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1
對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的三種情況,學生都比較熟悉,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
1、很多同學的計算不過關,方法雖然掌握了,但是在計算△的過程中,總是出錯,這對于學生做題的`正確率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加強部分學生的計算訓練,提高計算能力。
2、學生在求字母取值范圍這類題目的時候,,特別是二次項系數中含有字母的題目,學生總是忘記考慮對二次項系數的條件限制,從而使得求出的范圍不準確。應加強學生這方面的意識。
3、部分學生總是將“求證”的題目與“求字母取值范圍”的題目弄混,容易把要求證的結論當成已知來用,對于這部分同學,一定要給他們講清什么是已知條件,什么是結論,使他們明確完成這兩類題目的區別與聯系,不再弄錯。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2
初四畢業班總復習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數學總復習的質量和效益,是每位畢業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數學是中考中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的科目,因此數學復習質量的高低,對學生來說十分關鍵。許多初四的老師都有這樣一個困惑:到底如何進行總復習?是按復習指導按部就班復習下去,還是另劈稀徑?下面就這堂〈一元二次方程的復習課〉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復習我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復習,第二部分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我上的是第一部分。這堂課的復習思路還是比較傳統:概念的梳理(方法的回憶)——實踐(方法的選擇)——應用(方法的融合)”。其中回憶了近似值、二次函數的頂點式等初四重點知識。最后的應用稍顯倉促,沒有講透,還不如把這部分舍去,在前面的解法中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夯實基礎。把應用全部放到下節課。在習題的選擇上我注意了廣度與前后知識的聯系,但深度和綜合性還不夠。
上完這堂課我首先感受到了集體備課的好處,可以取長補短,整堂課也具有連貫性,而不是以前的講到哪兒算哪兒。課前的精心備課也讓我整個課堂比較流暢、緊湊容量大。總的來說要上好一堂復習課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課前精心備課,加強備課組的`聯系。
2、重視課本,夯實基礎。
3、復習不要只講究塊,而要注意前后的聯系,尤其是初四的知識要注意隨時滲透。
切切實實提高復習實效是初四數學復習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任課教師要有強烈的質量意識,認真探討和研究有效的復習方法,應因地制宜地擬訂好復習計劃。要充分發揮備課組的集體智慧,群策群力,不斷研究和改進復習方法,加強校際交流與合作。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3
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驟:
1、找出a,b,c的相應的數值
2、驗判別式是否大于等于0
3、當判別式的數值符合條件,可以利用公式求根。
在講解過程中,我讓學生直接用公式求根,第一次接觸求根公式,學生可以說非常陌生,由于過高估計學生的能力,結果出現錯誤較多:
1、a,b,c的符號問題出錯,在方程中學生往往在找某個項的系數時總是丟掉前面的`符號
2、求根公式本身就很難,形式復雜,代入數值后出錯很多、其實在做題過程中檢驗一下判別式著一步單獨挑出來做并不麻煩,直接用公式求值也要進行,提前做著一步在到求根公式時可以把數值直接代入。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詳略得當,不該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力求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4
1.注重知識的發生過程與思想方法的應用
《用函數的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內容比較多,而課時安排只一節,為了在一節課的時間里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本節課給學生布置的預習作業,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引發學生觀察、分析、類比、聯想、歸納、總結獲得新的知識,讓學生充分感受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中,對新的知識的獲得覺得不意外,讓學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探究拋物線交x軸的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系及其應用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圖形,從圖象與x軸交點的個數與方程的根之間進行分析、猜想、歸納、總結,這是重要的數學中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的是類比思想方法。這些方法的使用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2.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提供問題串、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活動空間、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學生則在老師的指導下經歷操作、實踐、思考、交流、合作的過程,其知識的形成和能力的培養相伴而行,創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課堂境界。
3.強化行為反思
“反思是數學的重要活動,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融入反思的環節,用問題的設計,課堂小結,課后的數學日記等方式引發學生反思,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解決問題的策略,積累學習方法。說到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就是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述學生在數學學習和應用過程中的感受與體會。通過日記的方式,學生可以對他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總結,寫出自己的收獲與困惑。“數學日記”該如何寫,寫什么呢?開始摸索寫數學日記的時候,我根據課程標準的內容給學生提出寫數學日記的簡單模式:日記參考格式:課題;所涉及的重要數學概念或規律;理解得最好的地方;不明白的或還需要進一步理解的地方;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所學內容能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舉例說明。通過這兩年的摸索,我把數學日記大致分為:課堂日記、復習日記、錯題日記。
4.優化作業設計
作業的設計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鞏固本課基礎知識,基本要求;選做題屬于拓廣探索題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5
我在教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時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教學環節: 問題1:如圖,張大叔從市場上買回一塊矩形鐵皮,他將此鐵皮的四個角各剪去一個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后,剩下的部分剛好能圍成一個容積為15米3的無蓋長方體箱子,且此長方體箱子的底面長比寬多2米。現已知購買這種鐵皮每平方米需20元錢,問:張大叔購買這種鐵皮共花了多少錢?
