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七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教學計劃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小朋友經過了一年的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以及學習習慣等相對來說已有了較大的轉變;完成作業情況也較好,大部分同學作業清楚,態度端正,對數學表現出了較大的興趣。不過還有一小部分同學由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種種原因,尚不能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學起數學來感覺還是有點累。
三、教材分析
本冊的教學內容有::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計算教學是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特別是表內乘法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因為任何一個多位數乘法,在計算時都要分成若干個一位數和一位數相乘。因此,表內乘法同20以內的加、減法一樣,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須達到計算正確、迅速。同時,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量的計量方面,教材出現厘米和米的認識,讓學生通過各種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理解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尺量物體的長度。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認識線段與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等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線段,角和直角,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現象,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數學廣角”是新的教學內容,介紹了簡單的組合思想和邏輯推理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材還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四、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四、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
把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7.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的意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
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分層設計。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6、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7、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8、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9、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六、進度安排
小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本屆五年級學生體育基礎較差,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培養,包括了知識點、實踐能力、情感等等,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身體素質為目的,做一個德智體美勞更優秀的學生。
二、指導思想
在新的學期里,我將以新課程的實施為契機,積極投身課程改革,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確立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加強教學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整體水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正確認識體育的重要意義,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
2、重點在于綜合激發學生的身體素質,如:速度、上下肢力量、彈跳能力、柔韌性、協調性等的結合。
3、學生能主動參與素質動作技術的學習與練習之中。
4、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良好的團結合作精神和嚴格的紀律,并且在合作交流中增進師生的感情,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根據新課標和教材要求、五年級的各項內容,主要以快速跑,1分鐘跳繩,蹲距式跳遠,仰臥起坐為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練習及身體姿勢的培養。
五、教學措施
1、根據學生實際,不斷變化練習方式。如增縮練習的距離,對器材的擺放,分組的形式等進行變化,以不斷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2、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期、學年體育成績的考核和評定,重視資料的積累和保管,并且定期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指導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體育委員,小組長及積極分子的作用并且經常做好對他們的培養
3、運用體育對學生特有的影響,,逐步提高培養遵守紀律,尊重他人,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等集體意識和良好作風。
4、教學內容淡化競技性,增加趣味性、娛樂性、健身性和實用性。
六、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課次
1、復習簡單隊列,培養身體的良好姿勢。
2、復習簡單隊列,培養良好作風與習慣。
3、長繩,短繩。
4、復習藍球,原地運球。
5、復習技巧,短跳起。
6、復習技巧,跪跳起。
7、復習技巧,遠跳起。
8、復習提高前擲球自然地形跑。
9、復習蹲距跳起跑走交替。
10、籃球基本技術傳球、接球。
11、籃球基本技術行進中運球。
12、放松跑40—60米。
13、彎道跑30—40米。
14、立定跳遠。
15、跳遠:立定跳遠(男生考核)跳躍:立定跳遠(女生考核)自選項目:長繩、乒乓球或籃球。
16、身體素質練習行進間運球。
17、投擲實心球游戲:手推車、負重拉力。
18、實心球考核自選項目:長繩、乒乓球或籃球。
19、游戲課:搶位置;貼人。
20、發展柔韌、反應、協調能力。
21、秒跳短繩跳長繩。
22、單腳跳連續向前跳。
小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有八個單元,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這些作品思想政治內容好,歌曲感情健康明朗、積極向上,音樂形象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富有童趣;其旋律明快、優美、質樸,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與較大的吸引力。其體裁形式活潑多樣,格調清新高雅。
新教材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允許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教材的編寫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本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兼顧時代,以圖為主,教材生動活潑。
二、總的目標及要求
1、用音樂陶冶孩子們的情操,啟迪兒童心靈,讓孩子們熱愛音樂,感受音樂的美,用音樂的節奏、旋律打動孩子們的心通過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
2、在學習歌曲的同時進一步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陶冶情操,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
