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物體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1
我在教學《觀察物體》這個內容時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本節課有如幾個特點:
1、活動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課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突出。比如,觀察紙箱的活動中,不是讓學生單純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說一說,而是設計了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如:有個性格很內向的學生卻在課堂上主動在講臺上來觀察老師帶來的教具,并給同學講他所看見的形狀與同學所看見的有什么不同等。課堂上氣氛熱烈,活躍,紛紛舉手發言,學生情緒高漲。
2、給學生提供了直觀的、形象的學習材料,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體驗觀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出示幾張汽車的照片,判斷是從正面、側面,還是從上面拍攝的。讓每個學生結合汽車的實景觀察圖片,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時,形狀是不一樣的;及通過玩手中的長方體并猜出顏色這個游戲,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物體正面、上面和側面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紙箱,把所看到的'和周圍的同學說一說,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紙箱的哪幾個面,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這幾個操作活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民主作風,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間。
不過,本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要求學生把從正面,側面,上面所看到的形狀畫下來時有的學生感到很難。細思原因,原來學生是站在正面去看側面的,我想如果在課前復習時,先讓學生體驗前后左右方向,我想學生就不會出現以上問題了。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2
在一節課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教學過程分為了三個環節:
1、觀察尋入,在這一環節中我結合學生平時經常用的通過觀察判斷物體異同的方法讓學生觀察兩個盒子,并故意將不同的一面背對學生,學生很自然判斷這兩個盒子完全相同,這時,我并沒有將不同的一面展示給學生,而是讓一個學生到盒子背面觀察,提出不同意見,在其他學生都感到奇怪并急于觀察時,我將兩個盒子不同的一面展示給全班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要全面了解物體,就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從而寫出課題。
2、探究新知,當學生有了觀察的欲望后,我設計以觀察同學的'活動,引導學生從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讓學生分別說說自己觀察到的情況,體會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觀察,看到的情況是不同的。然后我又設計了觀察玩具老虎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變換自己觀察,看到的情況是不同的。
3、練習體會這一環節里通過“想一想”、“連一連”的活動,讓學生體會理解,鞏固觀察方法。然后通過用學生喜歡的賽車及其圖片,進行“猜一猜”活動,把觀察的位置擴展到六個方位,將所學的知識擴展延伸。
這此環節的設計,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自己的游戲、活動中體驗生活,發現規律,總結數學知識,真正體現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活中的數學”。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3
《觀察物體》這節課我由校園的塑像圖聯系到生活中需不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并結合日常生活我們是如何觀察物體的,讓學生初步感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通過實驗驗證不同的角度和位置讓學生觀察發現,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得出的結果不同,并且讓學生通過觀察一個物體,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同時教師利用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讓學生實地觀察,通過直觀、形象、實地的演示,學生對觀察物體的面掌握的輕松、愉快,效果較好。認識到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事物不能只看片面,要看全部。
通過本節課的嘗試教學,我感覺利用高效課堂的模式進行教學,優點;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知識的創造者,這樣讓學生親身體驗,要比教師直接傳受,記憶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聽,說,動手操作的能力,學生樂學,愿學,讓枯燥的數學變成有趣的數學,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我想這也正是高效課堂的閃光點。
本節課的教學都是建立在不同的活動中的,并且一環扣一環,層次清晰。在教學中有序的組織全班學生開展了兩個不同次的觀察活動。在每個學生參與觀察的基礎上,創造機會讓學生合作交流,通過交流學生不僅可以更清楚明確自己對空間的看法,這堂課的觀察物體由立體到平面,沒有多大的關聯,課前我也想過這個問題,由實際生活中的立體圖形如像一棟樓房,畫出它的平面圖,引入課題,我個人認為太難了,如果能結合多媒體,要好弄一些;二是教學過程中,我提了一個問題,當球體等于或者大于圓柱體時,從側面看到什么平面圖形?這句話不嚴密,等于的時候還看的到內切圓,大于到底大多少,兩個不同的物體大小能在一起比較嗎?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三是評價學生方面要注意改進,不要專門用時間對學生進行評價,給人的感覺像是貼標簽,甚至對沒得到獎勵的`組是一種打擊,學生會認為我這么辛苦的努力,結果教師否定了我的成績,應該在課堂中隨時出現好的現象進行獎勵,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朝能夠得到獎勵這方面努力。每節課前,一定要精心準備,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打算讓學生獲得什么?我打算讓學生用多長時間獲得,我打算讓學生怎樣獲得?我怎樣知道學生達到了要求?這課前四問能夠讓老師對于課堂有了大概地了解,準備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無準備之課。在上課時,應該合理分配課堂時間,什么時間學生自己學,什么時間老師開始講,什么時間開始練,這些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更應該準確把握課堂節奏,重難點精講細講。把課堂上會出現的情況都要預設進去,否則是一堂很失敗的課。