【師生行為】: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問題,用幾何畫板演示折合過程。學生在獨立思考探究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達成共識后小組代表發言,小組之間交流意見。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解題思路用實物投影展示,師生共同尋找錯誤糾正問題。教師最后歸納總結點評強調。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知的事實出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為學習新知識創設良好的心理氛圍和有利于認知的必要環境。教師利用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演示,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可以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使學生不由自主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問題2:如圖,要設計一幅寬20cm,長30cm的矩形圖案,其中有兩橫兩豎的彩條,橫豎彩條的寬度比為2/3,如果要使所有彩條所占面積是原矩形圖案面積的三分之一,應如何設計每個彩條的寬度?
圖① 圖②
【師生行為】:給學生留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學習的時間,待學生有了自己的想
法后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各組的方法,教師深入各小組,傾聽他們的`意見,組織
學生交流。發現學生中有代表性的錯誤、典型問題及好的解題方法,非常規的解題思路,教師通過實物投影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找出問題自己糾錯,自己選擇最優解題方案。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是要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和合理性,關注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和能力。讓學生著眼與問題的解決,激發其探究的欲望。教師在給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的同時,對學生探究的結果給予及時的評價,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后繼學習的激情。
對本環節的教學反思:
一、在激發學生主體參與方面感到較為成功的幾點:
1、利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之所以對數學感到枯燥、無味、怕學,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和嚴謹性所決定的,再者就是受傳統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信息技術的教學環境下,教學信息的呈現方式是立體的、豐富的、生動有趣的,面對如此眾多的信息呈現形式,學生一定會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理,而這種好奇心一旦發展為認知興趣,將會表現出旺盛的求知欲,極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2、強化學習過程,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和諧發展的教學過程。因此,數學課堂教學必須自始至終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做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做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誘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點撥和指導學生參與學習的方法,創設時空保證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
3、學習方式的轉變的同時學生角色也在轉變
重視探究性學習,但不排除接受性學習。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讓學生先充分地學習探究,經獨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與組員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二、教學中感到不足的地方和進一步優化的教學環節:
1、學習問題1時,課堂上有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對“剪去一個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這里的1米就是長方體箱子的高,理解不到位,對折疊后的長方體底面的長與寬表示不準確,雖然在多媒體上進行了演示,還是有部分同學理解不到位。如果事先讓學生準備好矩形紙片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折疊成長方體箱子,那么學生對這道題的理解就更為深刻。
