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7篇)
教學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繼續任教一年級(2)班,學生人數是36人,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并能按時去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的編寫,是以《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排。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反映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同時,還繼承了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經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本冊教材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以《標準》為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
2.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3.教學內容的展開盡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4.注意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
5.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
6.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能力。
8.注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為教師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三、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加、減法口算的分階段要求初步擬訂如下:
五、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并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8、課堂上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況,以鼓勵、激勵為主,重視課堂上輔導督促工作。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2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為基礎,以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整合發展為最終教學目標,做到師生平等互動參與合作,共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幫助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三、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復習。
四、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數一數”教材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體會數存在于我們生活當中,使教師初步了解學生數數、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況,為以后教學做好準備。本單元教學重、難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數數。
第二單“比一比”是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準備性知識,重點是初步感知“多少、長短、高矮”的含義。難點是學會比較物體多少長短高矮的方法。關鍵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重點: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關鍵:使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重、難點:掌握圖形特征,建立空間觀念。關鍵:通過直觀操作,感受圖形特征。
第五單元“分類”能力的發展對于將來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統化的知識,形成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很有益處。重、難點:確定分類標準,掌握分類方法。
五、教學目標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六、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七、方法與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6、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3
一、教學內容:
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包括以下內容:
海底世界——數數;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媽媽的小幫手——分類與比較;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實踐活動;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有趣的游戲——圖形與位置;小小運動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我換牙了——統計;雪山樂園——總復習等內容。
二、目的要求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能熟練的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認識>、<、或=的含義,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景,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
(3)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4)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5)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6)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
(8)加深對20以內的數有關知識的理解。
(9)加深對分類與比較及統計方面知識的.理解。
2、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成觀察并提出問題的習慣。
(2)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4
教學目標:
結合具體事例,經歷、感受認識上下、前后以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教學重點:
一個物體在什么位置,都是相對的,常常與別的物體有關,如:小明、小青、小蘭三人排隊,小明排在小青的前面,小蘭排在小青的后面書本在課桌的上面,椅子在課桌的下面……
教學難點:
物體位置的相對性,而不是固定不變的。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典型例題:
想一想,畫一畫:○在◎的上面,△在◎的`前面,※的前面是◎,☆的上面是△。
思路點撥:根據題意,以◎為基準,○在◎的上面,△在◎的前面,※的前面是◎,也就是說※在◎的后面,☆的上面是A,也就是說☆在A的下面。
解答:
1.5的前面是();10的后面是();12的前面是().后面是();20前面的4個數是()、()、()、().
2.想一想,寫一寫.
3.想一想,該怎么畫。
阿爾法趣味數學小課堂:
1.它們各是誰?三只小花狗一起向前走,歡歡在喜喜前面,樂樂在喜喜后面.誰是歡歡,誰是樂樂,誰是喜喜?
思路點撥:三只小花狗是排成一隊向前走的,因為歡歡在喜喜的前面,樂樂在喜喜的后面,可以確定中間的是喜喜,第一個就是歡歡,第三個就是樂樂了。
解答:1號是歡歡,2號是喜喜,3號是樂樂。
2.用“→"幫它們找到家.
小鳥說:“我家住在小貓家右邊."
小貓說:“我家住在小兔家右邊,小鳥家左邊."
小免說:“我家住在小猴家右邊,小貓家左邊."
小猴說:“我家住在小熊家右邊,小兔家左邊."
小熊說:“我家住在小猴家左邊.”
