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1
《世界多美呀》是一篇童話性質的科普知識短文,《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把生物學知識融進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使學生在閱讀時,既獲得小雞出生過程的完整知識,又能從中充分體驗到童趣和自然美。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小雞孵化過程中的變化,另一條是小雞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變化。在教學本課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和抓重點詞的方法進行教學。
在學文過程中逐步滲透小雞的孵化過程,由“睡,醒,啄,撐,叫,站”,讓學生通過板書,了解科普常識,教學反思《《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讓學生通過“啄”這一環節的細讀,抓住關鍵詞語,“用小尖嘴”“啄呀啄呀”“啄了很久”“小小的”來體會小雞的堅持不懈,勇敢,有韌勁;“小雞出殼”這一環節十分有意思,我讓學生通過朗讀表演,理解“撐”(雙手用力張開)。“叫”(小雞的特有語言,表達內心的喜悅與自豪),“站”(雖然小雞迫不及待地要出殼,但因為剛出生,嫩生生的很吃力。)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感興趣的是通過自己的表演,將小雞出殼的欣喜表現出來。學生繪聲繪色地將自己心中那只可愛的`小雞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我覺得還應該多一點“歡快”(可以詢問學生“你這只小雞,嘰嘰嘰嘰地在說啥呢”“聽,這嘰嘰嘰嘰的叫聲多歡快呀,這只小雞多自豪呀!”)讓學生盡情地享受這份自在,這份放松,真正進入情境。
文中較多地出現了描寫顏色的ABB式的疊詞,如“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等,生動地描繪了小雞眼中的世界的美,學生讀來朗朗上口。我首先利用課件,把課文所描繪的景物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起誦讀的欲望。然后讓學生結合文中語境體會“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的色彩美,先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美美地讀詞語。如:藍湛湛:藍得像洗過一樣,藍得多美呀。碧澄澄:小河的水可清啦,清得可以看見——(生接:河里的小魚,河里的水草……)通過淺顯生動的語言,引導孩子理解朗讀,自然潤澤。進行拓展,積累類似的詞語也是本課的重點。課文最后分別出示了草地圖、油菜圖、太陽圖,幫助學生積累詞語“綠油油”“金燦燦”“紅通通”,然后再仿照課文中的句子“它看見是的”,在運用中讓學生加深印象,讓學生感受“世界多美呀!
語文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2
《世界多美呀》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話故事,借一只剛出生的小雞的口吻,敘述了她認識世界的全過程,從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第一自然段寫小雞在蛋殼中看到的世界是黃色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寫小雞所看到的美麗多彩的世界。課文以兩條線索展開,一條是小雞孵化過程中的變化,另一條是小雞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變化。這個童話故事字里行間充滿童趣,充滿美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熏陶的好教材。
課文的第一段講了小雞從蛋殼中看到的世界。這一段語言簡練,相信學生在理解上不存在困難,但學生對小雞當時的感受可能一下子難以體會到位,因此我設想讓學生朗讀后,通過交流,在對課文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再用直觀的課件演示,讓學生來體驗小雞在蛋殼內剛剛醒來的過程,再激發學生換位思考,體驗小雞的感覺,使學生進入了情境,了解蛋殼內小雞的.內心感受,最后指導學生把體會到的讀出來。
而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主要寫了小雞所看到的蛋殼外的美麗多彩的世界,語言生動優美,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首先設置情境讓學生猜猜此時的小雞會怎么做?出示相關句子,讀后匯報交流自己讀懂的。在此過程中,抓住“啄呀啄呀”、“很久”、“小小的洞眼”引導學生把小雞的辛苦讀出來。接著圍繞“它從洞眼看到了什么?”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盡情地說。抓住“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這三個詞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不同的側重訓練,來理解詞語。根據我以往的經驗,學生對“藍湛湛”有一定的理解基礎,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加深對這個詞的理解。學生對“綠茵茵”了解比較充分,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積累,說一說還有什么也是“綠茵茵”的。學生對于“碧澄澄的小河”缺乏實際體驗,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幫助學生正確了解“碧澄澄”。我想,當這些抽象的詞和學生的理解以及多媒體展示的畫面融合在一起時,世界的豐富多彩就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他們面前了,看著這五彩的世界,我相信學生一定能夠被大自然的美所陶醉并由衷地熱愛這個世界。此時再通過學生優美的朗讀把自己的體驗、感受,用自己的有聲言語盡情地表達出來,從而來感悟課文精妙的語言,在朗讀中體悟語言的魅力。第三、四段我覺得我們班學生有了第二段的親身體驗后,通過讀和悟就能感知小雞急切享受大自然的美以及興奮的內心活動,受到情感熏陶。
