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統計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統計教學反思1
認識統計圖的另外一種形式橫向統計圖,并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并作出合理分析和預測,培養學生利用統計方法推測和預見未來的意識。在新課開始之前,我一直在想,應該找到一個學生們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課前小研究,于是,我選擇了同學們每天要做的“吃早餐”作為調查對象,一來,讓學生親身體驗調查收集數據的過程,對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和孩子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相信孩子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必然有所想所思,這樣,孩子們在讀了圖表后,也能進行相關的決策。
我覺得我后面設計的判斷用那種統計圖表示學生所喜歡的體育項目這道題,在此處,顯得有點多余,還好,學生在說的時候,都持有不同的意見,也聽到了不同的同學不同的聲音。在小動物比賽跑這道題上,學生們在回答時,對于圖上提供的數據,能想到很多,這也算是學生對數據進行的`一種充分的分析和思考吧。孩子們閃現了很多知識的靈光:如鴕鳥比較有耐力,善與長跑,獵豹動作迅猛,但是耐力不強,不太善與長跑,善與短跑......
縱觀全課,我覺得條例還算是比較清晰,也能看到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所思所想,但是,學生過于沉穩,氣氛不夠活躍,教學設計,也不夠嚴密,比如對教材的解讀和把握還不夠完美,以后還需在活躍課堂氣氛方面多下功夫。
統計教學反思2
我本次課堂教學的內容是新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統計例1及其相關內容。例1通過給定的某地區城鄉人口的復式統計表,分別讓學生完成該地區城鎮和鄉村人口的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繪制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根據復式統計表分別完成2個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并引導學生把兩個統計圖合二為一,然后介紹這就是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通過聰聰提問:“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引起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一方面讓學生從更高更寬的角度認識新的統計圖和統計量,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進一步建立統計觀念;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怎樣根據新的統計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設計的4個問題中,最后一個問題“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是在前3個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很強的開放性。
一.教學中的臨時處理
1. 因為沒考慮到他們對已經學過的復式統計表讀的不熟,所以,臨時加了對學生讀題的指導。
2.看到他們畫圖時很困難,畫出的圖形不美觀,不準確,我臨時加進了一個內容:“如何把圖畫得美觀,準確?”。
二.教學的不足
1.由于沒有考慮到學生繪圖的速度和水平在紙上和書上有一定區別,學生在紙上畫的快些,在書上慢些,所以沒有完成教學目標中例1后面的練習及其和例一配套的做一做。
2.對學生嘗試合并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后的總結不是很到位,導致學生在總結經驗完成書上的復式統計時,還有小部分學生做得不是很好。
三.教法和學法
我想采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嘗試學習:教師適當點播的教法學法。因此教學時,我首先為學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間。首先讓學生根據給定的復式統計表中的數據,分別繪制2個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說一說根據這兩個條形統計圖能夠發現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個
統計圖中描述這些信息怎么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索和交流完成了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的聯系和區別,使學生在觀念和知識上得到提升。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最后一個問題要發揮學生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統計圖發現:該地區近年來城鎮人口逐年增加,農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總數逐年上升,對學生進行人口教育。還可以進一步啟發和引導學生知道:隨著經濟的發展,鄉村人口不斷轉為城鎮人口,因而鄉村人口不斷減少,城鎮人口不斷增加;讓學生在感受到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培養。最后引導學生進一步在統計知識和觀念上加以提升:通過對這樣的統計圖的描述和數據分析,發現了很多信息,了解了很多情況,復式條形統計圖有著更大的作用與意義。例1后面的“做一做”很遺憾沒完成,它安排的是對四年級男生、女生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統計,可以讓學生根據復式統計表獨立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并回答統計圖后面的問題。第(4)小題可組織學生對本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使學生通過分析和交流,發現本年級學生課外活動的特點,知道同學們的愛好和特長。教材呈現的內容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意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設計及其策略
1.把原教案設計中的“做一做”刪去
2.把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做成作業單(一),便于學生完成。
3.把教學中的嘗試完成的復式條形統計圖改為作業單(二)