3.一幢樓有三層,每層兩戶,小明家在小娟家下一層,小華住在小明家右邊,小勇住在小梅家上一層,小偉住在小勇家的左邊,請把小明家的窗戶涂成綠色,把小梅家的窗戶涂成黃色.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5
一、學生概況
一(1)本班現共有學生46人,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的、操作的學習內容孩子們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少數孩子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地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孩子們已經基本形成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并逐步引導學生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安排7個單元。
數與代數領域:
安排五個單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認數,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第二部分是計算,三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四、六單元教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在這兩個單元里還要教學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第三部分是常見的量,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本冊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與原教材相比在內容編排上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把原一年級上冊教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放到本冊作為第一單元,把原二年級上冊教學的兩位數的加、減筆算提到本冊,把原一年級下冊教學的乘法的初步認識和1~6的乘法口訣兩個單元推到二年級上冊。這次調整是在對實驗區實驗狀況進行認真調查、廣泛聽取實驗教師意見并作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
調整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宜同步進行。兩種算法的思路不同,加、減交叉安排不利于學生掌握加法思路和減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練的情況下,也難以利用加減的互逆關系進行想加算減的思考。所以把原來一年級上冊安排的20以內加減法的一個單元分為兩個單元。又考慮到許多學前教學薄弱的地區在一年級上學期教學任務太重,需要對學生進行課堂常規、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推遲教學。二是兩位數的加減筆算與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有著密切的聯系,口算時對算理產生的感悟可以順利地遷移到筆算中去,所以把不進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筆算編排在一個單元里,把進位和退位的有關口算和筆算編排在另一個單元里,這是一種合適的整合。三是雖然用口訣計算乘法比兩位數的加減筆算容易,但一年級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確有困難,所以推遲教學。
空間與圖形領域:
安排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圖形,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遵照兒童觀察物體由整體到部分,由粗略到細微的認知規律,在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之后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是恰當的。
最后一個單元安排期末復習。本冊教材還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分別是“我們認識的數”“小小商店”。主要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應用意識、合作意識,獲得數學活動的積極情感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認識計數單位,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
(二)數學思考方面
在認識100以內數的含義、探索100以內數的組成方法、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內的數描述日常生活現象等活動中,培養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
在探索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有條理、有根據地進行思考的重要性;通過相應的口算和筆算的練習,提高進行加、減運算的能力。
在借助相關物體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在擺圖形、圍圖形、折圖形、畫圖形以及拼圖形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6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10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退位的含義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
1、聽算:
14-9 32-8 14-3 64-8 14-7
12-3 42-5 63-4 72-9 82-3
2、計算:
47-23 56-41 72-32
二、新授
1、多媒體出示:根據已給信息提問題,試圖自己解決問題。學生列算式。
2、板書:50-24
(1)首先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問題?(相同的數位對齊)
板書豎式,從哪位算起?個位上0減4不夠減。怎么辦?(利用小棒計算)
(從十位退一)也就是從十位借一,和個位上的0組成10,現在就可以減了,10-4=6,個位上寫6
(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個1,還剩幾?4-2=2十位上寫2。
(3)四人小組討論: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相同的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三、鞏固練習
1、出示題目第21頁的'第六題,分別讓學生說出個位夠減不用向十位借一,讓學生說出計算正確,但書寫不對,十位算得的0不用寫,讓學生說出最好打上退位點,防止忘記,出錯。
2、4人小組分工合作,解決第21頁的第7題,做完后在小組中說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3、學生獨立完成練習第8題,說明先寫上得數,再連線 。
四、課后作業:第11題,寫出豎式
教學反思:本節課退位減法,是減法教學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基礎,并且會用豎式計算,所以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數學例題中的數學信息提出了不同的問題,并列式計算。在列豎式的時候強調筆算減法的注意事項,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算起,部分學生就像做加法一樣,從十位開始做,發現他們做錯得時候,我馬上拿出來作為錯例進行評講,強調算法的重要性,以后就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7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并回讀、寫;知道10個一是1個十,初步認識個位和十位,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會把2—10各數分成兩個數,會把十幾分成十和幾;會比較20以內得數的大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認識符號“>”“
(2)結合具體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10以內的加減計算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10以內的兩個數相減、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會用學過的加減計算解決用圖畫形式或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的簡單的求和、求剩余的實際問題。
(3)初步認識鐘面,知道時針和分針,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時,會用整時和大約幾時表述時間。
(4)會比較一些常見物體的輕重。
教材重點:
(一)、認識物體、加法和減法、統計、認數
(二)、認識鐘表、加法
教材難點:
認識鐘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及情況分析
教學措施
1、加強對學生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應用形象直觀的教具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4、適當加強口算的教學。
5、加強圖形初步知識的教學。
