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同學》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1
——讓《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與生活攜起手來
我們眼中的《品德與生活》課和《品德與社會》課,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來,又回歸到學生的生活實際當中去的,既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本著這樣一個理念,才能更好地落實課程標準。新課程要求關注每一位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育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體現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因此,我們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創設情景,利用生活事件、運用生活問題等,去引導孩子聽一聽各種問題,引導他們去思考,讓他們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看法,在生活體驗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進一步“學會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新課程理念也倡導品德教學回歸生活,強調以兒童現實生活為課程基礎。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在品德教學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做到有實效性、針對性。多年來我一直從事品德課的教學工作,更加意識到品德課程要注重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對學生實施良好的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本案例中的教學得以成功,就在于始終貫穿了課標的這一要求。
《品德與社會》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因此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實現教育生活化。
1、將學生的現實生活引進課程資源。
教材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學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經驗、感知體驗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和“拓展教學空間”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克服脫離兒童生活實際、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學中,我盡力做到把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品德與社會課是一種開放的期待著教師自己去完成的教材。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一起長大》中《夸夸我的同學》這個話題時,本主題活動內容緊承上一主題,從“我”引向他人,引導學生發現同學身上的優點,由衷地贊賞他人,吸取他人的長處,并從中感受到愉悅。通過本課教學,幫助學生體會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點,學會真誠地欣賞別人的優點,并虛心學習,有助于學生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幫助其他同學建立自信心,也會給學生帶來愉悅的體驗。教材提供了比較典型的實例來突出教學目標,課文圖文并茂,所取例子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但是教材所提供的是學生生活情景的某幾個范例,是虛擬的情境。在學生們的生活中,與小伙伴相處的事例是豐富多樣的。因此本課題的教學必須還原學生的生活,從學生身邊的實事入手,讓他們從自己和伙伴的事例中吸取經驗和教訓,這樣才能真正入情、入腦,進行自我教育。
在這堂課設計中,主要以課本為依據,依托學生的生活,力求創造生活化的課堂,讓“教者輕松,學者愉快”,盡可能地做到無痕活動,使課堂有目標有吸力。
2、在活動中體驗,在感受中提高。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活動型課程,強調選擇兒童熟悉的、感興趣的、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作為活動設計的內容,它可以超越教材,超越課堂,向學生真實的生活延伸。因為《夸夸我的同學》這個課的教學內容源于兒童生活,貼近兒童的生活,所以在課堂中彼此之間就會產生情感的觸動。課堂上,學生是那么真誠地夸獎同學們的優點,真實、坦誠地展露自己的內心感受。我作為執教者在傾聽學生發言時既肯定了學生的獨特感受,還抓住了一些細節、閃光之處、斟酌之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加以凝練,總結提升,激發學生和同學相處時的積極情感。特別是在讓學生下座位夸同學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同學的贊賞之情時,把學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在整個活動中,我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置情境,把學生引到各個情境中去體驗感受得到夸獎的喜悅,感受伙伴之間友情的樂趣。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在19世紀提出了“實踐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種觀點。她形象地解釋:一件事,我聽到了隨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記住了;做了,很自然地就理解了。對學生來說,聽到的容易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親身體驗的才能刻骨銘心,終身難忘。教學中,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獲得真切的體驗。就在這樣的體驗中,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他人有了心靈的共鳴。
