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畫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畫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1
在教學人教版第一冊中的古詩《畫》時,本著上一節扎實、質樸的課的原則,我選定集中識字、感悟古詩為教學目標,通過對重點字和重點偏旁進行字理分析,對古詩進行想象感悟,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以及熱愛中國文化的情感。
目標確定好之后,在準備課的過程中,我有一個疑問:“遠看山有色”中的“色”到底是什么意思?是顏色的意思嗎?可是除了畫上的山可以有顏色以外,現實生活中的山從遠處看也是能夠看出顏色的。如果山上種滿了樹,那么遠遠看上去,山就是綠色的`,“青山綠水”這個詞就告訴了我們山是有顏色的,換言之,即便山上沒有樹,我們也能遠遠地看到山是深色的。那么“遠看山有色”中的“色”到底是什么意思?教參中沒有對這里做解釋,雖然一年級的古詩教學不需要逐字理解,只強調感悟,但是,這里不明確出來會影響學生對古詩以及畫面感悟的方向。經過思考,我認為這個“色”指的是“景色”。藝術源自生活也高于生活,哪怕畫面中的山離我們再遠,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想要突出的山中景色。明確了“色”的所指,我設計了“想一想,畫中的山上都會出現怎樣的景色?”為出發點來引導學生整體感悟古詩的畫面和詩意。經過課堂生成,感到這個問題學生十分感興趣,說得也很好,想象展開得比較充分,并且由此引申下面的大問題:“山上有水有瀑布,卻聽不到水的聲音,是因為這是一幅畫,你還能從哪看出這是一幅畫?”進而引導學生去找,去說,去展開想象,達到感悟全詩的目的,實現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活動。
一年級的教學,識字還是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將要求認的11個字按照“半包圍”、“左右”、“上下”、“獨體”四種結構出示,指導學生從看拼音讀詞,到去拼音認詞,再到單個生字的拓展、結構與偏旁的認識進行學習。重點偏旁進行拓展生活中的字的訓練,向學生滲透以一帶多,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除此之外,通過字理的分析,對本堂課重點要學的偏旁“走之底”進行教學,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動態演示來明確學生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這個偏旁,學習漢字的興趣。同時,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也貫穿《六書》中的造字原則,引導學生認識形聲字和回憶象形字,使學生記字的方法不僅僅局限于加一加、講字理。課堂生成后,感覺學生對不同的記字方法還是比較感興趣,伴隨著贏得金鑰匙,打開智慧鎖的整體設計,整堂課學生興趣也都較高,也都樂于參加課堂。
本堂課結束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還有一些問題是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引起注意的。古詩教學,一定要強調從整體感知詩意,從整體中來,展開想象進行感悟之后,再回到整體中去。課堂教學中,在展開想象,感悟古詩的環節結束之后,我只通過教師結合山水畫來朗誦古詩和學生集體試背、指名試背的方法來回歸古詩。想想,在學生展開想象感悟完古詩之后,如果我能夠再將古詩的詩境做以整體的敘述小結,再來試背古詩,進行回歸,整堂課的教學可能會更充實一些。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2
1.教學時先讓學生把表格填完整,并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兩個量之間的.關系。
2.讓學生觀察方格紙,了解橫軸和縱軸表示的意義,根據表中的數據,說清楚方格紙中各點的含義。
3.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看圖,并據圖解決問題。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3
沒有講解魚的具體的結構組成,但并不影響孩子們的創作表現,我發現似乎這樣的安排更能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和表現能力,因為沒有了束縛、沒有了繁復的規定和要求,就能更加大膽的'進行描寫了。這學期增加了擬人化表現方法的內容,使得學生的想象和表現又更進一步。整個教學設計過程使學生有一個大體的概念,其余的一些細節留出空白,讓學生自己去創作發揮。第一課時的教學效果十分理想。
第二課時在色彩方面,一再強調了配色的方法,使得學生最后的整體畫面效果出奇的好,畫出了各種各樣的顏色,特別是水的顏色變化很多。
練習中可以強調水的顏色,打破常規思考理解的模式。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4
《畫》是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點展開描寫,圖文對應。這一課是學生入學后接觸的第一篇詩文。陳老師抓住學生好動、好奇、愛表現的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兒歌引出課題,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為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節課劉老師能抓住一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多媒體課件的合理運用,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陳老師抓住教學的重點及難點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主讀詩,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用低年級小學生喜歡的方法進行檢查反饋:出示課件“生字寶寶”請學生開火車認讀;用生字卡片請學生搶讀。