6、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教學進度
單元課題課時時間單元教學要點綜合實踐活動環境教學要點
一、數一數29.1—9.2分別數1~10個物體的個數。
1.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2.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
3.讓學生體會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實踐、交流、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數數。兒童樂園:愛護環境
二、比一比29.4—9.7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和大小、輕重。
1.聯系學生生活選取素材。
2.恰當地呈現問題。
3.練習安排多有變式,且承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學會比較的方法和比較的標準。
三、分一分29.8—9.9把一些東西按某種標準分類。
1.巧選例題素材。
2.練習題包含了不同的分類要求,梯度明顯。通過學習會分一些簡單的物品
四、認位置39.10—9.14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呈現順序。
2.在操作活動中把握方位。
3.實際體驗位置關系是相對的。能確定物體所在的左右位置關系
五、認數(一)129.15—9.30
1.認數時逐步抽象概括,重視引導學生規范地 寫數。
2.重視感知幾和第幾的含義。
3.多方面展示 0 的含義。
4.直觀展示比多少的方法,重視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5.教學10的認識時滲透 10 個一是 1 個十。
6.初步培養學生的數感。認識1—10各數及各數的大小比較并認識表示大小的符號野外的蘑菇不亂采
六、認識物體410.9—10.12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1、教材的呈現順序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堆積木的場景——分離出研究對象 ;典型物體———實物表象 ;圖形——一般性表象 ;名稱——幾何知識 ;舉例、分類—— 應用、拓展 。
2、注意知識的綜合運用。.安排動手操作型的實踐活動:有趣的拼搭,單元課題課時時間單元教學要點綜合實踐活動環境教學要點
七、分與合910.13—10.23
1.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
2.注意溝通分與合的聯系。
3.逐漸提高學生智力活動的水平。
4.讓學生在游戲中有興趣地練習和記憶。能掌握10以內數的不同分法。34、38、39頁美化環境
八、加法和減法2510.26—11.27加、減法的含義,口算10以內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重視加、減法含義的教學。
(1)例題都從現實情境引入,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通過操作加深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
(3)通過“一圖一式”“一圖二式”“一圖四式”發展對加減法含義的認識。
(4)能正確的計算出10以內數的加減法和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豐收的果園例題美化校園:植樹、澆水
九、統計211.30—12.1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辦法收集整理數據,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1.有趣的情境產生統計需要,激活 統計方法。
2.經歷統計的全過程。教學時注意不要顛倒分、排、數的順序,不要拔高教學要求。
3、能認識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并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辦法收集整理數據,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十、認數(二)812.2—12.11認識 11~20 各數。
1.在操作活動中理解 10 個一是 1 個十,初步感受滿10進一的`好處。
2.由具體到抽象逐步認識 11 ~ 20 各數的組成,初步認識數位和十進制計數法。
3.繼續培養學生的數感。
4.安排 10 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為學習能認識數位,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并能正確口算10加幾與相應的減法。
單元課題課時時間單元教學要點綜合實踐活動環境教學要點
十一、認識鐘表312.14—12.16進位加和退位減做準備。
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
1.充分利用學生認鐘表的已有經驗,在交流中形成認識。
2.組織形式多樣的練習,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滲透一天有 24 小時會認鐘表,知道時針和分針并會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時。
十二、加法1212.17—12.31
1.提倡算法多樣化。
算法多樣化是學生自主探索的必然現象。
新的計算教學過程:學生面對情境問題產生計算欲望自主選定計算策略,設法計算 相互交流,修正或確認自己的算法 用自己喜歡的算法計算反思、校正、提高。 算法多樣化是對群體而言。
2.逐步提高算法思考的抽象程度。
3.設計形式多樣、數量較多的練習, 以使學生達到熟練口算的程度。
4.進一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 能力。理解20以內進位加的計算方法,會正確進行,以及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十三、期末復習4+機動1.4—
1、熟練地數出數量是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理解20以內每個數的含義,會書寫0—20各數。
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8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共31個學生。雖然大部分人在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尤其是少數學生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都沒有很好的養成。剛進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習慣,但又天真活潑,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可塑性很強。因此,這學期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數,比較,1—10理解,加減,物體圖形理解,分類,11—20理解,鐘表理解,20以內進位加法,數學天堂,我們的校園,總評。
1、熟練統計20以內的物體數量,區分哪些是哪些,掌握數字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數字的構成,讀寫1到20的數字。
2、初步了解加減的含義和加減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了解加減的關系,熟練計算10以內的一位數加減。
3、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學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知道符號“=”、“和”,你就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字的大小。
5、直觀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6、初步了解分類方法,簡單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確認半天。
8、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工作認真,書寫工整的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教材分析
1、每個單元后面都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起到很好的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公園體現了主體性原則,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注重學生的經驗和體會,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和學習材料
4、數的識別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漸形成數的概念,達到熟練計算
5、注意學生對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意識到數字可以用來表達和交流,初步建立數字感
6、計算教學反映了算法的多樣性,允許學生使用他們認為適合計算的方法
7、直觀理解三維和平面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和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這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實用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3、注意選擇對孩子充滿興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