5、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生活小事物的習慣,并將它帶到音樂中適當進行歌詞、節奏、舞蹈的創編。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一年級兩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的水平看,兩個班的整體水平相差不是特別明顯。學生在音準、對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方面學生相對可以,但是一(1)在音樂的聽覺比一(2)班要稍微好一些。一年級學生在上學期已學過一些兒歌,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上課紀律也不錯,舉手發言的學生很多。從整體水平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進步較大,學習目的性也有所增強,個別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有所改進。每個班都有一些表現非常棒的學生,他們在音樂活動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但還存在著個別學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學中還是要加強常規教學,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這學期對他們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要進一步加強訓練。
四、教學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教學水平。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用輕松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喜愛音樂課。
3、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4、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豐富課外音樂活動,以學生的愛好為主開展課外音樂活動,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學習音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教學進度表
周 次 單元及主要內容
第12周 第一單元春來了
第34周 第二單元媽媽的歌
第56周 第三單元唱著歌兒去勞動
第78周 第四單元音樂故事會
第910周 第五單元跳吧,跳吧
第11.12周 第六單元童謠說唱
第13.14周 第七單元星空
第15.16周 第八單元夏天的池塘
第17周 復習所有歌曲及欣賞
小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工作思路
本學期音樂學科教學研究的工作思路是:組織和引導中小學音樂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藝術教育工作工程規程》,進一步深入研究《九年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反思課程改革以來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研究、指導、服務、管理”的品質。要以提高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為核心,加強對農村學校和城市薄弱學校的指導和管理,以課題研究和教研組建設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學科中心組和學科基地的功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搞好“器樂進校園”和各項藝術活動,努力促進我市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教學研究,推進課程改革。
1.繼續認真學習和研究基礎教育階段音樂學科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針對中小學音樂學科課程改革中出現的重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進一步提高課程實施的能力。
2.進一步健全中小學音樂教學研究基地,充分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作用,積極開展新課標、新教材的專題研討活動。
3.組織高中音樂教師對音樂鑒賞必修模塊進行集體備課,開設研究課,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4.學習有關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搞好省級課題《普通中小學音樂學科發展性學生評價的實踐研究》,不斷完善小學、初中學生學業評價體系。
(二)加強校本培訓,提高實施能力。
1.繼續組織好中小學音樂教師對課標本新教材的實踐研究,組織和開展新一輪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培訓。
2.組織中小學音樂教師繼續學習常州市中小學音樂學科教學建議,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師課堂教學預設的能力。
3.搞好高中音樂各選修模塊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工作。
4.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5.組織中小學音樂教師才藝大賽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6.積極發現、總結、推介教學第一線音樂教師的教學經驗。
7.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
(三)搞好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組織部分音樂教師結合音樂學科課改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課堂教學中有效問題的設計和模塊教學方面的課題研究。
2.研究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如何關注學生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關注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的音樂表現,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融入學生的音樂活動之中。
3.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小學音樂學科課堂教學質量檢測、初中學生音樂學業考核、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為抓手,組織課題組老師搞好省級課題《普通中小學音樂學科發展性學生評價的實踐研究》,不斷完善中小學學生學業評價體系。
4.重視中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專業技能方面的提高與進修,對青年教師的范唱、伴奏能力要有一定的考核要求。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召開小學、初中音樂學科中心組會議。
2.思考器樂進校園有關事宜。
十月份
1.十月教科研月主題活動。
2.武漢8+1城市圈交流研討會。
十一月份
1.中小學音樂教師《會唱歌,唱好歌》專題研討會。
十二月份
1.音美教師才藝大賽。
2.小學音樂教師器樂進校園活動初步驗收。
元月份
1、中小學音樂學科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小學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基本狀況分析:
1、學生剛到一個新的環境,學習的方式與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師生之間互不相識,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
2、小學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著必須的興趣。本年級有四個教學班,每班有70多人。由于班級人數多、年齡小、組織紀律性相對較差。又由于學校處于城鄉結合部,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弟較多,因此學生的音樂素質肯定會存在個別差異,因此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用心樂觀態度。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3、提高音樂審美潛質,陶冶高尚情操。
4、培養愛國主義和群眾主義精神。
三、教材特點:
1、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資料與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
2、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3、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后——“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這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說、爸爸媽媽對我說。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說,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悅和潛質。
2、要用心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鑒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3、要善于發現孩子們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發揮自己的特長,用心探索、發奮鉆研。
五、教學進度安排:
六、各方面要求:
(一)、發聲基本要求:
1、培養練聲的興趣。
2、歌唱姿勢要正確。
3、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唱歌。
4、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唱歌。
5、用正確的口形,唱好u、o、u韻母。