在訓練策略上,注意了“多個回合,多向互動”,在“找優點”、“夸優點”、“學優點”的教學環節中,進行了不同層面、不同形式的交流。在互動形式上,注意了多層面、有重點,師生之間采用了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群體的互動等多種形式,生生之間采用了個體之間、小組之間、個體與小組之間、小組與全班之間,全班自由組合等多種形式的互動。在這些多層面、多形式、多回合的互動交流中,滲入了教師的指導、示范,營造了寬松氛圍,引導著學生由單調到豐富、由表面到深層、由生硬到和諧。到寫“優點卡”這一環節時,學生基本上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夸獎對象、夸獎方法,獲取、整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這種接近生活自然狀態的訓練中,學生的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2
《指南》中的藝術領域提到: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遍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在美術活動組織過程中,作為老師我也一直在轉變著自己的觀念,以最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那些在我們大人眼里“四不像”的作品,卻是孩子們內心最真實的一面。在我們班級的美術作品欄中,千篇一律的作品漸漸少了,孩子們的自由創作和自由發揮展露出來了。
在今天的美術活動《我的好朋友》中,我們收集了一些蛋糕盤子作為創作的原材料,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想象和打扮。我將活動分為4個主要環節,引入、觀察自己的好朋友、繪畫、展示作品介紹自己的好朋友。活動中不為幼兒提供范畫,讓幼兒通過觀察自己的好朋友,自由大膽的創造繪畫。活動的氣氛是熱鬧的,小朋友們的繪畫作品是充滿童趣的。他們可以清楚的介紹自己的作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畫的是誰?他們對于這種沒有限制的繪畫活動充滿了興趣。這讓教師再一次的深刻體會到指南的教育建議內涵,不要為了追求“完美”的效果,而去約束孩子們的天馬行空的創作,讓孩子們進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受到束縛。在這方面也是今后要繼續注意的方向。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3
經歷了才明白……
作為一名剛踏入工作崗位第二年的新教師來說,我是幸運的,因為代表聯豐小學參加小欖鎮語文口語交際(作文)大賽這么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給予了我。我是幸福的,因為在身邊有領導的關心和朋友的支持。有體驗才會有感悟,有感悟才會有收獲,有收獲才會有成長,有成長才會有進步。經歷了這一次活動,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自身能力的薄弱。
一、弄明白了比什么都重要
何謂“口語交際”?這是我第一次上完課后劉校長問我的第一個問題。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應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如今人教版語文書中,從一年級開始就設有口語交際這一環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因此,培養學生把話說清楚說明白,說得通順流暢,讓對方聽得懂,是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的一個重要目標。
1、創設“語境”,讓學生有話可說。
李吉林老師曾說:“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在《夸夸我的同學》中。“請同學們接下來瞪大眼睛,豎起耳朵,認真聽自己看,待會我可是有小問題的。”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趣味性,但是又給他們安排了任務。隨后播放錄像,學生都目不轉睛的死盯這大屏幕,此時此刻學生已經明白了夸什么,怎么夸。就不要過多的講解夸獎的要求,而在與學生的談話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歸納、板書出來了。
2、多向互動,發展學生的“語技”。
口語交際最大的特點就是雙向或多向互動的交際方式。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在交換思想、看法、意見時進行的心與心的對話。其對話過程構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交際關系,形成多向互動的交際方式。隨之,在互動的過程當中促使交流逐步深入。在《夸夸我的同學》一課的訓練當中,首先是學生向老師匯報,列舉我們班級同學的優點。此環節是讓學生更清楚的明白有哪些優點可以夸獎。其次到小組討論,讓學生夸獎同桌,老師當。此環節是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讓面對面的相互夸獎。與此同時讓學生來評價,從而促使學生更有效的掌握運用夸獎的要求。再次讓學生下座位去主動的夸獎別人,在進行“相互促進”這一環節時,學生基本上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交際對象、交流方法,獲取、整理自己所需要的交流信息。在這種接近生活自然狀態的訓練中,學生的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
3、拓展延伸,引向生活實踐
