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教學反思(精選17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估算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估算教學反思 1
估算在實際生活中也有著廣泛應用,是重要數學學習內容。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感,為今后學習多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有重要的作用。用估算解決問題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估算內容,因此,本節課的目標旨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選用估算策略解決問題,體會估算的意義,初步掌握用近似數進行估算的方法,體會多樣化的估算,并學會在不同問題情境中,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來解決問題。
從學生的已有生活和學習經驗入手,通過去商場買東西這一熟悉的情境中現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口算和找數最接近的整十數,豐富的估算的感性認識,也滲透了遷移的思想來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
在探究500元錢買兩種商品夠不夠這一環節,學生提出了很多方法,有的是往大估的方法,有的是往小估的方法,有估整十的,有的估百的,不同的估算方法都能解決這個問題,說出各自對估算結果的合理性解釋,逐步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策略,充分體現了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學法理解數學、運用數學。
運用估算解決數學問題,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計方法必然是多樣的'。對于學生中出現的各種策略與方法,只要合理,我都及時給予肯定,并鼓勵學生。通過解決“500元夠嗎和700元夠嗎”問題,學生體會到要保證數量足夠,我們應當將每個數量往大估,從而優化了估算方法。
本課教學中我始終將對數的估計與數的認識結合起來。本課學習是學生對萬以內數的認識的一個延續,對于千、萬這兩個較大的計數單位,學生們主要是借助情境進行推理、想象來認識的,本課所學的"估計"是發展學生對較大數的數感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讓學生體驗估計的必要性,引導學生估計較大物品的數量,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數感。
關注學生不夠,課堂上引導能力待加強。在引導學生說清估算思路上還有待加強,對學生的評價語還應再豐富些,教師的引導語再精練些更好的。
估算教學反思 2
馬上就要教學100以內加減法估算這個內容了,因為去年也擔任二年級數學,這堂課時還真是遇到了一些尷尬,所以對這堂課的教學還是記憶猶新。為了更有效地教學,現在就作一些反思。
估算是數學學習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數感有重要意義,在數學計算的檢驗中很有用,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三冊的教材出現的是100以內的加減法估算,也是第一次出現估算這個內容。
課堂基本教學環節是這樣的:
(一)通過生活中的數讓學生題解體會認識近似數。
(二)引導學生聯系在商店買東西的情景理解其估算意義,讓學生根據買商品的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三)通過應用,使學生感受到我們所學習的加減法估算在現實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個環節沒有出現什么問題。
第二個環節是最關鍵的,問題就出在這里。引入的情景是教科書中購買物品,提出問題:老師有100元錢,準備買下列生活用品,你能估計一下夠嗎?(三件物品)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想法。
學生所用的時間也不是很多,讓我尷尬的是很多學生就是算出了精確的得數來匯報說明是不是夠了,我急了,你還有更好的方法嗎?學生可沒有領會我的意圖不過把計算的順序換了一下而已。我只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了:你能不能用上近似數來估計一下呢?總算有學生開竅了,說出了估算的方法,誰知說了幾個后卻又有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估算還是計算更好,這樣才能真正知道100元夠不夠。我一楞,這也真是學生真實的想法啊。我就引導他:那你認為估算有什么好處呢?學生有的說:大約是多少元可以知道。有的說:算起來比較快。
雖然是引導出來了,但是我發現還有很多的學生還是沒有真正領會到估算的作用,所以接下去的應用也是上得如梗在喉,學生總是不太自覺地能去運用估算解決問題,好象都是老師或題目叫他們去估算。
仔細思考失敗的原因,還在于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和教材的.情況。1、估算的作用在大的數量時優勢比較明顯,相對于一百以內的數,學生口算都能很快得出來,所以也難體會到它的好處,相反還會認為估算有不精確的缺點。2、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現實中還真的很少接觸到估算,所以在理解估算的意義上就出現了問題。變成了為估算而估算。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想創設必要的有效的情景很重要。前面所用的情景,給學生提供3個數據學生是比較快得可以計算出來,所以不能突出估算的作用。所以想到了這樣一個情境:國慶節快到了,姑姑想送小東100元左右的禮物,下面的東西都是小東喜歡的,請我們小組合作幫姑姑設計出購物的方案。看看你們能設計出多少種。(出示六七種標上號碼的商品以及價格,有單件接近100元的,有兩件接近100元的,有三件接近100元的)
我的想法是:學生在較多信息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必然要用到估算,比如他看到單價是42元的商品,再選擇的必然要想到60元左右的商品,或者說看到另一個78元的商品必然馬上意識到不可能,這種思維的過程不管學生自己有沒有意識到,他都是應用了估算,這樣我想應該是順勢而成了吧。