2、“一題多解”是數學教學中體現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一種典型代表,對于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加深對教材和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是很有作用的。在問題二的教學中,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還是不足,由于害怕完成不了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對學生中出現的錯誤沒有一一展示糾正,優秀的解題方案也沒有給學生時間去理解消化吸收。如果在教學中能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提供更為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放手讓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精選例題講解,到鞏固練習作業,每一教學環節都可以設置不同的層次,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地進入相應層次,使教學能真正體現出學生主體作用。
教案是教材與課程標準的橋梁: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材給教師留下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我們教師要“用教材教,而不是要教教材”。教師編寫教案要根據學生實際、教學實際 、課標要求重組教材、編制教材,增加其探究性、思考性,為實施開發式、活動探究式、合作參與式學習方式創造條件。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6
一、教學思路
由于本次課容量較大,所以我采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形式進行授課。我是這樣進行這節復習課的:首先是定義解析,用一二個小題一筆帶過,不作展開,讓學生知道a值不能為0,并且方程的最高次項的次數為二次,是整式方程就可以了;然后是對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和方程的根的情況進行分析,讓學生弄清楚△的三種情況對應方程的根的三種情況思想。然后進行延伸,把△的三種情況和拋物線與軸的交點的三種情況聯系起來;接著利用一道例題的多種解法來喚醒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回憶,激起學生興趣,并讓學生也用多種方法解練習題,鞏固所學。最后是根與系數的關系,我先是讓學生回憶起根與系數的兩個公式,然后用幾個方程讓學生進行鞏固對這兩條公式的記憶,然后給出一道公式應用的解答題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習題加強鞏固。完成本次主要內容的教學后,我還在課后安排一個小測試,對本節課的效果進行檢測。
二、實施教學所遇到的問題
由于學生在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已經掌握較好,所以本節課我把重心放在了根的判別式和根與系數的關系這二個知識點的教學上。對于根的判別式這個知識點上,學生還不時地會在二個方面出問題:一是方程有解的時候,學生通常只考慮到△>0的情況,而漏了△=0情況;二是在對方程中某一待定系數的取值范圍的分析的時候,常常會忘記對二次項系數a≠0這種情況的分析。比如有一道題是這樣的的:
已知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實根,則的取值范圍是( )。很多學生都是得到最后結果為 ,而忘記對的分析,實際答案應該是。
對于根與系數的關系這個知識點上,有一部分的學生主要還是問題出在了公式的記憶上,從而導致了整個運算的錯誤。
還有一點問題就是學生的運算能力太差,在解方程時,方法基本都已經掌握,但就是卻不能保證計算的準確性。新教材要求我們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和數感,從這點上說明我們做的工作還沒達到效果。
三、教學后的及時改進
為了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采取了兩個方法。一是把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在課后小測試中出現,看下學生是否再次出錯,對于再出錯的學生在測試卷中用紅筆圈出,并要求其改正;二是在方程與不等式這節內容完成后出一份單元測試卷,再把多學生犯錯的地方再出一次。經過二次測試,學生在這些問題上基本“不敢”再出錯了!另外對于學生運算能力較差的問題,我采用三點對策:一是不能用計算器進行計算;二是計算過程不能進行跳步;三是加強檢驗,在草稿中進行,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數學精神。
四、反思
在以后教學中,我要吸取這一章教學的有益經驗。主要有幾點反思:
1、在備課中,不僅要備教考綱,教材,還要備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生會在不同的問題上出錯。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思維方式,都受到其基礎知識及各人的智力等的因素所制約和影響的。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及時掌握學生對各個知識點掌握的情況,以便及時給予補救。而這些情況尤如信息反饋一樣,必需要及時處理才更有意義。因此,只是依靠批改作業或章節測驗獲取信息是不夠的。
2、教學要讓我們的學生的思維更靈活。教師在講評習題時不能僅局限于“就題論題”,靈活運用,舉一反三,力求“一題多解”或“多題一解”。
3、教學時要注重小結,讓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提升學生的歸納,記憶能力,另外,教師要在知識復習中提煉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增強學生數學觀念和數學意識,形成良好的思維素質。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7
方程是處理問題的一種很好的途徑,而解方程又是這種途徑必須要掌握的。這節課上學生是帶著上一節課的內容來學習的,現對這部分內容總結如下:
