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凡卡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凡卡的教學反思1
一、交流背景為學文奠定基礎
《凡卡》一文,作者契訶夫寫于1886年,當時正是沙皇統治最黑暗的時期,作者所寫的時代和學生有一定的距離,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開課時通過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關于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交流,奠定了學習課文的基礎,進行交流之后,就拉近了讀者與作者、作品之間的距離,降低了學習難度。
二、掃清障礙,弄清文章脈絡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初讀課文,弄清生字新詞的讀音寫法。隨后帶著孩子們把文章中的人名反復讀了幾遍,這樣以減輕學生在朗讀課文中的難度。我記得我小的'時候特別不喜歡讀外國作品,原因讓人有點啼笑皆非,就是我覺得人名太長,有障礙。以小孩子的眼光看課文,然后指導他們學習。初讀課文,讓孩子們瀏覽,弄清課文的脈絡,課文是按“準備寫信——寫信——寄信”的順序來寫的。然后讓學生找出信的內容,以及最能表現凡卡痛苦學徒生活的段落,最后落腳點在“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這句話上,引導學生精讀15自然段。
三、長文短教,直奔重點
課文結構復雜,為了實現長文短教,化難為易,教學中采用扣主線、棄枝葉,確定教學的重點。抓住信的內容、凡卡爺爺的呼救、凡卡的回憶和凡卡的夢等重點內容,體會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讓學生體會,讓學生討論凡卡受盡哪些折磨?進而體會凡卡的非人生活。
教學中我還注意啟發學生想象。如:凡卡還受了哪些折磨?為什么?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替凡卡說下去。另外,凡卡向爺爺呼救的內容,我借助反復的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進入語言描繪的感情氛圍,體驗作者的內心世界,達到情感的貫通,把教學推向高潮,收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的教學設計能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增強了悲劇感人的力量。
凡卡的教學反思2
今天,我本來準備上《凡卡》這一課,可是沒有上成。原因是孩子們沒有完成預習作業,影響了我的情緒。
但是,當我冷靜下來之后,我感到深深的自責。一個老師怎么能因為自己的情緒,而影響孩子們的學習呢?這一節課就是孩子們不預習,按照我的思路也一樣可以上成功的啊!這件事情說明什么?說明我的修為不夠,孩子們沒有預習,難道就沒有上好課的辦法了嗎?這不是無能還是什么?
帶著深深的自責,我在上課后的25分鐘時,開始了教學。我首先讓孩子們把凡卡的信完整的找出來(這就是預習作業)。然后小組討論,從凡卡的信里看出了什么?孩子們都說凡卡的命運很悲慘,值得同情。我進一步提問,凡卡是做什么的'?孩子有的說凡卡是傭人,有的說凡卡是奴隸,有的說凡卡是做工的,只有少數人說凡卡是學徒。我抓住孩子們對凡卡身份的模糊,直接問孩子們,我們為什么會認為凡卡是傭人、奴隸、做工的?孩子們開始了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凡卡雖說是學徒,可是他做的就是傭人和奴隸做的事情,所以大家對凡卡的身份認定不清。本來是孩子們的模糊認識,但是由于我的正確引導,使得孩子們對凡卡的認識清晰了,并強化了。
當我正準備更深一步引導孩子們理解凡卡,內心的想法的時候,下課鈴響了。一節本來可以上的非常成功,非常生動的閱讀課,由于我剛上課時的情緒,耽擱了。我自責,可無法挽回!
作為一名真正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是不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的。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即使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也要把它向好的方向引導。何況有時候,究竟是不是壞事,還說不清呢!不要放棄、不要急躁,進入教室目的只有一個──上好課!教室不是我們情緒的宣泄室,而是我們教書與人的神圣殿堂。但一個看似成熟的老師--我,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恥辱,一種失敗!
但是,我一定會改正!人就是在一次次的修正自己的錯誤中成長并成熟的!