4、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
2、使學生了解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一位數和十位數的數字含義,熟練計數20以內的數字,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字,掌握20以內的數字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掌握20以內數字的順序,比較20以內數字的大小。
3、讓學生知道三個符號=、并且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字的.大小。
4、使學生了解加減的含義,直觀理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減的關系,熟練計算10以內的加減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連續加、連續減、加減的混合表達式。
5、讓學生根據容易的加減運算,一步算出圖形應用題。了解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如果你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你會列出公式,指出已經統計過的單位名稱,聽寫答案,讀實物或直接看圖,聽寫問題的意思,簡單說出與其余的數量關系。
6、讓學生直觀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對這些數字有初步了解。
7、結合專題地圖和插圖及相關資料,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培養學生認真做題、計算正確、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學會系統地、按地思考。
(2)、數學思維
1、可以用生活經驗,去解釋相關的數學信息,學會用具體的數據去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它可以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運動的過程中發展空間的概念。
3、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9
一、指導思想:
繼續深化“高效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課題研究,提倡高效課堂教學,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加強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培養師生主動探究的精神。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提高教師教學質量。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樹立數學到處可見的觀念。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資料: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表等教學資料。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資料。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資料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那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資料交叉安排。這貼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三、班級狀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于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潛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并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征,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并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并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構成過程中發展思維潛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系,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潛力,在“認鐘表”時進行比較、綜合和決定等。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系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并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0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包括: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活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數與代數
A、經歷數物體個數的活動,認識20以內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認識數0,知道一個物體也沒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點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結合計數器初步認識個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幾表示幾個一,知道10個一是1個十;認識符號=、>
B、在分與合的活動中理解并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聯系把兩部分物體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和從總數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實際問題,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C、結合鐘面認識時針、分針,會正確說出鐘面上的整時時間,會說出鐘面上接近整時時間大約是幾時。
(2)空間與圖形
A、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狀的物體。
B、在堆、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活動中,初步感受“平面”和“曲面”。
C、初步認識并會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統計與概率
A、經歷把物體按種類、形狀、顏色、用途或其他特征分類的過程,初步感受“分一分”是整理、統計數據的重要方法。
B、會用簡單的象形統計圖表示分類的結果,會把統計得到的數據填入相關的表格,會利用象形統計圖和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發展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抽象出數,理解數的含義;在操作學具活動中,感受并概括出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在比較兩類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述關系的能力。
(2)在理解加、減法含義和學習加、減法計算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在對實際問題進行數量關系分析的基礎上,選用恰當的數學方法計算;通過對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發展計算策略,在多樣化算法中選擇適宜自己的算法;在計算練習中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在認識常見的幾何形體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活動,在物體的形狀、大小、相互位置等方面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在把物體分一分、理一理、數一數的'過程中,感受到統計是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表達統計結果的能力。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觀察、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實際情境或問題,具有初步的發散思維;在教師幫助下進行有條理的思考,發展和情推理和演繹推理的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1)在教師的組織下,應用20以內的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
(2)在教師的組織下,從實際生活和顯示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并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好奇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喜歡觀察并提出問題。
(2)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經過獨立思考認識數學知識的體驗。