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種綜合能力,它的培養訓練應該與社會生活融合在一起,不能局限于課堂,在課堂中止步。在本次口語交際課的結課時,我針對現在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的這一弱點,號召同學們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多地去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感受到發現別人的優點是一種快樂,同時對自身也是一種促進。通過“羅麗斯先生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夸獎的力量是無窮的、是偉大的、是神奇的。更加激勵了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多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并真誠的去贊美別人。通過這樣一節課,讓我對口語交際有了一個全新的詮釋。
二、成長需要打磨
好課是靠周而復始的“磨”出來的!《夸夸我的同學》這個課題我試教上了6次,正式上了2次,其中有淚水也有歡笑。這樣的磨課是痛苦的同時也是幸福的。因為這也是促使我成長的加速器。
反思之一:
飛快地從教室走出來,片刻都不想停留。課堂感想就兩個字“失敗”,此時的心情百感交集。
本次口語交際課,我的設計是針對現在的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的這一弱點,號召同學們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多地去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感受到發現別人的優點是一種快樂,同時對自身也是一種促進。最后我適時送上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一句話“只是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快樂兩個月”,更加激勵了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多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并真誠的去贊美別人。知道不代表真正能做到,做到不代表真正明白!此時此刻想法已成泡影。失敗總有原因,只有客觀的分析,勇敢的面對才有可能使得自己獲得下一次的成功!對于本節課失敗的原因分析如下:
從課的結構上來說,整堂課我完全沒有把握。其主要原因是沒有備學生,沒有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口語交際課就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在交換思想、看法、意見時進行的心與心的對話。然而,口語交際課學生的回答是沒有辦法預設的。由于事先自己沒有收集大量的資料,當好幾個學生不知如何夸獎時,心中便已沒了方向,不知采取怎樣的方法進行有效的引導,課堂機制極度欠缺。學生不懂,老師不引。慢慢的整堂課變得死氣沉沉,看不見高高舉起的小手,以至于原本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上被自己改得面目全非,體無完膚。更重要的是自己都沒有學會夸獎學生。
反思:如何讓學生有話可說?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4
懂得夸獎,是人際交往的一種藝術。適當地得到夸獎,是人得到尊重和鼓勵的一種體現。受人稱贊,被人尊重能使人感受到自身的價值。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贊賞,小學生更是如此,他們渴望得到成人和同齡人的認可和表揚,因而培養學生在交往中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優勢,對于別人的長處能由衷地提出贊賞之情,從而激發對方與自己交往的熱情,也提高了自身的交際水平。因此,本次的口語交際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
一、創設語境,激發學生的說話欲望。
要讓學生開口說話,就必須培養一定的說話環境。因此,在進行本次口語交際教學時,我創設了一組學生易說的交際情境。首先,我借和同學們聊天,了解他們的姓名和愛好,積極地發現他們的優點,多夸獎他們,使他們易于說、樂于說。然后借卡耐基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夸獎的作用相當大,從而激發學生想學夸獎、想夸獎以及被夸獎的欲望。
二、多種方式互動,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課表面上是語言與語言的交流,其實它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心靈的溝通。在本次的口語交際過程中,老師通過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全班夸的方式積極地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在學習夸獎的過程中易發現,通過語言體會到發現的樂趣;在練習夸獎的過程中,通過語言體會到運用的樂趣;在拓展中,讓情感得到升華。這就不僅僅是在進行交際的訓練,而是進一步升華,訓練學生的情感領悟能力。特別是在全班范圍夸的時候,學生走下座位,使教學不局限于學生的座位,也激發了學生交際的愿望,也使他們的交際愿望得以實現,體會到交際的樂趣。
三、拓展延伸,使課堂與社會生活相結合。
葉圣陶前輩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口語交際座位一種綜合能力,它的訓練必然與社會生活聯系在一起,不能局限于課堂。所以,在本次口語交際教學時,我積極引導學生多多地去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體會到發現別人的優點也是一種快樂,同時也可以改變自身存在的一些比較有偏見的看法。最后,伴隨純凈的音樂我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好話一舉三冬暖,一句誠懇的夸獎,能使別人如沐春風!”使學生在動聽的音樂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也使本課的主題得到升華!