4嘗試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后,教師做出詳細總結: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時,首先注意看圖標要求圖什么顏色,然后,用鉛筆和尺子根據統計表的內容準確地畫好各項圖標,最后按要求找出相應的顏色涂色。
統計教學反思3
課堂上,我讓學生通過實踐總結出的統計的方法遠遠超過課本上出現的統計方法,學生通過自己親自參加數學活動,感受了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其實創新意識確切地說不是在“學會中”形成的,而是在“學會”的.基礎上形成的。“學會”是側重于接受知識、積累知識,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會學”是學生側重于掌握學法,主動探索知識,目的在于發現新知識,提出新的問題,解決新的問題。以前,我也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但那些思考,是老師給定的具有一定方向性的問題中進行思考,禁錮了學生的求異思維,此次的教改我充分重視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方法的多樣性,為學生提供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實踐。這樣的教與學的氛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統計教學反思4
1、課前準備不充分
由于時間比較匆忙,準備不是很充分,例如,收集數據,我應該讓小組長先把結果統計,再交給我,然后我把結果寫到黑板上,而不是,讓他們上交問卷調查表,這樣由于工作量太大,導致我再課堂上沒有完成,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這就成了抽樣調查,而不是全面調查!第二個體現是,有的環節銜接的不是很好,因為這種課一般環節比較多,如果整理不好思路,容易半路卡殼,我雖沒有卡住,但是遇到了這樣的險情!
2、自身素質需要提高
數學教研組長李波老師在評課時說起來他曾聽魏橋實驗中學與淄博、濱州還有一個地方的四校聯合公開課,其中一名來自淄博的老師,她與我們的學生交流起來非常的自由、和諧、自然,可見人家的素質。那么,何謂素質?我覺得不外乎兩點:一是過硬的數學基本功及對教材的熟練把握;二是自身的語言素質及自信心。當然這是我融通的概括,細說起來是很難得,而對于我來說,一是教材把握不透徹,二是自信心還是不足。雖說通過歷來的鍛煉,我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有的時候,求勝心太強或準備不充分時,還是會莫名的.緊張,那么,如何克服自己的這些弱點,讓自己有一個大的提升呢?我想最基本的是吃透教材,并且多看優秀教學案例,擴展自己的面,那么,在備課時,才不會出現好長時間都不知道從哪里下手!
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人不怕失敗,怕的是失敗了就再也爬不起來了!愿我們永遠做一個愈挫愈用之人!
統計教學反思5
“簡單的統計”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進一步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學會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數的簡單的統計表;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并學習制作一些簡單的統計圖;學會對統計圖表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受到國情教育;能從報刊、雜志、電視、網絡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數據信息,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使學習方式得到根本上的改變,筆者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現將其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現生活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到數學有趣。如在教學折線統計圖時,課的開始我先出示了一個病人的體溫記錄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觀察并回答:這個病人能出院了嗎?你從圖上了解到了什么?這副圖告訴我們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和作用?通過這樣一種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形式,讓課堂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的興趣是濃厚的,學生在生活中的體驗也是充分的,本來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了。
二、導自主探究,學會繪制圖表。
在引導觀察圖表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畫法,因為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已經掌握了一些特點,教師再適時提出問題進行點撥,完全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學生的.觀察、交流,自然而然地發現了繪制圖表的方法。
三、解決生活問題,提高實踐能力。
數學源于現實,寓于現實,用于現實,應用數學知識改造客觀世界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數學練習要引進相關的生活問題,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能力。我在教學完了本單元的知識后,布置了一道實踐作業,要學生統計一周的氣溫變化情況,以每晚的天氣預報為準,先繪制統計表,再繪制成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這樣不僅充分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學習數學是有用的。
總之,本節課最大的收獲是通過教學形成了對該類知識點的教學模式:觀察統計圖表—探索畫法—制作統計圖表—分析統計圖表解決問題。
由于在教學統計表時過高的估計了學生的能力,急于求成,學生在繪制時對“合計”一攔的位置把不準,出現了一些錯誤。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吃透教材,備好學生,掌握學生的知識生發點,把握教材的難點和學生易混淆的地方,提高數學活動的參與面,特別要照顧到差生,使全班學生都有所發展。
統計教學反思6