(3)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知道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教材特點
1、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
根據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具體要求,精選了與學生的發展、與今后繼續學習數學有密切關系的數學知識為教學內容。除了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外,適當選擇常見的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表等內容教學。
2、教學內容的安排方面
本冊教材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
教材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
3、教學內容的編寫方面
教材以與學生年齡特征相適應的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
教材引導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和數學活動方式,為學生創設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1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共有學生50人。由于剛剛跨入小學校門,孩子們對很多事情還沒有概念,比如進學校不穿拖鞋、不亂丟紙屑等都沒有養成習慣。由于年紀小,課堂上很難坐住,喜歡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等。但通過幾天的相處,我發現他們對數學有著濃厚興趣,相信經過我們大家地努力孩子們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七個單元:
1、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
2、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
3、分一分、認識物體;
4、11-20各數的認識;
5、20以內的進位加法;
6、20以內的退位減法;
7、總復習。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領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內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初步了解加法、減法運算的意義,會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經歷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簡單幾何體的過程,了解這些常見的幾何體;
2、數學思考領域。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對20以內數的信息做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2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學生在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等簡單幾何體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解決問題領域。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初步了解到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情感與態度領域。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個方面的目標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而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于其它目標的實現);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比單純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發展更為重要。
四、本冊教材編寫的基本特點
1.教學素材來源于學生的現實,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現實的——與學生直接相關的,發生在學生身邊的,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學生愿意思考,樂于接受;引入數學問題(如P7例1、P18例1);引導學習思路(如P71第11題);激發學習興趣(如P26例1、P54主題圖)。
2.提供探索空間,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數學知識不宜以定論的形式出現,培養兒童的問題意識(如P10例1、P81主題圖);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學生自主探索搭建認知平臺(如P17第9題);體現開放性和多樣化,讓學生充分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如P8例4,P36例3);把合作交流作為學習行為與學習要求(P16第8題,P89第3題)。
3.內容呈現直觀形象,課堂活動豐富多彩。讓學生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喜歡數學,樂于學習數學;卡通、漫畫、圖片、表格為主,文字以對話出現。有利于學生“(動作)感知——表象——概念(符號)”。課堂活動:作用: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討論交流的機會;課堂活動與教學活動、練習活動的聯系與區別;主要形式:操作、游戲等。
4.實踐活動,特色鮮明。個體與集體結合,分散與集中結合。P16第8題、P62第4題,認識周圍的數、我有一雙小巧手。貼近兒童生活,注意適用性與開放性;展現過程,有一定的操作性。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2
一、指導思想: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供給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忙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系實際的資料,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留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現狀分析:
(一)班級情景分析:
本班學生40名,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從上期期末檢測試卷分析,學生對解決題目中拿往多少,剩下多少,求原先有多少的題型解決起來有必須的困難;對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把握還好。固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學生的成績都不錯,可是與優秀班級比較,還存在必須差距;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到達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必須的愛好,樂于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往。異常是一些動手操縱、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資料都比較感愛好。可是在碰到思考有必須深度的題目時,學生思維就打不開。所以本期我應當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構成的愛好再接再厲的堅持,并逐步引導學生體驗的思維的樂趣及成功獲得的樂趣,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愛好。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資料包括下頭一些資料:100以內數的認識、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人民幣、認識鐘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分類與整理、總溫習。本冊的重點是100以內數的熟悉和10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一樣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全冊教材是以100以內數的熟悉和加減法為主要資料往聯系各部分知識,不僅僅體現了數學知識結構內部的邏輯性,同時還體現了學生認知發展過程,是數學知識結構與兒童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有機結合的整體體現。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熟悉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把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把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在現實情景中熟悉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應用。明白1元=10角,1角=10分,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3、會口算100以內的不進位加和不退位減,能用豎式計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能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4、熟悉鐘面、時針和分針,把握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了解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明白珍惜時間。
