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錦集6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接任六年級科學教學,同學們通過三年的科學學習,科學探究已經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學生學會了收集資料、整理分析和進行實驗記錄的科學探究方法,學生小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礎。
據上學期科學老師介紹:學生非常喜歡科學實驗,四個班級由于課堂常規的不平衡,導致綜合能力差異較大,具體表現在,觀察不仔細,操作欠規范。
二、教材簡析: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
從使用工具開始,提出研究問題,然后研究最簡單的機械—杠桿,由此開始認識杠桿類機械,再研究非杠桿類機械,最后以自行車為載體,以齒輪研究為主要內容對本單元的研究作一次總結與提升,讓學生對機械的作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杠桿、滑輪、斜面等都是機械。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有的機械可以省力,有的機械不能省力但能發揮其他作用。
3、能根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需要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機械。
過程與方法:
4、通過實驗和收集數據,發現問題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釋。
5、對于自己的預測,用實驗來證實。
對于自己的探究,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樂意與同學進行交流。
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
引導學生們對紙的抗彎曲能力進行研究。并運用學到的形狀和結構的知識,做框架、建高塔、造橋的活動中,知道結構具有不同的特點能滿足不同的需要;發現改變物體的形狀結構可以改變其承受力的大小;體驗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巨大影響,提高探究興趣,發展探究能力。
第一部分(1——7課)是探究形狀結構的科學道理。1——6課分別研究條形、拱形、框架等結構。7課是認識橋梁的結構。
第二部分(第8課)“用紙造一座橋”是設計科學合理的形狀結構。
教學目標:
1、知道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某些性能。
2、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點是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了解圓頂形、球形等有與拱形相似的特點。
3、三角形框架具有穩定性,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物體穩定性強。
4、形狀和結構與它的功能是相適應的。
5、識別和控制變量,記錄數據、分析數據,把探究的結果與最初的假設相比較,得出合理的結論。
6、在探究中能既大膽假設又能小心求證。
7、發展尊重他人,認真傾聽,敢于發表自己意見的品質。發展樂于動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難的品質,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第三單元: 能量
從學生最熟悉的電出發,探究電生磁,制作電磁鐵,觀察玩具小電動機怎樣轉動起來,把電能變成機械能。然后以電能與其他能量的相互轉化為中心,認識各種不同形式能量及其相互轉化,再擴展到認識太陽能,了解我們現在使用的絕大部分能量都來自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活動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課),探究電流怎樣產生磁性,制作電磁鐵并研究電磁鐵的磁極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電動機怎樣轉動起來,感受電能轉化成動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6—7課),通過尋找電的用途,研究電的來源,認識電能和其它能量間的轉化。
第三部分(第8課)探究煤、石油、天然氣能源礦產與太陽能之間的關系,認識我們使用的能量幾乎都源于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
教學目標:
1、電流可以產生磁性。
2、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性質。改變電磁鐵的正負極接法、改變線圈的繞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的圈數、電池的數量等因素有關。
3、經歷一個完整的較深入的探究過程,研究電產生磁、電磁鐵磁力大小、小電動機轉動原理,體會到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的重要性,將自己的分析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
4、認識能量有多種形式,能相互轉化并儲存在一些物質中。意識到重數據分析,用嚴謹的科學態度得出結論,體會到合作的必要與留意觀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第四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包括: 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本單元所關注的是物種的多樣性。引領學生認識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認識同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認識生物個體不同的形態結構與他們的生活環境的關系以及多種多樣生物存在的意義。
1-2課記錄統計校園中的動植物種類,用生物分布圖描述,感受校園生物的多種多樣,建立認識。
3-4課從校園生物拓展到自然界生物多樣性認識。通過分類活動,領悟分類是研究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方法,進一步建立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5課研究人類自己,認識生物個體與個體之間也是千差萬別的。