復習,是把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幫助學生對知識查漏補缺的必要教學過程,也是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已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復習課,一直以來就是教學環節中被教師們認為是很重要但是卻不被重視的一環。說重要,是因為再教學中大家都發現,提高和鞏固成績學生的四分之一的功勞源于復習過程中的全面提升,說不被重視,是因為“復習”在很多時候被教師們認為是大量習題機械重復的一種在線過程。其實。復習課,特別是數學復習課,不是對所學知識再進行簡單的羅列和機械的重復,而是在重溫學過的知識的基礎上,對知識的脈絡和結構進一步歸納概括,達到熟練、透徹,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在認識上有一個大的提升,從而達到從知識到能力的一個飛躍。注意了適時、準確的復習評價。及時進行復習評價,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程度、窺視學生的解題思維心理、準確把握復習節奏。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評價相結合,幫助學生彌補知識缺陷,校正思維歧途,增強運用能力;特別是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盡可能多地暴露掌握知識的殘缺點,捕捉、收集、整理其錯誤,并研究其錯因,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然而,由于想做到盡善完美,在一節課中盡量容納更多的復習知識,所以部分習題的練習過程略顯簡單,沒有給學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只做到了讓中等偏上的學生充分展示,對于“面向一切學生”這一教學理念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注意做更好。
統計教學反思7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掌握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并從中進行觀察、分析。學生不是第一次接觸條形統計圖,對于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分析等方面已經掌握了一些方法和要點,本課在教學設計上力求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思維發散能力。
一、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1.引導自主探究,獨立完成統計圖。在觀察圖表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畫法,因為學生已經掌握了條形統計圖的畫法,教師在練習的過程中再適時提出問題進行點撥,完全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學生的觀察、交流,自然而然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注重細節,突破難點。學生在前一段時間里已經學習掌握了條形統計圖的
知識內容,也學會了條形統計圖的畫法。但是在畫圖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情況。如何才能畫一個美觀、完整的`條形統計圖呢?其中包括統計圖的題目、時間等一些細小的地方。我啟發學生會看圖中的信息,分析統計圖是統計的什么、一個小格代表多少、你還能從中得出哪些信息?怎樣來確定縱軸每一格所表示的單位數量最合適,分析圖中信息的發展趨勢等。
二、反思這節課的不足主要是:
在學生統計的過程以及作圖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不應過高估計每一位學生的水平,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學生在做圖中的問題。對統計圖中數量不滿一格的畫法還應該再加強練習,板書清楚,給學生直觀的認識。
統計教學反思8
為了學生掌握六年級上冊的扇形統計圖,精心設計導入。我先復習了所學的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使學生在腦海里重現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的優點和缺陷,就是折線統計圖能夠反映總量變化情況;條形統計圖能夠反映各部分數量的具體情況,沒有能夠出現反映出各部分的數量與整體數量的關系,這需要一種統計圖扇形統計圖。這樣能使學生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新知識探究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學習的欲望,培養學生思維創造能力。
教學過程,采取拋錨式教學方法,圓代表是什么,扇形代表是什么,圓與扇形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過程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理解整個圓的面積代表整體,各部分扇形的面積代表各部分的數量,理解扇形統計圖各部分與數量關系,同時學生能夠讀懂扇形統計圖,說出從圖上獲得信息;教師利用一點時間,學生看扇形統計圖獲得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感受到學習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快樂,并加深對扇形統計圖的理解。所以采取拋錨式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掌握好新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根據所學新的知識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總而言之精心設計教學導入,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留時間給學生思考問題,留時間給學生運用知識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既提高教學質量,又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統計教學反思9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下冊的統計并不是教學新的統計方法,而是要求學生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能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正確解釋統計結果。通過教學,認為要注意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注重知識的前后聯系,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應引導學生在復習舊知的基礎上重點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使學生學會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對統計結果做出正確解釋,并能根據統計結果作出準確的判斷、預測。比如在教學例1時,引導學生分析圖中“其他”部分的具體含義,使學生明確:“其他”占彩電市場份額的`47%,其中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暢銷的彩電。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制作統計圖時,一定要客觀準確地反映信息。
