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匯編七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二班現有學生72人。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后,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一部分學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愛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數學學習中的良好習慣還有待于加強,對于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采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材分析
三年級上冊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統計與概率。
數與代數:克、千克、噸的認識;除法的口算、估算;簡單的、稍復雜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及驗算;混合運算;口算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混合運算;分數的初步認識與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空間與圖形: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在東、西、南、倍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辨別其余七個方向。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認識面積和面積單位,會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實踐與綜合運用:感知影子長短與時刻變化的關系;合理安排雙休日。
統計與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即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意識。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克、千克、噸,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4、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5、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結合實例,進一步感知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7、在東、西、南、倍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辨別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
1、在他人的指導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重點、難點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這些內容是“數與代數”部分的教學重點。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比較抽象,是教學難點。
五、教學措施及預期目標
1、創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新穎有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教學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創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重視有效的小組研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3、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興趣,提高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4、應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過程,準確的把握數量關系,逐步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作,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
6、作業布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別對待。作業批改要及時,并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后進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發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后進生樂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進度建議
本冊教科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另外有4課時留作機動,便于教師創造性地安排教學。書中各部分內容的教學課時安排進度如下:
(一)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4課時
(二)富饒的大海——兩三位數乘一位數12課時
(三)走進新農村——位置與變換5課時
實踐活動——變化的影子1課時
(四)風箏廠見聞——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一)14課時
(五)美化校園——圖形的周長8課時
(六)奇妙的變化——分數的初步認識7課時
(七)摸名片——統計與可能3課時
實踐活動——變廢為寶1課時
回顧整理——總復習5課時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會正確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
4、會區分和辨認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理解“倍”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和“求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方法。
7.學生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維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體會集合思維,逐步形成空間的觀念。
2、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通過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盡量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另外,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一、時、分、秒(4課時)
秒的認識1課時
時間的計算1課時
練習一 1課時
復習1課時
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5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1課時
兩位數減兩位數1課時
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1課時
加、減法的估算1課時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測量(8課時)
毫米、分米的認識3課時
千米的認識2課時
噸的認識1課時
解決問題1課時
復習1課時
四、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6課時)
1、加法2課時
2、減法3課時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五、倍的認識(4課時)
倍的認識1課時
解決問題2課時
復習1課時
六、多位數乘一位數(11課時)
1、口算乘法1課時
2、筆算乘法8課時
整理和復習1課時
數字編碼1課時
七、長方形和正方形(4課時)
四邊形1課時
周長1課時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1課時
復習1課時
八、分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1、分數的初步認識2課時
2、分數的簡單計算1課時
3、分數的簡單應用1課時
復習1課時
九、數學廣角—集合(1課時)
十、總復習(4課時)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倍的認識,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數學廣角—集合(重疊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數字編碼)等。
