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倡算法多樣化”,其實包括“多樣化”和“優化”兩方面的內涵。“多樣化”是指“群體的多樣”,即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思維個性,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展示出來供大家探討;“優化”是指“個體的優化”,即在多種方法呈現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充分感知方法,在比較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思維特點和個性特征的方法。簡言之,“算法多樣化”并不是指方法越多越好,“算法優化”也不是統一成一種方法,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準確把握。
算式多樣化
新課標提倡算法多樣化,其實包括“多樣化”和“優化”兩方面的內涵。我認為,“十幾減幾”這一內容,從知識層面來說,是學生今后學習“百以內減法”、“多位數減法”的基礎。但從技能層面來說,學生口算時所運用的幾種算法(如“破十減”、“想加算減”、“連續減”“找規律減”等),沒有優劣之分,因為當學生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熟悉以后,便如同“乘法口訣”一樣,將成為一種“數字性事實”運用到今后的減法運算中,常常采用提取記憶的方式即可。因此,這節課在對算法的要求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我也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次關注用自己的方法,加深對自己原有口算的理解,最終強化根據算式的特點或自身經驗選擇得來的方法。
加強練習,增強運算技能。
在新課程背景下,運算技能的提高仍然是計算課的一個重要目標。只不過是教師要注意訓練的形式,“應減少單純和程式化的技能性訓練”。這節課中,我設計了“你能做幾題就做幾題”、“同桌相互出題計算”、“游戲中計算”等形式的練習,既加強了訓練,又不失趣味性。特別是最后一個練習“計算出結果,跟著相應的導游出游”,既能使全班學生參與,又使整堂課在一種活潑、生動的氣氛中結束。
這節減法課,盡管有十幾減9的計算學習作為基礎,但十幾減幾對于一年級的學生還說要達到熟練計算的要求,難度很大。這次聯系情境問題操作,嘗試計算,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源于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這是《數學課程標準》中“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理念的體現。這次創設的操作情境,讓學生經歷了“13-5=8”的算理,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破十法”,“想加算減”,“連減”,“點數”的不同計算方法。學生在爭當小老師的過程中,在操作實踐中讓學生有意識的對算法進行了對比和選擇。在教學時,不僅提倡算法多樣化,而且又引導學生在眾多的算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學習,樂于學習,樂于探索,進而通過教師帶有鼓勵性的評價,學生之間的贊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設計本節內容時,對教材內容作了比較大的改動。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我們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比較成功,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從教學實踐來看,“猴子爬樹摘桃”的情景比教材“小貓觀金魚圖”更具開放性,學習素材更為豐富,使問題呈現具有了現實意義。13只猴子在一起玩,一些猴子爬上了樹,有些能夠看到,有些鉆入了樹叢看不見,現在地面上還剩下6只猴子。那么“樹上到底爬上了幾只猴子”呢?問題的呈現顯得比較自然,也是學生想知道的。于是例題13-6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
我們認為,“十幾減幾”這一塊內容,從知識層面來說,是學生今后學習“百以內減法”、“多位數減法”的基礎。但從技能層面來說,學生口算時所運用的幾種算法(如“破十減”、“想加算減”、“連續減”等),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因為當學生對“20以內”的32道退位減法熟練以后,便如同“乘法口訣”一樣,將成為一種“數字性事實運用到今后的減法運算中,”常常采用提取記憶的方式即可。因此,本節課在對算法的要求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教師也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次關注自己的方法,加深對自己原有口算方法的理解,最終強化根據算式特點或自身經驗選擇得來的方法。
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體現了“我要學”這一教學新理念。同時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學習計算教學,學生能從中感悟到學習計算教學的必要性,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由于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存在差異。以下還有幾點做得不足:
1、當揭示了想加算減和破十減兩種方法之后,應該回過頭把復習的內容和新授的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
2、每上完一個環節應該給這個部分做個小結,最后還要給整節課做一個總結,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路。
3、個別學生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出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還不能清晰地表達。在今后的練習中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關注學困生。
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克服不足,發揚優點。爭取讓學生掌握所學的內容。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2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可以分為兩大塊:
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
二是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即“用數學”。
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并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利用教材提供的許多教學資源編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設一個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想得出結果,然后引出計算。這樣一方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同時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
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學習知識。一年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特點,而且有意注意時間短,愛說、好動。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各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充分展示每個人的學習潛能。
采取靈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計算練習的效果。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然后根據問題自己搜集信息和數據,教學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從這一完整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3
本節是節復習練習課,學生卻有新的收獲,這是因為教師沒有停留在對舊知的”回爐”上,而是讓學生在原因知識基礎上,經歷知識獲得過程,打破了原有的思維定勢,對教材進行重組,讓學生在思考中去發現,在發現中去探索,在探索交流中獲取新知,讓他們在活動中運用自己的經驗去認識世界,進行探索.