但是,“人無完人”,我想每一節課業如此。在本次口語交際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小小的遺憾。比如:師生、生生之間的評價不夠到位,個別學生的口語表達還不夠自然流暢。這就需要老師應更進一步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充實自己的文化底蘊,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5
口語交際是一種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形式,不僅要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從參與表達交流,到樂于表達交流,再到善于表達交流,本次口語交際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的。
一、創設語境,激發學生的交際欲望。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而這種言語交際活動,離不開“特定的環境”。因此,在進行本次“口語交際”教學時,我精心創設了一組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
首先,我借羅丹的一句至理名言來啟發學生走向情境。然后讓學生看一段錄像,引導學生走進情境,從而激發了學生相夸的欲望。
二、多向互動,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課與其說是語言與語言的交流,還不如說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在交換思想、看法、意見時進行的心與心的對話。其對話過程構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交際關系,形成多向互動的交際方式。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創造條件使學生由單向個體轉化為不同的雙向群體,并在雙向互動中進行動態的口語交際訓練。在《夸夸我的同學》一課的訓練策略上,學生在小組互夸后師示范作小,然后鼓勵學生大膽照著老師采訪,在采訪的過程中,實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交際關系。引導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夸也是為了實現多向互動。在本節口語交際課中我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項請聽眾來轉述聽到的內容,較好的檢測了學生善于傾聽的能力。通過以上一系列的多項互動活動,使學生“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課堂環境,積極主動地參與交際,在多向互動中鍛煉了語言表達的能力,也學會了與人交往的基本禮儀,突出了“口語交際”中“交際”這一特點。
在教學中,我克服了口語交際“獨白化”的傾向,注重了“多個回合,多向互動”。在互動形式上注意了多層面、有重點,師生之間采用了教師與學生個性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群體的互動。在這些多層面、多形式、多回合的互動交流中,滲入了教師的指導、示范,創設了交際情境,營造了交際氛圍,引導著學生的交際由單調到豐富,由表面到深層,由生硬到和諧。在進行“相互促進”這一環節時,學生基本上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交際對象、交流方法,獲取、整理自己所需要的交流信息。在這種接近生活自然狀態的訓練中,學生的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
三、拓展延伸,把課堂引向生活實踐。
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種綜合能力,它的訓練應該與社會生活融合在一起,不能局限于課堂,在課堂中止步。所以每一次結課,我們還應將學生的視角指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引導學生在真正的社會大課堂中進行口語交際,從而使學生形成積極、富有成效的與人交往的能力和處理事情的能力。在本次口語交際課的結課時,我針對現在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的這一弱點,號召同學們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多地去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感受到發現別人的優點是一種快樂,同時對自身也是一種促進。最后我適時送上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一句話“只是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快樂兩個月”,更加激勵了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多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并真誠的去贊美別人。
教育始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本次口語交際課中,也存在著一個小小的遺憾。在運用不同的方法來有創意的夸同學時,有一個組的代表采用了“猜一猜”的方式,可能是選擇的事例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導致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出現一點小小的錯誤。但是我想,比結果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準備匯報的過程中,實現了合作狀態下的口語交際,體驗了合作的快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生活的交際中,總會出現一些這樣那樣尷尬的情況,這個小小的意外,倒可以鍛煉學生隨機應對的能力。而且,通過本次教學,我更加明確了今后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該如何來突出“交際”的特點,也對“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與認識。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6
