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通用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 1
根據課程安排,我選定的課題是湘教版初二地理“中國的氣候特點之二:季風氣候顯著”。“中國的氣候”在初中地理中是難度較大的一節課,其內容跨度達到3-4個課時,要求掌握的內容囊括了中國氣溫及降水分布特點、中國溫度帶、干濕地區劃分、特點及其對農業影響、中國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顯著的季風氣候,并要求能閱讀和分析氣溫年變化曲線圖,年降水量分配柱狀圖、溫度圖和干濕地區圖等眾多圖表,內容繁雜且抽象,要掌握這些知識,似乎非要把原理分析個透徹才能講得清清楚楚。于是一不小心,不少教師就把本課上成了一節高中地理課(重視理論和原理的分析和理解)。
而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雖然已經是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水平較低,仍處于由經驗型向理論型的過渡時期,所以我認為在處理本節教材時,還是應與具體形象的事物和生活體驗相結合,特別在目前城市學生普遍缺乏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和關注的情況下,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實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這一目標。
所以本課的設計,我突出的是從日常生活體驗出發,運用問題式教學,依托構建主義理論,把繁難的內容轉變為可體驗、可發現的知識和經驗,并引導學生運用發現所得去解決問題,實現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學有所用。
本課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回答問題積極踴躍,小組討論熱烈參與度高,學生在學習中很好的展現了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結本課的優點如下:
一、重新整合教材,設計問題有層次。
為了實現提高教材內容的易接受度,所以我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處理,化繁為簡,把問題設置為“風”和“降水”兩個部分,突出了季風氣候的兩大特點,力求深入淺出把主干知識揭示出來,并且在風和降水兩部分內容間還特意設置了關聯性問題,引起過渡,使兩部分內容能夠很好的融合起來。
此外,在設置問題時,我還注意使問題間有逐層遞進的關系,并在最后設計了“今年夏天發生的干旱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這樣一個開放性問題。問題式教學成功與否關鍵就在于問題的設置,特別要求注意適當設置開放性問題,這樣的問題一般沒有特別固定的答案,能夠較好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高級思維能了。另外問題間按照“觀察現象-發現相互關系-推理應用”的關系設計,體現問題間逐層遞進的關系,這種設計融合了支架式教學未來教育的理念,能夠使學生從自己目前的知識經驗出發,把理解逐步引至深入。
二、設置的問題注重與生活體驗相結合。
怎樣的知識學生才有興趣?這個問題在一次上課中我有深刻的體會。那是中國氣候的引入內容,課上我提問一個女生“你打算如何象他人描述海口的氣候?”,該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并且來了一句“不知道有什么關系?又沒有用!”,這個問題引起我的重視,于是在課堂上花了10多分鐘的時間與學生尋找一年里日常生活小事與本地氣候的關系,比如“什么時候墻壁會流眼淚?什么時候才能把棉被收起來?海口大概什么時候天氣真正轉冷?今年的天氣表現正常么?”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注意力集中,參與度高,積極思考,學習效果非常好。
這件事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我深深感到越是抽象難懂的內容,越要生活化、實用化,課上問題來如果自生活,往往能激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去進行學習和探討,然后才能積極的將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本課我設置了觀察海口冷熱不同時期風從哪邊窗戶吹進來,以及海口降水變化的問題,對于基本知識的掌握既降低了難度,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較好。
三、實行合作學習,注意學生學情跟蹤,及時給予指導和反饋
本課采取“師徒結對”、學科小先生一拖N ”、“三學兩評”方式,這種方式往往能最大限度的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課程上來。另外,為了輔助學生學習,給予學習支架,特別給每個同學印制了學案。有了這份表,學生在正式上課前就開始主動根據表上問題預習課本相關內容,并向教師提出問題,如課前有學生問“如何辨別現在上課所在教室的方向”,以及“關于風”部分的小表的填寫說明等。
在課中,每提出問題后,都注意在每個小組間走動,及時了解各小組的問題討論及答題情況。對回答的好,有自主意見的回答,及時熱烈的給予表揚,強化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對個別較薄弱組給予適當引導,注意保護學生自尊心,比如碰到有一個小組在回答最后一個問題時,答得不到位,我提示“答案有些籠統,希望能更有針對性些,要特別針對這個問題來回答”,這樣既提出要求,又不打擊學生,這是我比較注意的地方。思考最后的開放性問題時,考慮到初中學生現階段思維的局限性,我提出“我國西北干旱地區形成大片沙漠的原因是什么?”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類比,啟發其對知識進行遷移。
四、重視地理素養的形成,課堂及時糾正指導
每個學科都有其獨有的語言特點,或是專業術語,掌握這些,能更好理解并促進本科目學業的提高,特別在回答問題或考試答題時更是如此。因此,我會特別注意學生地理素養的養成。例如,在讀3月份—6月份的中國降水量分布圖時,學生對雨帶范圍的變化用了“向外擴張”的描述,我會及時詢問學生“向往是指往哪個方向呢?”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表達“6月份中國降水分布范圍向北方擴大”。在講雨季的時候,會提醒學生超過100mm降水的.月份可看做進入雨季等等。
五、學生積極主動,思維活躍
整堂課學生表現積極主動,思維活躍,特別在最后一個開放性問題上,表現特別突出,學生能夠根據所學和課本內容,對我國今年夏天的干旱原因進行了大膽的推理,顯示出很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之一,它能幫助教師更形象生動的把內容展示在大家面前,對重、難點的突破往往有很大的幫助。我在本課中也應用了這一手段,特別是在學習雨帶移動這一難點內容時,中國09年3-9月的降水量分布圖的展示,就對這部分的學習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