5、能辨認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這些方向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第幾排第幾行描述同學所在的位置,會辨認從正面、背面和側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外形。
6、能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感知一些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聯系與區別,會用這些平面圖形拼圖。
7、熟悉象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的需要進行簡單的分類,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數學題目,會進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簡單的統計活動,完成簡單的統計圖表。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學習探討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回憶、類比和有條理思考的思維方法。
2、在統計過程中學會提取需要的數據并對統計結果進行歸類,體驗數據中蘊涵著信息,逐步構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3、在認識圖形以及辨認方向與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動、學習過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碰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縱、回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公道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愛好,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熟悉和10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一樣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以及數學思維的練習。
五、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題目,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當研究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趣味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4、做好每個單元的測試工作,及時反饋,查漏補缺,加強培優輔差,盡量做到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六、教學課時及進度安排:
1、100以內數的認識12課時第1—4周
2、位置5課時第5—6周
3、認識圖形5課時第7—8周
4、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0課時第9—10周
5、認識人民幣3課時第11周
6、認識鐘表4課時第12周
7、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17課時第13—16周
8、分類與整理2課時第17周
9、總復習5課時第18—19周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3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與合,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剛從幼兒園跨入小學的學生生活,他們對小學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好學,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所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冊教學工作的重要工作。
三、本冊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gt;”、“lt;”和“=”,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做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2、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5、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冊的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數概念的建立。
五、滲透習慣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各單元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和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gt;”“lt;”,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柱、球、長方體、正方體、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七、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4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3人,有一人住宿,男生2人,女生1人,有一名眼睛視力差,黑板上的字看不清。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到達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必須的興趣,能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可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中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可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的所有情景。僅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情景。所以對這些學生,我應當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構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堅持,并逐步引導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樂趣中。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并能有必須個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學目標: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1、第一單元加與減(一),是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降低了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們學習數學的難度,退位減法是一個難點,學生掌握比加慢,但同時也是今后豎式減法的重點所在,所以在介紹的數小棒、倒著數數,湊十法,看減法想加法,借助計數器這些方法中,孩子們喜歡用什么方法不統一,自我怎樣快怎樣算,可是要介紹這些方法。
2、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經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具體情景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聯系。
3、第五單元加與減(三)在加與減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于進位、退位)和連加、連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學生將經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一樣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發展空間關念。
2、第四單元趣味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上學期立體圖形到此刻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歡的拼圖,用它能夠拼出很多的圖形讓孩子們自我動手拼,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趣味的圖案。