今天聽了《夸夸我的同學》口語交際課,與其說口語交際課是語言與語言的交流,還不如說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在交換思想、看法、意見時進行的心與心的對話。其對話過程構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交際關系,形成多向互動的交際方式。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創造條件使學生由單向個體轉化為不同的雙向群體,并在雙向互動中進行動態的口語交際訓練。
在《夸夸我的同學》一課的訓練策略上,教師先由故事引入,引出夸獎的作用是如此之大,甚至可以改變人的一人,然后通過一段視頻,引導學生發現身邊同學的有點,并從視頻中知道學生進行夸獎時應注意的問題:事情要講完整;態度要真誠;這樣,既讓學生學的有興趣,也能貼近學生的生活,更讓學生能從身邊的事情中有話可講。這就達到了口語交際的目的。在生師生互動的交際關系,轉化為生生互動,引導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夸也是為了實現多向互動。通過以上一系列的多項互動活動,使學生“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課堂環境,積極主動地參與交際,在多向互動中鍛煉了語言表達的能力,也學會了與人交往的基本禮儀,突出了“口語交際”中“交際”這一特點。
在教學中,何老師克服了口語交際“獨白化”的傾向,注重了“多個回合,多向互動”。在互動形式上注意了多層面、有重點,師生之間采用了教師與學生個性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群體的互動。在這些多層面、多形式、多回合的互動交流中,滲入了教師的指導、示范,創設了交際情境,營造了交際氛圍,引導著學生的交際由單調到豐富,由表面到深層,由生硬到和諧。在進行“相互促進”這一環節時,學生基本上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交際對象、交流方法,獲取、整理自己所需要的交流信息。在這種接近生活自然狀態的訓練中,學生的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
另一方面,何老師還注重拓展延伸,把課堂引向生活實踐。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種綜合能力,它的訓練應該與社會生活融合在一起,不能局限于課堂,在課堂中止步。所以,何老師把夸夸我的同學,引申到社會上值得我們夸獎的人,讓學生也來說說有誰,并對他們進行夸獎。這不但使學生真正學會夸獎,還能讓學生得到思想教育。
在本次口語交際課時,何老師針對現在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的這一弱點,號召同學們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多地去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感受到發現別人的優點是一種快樂,同時對自身也是一種促進。最后我適時送上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一句話“只是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快樂兩月”,更加激勵了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多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并真誠的去贊美別人。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7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有話可說。
為學生巧妙地創設情境,使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和暢所欲言的表達,積極地觀察、思考、表達。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小組互夸”、“現場采訪”“交流匯報”“猜猜他是誰”等環節,努力把口語交際的訓練置身于真實的情景中,從而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在交際中體驗到語言的魅力,獲得身心愉悅和審美感受。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夸自己身邊的人,學生有話可說,情緒極高,說的也入情入理,我在其中角色就是一個聽眾、發問者或是適當點撥的參與者。
二、適當引導,關注課堂生成
課堂上我們可以大膽嘗試讓學生暢所欲言,但這決不是指允許他們放任自流,口語課除了要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方式、交流的意識和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適當引導。比如學生在有個學生在夸獎別人的時候,用食指指著別人,我知道,這只是學生平時的一個習慣動作,我認真地告訴他,在和別人交流時,這樣的動作如果改成“請”的手勢會更好,更有禮貌。在第一次試教課上,有個學生,當我叫他夸夸同桌的時候,他馬上大聲地說“他沒有優點,他經常都受老師批評的。”教室里頓時哄堂大笑,我看到他同桌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我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對站起來的同學說“每個人都有優點,有時只是我們觀察得不夠細致,我從這同學低下頭的表現就知道他肯定是個知錯能改的好孩子了,我也相信他以后受到的批評會越來越少!”接著,我還乘機跟他們說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肯定的共同心理,并告訴他們平時應該多去看別人的長處,而不是短處。即使別人有缺點,我們也應該委婉地,有藝術地批評指正。看到同學們的微微點頭,我知道,這一課堂上小小的插曲對他們以后的口語交際也是大有成效的。
三、運用多元評價,調節課堂氣氛
在課堂上,我們要有多元評價的意識,重視評價過程。學生有令人滿意的表現,多以鼓勵、表揚等積極評價來激勵學生再接再厲,對于學生不盡讓人滿意的表現我們也應該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8