識字教學是很枯燥的,在教學識字時,陳老師善于總結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識字方法,同時還適當的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采用活潑有趣的方式重復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教學重點突出了識字和寫字的過程,并扎實有效。一類字的教學,我還是覺得老師自己在黑板上范寫、多次范寫是很重要的,我們們現在的教學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越熟練,對在黑板上書寫就越來越生疏,孩子們被課件上的圖片、生字卡片“慣”得有些懶于動筆了。今天的課上,陳老師反復地在黑板上示范寫字,第一遍寫,要求孩子們仔細觀察老師的筆順、書寫每一筆的方法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遍寫是巡視了孩子們自己練習寫字發現了一些問題后逐一地改正他們的錯誤寫法和筆畫。
另外,本節課還有幾個細節值得提倡:
1、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有人說過這樣的話:“種下習慣,收獲性格。種下性格,收獲命運。”好的習慣都是從小開始養成的。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因而需要老師多個心眼,時刻關注,提醒。如:“你有一對金耳朵,你很會聽課。”“會聽的孩子是最聰明的,因為認真聽別人發言,可以從別人那里得到很多知識。”等激勵性的語言提醒學生課堂上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
2、課堂上教師善于引導激勵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自讀、賽讀、齊讀等方式以讀貫穿始終,讀中識字,讀中學文,最終達成目標。
總之,這節課能很好的達成教學目標,老師在課堂上能扎實地對學生進行字詞訓練,朗讀訓練。學生積極參與,認真傾聽,而陳老師的評價語言又恰到好處,更為學生的積極參與推波助瀾。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5
根據教學進度,我準備的是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教學。在這節課上,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小朋友初步了解課文,重點指導同學讀課文利用以前學習過的識字方法分類識記生字和說反義詞的練習。雖然,在課前我對于教學設計已經爛熟于胸。在教學中我教態好,引用先進先進的教學理驗,大膽的創新。一節課下來的到了各位老師的好評。
但是在課上無論是我自身的教學,還是同學的課堂常規都曾在這一些問題。
一、在課堂教學方面
1、課前對同學的學情估計缺乏:
在上個學習單元的《語文園地一》中,同學們就已經接觸了反義詞的概念,并在課上進行了說反義詞的練習。在這節課上,我只是想將課后練習引入課堂教學,借助同學對課文內容的初步理解,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反義詞,然后順學而導,讓學生進行說反義詞的拓展練習。因此,在課上,我試圖讓小朋友直接找出課文中的三組反義詞,認為這一教學環節只是引入練習的一個過渡,但怎么也沒想到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環節,同學們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完整、正確找出課文中的反義詞,甚至還有一個同學在課上隨便地問出:“反義詞是什么東西?”這樣的情況,是我在備課過程中沒有預期的,一時間我慌亂無策,沒想到以前連練習都做過了,同學們說出了遠比書上更難的反義詞,怎么偏偏在有老師來聽課的情況下,出這種狀況呢?此時的我陷入了尷尬的局面,沒有方法只得重新引導學生回憶反義詞的概念,然后又通過現場扮演引導同學體會“近與遠”、“來與去”、“有與無”之間的相反意思。在課后的認真反思中,我認為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完全可以防止的,只要是課上我引導學生從《語文園地一》中的題目說起,引導學生先理解反義詞的概念,再練習操作就可以了。由此,我想到自身在備課過程中,過于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情,沒有一個緊急的預案,才會被學生在課上弄得個措手不和,毫無防備。我想這就是新課標中反復強調是“教師是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充沛尊重同學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2、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同學唱讀的糾正:
由于剛剛接手一年級同學的朗讀指導不清楚應該掌握到何種程度,在以前的四年級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比較重視糾正同學的唱讀現象,認為一年級的小同學只要將字音讀準就好,唱讀也屬自然現象,所以沒有和時糾正。在聽過了指導教師的評課后,我認為自身對于同學的朗讀要求過低,應在朗讀上對學生加以規范和指導。
二、在組織課堂方面
在這次講課過程中,我深切地感覺到自身的組織課學能力急需加強。看到自身班的同學在有老師聽課的情況下,還是不時地亂動、坐不住,站在講臺上的我,還要對其微笑提醒,真是感覺力不從心、很是著急,但在著急之余我也在分析其原因所在:
課上對學生的即時性評價,僅停留在口頭褒揚階段,實效性不強:
在課上,看到有局部的學生坐不住,甚至有說話的現象,我沒有直接批評,而是從正面肯定了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但評價的形式僅僅是口頭評價,評價的語言僅僅是“現在某某小組做得好”,如此而已。當時也有的同學出于集體榮譽感也做好了,但是堅持的時間很短,不一會就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其實,對于本班的同學,我在課下也采用小組評比和發獎勵貼紙的形式對同學的課堂表示給予評價和鼓勵,只是有老師來聽課,我認為在課上給同學們發貼紙會耽誤教學時間,可能會完不成教學任務。但沒想到,在課上反復提醒同學們的課堂紀律和坐姿,指出個別同學的問題非但沒有節省時間,反而因此延誤了許多教學時間,沒有良好的課堂秩序作保證,學生在課上學習得更加費勁,我講起課來也覺得力不從心了。因此,我想,低年級的課堂教學,即時性的評價以和評價形式多樣化至關重要,無論幾年級的教學都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動身。
總之,對于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有許多缺乏,還需要向身邊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請各位老師們多多指教。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6
聽了伯延小學兩位教師的一年級上冊《畫》有感。
一年級平均年齡比較小,所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相對比較弱。一年級第一個學期主要是漢語拼音和短篇課文的教學。學生的遺忘率高,而且年齡小,遇到困難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學生常用字詞掌握不準確。對于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有部分學生總是不能及時完成,平時上課的時候學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面對這些問題我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在教學過程當中出現了很多錯誤。 通過這次學習,反思一二:
一、學無遺力,淺嘗輒止。
實際上,一篇課文的學習,學生一遍讀過之后,其內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們依然停留在學生一樣或低于學生的水平上與學生交流,學生就會情緒低落甚至厭倦。而我對課文的解讀往往還停留在“是什么”的層面上,而無力在“為什么”和“怎么樣”上給學生更多的.引導和解答。無疑于浪費學生的時間,重復學生的思維,看起來表面熱鬧,實質里一無所獲。
二、我行我素,強加于人。
許多時候我只能按預案上課,而不能按實際情況和課堂氛圍來調控教學內容,處理偶發事件,所以經常出現生拉硬扯,強加于人的場面。
三、畫蛇添足,無端延伸。
要把一篇好文章讀深讀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識做支撐,需要深厚的教師功底做后盾。所以,現在大多提倡增大課堂容量,加強課內外銜接 ,但是我了解不透徹,結果導致畫虎不成反類犬,在課堂上游離課文主旨,肆意發揮,無端延伸,沖淡了文本解讀,分散了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今后我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自己的授課能力,讓學生真正投入去學,學而不忘。
二、要求學生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并做到及時批改,及時講評,及時輔導差生。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形成一股良好的學風。
四、對于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將及時向家長匯報,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起抓。
每一次錯誤,對所有具備真誠反思精神的教育者來說,都是一個進步的臺階,我們沿著錯誤的臺階一步一步走向事業成功的高峰。相反,那些敷衍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并且被某些狹隘的功利思想束縛頭腦的人,往往會拼命地掩飾錯誤,會給自己找許多“借口”和“理由”來原諒自己。對這樣的人來說,每一次自我原諒都是新的錯誤,這個錯誤同時也是一個陷阱――他們即使可能從這次錯誤的陷阱中艱難地爬上來,但隨時都可能掉進另一個錯誤的陷阱,而永遠不能夠走向教育的成功。
成長是一個過程,永無止境;反思也是一個過程,永無終點。我的教育之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將繼續迎來一批又一批新的學生,將繼續上好一堂又一堂的課,將繼續面對一個又一個預想不到的教育難題……但只要我保持著對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就會繼續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樂,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質,在實踐中豐富教育的智慧。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7
對于剛開始學習,用古詩猜謎語的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首先要讓學生會讀熟課文,相對比較容易達到教學要求。關鍵是如何理解古詩的意境和所表達的含義和具體內容。如何區別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他們去猜出謎語,是難點。
我根據教綱的要求,完成識字教學,引導學生熟讀課文后。展示出和古詩意境相同的畫,給他們直觀視覺。然后教學生到室外去,體驗我們眼前的山,聽河里的流水聲,看樹上的小鳥。按課文寫的去體驗。
再到課堂上,引導學生去理解文中的反義詞:遠——近,有——無,去——來,的意思。用現實體驗去理解:遠,近。去,來。走進樹邊,小鳥飛走了。
再對比去理解,山的顏色,和課文講的春色與學生看到的秋天的景色的區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投入到學習中。一步一步的引入到對課文的理解,為什么會看到畫上的`水卻聽不到流水聲;山上的顏色與畫展的色彩不同。花到秋天卻沒有了。人走近畫邊,驅趕鳥,發現小鳥不會被驚嚇飛走。
在我的慢慢的引入和講解,加上學生的體驗,很好的理解了古詩打的謎語的謎底是:畫。
