蛇會怎樣?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后環襯和封底。
小結:小蛇吃飽了在呼呼呼的睡覺呢。
活動反思:
《好餓的小蛇》是一本適合小班年齡特征的繪本,其內容簡單、畫面有趣。整個活動,我是以PPT的形式和幼兒共同閱讀的。在活動過程中,大部分幼兒可以感受到故事的風趣幽默,能夠理解故事的情節。在活動中我采用一定的互動形式,讓幼兒主動開動腦筋,根據小蛇的形狀大膽猜想。幼兒的思維基本上是跟著我走的,在活動中幼都能被有趣的童話故事所吸引。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8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種水果身體變形的故事情節。
2、學習用恰當的詞匯描述物體的顏色與形狀,樂意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圍,初步體驗趣味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FLASH、PPT截圖)一套,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好餓的小蛇》。
PPT:這條小蛇長什么樣?看看,它在什么地方?它會干什么呢?
二、欣賞PPT課件,熟悉故事趣味內容。
1、觀察小蛇吃蘋果圖片PPT: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發現了什么?什么樣的蘋果?(教師小結蘋果的形狀和顏色)師:好餓的小蛇看到蘋果會怎樣呢?(幼兒自由想象回答)師:蘋果哪兒去了呢?小蛇的肚子變成什么樣了?(幼兒自由回答、請幼兒來指一指畫面)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蘋果的體態動作。
教師語言指導:它發現了一個圓圓的蘋果,小蛇“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蘋果吞(念這個字的時候,略慢、強調一下,并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里去了。
通過提問、模仿,幼兒集體學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2、觀察小蛇吃香蕉圖片PPT:第二天,好餓好餓的小蛇又出去散步了,它扭呀扭呀,看看小蛇變成什么樣了,你能猜出它吃了什么呢?
師:如果是香蕉,那香蕉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香蕉的體態動作:它發現了一根黃色的香蕉,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3、觀察小蛇吃掉葡萄的圖片師: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這次小蛇會吃掉了什么呢?如果是葡萄,那葡萄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葡萄的體態動作。
教師語言指導:這次好餓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啊…嗚”一口,“咕嘟”一下,“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里。
4、觀察小蛇吃掉菠蘿的圖片PPT:,好餓的小蛇還是沒有吃飽,它扭呀扭呀,這次它吃掉的又會是什么呢?瞧,這一次,小蛇變成什么樣了?多奇怪的小蛇呀,小蛇到底吃了什么東西才變成這樣奇怪的樣子呀?
PPT:如果是菠蘿,那菠蘿是什么樣子的?菠蘿的頭上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菠蘿的身體是什么樣的?是什么顏色的?
PPT:小蛇果然吃掉的是菠蘿教師幫助幼兒歸納:菠蘿的頭上是綠綠的,長著許多長長的葉子;菠蘿的身上是黃黃的、摸上去刺刺的,菠蘿吃起來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菠蘿的體態動作。
5、觀察PPT小蛇吃掉樹的圖片。(教師重點引導,鼓勵寶寶夸張表現。)PPT:第六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你們看它又發現了什么?這回,它發現了一棵結滿紅蘋果的樹。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小蛇到哪兒去了?(請幼兒來指指,小蛇的尾巴呢?頭呢?)小蛇變成了什么?
師:小蛇真調皮。老師覺得很奇怪,小蛇是怎么把小樹吃下去的?
引導寶寶用簡單的語言講出小蛇爬樹、翻身、吞等等動作。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小樹的體態動作。
教師語言指導:小蛇真調皮,它扭來扭去,扭來扭去,爬上小樹,爬到高高的上面,張開大嘴巴,“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樹都吞了下去,變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樹。哈哈!
三、完整欣賞,體會故事的滑稽與幽默。
1、師:我們再一起看看小蛇吃了那些東西?
2、教師簡單針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體會故事的滑稽與幽默。
鼓勵寶寶再次觀察故事結尾處(小蛇背后)的小樹林。
師:寶寶仔細看,小蛇背后的小樹林好象有什么變化呀?怎么會少一顆樹的?你們覺得這棵樹好吃嗎?
教師小結:真是一只好餓的小蛇,竟然連小樹也吃掉了,它看見什么吃什么,吃了什么形狀的東西,肚子就變成什么形狀,真好玩,真有趣。吃飽了的小蛇呼呼大睡起來。
四、模仿小蛇找東西吃,大膽表現故事中的擬聲詞1、看著小蛇吃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老師也餓了也想找些好吃的東西來吃,你們想不想啊!那我們就學這小蛇的樣子來找些好吃的好不好呀!