最后一環節讓學生互相猜一猜自己從家里帶來的立體圖形,熟悉的生活用品,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猜的過程中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4
在《觀察物體》的教學中,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從中體驗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
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這一點在上本節課體現得比較突出。本節課上我把學生進行分組,整節課堂以活動為主,以實物觀察和動手實踐為主。我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分四個不同的方向讓學生觀察,并把自己觀察到的形狀講給大家聽,學生自己發現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并積累了辨認從正面、側面、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的經驗。
不過,本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一、教學中的.課堂組織
本節課在觀察物體的實踐活動環節中,由于老師只顧到了前面表演的同學忽略了后面同學的聽課情況,造成了幾個同學沒有注意聽老師下面的環節。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充分的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二、細節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從整體上來說還算緊湊,但有些環節是可以更深入挖掘的,這些點需要教師在備課中自己挖掘,一節課的點不能太多,但對于教學中的重點是必須要深入挖掘的。
三、學生能力的培養
在本節課中針對難點,我是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但一節課下來,發現還是自己說的較多,給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時間較少。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5
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一篇《觀察物體》的教學反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課程的教學,學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經歷了不同時段的知識積累,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觀察物體的感性經驗。本冊本單元在編排上不僅設計了學生的觀察活動,而且設計了需要學生進行想象、猜測和推理的探究活動。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學生已從感性的經驗上升到理性的認識,懂得了觀察物體的方法及觀察物體時,視線都要垂直于被觀察物體的表面,從而得出了根據擺放物體的位置,當我們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都會看到不同的圖形,同時,學生也發現:從正面和從后面看到的物體的平面圖形是一樣的,從左側面和從右側面看到的物體的平面圖形是一樣的。學生也明白了,這里所說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上面、下面的`位置是相對的,這就是學生對觀察物體的初步感知,也是針對一個物體的觀察而言。
通過例2的教學,學生獲得了立體組合物體的觀察與單個物體所觀察到的截然不同,也就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平面圖形是不一樣的,平面圖形的形狀也不相同。例1和例2的教學,是從把一個或一組立體圖形從固定擺放讓學生觀察,讓學生發揮想象,從而決定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樣子及形狀。而通過例3的拼搭活動、實踐操作,學生對原來的想想變成了現實,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上的提升。學生也明白了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形都不一樣。就學生來講,本單元的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互動,教師的教學更覺輕松,教學效果也好,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具體實物的展示,作為學生來講,無論是單個立體物體還是簡單的組合立體物體,從不同位置、不同角度都能準確辨認。
總結下來,我覺得自己對單元內容的教學放得開,對知識點的拓展有度。既考慮到了學習好的學生,同時又照顧到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但對整節內容的教學也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更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深思和改進:
1、及個別學生對觀察組合立體圖形還有一定的困難,他們只會簡單的看問題,特別是對給定的平面圖形不能正確辨認方位。
2、部分學生對觀察物體后畫平面圖形有一定的困難。
3、部分學生對拼搭活動積極性高,但對畫平面圖形較為吃力。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6
《觀察物體》是第九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我在教學這個內容時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本節課有如幾個特點:
1、活動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課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突出。比如,觀察紙箱的活動中,不是讓學生單純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說一說,而是設計了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如:有個性格很內向的學生卻在課堂上主動在講臺上來觀察老師帶來的教具,并給同學講他所看見的形狀與同學所看見的有什么不同等。課堂上氣氛熱烈,活躍,紛紛舉手發言,學生情緒高漲。