這節課,不是僅是用講解的方法去說出謎底。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對比的方法去思考。慢慢引導學習。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還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學會觀察事物,獲得新知識。為以后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雖然有教師認為,我的教學不應該提高難度,對初學的孩子。不能像對高年級的學生那樣,去要求理解古詩的意思和深層的含義。確實超出了大綱的要求,但我開始就,高要求,高目標的去對待,是有意的去培養高素質的學生而打好基礎。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8
畫雞
(明)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
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
一叫千門萬戶開。
認字冠裁滿將敢
注釋:
裁:裁剪,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將:助詞,用在動詞和來、去等表示趨向的補語之間。
平生:平素,平常。
輕:隨便,輕易。
言語:這里指啼鳴,喻指說話,發表意見。
一:一旦。
千門萬戶:指眾多的人家。
譯文:
頭上的紅色冠子不用特別剪裁,雄雞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糾糾地走來。
它平生不敢輕易鳴叫,它叫的時候,千家萬戶的門都打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感知漢字與拼音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朗讀、背誦課文
學習公雞勤勞、不懶惰的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這首詩歌的學習,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培養自己勤勞的習慣
通過對本課生字的學習,讓學生體會拼音對我們識字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詞、聽讀識字。
2、利用生字,引導學生體會拼音與漢字的關系
教具準備:
掛圖、小黑板、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習拼音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下面老師像考考大家拼音學的怎么樣,老師呀,想和同學們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我說你猜”。
(圓圓臉蛋梳小辮a一根小棍l一把椅子h
左上半圓q右上半圓p左下半圓d右下半圓b)
同學們真棒!(出示字母卡片j)同學們認識這個拼音嗎?(出示生字卡片雞),認識這個字嗎?今天,有一只大公雞也走進我們的課堂,要和我們一起學習呢!
二、運用實物,創設情境
新課開始時,教師出示一只大公雞圖片,用逗趣的教學語言提問:
(1)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
(2)它有哪些生活習性呢?(學生能說多少是多少)大家說的真好,古時候有位詩人叫唐寅,寫了一首詩叫《畫雞》。這首詩寫的就是這只大公雞,你們想學嗎?想學就請大家把書翻到47頁(這樣導入新課,真實具體,形象直觀。)
三、初讀古詩,趣學生字
(1)聽課文錄音,把不認識的字圈下來
(2)指名學生讀,學生齊讀
(3)認識生字:畫雞雪生千門平戶開
(漢字結構復雜,難學難記,因此,在識字教學時,教師根據漢字的結構規律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可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識字。)
例如:
1、猜字謎。平:一字五筆,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個字,有十撇。
2、編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壯,在跑道上奔跑。
3、看實物。門:觀察教室的門框,學習“門”字。
4、練習,填生字。
畫雞
頭戴紅冠不用裁,滿身()白走將來。
()不敢輕言語,一叫()門萬()。
(4)學寫生字:平戶開
學筆順
平:一筆橫,二筆點,三筆撇,四筆橫,五筆豎
戶:一筆點,二筆橫折,三筆橫,四筆撇
開:一筆橫,二筆橫,三筆撇,四筆豎
(5)學生練習寫生字,教師邊巡視,邊指導
四、再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激疑:同學們讀了這首詩,說一說知道了什么。
2、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歸納并板書。
樣子:頭上紅冠
大公雞顏色:滿身雪白
打鳴:一叫門開
3、出示表格練習(口答)。
五、品詞賞句,感悟詩情
1、自由讀第一句,看圖想一想:這只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點?(頭上紅冠,滿身雪白。)
(1)出示圖片,讓學生看一看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理解“頭上紅冠”和“滿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雞“走”的神態。(3)教師小結: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這只大公雞,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見過大公雞的叫聲嗎?有誰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時候叫?我們學習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讀第二句,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大公雞怎樣叫?
