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通用16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1
我在《10的加減法》一課的教學中,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態度和習慣,全課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引導下的積極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有趣與有用,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下面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導思,探究新知,歸納總結,拓展練習四個環節為學生營造輕松自主的學習氛圍。從學生喜歡的游戲入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集體交流積極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之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知識的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最后還能注意到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當中。
一、成功之處
我順利地實施了自己的教學設計,課堂氣氛活躍,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能夠做到看一幅圖列出四個算式。并能夠較熟練地口算10的加減法。
二、存在問題:
1.本節課上,在看圖列式的環節中,學生已會看圖列式,我卻讓學生自己用小棍擺,再說說,浪費了時間。
2.拓展練習的設計還可以更加有層次有深度,有針對性的使學生學習更加扎實鞏固。
3.教師的教學語言,尤其是激勵學生的語言還可豐富些,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改進措施:
1, 加強備課環節。認真研讀教材教參,多向同組教師請教,正確把握知識的重難點。使教學環節更加合理。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上課時認真關注學生的反應,隨時進行調整教學狀態,使其更加適應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講多練。
3.巧妙設計拓寬練習,使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發展。
4.加強自身修養,不段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2
本學期即將過完,學生們的學習也即將進入尾聲。回顧這學期,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去反思,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說一說:
一、教材方面我習慣提前把本學期的教材先研究一下,做好充分的準備。但卻發現新改的教材內容有些知識是重合的,為了能完好的銜接我就把本該放后面上的最重要的內容提前講,學生們接受也是非常快的,但我也發現同學們越學越吃力。原因是《10以內的加減法》在本冊書中占據很重要的章節,可內容本身有些枯燥,我沒有及時發現這個問題,導致每節課學生們的.積極性不高,今后我要努力改正太過刻板的教學模式,穿插相對輕松的教學內容。
二、教法方面本班學生學習能力層次過多,《10以內的加減法》學到最后只有一位自閉癥學生刻板的記住了,我認為這是我在教學方法上沒有做準備充分,應采取一人一方法,小步子多循環,讓每位學生都能從這一個內容中學到符合他們自身認知能力的知識。
三、難點方面學生們學習本章節內容,最大的困難就是看圖寫算式。不管加法也好減法也罷,總是對圖片理解不夠透徹,有時候換一個加法或減法的表達方式他們就開始混淆,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總之,這個章節在磕磕絆絆中上完,可我知道這只是開始,后面還要多復習鞏固,同時要針對不同孩子制定不同的練習題,讓他們在大量的練習中理解《10以內的加減法》為后面學習做鋪墊。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3
我在《10的加減法》一課的教學中,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態度和習慣,全課以學生為主體、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在教師引導下的積極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有趣與有用,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下面談談我的具體的幾點體會: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用新穎的方式和多彩的活動導入。
課前播放《一二三四無六七》兒歌,讓學生欣賞,并去發現歌曲中有哪些數寶寶,然后說出自己還認識的其它數寶寶。接下來,我和學生一起玩對數游戲,帶領學生以游戲的形式去復習10的組成,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引入了新課內容的學習。這樣的導入方式,創設愉悅的數學氛圍,通過游戲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回顧了舊知,為學習新知作好了充分的鋪墊。能引導學生能更加主動自覺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
(二)化抽象為直觀,主動獲取信息,多種感官參與解決問題。
在教學例1時,我首先用PPT出示插圖,引導學生看懂圖意,主動獲取數學信息,再在此基礎上提出數學問題,培育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問題從生活中來。同時通過數、擺、寫、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結論的形成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不僅展示了算法多樣化,也使不同的學生選擇了適合的方法,得到了不同的發展,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數學”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三)獨立思考,發現規律,弄清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
在例2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先說出10可以分成6和幾,根據這樣的分法提出一些數
學問題嗎?并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通過擺學具,說圖意,列出算式。在自學的基礎上交流計算方法,正確計算10的加減法,加深認識相應的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學生利用學具操作,自己去探索、去發現,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從被動接受知識主動接受知識,在具體的操作中進行獨立思考,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四)聯系生活,開展游戲,輕輕松松掌握計算方法。