1.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課堂教學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能力的一種體驗
本節課以幾個最簡單的環節進行復習,從一開始就逐漸的引導學生認識到,進行小組合作是最佳的學習方法,從最初的幫助老師解決困難,到單人完成老師拒絕檢查,再到黑板上以對號多少評判小組成績,沒有比賽的比賽,學生們由最初的被動的有意識的合作逐步進入主動的無意識的合作.
2.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為學生打好”基本功”_練就基本的數學技能,掌握基本的數學思維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水平的長期發展,高難度動作的訓練只適應一小部分學習有優勢的同學,所以,本節課,抓住學生好勝的心理,在復習中,自然而然的同位中較差的就被多提問幾次,正是達到了復習的目的,程度好的小組也進行了多次練習,使程度較差的同學也從真正意義上復習到了舊知。再觀察每一個小組,各個參與,少有的“大生產大合作運動”
3.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師以教材所提供的”減法表”為藍圖進行合理設計,再加工,使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決,不由自主的.形成合作意識,從中逐步提高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斷的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等到下課時,學生們已經在不斷的合作中三次“加減了這張退位減法表”,充分的嘗到了合作的甜頭。有一學生沒有同位,擺的較慢,從他艷羨的目光中,同學們為和同位共同努力而取得大勝利的無限自豪的神情中,所有學生全員參與,無一漏網,無一不時刻備戰,無一不以對號榮辱與共,教師也嘗到了事半功倍的樂趣。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4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前面的學習當中大部分學生是有學習基礎的,他們有的是在幼兒園已有了這方面的計算訓練、有的是家長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頭的方法。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區別只是在計算速度方面的差別。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得數。在教學本單元時,我突出體現了以下幾點:
1、以舊引新,正向遷移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20以內的數,掌握了10以內加減以及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在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時候,需要學生應用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也就是所謂的“算減想加”。因此,在教學新課時,我總是進行對應的進位加法口算喚醒孩子對進位加法的記憶,并出示求未知加數的算式,為學生探索20以內退位減法搭橋鋪路。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興趣是學生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在教學中,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例如:直觀的觀察材一年級下冊9頁的例題圖,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解答。受生活閱歷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往往難以理解。因此,例題教學充分運用了現代教學媒體,發揮直觀性作用,創設了逼真的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給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提出問題后,不急于教計算方法,給孩子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在自己的嘗試中摸索發現,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互相學習。最后,在比較中,優化算法,達到教學的。目的。在教學十幾減九時,經過孩子自己的'探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聯系進位加法算加法,還有的孩子還想出了書上沒有的方法,這樣的教學跳出了書本,拓寬了學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還有很多比較困惑和不足的地方。如:在練習中,有的題組是有一定的規律,學生找到規律之后,盲目地應用規律,混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規律。如:十幾減9得數應該是十幾的個位多1,而9加幾時得數的個位比幾小1,在總結完規律之后,學生喜歡應用規律快速口算,可是,不少孩子把十幾減9的得數算成比十幾個位少1。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只能禁止學生應用規律,以免出錯。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5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第20頁的例5,是一道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和以往解決問題不同的是這道題中出現了“我們隊踢進了4個球”的多余條件,這個多余條件很容易干擾學生解題,是教學難點。
教學例5時,我先是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數學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讓學生想一想,題目呈現的信息中,哪兩個信息有聯系?要求“還有幾人沒來”需要哪兩個信息?學生都積極發言,說出了有用的數學信息和問題。在找多余條件這一環節中,我引導學生對題目中三個條件進行分析,讓學生被動的'的知道“我們隊踢進了4個”是個多余條件,對我們解決問題沒有幫助,應該剔除。