不過還沒有實踐,不知會不會有改觀。
估算教學反思 3
《乘法估算》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創設生活情境,突出估算教學的重點。
從計算方法的角度來看,學生長于精確計算,估算意識淡薄,對估算的作用與價值,沒有真實的體驗與感受,在認識和行為上都感到“不習慣”,常常為估算而估算。因此,我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小明北京之行的問題情境,將參觀動物園、觀看海豚表演、為游人組裝自行車等有機地聯系起來,讓學生在情境中經歷估算,不僅讓學生初步了解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鼓勵學生解釋估算的思路,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感悟精算與估算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體驗估算的價值。真正突出了估算教學的重點,即由單純的技巧性訓練轉變到估算意識的培養。
2、加強變式與比較,注重對估算策略的歸納與提升。
《課標》第一學段估算意識培養的要求是:“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在本節課中,董老師拓展了例題的內容,結合生活,創編問題,特別注重不同問題的分析與比較,如創編問題中“夠”與“不夠”的比較,原型例題與創編問題的比較,“參觀動物園”與原型例題的比較,“觀看海豚表演”與創編問題的比較,“裝配一些自行車”選擇算法的比較等等,鼓勵學生解釋估算的理由和思路。引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理的估“多”估“少”的策略,注重對估算策略的歸納與提升。從而滲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情境靈活選擇合適的算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重預設與生成有機統一,課堂充滿活力。
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而教學是人與人互動的過程,因此,它又是不斷生成的過程。預設是生成的前提,而生成需要一個良好寬松的氛圍,沒有精心的預設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只有備課時充分估計到課堂上將發生的各種情況,考慮好應對的策略,才能捕捉和把握好課堂上稍縱即逝的生成性資源。本課例中,學生對于32個同學帶250元錢夠與不夠生成了不同的見解,不斷閃耀著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生對估算的意義及估算的局限性的理解展現了學生的靈感,使整節課體現了預設與生成的有機統一。
估算教學反思 4
“新課標”中,將對學生數感的培養和估算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在學習哪種運算時,教材中都失分注重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在估算中,除法估算是最難把握的,也是學生最難掌握的。
教學中,我努力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一起去探索、去體驗,學生在課堂中將學習活動看作是自己主動參與、自我發展的活動,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促進。教學中,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傾聽。有傾聽,才有交流,因此我知道學生帶著尊重和欣賞去傾聽別人的發言,學會合理地評價別人的觀點和想法,學會正視別人的觀點,并從中受到啟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交流的過程成為大家共同進步的過程。,
本課時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單純的教會學生如何去估算,而是要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使不同的算法、算理和諧地統一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在解決同一個問題時可選用不同的計算方法。教師教學時應該把怎樣進行除法的估算看作是教學的'重點,而除法的估算不同于加法、減法、乘法的估算,被除數與除數在估算中不僅要選擇接近整十、整百數,而且二者還得是倍數關系,這樣才能估計出大概結果。所以在這節課的練習時,教師應該在讓學生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出估算除法的一般方法:除數不變,吧被除數看成幾百幾十的數來計算,從而得出結果。
估算教學反思 5
通過萬以內的加減法學習,同學們三位數加減都掌握得很不錯了,有的同學甚至能達到口算的水平。開心之余,又有諸多擔憂,因為這節課,將接觸“估算”,我就很擔心孩子們看見算式就直接報出計算。所以我在上估算課堂之前,就想著一定先要引入“估算”的概念,并且讓他們了解到“估算”的意義。讓他們明白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離不開估算;而且在《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這堂課我的反思如下:
1、由于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估算,也由于學生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不同,有部分孩子還是先算后估、不能正確選擇估算方法的現象。例如估算“398+131”他先把398+131計算出來,得到529,然后運用四舍五入法精確到530。這樣實際上是對估算的意義不理解。在解決購物問題時,有的孩子估算后說夠,有的孩子通過計算知道不夠。于是我對學生們適時引導:實際的結果與我們估算出的結果有時可能有一定的差距,像這類購物的估算問題應該往大的方面去估算,這樣我們購物時才不會出現錢不夠的情況。
2、但大部分孩子還是做得不錯,能找到接近的.整十數或整百數來進行估算,也讓他們分享了估算方法與技巧。這樣教學既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鼓勵學生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讓每個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進行估算。