2、(將水果放在的不同位置)請小朋友帶上頭飾,模仿小蛇進行情景表演。
3、提問:你吃了什么,肚子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五、引導孩子,學習吃東西的正確方法。
1、你們覺得小蛇這樣吃東西好嗎?為什么?
2、教師歸納幼兒講述內容,進行簡單小結:我們小朋友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咽,千萬不能學小蛇,啊嗚一口、咕嘟一下吞到肚子里,小肚皮要撐壞的。
六、幼兒模仿小蛇的各種動作,隨音樂自由出活動室。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小蛇的各種動作,在歡快、悠揚的音樂聲中自由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興趣濃厚,生動形象的PPT圖片及動畫,能提高幼兒融入活動的能力,但是有一些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孩子,沒有能夠得到重視。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9
繪本《好餓的小蛇》是我十分喜歡的一本繪本書,內容簡單,畫面有趣,孩子們都十分喜歡看。在和師傅閆彩紅老師幾次商量斟酌后,最終選擇了這節課作為我在一幼的第一次公開課展示,希望幼兒在觀看畫面時,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察、猜測和想象,體驗圖畫和語言的趣味,對閱讀感興趣。與此同時,希望給幼兒帶來更多的新鮮感。
在準備這節課時,我的師傅閆老師在教具選擇、語言組織等各個方面都給予了我許多的幫助和支持,我自己同時也十分認真地準備。
公開課結束之后的教研活動上,各位老師給我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
讓我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優勢和不足,下面我將對自己本次公開課進行如下反思。
一、自我認可,發現亮點
每堂課結束總會有一些優勢與不足,下面我先說說自己認為的優勢吧。首先,我認為這堂課一開始自己心里很放松,一點都不緊張,教姿教態比較自然得體。再次是教學中的靈活應變,原本在“發現香蕉”時的這個環節要與幼兒有一個互動,但因為圖片點擊太快了,把這一環節遺漏了,于是在上到“發現葡萄”這一環節時,我再次放入了師幼互動;最后是堅定的判斷力,原本設計的結尾在教學中被我否定了,直接在完整閱讀后以簡單的想象畫上句號,眼看時間超出了范圍,只能換種方式結束,但我不敢肯定這是好還是不好。
二、自我剖析,找出缺點
首先是圖片播放的速度太快。在理解第一張幻燈片后,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幼兒緩過神來,直接開始進入第二張幻燈片的理解中,沒能引導孩子先說,激發孩子去探索的積極性。其次是對詞句的強調不夠。在形聲詞“啊嗚——咕嘟”中,應該強調幼兒學會這四個字,但我卻只是做了兩遍,讓幼兒學了一下,并沒有特別說明,沒有任何要求,只有個別認真聽的幼兒記住了。
再次是語言組織能力欠缺。在教學時,某些時候想講一句話,卻把這句話倒過來講了,在重新組織時一緊張,不僅自己覺得拗口,孩子也不是很理解。如果在語言方面能夠更加生動、形象,那么也就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加深去畫面的理解。
還有就是教具準備方面:我準備了桃子、西瓜、草莓圖片和小蛇頭飾。制作桃子圖片時,為了更形象,顏色選擇了漸變色,形狀選擇了桃子形,導致在提問孩子時,孩子無法明確的回答。還有就是游戲時準備的圖片局限在水果這一區域,沒有多元化。
最后是課堂活動結束時,我組織孩子們去上廁所準備喝水。沒能讓孩子一起去戶***與一下剛才的游戲,從而更加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這方面考慮比較欠缺,在以后的課堂中應當多加注意。
結合以上幾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考慮得更全面。盡量做得更好;課件方面,我會通過動畫、聲音等制作更新穎的畫面,可以利用或制作的教具利用起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對幼兒的表現可適當給予鼓勵和表揚,維持幼兒的課堂紀律,注意組織課堂語言。
一次教學公開課既是給自己展示的機會,又是給自己鍛煉的機會,在這次教學中,我發現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找出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相信在我的師傅閆老師這樣優秀的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結合我自身的不斷努力下,不斷完善自己,向更完美的課堂邁出自己輕盈地步伐。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07-03
小班教學反思《好餓的小蛇》09-23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范文07-03
《好餓的小蛇》小班教學反思01-22
《好餓的小蛇》教學設計07-28
好餓的小蛇教學反思(通用5篇)11-25
好餓的小蛇說課稿06-25
好餓的小蛇教案09-10
《好餓的小蛇》的感想03-11
好餓的小蛇教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