凡卡的教學反思3
一、在積累中運用,在運用中積累
這節課,我注重激活學生頭腦里的詞匯,讓學生在積累中運用,在運用中積累。如:聽完錄音朗讀后我問:你最想用一個什么詞語(也可用文中的)來形容凡卡的生活?一個個鮮活的詞語出來了:悲慘、可憐、凄慘、沒有指望、連狗都不如、生不如死等。可一個學生卻說“豬狗不如”這是我課前根本沒有預設到的答案。我愣了一下,這不是我們平時罵人的話嗎?“ xxx,你豬狗不如!”這時,我分明看見所有學生和聽課老師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等待著我評判這個答案正確與否。“凡卡的生活豬狗不如。”“凡卡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這兩個句子迅速在我腦中閃現,顯然后者才符合語言規律。于是,我告訴學生“應說成凡卡的生活連豬狗都不得不如,課文中也講了連狗都不如。”別看就這樣一個詞語,它關系到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即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這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潛移默化的,以后他就會在準確上下功夫了。所以,平時上課與學生對話時,我們老師一定要注意傾聽學生的表述,充分肯定或糾正學生的說法。
再如:講到具體描寫凡卡學徒生活那一段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讀了這段話,你眼前出現了一幕幕怎樣的畫面?當一個學生談到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成天只吃一點稀飯和面包的凡卡時,我順勢引導:你想到了什么詞語來形容此時的凡卡?“面黃肌瘦、面如土色、骨瘦如柴、皮包骨頭、弱不禁風”學生一個個站起來說。還有讓學生探究“即使爺爺收到了信,凡卡能否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一問題時,一學生談到:“爺爺不可能去接他,因為他自己的經濟狀況并不好。”我又引導“你從哪里看出不好?”“他爺爺已經65歲,這么老了還要去當守夜人,像他這種年紀的老人是應該在家享福的,可他卻------”“是啊!即使爺爺有這份心,也無這份力呀!”這時學生馬上就說出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愛莫能助、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我驚訝了,學生竟能一下想出這么多詞語!我感動開學生在積累中運用,又在運用中積累了詞語。
二、在取舍之間徘徊
課后,總覺一種遺憾在心頭。雖然自己抓住了課文重點(第八自然段)的教學。學生也融入到了文本之中,通過有層次、有梯度的朗讀使學生的心靈得到了震撼,體會也不是架空的。確確實實學到了語文知識(用詞的準確及表達方法)。但是,后面為了把所有內容上完,設計了“凡卡的鄉下生活是怎樣的?”和“凡卡的信爺爺能收到嗎?”“即使爺爺收到了信,凡卡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嗎?”三個問題探究凡卡鄉下的生活和寄信后的內容。這樣,雖然也有探究學習的痕跡,細而一想,這不是又按照我的教路讓學生鉆嗎?難道學生就沒有自己獨特的感悟?自始自終就沒有一個問題要問嗎?這就是我對教材的處理不夠大膽,要懂得取舍,有舍才有得。特別是這篇文章很長,就更應在取舍之間作出決斷。我完全可以在學生讀完苦苦哀求內容后問:“學到這,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這時定會一石激起千層浪:“老師,我想知道為什么凡卡一定要讓爺爺帶他回鄉下?”“鄉下的生活真的那么美好嗎?”“爺爺會來接他嗎?”------對這些問題老師加以整理,然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去探究閱讀,這樣就真正把學生當成了學習的主體、個體,樹立了學生本位意識。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里,才能真正知道學生想什么。這讓我想起課伊始,聽朗讀信的內容錄音時,大部分學生都在凝神聽著,只有一個學生在竊笑。我想他肯定在想:有這么苦嗎?可隨著課文學習的深入,他后來再也沒有笑。我想他或許走進了凡卡的心靈,被文中的描述深深吸引了。但我疏忽了,課結束時,應讓他起來談談為什么他會有此變化?那對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應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
凡卡的教學反思4
《凡卡》這篇課文是一篇傳統課文。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社會制度的黑暗。本單元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人物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增加人生閱歷,激勵他們從小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并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悟文中所采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在教學本課時,如果通篇串講,不但使文章特色蕩然無存,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其效果也會事倍功半。因為文章篇幅較長,內容縱橫交錯,它交織著寫信、回憶、側面烘托三條線索,多層次、多角度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此錯綜復雜的事件關系,便構成了本文的教學難點。為了實現長文短教、化難為易,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巧設疑問理清文章思路。然后以朗讀指導為主,按文章中信的內容、插敘的回憶內容、作者的敘述內容三部分品讀課文。首先讀凡卡信的內容──走進凡卡的現實生活,了解一個九歲孤兒小小的、并不過分的愿望,從中體會凡卡為什么撕心裂肺地反復請求爺爺帶他回鄉村里去。再讀插敘的內容──走進凡卡的夢幻世界,了解凡卡的內心情感,向往鄉村快樂的生活,激發學生對凡卡更加強烈的同情心。然后讀作者的.敘述內容,體會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匠心獨運的結構安排,體會文章采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從而深入體會文章蘊含的深刻思想感情。同時讓學生把自己的童年,與凡卡對比,襯托凡卡的悲慘童年,激起對凡卡的同情,進而珍惜自己的童年。在仔細閱讀信的內容的環節,用“哪些地方最能體現凡卡在城里學徒生活的悲慘?”這一問題貫穿教學,指導學生仔細閱讀第8、10、15自然段,體會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通過對重點段落扣住詞句的分析,走進凡卡的現實生活,讀懂課文,體會情感,并通過朗讀將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然后再讓學生思考“鄉村生活是不是會更好一些呢?”讀插敘部分,談感受,聯系前文理解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誕樹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憶中卻是那么美好、快樂、有趣,這正更說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獨和痛苦。通過讀和同學們自己的分析,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凡卡無論在鄉村還是在城里他都沒有好日子過;無論到了哪里他的命是運都悲慘的。既而讓學生感受到作者采用的這種把鄉村的貧窮、無奈和城里的悲慘、孤獨放在一起寫,讓人讀完之后更加同情、一目了然凡卡的悲慘命運,這樣的寫法叫對比;同時還能夠從凡卡含淚帶血呼喊中看到作者有意識地用農村生活來襯托城市生活的悲慘。領悟本課在表達方法上有兩個重要特點。由于時間緊,教學中還存在有些重點句子讀得少,學生體會不夠等問題。只能讓學生課下再讀,以加深理解。
【凡卡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凡卡》教學反思10-31
凡卡教學反思07-18
《凡卡》教學反思02-18
《凡卡》教學反思02-08
凡卡教學反思06-14
《凡卡》教學反思07-28
凡卡教學反思10-26
《凡卡》教學反思01-02
《凡卡》教學反思01-02
《凡卡》教學反思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