總之,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是一步一步培養起來的,需要多體驗生活,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我們要不失時機的讓學生進行估算,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估算的習慣,明白估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有用之處,讓他們主動積極的進行估算。
估算教學反思 6
二年級是初次接觸估算問題,因此對于所學內容我進行了精心設計。但近似數的概念、約等號還沒出現,只要求用語言敘述估算的過程。
本節課,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的學會估算,感受它與精算的不同,復習時我特意設計了整十數的加減口算,意在讓他們感受到整十數比較好算。同時還設計了猜猜“最接近的整十數”,用意在于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估算的基本策略,知道如何估。學習估算的現實意義對于學生來說很難理解,只有聯系生活中的現實問題才能讓學生有所體會。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產生估算的需要,沒有需要,教學估算意義無法體現。因此,教學中我以老師去書店購書為內容,導入學習情境,先猜老師買的一本大約30元的書,準確價格有可能是多少等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了估算的現實意義。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學生應“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初步的估算技能。“解決媽媽帶100元給我買了一雙鞋,錢夠嗎?如果夠,大約還剩多少元?”這個問題時,孩子們很快發現老師不出的題少了鞋的價格,無法判斷錢夠還是不夠。當我讓孩子們自己補上價格再判斷、估算時,孩子們的熱情非常的高,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讓我很驚訝。教學中我強調的是估算意識的培養,不強求方法的固定性,學生的估算策略不同,估算的結果也會各不相同,即使估算的結果相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可能是不同。對于不同的估算方法,我都積極的給予肯定,鼓勵,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體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這節課也有不少不足之處,在后面的練習“最接近哪個整十數”中放手得不夠,還可以讓學生互相出題,估一估生活中的數。在體現估算的作用時,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當我問到:你認為估算有什么好處時,學生雖然說出了:“算起來比較快,應用方便。”但是我發現還有很多的.學生還是沒有真正領會到估算的作用,所以接下去的應用也是不太自覺地能去運用估算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估算意識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自覺地在我們的教學當中,鼓勵學生自己發現有關估算的方法,很好地去培養學生的這種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才能很好地去發展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
估算教學反思 7
《乘法的估算》是口算乘法的第2課時,我在備這節課的時候,把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估算方法做為這節課的重點,而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靈活的估算,則是這節課的難點。在上課的時候,感覺學生的掌握還是可以的,但是在批改作業的時候,發現學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問題,現反思如下:
估算的教學在數學課本中的出現沒有一個系統的編排過程,感覺以前學生學過的一些關于估算的知識已經忘的差不多了。而在課堂上,當我向學生提問:這道題目為什么需要估算?學生的回答是看到了夠不夠和大約這樣的字眼,這還是比較好的學生的反饋。那么中等和差一些的'學生簡直就是不知所云了。可見,在學生的思維中,估算的意識是非常淡薄的,對于估算在實際生活中的大量運用幾乎沒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所以,這是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不斷加強的。
同時,我也感覺的學生在估算方面思維模式單一,不靈活,比如,當和實際的解決問題聯系起來的時候,學生就表現出茫然,為什么估算的結果不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有的學生就比較的害怕用估算去解決實際問題,又有一部分的學生感覺的在估算時,比如324可以估算成320,又可以估算成300,而假如乘以9的話,有的學生就又把9估算成10,這樣以來就有了4種結果,所以,給學生又造成了一種模糊的感覺,怎么估隨便估都行,所以很多本來就似是而非的學生就有些發蒙了。
所以,我認為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個基本的方法,即四舍五入的估算法則和在處理實際問題時要靈活深入思考的習慣,加上日常課堂練習中不斷的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讓學生體會到估算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學生就不會感覺到估算離自己很遙遠,也就能夠逐步的加強對估算的學習能力。
估算教學反思 8
加強估算是新課程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改革提出的一項要求,也是新教材的一大亮點。但不可否認的是,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第二輪,我們對估算的認識可能還沒有真正到位。估算教學的核心在哪里?估算教學中估算意識與估算方法孰輕孰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整個教學環節本著“簡約不簡單”的原則,力求完成目標,解決難點。盡管課堂上感覺線條比較流暢,估算方法及估大估小的問題解決得比較到位,但我心里總感覺少了點什么。學生估算思想的滲透沒有落實到位。換言之,估算方法的強化,弱化了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有種“為了估算而估算”的味道。