2、給學生提供了直觀的、形象的.學習材料,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體驗觀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學校科教樓》判斷是從正面、側面,還是從上面拍攝的。讓每個學生結合學校的實景觀察圖片,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時,形狀是不一樣的;及通過玩手中的長方體并猜出顏色這個游戲,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物體正面、上面和側面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紙箱,把所看到的和周圍的同學說一說,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紙箱的哪幾個面,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這幾個操作活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民主作風,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間。
不過,本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要求學生把從正面,側面,上面所看到的形狀畫下來時有的學生感到很。細思原因,原來學生是站在正面去看側面的,我想如果在課前復習時,先讓學生體驗前后左右方向,我想學生就不會出現以上問題了。
2、在課堂上曾出現這么一段小插曲:讓學生自學長方體各個面的名稱后,匯報時,有的學生理解錯誤,他站在長方體的正面(正面紅色),說正面是紅色的,當他站在這個長方體的側面(側面黃色)時,還說正面是紅色的。這時,一個孩子很敏銳的發現他說的是錯的,及時走上前糾正了剛才那位同學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7
《觀察物體》這節課的知識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對空間與平面相互關系的理解和把握,第一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兩點把握較好。
一、學生的空間想象與動手能力得到了培養。
新授開始要求學生在4個相同小正方體拼成的立體圖形基礎上再添一個,從正面看形狀不變,怎樣擺?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聚集每個組員的想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在拼擺的.過程中體驗同一個形狀擺放物體的多樣化,使學生的逆向思維和空間想象得到訓練,大部分同學擺出了6種,而且說出理由和擺法。因此我們上每一節課都要充分去挖掘學生的潛力,讓他們展開想像的翅膀,當然教師備課時也要把問題想得完整、全面。
二、充分體會物體與視圖之間的聯系。
課一開始就要學生觀察由4個同樣小正方體擺出立體圖形的正面、上面、側面所看到的平面圖形,要求學生用鼠標在課件里指出來,同時教師畫在黑板上的平面圖形要學生上來填出是從什么方向所觀察到的,逐漸升華到給出6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出來的立體圖形,要求學生動手畫一畫,先從正面、側面畫,發現正面和側面的平面圖形是相同的,但從上面看的平面圖形比較難畫,學生通過細心觀察,不要老師指導也能畫出,效果很好。
這節課我讓學生在“拼擺”和“觀察”中進行探討,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圖形,通過想像從實物中抽象出觀察到的平面圖形,又在拼擺中體會多種擺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想像、觀察、動手操作能力。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8
新課程特別倡導用具體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戰性的素材引導學生投入數學活動。蘇教版第七冊《觀察物體》一課的教學內容,決定了其教學方式應以活動為主,讓學生在觀察活動中不斷體驗,讓他們在親身經歷中不斷豐富表象,增強感性認識。因此,《新教材,新設計》較好地選擇了學生喜歡的'搭正方體積木作為觀察對象,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觀察,并在組內交流,思考討論,在他們的親身經歷中不難達成共識。為了深化體驗,又讓學生進行換位觀察,觀察正面、后面、側面等不同形狀,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把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進行觀察,才會形成這個物體的完整表象。“搭一搭”的探究和探討可放手讓學生活動。開放的活動讓學生經歷觀察—想象—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多種拼搭方法的探討給了學生極大的發散性思維空間,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也為今后學習枚舉作了伏筆。學生在活動中真實地感受到數學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無窮樂趣。
當然,由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畢竟不強,比如從側面觀察時,一列兩個,一列三個還是會很明顯,合不到一起,這時我讓學生閉上一只眼,再對直了觀察,居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各位不妨一試。
這節課學生學得輕松,主動,學生不但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而且充分體會到數學的樂趣,下課了,學生們還沉浸在課堂情景之中。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9
10月30日我代表學校參加了鎮的數學評優課。我執教的是二年級上冊的觀察物體。我是到其他學校調班上課。學生已經在一年級對一些位置單位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在上課前我和他們一起玩一個方位游戲由我發出指令學生指出以自己為中心的方位。在游戲中我復習了前后上下和左右的方位,為新課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學時我根據教材讓孩子觀察恐龍。恐龍玩具是喜聞樂見的素材,學生看著這個自己喜歡的熟悉的的素材,學習的興趣高漲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學生在自己的角度觀察恐龍,并且把自己看的圖片找出來。學生好強好奇,我及時提出你能輕輕告訴同學你在恐龍的什么位置。這樣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在和恐龍游戲,在游戲中學習知識真正的讓學生快樂的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孩子活動中得到知識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學時我在學生在不同的位置來觀察,我設計了下一個環節,請同學們順時針換一個位置,現在你觀察到的恐龍和剛才的一樣嗎?