本節課的整體過程是這樣的:先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從而引出了移項的概念,然后讓學生利用移項的方法來解方程,當然今天是第一次接觸這部分內容,所以在方程的選擇上,都是移項后,同類項的合并比較簡單,與前一節內容相比較,可輕易感受到這種解法的簡潔性;講解完成后,進一步給出了練一練的兩個方程,讓學生動手去做;仔細觀察學生的練習過程,出現了很多困難。總結一下,大致有以下幾種比較常見的情況:①含未知數的項不知道如何處理;②移項沒有變號;③沒移動的項也改變了符號;(劃線的兩種情況出現最多);針對以上情況,利用課堂時間,先讓有困難的學生說一下自己在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困難,讓其他同學幫助他找出錯誤并加以解決,這樣更能促進同學間的相互進步。(由于時間的關系,本節課這一點做得還不夠完善,可從學生的作業中反應出來。)再讓學生總結注意點,教師進行點撥。最后的學生小結并不是一種形式,通過小結教師能很好地看出學生的知識形成和掌握情況。
總的來說,雖然課堂上同學們總結錯誤點總結的'不錯,但學生對解方程的掌握仍浮于表面,練習少了,課后作業中的問題也就出來了;第一,解題中部分同學仍采用原來的等式性質進行;第二,移項時符號還是一個大問題;所以總的說來,這課堂效率不高,沒有完成基本的課堂任務;學生一節課下來還是少了練習的機會,看來對求解的題目,課堂上需要更多的練習,從題目中去反饋會顯得更加適合。在新教材的講解中,有時還是要借鑒老教材的一些好的方法。另外,本節課沒完成的任務,希望能在下面的時間里盡快進行補充,讓學生能及時對知識進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移項的出現》這一教學反思,來自!<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8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我真正認識到了自己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對我今后課堂教學有了一定引領方向有了很大的幫助。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反思。
本節課的重點主要有以下3點:
1、找出a,b,c的相應的數值
2、驗判別式是否大于等于0
3、當判別式的數值符合條件,可以利用公式求根。
在講解過程中,我沒讓學生進行(1)(2)步就直接用公式求根,第一次接觸求根公式,學生可以說非常陌生,由于過高估計學生的能力,結果出現錯誤較多。主要問題有:
1、a,b,c的符號問題出錯,在方程中學生往往在找某個項的系數時總是丟掉前面的符號。
2、求根公式本身就很難,形式復雜,代入數值后出錯很多。
3、板書不太理想。板書可以說在課堂教學也起關鍵作用,它可以幫學生溫習本課的.內容,而我許多本該板書的內容全部反映在大屏幕上,在繼續講一下個內容時,這些內容也就不會再出現,只給學生瞬間的停留,這樣做也欠妥當。
4、本節課沒有激情,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對學生的鼓勵性語言過少,可以說幾乎沒有。
通過以上的反思,在以后的教學中對自己存在的優點我會繼續保持,針對不足我將會不斷地改進,使自己的課堂教學逐步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9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是九年級數學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是首次出現的高于一次的方程。其解法的策略就是將其“降次”轉化為一次方程。通過解比較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導學生認識直接開平方法解方程,再通過對比一邊為完全平方形式的方程,使學生認識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具體方法,為后面的求根公式做準備。
學情分析
1. 教學對象:本班學生58人,這個班的特點是兩頭力量少,中間力量多,基礎知識薄弱。但學習氣氛較濃,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挑戰性
2. 學生的認知分析:學生雖然具備初步的解題思路,但缺乏融會貫通和應用的能力。應適當地創設一些難易、新舊相結合的問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緊密結合,促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更多地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會用直接開平方法解方程,x2=p,x2+2mx+m2=p(p≥0)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循序漸進的讓學生掌握直接開平方法的做法,通過對比學會配方法解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
2情感目標:滲透轉化思想,掌握一些轉化技能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直接開平方法,簡單的配方法
難點:配方,把一元二次方程轉化為形如(x-a)2=b的過程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10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是初中數學教學階段重難點,仍運用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抽象出數學模型——方程解決、驗證實際問題這一重要的數學思想,而且,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熟練靈活程度直接體現學生的基本解題素養,因此,學會分析問題審清題意、布列方程解好方程就成了本節課、本階段的重點。而學生經四五年方程訓練,已有運用方程解題的意識和技能,所缺的是分析問題、解決題解的自主思維能力、靈活的解題技能,所以也成了教學難點。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1)采用抓住關鍵條件即處于變化中的數量及其關系,進行具化——“物”化,假設聯想,從而發現數量間變化關系,布列出方程。例如在講習題:某京劇團準備在市歌舞劇院舉行迎春演出活動,該劇院能容納800人。經調研,如果票價定為30元,那么門票可以全部售完,門票價格每增加1元,售出的門票數目將減少10張。如果只想獲得28000元的`門票收入,那么票價應定為多少元.?