通過情境創設培養學生估算意識. 本課一開始就出示種樹的活動圖片,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四年級大約植樹多少棵?然后提問:解決這個問題,你選擇什么計算方法。學生回答:估算。如果我能馬上引導:為什么?那么可能孩子就會留意:題目只是要求一個大約的數值,沒有必要進行精確計算。這樣可能會對學生的估算意識起到引導的作用。
讓學生自學,再通過個人與個人的交流、小組內的交流、小組和小組的交流到最后全班師生的集體交流使學生感受到估算方法的多樣性,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并且在交流中達成對于最符合實際的估算方法的`認可。
在練習設計上滲透估算思想。我感覺孩子對“估大、估小”有比較清晰地認識。而在解決問題環節,我認為處理的不太好,尤其是最后一道題目:階梯教室的座位夠坐嗎?當時,在課堂上,我就發現,95%的孩子用筆算的方法進行判斷,這在幾次試講過程中沒有發現類似情況。其實,現在想想,這是多好的課堂生成的資源啊。但由于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的欠缺,沒有好好抓住這個沒有預約的精彩點。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就是為了估算而估算,而這種認識的根源在于估算思想的滲透不到位。其實真正的估算教學是一種思想教學,而不僅僅是教學方法。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種思想的滲透則尤為重要。所以,我的教學過程,還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出發,如購買門票、購物付錢、活動經費等等,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估算的意義,使他們體會到估算就在我身邊,感受到估算的實用性,激發估算的興趣,積累估算的策略,培養估算的意識。然后,在估算過程中重視引導,鼓勵算法多樣化,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讓學生充分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進學生進行比較和優化,并掌握一定的估算方法。而這些情境的利用,既培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也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理念。這不恰恰就是估算意義的所在嗎?對于估算,很多同行們是“想說愛你不容易”,但如果我們能對估算的意義、估算的價值、估算的策略進行深入的學習領會,那么估算,一定會成為師生思維火花碰撞的一個亮點。
這節課在相互交流這個環節中,我發現有幾個學困生很少開口發言和回答問題,他們總是怕說錯了別人會笑話他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多留意這幾個學困生,把每一節課中比較簡單、容易的問題讓他們來回答,讓他們樹立起能學好數學的信心。
估算教學反思 9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確計算的前提下進行的一種簡便的、粗略的計算。《新課標》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對培養學生]估算意識、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價值。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百以內數的加、減法口算、筆算基礎上教學的。在以前學習的相關內容中,已經進行了估計和估算的滲透,在這一冊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現估算,根據《新課標》提出的“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要求,在本學段要讓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綜合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節課知識點,首先我讓學生體會“估數”,做“下列各數最接近哪個整十數”的練習,使學生體會到“估數”的樂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估算”作鋪墊;接下來,為了讓學生更直接地學習估算,感受與精算的不同,我設計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練習,意在讓學生感受到整十數比較好計算。以上練習為解決后面的問題打下較好基礎。其次,在教學新知時,我結合具體情境,由“幫媽媽估計買三樣物品帶100元錢夠不夠”引入,激發學生興趣,使他們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品嘗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
這節課,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我發現學生還是沒有真正領會到估算的作用,所以接下來的練習也做得如梗在喉,學生總是不能自覺地運用估算解決問題,只是一味地按照老師的要求或題目去估算,仔細思考可能有如下原因:
1、根據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直接口算得數更加直接、方便,學生已經習慣于精確計算,因此他們沒有體會到估算的好處,不容易產生估算的需要。
2、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接觸到估算,所以在理解估算的意義上出現了問題,變成了為了估算而估算。因此,在后面的教學中我舉出大量需要估算的例子,體現估算的優越性,尤其是數字越大,越能體現估算的好處。在解決應用題時,讓學生圈出“大約”這兩個字,目的是讓學生區分估算和精算的區別。
總之,估算是以熟練、準確的口算為基礎的,估算的教學并不是單一的計算技能的訓練,它可以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因此,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尤為重要,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我們教學的始終。