深刻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覺得本課導入太快,沒有設置情景,而是直接出示情境圖,沒有激起學生的興趣。
其次是沒有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我們隊踢進了4個”這個條件為啥是多余條件?在出現了多余的條件,我只是自己分析,從我的角度提出這是個多余條件,使學生被動的知道這是個多余條件。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短,沒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
再次是我在教學過程中,講授的時間過多,學生思考交流不夠,學生參與面較小,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顯的沉悶。
最后是我的評價方式單一,不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學習積極性。
針對以上的問題,我將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多看講課視頻,多向其他老師請教,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多向她們學習。
2、多學習課堂上評價性語言,多鼓勵、表揚學生。
3、課堂上多讓學生思考,讓孩子多交流,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要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將課堂的大多時間留給他們。
解決問題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改進我的不足,將每節課設計的生動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漸漸愛上數學課,愛上解決問題。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6
昨天上了一節第一單元的復習課——20以內的退位減法,先按照我自己的備課,我是完全按照書上題目的呈現進行教學的,在備課中,我發現了自己對教材把握的不足,我忽略了本課的重點,在學習減法表上,發現減法表的規律,通過唐老師的指點,我知道了,重點要突出表中的三個重要的規律:豎著看:減號后面的數相同,橫著看,減號前面的數相同,斜著看,得數相同。所以這節課我以這張表為開始,慢慢發散題目。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的課堂組織還要再抓緊。后來李校長評課的時候,給我的啟發很大,因為現在課改之后,課堂應當是學生的課堂,要關注學生的學,而不是僅僅把知識硬塞給孩子,他為我設計了這樣一節課: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把36道算式都散亂的放在黑板上,讓孩子去思考怎樣排列才會讓別人一眼看出他們的規律。從而引出這節課的重點,為了讓我理解,他還舉出了例子,比如說二年級姜華老師的`認識厘米的課,讓孩子自己去制造一把尺子,通過量、比較、突出然后知道厘米的概念,還有六年級的比例尺,也是讓孩子把教室里的面畫在紙上,但是也是開放的給孩子來探究。我想,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重視學生的學和課堂的開放性。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7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前面的學習當中大部分學生是有學習基礎的,他們有的是在幼兒園已有了這方面的計算訓練、有的是家長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頭的方法。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區別只是在計算速度方面的差別。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得數。
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教學在教“十幾減9”時,我讓孩子們討論交流得出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做減法想加法”,另一種是“破十法”。課后我了解到學生掌握算法的只有幾個孩子,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個別學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計算。教學中有交流為什么理解算理的卻只有幾個呢?我反思我的課堂:從學生的傾聽習慣、交流的落實上進行思考,雖有新課程理念合作學習、自主交流但是我只是關注了那些課堂中能主動學習的孩子,那些坐在教室沒有聽課意識的孩子他們在一節課中根本是學不到什么,叫他們起來說算理他們怎么能說呢?還有那些膽小不敢回答問題的孩子我又關注他們沒有呢?我深思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的學習情況我將怎么進行后面的教學呢?目前最關鍵的要怎樣調動孩子們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怎樣去培養他們的聽課意識。
接下來的教學我想要訓練學生會說算理(主要掌握“破十法”的算理)。我把“破十法”的口算過程板書在黑板上,以大組為單位選其中表達最流利的孩子當小老師帶著其他同學讀,四個大組比一比看那個大組的小老師多就給那一組加上一面紅旗。在讀算法的訓練當中采用奪紅旗比賽的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孩子們都想爭當小老師。通過一節課的讀說訓練大部分學生都會說出用“破十法”十幾減9每個算式的'算理。第三節課教學我就感覺比較輕松多了,上課時我先對學生進行十幾減 9的口算練習,然后問:20以內退位減法我們學習了十幾減9,是不是我們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就學完了呢?孩子們深思片刻說:“不是”。那小朋友們能當小老師來出題考考大家呢?孩子們聽說當小老師考大家非常感興趣,很多孩子都積極的參與學習,體驗著成功的喜悅。
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實踐我得出:對于一年級的孩子,需要我們教師努力想辦法去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特別是要訓練良好的聽課意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努力。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8