這學期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所以培養他們的計算能力及空間思維能力是關鍵。在教學中加強數學數量關系的分析,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審題,提高解題能力。最后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多尋找方法,使他們樂學,愿學。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4、提供豐富的現實學習素材,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5、逐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會正確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
4、會區分和辨認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理解“倍”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和“求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方法。
7.學生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維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體會集合思維,逐步形成空間的觀念。
2、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通過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盡量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另外,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六、課時安排:略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這一屆三年級學生,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于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實驗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本冊實驗教材的教學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內容是計算的教學內容(27課時),并且大量的是筆算的教學內容。當前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中,筆算是被削弱的內容,不僅“降低了筆算的復雜性和熟練程度”,《標準》中還提出:提倡算法多樣化、避免程式化地敘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冊實驗教材在處理筆算教學內容時,注意體現《標準》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在內容編排的順序、例題的安排、素材的選擇等各個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計算的教學順序要符合兒童學習計算的認知規律,同時符合計算知識本身發展的規律。實驗教材仍然根據計算教學的基本順序安排教學內容,但是根據《標準》中有關計算教學的改革理念和教學目標(復雜性和熟練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學的具體步驟,因而減少了教學的課時數和例題數。筆算加減法教學,從現行教材的23課時減少為9課時,例題也從5個減少為2個;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從現行教材的17課時減少為13課時,例題也從9個減少為7個。這樣就明顯加大了筆算教學的步子,節省了教學的時間,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間。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總結、理解并且記憶計算法則,是以往筆算教學的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則,避免機械記憶。因此,在筆算教學中,本冊實驗教材根據學生已有基礎,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拾級而上”逐步理解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如整理和復習時),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總結筆算時應注意的問題。這樣,一方面避免了學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況下,機械地記憶“計算法則”,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與算法多樣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培養學生多樣、靈活的解決問題能力。
(3)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所以,應該把計算與實際問題情境聯系起來,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才能使學生較為深刻地理解為什么要計算,知道什么時候選擇什么方法進行計算更合理。這對于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冊實驗教材的計算教學部分,仍然與前幾冊教材一樣,注意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教學計算,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
(4)筆算與估算結合教學,加大估算教學的力度。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結果。所以,估算是《標準》中要加強的計算教學內容。本冊實驗教材中大多數計算教學的例題都展示了筆算和估算兩種算法。這樣的安排,既適時地教學了估算,體現了“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養學生“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的能力,從而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在本冊實驗教材中,關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
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為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這部分內容安排另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特點,是加強了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估測是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人們對一個量進行估測的機會常常比精確測量更多。根據《標準》關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因此,無論在“測量”一章還是在“四邊形”一章,實驗教材都安排了有關估測長度的內容和訓練。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主要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五、教學進度表
此處略,參考教參課時安排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這一學期我繼續擔任三年級(5)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本班現有學生47人。三年級學生已經有兩年的數學學習經歷,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于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了前幾冊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本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1)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計算的教學順序要符合兒童學習計算的認知規律,同時符合計算知識本身發展的規律。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總結、理解并且記憶計算法則,是以往筆算教學的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機械記憶。
(3)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
(4)筆算與估算結合教學,加大估算教學的力度。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結果。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范文