估算教學反思 10
《體育場》這節課是如何估算的內容,培養學生對具體的事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算,在估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在于同學交流的過程中掌握估算方法。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情感體驗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嘗試。
在教學中,我注意滲透多種估算方法。學生在體育場的情境中意識到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估算策略,估算能力得到提高。整個學習過程,我主要是借助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的。在學生掌握估算技能后讓學生估算一張報紙一個版面的字數,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體驗到數學來自身邊,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增進了估算的意識。在整個的過程中想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從中選擇比較好的估算方法。學生的反饋: A 、分成若干塊,先數出每一小塊字數,再估算。 B 、先數出每一行字數,再數出共有幾行。 C 、先數出其中一篇文章字數,看看約有這樣的文章幾篇等等。在此基礎上,再估計密鋪的大豆的顆數即可迎刃而解了。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怎樣平均分更加合理簡便,包括在解決估算某報亭 10 月上旬營業額時,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后與小組交流得到更全面的答案從而鍛煉學生歸納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估算教學不僅僅是單純技能的教學,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意識與能力培養的目標,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時時注意使學生體會估算的必要性,逐步養成自覺檢驗結果合理性的意識與習慣。
估算教學反思 11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第98頁上的例5(收集礦泉水瓶),這個例5是關于三位數加減法的估算內容,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估算,是書上的小朋友(明明)提出的要求進行解答。這一課的教學,我是這樣按排的。
首先是創設情境,激活思維。這節課是通過學生熟悉的身邊的生活事例-----收集礦泉水瓶入手,引導學生從統計表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數學,解決問題。
第二是重視估算意識的培養,探索估算策略的多樣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樣化。例如:在估算(192+219)時,策略一:192接近200,219接近200,第三、四周大約收集了400個。策略二:192接近190,219接近220,大約收集了410個。使學生體驗估算的全過程,從而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并掌握一些基本估算方法和估算策略,表現在學生對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能選擇恰當的算法,還能根據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
第三是培養估算的應用意識,注意實際問題的解決。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估算方法和策略后,引導學生解決了第100練習二十中的第6題“乘火車比乘飛機大約便宜多少錢”從而密切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體會到估算在生活中的普遍應用,平常應該用數學的眼光去看生活,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估算教學反思 12
在估算中,除法的估算是最難把握的,也是學生最難掌握的,因為除法估算不單單是把其中的一個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幾百幾的數而已,它還要考慮到除數,考慮到能不能整除,因此對學生而言加大了一定的難度,張曉隨 教學反思。所以本節課的重難點都應該放在如何進行估算上面,并讓學生多實踐,在練習中進行鞏固。在實際教學中我有四個生活中的情境入手,在估算時讓學生體驗到應該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估算,讓學生掌握并熟練除法估算的方法。
1、復習引入,提出問題。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是小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雖說學生已經掌握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估算方法,但是除數是一位數的估算這一教學內容有它的的特殊性。教學開始,我讓學生練習了幾道加、減法和乘法估算題,并讓學生歸納它們的估算方法。緊接著我提出能不能用加、減乘法的估算方法來進行除法估算呢?這樣通過復習,拋磚引玉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和學習興趣。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深入,學生很快發現346÷9≈?如果按照以前學習的估算方法,把346估成350,350÷9除不盡,有余數。也就是說,在除法算式346÷9中346不能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來進行估算,那么把346估成多少合適呢?通過小組討論有的認為把346估成360,有一小部分學生認為估成270。怎樣估最合理,同學們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討論起來。很快討論結果出來了,把346估成360最合適。沒想到把要解決的問題交給學生自主探索能產生這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思維進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學生的智慧得以升華,自然而然解決了本堂課的重難點。