2、通過比較,讓學生懂得不要被統計圖表面的信息迷惑、誤導,要保證所得結論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例如在教學例2時,可先讓學生觀察統計圖,談談直觀感受和看法,再引導學生分析統計圖表達和包含的數據信息。提醒學生不能僅僅關注統計圖的外在表象,還應了解統計圖所包含的具體的統計信息,才能避免做出錯誤的判斷。
統計教學反思10
“統計”這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93頁上的內容。在小學一年級進行“統計”教學是近年來的一個嘗試。本冊教材重視的是學生對數據統計過程的體驗,并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認識統計的作用和意義。它只是對一年級學生的一種統計思想和方法的滲透,并不要求學生掌握如何畫規范的統計圖等等。新課標中指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在學生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交流、討論、合作等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在數學學習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堂教學中,學生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強化學生的認知,拓寬思路,還可以發展學生言語表達能力,有助于培養合作精神。
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的要求,我從知識、能力、心理三方面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讓學生初步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感知統計的形成過程;2.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心理目標: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培養合作精神。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美國教育家戴維斯也認為:應該把“深入了解學生真實的思維活動”列為首要問題,如果我們并不真正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那么任何“花哨”的教學都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要適應學,要順著學生的思路去教學,要在教學中把學生的思維活動展示出來,即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學生的真實思想。根據這一重要概念,我在教學中做了以下安排。
一、生活中學數學,讓學生愿意學
由于一年級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比較少,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切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征制定教學方案,注意既要滲透統計的思想方法,又不能高估他們的.能力水平。為此,我認為可以選一些貼近學生實際且具有趣味性和學生感興趣的統計內容,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有機聯系起來。開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在優美的《生日快樂》歌中,我讓學生先猜一猜我們班上幾月份出生的小朋友最多。他們的意見不統一,這就非常自然地將他們引入調查統計活動中。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征,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安排了這樣幾個步驟。
第一步:選出自己的生日月份卡片。(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有1~12月的標有月份的彩色桃心卡片)
第二步:整理卡片,把代表自己生日月份的卡片貼在黑板上。(運用已學的“分類”知識)
第三步:再次整理,使大家一眼就看出幾月份過生日的小朋友最多。(運用已學的“一一對應”知識)
第四步:這樣整理之后有什么好處呢?(讓學生自由答)
這樣由生日月份卡片形成了統計圖的“雛形”,其實這是學生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它為學生以后學習統計表和統計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開放的數學課,讓學生樂學
系統論認為,“任何系統只有開放,與外界有信息交換,才可能有序”。如今,教學提倡的是各學科之間的滲透融合。在這里,我由統計學生的生日月份想到了過生日,想到了設計一個“集體生日活動方案”,因此就要解決“什么時間”“到哪兒玩”“玩些什么”“吃些什么”“生日禮物”等一系列“生日活動方案”的問題,由此培養了學生的設計意識和組織意識,并且將數學課與實踐活動課整合在了一起。
接著,教師和學生一起在解決生日活動方案中的“哪兒玩”這個問題時,經歷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育思想,并且讓學生在實踐與探索中學會學習,體驗到學習成功的無限喜悅。
三、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會學
新課標認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現在的課堂不應是單一化、模式化的教學,而應是立體式、多層次的學習平臺。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充分思維的時空和主動探索、創新的機會,讓他們獨立、合作、互動地學習和活動。在這里,我采取了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分組調查統計出“生日活動方案”中的一項內容,完成一個問題,體驗統計的整個形成過程。
再通過小組匯報,讓學生體會到統計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根據統計的結果,可以知道如何采購東西等。通過生生互評,師生互評,讓學生學會學習別人的長處,發現自己的不足,學會尊重別人的看法等。