本單元教學內容是20以內退位減法,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二是用20以內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并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后學習打好基礎。
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許多教學資源編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設一個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想得出結果,然后引出計算。這樣一方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如加減法的含義、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等,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自己的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一年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特點,而且有意注意時間短、愛說、愛動。我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各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充分展示每個人的學習潛能。
練習時我采取靈活、有趣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在教學時,啟發學生獨立觀察發現,主動提出不同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自己搜集信息和數據,進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從這一完整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9
本周一年級的孩子結束了二十以內的退位減法的學習,其實在上這一單元之前,孩子們基本上已經在平時的生活中或者原來的學前教育中接觸到了這些內容,但是我們本單元的教學難點就放在讓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重點在于“比較熟練”。孩子們雖然都會計算,但是部分學生是掰著手指計算的,有的.學生則是很艱難的想了半天才給出答案,所以我們教的不是計算的正確結果,而是既準確又快速的計算方法。
我覺得本單元的計算方法比較好用的、學生掌握比較好的就是“算減想加”,部分接受能力好一點的對“破十法”很青睞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反思我記得剛教“破十法“的時候,班上一個平時計算不太靈光的孩子很快的接受了這一算法,在課上的練習中,這個孩子不停的在說個不停,我湊近一聽就聽見她在說著:”13-9,我把13先看做10,10-9等于1,1再加上3等于4,所以13-9等于4.“接著就在書上寫上了自己的答案,抬起頭看見我在看她的時候,她很開心的告訴我:”汪老師,我用這個方法算算的很快哦,而且我保證是正確的。“說完就低下頭繼續計算了,嘴里也繼續說著自己的”寶貝“算法,然后寫的題又快又正確,真的很棒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反思不過在解決問題方面,部分孩子孩子有些迷糊,總是想用加法去擺算式,以后這點還要加以引導。
真的希望七班的孩子可以越來越好,開開心心的學習數學!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0
上一周進行了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檢測。第二單元要求掌握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另一方面是有關知識的運用。孩子們完成的情況還可以。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計算方法沒有掌握,計算不認真,正確率有待提高。典型錯誤有14+2=6,14-7=3,13+3=10等。
(2)逆向思維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一題中表現由為突出。典型錯誤有4+(8)=13(7)-5=12,15-(13)=8,5+2=(7)-6。
(3)解決問題中信息找不準,解決方法不正確。典型錯誤有(1)停車場原來有17輛汽車,現在只有9輛,開走了幾輛?列式為:17-8=9(輛)。(2)一共有12個皮球左邊有5個,右邊有幾個?列式為:12+5=17(個)(3)商店買出5副羽毛球拍,還剩8副,商店原來有幾副羽毛球拍?列式為:8-5=3(副)。
反思:從以上錯誤中不難看出,計算基礎不夠扎實,上學期學習的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仍需要加強訓練,特別是算理和算法的訓練。加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訓練,觀察和讀題后,能找到那些信息?根據找到的信息能提什么數學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兩個信息?最后就是要培養孩子們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題的好習慣。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1
上計算課,對于枯燥的算式學生提不起興致,導致不管老師或是學生在講計算過程的時候,其他學生聽的效率很低。但這是一塊非常重要的內容,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如何吸引學生,這是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精心考慮的。
一、情境的創設要靈活機動。
新課程理念下的計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進行計算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產生對計算的需要,并在教學計算的同時有機的滲透解決問題(應用題)的教學。但我認為創設情境切忌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創設既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又要照顧到知識的適用性,要靈活機動。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數學知識有其內在的邏輯性,教學中充分把握這一邏輯性,不必每一部分內容都大搞什么情景創設,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如何很好的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分析學生知識體系的新的生長點上。