分析:“如果人數多于30人,那么每增加1人,人均旅游費用降低10元”是指“(30+1)時人均旅游費用(800—10)元;(30+2)時人均旅游費用(800—10×2)元;(30+3)時人均旅游費用(800—10×3)元;(30+4)時人均旅游費用(800—10×4)元…自然增加X人,即(30+X)時人均旅游費用(800—10X)元。根據基本數量關系式,不難得到[800-10(x-30)]·x=28000或(800-10x)·(x+30)=28000。”
(2)反復提煉、對比優化思考過程,經過思、說、辯,從而內化為解題圖式,學生因成功體驗的累積產生解題自信心,有為的動力。如就同一方程創設了不同的問題情境,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視野,同化了不同問題情境的題,增強了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解題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解方程要因題而異,先化簡再轉化為一般形式的方程,不要匆匆地展開,展開時做一步驗一步,最終結合實際情況取舍方程的解。
盡管細致引導,不激勵,不讓其自圓其說,學生自我矯正系統掌握還是比較困難的。把課件當作激勵啟思載體,教學案當作技能形成的礪石,是我教學主要風格,本節課充分體現這點。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11
一元二次方程進行了單元測試,雖然是下午第四節自習時間作業”加班加點直到晚上10:30,沒有耽誤第二天的第一節測試的,但是為了能給學生及時地反饋,我也做起了“家庭課講評。
五班優秀人數25人,而六班只有12人,及格率也相差很大。分析其中原因,近段時間以來六班紀律渙散占很大比重。自分班以來,我深感肩上的擔子重,責任大,但我堅信勤能補拙,所以我比以往更用心更努力,可以說用上了十二分的力氣和心勁。但是學生的表現卻令我失望,態度不端正不拿學習當回事,我行我素,精神麻木。其次,學習不扎實,思維方法不嚴密。反復強調的知識點也丟三落四,漏洞百出。
痛定思痛,只有老師的努力只能成功了一半,下一步的`任務是強抓學生,端正他們的態度,穩定課堂秩序。
鐵的紀律才能出鐵的成績,要提高六班成績,必須整頓班風,嚴明紀律,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12
1、常態課,沒有太多的做作。
沒有制作課件。但若是把要讓學生回答的各種性語言,制作成PPT。若用上這種課件,效果應當會更好一些。
2、在一個班講,變成了兩個班合班上。
造成我展示中等生學習情況的不太明顯。原第一節課,我是要設計板書和教學環節。可是,因為語文老師不在,我只好合班上課,給學生講解二次函數的應用題。沒有時間多考慮我第二節的公開課了。
3、課越想,越復雜。
這一點可能與上面的矛盾,但還是想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因為要公開,因為要讓別人來看我的課,星期六日,我又在腦子中過了幾次教學環節,重點是總結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難點是當二次函數與x軸的有交點時,交點的橫坐標等于令y=0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越俎代庖的地方還比較多,即:能讓學生自己處理的地方,沒有讓學生來處理。
本節課只讓8個學生回答了問題。從觀念上說,我還是不相信學生,認為學生沒有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一個地方:讓江紫露、陳俁希、陳曉娜,解三個方程,江紫露忘了公式了,我趕快板書了公式。實際上,我可以讓優生給予幫助,而我卻越俎代庖了。第二個地方:總結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____種情況時,我怕學生忘了,不會寫。更怕公開課怕丟人,也為了節約時間,沒有先問學生,就順手標出。實際上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丟丑。今后應相信學生,畢竟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第三個地方:學生用幾何畫板畫三個函數時,陳俁希一個,江紫露則畫了兩個。我原來設計的應當是三個學生。我為了省事兒,就讓一個學生做了兩個。沒有給哪些會畫的差生任何機會。
5、語言的'規范、簡潔與手語的準確到位還有待提高。
在總結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時,我臨時沒計了一個問題,“解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法最好。”顯然這是錯誤的表達,不成熟。應改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6、出現了一次較為成功的教學機智。
在總結三個函數與x軸交點的情況時。我寫了第一個范式,讓張曉青填空。和其他學生討論這個問題。后來派劉彥涵第二個,郭偉第三個。這兩個學生則出現了錯誤,第一個學生把與x軸的交點、與y軸的交點,給混淆了。第二個學生把方程的無解,直接抄到了函數中,說無解。我抓住了這兩點,即時講解了本節的難點,這樣也就較為容易的突破了它,又補充了求函數與y軸的交點的情況,算是一種延伸。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13
配方法不僅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之一既是對前面知識的復習也是其它許多數學問題的一種數學思想方法,其發揮的作用和意義十分重要。原以為學生不容易掌握。誰知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效果普遍良好。從本節課的具體教學過程來分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善于引導學生發現規律,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首先復習完全平方公式及有關計算,讓學生進行一些完形填空。然后讓學生注意觀察總結規律,然后小組總結交流得出結論。即配方法的具體步驟:
①當二次項系數為1時將移常數項到方程右邊。
②方程兩邊同時加上一次項系數一半的平方。
③化方程左邊為完全平方式。
④(若方程右邊為非負數)利用直接開平方法解得方程的根。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容易掌握了配方法,理解起來也很容易,運用起來也很方便。
2、習題設計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掌握了二次項系數為一的后。提出問題:當二次項系數不為一時你會用配方法解決嗎?不少學生立即答道把系數化為一不就夠了嗎。于是學生很快總結出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驟:
①化二次項系數為1。
②移常數項到方程右邊。
③方程兩邊同時加上一次項系數一半的平方。
④化方程左邊為完全平方式。
⑤(若方程右邊為非負數)利用直接開平方法解得方程的根。
