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稱象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稱象教學反思1
《曹沖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同等重量簡單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一、教學效果:
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開發學習資源,營造了興趣盎然的語文學習生活,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學習。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讓他們從感興趣的話題中產生濃厚的閱讀欲望,把課文學習作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課文伊始,從曹操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讓同學們到課文里找一找。當同學們對曹操的表情產生興趣后,我有效地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他們滿懷興致地朗讀課文,在探究中解決問題。課堂上我盡可能把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
四、我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進而有條理地說,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成功之處:
這篇課文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稱象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同等重量簡單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低年級的學生喜歡聽故事,愛動手,好奇心強。教學中我充分引導學生在掌握字詞,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教學這一課時,我設計讓學生讀書提出問題,再沿著學生的問題來組織教學。學生先默讀課文。之后,我問:“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然后老師梳理學生的問題,調整自我的教法,循著學生的問題安排教學思路,逐個解答學生的問題。
三、不足之處:
“奇思妙想”“有計可施”環節的設計,沒有更好地發散學生的形象思維。充分讓學生勤于動腦、富于聯想,用智慧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我相信只要我們引導及時,相信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會及時閃現,個個都會成為“智慧星”。
四、改進措施:
以小學生耳熟能詳的小故事為學習材料,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
稱象教學反思2
學這一課時,我采取整體感知、重點突破、回歸整體的教學思路。首先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提出問題:1、大象什么樣?2、誰稱象,怎么稱?3、稱象的結果如何?帶著問題讀全文尋找對應段落劃分大段。
讓學生明白曹沖想的辦法好是本課的重點。學生先默讀課文,找到官員、曹沖各自稱象的辦法,同時讓學生把雙方想的辦法進行對比。通過比較,學生都明白曹沖辦法好,因為這個辦法既能稱出大象的重量,又不必殺了大象,即得出官員們稱象辦法的不合理性。接下來我們重點閱讀曹沖稱象的語句,抓住動詞,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其稱象方法,并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體會曹沖稱象方法與官員們發言的聯系,讓學生認識到曹沖的辦法不是憑空想出來的,一是他認真聽別人議論,從中得到啟發,二是他平時注意觀察事物,善于動腦筋,思考問題的結果,因此,學生從曹沖身上學到許多優點,并且在學會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善于觀察,愛動腦筋的好品質。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注意結合課后習題和練習冊題目隨機在課堂教學,注意指導學生朗讀,達到閱讀訓練目的。
稱象教學反思3
本節課圍繞“稱象”這一思路去展開教學活動的,學生在閱讀、思考、討論中,了自主學習,理解中悟情明理,在思考中發揮想像,求異求新,大部分學生很會。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一看就懂,既省事又收效好。
本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曹沖秤象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動筆畫一畫每一步。仿照曹沖秤象的故事,動手做做小試驗,把物體化整為零,看看能不能稱出重量。
對于詞語的理解訓練不到。教學時應注意讀好關鍵詞,可以通過換詞、聯系上下文等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然后再讀好句子。比如,“曹操聽了直搖頭”中的“直”字,可以換成“不住地、不停地”,“曹操的兒子曹沖才7歲”中的“才”字可以換成“剛剛”“只有”。課文中類似的詞語還有“果然”只有通過這樣的訓練,才能積累詞語,學會理解詞語的方法。
稱象教學反思4
是否具有發散思維能力是一個人具有創新精神和發明能力的重要標志。我在自身的教學中,把培養同學的這一能力作為自身教學工作的重點,也一直注重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同學從多角度考慮問題。對于可能有多個答案的問題,盡量讓同學開動腦筋、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找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只鍛煉了同學探究問題實質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分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這種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不只對同學大有用處,也使我這個語文教師從中感受到同學考慮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考慮問題的角度開闊了,考慮問題的方式豐富了。在很多時候,教學中一個簡單的.設計就能使同學的發散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