二、創設游戲的樂園。
蒙臺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事物的需要更強烈。”當我說接下去要做游戲,小朋友一定會坐得端端正正,因為我說過我喜歡請守紀律的小朋友來玩游戲。
在做書上的數學游戲的時候,我采取小組比賽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平擺在講臺上,每一輪每組派一個代表,按照教師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數是7的減法算式,找出得數和11-2一樣的算式。學生躍躍欲試,能安靜的為組里的'同學加油。
三、練習形式多樣,及時評價跟上。
對于純粹的計算,我通常采取開小火車或隨叫隨答的形式。特別是隨叫隨答,通過叫答能不動聲色的讓開小差的學生回過神來。說計算過程的時候,往往就是紀律最差的時候,很多學生不愿意聽。這時候,獎勵認真聽的學生一顆“數學之星”并大聲進行口頭表揚能給其他學生榜樣作用,但持續的時間不長。也就是教師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隨時抓住可利用的資源。學生對站起來負責報答案很感興趣,如果事先說“誰最認真,就請誰報答案”,學生處于這種自我實現的需要,會很認真。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2
本節課是十幾減幾內容,主要是理解十幾減幾的算理,學會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的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口算。開課,就是一組口算,大部分就是十幾減9的口算,為十幾減幾做好鋪墊,著重讓學生復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然后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小貓吃魚的圖來讓吸引學生的興趣,來引出今天的內容十幾減幾,然后是讓學生自己探索方法,教師總結方法,得出和十幾減9的方法完全一樣,學生學起來也是比較輕松掌握了十幾減幾的方法,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進行十幾減幾的計算。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教學例三的內容,目標是進一步復習鞏固掌握所學的十幾減幾的內容,難點是根據圖意提出合理的數學問題,首先是給出了問題的信息和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解決,第二個部分是讓學生根據信息自己提出問題,自由的提問,加減都是可以的,但本節課主要是要注意減法的練習多一些,在本節課中,我注重讓學生大膽的說,讓學生在說中體會有原來的看圖列式向看信息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就這一節課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在后面的練習中,還將有大量的訓練,來鞏固著題部分內容。
十幾減9的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第一次接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所以在課前讓學生預習了10-11的主題圖,12頁的題目,這樣讓他們對十幾減9的做法有個初步的認識,在教學時,先復習9加幾的口算,對后面的十幾減9的想加算減做個鋪墊,新課開始時,讓學生在情景圖中找出生活中數學問題,氣球圖能夠得出15-9=,然后讓學生自己數得出多少,后匯報15-9的方法,老師介紹破十法,有學生說出想加算減的方法也進行了小結,本節課后,學生基本掌握了十幾減9的兩種方法,但對于困難學生還是不能有正確思考方法,在后面的練習課中,我將有針對性的加強輔導,爭取每位學生都能學會十幾減9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十幾減9的練習課反思
本節課是對十幾減9的內容的一節練習課,也是學生先完成了13頁的題目,好在上課的時候有時間講解,主要是對于破十法的再次鞏固練習和掌握,對于想加算減的方法也是要進行必要的練習,達到孰能生巧的地步,一節課下來,學生對于十幾減9的算理和算法基本上掌握的比較熟練。
整理和復習教學反思
整理和復習主要是對這個單元進行一個系統的鞏固,首先我就對本節最主要的20以內的推諉減法表進行了復習,形成表格,在表格中來發現其中的排列規律,一遍學生更好的來記憶表格,為以后的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還對提問的圖和信息結合的題目進行了練習,重點是能夠從圖中找到有用的信息,解決自己的問題。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3
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20以內的數,掌握了10以內加減以及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在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時候,需要學生應用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
一、用好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教材為我們提供的是拿小圓片,考慮到拿小圓片學生不容易理解破十法,所以我在教學時選擇小棒進行教學(十幾根小棒中10根一捆)。
二、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學習退位減法的知識。利用小棒學習14-8時,學生中出現了好幾種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先從14根中拿出4根,再把一捆打開拿出4根,即:
14-8=6
第一步:14-4=10
第二步:10-4=6
方法二:先把1捆打開拿出8根,再把剩下的2根和原來的4根合起來,即:
14-8=6
第一步:10-8=2
第二步:2+4=6
方法三:要拿掉8根,先拿掉10根,再還回來2根,即:
14-8=6
第一步:14-10=4
第二步:4+2=6
方法四:做減法,想加法,即:
14-8=6
想:8+(6)=14
方法五:有的學生竟然能編出口訣:看到8想到2,4+2=6.