自然,本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一、問題設計:
對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方面仍顯不足,真正的好問題應該能是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自己發現并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去分析和解決的問題的,但本課沒有很好的做到這點,仍然停留在較低水平的問題設計上,特別是“季風氣候對我國生產生活有什么影響?”這個問題,由于課本有現成的答案,所以阻止了學生進行綜合性的深度思考,這是考慮不周的地方,如果能對這個問題進行另外的設計,應該能帶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時間分配:
最后一個拓展性問題,應該是本課的點睛之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時間關系,使得在這個問題上教師的引導不夠,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其他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更好的訓練,不能不說是件遺憾的事情。
《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 2
本節課主要的思路:首先由天氣與氣候的關系引入氣候,再從氣候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氣溫和降水),進入到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我國氣溫、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與成因的分析,最后由氣溫與降水的綜合特征總結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一、復雜多樣;二、季風氣候顯著。三、多特殊天氣;四、多旱澇災害。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讓學生知道,原來知識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在課堂上,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在這節課上充分利用地圖,讓學生讀圖,識圖。善于對地圖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從課堂效果看,我感覺導入順暢自然,重點難點突出,語言表達流暢,整節課結構緊密,知識傳授嚴謹,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分析與引導上做了適當的設計,從而調動了學生的聽課興趣,學生學習氣氛好。這節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讓學生知道,原來知識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在課堂上,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足之處:一些活動課題學生參與的不夠充分,活動氣氛需要加強.學生發表意見時,學生的個體作用發揮的不夠好,不能照顧到更多的學生,有些問題應該放手讓學生研究,給學生更大的探究空間。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加強對學生的培養。
今后的努力方向:學生讀圖、識圖、分析與運用地圖的能力及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還是比較弱,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強指導學生讀圖培養學生從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
《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 3
今天下午完成了《氣候》第一課時的教學,教材內容是“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重點講到了我國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其分布,我國溫度帶的分布、干濕區的分布及1月、7月平均氣溫的特點和降水分布特點。本課時的內容豐富,知識抽象,難點較多,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突破教學難點關鍵在于把握學情特點和過程性教學反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以調整,加強讀圖訓練,加強記憶強化因素,幫助學生記憶氣候分布及其影響因素和規律,將知識內化,幫助形成能力。
一、把握讀圖能力的養成和提升
教材第25頁“我國主要氣氛分布圖”,直觀地展示了我國五種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其分布區域。在引入新課后我直拋問題“這樣的一個區域圖,我們要如何有效地記住它”,由學生進行討論,借由“各顯神通”的辦法讓每一位同學都發揮屬于自己的記憶竅門,并上臺演示進行分享。用這樣的探究和互動的方法引發全體學生深度參與課堂,思考自己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進行圖像的記憶和使用,并且要懂得進行學科表達,每一步都是足以影響學科學習的小細節。在課堂上六班的學生較為活躍,說出了一些值得借鑒的辦法,例如第一階段就是獨立一個氣候區“高原山地氣候”,沿海地區都是季風氣候等。在學習氣氛較為低沉的五班,在這樣的氛圍下也有了活躍起來的跡象,利用讀圖活動從淺層次要求開始,可以較好地調動起學習氣氛,特別是對于學習能力低的學生群體更為有效。
二、利用數字教材的聚集+小黑板功能,實現跨圖比較
教材26頁、27頁的五張圖片顯示了我國的溫度帶、干濕區、1月7月平均氣溫及年降水分布圖,傳統利用課本的教學較能進行直觀的比較。在本節課中利用數字教材的聚集和小黑板功能,將數字教材中的圖片聚集到小黑板上進行橫向比較,達到了直觀可見的效果。讓我們可以直觀對比溫度帶與1月7月平均氣溫的.關系,干濕區與降水分布之間的邏輯關系等融入。將邏輯關系可見化的教學輔助可以很好地幫助理解,并且有助于學生的學科表達。
三、開展版圖作業
在本學期的第一次作業開始,我就布置學生描繪中國地圖,從前幾次的作業中糾正了學生出現的缺少了島嶼,缺少了南海諸島,比例失調等普遍的錯誤,在后續的作業中這些明顯的錯誤得到了改正。繼續在這節課利用版圖作業,要求學生繪制中國氣候主要的類型分布圖,在不斷強化中國版圖意識的同時,認識到版圖之上可以賦予多種內涵,多種用途。
四、注重生成性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節奏
由于兩個教學班的學習層次分別較明顯,在課程教學中需要采取完全不同的教學方法,并及時針對生成性反饋解決問題。特別是在課堂互動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敢于發言,敢于提問,構建有安全感的課堂。