這學期在學習《稱象》的時候,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大家都體會到了曹沖是個聰明的小朋友。為了引導同學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我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加了一個問題“曹沖是借鑒了官員們的方法想出稱象方法來的。你能說出他的方法和官員們的方法之間有什么聯系嗎?”同學們立刻投入了尋找答案,討論答案的過程中。很快有人說:“他根據造大秤這個方法把船當成了大秤!”馬上有人補充道:“沒有人提得起大秤,他就讓水來托住船。”我聽同學回答到了點上,馬上補充說:“對,他利用了水的浮力!”這時的課堂上,同學們只能想到這些了,我又引導他們考慮:“還有其他的嗎?”教室經過了幾秒鐘的恬靜后,又從角落里傳出了:“他用石頭代替了大象的重量。”雖然這個聲音是那么的不肯定,但是我知道她的答案正是這個問題的關鍵。我馬上說:“你真是太聰明了,一下子就想出了這么難的問題。他正是用石頭代替了大象的重量。”同學們頓時豁然開朗。我又告訴他們:“說曹沖聰明是因為他會從他人的方法中得到啟發。”這時,我突發靈感追問了一個在備課中沒有想到的問題:“你要是曹沖,還能想出什么方法來?”這一下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像開了鍋一樣,討論達到了最高潮。“我可以不裝石頭,還得讓人搬來搬去怪麻煩的。直接讓人站上去不就行了嗎?”“還可以用糧食代替大象的重量!”“只要是比較沉,又容易計算重量的東西都可以。”這是我們班一個挺不顯眼的同學說出的答案。“對,你很有概括性。”“老師,我能不能用彈簧代替水?放幾個彈簧然后再在上面放一張結實的板子。這樣就可以代替水的浮力了。”“你想得很好,他人都是想方法替換重物,你想到了換一種承重工具。非常獨特,只是稍微有點不平安。”這時,有個同學站起來說:“高老師,我曾經見過一種地秤,連汽車的重量都能稱出來。我們也可以把大象趕上去。”小朋友的答案是對的,只是他沒有考慮當時還沒有地秤這種東西,但是他的思路也是對的,他沒有一味地從他人已經想好的思維角度動身,而是想另辟蹊徑。他的這種考慮問題的方法應該得到老師的鼓勵,這不正是同學發散思維之后得到的效果嗎?“對!你現在是現代版的小曹沖了!”“嗨!要是能這么想的話,直接用計算機對準大象一掃描,再運用一下專門的計算機軟件不就解決問題了嗎!”同學們聽了她的答案都笑了,我也笑了:“我也沒有限定這個曹沖的出生年月呀?你能這么想很好。現代技術很發達,這種問題已經難不倒我們了。但是在三國時期,能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們才說曹沖是聰明的呀!”就這樣這節課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課下我想:要是當時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恐怕同學不會對曹沖是怎樣稱出大象重量的這個問題掌握得這么牢固。也正是我通過讓同學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去探究更多的稱重的方法,使同學局限在一點上的思維得到了發散。使他們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的答案,同學答案的豐富超出了我的想像。從這里我也知道了同學其實是有很大潛能的。只要能通過正確的方法調動同學去積極的運用大腦考慮問題,這些潛能就一定能在教學中被釋放出來。
稱象教學反思5
《稱象》的重點在于稱象的過程.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我把燒杯當船,放在河里(透明的.塑料盒),把大象(8只大砝碼粘在大象圖的后面)趕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紅色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一只只法碼),石頭一直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再把船上的石頭拿下來稱一稱.把石頭重量加來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在一堂課上抓住文中的重點:稱象過程,通過實驗演示情境的方法,吸引學生,在觀察稱象的過程中,找到沖稱象的合量性和科學性.學生觀看實驗演示時的一邊串問號,都在演示成功后一一化解。
稱象教學反思6
《曹沖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身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與學科進行整合,力圖讓“趣”貫穿始終,讓學生樂在其中,思在其中,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下面是我教后的幾點反思:
優點: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開發學習資源,營造了興趣盎然的語文學習生活,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學習。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二、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讓他們從感興趣的話題中產生濃厚的閱讀,把課文學習作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課文伊始,從曹操的良種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讓同學們到課文里找一找。當同學們對曹操的表情產生興趣后,我有效的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他們滿懷興致的朗讀課文,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三、課堂上我盡可能把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達到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
四、我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的說,進而有條理地說,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借助FLAS讓學生邊操作邊說明,幫助學生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有效的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
不足之處:
“奇思妙想”“有計可施”環節的設計,沒有更好的發散學生的形象思維。充分讓學生勤于動腦、富于聯想,用智慧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我相信只要我們引導及時,相信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會及時閃現,個個都會成為“智慧星”。
改進措施:
以小學生耳熟能詳的小故事,為學習材料,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
稱象教學反思7