在教學例3時,我改材教上枯燥的劃圈為生動的拋花片游戲。在探索算法時,先讓學生根據算式填空,再獨立寫出算式,最后能直接說出算式。這樣的安排,既體現了在玩中學,又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既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探索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五)寓教于樂,及時鞏固,讓學生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在完成課堂活動這一環節時,我組織了“唱一唱,連一連”、“數一數,畫一畫”、“涂一涂,說一說”3個練習活動,并采用搶答、上臺演示、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對學習活動保持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學習起來樂此不疲。 通過以上教學實踐,我感受到:教學資源無處不有,只要適時適事地利用,就可取得意想不到之效。教學活動既要“做中學”,更要“樂中學”。只有充分、合理地發揮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的優勢,才能教學相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學會學習。本課教學,也因我備課不夠充分,導致了個別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經驗積累不適應,出現了學生無法回答部分課堂提問或所答非所問的情況;其次,是教學重難點把握不夠準確,教學內容偏多,時間分配不夠合理,導致教學效果不是很好。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認真分析學情,準確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方案,讓教學活動去適應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4
我在《10的加減法》一課的教學中,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態度和習慣,全課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引導下的積極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有趣與有用,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下面談談我的具體的幾點體會:
(一)教學中,我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嘗試。
這節課課一開始,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么,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我課前準備了一包彩虹糖,找兩名表現好的學生到前面來,請一名學生把彩虹糖分給他們,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塊彩虹糖,并引導學生說出是怎么想的。接著我讓孩子分別嘗一塊彩虹糖,提問:現在有多少塊彩虹糖?進而導入課題。
(二)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 于是我采用了“ 數學規律的情景探究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把課件作為學生學習的工具,這時,信息技術作為了交流討論 、表達的工具。我把每種關于10的加減算式都以創設生活情景展現給學生,突破教課書上的.利用點子圖的學習方式,真正做到讓學生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如在講授10-1=9這一算式時,在課件的畫面上出現一棵大樹,上面有10只可愛的小鳥在嬉戲,突然一只小鳥飛走了。這時我在讓學生充分觀察畫面后,讓他們說說發生了什么事,并提一個數學問題,提問的學生有權利叫另一名學生回答他的問題。這樣,既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
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探索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三)培養學生多元的學習,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發展。
在教學內容中我設計了“開放題”環節——巧填數,題目是:()+()=10 10-()=()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就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利于孩子思維發散性的發展。
(四)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在課程結束之前我設計“小小神算家”這一教學環節,在課件中出現關于本課的口算
題卡,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這既是對本節課內容的復習,同時又增強了他們的團隊精神,孩子們都躍躍欲試。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5
每個學期的骨干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作為我個人來講,既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事,又是個自我超越的挑戰。為什么會這樣說呢?那是因為從事低年級的教學工作已有十幾個年頭了,可以說,每一個課例在我的頭腦里早已是根深蒂固了,可是越是這樣上了好多次的課,越是這樣一次次需要適應新的教學理念改變的時候,再次重新上的時候,壓力就會越大,需要自己仔細思考地方的就會越多。
回顧這節課,圍繞學校的教學要求,盤點自己的得失,主要有以下幾點感想:
1、教學重點把握準確。
教學重點是一節課的靈魂所在。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就是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并能熟練掌握10的組成,形成一定的規律和方法。我覺得在實際教學中較好的落實了,教學中知識點的生成是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和訓練之下完成的,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精彩的展現了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兩者的作用發揮恰到好處。
2、學生思維的訓練體現出層次性.