《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 4
在完成了《中國的氣候》這一章節的教學后,我深感這次教學經歷既充滿了挑戰,也收獲了不少寶貴的經驗和啟示。以下是我對本次教學的一些反思:
1. 內容整合與深度挖掘
首先,我在教學內容的準備上力求全面,但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發現,信息量的龐大使得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吸收。未來,我計劃采用更加結構化的方式,將復雜的氣候特征分解為若干主題,每個主題配以具體案例和生動的圖片、視頻資料,以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深入挖掘氣候背后的成因和影響,比如季風系統如何影響降水分布,氣候變化如何影響農業生產等,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2. 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本次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講授法和圖表分析法,但課堂互動略顯不足。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我計劃在下次授課時增加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元化教學活動。比如,讓學生分組研究不同地區的氣候類型及其對當地生活的影響,通過小組匯報的形式分享研究成果,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和口頭表達能力。
3. 多媒體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現代教學離不開多媒體和信息技術的'支持。雖然我在本次教學中也使用了PPT等多媒體工具,但在資源整合和技術應用上仍有提升空間。未來,我將更多地利用動畫、虛擬實驗、在線資源等現代技術手段,使抽象的氣候概念具象化,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同時,探索在線學習平臺的建設,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自主學習資源。
4. 關注個體差異與分層教學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點都不同,因此在教學中應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我會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和練習;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則提供更多的拓展閱讀和實踐機會。此外,建立個性化的學習評價體系,及時給予反饋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 5
回顧《中國的氣候》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我深刻意識到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思維的啟迪和能力的培養。以下是我對本次教學的進一步反思:
1. 強化地理思維的培養
地理學科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即能夠從空間、時間、系統等多個維度分析地理現象。在《中國的氣候》教學中,我應更加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地理思維去分析問題,比如分析不同地區氣候特征的異同點,探討氣候變化的趨勢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等。通過問題引導、案例分析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分析能力。
2.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
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與實踐相結合。在《中國的氣候》教學中,我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比如組織學生進行氣象觀測、實地考察等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氣候現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3. 促進跨學科融合與拓展
氣候問題與生物學、物理學、環境科學等多個學科密切相關。在《中國的氣候》教學中,我應努力促進跨學科的融合與拓展,比如與生物學科結合探討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與物理學科結合講解大氣環流的基本原理等。通過這樣的跨學科融合教學,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還能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和跨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注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還應注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講述中國氣候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通過探討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和應對措施,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這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將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世界的氣候類型教學反思04-24
世界的氣候類型教學反思04-22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范文06-05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15篇01-04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精選13篇)10-26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15篇)03-06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6篇10-16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6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