作文是一種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創造性的作業,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思維的重要渠道,它為學生創造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但中年級任教老師可能都有這個共同的感受“教學生作文難,教學生初學作文更難”。而今天看見劉老師在《我的同學》這堂習作訓練課,面對三年級初學寫作的孩子們,把課上得有條不紊、扎實有效,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中掌握寫作的技巧,我感慨良多。下面就劉老師的這節習作課談談我的感受。
一、注重課前準備,獎罰得當。
劉老師在課前注重與學生交流,讓孩子們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并對發言積極的小朋友進行表揚及給予獎章獎勵。大多數孩子都積極主動展示自己,使孩子們得到進一步的互相了解,也為下面的講課進行了鋪墊。同時因為孩子們在課前已進行過比較充分的準備,所以他們對本節課內容不感到陌生,課堂氣氛輕松而不哄鬧,井然有序。
二、游戲先行,激趣導入。
劉老師用“猜一猜”的游戲導入新課,首先出示一段話,描寫班內同學的外貌、興趣愛好和特長等,然后讓學生猜出同學的名字,這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踴躍參與,以一種輕松的狀態進入學習。她結合身邊生活,采用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動,這既豐富了習作教學的內容和情境,也激發學生學習習作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三、重視學生的個性培養,創新能力的引導。
三年級習作課程標準中要求:“能讓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圖、聽范文,引導學生應按順序來描述人物,并懂得抓住一件典型具體的事去表現人物的特點。同學們都踴躍舉手搶著發言,在老師的表揚和鼓勵中回答得非常好,且各異奇趣。在同學們介紹同學特點進行多方面的探討后,劉老師進行總結,并將寫這篇作文要注意的事項對同學們進行小點講說,讓學生對這些小點理解并注意運用到習作當中去。在學生們理解和掌握后,讓孩子們以《我的同學》先進行一小段說話訓練,在說話練習中,激發他們的聯想和想象,給予鼓勵,讓他們在此基礎上再聯想其他內容,發散學生們的思維,在聽、說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聯想與想象,以期寫出符合自己個性和想法的富有創新精神的文章。
四、重視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掌控課堂。
新的課程標準中要求以學生為主,劉老師很好地把握住了這一點。對于寫作,這是一般學生都挺害怕的事,要么不會寫,要么不想寫,要么思維過于活躍而調皮搗蛋,攪亂課堂秩序,讓其他學生也不能好好聽課。對于這些問題劉老師都很好地把握住了:通過老師的提問與指導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獎章的獎勵與鼓勵性的話語讓學生們敢于說話,大膽發言;示范性安靜動作和對表現好的孩子給予獎勵給學生樹立榜樣。這樣,不僅讓學生能積極有序地發言,同時也讓老師能更好地給予指導,讓學生們都能更好的聽課。
劉老師能把一堂習作課上得如此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特別是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的把握上讓我感到驚嘆。但我還是有一點小小的建議:因為班級學生較多,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和回答問題上都有不同的反映,如果老師只喊那些舉手活躍的孩子,而忽視了那些本來就膽小自卑的孩子,這樣對這些孩子的成長或多或少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其實那些問題都不難,不用擔心孩子們回答不出,應都給他們以機會與鼓勵。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9
這是學生第一次進行寫生練習。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人物寫生有較大的難度,但也有他們的優勢。因為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膽子較大,敢于去畫、去表現人物;他們用筆大膽,線條流暢,無拘束。
這一課的重點在于讓學生抓住人物的特征,表現出他們的個性來。在教學中,教師力求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發現人物的相貌特征,重在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嘗試運用寫生的方法來給同學畫張像,同時也增進了學生間的友誼。
1、引導學生主動觀察。讓學生對不同特征的人物進行觀察,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去發現。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敏銳的觀察能力。
2、欣賞比較。根據學生對不同人物特征的發現,利用媒體進行相對應的比較觀察。通過和媒體有一個相對應的直觀觀察、比較,讓學生能更易于概括和理解人物不同的特征。
3、“給同學畫像”這個環節,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由師生共同組合完成一幅人物畫像,師生互動。這個過程不但使整個課堂氣氛達到了一個高潮,也將知識與技能有了一個有機的結合,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10
《夸夸我的同學》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中的口語交際訓練。安排此次口語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多從同學身上發現優點,真心實意地贊揚同學,在交際過程中增進同學情誼,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為了能更好地使用本課程資源,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建議教學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調查了解,做到胸有成竹