在本冊教材中,關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為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四邊形、有余數的除法
五、主要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范文(2)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六、教學進度:
第1周:一、測量:毫米、分米的認識及練習
第2周:一、測量:千米的認識噸的認識
第3周:二、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
第4周:二、萬以內數的減法、加減法驗算
第5周:二、加減法驗算
二、整理和復習
第6周:國慶節放假
第7周:三、四邊形、平行四邊形
第8周:三、周長
第9周:三、估計
四、有余數的除法
第10周:四、有余數的除法
第11周:五、時、分、秒
第12周:六、多位數乘一位數:口算乘法
第13周:六、多位數乘一位數:一位數乘二、三位數
第14周:六、多位數乘一位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
第15周:七、分數的初步認識
第16周:七、分數的初步認識
第17周:八、可能性
第18周:九、數學廣角
第19周:十、總復習
第20周:十、總復習
第21周:十、總復習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是按照《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編寫的教學內容包括:萬以內的減法,兩步計算式題和應用題,一個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分秒的認識,以及角和直角
1。萬以內的減法是在百以內減法和萬以內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在學習百以內減法時,已經掌握了減法,的筆算方法,當時由于計算的數目比較小,筆算時不出現連續退位的情況,學生容易掌握而萬以內的減法,基本包括了整數減法的各種情況,如連續退位被減數中間或末尾有0等情況,計算時比百以內的減法要復雜學生學習了萬以內的減法以后,整數加減法酌計算就基本學全了
2。兩步計算式題和應用題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乘除混合運算乘加(減)或除加(減)兩步計算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里要求學生進一步學習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要求學生用遞等式計算
本冊教材的應用題是在學生已經學習并掌握一步計算應用題的基礎上,開始學習數量關系比較明顯的加減兩步計算應用題,以及以“求剩余’’為基本數量關系(減數是兩數之和或兩數之積)以“相差關系”為基本數量關系(比兩數和多幾比兩數和少幾)和以“求和”為基本數量關系(比多求和比少求和)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3。一個數乘一位數的乘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乘法口訣,學會乘法豎式的寫法以及口算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進一步學習一個數乘兩三位數乘法的基礎本單元先學習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不超過100),再學習筆算兩三四位數乘一位數,包括第一個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這樣編排,有利于學生掌握一個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4。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表內除法,學會除法豎式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本單元,被除數擴展到萬以內的數,商也隨之擴展到兩三四位數,計算過程比較復磊}為了使學生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教材先安排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和筆算,再學習一位數除三四位數的筆算,包括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這樣編排,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算理及方法,為進一步學習除數是兩三位數的除法打好基礎
5。時分秒的認識是在學生會看整除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掌握看鐘表的方法,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和這些單位間的進率,初步建立1小時1分和1秒的時間觀念
6。角和直角,教材通過實物圖形,抽象出角,使學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認識直角,并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量畫直角,為以后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做好準備
(二)教材特點
1。重視口算教學,適當加強口算訓練本冊教材對萬以內的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和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編排做了適當修改中高年級要適當加強口算訓練的精神,教材把口算另列小節進行教學,一些計算的編排都是先學口算,再學筆算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為學習筆算做好準備
2。重視教學筆算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為了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筆算的計算方法,萬以內的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都是按計算方法要點進行編排的例如一個數乘一位數,先學習第二個因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都不進位的,著重解決乘的順序和積的對位問題;然后學習積需要進位的乘法,著重解決進位問題;最后學習第一個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著重解決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問題又如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教材在編寫時注意由淺人深,由易到難,先學習一位數除兩位數,再學習一位數除三四位數,最后學習商的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編寫時,每次都是先教學被除數的首位夠商1的,再教學被除數的首位不夠商1的這樣編排,有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計算方法,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兩步計算應用題按基本數量關系相同,解題思路相近的原則分組進行教學在萬以內的減法這一單元中,教學數量關系比較簡單的加減兩步計算應用題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并學習用綜合法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兩步計算應用題做好準備
4。在后面學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中,按基本數量關系相同,解題思路相近的原則分組編排先編排數量關系比較容易理解的以“求剩余’’為基本數量關系的應用題,再編排以“相差關系”為基本數量關系的應用題,最后編排數量關系比較間接一些的,只有兩個已知條件的以“求和”為基本數量關系的兩步應用題這樣編排,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應用題的基本數量關系,舉一反三,又便于對照比較,搞清應用題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避免解題時的生搬硬套
5。應用題的教學重視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本冊應用題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應用題中所陳述的事實貼近學生生活,便于學生理解編擁嘲題,通過線段圖揭示數量關系并提示解題思路,引導學生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采用分析法或綜古怯進行分析在練習中編排一定數量的題組對比練習,使學笙進一步理解應用題的結構和基本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