《曹沖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身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與學科進行整合,力圖讓“趣”貫穿始終,讓學生樂在其中,思在其中,學生掌握課文資料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下方是我教后的幾點反思: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開發學習資源,營造了興趣盎然的語文學習生活,學生在簡單、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學習。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二、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讓他們從感興趣的話題中產生濃厚的'閱讀欲望,把課文學習作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課文伊始,從曹操的良種截然不一樣的表情入手,讓同學們到課文里找一找。當同學們對曹操的表情產生興趣后,我有效的利用學生的閱讀期盼,讓他們滿懷興致的朗讀課文,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三、課堂上我盡可能把時光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到達問題
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
四、我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的說,進而有條理地說,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潛力。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潛力得到了提高。
五、借助FLASH動畫讓學生邊操作邊說明,幫忙學生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有效的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
六、“奇思妙想”“有計可施”環節的設計,發散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學生勤于動腦、富于聯想,用智慧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
我相信只要我們引導及時,相信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會及時閃現,個個都會成為“智慧星”。
稱象教學反思8
關于“曹沖稱象”的故事大家早已熟悉。而曹沖稱象的具體做法就是通過創造性思維來解決的。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如,“司馬光破缸救人”、“牛頓發明萬引力定律”……那么,什么是創造性思維呢?所謂創造性思維就是指有創見的思維,也可以叫做創造性的問題解決。即通過思維不僅能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及其內存聯系,而且產生新的思維成果的活動。它是在文藝創作、科學發明或技術革新等創造性活動中所特有的思維方式,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
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既有一般思維的特點,又不同于一般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點是:
1、創造性思維突出標志是新穎性、首創性和獨特性。創造性思維也有高低之分,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層次或水平的高低,取決于社會性價值或社會意義的大小。科學家的發明創造是創造思維過程,而學齡前兒童能續編故事結尾也是創造過程。只是創造程度不同、所產生的社會價值不同而已。
2、創造性思維與創造性想象密不可分。如,建筑師以創造性的構思設計新大樓時,首創性、新穎性和獨特性等思維活動和創造性想象揉合在一起。
3、執著和目標明確是創造性思維的又一特點。當所要解決的創造性的問題象磁石對鐵一般地吸引著人,使人著迷,使人忘掉周圍的一切,那么,對于這樣一個著了迷的人,創造就成為其生活的目的。如果創造的成果得到了整個社會的承認,反過來又會使其迷戀的.程度更深刻。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對數學的研究達到入迷狀態。他在一次散步時,一不小心撞到了大樹上將眼睛撞掉了,他連忙說?"別鬧、別鬧了。“這類事例很多。
4、創造性思維中既含有發散性思維,又含有集中性思維的成分,而且在創造性活動中,發散性思維更為重要。吉爾福特認為,人的創造性是經由發散性思維而表露于外顯行為上的。如學生在做數學習題時的一題多解就是發散思維的一種表現。
5、直覺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成分,在科學創造活動中做出預見和假設。雖然直覺思維所產生的還只是未經檢驗和證明的猜想、假設,但它促使一個人繼續深入思考,從而創造性地提出新觀念、新理論、新思想。當然,單憑直覺思維是有局限性的,由直覺得出的假設,還需要經過實踐以及邏輯推理來加以檢驗。因此,根據創造性思維的上述特點,要培養和發展創造性思維,就要重視培養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激發創造欲望,重視直覺思維,發展良好的創造性個性。
稱象教學反思9
《稱象》一文中,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平衡,簡單的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根據課文交代:故事中的曹沖才七歲,班里的學生也普遍是這個年齡,于是,我創設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鼓勵共同討論,激發學生的想象,收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一、談話導入,課題處質疑
常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我采用PPT形式,利用圖片直觀地引導學生認識“稱”,通過對“雞”、“羊”、“牛”的互換,間接推出牛的重量。然后導入課文:“同學們,在古時候,沒有今天的這么先進的科學技術,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卻是一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稱象》。”接著我板書課題,這個導入,很快抓住了學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問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學生很踴躍,他們紛紛發言:“我想知道這個故事中講誰要稱象,為什么要稱象?用什么方法來稱?最后真的稱出來了嗎?”我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的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了學生思維的`目標。