對于學生思維的訓練,一直是學校教學的新主張。這節課從學生探究10的組成的過程,到后面的練習設計,思維的訓練點是層層推進的'。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通過語言上的有序訓練,最終形成掌握知識的能力,并會運用這種能力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練習的設計體現的先是加法,再是減法,再是加減法的綜合,直到最后的解決應用問題,核心的體現都是思維訓練的層次性和完整性。
3、準確解讀教材并合理運用教材中的案例。
教材中所涉到的案例并不是沒有目的隨意展示的。其實編者是想通過一些案例來告訴我們一些信息,找準這些信息并合理的運用它們做訓練非常的重要。比如有一道練習題,教材中原本的訓練點只有一個,在想課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圍繞知識間的前后聯系可以稍作拓展和延伸,這樣不僅使訓練的內容更加的豐滿,更使得知識間的前后銜接更加的緊湊,學生參與的熱情也會很高,突出了教學的時效性。
4、練習設計要充盈而不使花架子。
作為低年級的孩子,在課堂上有限注意力的時間大約只有15~20分鐘,而要在這些有限的時間里既要落實教學任務,又要使學生興趣盎然,我覺得練習題的設計與實施形式很重要。所以我采用了大量的有趣的練習來幫助我完成教學目標得達成,所有的練習不管怎樣生動有趣,最終它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脫離了這一點,那只能說是在做無用功,浪費時間。
5、教學環節的時間調控。
這節課新授的時間大約在15分鐘左右,剩下的時間做了大量的訓練,我覺得這與學校倡導的精講多練的思路是吻合的,也使的整個教學環節不冗長,更有節奏感。
6、存在的問題
(1)部分練習題的訓練方法應該更加的透明和直接,使學生一看到同類問題,腦海中呈現的是老師引導的思路和方法。
(2)反饋應該更注重實效,對錯誤的學生的訓練跟進不夠。
(3)有的教學資源沒有盡力發揮他們的作用,體現了資源的新意,但是利用的不到位。
總之,每一次相同的課例都會上出不一樣的感受來,從中不斷地錘煉與改進,會讓自己不斷提高,也會讓別人有所收獲,共同學習,共同思考,共同進步!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6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通過學習,學生認識了6——10各數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培養了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數數過程中進行了講衛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教育。讓學生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能夠準確的進行口算。
在這一單元設置了一次數學活動,學生親身經歷了用加減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用數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連加、連減的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從經歷實際情境中抽象出連加連減計算的'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的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掌握了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能正確的計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學會了用連加連減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進一步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本單元的數學樂園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運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總的說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精心組織課堂教學,上課時認真關注學生的反應,隨時進行調整教學狀態,使其更加適應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講多練。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7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課程標準的編排,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老師的示范,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探索。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習慣,全課以學生為主體、而老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大膽創新,精心設計了比賽形式的認知過程和有趣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作為主體,在學習中在通過教師組織引導下的積極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有趣與有用,并使得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本堂課以有趣的數學乒乓球比賽來做開場白,既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也實現了整節課的獎勵手段。在用湊10歌游戲把學生帶入課堂,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我把每種關于10的加減算式通過一次示范,然后讓學生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各種形式的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涂一涂,議一議,讓學生親身感受學習的過程。
本節課從教學實踐過程看,教學設想轉化成了課堂教學行為。整節課,學生學習的興趣十分濃厚,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氛圍很愉悅。在“找朋友”活動中,我創設了緊張而神秘的氣氛,把卡片分給學生,讓他們背對坐位上的同學,老師示意后學生轉過頭在最短的時間里找到可以組成10的朋友。這個環節的設計,不僅讓學生建立友好關系,而且能在活躍的氣氛下鞏固知識。
在比賽填孔雀圖的環節上,學生在歡快的比賽氣氛下進行比賽,把課堂氣氛推到高潮,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心理素質和合作意識。我把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考慮到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上,符合他們的需要和認知水平,正因如此本節課才能達到這個效果。
另外,我感受到:要使學生主動學習,課堂氣氛活躍,不要怕課堂紀律不好,正因為學生了在其中,把“要我學”轉化到“我要學”。不足之處是讓學生畫圓片圖的時候,缺少讓學生明確目的,最好把自己所畫的圓片圖經過討論后把想到的算式列在紙上。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8
1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時讓學生初步掌握了10以內數的分與合的基礎上教學的。這部分內容的編排,采用加法和減法穿插編排的方法,同時注意突出加減法的內在聯系,加強操作,啟發學生思考。