本話題是夸獎自己身邊的同學,是以真人真事為情境展開的交際,教師即使面對的是自己班的學生,也可能對學生平時的一些細節表現不是特別了解。如果在課前能布置學生收集同學值得夸獎的具體事例(可制作一張相應的表格讓學生預習時填寫),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如何夸得好就會得心應手,學生也能侃侃而談,交際的`效果會更好。對于借班上課的老師,課前更要對學生的情況摸底,尤其是對班上特別優秀的學生要了解得詳細一些,以便在引導學生用具體事例來夸獎同學時,能靈活巧妙地點撥。
二、使用照片,增加真實感
因為我在研磨這節課的過程中都是借班上課的,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所以導入此課的PPT采用的是一些卡通小朋友樂于助人、有特長、關心集體等方面的圖片,如果是在自己執教的班上這節課,PPT的第一張、第二張都可以是班上學生愛學習、愛勞動、有特長等的相片,這樣更有真實感,一下子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勾起學生交際的欲望。
三、巧妙點撥,避免單調重復
在學生進行言語交際時,教師要留心傾聽學生的發言,發現學生出現重復單調的語言,教師要及時發現并進行引導。例如可用“先總后分”式的:“××真……有一次……(具體例子)。” “××是一個……的同學。有一次,……(具體例子)。”還可以引導“先分后總”式的: “有一次,……(具體例子)。××真是一個愛勞動的同學。”等等。至于什么時候學生用什么句式,教師要相機點撥。
四、創設形式,提高交際興趣
口語交際是聽說雙方的互動過程。但《夸夸我的同學》這個話題如果不注意引導,很容易上成“你夸我,我夸你”的獨白式,所以老師要盡可能地創設多種互動的交際形式。如學生甲夸完學生乙后,老師可及時引導學生乙反過來夸學生甲。另外,學生之間的評價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互動機會。如某學生說完后,教師及時引導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這也是提供給學生交際的機會。有些交際的情境要根據班級實際來創設。例如我在與香港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小學的教學交流活動中執教此課時,考慮到“招聘《校園報》小記者”這一環節不適合香港的小學生,所以我將此環節改為香港翡翠臺的一個兒童節目——“放學ICU”,請學生來當“放學ICU”的小嘉賓,節目的主題就是“夸夸我的同學”,要求“小嘉賓”們上臺來結合具體的事例夸夸自己的同學,讓下面的同學評一評哪位“小嘉賓”的口才最佳。這樣,課堂氣氛更活躍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五、關注細節,營造 “夸獎”氛圍
因為此次交際的內容是“夸獎”,而夸獎能給人帶來愉悅,所以教師要注意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動作都帶有夸獎的意識,使整節課沉浸在濃濃的夸獎味兒中。如課伊始,就可夸獎學生坐得端正,夸獎學生的小眼睛亮晶晶的;在課中,始終不忘記對每一個學生給予關注及欣賞,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來自老師及同學的真誠贊美,使課堂的氛圍與交際話題始終吻合。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11
口語交際是一種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形式,不僅要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從參與表達交流,到樂于表達交流,再到善于表達交流,本次口語交際課教師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的。
一、創設語境,導入夸獎。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而這種言語交際活動,離不開“特定的環境”。因此,在進行本次“口語交際”教學時,教師精心創設了一組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如:首先課前聊天,師生互相談論、表揚優點,
活躍課堂氣氛。接著故事導入,教師講《改變一生的夸獎》的故事。引導學生明白夸獎的作用大。引導學生走進情境,從而激發了學生相夸的欲望。
二、多向互動,感悟方法,學習夸獎。
口語交際課與其說是語言與語言的交流,還不如說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在交換思想、看法、意見時進行的心與心的對話。所以要學習夸獎,先看看別人是怎樣夸獎。讓學生觀看視頻《大掃除后微微做好事》,學習夸獎的方法之一內容------完整。接著看反面教材《小法官自夸》,學習夸獎的方法之二語言------恰當。然后引導學生回憶《狐貍與烏鴉》的故事,理解夸獎方法之三態度------真誠。通過以上訓練,教師還克服了口語交際“獨白化”的傾向,注意了“多個回合,多向互動”,在“找優點”、“夸優點”、“學優點”的教學環節中,進行了不同層面、不同形式的交流。在互動形式上,注意了多層面、有重點,師生之間采用了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群體的互動等多種形式,生生之間采用了個體之間、小組之間、個體與小組之間、小組與全班之間,全班自由組合等多種形式的互動。在這些多層面、多形式、多回合的互動交流中,滲入了教師的指導、示范,創設了交際情境,營造了交際氛圍,引導著學生的交際由單調到豐富、由表面到深層、由生硬到和諧。到“學優點”這一環節時,學生基本上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交際對象、交流方法,獲取、整理自己所需要的交流信息。在這種接近生活自然狀態的訓練中,學生的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
三、拓展延伸,擴大夸獎范圍。
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種綜合能力,它的訓練應該與社會生活融合在一起,不能局限于課堂,在課堂中止步。所以每一次結課,我們還應將學生的視角指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引導學生在真正的社會大課堂中進行口語交際,從而使學生形成積極、富有成效的與人交往的能力和處理事情的能力。在本次口語交際課的結課時,教師針對現在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的這一弱點,號召同學們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多地去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感受到發現別人的優點是一種快樂,同時對自身也是一種促進。最后教師適時送上一句名