你現在又在恐龍的什么位置,看到了恐龍的什么?你輕輕地在告訴你的同桌。這樣做讓學生學會在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觀察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這樣多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展示評析讓孩子真正的從活動中學到知識。這樣的知識才生動牢固完整真實實在。新授結束后我設計了一個看圖片的一部分說出動物的名稱,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知識。接著我又設計了一個判斷題說說下面的判斷說的對嗎?學生知道用什么方位詞了判斷物體的不同角度。學生在學習只是后我讓學生欣賞天安門的照片,你們想當攝影師,我設計了一個拍照的游戲。讓學生同桌一起合作。一人當模特一人當攝影師,攝影師要確定自己是想拍同學的那面,拍了可以告訴同桌你拍的是那面,讓同學判斷。還可以讓同桌要求想拍什么面的相片攝影師自己確定自己的位置。孩子在這個活動中擺著各種各樣的poss讓孩子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這個游戲讓孩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讓課堂知識真正的和生活聯系。數學來源生活,也回歸生活。把本節課推向了高潮。學生的學習氣氛濃厚,學習效果很好。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10
《觀察物體三》是進一步學習根據從一個或多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拼搭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
教學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必須師生準備好教具學具,然后讓學生經歷大量的觀察和拼搭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經歷觀察、想象、猜測、分析、和推理等過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才能得到鍛煉,空間觀念才能得到發展,教學中我創設出了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學習情緒高,個個搶著發言,搶著上臺來演示,甚至有的同學一邊舉手一邊都想下位子,每個學生都有著強烈的學習欲望。游戲法是學生十分喜愛的一種活動,教師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用游戲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了良好的情境。
通過小組合作,經歷“研究視圖───構思擺法───擺出物體──觀察驗證”,不僅找到了擺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為學生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多途徑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為學生親自經歷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11
《觀察物體》這節課的知識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它主要是要訓練學生對空間與平面相互關系的理解和把握。對以后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本節課自我感覺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如下:
一、給學生提供了很多小方塊學具便于學生操作探究
數學要注重學生數學知識形成過程,因此本節課我準備了大量的小正方體作為學具,設計了猜一猜、想一想、擺一擺、畫一畫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親身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面是不同的。第一次操作從觀察由4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引導他們從拼擺到觀察到畫圖,使學生加深對實物和視圖關系的認識。對于那些有困難的學生,讓小組長幫助拼搭、再觀察,這樣做是讓各層次水平的學生都能掌握,對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起到很大的作用。接著用了4個小正方體拼搭出了3種不同的立體圖形,讓學生從正面、上面、側面進行了觀察,體會物體的形狀不同,從同一個角度去觀察,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二、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與動手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幾何知識的教學重要的是建立空間觀念。由實物抽象出實物圖形,是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學時先出示實物,讓學生親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狀,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從面認識物體的上面、正面和側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側面,并能從這三個面觀察到物體的不同的形狀,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三、練習設計更有層次性
首先,在探究紅點問題時,先讓學生擺一擺,從前面面,右面,上面進行觀察,把觀察到的形狀畫在表格里。然后交流發現,得出不同形狀的物體,分別從前面、右面和上面看,看到的形狀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接著我安排了連線練習,這部分是使學生溝通視圖與物體的聯系,然后觀察三個不同的物體,提高了觀察的要求,要求:形狀相同的畫一個圖形,形狀不相同的畫三個圖形。馬上給出許多不同的物體,要求找出形狀相同的面,以上練習只是根據由4個小正方體擺成不同的物體來觀察形狀,深化了實物與視圖關系的認識,發展了空間觀念,這部分內容教學較簡單,最后我練習了根據視圖來擺出不同的物體,這部分知識相對較難,這樣設計練習有坡度,體現練習的層次性,由易到難,由淺到深。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12
在學校進行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執教的一節是《觀察物體》,上完之后,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只要挖掘教材,一定會把課上好。以下幾點我感覺較成功。
首先是情景設置,教材中的情景設置只是讓孩子觀察小藥箱,有些太單調,怎樣一開始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呢,這讓我想起語文教材上有一課是《畫楊桃》,于是,我把《畫楊桃》一課的插圖作為本課的導入,學生看到插圖,他們一下子看出是《畫楊桃》一課的插圖,就想怎么數學課上出示這樣一幅圖,這時我就說:“這幅圖在語文課上告訴大家,做事要認真,要敢于講真話,那么在這節數學課上,它會讓我們去發現數學上的一個什么秘密呢?”學生的好奇心來了,正體現了“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同時也讓學生感到學科之間是有著相互聯系的。然后我再問:“觀察圖,為什么同是一個楊桃,怎么形狀不同?”學生們一下就說到是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這就使主題圖和本課的教學緊緊的聯系在了一起。為下一步的教學進行了鋪墊,同時也引出了課題,可謂一舉多得。
第二讓學生觀察,自主學習,探究出觀察物體的一些規則。每個小組觀察準備的長方體學具,同時我出示以下問題
⑴長方體有幾個面?能否一次看到所有的面,你可以看到幾個面?