(二)、讀譜知識:
1、知道音有高低。
2、知道音有長短。認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形狀,知道各唱幾拍。
3、知道音有強弱。
4、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換氣記號。
(三)、視唱:
1、能用聽唱法模唱歌曲。
2、能打出x、x——、x—、x等節奏。
(四)、練耳:
1、聽辨音的高低,比較不一樣樂器、人聲及統一樂器的不一樣音區音的高低。
2、聽辨音的長短,比較全音符與二分音符、八分音符與四分音符的長短。
3、聽辨并說明音的強弱差別,比較ff與pp、f與p的強弱差別。
(五)、欣賞:
1、初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欣賞音樂的習慣。
2、發展音樂聽覺潛質、記憶潛質和想象力。
3、使他們具有初步的音樂感受潛質。
(六)、唱游:
1、培養兒童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兒童對音樂多種要素的感知力。
2、透過歌唱、律動、表演、舞蹈等活動來感受音樂的美。
小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1.本冊共有32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8篇選讀課文。
2.本冊要求認識303個字,會寫300個字。
3.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4.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的能力。開始練習使用鋼筆書寫正楷字。
5.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學習聯系上下文,借助詞典,字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并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二、單元分析:
1、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
2.課例由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組成。
3.本冊安排了八個專題。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中華傳統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愛護周圍環境,愛的奉獻。
4.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
“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5個欄目是機動欄為“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
三、教學總目標 ㈠.政治思想方面
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熱愛祖國,了解革命戰爭的艱苦,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習革命前輩的遠大志向和獻身精神,從小立志為祖國刻苦學習的思想;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受到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等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趣。
㈡.語文知識方面
1.識字和寫字
①對學習漢字有濃厚興趣,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學會240個生字,會認85個生字。
②會使用字典、詞典,具有獨立識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筆正確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不斷提高寫字質量。
2.閱讀
①加強朗讀指導,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②提高閱讀能力,在閱讀中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③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問號、感嘆號的一般用法。
④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
3.習作
①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③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4.口語交際
①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
②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講笑話、辦畫展,評一評,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會接待客人,動腦筋解決問題等。
5.綜合性學習
①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②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③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如“舉辦童話故事會、編童話集”、“動手制作新年禮物、寫上祝福語“等,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的問題,做個社會學生。
四、教學重難點
1、學會24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確書寫;會認85個生字。
2、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3、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外閱讀的習慣。
4、養步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
五、教學改進措施和方法
1.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教育學生養成使用工具書、資料庫的習慣。鼓勵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索發現盡量自己解決問題。
3.在教學方法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4.緊密聯系學生的閱讀或是生活實際,進行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系。要引導學生注意運用語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
5.對學生的習作指導做到循序漸進、系統條理和實際操作相結合。
小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以下內容: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計算教學是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特別是表內乘法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因為任何一個多位數乘法,在計算時都要分成若干個一位數和一位數相乘。因此,表內乘法同20以內的加、減法一樣,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須達到計算正確、迅速。同時,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量的計量方面,教材出現厘米和米的認識,讓學生通過各種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理解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尺量物體的長度。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認識線段與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等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線段,角和直角,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現象,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數學廣角”是新的教學內容,介紹了簡單的組合思想和邏輯推理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材還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
三、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實用】小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七篇12-21
有關小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七篇12-21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十篇12-16
【實用】植樹作文錦集七篇12-10
【實用】賞月作文錦集七篇12-18
【實用】熊貓作文錦集七篇12-23
【實用】心理作文錦集七篇12-22
【實用】安全作文錦集七篇11-29
【實用】圓明園作文錦集七篇01-01
【實用】機會作文錦集七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