3、注重培養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
教學中,我努力給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合作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參與交往,引導學生一起去探索、去體驗,學生在課堂交往中將學習活動看作是自己主動參與、自我發展的活動,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促進。教學中,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只有傾聽,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導學生帶著尊重和欣賞去傾聽別人的發言,要學會合理的評價別人的觀點和想法,要學會接受別人的優點,并要從中受到啟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交流的過程成為大家共同發展的過程
估算教學反思 13
估算是反應一個人智商和辦事能力的重要標志。諸葛亮的運籌帷幄就是對各種事物進行有效地分析綜合,就是一種“估”。工作計劃的制定也是一種“估”。日常生活中的買賣活動更是一種“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作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在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估算時,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計算方法,使估算的結果符合問題實際又接近準確值,使估算的`過程盡可能簡便。從而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a 、創設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與探究興趣。本課一開始就用大東方超市店慶引入新課,讓學生估算大約要帶多少錢,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
b 、相互討論,共同探索實際問題。在這一環節中注意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使其有獨立思考的空間,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夠以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主動地、自由地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開放性、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在解決如454 ×28 的此類題目時,先安排獨立計算,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全班交流,這樣把時間充分留給學生。()在討論誰的估算好一些時,當學生出現“450 ×30 ”和“500 ×30 ”兩種不同意見時,強調應根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結果符合問題實際又接近準確值,引導學生在交流、對比中掌握估算的方法。
c 、尊重學生,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和經驗出發進行教學,注重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選取自己最熟悉的事件作為素材,使數學學習變得生活化,最終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的能力。同時使學生獲得自己的估算方法。
估算的教學,只有在實際情境中,才能產生多樣化的估算方法。單純地進行機械的估算訓練,是難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因此,我們只有結合日常生活進行教學,在實踐中體驗估算的方法,才能使學生獲得較系統的估算能力。
估算教學反思 14
整個教學過程,我有以下兩點體會。
1、尊重學生個性,鼓勵創新思維。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鼓勵了第三個學生發言,于是就有了一個充滿創意而合乎生活邏輯的結果。學生采用的是把兩個數看成比它們大一些的與它們接近的幾百或者幾百幾十的數來估算的方法。學生具有這種想法說明他具有良好的個人素質,能夠不拘泥于他人的意見,結合實際,想出一種新的方法,做到既會思考又善于思考。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的中心點是:要相信學生的潛能,不要給學生加框框,這樣教學才能得到的回報和樂趣。
2、重視實際運用,把握教學原則。案例中的`題目,在理論上可以有很多結果,購物可帶大約400元,或大約410元,或大約420元,卻只能有一個結果即帶大約420元適于實際。這個實例告訴我們,雖然生活中數學的問題要用理論數學的手段去解決,但是數學學習最終的目的是應用于生活。所以,教學中既要肯定學生嚴謹的數學思想,更要認可學生源自生活的思維方法。
估算教學反思 15
《乘法估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60頁的一節內容,我在按計劃上完這一節后,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成功的關健在于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采用了學生身邊的生活素材,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和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后每一個環節,大膽地說出自己想說的,從而體驗到教學學習的快樂,認真反思,這節課有以下特點。
1、素材源于生活,讓學生產生估算的需求。