10以內的加減法,主要是利用數的分與合進行口算。例如,計算5+3時,先想5和3合成8,所以5+3=8。又如計算5-3時,先想5可以分成3和幾。因為5可以分成3和2,所以5-3=2。
更重要的是口算加減法訓練,在學生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進行形式多樣的口算練習。如:把數的組成寫成卡片進行練習。以8可以分成2和6為例,出示卡片既可以看卡片讓學生說出數的組成與分解,也可以看卡片說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這部分內容的難點是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運算,要使學生能做兩步計算,并記住第一步計算的結果,為學習“湊十法”打下基礎。
在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結合直觀演示,理解加減法含義
教學加減法的初步認識時,要重視學生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每個例題都要結合操作直觀演示,突出說明加減法的含義,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學加法時,教師可用教具或手勢表示合并,引出加法算式,讓學生初步感受加法的含義,即知道把兩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計算;教學減法時,也可用教具或手勢表示(把去掉的拿走或用手捂住),引出減法算式,讓學生初步感受減法的含義,即知道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要用減法計算。寫減法算式時,要著重使學生弄清從哪個數里去掉,就要把哪個數寫在減號前面。
2、同時講加減,便于加強聯系
教學10以內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都在一節課內完成,這樣便于加強加減法的聯系。一般是先講加法,后講減法。但是學生一開始接觸加減法,需要從認識加減法的含義開始,到逐步理解,掌握計算方法,感受加減法之間的'內在聯系。這一過程必須逐步擴展,不斷的充實和提高。
3、通過操作演示,引導學生思考用加還是減
教學和是2、3、4、5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時,一般都采用一幅圖表示一個加法或一個減法算式,即一圖一式,要通過操作和圖示,聯系加減法含義引導學生想該怎樣算,用加法還是用減算。
教學6、7的加減法時,出現一幅圖表示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教師先演示,讓學生列出兩個加法算式。然后,讓學生比較它們的異同點,逐步知道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再讓學生自己動手擺學具,鞏固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對于減法的教學,也可以仿加法的教學進行。
教學8、9、10的加減法時,先引導學生看圖說出四個算式,即兩個加法和兩個減法的算式,再領學生一起擺學具,邊擺邊說算式,最后由學生自己擺學具并將算式填寫完整。
這里應該只要求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擺學具和觀察教師演示,初步了解加減法中各數之間的關系和聯系,不要求學生講出來。
4、混合運算要演示,含義要講清
教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時,要讓學生聯系情境理解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含義,教師要按照圖意利用教具進行演示,把式題的含義講清楚。教學加減混合運算式題時,由于學生學過連加連減,有了一定的基礎,這時可以多啟發學生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從而初步理解運算順序,掌握計算方法。在教材中,例題把第一步算出的結果寫出來,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運算的順序,實際做題時,第一步的得數最好寫出來。
5、計算要與解決問題緊密結合
把計算與解決問題緊密結合,使學生在掌握計算方法的同時,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實際需要產生了計算,所以學習計算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同時又是為了能解決問題。脫離生活現實的需要學習計算,就不能體現計算的價值和作用,因而也不能很好的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現行教材中的例題,也都以現實問題為背景,讓學生聯系生活中常見的、需要且能夠解決的實際問題,學習加減法計算,體會加減發的含義,感受計算的價值和意義。對這些有目的、有意義的生活情境問題,教師在教學時要積極利用,充分發揮它們的價值。
總之,聽、說、讀、寫在口算訓練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說數的組成、讀口算卡片、寫口算題、讀口算題、聽算中,口算速度逐步提高,只要每天堅持,持之以恒,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9
我如果教《10的加減法》時,我先出示采松果的圖,然后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后提問"同學們,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什么?學生經過討論后發言:大森林里松鼠媽媽采集了7個松籽,小松鼠采了3個松籽。我當即表揚同學們觀察得很認真,接著我又問現在你能根據這些條件提出哪些問題呢?
受到表揚的同學情緒很高,有的說:"我會提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集幾個?有的'說:“我想知道松鼠媽媽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有的說:“小松鼠比松鼠媽媽少采集幾個?”……我又表揚同學們:提的問題可真多,那么,你們準備怎樣去解答這些問題呢?出示第一個問題: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學生經過思考后回答應該用加法,即把7與3合并起來,列出的算式是:7+3,這時我又提問:你會計算這個算式嗎?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把你計算過程表達出來。
小組討論后派代表上來說說:方法一:7+3等于幾,那就在7后面接著數出3,即8、9、10,也就是7+3等于10。方法二:左邊擺7根小棒,右邊擺3根小棒,把這兩部分合起來數一數是10根。這樣的教學,完全尊重學生,而學生始終處于主人地位。
問題由學生自己發現,學習目標由學生自己決定,探索材料由學生自己選擇,并根據目標自主尋找規律,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就是研究經過自己的努力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教學,有效地培養并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了自主探索的積極性,為學生的主動發展奠定了基礎。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10