3、恰到好處的設置懸念,為下節課做鋪墊。我問學生配方法是不是可以解決“任何一個”一元二次方程?若不能,如何來確定它的`“適用范圍”?多數學生迅速開動腦筋并發現“配方法”能簡便解決一部分“特殊方程”,而例如x+2x=0,4x+4x+1=0,2y-3y+3=0這些方程用“配方法”的話就相當麻煩,不如用“求根公式”或“因式分解”來解簡單,這些方法后面我們將要進一步學習。由此,我抓住這個契機向學生引申:解決一個問題的途徑可能有多種思路,但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們盡量選擇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案,這也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必備思想。
4、在我本節課的教學當中,也有如下不妥之處:
①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程度不適當。
②在提示和啟發上有些過度。
③為學生提供的思考問題時間較少,導致少數學生對本節知識“囫圇吞棗”,而最終“消化不良”,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力爭克服以上不足。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14
一、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的過程,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系。
2。理解拋物線交x軸的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系,理解何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數和沒有實根。
3。能夠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系。
2。能夠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學難點:
1。探索方程與函數之間關系的過程。
2。理解二次函數與x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方法:啟發引導 合作交流
四:教具、學具:課件
五、教學媒體:計算機、實物投影。
六、教學過程:
[活動1] 檢查預習 引出課題
預習作業:
1。解方程:(1)x2+x—2=0; (2) x2—6x+9=0; (3) x2—x+1=0; (4) x2—2x—2=0。
2。 回顧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利用函數的圖象求方程3x—4=0的解。
師生行為:教師展示預習作業的內容, 指名回答,師生共同回顧舊知,教師做出適當總結和評價。
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回答問題結論準確性,能否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2題的格式要規范。
設計意圖:這兩道預習題目是對舊知識的回顧,為本課的教學起到鋪墊的作用,1題中的三個方程是課本中觀察欄目中的三個函數式的變式,這三個方程把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種情況體現出來,讓學生回顧二次方程的相關知識;2題是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的問題,這題的設計是讓學生用學過的熟悉的知識類比探究本課新知識。
[活動2] 創設情境 探究新知
問題
1。課本P16 問題。
2。結合圖形指出,為什么有兩個時間球的高度是15m或0m?為什么只在一個時間球的高度是20m?
(結合預習題1,完成課本P16 觀察中的題目。)
師生行為:教師提出問題1,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教師可適當引導,對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格式進行梳理和規范;問題2學生獨立思考指名回答,注重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問題3是由學生分組探究的,這個問題的探究稍有難度,活動中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小組中進行點撥,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正確結論。
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象和x軸交點的坐標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關系?
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象和x軸交點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別式=b2—4ac
兩個交點
兩個相異的實數根
b2—4ac 0
一個交點
兩個相等的實數根
b2—4ac = 0
沒有交點
沒有實數根
b2—4ac 0
教師重點關注:
1。學生能否把實際問題準確地轉化為數學問題;
2。學生在思考問題時能否注重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
3。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能否經歷獨立思考、認真傾聽、獲得信息、梳理歸納的過程,使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準確。
設計意圖:由現實中的實際問題入手給學生創設熟悉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體會二次函數與實際問題的關系;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分析、交流,探求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積累學習經驗。
[活動3] 例題學習 鞏固提高
問題: 例 利用函數圖象求方程x2—2x—2=0的實數根(精確到0。1)。
師生行為: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根據預習題2獨立完成,師生互相訂正。
教師關注:(1)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格式是否規范;(2)學生所畫圖象是否準確,估算方法是否得當。
設計意圖:通過預習題2的鋪墊,同學們已經從舊知識中尋找到新知識的生長點,很容易明確例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這樣既降低難點且突出重點。
[活動4] 練習反饋 鞏固新知
問題:(1) P97。習題 1、2(1)。
師生行為: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后寫出答案,師生共同評價;問題(2)學生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實物投影出學生解題過程,教師強調正確解題思路。
教師關注:學生能否準確應用本節課的知識解決問題;學生解題時候暴露的共性問題作針對性的點評,積累解題經驗。
設計意圖:這兩個題目就是對本節課知識的鞏固應用,讓新知識內化升華,培養數學思維的嚴謹性。
[活動5] 自主小結,深化提高: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數學知識和方法?