6。通過操作觀察等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本冊教材的編排注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例如教學除法的驗算方法時,教材通過計算準備題中的四組題目,引導學生觀察每組上下兩題之間的聯系,啟發學生自己概括出“商乘除數等于被除數”的驗算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7。因材施教,區別對待本冊教材安排了一定數量的練習,使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達到基本要求對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教材還安排了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帶“苦”號題目和思考題,通過練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8。教材的編寫,既考慮教法,又體現學法例如,本冊教材及教學參考書均按課時編寫,練習分層次編排,既為教師提供“教什么”和“怎樣教”的思路,又不排斥教師重組教材自由發揮的主動性同時也注意引導學生從現有的知識出發,通過實物圖形的演示,學具的操作,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知道怎樣學,從而掌握學習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
1掌握減法的筆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萬以內的減法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學會減法的驗算方法,初步具有驗算的習慣
2掌握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計算帶小括號的兩步計算式題學會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分步列式或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
3掌握一個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筆算能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
4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筆算,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包括有余數除法)能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除兩位數
5認識鐘面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相鄰兩個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學會簡單的計算初步建立時間單位的觀念,養成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6通過實際操作,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三角尺判斷—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
三教學措施
1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本冊教材編排的計算內容較多,萬以內的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都是學生繼續學習多位數四則計算的基礎要保證學生切實學好,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講清算理,揭示規律學生能否正確熟練地計算,很大程度上與理解和掌握數的概念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等有著密切關系對于一些計算方法,教學時,要通過直觀演示學具操作象@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并能應用方法進行計算例如,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例3“14x2”)時,教師可以借助小棒演示,使學生知道14是由1個十和4個一組成的,先用第二個因數2乘第一個因數十位上的1,得2個十;再用第二個因數2乘第一個因數個位上的4,得8個一;然后把兩部分乘積加起來揭示虛線方框中的口算思考方法,讓學生在以后口算時有規律可循又如,教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教材先學習被除數首位夠商1的,再學習被除數首位不夠商l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一位,如果不夠商1,就看被除數的前兩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上為今后學習除數是兩三位數的除法打好基礎
(2)加強基本訓練,打好計算基礎加強基本口算訓練,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基礎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一位數除兩位數是學習萬以內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基礎口算的熟練程度,直接影響到筆算,所以必須保證學生切實學好而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是學生必須具有的基本功,應在平時課堂中帶著練習練習是培養計算能力的重要手段,為此,在練習時力求做到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有梯度,形式多樣,練習面廣,持之以恒,這樣,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3)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萬似內的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和兩步計算式題,由于計算數目較大,運算步驟較繁,計算時學生容易出錯,所以要注意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計算書寫工整格式規范自覺檢驗等良好的計算習慣,確保計算正確
2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在整數應用題教學中,一步是基礎,兩步是關鍵,也是難點學生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的難點在于不會有效地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找出中間問題,提出解答方法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應把著眼點放在培養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上
(1)加強基礎訓練兩步計算應用題是在一步計算應用題的基礎上發展得到的:因此要重視一步計算應用題的練習在練習中必須重視應用題結構的訓練,如根據條件補充問題,這種由條件到問題的訓練,是用綜合法解答應用題的基礎;或根據問題補充條件,這種由問題想條件的訓練,是用分析法解答應用題的基礎經常訓練,對于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分析應用題中已知數量與未知數量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應用題的核心綜合法與分析法是解答應用題常用的兩種思考方法,也是本冊教材主要學習的方法教學時,對例題的講解,不要就題論題,要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學會找中間問題如教學例1時,“食堂原來有50袋糧食,吃了4天,每天吃8袋,還剩多少袋?”根據題意采用從條件到問題的分析方法,借助線段圖,邊分析邊揭示中間問題如根據“吃了4天,每天吃8袋”可以求出什么?又根據“食堂原來有50袋糧食,吃了32袋”可以求出什么?讓學生敘述解題思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根據不同的題目,也可以采用分析法進行分析,按照“要求……應該知道……”的程式進行推導分析,使學生明確“這道題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列式計算在學生掌握基本解題思路后,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應用題在分析解答的過程中,使學生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學會獨立地列式解答
(3)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兩步計算應用題教學不要死扣類型,應通過多種形式練習,如補充應用題問題或條件;提中間問題;把一步計算應用題改編成兩步計算應用題(即擴題),把兩步計算應用題改編成一步計算應用題(即縮題);根據實物線段圖算式自