(二)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在第五單元之后安排了一個大的實踐活動,即分扣子和填數游戲。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從根據客觀事物抽象、本質的特征進行不一樣方式的分類,促進孩子邏輯思維的發展。同時,安排學生填空數游戲,旨在對孩子的口算能力邏輯思維和觀察能力的訓練、感受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這冊教材教學重點是;100以內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構成初步的數感。
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所以,應當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數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資料,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購物、以及觀察、數學的思維訓練。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活動。
2、認真鉆研教材,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備好課,寫好教案與反思。
3、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提問時適當降低難度,應當研究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精講多練。教會學生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幫忙學生弄懂每一道題,到達計算熟練。
4、布置一些比較趣味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和認真做題的習慣。
5、及時進行學習水平反饋,及時查漏補缺。
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7、必須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
8、課堂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9、引導學生思考,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10、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5
一、教學的主要資料
1、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2、能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發展估算。
3、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能在釘子板上圍出和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4、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用錢款實際購物并進行簡單的計算。
5、認識簡單的統計表,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會用統計圖中的數據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二、教學的主要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我的學習過程和收獲,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經過總教學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經過形式多樣化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趣味的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忙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一樣程度的發展。
三、教學的具體設想
1、首先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我的學習過程和收獲。能夠讓學生說一說在這一學期里都學了哪些資料,哪些資料最趣味,覺得哪些資料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覺學習比較困難的是什么資料等等。也能夠引導學生設想自我的教學方法。這樣學生能了解到自我的學習情景,明確再努力的目標,教師更全面地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景,為有針對性地教學輔導指明方向。
2、以游戲活動為主進行總教學。游戲是一年級兒童最喜歡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玩中教學,在教學中玩,在玩與教學相結合中發展。如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讓學生玩猜數、對口令、接龍等游戲,加深數感。又如加減法計算的`教學,不能出現單純的題海練習,這樣學生會厭倦的,能夠設計爬梯子、找朋友、搭積木、打地基等游戲活動,學生邊玩邊熟練加減法的正確計算。
3、與生活密切聯系。教學時同樣要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能夠設計一些生活情境畫面給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能夠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后在全班交流,學生不僅僅感受生活即是數學,數學即是生活,并且各方面都得了發展。
4、設計專題活動,滲透各項數學知識。專題活動的設計能夠使教學的資料綜合化,創設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如設計學生調查班級同學最喜歡的季節或最喜歡的學科,學生在調查中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繪制成統計圖和統計表,根據表中的數據,自我提出問題,自我解決問題。在這個專題活動中學生教學了統計、100以內數、加減計算,用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等知識,同時發展了學生的合作交流、實踐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又如“我當家”專題活動,讓學生記錄家中一天所發生的數學故事,然后與全班同學交流。
5、以實踐操作為主進行總教學。實踐操作也是學生最喜歡的數學學習活動形式之一。如拼圖、折紙等操作活動加深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的認識。模擬購物、兌換零錢的操作活動學會使用人民幣,進行簡單的錢款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目的的教育,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想學習、愛學習、會學習。
2、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知識補差與思想補差雙管齊下;并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景,有針對性地補差,開好“小灶”,讓他們有提高。
3、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學生學習。
五、教學時間安排
1、認識圖形(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1課時
2、加與減(20以內、10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有小括號的運算,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2課時
3、100以內數的認識1課時
4、認識元、角、分,進行簡單的計算。1課時
5、分類與整理(收集整理數據,用統計數據解決簡單的問題。)1課時
6、找規律1課時
7、綜合練習2課時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6
一、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擔任一(2)、(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孩子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對數學學習充滿熱情,總體來說口算的速度和正確率也還比較理想。只是由于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控能力比較差,好說好動,傾聽習慣還有待培養。大部分孩子能主動學習,部分后進生需要特別關注。因此本學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爭取使每個孩子都能積極認真地投入到本學期的學習中來。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逐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等。
二、指導思想:
面對新的社會要求,教師與學生應首先走了社會的前邊,因此我們應該以新課標要求為指揮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盡量體現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創新,開放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內容與思想的銜接,內容要在學生上學期的水平之上發展并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思想上注意新思維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思想結合。