⑵怎樣可以看到三個面,哪三個面?
⑶怎樣可以看到倆個面?
⑷怎樣可以看到一個面?
⑸最多看到幾個面,最少看到幾個面?
⑹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因為孩子坐的位置不同,因此在小組內回答這些問題時也不同,這樣設置,可以讓每個孩子都通過觀察,說出觀察的結果,而聽者則需要坐在自己的位置去評價其他坐在別的位置上孩子說的話,需要最大限度的發揮空間想象力,同時我也發現一些孩子不時站起來側身去體會別人位置上觀察的結果,好驗證別人說得對不對,可以說,學生們動了起來,是思維動了。
第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分別出示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提問從正面看是什么形狀,然后讓學生提問,再由其他學生回答,課堂一下就活躍起來,學生分別提出了從上面,左面看是什么形狀?其中圓柱體如果()這樣擺放,從上面看是長方形,這是本節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自己提出來,同時伴隨著爭論,有些說是圓形,有些說是曲形,孩子們的思維在碰撞,觀點在交流,從而讓學生在交流中明理,在爭論中內化知識。在這樣的氛圍里,教師羅唆的講解不見了,剩下的是孩子們主動的求知,探索,發現,教師只是組織者,實現了角色的轉變。
第三設計開放題。如出示這一組圖(從正面看一個是圓形,一個是長方形)思考:從正面看到的的這兩個圖形,它們可能是哪兩個立體圖形。學生們充分發揮了想象力,把本節所學揉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一個孩子說是兩個圓柱體,這是我在備課時所沒有備到的,孩子很有創新意識,當我告訴他我都沒想到時,他是那么自豪,孩子有了成就感,這對他的`成長將是一筆不可多的的財富,他會帶著這份榮耀進行未來的數學歷程。
第四聯系實際。在課的最后,我搜集了從不同角度拍的黃山圖片,讓學生說一說有什么感受,許多孩子都說從不同角度看黃山形狀也不同,和數學課聯系上了,我反問:“難道只看到了本節的‘觀察物體’了嗎?”這時有孩子說景色太美了,佳文同學竟說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看高低各不同”,孩子的思維開闊了,最后我總結到:詩人在作詩時經過細致的觀察,才寫出優美的詩句,我們的數學是體現在各個領域的,讓我們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13
本課在于讓學生經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一樣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我用自我膚淺的眼光總結其優點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著名教育家皮亞杰曾說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都須有某種興趣做先決條件。”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教師,學生僅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為了讓學生對學習資料產生濃厚的興趣,常教師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和生動的猜謎游戲結合起來,并帶領大家領略大自然的奇妙,引起學生對學習資料的好奇心,進而引發濃厚的興趣,也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過程中,首先引出了小豬存錢罐這個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玩具,一下吸引了學生。繼而經過小豬存錢罐這條主線,很好的把教學的各個環節串連起來,深深的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在練習中以不一樣的方式提問,既全面又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興趣,所以學生的學習情緒都很高漲。
二、注重體驗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構成過程,
體驗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條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并經過勤于動手、樂于探究的多種活動,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本事,體驗科學的過程和
方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那里常教師極力為學生供給觀察、思考的機會;參與、表現的機會。在觀察美羊羊這個環節中,設計“位置換換換”讓學生順時針換位置觀察,親自體會在不一樣的位置上觀察到得樣貌是不一樣的。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在活動中交流,同時對自我的感悟加以驗證。使學生充分感受蘊藏于這種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愉悅,從而到達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
三、及時了解情景,做到心中有數。
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圍繞“從不一樣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這一主線,結合多媒體讓看到圖1的同學舉手,看到圖2的同學舉手……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景,做到了心中有數,是一節既實在又有實效的好課。課堂上學生在活動情境中充分地體驗,自主思索,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能夠和諧的交流與合作。這節課中師生都是觀察著的,也是思考著的。
本節課教學我個人認為有兩點不足:
1、利用存錢罐這個喜聞樂見的玩具作觀察對象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但如果存錢罐的左側面和右側面能區別大點效果就更好了,它將更便于同學分辨。
2、課堂上重點研究了從正面、后面、左面、右面幾個方向所觀察到的樣貌,對于從上頭觀察探究的比較少,其實好多的練習題都有從上頭觀察的要求,所以是不是也應重點學習呢。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14
我執教的是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一課,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有了辨別前后左右的知識基礎,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并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拿到這個課題的時候,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如何創造符合學生實際的'觀察環境?如何把握學生觀察物體的層次?又如何設計觀察操作活動呢?