我發現,在課文的結尾處,也就是課文第四自然段留有許多空白。我設想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畫,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小雞看到的世界就是整個世界了嗎?那它還可以去哪里看一看呢?會看到什么呢?出示填空:例:小雞看到太陽,是--------。引導學生學習用文中的疊詞來說說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進入角色的體驗,將書面語言內化于心,產生情感的共鳴。
另外,為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展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我設想給學生預留一個有關畫的作業,但是由于時間關系,此環節沒有時間讓學生充分展示出來,是一個疏忽。
本課學生能夠在角色體驗和重點詞的理解中感受到世界的美。不足之處在于對詞語的靈活運用指導的欠缺,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不夠恰當貼切,在今后的教學設計中還應加強思考和錘煉。
語文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3
《世界多美呀》是國標本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它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出現,借一只剛出生的小雞的口吻,敘述了她認識世界的全過程,從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主要定位在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并積累語言,同時受到熱愛世界、熱愛生活的情感熏陶。
我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文導入應能充分激起孩子們的興趣,激活孩子們的求知欲望。上課伊始,運用創設情境,在黑板上展現一個美麗的背景圖,多彩的畫面一下子把孩子們帶到一個童話般的神奇世界,此時即使老師不急著上,孩子們也會急著想聽下文了,想像的翅膀在這里展開,巧妙地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入境悟情”的氛圍,讓他們不經意地進入課文的意境,愉快地步入學習課文的殿堂。
透過小小的洞眼,小雞看到的世界有多美呢?“藍湛湛的天空,綠茵茵的樹木,碧澄澄的小河”這些對孩子們來說,要準確地理解是多么難啊!但當這些抽象的詞兒和畫面融合在一起時,世界的豐富多彩就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孩子們面前了。這些詞兒在融入大自然的一瞬間,早已賦予了它獨特的魅力和頑強的生命力。看著這五彩的世界,讀著這美麗的詞兒,孩子們還能不陶醉嗎!
當小雞急切地走出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時,問題“世界是五彩繽紛的,讓我們張大眼睛,放眼望去,還能看到什么景色?”把孩子的生活帶進了課堂,也在課堂中喚起了學生原有生活的積累。活動內化理論告訴我們:“人的素質和能力的發展形式,總是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內化和構建的。”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特別是語言的發展,必須在感悟積累的基礎上,在語言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地運用、規范、提高,最終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個美麗的、熟悉的世界,正是內化、拓展課文語言啊!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碧澄澄的、紅艷艷的、金燦燦的、黑壓壓的……一個更絢麗的世界深深印在孩子們的心里,這是在感受世界的'同時,也為孩子們積累、運用語言創設了情境,提供了條件。
《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以讀為本,自讀自悟”這是新理念所折射出的新的教學法。把“讀”貫穿于整堂課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結合師生的評議,讓學生與語言多次面對面的接觸,品嘗語言的“原汁原味”,領悟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在熟讀的基礎上,根據板書邊回憶邊在背景圖上依次貼上圖片:雞蛋、啄了一個洞的雞蛋、破殼的小雞、站在石塊上的小雞。四幅圖分別反映了課文四小節的內容,使得課文形象化了,畫面也生動化了,同時給學生的背誦搭建了一個平臺。然后我讓學生自己在紙上畫一畫,在畫的過程中想一想課文內容,再一次進行記憶。最后在反復朗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體驗、感受用自己的有聲言語盡情地表達出來!