二、有的放矢,向四十分鐘課堂要質量
在教學《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我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后……”理解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其次,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加強重點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沖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這些詞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體會意思。通過這幾個環節,學生對這一難點基本上突破了,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說話和口頭表達能力,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
三、讀文質疑,合作解疑,課件突破難點
閱讀課的教學是語文科教學的重點,《稱象》這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感悟曹沖是個遇事愛動腦筋,能找出解決問題辦法的聰明孩子。在教學過程中,我重視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然后,梳理學生的問題,循著學生的問題,逐個引導學生合作討論,最后解決問題。
在拓展的環節,我結合實際,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難題?你是怎么做的?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更多。是啊,每節課都要從多個方面著手進行備課、教學研究,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稱象教學反思10
我精心設計了“我會認,我會學,我會讀,我會背,我會演,我會創”等教學環節。充分相信尊重學生,從而使學生樹立起對自己對學習的信心。
我在我會認中,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拿手的識記生字的方法,并在班級中介紹給其他同學。在我會學的環節中,讓學生享有閱讀的自主權和選擇權,由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培養良好的讀記習慣和審美能力。同時我還積極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平時碰到不理解的問題時所采用的解決辦法,把提問權和解釋權下放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組內互相交流,互解疑難,實在解決不了的,在班內提出,師生共同探討。
朗讀是教語文學語文的根本,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通過引讀,評讀,賽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形式的大面積的朗讀,學生從讀通讀懂課文過渡到有感情的`朗讀,在讀中求知,在讀中悟情,在讀中受到熏陶,提高了朗讀能力。
在本課我會創的環節中,我在教學中注意挖掘學生的創造潛力,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還有哪些稱象的方法,鼓勵學生大膽求創新。從而鍛煉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稱象教學反思11
《稱象》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課文主要是告訴小朋友遇到困難要積極地開動腦筋。《稱象》這篇課文是一篇關于曹沖小時候的故事,講述的是曹沖利用船和石頭成功地稱出大象的重量這么一個故事。課文的篇幅比較長,可以說是本冊書最長的一篇課文了,所以我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始終以讀來貫穿課堂教學。
第一課時教學中我把識字和朗讀作為重點,在設計識字教學時,我使用的是隨文識字和集中識字相結合。考慮到孩子已經快升上二年級,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我把部分識字任務交給了孩子們,讓同桌一起去解決,這樣孩子們就可以在輕松愉快中學生字,提高了識字效率。朗讀方面我進行了這樣的處理,第一課時要求孩子在掌握了生字的情況下能正確地流利地朗讀故事,能明白對方在講些什么。第二課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內化語言并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在實施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反思:
1.同桌互相識字
考慮到課文比較長,要求識記的生字比較難,那么我就嘗試著讓同桌一起來學習生字。當然在孩子們學習之前要明確學習任務,并且給的任務不要太多。特別在指讀環節,我發現孩子們學得很認真,都想把全部的生字讀對,所以他們在各自拼讀的時候就讀得很認真,盡量想辦法記住這些生字。老師再通過多種形式檢測學生的讀和認,那么識字教學就會顯得很輕松。
2.句式訓練“一邊……一邊……”的處理
經過兩次的試教,我發現如果這個句式訓練放在第二課時,會讓人覺得整個教學過程不夠流暢。所以我嘗試著把這個訓練放在了第一課時,在讓孩子讀句子的時候,我特意設計了一句“官員們一邊看一邊議論”,從這個句子的朗讀引導到句式訓練,過程很自然,也不會突然打斷學生的思路。
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結合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都在第四自然段,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呢。我嘗試了以讀代講,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讓孩子知道稱象的過程是什么,能根據老師的板書把整個稱象的.過程講給你的同學聽。把書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4.對比法教學讓課堂更靈活
前面的兩次試教,我都是順著課文的段落來講,先講官員們的辦法,再講曹沖的辦法,結果發現這樣處理的話就不能很好地落實第三個目標,不能讓學生體會到曹沖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那么有了對比就不同了,所以我直接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讓他們找一找在場所有的人都想了什么辦法,這樣處理既可以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官員們的辦法不好又可以讓學生看出曹沖的聰明。