計算天天要用,估算日日存在。可當我們教學估算時卻發現,有時學生根本不去估算,或者是先算一個準確數再寫出近似數。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之一是教師交給學生的素材沒有結合實際生活,學生面對這樣的信息,情感上沒有引起共鳴,沒有估算的需求,干脆算個準確結果完事。而這節課的主要三組素材都來自于身邊或社會生活實際。例如:
①估人數選擇活動場地,參加活動人數沒辦法一個一個地數,活動場地的座位也沒有一個一個地數的必要,那就根據經驗估算。
②寫作文時,通過規定的字數確定要寫的面數,一般不會一格一格地去數和精確計算,而只需要根據每面行數和每行格數估算。
③桔子日銷售量也只能根據某一天的銷售狀況作大概的估算。
這樣,估算在學生眼中成為生活中的一種需求,而不是遙不可及的數學知識,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了數學應用意識。同時,這樣的素材有利于學生主動進行觀察、猜測、探索和交流等數學活動。
2、同題源自學生,讓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我們要看到,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雖然不是這節課的惟一目標,但仍然是一個重要目標,傳統教學中常見有些教師給出封閉的,只有惟一答案的問題,讓學生去解答,然后進行機械的記憶與重復地訓練。而本節課,我給出了一些來自于生活實際的信息,主要由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共同質疑、互相交流。在各自觀點的交匯處,讓我們看到了柳暗花明的成功喜悅,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自然是水到渠成。盡管有的'學生在交流中想法還不夠成熟,但這一過程已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方法的總結也有自己的功勞,滿足了學生自尊、交流、成功等方法的心理需求,從而使它們始終都積級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數學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數學教學要讓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它學科學習中的有關問題,并建立良好的進一步學習的情感,我將在數學教學中努力實踐這一理念。
估算教學反思 16
本節課是其次單元《萬以內的加減法》中第4課時的內容,在本冊的教學中比較注意估算學問的教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學問的教學”,因此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習慣,讓同學明白計算和估算意義的不同,并能結合詳細情境,解釋估算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課教學時,首先讓不同的同學依據自己的`認知選擇適合自己思維策略的方法進行估算,這樣既能滿意同學多樣化的學習需要,又能使不同層次的同學得到不同的進展。其次突出同學主體,關注同學學習過程和方法,以“做數學”做為師生互動的基礎和紐帶,“做數學”成為課堂進展的原動力。
但是,我感覺同學對于估算意義理解不夠。我在教學221+239時,先讓同學估算一下結果,但有很多同學是直接計算的,算出計算結果,然后再四舍五入,得出結果,這是同學對估算意義的不理解,所以在練習中引導同學理解估算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同學對于估算方法把握不好。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重視估算意識的培育,探究估算策略的多樣化,所以我在教學中,讓同學充分自主的探究估算方法,但大部分的同學沒有估算意識,估算方法還是老師的教為主,沒能較好的體現以老師為主導,同學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加強。
估算教學反思 17
在二年級下冊的數學計算教學中,三位數的加法是較大數的計算,列豎式求得結果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日常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往往不一定要精確的結果,只要知道得數大約是多少就可以了,這就需要估算。教材認真落實《標準》“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技能”的要求,在教學筆算的同時也教學估算。教學估算并不是把估算方法告訴學生,而是在現實情境中激活學生已有的估計經驗,自己探索估算方法。教材第45頁例題通過“買一臺電話機和一臺取暖器大約需要幾百元?”這個實際問題,向學生提出估算要求,啟示估算方法。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把兩個加數分別看成與它接近的整百數,通過整百數加法完成估算。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已有生活經驗上。”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選取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創設了當“小營業員”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在學習加法估算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該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感到學有所用,學生在做數學中親身經歷“數學化的過程”,較快地掌握了本課內容。但此時的估算畢竟是學生在低年級接觸到的.解決生活問題的數學新技能,真切的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實際的解決問題操作過程中,還是應多指導學生注意具體的情況具體對待,不能一概論之。
【估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估算》教學反思04-15
估算教學反思04-15
數學估算教學反思03-27
估算教學反思重點11-11
乘法的估算教學反思04-03
關于估算教學的教學反思09-15
數學《除法估算》教學反思范文06-07
乘法估算教學反思15篇12-11
《乘法的估算》教學反思15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