(1)理解“叫”。
(2)提問:大公雞一叫,人們就去干什么?農民伯伯就要起床干活了,農民伯伯勤勞嗎?那么,大公雞比農民伯伯起的'更早,同學們,你們覺得大公雞勤勞嗎?那么,我們小朋友要不要學習大公雞這種勤勞的品質啊?(學生據古詩內容回答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想象)
(3)說一說這句詩的大意。
(4)體會大公雞的勤勞:這首詩的作者喜歡這只大公雞嗎?為什么?
大公雞
樣子顏色打鳴
六、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老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
七、總結全詩,簡筆作畫,激發興趣
唐寅看到大公雞很喜歡,就為大公雞做了一首詩。老師呀,也很喜歡這個大公雞,可是老師不會作詩,老師就把它畫下來了,(出示圖片),那么同學們,你們喜歡公雞嗎?那讓我們也動手畫一畫吧!
八、作業布置
1、學寫生字:平戶開
2、背誦《畫雞》這首詩
教學《畫雞》這節課時,我以“淺唱低吟學古詩”的理念為指導,在教學過程中,用“聽——讀——演——唱”的環節貫穿整個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在靈活多樣的品讀中,讓學生體會、感悟詩之美,公雞之美,以讀促教,以讀代教。創設平臺,讓學生在交流、表演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與表達,想像和創新等能力。體現語文課與藝術課的整合,享受古詩的美,陶冶情操。孩子們學習興趣濃厚,多數孩子能當堂課熟背古詩《畫雞》,教學效果良好。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9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
教學這篇課文算是較成功的一堂課,因為我幾個環節都把握得不錯:
第一,各個教學目標都逐個擊破了。比如識字環節我讓學生區分了比較難區分的前后鼻音,平翹舌音。還有在記字方法上我也啟發引導學生反復的捉摸。學習用換一換,加一加,或者猜謎語等多種方法讓學生記字。
第二在指導朗讀方面,我也下了很大功夫,不斷提高要求,一定讓他們把課文讀得有準確又有感情和節奏。
第三、書寫的指導也很細致。
第四、一些知識點的教學到位扎實,比如偏旁的教學,在復習的基礎上又教學新的偏旁。還有對于謎面、謎底的教學,等要求學生掌握的東西,我都教學得很細致。
第五,各個環節的.銜接和過度都非常得自然。從導入、讀文、識字、猜謎、教學反義詞的知識點、寫字各個環節一環緊扣一環。
總之,教學時我的思路非常清晰,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了難點。今后要多上這樣成功的課,讓學生更多的更扎實得掌握知識。我也將更加努力和認真的上好每一堂課。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10
我講的是第一冊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教學。《畫》這首詩是一個謎語,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我利用謎語進行導入,引起學生興趣,并且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猜猜謎語。當我說完課文,孩子一下子都說出了“畫”,似乎很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帶著這種愉悅的心情,我們進入了課文。其一,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孩子看圖初步了解課文,知道題目與詩句的關系。其二,識字是課文學習的重點,其中“遠”、“近”、“還”都是走之兒的,所以我進行了歸類教學,“遠”、“近”還是一組反義詞,在識字時進行了教學,并讓孩子說說自己知道的其他反義詞。識字方法不斷地滲透,并進行歸類,培養孩子的識字能力。反義詞教學也是這一課的`重點,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一個游戲:找朋友。學生學得開心,課堂氣氛。
雖然,在課前我對于教材和教案都爛熟于胸,自認為胸有成竹,但是,不論是在課堂上自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課堂常規都出現了一些想不到的問題。
1. 在課堂教學方面,對學生的學情估計不足。在前面的學習中,孩子們就已經對看圖理解課文不陌生了,但這節課上,我認為:學生看到圖就能想象的到遠遠看去山是有顏色的,而水是聽不見聲音的。當我提出:“從高高的山上流下來的水有聲音嗎?”孩子們說:“有,有聲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時讓我措手不及。
2.對于課文中的生字的處理,我僅限于邊讀詩句邊讀生字,讓孩子在文中去識記生字,忽略了生字的應用,學生在識記了生字后,沒有及時地進行口頭組詞的訓練。課后,領導和老師們在評課時及時地給我提出來了。我認真地反思自己,因為擔心讓學生自己組詞浪費時間,而不能完成后面安排的寫字教學,故而直接讓學生讀卡片上的詞語,沒能聽聽孩子們的的發言,就不能很好的發現問題。這讓我想起語文新課標中強調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我在自己的備課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11
第一次上一年級的美術課,剛拿到教材看到這課內容時,很是頭疼。因為本課是兒童進入小學學習繪畫的第一課。就要求學生集體合作,這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大問題,于是就想小組合作讓四人一小組圍坐在一起,根據一個主題展開想象、討論、分工、繪畫。可時這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會對某一主題進行展開繪畫嗎?不能。如果靠老師手把手地教,這么多地小組根本指導不過來,而且也阻礙了學生的思維。再想如果放手讓學生自由繪畫,那么學生在一節課中到底學到了些什么呢?