總而言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始終本著激勵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原則,讓學生愿學、樂學、會學,不斷地探索創新。
統計教學反思11
通過這節復習課的教學,課后我進行了及時的總結與反思,有以下三大方面:
一、好的方面
1、給學生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
讓學生在感興趣且較熟悉的“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生活問題中,復習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特點,進一步體會到用統計圖來整理數據、說明問題的優越性。從生活中選擇數學元素,會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服務于生活。
2、激發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
課上我是通過啟發性的提問:“如果要知道每個項目的人數占全部人數的百分比”,來引出扇形統計圖及其特點,也提出的發散性問題來激活學生思維如:“從這幅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學生回答多是膚淺的問題,但參與面很廣。接著第二次提問:“根據獲取的信息你還可以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的回答轉向一些具體問題。通過這些問題的設計很好的調動啦學生的興趣,也足以引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復習中加深了理解。
3、在學生已有經驗基礎上進行教學。
課標中指出要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讓他們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基于這樣的理念,我注重讓學生動手算一算每個項目占總數的百分比,動手制作完成扇形統計圖,在親身體驗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知識點。這樣的設計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過對比學生還會進一步理解每種統計圖獨特的作用。在集體備課的時候,我結合我們組所有教師的好的建議,讓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知識。
4、集體備課還給了我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
作為一名新老師,我沒有上過六年級的數學課,別說是復習的課啦,所以很多知識點的表述及其提問方式,都是有待磨練的,所以在集體備課的時候,我就把問題提出來讓大家指點指點。比如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就扇形統計圖的.繪制問題要不要在本節復習課教學進行了拓展探討,最后達成了一定的意見:可以讓學生在課后練習中去探索。在實踐中得出,這個交流的建議是正確的。同學們很敢興趣,盡管是緊張的復習時間,他們仍舊把自己制作上行統計圖的的想法與我交流,為中學進一步學習上行統計圖打下基礎。
二、不足之處
1、 從統計圖獲取的信息中所提出的有些問題難度大,將簡單知識復雜化了,不適于差生的學習。
2、教學方式單一,整個課堂一問一答式的教學占據了多半,沒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討論交流平臺。課后我深深認識到討論交流是一種開放式的學習,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一問題展形討論,學生會相互補充,產生各種靈感和火花。學生在討論中可以不斷完整自己的知識。
3、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得不能夠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導致學生所提出的錯誤問題沒有加以教正。如:喜歡足球運動項目的人比喜歡踢毽子運動項目的人多籃球的百分之幾?
4、評價激勵機制不夠。平時教學中不太注意對學生的評價,因此在這節課中對表現出色的同學沒能給予及時的激勵評價。
三、反思
靜下心來思考,在整節課中存在許多以上不足之處外,還有一個就是自己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太注意的細節,如:如果教學中語言更精練,提問更有針對性,讓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一些,大膽讓學生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練習設計更有坡度一些,我想本節課效果會更好。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親和力與學生溶為一體,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利用教師提供的豐富的生活事例,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分析,與他人的合作、交流、探索中,發現規律、自主構建、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學會求知、學會共處,并初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為自己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統計教學反思12
在統計教學中,學生已經學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對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和表現形式有一些基本認識。但學生沒學扇形,卻要學習扇形統計圖,這就要老師精心的設計教案,化難為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了。 扇形統計圖的學習是基于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以及圓的知識。但是,學生對于扇形的知識尚屬于空白,因此,我在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現狀,從扇形的感性認識入手組織教學。