5.關于指導朗讀的思考
在落實第三自然段朗讀時,雖然我有分角色朗讀,但是如何引導學生更自然,能用口語化的口吻把對話讀出來就沒有引導到位。
每一次的反思都能讓我們更好地看清楚自己,讓我們以后越走越遠。
稱象教學反思12
這節課已過去一個星期之久,我卻今天才來寫反思。
首先,在教學環節上,我犯了一個錯誤,急于疏通生字詞,而忽視了二年級的同學如果沒有在讀課文的基礎上讀準讀通字詞,是很難認識和把握的。課堂開始以后,一篇新課文,一定是讓孩子讀懂讀通句子,不會讀的字詞圈出來多讀兩遍,并思考問題。在教學中,布置的任務一定要帶有目的性,要為了某一目的去設置問題,而不能漫無目的。課文疏通以后,再來學習生字詞,此刻,作為老師,把握自己班學生的基礎以后,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會認的生字詞這里,而應該重點帶孩子讀不會寫得字。
其次,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識字教字環節很重要。這一點,對于年輕的語文老師總是容易忽視。如果一個孩子連字都不會好好的.寫,如何談學好語文。更為重要的,語文課,不應該是那么死板,要重視孩子說的能力,這里就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不管孩子說的怎么樣,都表揚孩子,讓孩子敢開口,會開口。在一點一滴中,引導孩子。
最后,一定要即時評價。在課堂上,不要忽略孩子。永遠要以孩子為主體,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也不要慌,要相信自己,一定為成為一個好老師。
《曹沖稱象》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二課時,并有幸得到了學校各位語文老師的點評和建議。
從課堂教學思路到學生的學習程度,結合課堂練習,重點突破對曹沖稱象過程的理解和人物品質學習。在曹沖稱象方法理解中,問題設置應符合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在理解的基礎適當的進行有層次的拔高。在寫句子“……一邊……一邊……”的時候,除了句子正確外,適當的強調學生做事情要看情況,哪方面適合“……一邊……一邊……”來做,哪方面不適合“……一邊……一邊……”來做,對學生進行一些思想教育和引導,以及文章的寫作方法和人物品質在生活中的運用和延伸拓展,有待提高和加強。
二年級的小學生上課注意力是一個特別值得探究的問題,每位學生集中注意力差不多在二十分鐘,超過二十分鐘就需要有吸引力或新穎的問題來提高學生課堂教學學習的專心程度。今天這節課,我的課堂評價語欠缺,在后半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程度有待提高,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小游戲或新穎的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的特點和課程的特點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愿我能不懼困難,認真反思,勇于探究,在課堂教學這條道路上越有越遠,越走越有力量!
稱象教學反思13
一、談話導入,課題處質疑
教學中,我利用圖片直觀地引導學生認識“稱”,通過對“雞”、“羊”、“牛”的互換,間接推出牛的重量。然后導入課文:“同學們,在古時候,沒有今天的這么先進的科學技展,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卻是一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稱象》。”接著我板書課題,這個導入,很快抓住了學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問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學生很踴躍,他們紛紛發言:“我想知道這個故事中講誰要稱象,為什么要稱象?用什么方法來稱?最后真的稱出來了嗎?”我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的'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標。
二、有的放矢,向四十分鐘課堂要質量
在教學《稱象》這篇課文時,我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后……”理解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其次,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加強重點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沖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這些詞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體會意思。通過這幾個環節,學生對這一難點基本上突破了,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說話和口頭表達能力,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
三、讀文質疑,合作解疑,課件突破難點
閱讀課的教學是語文科教學的重點,《稱象》這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感悟曹沖是個遇事愛動腦筋,能找出解決問題辦法的聰明孩子。在教學過程中,我重視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然后,梳理學生的問題,循著學生的問題,逐個引導學生合作討論,最后解決問題。
四、不足之處,認真總結反思
《稱象》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平時多觀察,遇事多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樣一個道理。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理解,但他們在生活中能否養成愛觀察,思考的習慣呢?由于這節課安排了比較多的重點詞語和口頭表達訓練,所以,在拓展的環節,我做得顯然是倉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結合實際,問一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難題?你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會更多。
稱象教學反思14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踐,自己去思考,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下面是教后的幾點反思: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例如:在學生讀課文時,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同學下課說:“這樣上課真有趣!”