于是打開教參看到上面的設計后,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難道我不能設計一種形式,既可以教會學生一些知識,又可以留給學生一些想象的空間去完成嗎?經過一番設計,我將它設計成一個游戲活動,用各種美術教材和工具布置出游戲場景,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活動中,我鼓勵孩子們隨意選擇,大膽嘗試,說說:“你認識了哪種工具?怎樣畫更漂亮?”并分成小組,合作完成。讓孩子們在玩中自然而然地體驗到各種材料、工具使用的特點及不同組合的不同效果。最后要求孩子們在體驗后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孩子們不僅自己得到鍛煉,也在發言中得到交流,學到新的不相同的方法,最后就是想象力的解決了,我打開了幾幅畫,讓孩子繼續分析,我說水果能真的`跑嗎?孩子就說不能啊。我就繼續發問那為什么這些小朋友就這么畫呢?孩子很自信的就說是用了想象力啊?那你會怎么用想象力呢?讓他飛起來,給他建房子……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我又給他們介紹了集中適合集體作畫的主題。給學生觀察。學生們說的的很好,說出了用的各種材料,顏色等.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發現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想象力很豐富,作業完成的出乎我的預料。面對這樣的現象,我深感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好的教案設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在今后的教學中,自己還要不斷加強這方面的探索。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12
口語交際課是“聽話、說話”的發展,與以前的聽、說訓練不同,“口語交際”是雙向互動的,不僅要求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意識、能力和習慣。因此,根據三個維度和《課程改革標準》的相關精神,我制定了本次“口語交際”的三個教學目標:1、激發學生相互交流的興趣,樂于發表自己的看法;2、能講清楚自己畫了什么和作畫時的想法;3、培養學生說話大方、聽話認真的習慣,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進行口語交際。其中,激發學生相互交流的興趣,能說清自己畫了什么和作畫時的想法,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進行口語交際是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難點。
為了這次“口語交際”真正能互動起來,這節課,我主要安排了三個大教學環節:
一、創設氛圍,激趣導入
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他們更喜歡豐富有趣的活動,在接近生活的氛圍中學習起來更容易主動參與,積極學習。所以,我充分運用語文書上的彩圖,利用鮮艷的色彩、有趣的畫面很快吸引住學生,體現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采用激勵式評價,讓學生充滿信心地進入下一個環節即學習怎樣進行口語交際。
二、以圖激趣,明確要求
要進行口語交際,首先就要明確要求。但一年級的孩子更多的是從模仿老師開始進行口語交際的。所以,我首先作為這次口語交際的參與者、合作者,大方地介紹了自己的畫,并隨機明確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這樣就讓孩子們有了初步的印象。為了進一步引導臺上臺下的`孩子進行互動式的口語交際,我緊接著就請了兩位小畫家再來介紹自己的畫。因為有了老師的示范,他們開始有目的性地進行著口語交際。這時候,我主動站在臺上的孩子旁邊,有針對性地幫助全體學生繼續圍繞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有問有答,為下面四人小組內相互交流打下較好的基礎。
三、激情促說,雙向互動
老師的激勵,孩子們強烈的表現欲望,使整個課堂非常活躍,每個學生都還想上臺介紹。我順勢推出安排的小組內互相講、互相評的環節,讓每個孩子都能互動起來,要求小朋友們先將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小組內的伙伴們,同時,如果別人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了問題,小畫家要一一解答。這樣,給學生創設了一個交際的環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從而達到本課“能講清楚自己畫了什么和作畫時的想法;培養學生說話大方、聽話認真的習慣,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進行口語交際”這一教學目的。我還請每個小組自行選一名代表參加全班的交流。在讓每個孩子小組內充分說的基礎上,請每組的代表上臺來介紹自己的畫,同時,他們還要解答班上其他小朋友提出的問題。這樣生生之間的互相交流,極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最后,老師又組織學生進行評比,及時地給予學生鼓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后安排學生自由地看看別人的畫、評評別人的畫,就是鼓勵孩子擴大口語交際范圍,讓他們的自主性更強。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13