本節課是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來進行設計的。開始,運用對口令的游戲引入,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復習了10的組成,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入學習狀態。在教學10的加減法過程中,設計思路清晰,通過課件展示情境圖,讓學生說圖意,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寫出10的加減法算式,本節課,注重了學生觀察、分析、交流等能力的培養。強化了10的加減練習,使學生體驗到了與同伴交流合作、與同伴分享成功的快樂。特別是制作的課件幻燈片,我想能自始至終使學生的學習熱情保持到最佳狀態。只可惜啊!萬事俱備,在關鍵的時候遠程的電腦不工作了。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面向全體學生,力爭關注到每個學生的發展,特別是學困生,知道他們能回答的問題,就有意識的讓他們回答,使他們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也獲得成就感。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自我感覺良好,說實話,吃過早飯,滿懷信心來到電教室,沒想到在關鍵的時候電腦居然不能工作了,一看學生們齊刷刷的坐在了電教室,聽課的老師們也懷著激情坐在了那里了,因為我是第一個上展示課的,也是星期三的第一節課,沒有時間去檢查電腦,本來就有點緊張心理在作祟,我這節課的流程就指望課件演主角了,校長和幾位老師過來幫助調試電腦了,電腦的確病得不輕,再也無法工作了,看來沒戲了,為不讓老師和學生失望,調整了一下情緒,硬著頭皮把這節課給講了,我覺得學生還很配合,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節課中,我認為自身有時用語不夠精煉,學生回答問題時聲音太小,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激發學生踴躍、大膽交流。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開發學生學習數學智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不斷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總之,說一千,道一萬。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學生學好10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為今后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上有不當之處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歡迎接受。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11
同學計算力量的提高,口算是基礎,低班級口算是基礎的基礎。1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又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基礎,所以1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必需使同學特別嫻熟。
把加減法與數的組成聯系起來教學,使同學真正明白加減法的算理。以10的組成與分解為例,如:10可以分成2和8,2和8組成10。加法的含義就是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2和8組成10也就是把2和8合起來,即2+8=10。減法是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10可以分成2和8,所以從總數10里去掉2就剩另一部分8,去掉8就剩另一部分2。即10-2=8,10-8=2。
更重要的是口算加減法訓練,在同學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進行形式多樣的口算練習。如:把數的組成寫成卡片進行練習,出示卡片既可以看卡片讓同學說出數的組成與分解,也可以看卡片說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另外制作口算卡片進行練習,這樣循序漸進,既能照看到口算力量較差的同學,又能使全體同學的.口算力量得以提高。
除了用卡片讓同學視算,同時也要注意同學聽算,聽算給同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同學留意力高度集中,這樣既熬煉了同學的聽力,也提高了同學的思維反應力量。
總之,聽、說、讀、寫在口算訓練中都是特別重要的。同學在說數的組成、讀口算卡片、寫口算題、讀口算題、聽算中,口算速度逐步提高,只要每天堅持,持之以恒,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12
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和好動,喜歡做游戲,因此在教學中我計了一些游戲活動:找朋友、歌謠、搶答等等。通過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習氣氛,讓知識的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進行。
我是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的,一是檢查復習:利用找朋友的游戲練習學過的加減法,使用口算條練習,全員參與,體現了面向全體,又極大的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第二個層次是授新知:這部分教學又分成三部分,先是看圖說圖意,再說出四個算式,初步感知10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然后是看算式直接計算結果,讓學生們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在肯定了學生們說出的各種方法后,指出想數的`組成的方法快而且好;最后通過口算條鞏固計算方法。第三個層次是利用各種形式考查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先是找朋友相加得10,再是做書上的練習10的減法,最后搶卡片的游戲,培養競爭意識。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
今后,改進措施:
1、加強備課環節。認真研讀教材教參,多向同組教師請教,正確把握知識的重難點。使教學環節更加合理。
2、課上認真關注學生的反應,隨時調整教案,使其更加適應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講易懂。
3、更多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法寶,如何在課堂上真正用上這個工具,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問題。我們要根據兒童自身的特點,激發學生快樂學習,創造地學習,就要采取多樣的教學形式。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13
數學是一門很嚴謹的學科,孩子在掌握數概念時存在很多的難點,也許孩子知道兩個數字合起來是多少,但是換了種說法可能孩子就不能理解了,就拿今天的活動來說,第一個環節我先復習了10的組成,利用游戲的形式,每個幼兒手里都有一張數字卡片,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數字卡片找到好朋友,前提是兩個人的數字卡片合起來是10,游戲開始了,孩子都很認真地尋找自己的朋友,而且所有孩子都能找對,但是當我把10的組成利用圖示進行呈現時孩子就開始有些混亂了。同樣地,在第二環節中,我利用情景讓孩子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列出相應的算式,如:河里有三只鴨子,又來了兩只,一共多少只?在我的口頭提示下,孩子能夠回答出總數,部分孩子還能列出算式來,但是在操作時,讓孩子根據圖示列算式成了他們的難點,他們不理解圖的含義,當然也就不知道怎么列算式了。
仔細想想,在短短的'三十分鐘里要讓孩子馬上理清這么復雜的數學關系有些牽強,數學的系統性很強,一環扣一環,可能前面數的實際意義還沒理解清楚,后面的數的組成就不可能掌握。孩子時間的個體差異也比較明顯,有的孩子對數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識沒有掌握好,所以現在的活動對他們來說是個難點,而對于那些較好的孩子來說又太簡單。所以在數學活動中處理好孩子水平的差異也是我們設計活動時的重點。