2。這節課你參與了哪些數學活動?談談你獲得知識的方法和經驗。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對學生的錯誤予以糾正,不足的予以補充,精彩的適當表揚。
設計意圖:
1。題促使學生反思在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收獲;
2。題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認知過程,總結解決問題的策略,積累學習知識的方法,力求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
[活動6] 分層作業,發展個性:
1。(必做題)閱讀教材并完成P97 習題21。2: 3、4。
2。(備選題)P97 習題21。2:5、6
設計意圖:分層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七、教學反思:
1。注重知識的發生過程與思想方法的應用
《用函數的.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內容比較多,而課時安排只一節,為了在一節課的時間里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本節課給學生布置的預習作業,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引發學生觀察、分析、類比、聯想、歸納、總結獲得新的知識,讓學生充分感受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中,對新的知識的獲得覺得不意外,讓學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探究拋物線交x軸的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系及其應用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圖形, 從圖象與x軸交點的個數與方程的根之間進行分析、猜想、歸納、總結,這是重要的數學中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的是類比思想方法。這些方法的使用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2。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提供問題串、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活動空間、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學生則在老師的指導下經歷操作、實踐、思考、交流、合作的過程,其知識的形成和能力的培養相伴而行,創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課堂境界。
3。強化行為反思
反思是數學的重要活動,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融入反思的環節,用問題的設計,課堂小結,課后的數學日記等方式引發學生反思,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解決問題的策略,積累學習方法。說到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就是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述學生在數學學習和應用過程中的感受與體會。通過日記的方式,學生可以對他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總結,寫出自己的收獲與困惑。數學日記該如何寫,寫什么呢?開始摸索寫數學日記的時候,我根據課程標準的內容給學生提出寫數學日記的簡單模式:日記參考格式:課題;所涉及的重要數學概念或規律;理解得最好的地方;不明白的或還需要進一步理解的地方;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所學內容能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舉例說明。通過這兩年的摸索,我把數學日記大致分為:課堂日記、復習日記、錯題日記。
4。優化作業設計
作業的設計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鞏固本課基礎知識,基本要求;選做題屬于拓廣探索題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15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之間的比較:
1.直接開平方法應用簡單,但受形式限制;開平方的時候要注意正負。
2.配方法較麻煩,用公式法更方便,故一般不采用。但配方法是一種較重要的數學方法,公式法就是由它推導出來的,而且在后面的.函數中還要用到配方法,所以要掌握好。它的重要性,不僅僅表現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在今后學習二次函數,到高中學習二次曲線時還將經常用到。配方的時候,要注意二次項系數應先化為1,再把常數項移到式子的右邊,然后把方程兩邊都加上一次項系數一半的平方;左邊就變成了一個平方的形式,再運用直接開平方的方法求出方程的解。
3.公式法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對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適用;用公式法的時候要先把方程變為一般形式,在求出方程的判別式,最后用公式求出方程的解。
4.因式分解法使用方便,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但不是所有的二次三項式都能很方便地進行因式分解。應用時要注意,等號的右邊一定要為0,然后再把方程的左邊進行因式分解,將方程左邊分解成兩個一次因式的乘積的形式,令每個因式分別為零,得到兩個一元一次方程,解每個方程就求出了原方程的解。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選用:
1.先觀察能否用直接開平方法,能用就優先采用;
2.再觀察能否用因式分解法;
3.用公式法。
注意:一般不采用配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反思06-27
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反思06-29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03-30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03-22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06-12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06-14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03-05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04-04
《一元二次方程》數學教學反思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