二、課堂上我盡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比如我提問學生:“曹沖是用什么辦法稱得起這頭大象的重量呢? ”讓學生通過討論,去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師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是師生一起解決。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四、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本課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這時,學生動手又動腦,興趣極濃,思維正處于活躍狀態,學生才能夠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
稱象教學反思15
是否具有發散思維能力是一個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重要標志。我在自己的教學中,把培養學生的這一能力作為自己教學工作的重點,也一直注重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對于可能有多個答案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開動腦筋、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找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鍛煉了學生探究問題本質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這種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不僅對學生大有用處,也使我這個語文教師從中感受到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思考問題的角度開闊了,思考問題的方式豐富了。在很多時候,教學中一個簡單的設計就能使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
這學期在學習《稱象》的時候,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大家都體會到了曹沖是個聰明的孩子。為了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我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加了一個問題“曹沖是借鑒了官員們的方法想出稱象辦法來的。你能說出他的辦法和官員們的辦法之間有什么聯系嗎?”同學們立刻投入了尋找答案,討論答案的過程中。很快有人說:“他根據造大秤這個辦法把船當成了大秤!”馬上有人補充道:“沒有人提得起大秤,他就讓水來托住船。”我聽學生回答到了點上,馬上補充說:“對,他利用了水的浮力!”這時的課堂上,學生們只能想到這些了,我又引導他們思考:“還有其他的嗎?”教室經過了幾秒鐘的安靜后,又從角落里傳出了:“他用石頭代替了大象的重量。”雖然這個聲音是那么的不肯定,但是我知道她的答案正是這個問題的關鍵。我馬上說:“你真是太聰明了,一下子就想出了這么難的問題。他正是用石頭代替了大象的重量。”學生們頓時豁然開朗。我又告訴他們:“說曹沖聰明是因為他會從別人的方法中得到啟發。”這時,我突發靈感追問了一個在備課中沒有想到的問題:“你要是曹沖,還能想出什么辦法來?”這一下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像開了鍋一樣,討論達到了最高潮。“我可以不裝石頭,還得讓人搬來搬去怪麻煩的。直接讓人站上去不就行了嗎?”“還可以用糧食代替大象的重量!”“只要是比較沉,又容易計算重量的東西都可以。”這是我們班一個挺不顯眼的學生說出的答案。“對,你很有概括性。”“老師,我能不能用彈簧代替水?放幾個彈簧然后再在上面放一張結實的板子。這樣就可以代替水的浮力了。”“你想得很好,別人都是想辦法替換重物,你想到了換一種承重工具。非常獨特,只是稍微有點不安全。”這時,有個學生站起來說:“高老師,我曾經見過一種地秤,連汽車的重量都能稱出來。我們也可以把大象趕上去。”孩子的答案是對的,只是他沒有考慮當時還沒有地秤這種東西,但是他的思路也是對的,他沒有一味地從別人已經想好的思維角度出發,而是想另辟蹊徑。他的這種考慮問題的方法應該得到老師的鼓勵,這不正是學生發散思維之后得到的成果嗎?“對!你現在是現代版的小曹沖了!”“嗨!要是能這么想的`話,直接用計算機對準大象一掃描,再運用一下專門的計算機軟件不就解決問題了嗎!”同學們聽了她的答案都笑了,我也笑了:“我也沒有限定這個曹沖的出生年月呀?你能這么想很好。現代技術很發達,這種問題已經難不倒我們了。但是在三國時期,能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們才說曹沖是聰明的呀!”就這樣這節課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課下我想:要是當時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恐怕學生不會對曹沖是怎樣稱出大象重量的這個問題掌握得這么牢固。也正是我通過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去探究更多的稱重的方法,使學生局限在一點上的思維得到了發散。使他們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的答案,學生答案的豐富超出了我的想像。從這里我也知道了學生其實是有很大潛能的。只要能通過正確的方法調動學生去積極的運用大腦思考問題,這些潛能就一定能在教學中被釋放出來。
【稱象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稱象的教學反思07-07
稱象教學反思07-03
稱象教學反思01-12
《稱象》教學反思04-24
《稱象》教學反思06-13
稱象教學及反思06-19
《稱象》教學反思07-28
稱象的教學反思04-14
稱象的教學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