《畫》這篇課文由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組成。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稱的美感。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圖文對應。我抓住學生好動、好奇、愛表現的最大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引出課題,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為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先是請同學們互猜謎語,在大家興致勃勃之時我用眼神環視著全班同學,繼而神秘又有聲有色地背誦課文的五言謎語詩,然后請大家猜,相機板書課題,并用簡練過度語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這首謎語詩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在教學中,我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的“讀者”,通過自由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教師配樂引讀等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悟詩句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并且邊讀邊配上動作進行朗讀表演。如,讀到近聽水無聲時,做出側耳聽的動作;讀到人來鳥不驚時,做出擺手的樣子。學生的表演欲望一下子被點燃,躍躍欲試。我想,只要學生的朗讀興趣濃厚,在老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的朗讀水平一定會在不同的程度上有很大的提高的。本課文中句子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我十分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在指導朗讀的.同時,我還巧妙地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他人,讓他們從一年級第一學期起就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活動,從而培養他們正確的評價態度和良好的評價能力。
詩中有幾對意思相反的詞,我指導學生通過比較了解它們的意思。如,我舉例使學生明白“遠”和“近”意思相反是比較而言的;“來”和“去”則請學生們通過做動作來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識字教學中是很枯燥的,我在教學識字時,巧妙地誘發孩子們識字的欲望,并善于總結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識字積累,給他們創造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機會,同時還適當的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采取活潑有趣的方式反復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14
在美術課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創作帶來的樂趣,同時豐富他們的藝術經驗,加深他們對藝術的喜好和熱愛。在本課中我利用課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上課前我查了很多資料,設計了多種教學環節。 “新課程倡導主動學習,重視激發學習、創造的興趣,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才能得到發展。”針對這一新課程理念,我設計了“激趣、探索、想象、創作”這幾個教學環節。
片斷一:激趣導入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學生在一進教室時就收到了老師送給他們的小禮物——太陽,激發了學生對太陽的喜愛之情,向他們提供豐富的創作源泉,從而激起了學習興趣。
片段二:探索太陽“探索”為學生提供更多地參與、活動和主動探究的機會。具體分兩個環節:首先讓學生收集有關太陽的天文資料,這一環節讓學生在收集、準備的過程中,初步感知,享受學習的快樂,增加學生對太陽的了解。然后用提出問題考考大家的方法,課件展示既激發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視覺,又增加了學生間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針對所要學習的內容設計出具有思考價值的、有意義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嘗試解決問題,這個環節帶動著同學們不斷探索交流有關太陽的知識。
片段三:想象太陽請學生欣賞老師心目中的太陽是怎樣的?以此引入制作方法的學習。接著我們從四方面入手,自由地想象屬于自己的`太陽:
一、太陽的光芒。太陽的光芒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直線式、火焰式等等。
二、太陽的眼睛。
三、太陽的鼻子。
四、太陽的嘴巴。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它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兒童是富于幻想的,但成人往往對此嗤之以鼻,說他們瞎想,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鼓勵孩子大膽地想象自己心目中的太陽,自由地想象太陽的外形、太陽的光芒、太陽的顏色,我耐心地傾聽,充分地肯定。片斷四:創作太陽這一環節的作業要求是:“自由地想象并用泥塑的方法創作一個屬于自己的太陽”。
這種教育要求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輔助者,以學習者的平等的心態參與到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中去,協同合作,師生互動,因材施教,教學相長。新課程強調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強調學會學習。自主探究學習不失為新時期先進的學習方式。興趣是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動力,是建立在學生具有學習的潛力,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和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全面發展的理念上的。本課教學通過讓學生憑借自身的感受、觀察、體驗、思考、判斷、發現、討論、搜集、嘗試等活動完成學習目標。課堂上我充分發揮了美術學科特有的魅力,以種種途徑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使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年齡特征的情意和認知相適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把學生帶入了美妙的學習樂園。