首先,我帶領學生復習我們已學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知識,讓他們回憶統計圖的作用和優點。并且結合課前的搜集過程,學生實際上已經自學了扇形統計圖了,對它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教學《扇形統計圖》的新課導入時,我出示例1條形統計圖,再出示扇形統計圖。讓學生說一說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相當濃厚,積極性很高,我做的比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1、在學生已有經驗基礎上進行教學。我注重讓學生與已學過的條形統計圖進行對比,在對比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這樣的設計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過對比學生還會進一步理解每種統計圖都有它獨特的作用。
2、給學生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從生活中選擇數學問題,會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服務于生活。
3、給學生提供討論交流的平臺。討論交流是一種開放式的學習,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一問題展形討論,學生會相互補充,產生各種靈感和火花。學生在討論中不斷完整自己的知識。
靜下心來思考,在整節課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果教學中語言更精練,提問更有針對性,讓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一些,大膽讓學生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練習設計更有坡度一些,我想本節課效果會更好。
統計教學反思13
我們要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就應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為了培養學生具有從紛繁復雜的情況中收集、處理數據,并作出適當的選擇和判斷的能力,本節課教學中我力求做到讓學生在生活的情景中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會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會分析復式折線統計圖。
我在教學本節課時,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一)從生活中引出折線統計圖
參加跳繩比賽是學生很熟悉的生活場景,每個學生幾乎都經歷過,因此,用這個作為載體,并且是5個數據,學生無論是在數據呈現,還是制成單式的折線統計圖和復式的折線統計圖后,都是比較容易看出來的,所以學生很感興趣,這樣就更容易發現折線統計圖的'優點。
二、注意細節的處理:
在學生意識到要把兩張單式的直線統計圖合并起來以后,我在課件上先出現了兩條黑色的線,讓學生來考慮有什么辦法來區分這兩條線,學生說出可以用顏色來區分,也可以用虛線和實線來區分,在說線的時候,學生自然而然地意識到要注意圖例的說明。這樣,在無意之中,就讓學生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基本格式有了更精確的了解。
三、讓學到的知識回歸生活
在這節課的練習設計中,我設計了王芳偏胖的體重,從單式到加上標準體重,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優越性。接著又設計了讓學生觀察小學生身高情況的復式折線統計圖,以及向經理推銷A、B兩種品牌的彩電的銷售情況的折線統計圖,讓學生充分感覺到這種復式折線統計圖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最后我設計一個奧運金牌條形統計圖,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條形統計圖不能整體觀察金牌的增減趨勢,再次展現出折線統計圖的魅力。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教師在備課之前,應該先讀懂教材,思考你要教會學生些什么?用怎樣的方法讓學生容易接受你所教學的內容。然后確定你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難點。再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然后再來精心地設計你的教學過程,這樣我們的數學課一定會更加精彩!
統計教學反思14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掌握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并從中進行觀察、分析。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條形統計圖,對于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給學生的思維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思維發散能力。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這節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并沒有直接選用教材上的五(4)班統計表這個內容,而是采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生日著手,從整體上創設了一個統計我們班同學在各個季度過生日的活動這樣一個情境,通過復習舊知識(小統計),力圖從真實的生活中提出問題,感悟統計活動的目的 使學生從內心感受到有必要去進行統計,很自然的進入了調查統計的環節,從而引入課題。因為這是一個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所以能吸引學生,將學生迅速的引入情境之中。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實際的生活素材來進行教學,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的密切聯系,變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學數學”使數學課富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二、 運用電腦,自主探究