為實現教學目標,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我在教學中突出了以下特點:
1.創設活動情境
為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我通過孩子們喜愛的“猜謎語”這個活動導入,實踐表明,學生對創設的情境很感興趣,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樣也為新知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另外,我還創設了猜一猜的游戲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強烈感受到物體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而且整個情境用時少、效果好、導向明確。
2.小組合作學習
新教材強調“以人為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我采取了4人為一組的合作學習方式,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上觀察熊貓這一例題,給每個小組準備一只KT貓,然后讓學生分3個層次進行觀察:本位觀察;換位觀察;全面觀察。學生在不斷地觀察、體驗的過程中,經歷了觀察、發現和感受的全過程;在實踐操作和自主探究中,感受數學、經歷數學,學到了觀察物體的方法,并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始終圍繞“讓學生自主參與,深刻體驗”這一宗旨,將學生單獨學習和小組合作結合起來,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經歷新知探索的全過程。
3.課間游戲活動
低年級孩子上課時易疲倦,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根據這些特點,我安排了兩次游戲活動:第一次面對面交換位置觀察;第二次轉圈全面觀察,這樣設計不僅使得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又緊扣主題,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會了觀察,積累了方法。
4.尊重課堂生成
數學是抽象的,生活是現實的,本節課我在突破“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這一難點時立足二年級,注重課堂上孩子用自己積累的經驗和方法來辨認做出判斷。
5.優化教學媒體
在選擇教具方面,我利用了自制課件,在學具選擇上,我精心挑選了一只KT貓作為小組學習的工具,引導學生有層次、有目的、全方位地進行觀察。我驚喜的發現:正是這些媒體有機的結合和恰當的選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空前高漲,創新的火花也時時迸發。
這節課學生學得輕松、主動,不但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而且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數學,體會到數學的樂趣,下課了,還沉浸在浮想聯翩之中。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15
在這次鎮小班化數學賽課中,我選擇了第八單元《觀察物體》的第一課時進行參賽。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有:1、通過實際觀察、比較,能正確指出被觀察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是不同的。2、在觀察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在判斷、辨認活動中,發展數學思考。3、在活動中培養學習數學的熱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習慣。現在賽課活動結束了,結合專家的點評,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首先覺得自己的課堂還是少了一些小班味。這次賽課是以小班化為主題的.賽課,因此課前我對照小班化教學規程就已經進行了一些思考:如何進行小組活動?小組活動中如何體現分工明確?原本我是想在“拍照”環節設置一個四人小組的活動,分工合作,三個人每人完成一項拍照任務,最后一個人在反饋時總結發言。可是我又覺得我這是一節觀察活動課,小組圍坐不利于指導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最重要的是我覺得每個同學都應該親自去觀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索來獲得直接經驗,而這種分工似乎會減少觀察機會。于是這次活動被我改成了同桌合作。其實現在想來兩人合作也存在很多劣勢,如合作的優勢發揮不了,發現的信息較為單一;兩個人不存在明顯的分工,只注意說自己的,忽視了聽等等。看來小班的路還很長啊!
其次我覺得上課要注意細節。本節課中,多次小結都是我自己進行的小結,就像專家講的較為粗糙,以至于全課小結時,學生說的不深入,不完整。以后的課堂上要多引導孩子們自己小結,要讓孩子不光懂,還很會說。
比賽結束了,但每一次上課都是一種積累,我會繼續加油!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05-19
觀察物體的教學反思04-12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06-23
教學反思《觀察物體》02-24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05-19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06-23
觀察物體的教學反思04-12
教學反思《觀察物體》02-24
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