6-7課引領學生認識不同環境中生活的生物的特殊身體結構,生物形態結構,體會生物多樣性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8課運用資料分析,認識到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大自然賦予生物生存的權利。
教學目標:
1、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
2、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知道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賴以生活的環境。
3、能觀察到生物之間可辨識的不同特征。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實驗、調查、查閱資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能傾聽他人的報告,并能用適宜的方式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
4、能夠關注周圍生物所生活的環境,具有環境保護的意識。能夠認同人類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員,愿意與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員和諧相處。
5、能夠體會到仔細觀察常會有許多新發現,發展研究生物的興趣。
三、教學措施:
1、用豐富多彩的親歷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記錄、收集數據,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能力。
2、用激勵的評價語言激發他們的興趣,用展示成果的活動彰顯他們的能力(四人合作小組:組長、實驗員、記錄員采取輪換制)
3、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指導他們規范操作實驗(控制變量的對比實驗)。
4、提供成果展示平臺,評選制作作品(建高塔、美麗的橋、生物多樣性小報……)迎接學校主題開放活動。
5、建立經常性評價與綜合性評價考核制。課堂常規30%(發言、傾聽、不同意見、獨特觀點)+實驗探究30%(記錄表、實驗報告、成果資料)+卷面測試30%+小組合作自評10%。
操作:常規記錄1人(制表格),科學課代表1人收集活動記錄、實驗報告、成果資料。小組自評表。
四、教學進度:
周 次
教學內容
課時與地點
1
1、使用工具 2、杠桿的科學(一)、(二)
3實驗室
2
3、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一)、(二) 4、輪軸的秘密
3實驗室
3、
5、定滑輪和動滑輪 6、滑輪組 (一)、(二)
3實驗室
4、
7、斜面的作用 8、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一)(二)
3實驗室
5
國慶黃金周
6、
1、抵抗彎曲 2、形狀與抗彎曲能力(一)(二)
3實驗室
7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一)
3實驗室
8
5、做框架(二) 6、建高塔(一)、(二)
3實驗室
9、
7、橋的形狀和結構 8、用紙造一座橋(一)、(二)
3實驗室
10
1、電和磁 2、電磁鐵 3、電磁鐵的磁力(一)
3實驗室
11、
4、電磁鐵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電動機
3實驗室
12
6、電能和能量 7、電能從哪里來 8、能量與太陽
3實驗室
13、
1、校園生物大搜索 2、校園生物分布圖
3生態園
14、
3、多種多樣的植物 4、種類繁多的動物
3標本館
15
5相貌各異的我們 6、原來是相互關聯的
3生態園
16
7、誰選擇了它們 8、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3生態園
17
整理評價資料、學生自評、小組考評
5實驗室
18
卷面考查
1實驗室
19
教學總結
1實驗室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實踐、學習做人,初步形成社會意識、公民意識、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為逐步適應社會、服務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道德情感和社會責任感是《品德與社會》課最為突出的特征。
二、教學重難點
實驗教材強調,從“學生社會生活的原型出發,多視角(地理的、歷史的、社會的、文化的)地去分析、探究社會事物和社會現象,向學生展示一個完整的社會生活,以便讓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參與社會,在此過程中實現學科知識的整合,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以及參與社會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
教學單元都包含“單元導入”“學習重點”“學習內容”“學習活動”“單元練習”及“單元評價”等6部分。
1、單元導入:
在每個單元課文之前,標示提示內容,點明單元主題。為增進學習興趣,則采用藝術手段、圖文并茂(如兒童歌曲或漫畫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在音樂感染和理解圖文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單元主題的學習。
2、學習重點:
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學習的方向和重點,標明“關鍵詞”,明確將要學到的品德與社會的核心概念。
3、學習內容:
即課文部分,力求淺顯平易,說理與實例并重。
4、學習活動:
即活動部分,力求形式多樣,如角色扮演、辯論、演說、實地參觀、調查訪問、影片欣賞、展覽、競賽、討論等,依據教材內容加以設計。
5、單元練習:
分課文練習和活動練習兩大部分。“課文練習”意在掌握品德與社會知識,“活動練習”意在形成相應的態度、技能,增強社會參與和道德體驗。
6、單元評價:
包括相關的品德與社會知識技能、實踐與態度,形式不拘,如書面測驗、口頭報告、行為觀察、問卷調查和社會生活反思均可,重在發展性評價。
四、采用多媒體的展示手段
1、歌曲:
通過歌曲來導入學習,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教材在每個單元教學前都選用了一首歌曲。所選用的歌曲,大都是節奏輕快、內容緊扣單元主題、富于教育意義的中外兒童歌曲。這些歌曲還附有動作,讓學生邊唱邊作,以強化學習效果。
2、故事:
學生們都喜歡聽故事,適合孩子的年齡、心理及語言特點的故事,肯定大受歡迎。教材中所選用的故事包括漫畫故事、民間故事、歷史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童話等。此外,教材還設計了一些益智的故事,讓學生邊學邊動腦筋深入思考。
3、兒歌:
兒歌簡短、生動、形式活潑,語言富于節奏感,最適合兒童學習。
4、詩歌:
教材也選用了少量適合學生讀的古典詩,在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中,讓兒童接觸一下古詩,效果良好,因為我國古典詩詞中很多是具有道德教育和社會學習意義的。
此外,還有漫畫、游戲、謎語等形式。
五、內容與時間安排
第一單元 我們健康成長 13課時
第二單元 為了建設新中國 10課時
第三單元 騰飛的中國 15課時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六年級(1—2)班的科學課。六年級通過三學年的科學學習,學生對科學學習有了很大的變化:課堂學習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強了,對于“科學”也很有自己的見解。所以我們要創造更多的機會,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待改進的是學生課堂學習的規范性和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情況分析: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各單元主要目標、要求
1、“微小世界”是向學生打開的第一個窗口。在“微小世界”這個單元里,學生們借助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研究各種物體。集中研究的內容首先是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他們將觀察昆蟲身體構造的細節部分。接下來要研究放大鏡下的晶體,在這一單元里,學生們還將研究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自制一個簡易的顯微鏡,并使用它展開一個觀察、研究身邊生命活動。放大鏡和顯微鏡下的發現會拓展學生們了解認識世界的新視野,激起他們對科學探究的更大興趣。
2、“環境與我們”是向孩子們打開的第二個窗口。此前他們參與了有關生命和物質世界的許多探究活動,但還沒有對我們的生活的地球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觀察的視角。這一單元將引領學生們關心有關地球整體的環境問題,并力圖影響他們的日常行為習慣。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活動是從研究垃圾問題開始的,試圖通過調查垃圾來源、組成及處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們認識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體力行,參與解決這一問題的活動。繼垃圾問題之后,教材又引導學生們通過搜集資料、了解和關注人類面臨的其他一些環境問題,如淡水資源缺乏、溫室效應、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導他們開展考慮家鄉環境、制定保護環境的班級活動方案和個人環保行動計劃。
3、“宇宙”是向學生們打開的第三個窗口。他們在以前的科學課上接觸的主要是有關地球物質、構造及運動的知識。這一單元將引導他們去參加有關太陽、月亮、星體的觀察、研究活動。他們會觀察月相的變化,做月球上環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擬實驗,根據教材提供的數據建一個太陽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動觀星圖,在夜晚觀星……他們還將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識和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這些活動將使他們不僅知道不斷膨脹的宇宙是一個充滿活力極具魅力的世界,還會知道探索宇宙是人類前赴后繼的艱巨事業,期待他們去參與和努力。
4、“信息”單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義上的通訊、傳播、計算機方面的內容,而是將科學探究、搜集事實和證據、推理和尋找解釋的活動作為獲取信息和對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教材試圖用這樣一種設計使學生們對四年來的科學探究活動進行梳理,建立一個較為系統的認識,從而加深對科學探究本質的理解。在這一單元里,學生們將參與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了解科學家是如何進行科學探究的,體驗要準確獲得一個事實,除認真觀察外,還須將想象、推理與事實區別開來,在交流中要學會傾聽和準確表達。
三、教學目標:
(一)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二)繼續發展學生對對比試驗中變量的識別和控制的能力,學習運用對比試驗進行科學探究的技能,學會細致的觀察。
(三)讓學生學會將記錄和數據轉化為證據,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建構科學概念,學會用比較和分類的方法認識和描述多種多樣的事物。
(四)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五)使學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四、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觀察法、實驗法、信息資料搜集、整理資料法
五、具體措施
(一)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二)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三)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四)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五)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六)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七)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八)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九)充分應用各類教育資源和教學手段。