教學的第三個階段,是制作條形統計圖,教材上主要是要求學生會制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教學不但因兩者有不可分割的淵源,互為依存,而且這種整合也是數學應用思想的延續和發展。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運用“自主性學習”平臺,課件循環演示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步驟,并附有教師的講解,讓學生脫離老師的講解、自己嘗試著學習制作,更直觀、形象,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和意識。學生通過操作學習,嘗試著自己來制作條形統計圖,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還可以再仔細觀察課件的演示過程,其中在制作過程中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也采用多媒體技術加入錄音,這是一般課堂所不能實現的。在學習完條形統計圖的制作后,就要來學習怎樣分析,這部分的教學還是讓學生跟著電腦自主學習,可以反復地操作,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舉一反三分析其它的條形統計圖,學生將自己的見解通過鍵盤輸入,發送到教師機,讓全班學生都可以體會到。自學探究活動的`開展,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是學生進行“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基礎載體。學生能學的教師絕對不講。借助于“自主性學習”平臺這一軟件載體來學習統計圖的制作、分析,通過信息技術的鏈接、轉換功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觀察、比較、思考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豐富了原有的知識結構,增加了對知識深層面聯系的感知。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提出人的五種需要,最高層的需要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雖然每個學生的學習背景和目標不同,但都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意識和自身價值實現的愿望。從搜集統計圖,到認識各種統計圖的作用,再到制用統計圖,評價優劣等等,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有學生參與,在相互學習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層面上得到了不同的收獲,在切磋中學會了用各種方法來學習,打開了學習的視野,既有全體學生的全面提高,又不乏個性智慧的閃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加上信息技術所創設的廣闊舞臺,使學生各施其能。比如,對于計算機,有的學生擅長上網搜集,有的學生善于制作圖表,有的學生熱衷于分析統計圖等等,其所表現程度有一定的開放性,很難有標準的答案,倒是隨處可見閃光點。各個學習環節上各有所長又得到相互彌補。
三、師生關系,重在交流
在課堂師生人際關系上,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藹可親,本堂課中老師與學生一起進行統計、交流, 課堂上流露出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營造一個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師不以權威者自居,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情感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朋友,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敢說敢想,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使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總之,本節課最大的收獲是通過教學形成了對該類知識點的教學模式:觀察統計圖表——自主探索制作過程——制作統計圖——分析統計圖——解決問題。
反思這節課的不足主要是:
(1)在小組交流的形式上可以再多方位一些,發言面可以再廣一些。在學生制作條形統計圖時,除了現場統計的內容,還可以增加一些分散的數據,讓學生通過挑選同一類型的數據制作統計圖,這樣對學生分析的能力又是一種提高。
(2)本節課在教學評價方式上略顯單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多一些,缺少生生之間的評價。如學生獨立制成五(4)班同學生日時間統計圖時,可以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評價,如“她畫的怎么樣,你能評價一下嗎?”“你認為哪位同學畫得最好?”把評價的權力交給學生,及時激勵學生。
在今后,我將不斷學習,以課改精神為指導,認真鉆研教材,研究學生,反思教學行為,勇于改革和創新,扎扎實實上好每一堂課,努力成為一個學生愛戴的好教師。
統計教學反思15
復式統計表是在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通過具體的統計活動,使學生認識復式統計表的結構,掌握填表、分析的方法。同時,也使學生體會到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及統計的應用價值。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復式統計表的結構,我設計了讓學生發現單式統計表的不足,從而感受到復式統計表的需要這一過程,并嘗試讓學生將單式統計表合成復式統計表的這一過程,使學生初步感受到復式統計表的結構。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和學生共同完善復式統計表的各個部分,幫助學生清晰的認識復式統計表的結構,也為學生能正確地填寫和分析復式統計表作了很好的鋪墊。這節課,我用了較為多樣的激勵語言,很好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1、在學習方法上,讓學生談怎樣把單式統計表改成復式統計表的方法時,我應該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策略。
2、在學生匯報時我提問了一名學生,這個學生一步到位講完了,我就過去了。應該抓住知識的生成點,讓學生說復式統計表就是合起來,就是把男生和女生加起來,這時老師及時引導,那只能看出總數不能夠看出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所以需要加上男生活動和女生活動一欄。應該讓學生從不會一點點去描述,讓大多學生聽會。
3、重點內容是分析數據不是看表。
4、這節課的容量大,很遺憾的是課本設計的習題不能一一在課內完成,學生們初學復式統計表還得不到充分的練習,這樣孩子們對正確填寫復式統計表還不夠熟練,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
【統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統計的教學反思06-24
《統計》教學反思06-26
統計教學反思03-16
《統計》教學反思01-08
統計的教學反思07-04
《統計》教學反思02-20
統計的教學反思06-24
《統計》教學反思06-26
統計教學反思06-12
《統計》的教學的反思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