“世界多美呀”不僅僅是小雞眼中的世界,她更是孩子們心中的一片樂園。
語文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4
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我們也應該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孩子學會學習,能夠自主學習。
一、教會孩子自學方法。
學程導航的理念就是讓孩子自主學習,根據孩子的自學情況再行指導。在教學課文第二、第三自然段時,我開始嘗試使用學習單,讓孩子自主學習。比如: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讀讀第二段,再找出小雞看到的世界,并用“ ”劃出來,最后再讀一讀。在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時,我又布置了一個學習任務,把小雞出殼的句子用“~~~~~~”劃出來。在這一環節,我指導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完成,一起讀,一起劃,再一起讀,讓學生明白自學的步驟。而不是一聽到學習任務,還沒讀書,就拿出筆來劃。同時,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符號來劃,訓練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二、教會孩子讀書方法。
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特別是有感情的朗讀。因此,在本課讀書指導時,我讓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品讀體會,加深理解,然后有感情地朗讀出來。比如抓住“啄呀啄呀、很久、才、小小”這些詞體會小雞啄蛋殼兒的.不容易,抓住“撐、破、叫、站”這一系列小雞的動作來體會小雞急于出殼的迫切心情,并讓學生表演讀,在讀中品,在演中悟,加深理解。
三、教會孩子識字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低年級學生識字的要求是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并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學習漢字的愿望。”可見,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那么,如何培養低年級的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效率,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是我們需要探索的問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結合生動、具體、有趣的事物,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的途徑,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本節課上,我重點指導了學生認識“美”字。先讓學生組詞,再讓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了解“美”字的不同意思,最后教給孩子四種識字方法:賞畫學字、加減偏旁、編猜字謎、編順口溜。在認識四種識字方法后,讓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辦法再來記一記“麗”字,學生說了一些比較形象的方法,效果不錯。
我想:教學就像給孩子喂飯一樣,你硬塞給他的,他可能不喜歡,而他自己動手可能吃得更歡。學習同樣如此,你講給他聽的不如他自己學到的記得更牢。因此,我堅信:“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語文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5
《世界多美呀》是一篇童話性質的科普知識短文。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把生物學知識融進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使學生在閱讀時,既獲得小雞出生過程的完整知識,又能從中充分體驗到童趣和自然美。經過對教材的分析和對課標的把握,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小雞在雞蛋里發育直到破殼而出的常識,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感受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本課的教學設計基本圍繞著兩條線進行:一是小雞生長發育的變化,一是小雞認識世界的變化。圍繞第一條主線,讓學生理清課文脈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逐漸內化。由分到整,由看明到讀懂到會說,教學體現層次感,而且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任務得以落實。
圍繞第二條主線,對學生進行朗讀的指導。在這節課中我比較注意培養學生積極感受,帶著體驗朗讀的學習習慣。采用的方法也比較靈活:有通過比較句子加強體驗的方法:如“它看見天空是藍的,樹木是綠的,小河是碧的”與“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學生自己感受句子在旋律、節奏和意境上的優美,并把感受用朗讀表現出來。也有通過前后文對照來加強體驗的方法:如從“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一句切入,對照小雞在出殼前后對世界的認識——“黃乎乎”的世界到多彩的世界。隨著小雞認識的變化引起情緒的變化,學生在朗讀中必然也會心潮起伏。還有通過表演,通過繪畫來激發學生個性感受的方法等。新課標用“感悟語言”代替了過去的“理解語言文字”,基于這點認識,我注重加強學生的'朗讀體驗,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的感悟不斷深入,因此不僅突破了難點,使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朗讀水平得到了提高,還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詞語的積累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學字學詞是低年級的一個重點。這節課關鍵是讓學生學習一組ABB式的修辭語。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首先感悟課文中四個詞的修辭效果,再舉例由點帶面引出更多類似的詞,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在選詞造句運用鞏固中轉化為自己的積累。
最后引導學生用小雞的視角想象出殼后看到的世界,這是對課文的擴展延伸。學生在課文中感受美,在想象中尋求更美,用學到的知識來表現最美,是多么的順理成章,可說結束是課題“世界多美呀”的回應和升華。
【語文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08-31
《世界多美呀》語文教學反思07-23
《世界多美呀》語文教學反思07-21
語文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范文08-31
《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06-19
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03-09
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02-20
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02-03
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05-27
《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