學生中出現這么幾種方法著實令我意外,新課程強調尊重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實現個性化的學習,在這節課有了充分的體現。
三、鼓勵算法多樣化,又教給學生一般的優化的計算方法。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存在差異,有的需要借助直觀學具進行計算,有的能“做減法想加法”。有專家提出,由于孩子的智力背景、生活經歷不同,適合他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因為教師的一個總結,使大部分學生的方法被歸為另類,他們會為自己的失敗而傷心,一顆幼小的心靈是經不起這等風霜的,這樣的總結不利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落實。針對幾種不同的方法,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說開了,我讓學生分別說出自己認為最簡便且最喜歡的方法,實現了算法的優化。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給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提出問題后,不急于教計算方法,給孩子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在自己的嘗試中摸索發現,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互相學習。最后,在比較中,優化算法,這樣的教學跳出了書本,拓寬了學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留下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策略的機會,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新教學理念,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4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加減法關系、10減幾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有3種,平十法和破十法為一個課時,想加做減為一個課時。在兩節課的教學后,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掌握的并不是太好。
教材采用“森林餐廳”的情境,將13-6的問題轉化為如何取6個杯子的問題,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大多數學生都有自己的取法。不同的取法對應著不同的計算方法,對學生來說取杯子的方法并不困難,且學生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關鍵是把取杯子的思路轉化成計算方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經歷著數學化的過程。在情境的幫助下,學生理解了“破十法”和“平十法”的算理后,在讓學生練習選擇其中一種方法計算。計算后,讓學生先說方法,再用小棒把計算方法演示出來幫助孩子理解,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先分哪個數,如何分?分過后再怎么算?說計算過程的時候,往往就是紀律最差的時候,很多學生不愿意聽。這時候,獎勵認真聽的學生一顆“數學之星”并大聲進行口頭表揚能給其他學生榜樣作用,但持續的時間不長。教師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隨時抓住可利用的資源。數學知識有其內在的邏輯性,學生經歷了從形象到抽象,從生活到數學的過程,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讓每一個孩子都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理。由于每個孩子的知識貯備與經驗積累都是不一樣的,對于13-6這樣的問題,不同孩子在解決過程會有不同的方法,讓學生經歷算法多樣的基礎上,結合著自己的判斷、理解、內化,不同的孩子在原有基礎上就可能獲得不同的提高。因此,在練習時,學生在方法的選擇上也體現出不同的要求,能力強的孩子可以選擇直接計算,能力弱的孩子則需要在小棒等學具的'幫助下計算。
“想加做減”的方法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容易發現,在平時的計算中也用得比較多,因為加法是正向的運算,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但是需要讓學生不僅對數有這樣的感知,也能通過一定量的訓練,逐步的意識到數量間的關系也存在著這樣的加減關系,這就是本學期后面即將也學到的加減法關系,在這節課中進行滲透與孕伏。在實際的教學中,“想加做減”的方法是建立在學生20以內進位加法特別熟練的基礎上的。如果學生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特別的熟練,就會覺得“想加做減”的方法很簡單。可是,在過了一個寒假之后,孩子都過了一個快樂的新年,把口算練習都拋在腦后,上學期學習的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都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對這樣一部分孩子來說,學習使用“想加做減”的方法特別難。
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學習這三種計算方法后,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其中一種方法進行計算。其實,提倡算法多樣化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的思考,開展數學交流,鼓勵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促進學生的發展,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多種計算的方法。另外,我注意讓學生在平時每天堅持練習口算,以10內的加減法為基礎,能快速準確的計算出結果,再練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非常熟練后嘗試用想加做減的方法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5
一、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十幾減9的知識。為了讓他們掌握十幾減9的減法,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學時,我充分利用主題圖,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十幾減9的減法。
二、動手操作,體會破十法和做減想加的算理。學生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有深有淺。為了讓那些學有困難的學生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我加強了學生的操作活動。如在教學例一時,我設計用兩種顏色(10根紅小棒、5黃小棒),讓學生思考:從15中去掉9,該怎么去?學生能很快從10根中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5根黃小棒合起來就是15-9的結果。通過操作活動,學生能很快理解“破十”的道理,從而達到運用“破十法”計算的目的`。
三、鼓勵算法多樣化,又教給學生一般的優化的計算方法。學生數學思維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學生計算方法也是參差不齊,有的需要借助直觀學具進行計算,有的能“做減想加”來計算。為了使大多數學生通過主動學習,達到義務教育所要求的標準,使大多數學生掌握一般的較優的計算方法,由此在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側重讓學生理解“做減想加”和“破十法”的計算算理,目的使大多數學生能掌握這普通的長久發揮的數學方法。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6-25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9-15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1-16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2-04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2-26
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07-03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2-16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5-21
《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12-22
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