一節課下來,有收獲也有困惑,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不斷探索、探究,讓學生充分體會美術課的無窮樂趣。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15
一、巧用教材塊狀編排,激發學生學習情趣
整堂課下來,老師教得得心應手,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這得益于老師理念的轉變。教學過程展現的是一種平等對話的過程,是師生雙方共同發生轉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是真理的化身,而每個學生和老師都有被理解的權利。所以,老師以一個參加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開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對話和活動,變知識的單向傳授為師生互動學習,讓課堂學習成為有趣的游戲和活動,老師和同學成為學習上的親密伙伴。
如何轉變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寓教于樂呢?我想到了一個新的點子──塊狀編排。塊狀編排的靈感來自于語文園地的“我會讀”,“我會認”,“我會連”,“我會說”……這些充滿了自信的標題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愿望,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充分的空間。不難看出,“我會讀”──“我的發現”──“我會想”──“我會寫”,這四個學習塊是一個有層次有梯度的學習鏈接。從把文本讀正確,讓學生走進文本與其進行對話,凸現一年級識字為重點的學習目標定位,到構建學生學習古詩的知識系統,引發學生以更高的學習激情投入到古詩誦讀活動中去。把課上得有情趣必然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情感是在認識過程產生的,認識越深刻,情感體驗也越強烈、越深厚。真正的學習興趣是在知道一點、會一點的`時候產生的,是在越來越明白、越來越會的過程中鞏固、加強的。
所以,在教學中,千方百計地讓每位學生取得他們他們能夠取得的成功,讓每個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比知識更重要!關注學情,緊密聯系學生的認識實際,想辦法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產生學習創造的愿望提供一個寬松的環境。
二、重視課外誦讀積淀,培養學生學習的志趣
古詩,像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河,沿著時光綿延,把悠長歲月中天靈物華沉淀的點點精粹送到孩子們身邊。古詩更是一種心靈的溝通。為了讓詩歌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讓孩子浸潤傳統文化的精神甘露,我們班啟動了中華古詩文經典的基本熏陶和修養的活動。三個月來,孩子們已經誦讀了三十多篇。現在,教室里最多見的就是孩子們圍在一起搖頭晃腦地吟誦,老師的個人主頁上,畫紙上,留下了孩子們自己心底煥發出的詩情畫意。可以說,古詩教學在我們班已經不再是一種負擔,學生在課外汲取的詩歌營養經過老師在“誦讀和導讀課”的展示,經過“小詩人”的評選,經過“古詩大點兵”等一系列活動情境的驅動,讓孩子們盡情地讀起來、動起來,把學生的生命力量引出來。這“動”,決不是表面的熱鬧,而是視界的敞亮,精神的漫游,思想的翱翔,心靈的舒展,理性的頓悟,智慧的迸發。
總之,是個體生命的全面發展和成長。當每個孩子都深深地卷入經典詩文的時候,你還擔心他們在課堂上不“親臨現場”,你還擔心他們不“對話交流”,你還擔心他們不“動態生成”……如此,生命才能活潑地舒展開來,學習才能成為有意義的生活。語文課程是一個情感的世界,是一個詩意的世界,是一個豐富的生命世界。從教材、尤其是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尋找出一個連接著課程內容和學生生活的“知識儲存庫”,并以此為起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就能使教學成為一條融匯知識、能力、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主線,就能夠激活學生對文本的通靈感悟,與文本發生“內在的對話”,這樣,文本所蘊涵的智慧的光芒、思想的火花就會把學生生命的靈氣燃燒起來,由此豐富學生的生命體驗,催發學生生長和發展。作業展現出來的創造力更讓我堅信了這一點。
新課堂應關注“人”的發展,應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獨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關照生命的整體性,發掘生命的創造性,讓孩子們的興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創造都在生機勃勃的課堂環境中煥發出來,飛揚起來。追求生命的成長,讓老師和孩子們的潛能如花綻放,讓師生之間的情感親密交融。在快樂中學習,讓老師和學生的熱情如涌泉長流,讓師生之間的情思互動碰撞,盡情張揚成長的快樂!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畫》教學反思09-28
畫的教學反思03-02
《畫》教學反思12-08
畫.教學反思10-08
《畫》教學反思04-05
畫教學反思04-21
畫教學反思04-21
《畫》教學反思08-22
畫教學反思04-21
一年級畫教學反思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