言好話一句三冬暖,一句誠懇的夸獎,能使別人如沐春風,更加激勵了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多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并真誠的去贊美別人。
教育始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本次口語交際課中,也存在著一個小小的遺憾。在運用不同的方法來有創意的夸同學時,學生夸獎話題放不開,還要日后繼續努力,同時,通過本次教學,我更加明確了口語交際教學中如何突出“交際”的特點,也對“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1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本次口語交際教學,我貫穿課標的這一要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的。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有話可說。
巧妙地創設課堂情境,學生才會饒有興趣地、主動地投入到說話訓練中去,才會積極地觀察、思考、想象,他們的語言才會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因而在教學中,本人設計了“找優點”“夸優點”“學優點”等環節的情景,努力把口語交際的訓練置身于真實的情景中,從而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在交際中體驗到語言的魅力,獲得身心愉悅和審美感受。
在進行本次“口語交際”教學時,我精心創設了一組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首先,我借羅丹的一句至理名言來啟發學生走向情境。然后讓學生看一段錄像,引導學生走進情境,從而激發了學生想夸的欲望。
二、多向互動,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在訓練策略上,我克服了口語交際“獨白化”的傾向,注意了“多個回合,多向互動”,在“找優點”、“夸優點”、“學優點”的教學環節中,進行了不同層面、不同形式的交流。在互動形式上,注意了多層面、有重點,師生之間采用了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群體的互動等多種形式,學生與學生之間采用了個體之間、小組之間、個體與小組之間、小組與全班之間,全班自由組合等多種形式的互動。
在這些多層面、多形式、多回合的互動交流中,滲入了教師的指導、示范,創設了交際情境,營造了交際氛圍,引導著學生的交際由單調到豐富、由表面到深層、由生硬到和諧。到“學優點”這一環節時,學生基本上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交際對象、交流方法,獲取、整理自己所需要的交流信息。在這種接近生活自然狀態的訓練中,學生的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
但由于準備還不夠充分,在運用不同的方法“巧夸優點”這一個小環節中,個別小組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這是本次教學中的一個小遺憾。但我想,比結果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準備匯報的過程中實踐了合作狀態下的口語交際,體驗了合作的快樂。
通過本次教學,我更加明確了口語交際教學中如何突出“交際”的特點,也對“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13
這是學生第一次進行人物寫生練習。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人物寫生有較大的難度,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因為中年級的學生,他們用筆大膽,線條流暢,無拘束。
由于教室空間限制,請學生到講臺上做模特,其他學生繪畫的這種方式不適合,所以我用相機拍了幾位同學的肖像,制作成幻燈片,大屏幕播放提供給孩子們進行觀察寫生。
我將本課的重點放在讓學生運用線描方法,抓住人物的特征,表現出人物的特點來。在教學中,教師力求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發現人物的相貌特征,重在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嘗試運用寫生的方法來給同學畫張像,增進學生間的友誼。
1、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先請兩位高矮、胖瘦、五官對比鮮明的學生站到講臺上,讓學生對不同特征的人物進行比較觀察,同時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去發現,找到正確的觀察方法,比如:正面和側面的人物有和不同?等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敏銳的觀察能力。
2、欣賞比較。根據學生對不同人物特征的發現,運用課件進行相對應的比較觀察訓練。讓學生能更易于概括和理解人物不同的特征。
3、在繪畫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對人物的五官特征分析和概括,用簡練的線條,簡要、甚至是夸張的描繪出人物特征,本節課孩子們表現的興致盎然,非常投入,不論是構圖還是線條的表現力方面都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這是一節成功的寫生課。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10-01
《我的同學》教學反思10-01
夸夸我的同學教學反思06-29
《夸夸我的同學》教學反思02-12
《夸夸我的同學》的教學反思06-10
《夸夸我的同學》的教學反思10-01
適當的夸夸我的同學教學反思07-07
關于《夸夸我的同學》教學反思07-03
夸夸我的同學的教學反思及建議07-13
《夸夸我的同學》的教學反思范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