編應用題等,達到鞏固的目的教學時,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實際出發,研究改進教學方法,要重視培養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如數學概括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等本冊教材中新的計算方法比較多,教學時,應從實例出發,通過直觀演示學具操作,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抽象和概括如教學一個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通過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三四位數乘一位數,啟發學生自己歸納出一個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又如在教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一位數除法時,引導學生比較有的0表示不夠商1,補上0;有的0表示0除以任何數都得0通過比較,既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4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如兩步計算應用題中的“購物”活動,題目中提供了四種書的單價,要求學生求出不同購書方法所需的書款,這樣的學習活動既鞏固了所學的應用題,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材中的一些選做題和思考題,趣味性思考性都比較強這些題目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能促進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的智力發展這些題目不作為普遍要求,也不列入考試范圍
5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以及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通過揭示數學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認真仔細計算書寫整潔獨立思考自覺檢驗等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
四課時安排
(一)萬以內的減法(20課時)
1。口算減法3課時
2。筆算減法10課時
3。加減兩步計算應用題·5課時
4。復習2課時
(二)兩步計算式題和應用題(15課時)
1。式題4課時
2。應用題9課時
3。復習2課時
(三)一個數乘一位數的乘法(17課時)
1。口算乘法4課時
2。筆算乘法11課時
3。復習2課時
(四)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22課時)
1。口算除法3課時
2。筆算除法17課時
3。復習2課時
(五)時分秒的認識4課時
(六)角和直角2課時
(七)總復習5課時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 教材內容介紹:
這冊教材中,“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有認識萬以內的數、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會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簡單的分數加減法;常見的量要認識千克和克,以及24時記時法。重點:認數與四則計算;難點:24時記時法
“空間與圖形”領域中要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簡單物體的三視圖,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重點:周長意義與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難點:觀察物體
“統計與概率”領域中教學事件發生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重點:把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能用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呈現;難點:正確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安排4次操作型活動與1次場景型活動。重點讓學生知道獨立探索的同時要加強合作交流,明白“傾聽”、“尊重”、“互補”會讓問題解決得更好;難點:如何有效地組織活動。
二、教材特點分析:
⒈教學內容的選擇
“數與代數”領域以萬以內的認數和四則計算(筆算和估算兩位數除以一位、三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兩位數的加和減)為主線,結合安排了認識常量單位(克與千克、24時記時法)以及直觀認識分數(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得到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
“空間與圖形”領域在二年級觀察物體基礎上,進一步教學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安排了從這三個角度觀察一些簡單的物體和由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三視圖);在一年級直觀認識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基礎上,教學這兩種平面圖形的特點以及計算周長的方法。
“統計與概率”領域,在學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礎上,教學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大些、有時小些,學會用“經常”“偶爾”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共安排了五次實踐活動,其中《稱一稱》、《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長是多少》、《摸牌與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動,而《農村新貌》是場景型的活動。
⒉教學內容安排
這冊教材的教學內容里,把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解決實際問題密切結合,并沒有明顯的區分。盡量把數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力求讓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培養目標在知識與技能的教學中得以落實,讓教學內容更加有利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把幾個領域的教學內容交叉安排,有利于各領域的教學互相支持,形成有機體,這是個亮點,也是我們教學中所追求的。例如,數與代數領域中的許多數學活動方法,應用到其他領域的學習中同樣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條形圖與線段恰當地應用到數與代數領域,能直觀地顯示數量間的關系,有助于發現規律;統計與概率中對“可能性”的理解與把握,則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其他領域的內容時,思考更全面。
⒊教材的編寫
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富有數學內容的事情作為教學材料,并以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方式呈現在教材中,讓學生知道數學源于生活,就在我們身邊,并不陌生,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愿望與熱情,激活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讓學生主動獲取數學知識。例題的編寫著力于安排教學活動的內容、線索與呈現方式,給創造性地“教”與“學”留出了必要的空間。例題一般不直接呈現和現成的解題方法,而是突出情景中的數學內容、指向解決問題的操作與實踐活動,以及學生獨立探索后的相互交流。練習的編寫注意到學生掌握和鞏固新知識需要適當的練習量,同時避免機械地模仿、記憶與重復訓練。經常設計一些題組,讓學生對同組的幾道題進行比較,分析異同,自主構建認知結構;教材中還出現不少的開放性題目,提高學生靈活思考問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從本冊教材開始,教材增設了“你知道嗎”欄目,結合教學內容,適當介紹一些數學史料,以及和數學有關的科普知識,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首先源于人類生活的需要,體會數學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的作用,感受現實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本冊中,出現了適量的提高題,體現教材的彈性,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
三、教學建議:
⒈緊扣學生實際,從學生已有經驗入手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必須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體驗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類比等活動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在教學三位數乘一位數時,由于其算法與兩位數乘一位數基本相同,學生運用已有的學習經驗容易實現有效的遷移。教學時,教師不必呈現具體的計算過程,可以提出適當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再如在教學除法驗算時,也不把知識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通過例題的教學讓學生想到:乘法可以驗算除法。這樣把除法驗算的教學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不但有利于他們體會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理解乘法可以驗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學生養成驗算的好習慣。⒉關注學生探索與合作交流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數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轉變角色,依據學生的認識特點,創造性地設計一些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放手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的創新得以落實。如在教學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時,不出示例題,而是在認數后的“想想做做”中出示相應的練習,教師給學生充分探索的時間與空間,通過讓學生算一算、比一比、說一說等方式,讓學生探索算法,交流體會。在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方法時,讓學生先嘗試口算出結果,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是怎樣算的,使自己的算法得到確認或修正;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長方形、正方形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長方形、正方形和角的特點,在認識周長的基礎上,探索和交流一般平面圖形周長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這樣的安排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去思考,學生可以運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知識經驗,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
⒊培養學生“數感”,發展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數感”是對數和數的關系的一種良好的直覺,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用較長的時間逐步培養,學生“數感”的發展需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估算可以發展學生對數的認識,同時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說明這一點。因此,在教學中,應著力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算能力。例如為了讓學生能夠體驗萬以內這些較大的數的實際含義,可以通過數正方體上的小方塊、撥計數器等方法來理解數的組成,讓學生感受不同方式表示的萬以內數的實際意義和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地方需要估計。如購買一些物品用100元或用200元夠不夠等等。教學中,應結合有關教學內容或開發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問題或習題讓學生去估計。如第40頁的第6題,先估計誰走的路近,再算一算;第42頁的第5、6題,都是讓學生先估計結果,再計算。有了這樣的安排,特別是通過估計解決實際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估算能力,也讓學生覺得估算有用。
⒋重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發展應用意識
教學活動中,首先應讓學生獲得從“數學”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問題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時善于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其次,讓學生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與技能,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發展多樣化的解題方法。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結合所學的內容,在“想想做做”、練習及復習中適當安排了一些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發展應用意識。如教學用“連乘”解決的實際問題時,可創設有趣的場景,讓學生收集有效信息,由學生自由地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買6袋球一共要用多少元?”然后組織學生交流明確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在單元的最后,安排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根據情境中提供的各種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孩子對自然與社會現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種重要的素質。要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培養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意志力,感受數學的嚴謹,形成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組織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和觀觀察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成功的體驗,讓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分享同學的活動成果。
⒍讓教學評價的方式多樣化
在課堂觀察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關注學生其它方面的表現。例如,既要評價學生對乘法、除法計算方法等知識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也要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評價可采用豐富多樣的評價語,也可以采用隨時記錄學生表現,寫數學日記等多種方式,以表揚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為后繼的學習增添更多動力。
四、教學進度安排建議表
本冊教材安排了53課時的教學內容,另外還有4課時整理與復習。全學期大約有30%左右的教學時間可以留作機動,便于教師創造性地安排教學。在學生獨立探索、合作交流方面,在組織學生進行練習以及知識的拓展、應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機動的教學時間,這需要教師要精心組織安排。下面的教學進度安排僅供參考。,20xx年秋學期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關于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匯編七篇】相關文章:
關于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匯編五篇03-18
關于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模板匯編五篇03-29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合集七篇03-14
關于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模板匯編七篇04-04
關于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匯編七篇03-31
關于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九篇03-18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錦集七篇03-17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模板集合七篇03-31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七篇02-26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模板匯編六篇03-22