六、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周次教學進度課時數備注
第一周1.病毒1課時
第二周2、細菌3饅頭發霉了1課時1課時
第三周4.食用菌5.蠟燭的變化1課時1課時
第四周6.食鹽和水泥7、鐵生銹.1課時1課時
第五周十一假期
第六周8.牛奶的變化一、二單元復習1課時1課時
第七周9.靜止和運動10、距離和時間1課時1課時
第八周11、改變物體運動狀態12、物體的運動方式1課時1課時
第九周13、運動的物體第三單元復習1課時1課時
第十周復習,期中考試2課時
第十一周14、白天與黑夜15、晝夜與生物1課時
第十二周16、四季更替17、彎彎的月亮1課時1課時
第十三周18、日食和月食19、登上月球1課時1課時
第十四周20、蚯蚓找家21、變色龍1課時1課時
第十五周22、植物向哪里生長2課時
第十六周23、密切聯系的生物界24、珍稀動植1課時1課時
第十七周25、生物的啟示科學探索的故事第四、五單元復習1課時1課時
第十八周研究與實踐2課時
第十九周全冊復習2課時
第二十周復習2課時
第二十一周復習考試2課時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六年級現有兩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于死學硬記死板知識,喜歡或習慣于被老師和家長牽著走,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重點: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難點: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本班同學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選材、組織材料、完成習作。大部分同學也養成了看作文書,做摘抄積累語言的習慣。但從習作內容看,仍存在立意不新,選材不典型,層次不清晰,表達不具體,語句不通順,錯別字多等不足之處。
二、訓練內容
習作的編排注意兼顧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也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應用文。記實作文主要安排在第三組、第五組、第八組,分別是“體現人們相互關愛的事情”“用一兩件事介紹小伙伴”“學習藝術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和感受”或寫“一件藝術品”、“一次藝術欣賞活動”。想象作文有:第一組,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員或聽音響講想象到的、感受到的;第四組,借助漫畫寫感受或編故事;第五組,根據材料擴寫;第七組,根據圖片報道寫故事。應用文分別安排了寫演講稿或讀后感,寫建議書以及寫簡單的活動總結。
三、目標要求
1、運用搜集到的資料寫讀后感,要表達真情實感;
2、寫體現人們相互關愛的事情,關注事情發生的環境,當時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側重點不同;
3、看圖作文,寫出理解和感受;
4、續寫,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
5、根據圖片報道習作,要求想象合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6、學會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訓練重點
1、注重激發興趣,讓學生表達真情實感。
2、注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3、重視習作以后的交流和感受。
五、訓練措施
1、針對每次習作的訓練內容及要求,教師組織學生認真做好課前準備,使教師靈活教學,學生有感而發。
2、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充分運
口語交際習作一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目標】
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員,融入自己的感受,說一說,寫一寫。走進音響世界,選擇生活中的幾種音響或聽音響的錄音,發揮想象進行說話或習作。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平時的生活積累,發揮自己的想象,說出并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關于音響的錄音。
學生
1.觀察一種植物或一種動物,或者是一種自然現象。
2.準備自己游覽風景名勝后的照片與及相關文字資料。
3.交流第一項內容的同學可以制作頭飾。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這一組,我們學習了《山中訪友》《山雨》《草蟲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課文,課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我們生活在這個有聲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們也時時在觀察大自然的美景,傾聽大自然的各種音響,在觀察和傾聽的過程中浮想聯翩。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自己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
二、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1.自讀“口語交際習作一”各板塊的學習提示,整體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和內容分別是什么。
2.師生
共同確定每一項口語交際的要求和內容。
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員: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員,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
受到的說清楚。
走進音響世界:說說自己聽到的各種各樣奇特的大自然的聲音。
回顧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說說自己暑假游覽的風景名勝及自己的感受,特別說說在游覽欣賞過程中的聯想和想象
三、溫讀文章,牽情入課
①學生瀏覽課文,回想單元學習主題。
②課文為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一個個側面。關于大自然,你肯定還知道很多,你想跟大家介紹什么?