當然更重要的是平時應該多鍛煉孩子數學邏輯思維的能力,如:觀察力、理解力、推理能力等。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戲讓孩子在玩中操練自己的思維,還要在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方面多動腦筋,不僅要考慮到趣味性,還要考慮到學習性,讓孩子在玩玩具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為學好數學做準備。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14
我在《10的加減法》一課的教學中,致力于轉變同學的學習方式與老師的教學方式,培育同學自主學習,合作溝通的看法和習慣,全課以同學為主體、在老師引導下的主動的學習活動,使同學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好玩與有用,表達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下面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同學為主體,通過老師導思,探究新知,歸納總結,拓展練習四個環節為同學營造輕松自主的學習氣氛。從同學喜愛的嬉戲入手,從同學的生活閱歷動身,讓同學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集體溝通主動參加到整個學習過程之中。注意培育同學探究學問的力量和歸納總結的力量,最終還能留意到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同學將所學的學問運用于實際生活當中。
一、勝利之處
我順當地實施了自己的教學設計,課堂氣氛活躍,同學都能參加教學活動,能夠做到看一幅圖列出四個算式。并能夠較嫻熟地口算10的加減法。
二、存在問題:
1.本節課上,在看圖列式的環節中,同學已會看圖列式,我卻讓同學自己用小棍擺,再說說,鋪張了時間。
2.拓展練習的設計還可以更加有層次有深度,有針對性的使同學學習更加扎實穩固。
3.老師的教學語言,尤其是激勵同學的語言還可豐富些,以便更好地激發同學的學習愛好。
三、改良措施:
1、 加強備課環節。仔細研讀教材教參,多向同組老師請教,正確把握學問的重難點。使教學環節更加合理。
2、細心組織課堂教學。上課時仔細關注同學的反應,隨時進行調整教學狀態,使其更加適應同學的接受力量,做到精講多練。
3、奇妙設計拓寬練習,使同學的力量都得到進展。
4、加強自身修養,不段提高自己各方面力量。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15
這個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六單元的內容。聽課后,我有以下收獲:
優點:
1、由于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和好動,喜歡做游戲,因此,吳志強老師在教學 “10的加減法”時,設計了一些游戲活動:對數游戲、破譯密碼、找朋友等等。通過游戲活動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知識的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進行。
2、注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時候,如果學生表達不清楚或不完整時,老師要求同學們對的發言進行整理,讓學生最終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說下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表達思路,對于學生日后的對數學的發展完成更的.橋梁作用。
3、在練習環節設計中,體現練習的層次性和嚴謹性。練習由易到難,形式多樣,為學生的生成更好參與機會。
不足:
吳老師在教學減法時,缺乏說理,應留些時間讓學生都說一下減法的來由,加強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
總之,吳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他對教材的能深入鉆研教材,把握前后知識的銜接十分到位,課上隨機應變的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還較強,在數學問題設計方面嚴謹,能給學生更大的空間更多的時間來參與學習。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16
1、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在教學《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法)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愛好,選取了充滿童趣的素材,以兒童非常熟悉和喜愛的動畫片《西游記》導入,創設了“走進花果山”的`情境,激發了學生探究“花果山”的強烈愿望,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為進一步探究新知做好了情感的準備。
2、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一年級小學生上學之前,有90%以上的學生基本會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對加法的意義還不理解,所以本節課中我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加法的意義。首先讓學生根據課本上的情境圖,提出問題,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明確,把兩個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再讓學生自己解決其他的幾個問題;其次,通過編故事、尋找生活中的數學等環節,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并能創造性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3、自主學習,鼓勵創新。
學生在入學之前,對10以內數的加法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但學生之間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教學時,我采用讓學生以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形式,通過觀察提出問題,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們互相啟發,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4、注重過程,重視體驗。
本節課,無論是對加法意義的理解,還是算法的掌握,我都不急于下結論、定算法,而是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領悟,體會加法的含義,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06-22
10的加減法的教學反思12-13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12-29
10加減法教學反思02-08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06-22
10的加減法的教學反思12-14
10加減法教學反思02-08
有關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11-30
《1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