三、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找規律。
其中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
1、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2、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3、發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3)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空間與圖形:
(l)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分類與整理:
(1)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與數據整理的關系。
4、情感與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系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并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五、具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課堂教學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學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鉆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六、全冊課時安排與進程安排:(59課時)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課時劃分備注
第一周—1、始業教育2、認識圖形1課時3課時
第二周—20以內的退位減法5課時
第三周—20以內的退位減法4課時
第四周—20以內的退位減法4課時
第五周——分類與整理3課時
第六周—100以內數的認識5課時
第七周—100以內數的認識4課時
第八周—認識人民幣4課時
第九周—認識人民幣1課時
第十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4課時
第十一周—1、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2、期中復習3課時2課時
第十二周—五一放假
第十三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5課時
第十四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5課時
第十五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4課時
第十六周—整理與復習3課時
第十七周—找規律4課時
第十八周—總復習4課時
第十九周—期末復習
第二十周—期末考試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17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落實《數學新課程標準》。通過教育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親歷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抽象的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同時,強化基本計算能力和歸納的能力。培養其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同時提高知識應用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學習的內容有《整式的乘除》、《平行線與相交線》、《三角形》、《變量之間的關系》、《生活中的軸對稱》、《概率初步》 《設計自己的運算程序》和《七巧板》的綜合與與實踐。
各章教學內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數的基礎性概念,整式的乘除屬于代數的基本功,是解決問題和進行推理的需要,也構成進一步學習的基礎。重點是探索整式的乘除運算法則,理解整式的乘除運算的算理,推導乘法公式。難點是靈活運用整式的乘除運算法則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正確地運用乘法公式。
《平行線與相交線》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即所謂的“三線八角”問題和對平行線的討論是平面幾何中重要的議題,也是基礎性的內容,有很大的教育價值。讓學生通過探索和簡單的推理熟悉相關的'性質與判定等幾何事實,并確信它們成立,成為這冊教材“公理化”的經驗背景。在這章的最后設置了“用尺規作角”一節,是理解和運用相關幾何知識的極好機會,只要求按步驟作圖并保留作圖的痕跡,暫時只要求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作法。平行線的條件和平行線的特征是本章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角形》:教材提供許多活動,給學生充分的實踐和探索的空間,使他們通過探索和交流發現一些與三角形有關的結論,并應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給學生提供 積累數學經驗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識,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推理過程。重點是三角形的性質與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類。難點是能進行簡單的說理。
《變量之間的關系》:把變量之間的關系列為單獨一章,這是在學習了代數式求值和探索規律等地方滲透了變化的思想基礎上引入的, 為進一步學習函數概念進 行鋪墊,因為函數是一種特殊的變量之間的“關系”。重點是在具體情景中從表格關系式、圖像中獲取信息找出自變量、因變量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難點是通過 觀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變量之間的關系以及正確把對變量之間關系進 行分析和對變化趨勢進行預測。
《生活中的軸對稱》:實際上是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和討論,并通過軸對稱圖 形來探索軸對稱圖形的性質。軸對稱可以看成反射變換,也是一種幾何變換。事 實上,平移和旋轉可以經過兩次反射變換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點是研究軸對 稱及軸對稱的基本性質。難點是從具體的現實情境中抽象出軸對稱的過程。
《概率》一章,在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礎上,進一步刻畫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給出了概率的概念,“停留在黑磚上的概率”的概率 重點是理解概率的意義,并會計算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能設計出符合要求的簡單概率模型。難點是理解概率的意義,并會計算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理解現實世界中不確定現象的特點,樹立一定的隨機觀念。
三、教學措施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工作。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小論文,寫復習提綱,使知識來源于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于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于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開展分層教學,布置作業設置A、B、C三等分層布置,課堂上顧及好、中、差三類學生。
8、進行個別輔導,優生提升能力,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補充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為差生以后的發展鋪平道路。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的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7-03
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01-08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2-09
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03-26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6-15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2-20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12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2-12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2-20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