指名兩三個同學作比較詳細的介紹。
① 四人組同學互相交流,并選出最值得推薦的準備在全班交流。
② 各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
四、移情自然,極盡想象
①語言描述:火海之中集體大逃亡的螞蟻,一只樹虎被樹膠粘住后,其余樹虎輪流喂食;東北狼為了保全狼崽的生命而寧愿自己暴露在獵人槍口下
課件出示相關情景:墻角的爬山虎、薔薇花,柴房里的織網蜘蛛,風中的小草;浩瀚的大海,無垠的沙漠
假如,你就是它們或它們當中的一員,在你的身上會發生哪些有趣的、動人的、令人驚奇的故事呢?請放飛你想象的翅膀,作、天馬行空的神游吧。
②同學們閉上眼睛,趴在桌子上作三分鐘的神游。(可以邊想邊自言自語。) ③睜開眼睛自言自語:說一說剛才在自然王國中所游歷的經過。
五、同桌互述,分享奇趣
①教師作要求闡述:把你在自然王國里所看到的景象、經歷的事情以及獨有的感受講給同桌聽。
②同桌相互敘述,分享故事和樂趣。
有能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向同桌提出所講故事的某些不足,可以幫助同桌修改故事。
六、全班交流,分享評價
①協作小組推薦本組成員中講的最好的同學來敘述游歷自然王國的經歷。
②其余同學認真傾聽,相互評價。
評價圍繞以下問題展開:他的故事最令你感興趣的什么地方?哪一點你最欣賞,最值得你學習?是不是運用了聯想與想象,融入了自身的感受?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習作(第二、三課時)
【教學目標】
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員,融入自己的感受,說一說,寫一寫。走進音響世界,選擇生活中的幾種音響或聽音響的錄音,發揮想象進行說話或習作。回顧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教學重點】
1.激勵學生充分調動平時的生活積累,發揮自己的想象;
2.引導學生將暑期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說清楚,表述的時候做到有重點等。
【課前準備】
1.錄有蟲叫、鳥鳴等自然界聲響的磁帶;繪有動植物生活場景的圖片。
2.看書或咨詢,收集一些自然界的有趣的現象。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激趣導入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交談興很濃,仿佛自己走進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學們也有了寫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獨特感受寫下來。
這節課我們就來加工整理自己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選擇其中的一項,展開聯想和想象,然后寫下來,一定能成為一篇佳作。
二、選材命題,明確要求
(1)選擇話題,確定材料。
選擇“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員、走進音響世界、回顧暑假生活”三個話題中的一個,確定寫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寫的內容,這次主要以瀏覽風景名勝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為主。
(2)大膽構思,精巧命題。
簡單交流本組課文的題目,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師生共同討論出一些題目:
我是一棵××樹
小樹與鳥的對話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6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對科學課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學課程具有科學性和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本學期將繼續和同學們在科學的學習上更加努力。六年級的學生具有更多的獨立思想,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心,使科學課程更加有吸引力,學生對周圍事物充滿了興趣,喜歡提問題,科學課程根據學生興趣,聯系生活,使科學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由于生活習慣的差異,有些同學的科學知識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不強,很多學生沒有多少機會接觸大自然,可是學生自身的特點,使得學生更加愿意接觸科學,對科學有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科學是小學階段科學的最后一冊,包括了五個單元,共23課,從人的發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討科學的奧秘,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教學重難點:
從不同的科學角度出發,重視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學習,重視對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進行實驗,并得出實驗結論,對實驗結果作出解釋。
四、教學措施:
1、認真研讀教材,認真備課,結合新課標要求,將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的特點,用一種探究和輕松的氛圍進行課堂教學,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3、拓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分組自己動手進行實驗,自己得出結論并找出實驗結果,增強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五、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實驗現象或結果得出結論,使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走進科學、運用科學,提高對科學的興趣和科學的行為習慣。
2、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找到科學的方法,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學會科學的看問題、想問題。
3、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了解自然,了解科學,將課本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提高對科學和環境的認識。
【有關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錦集6篇】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錦集7篇02-01
六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錦集8篇02-08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模板錦集6篇02-05
關于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錦集5篇02-06
六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錦集5篇02-03
有關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合集六篇02-07
有關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集錦四篇01-17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范文錦集4篇02-09
有關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集合七篇01-10
有關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模板匯總4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